中医学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阐释_第1页
中医学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阐释_第2页
中医学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阐释_第3页
中医学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阐释_第4页
中医学原理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阐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原理的

神经内分泌免疫学阐释心血管科赵益业1精选2021版课件一、中医学的形成

古代自然哲学、天人合德、整体观、文化思维、

政治伦理、阴阳、五行、精、气、神、2精选2021版课件重道轻器、重神轻形、司外揣内、援物比类、黑箱、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3精选2021版课件脏腑理论、四诊技艺化、病因、情志、疾病、病机、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反推、经验4精选2021版课件二、证的现代研究

1、五脏(证)

肾虚证、肾气虚证、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脾虚证、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心气虚证、心阴虚证、肺气虚证、肝气虚证、肝郁证、肝阳上亢证、肝火上炎证、肝风内动证。5精选2021版课件中医学的肾是对下丘脑—垂体—靶腺之神经、内分泌、免疫、生化代谢等多系统多层次的概括,肾虚是以神经内分泌紊乱为主的机体内环境综合调控机能的障碍。参与调控的因素有:大脑皮层、下丘脑、垂体、植物神经、内分泌、免疫、生化酶和微量元素等等。6精选2021版课件补肾方药可调节内分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增强免疫功能,促进核酸、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具有强壮作用,消除自由基、降低过氧化脂质,补充微量元素,延长寿命,从多方面发挥抗衰老作用。7精选2021版课件

脾的本质包括了现代医学消化吸收、水盐代谢、能量转化、血液、神经、内分泌、免疫及运动等多系统功能在内,是以消化系统及相关联系为主的综合性概括。

8精选2021版课件肝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涉及人体多个系统,并以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和心血管等系统的疾病多见。肝郁证情感精神异常,NE、E、5-HT和多巴胺等中枢神经递质、肾上腺组织结构、免疫系统多项指标多发生改变。9精选2021版课件植物神经紊乱,交感神经偏亢,以致引起消化、内分泌、代谢和水电解质平衡的紊乱,血流变学异常,血粘度增高,脂质过氧化增强,激素分泌反馈机制紊乱,免疫功能降低。10精选2021版课件肺除了是一个呼吸器官,完成血液和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这一重要功能外,肺还有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非呼吸功能,经肺分泌和代谢的激素和生物活性物质有几十种。现代的肺功能概念应包括呼吸、代谢和防御三个方面。11精选2021版课件

心藏神,心是一身的主宰,似与高级神经活动有关,心脏、血管不仅是血液循环的器官,亦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心脏和血管受全身神经、激素、细胞因子的支配和调节,12精选2021版课件同时会产生和分泌多种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如心钠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前列腺素、内皮素等等,这些生物活性物质,既可作为循环激素,直接作用于心脏血管,影响局部或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又通过血循运送到各系统、器官,发挥生物活性,对大脑活动、精神心理同样会有作用。13精选2021版课件心主血脉与心主神明,显然中医是把循环系统与高级神经活动合起来都属于心,“心”概念具有歧义性,“心”的功能远不只是解剖学所指心脏的功能,而是与之有密切联系的系统功能的综合概念,包括推动血液循环的心脏功能,调节心血管活动的神经和体液因素,以及大脑高级神经系统等一系列功能活动。14精选2021版课件2、五脏证本质研究的困惑及问题

尽管五脏证本质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某些指标的特异性逐渐被否定,许多观察指标随着观察者的不同而出现许多矛盾结果。其原因是:①只研究脏易忽视象,忽视了动态的象变研究,于是容易深入静态。现代医学过分强调病而未能将不同层次有机联系来研究。由于“象”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使得五脏证具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五脏证的诊断标准种类繁多,难以统一,对病证结合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15精选2021版课件②对于单一特异性指标的寻找,正在困扰着许多研究者,这是因为:其一,中医每一脏腑的生理功能常常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许多脏器,每一个脏腑证候必定还涉及到多脏器多系统的功能或病理改变。16精选2021版课件某一证不会只有某一项指标的异常,某一指标不可能只反映某一证的特点,其特异性、专属性和排它性较差。其二,证本身是一个模糊的和不太确定的诊断,是一个综合的病理概念,无论哪个层次的证,都不可能是单一物质量变的结果,要在模糊中寻求精确,在不确定中寻求确定的指标,是与证本身的特点不相容的。17精选2021版课件③许多经过统计学处理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的指标,缺乏必要的交叉验证,实际上存在较多的假阴性与假阳性个例,使这些指标失去了实用价值。(血流变、cGMP、cAM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O、NK细胞、细胞凋亡、基因、蛋白质、代谢组学)18精选2021版课件从以上五脏的现代研究可看出,每一脏病证各证型均涉及多系统多指标的改变,每一脏的本质几乎均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血液、感觉等多系统多器官多指标的生理病理现象,多有交叉,缺乏特异性。19精选2021版课件中医学是以五脏、脏腑为核心的,那么这多系统多层次的改变有无内在联系呢,五脏之间通过每一系统的改变又产生哪些相互作用,它们之间有哪些交叉和区别呢?借助现代整体医学的新模式——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可有助于我们对中医学的原理作一些理解和阐释。20精选2021版课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21精选2021版课件22精选2021版课件

人体中存在着精神—神经—内分泌—靶器官轴,外界或机体的信息刺激被大脑感知,大脑皮层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后,沿皮层——边缘系统——下丘脑——垂体——靶器官——内脏进行信息传递以发挥整体调控作用。23精选2021版课件大脑皮层是最高级的整合中枢和主宰,对人体各部分的整体性调节和控制起着中枢指导作用。脑内侧面的扣带回、海马结构、丘脑、下丘脑、垂体等结构组成了脑的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情感反应的皮层下最高整合中枢,是情绪、行为以及动机有关的解剖结构。24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是情绪的躯体反应和内脏反应的整合部位,是神经内分泌和机体自主调节的中枢,是植物神经的皮层下最高整合中枢。25精选2021版课件自从1977年Besedovsky首次提出体内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假说之后,机体调控机制研究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明确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彼此之间存在着双向传递机制,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共有的化学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神经肽、激素、细胞因子等)和受体共同实现的。由此构成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26精选2021版课件27精选2021版课件视前区乳头体区结节区视上区室旁核弓状核乳头体核视上核穹隆乳头丘脑束内侧前脑束乳头脚28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的主要核团的位置29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视上核视旁核视旁垂体束漏斗核结节垂体束视上垂体束神经垂体垂体前叶主要是由下丘脑的神经元产生激素,沿轴突送至垂体后叶(神经垂体)或送至正中隆起,后者再通过其垂体门静脉hypophysialportalveins送至垂体前叶(腺垂体)。30精选2021版课件31精选2021版课件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32精选2021版课件内分泌腺激素内分泌组织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松果体胸腺性腺内分泌系统组成33精选2021版课件垂体前叶:远侧部,结节部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垂体后叶:中间部,神经部神经垂体(贮存和释放):加压素(抗利尿素),催产素34精选2021版课件①生殖和性分化、青春发育、生精、排卵。②生长发育和限制。③维持内环境的稳定。④能量的生成、利用和贮存。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对消化道及消化腺活动的调节。⑤应激。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和环境条件急剧变化的抵抗和适应能力。内分泌激素的生理作用35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作为神经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下丘脑肽能神经细胞分泌下丘脑释放及抑制激素,又受中枢神经的各种神经递质及其靶激素反馈调节。广义上讲,所有的内分泌功能均受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支配,故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可以神经内分泌表示。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36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促垂体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 黄体生成素释放因子(LHRF) 催乳素释放因子(PRF) 催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 促甲状腺素释放因子(TRF)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 促卵泡素释放因子(FRF)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抑制因子(MIF) 促黑素细胞激素释放因子(MRF)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GIF)37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性腺促性腺激素性激素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通过垂体来控制其他内分泌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38精选2021版课件39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激素分泌的调控40精选2021版课件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寒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刺激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细胞产生更多热量41精选2021版课件血糖降低血糖升高+分泌胰岛素胰岛B细胞++促进组织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下丘脑一区域下丘脑另一区域+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1、血糖平衡调节+42精选2021版课件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减少(-)(+)(+)(-)合成分泌释放3、水盐调节43精选2021版课件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肾上腺素增加体温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加神经-体液调节立毛肌收缩,骨骼肌战栗行为调节神经调节+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散热减少产热增加代谢加快,产热增加+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散热增加散热增加体温调节垂体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大脑皮层冷觉热觉穿棉衣、棉鞋、戴手套、开暖气等喝冷饮、开电扇、空调44精选2021版课件内分泌对神经系统影响激素→中枢神经系统→行为、欲望、情绪“食、色,性也。”45精选2021版课件免疫系统46精选2021版课件(一)免疫系统ImmuneSystem47精选2021版课件到目前为止,发现各种免疫细胞上存在着三十多种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受体,激素、神经肽及神经递质等神经内分泌信息分子,可借经典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途径,与特异的受体相结合后,能影响或调节免疫应答,并能参与某些免疫病理过程。免疫系统的受体和调节48精选2021版课件神经系统可通过多种途径调节免疫反应,包括:改变下丘脑-垂体功能状态;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对脾脏、肝脏、肠道淋巴结和淋巴样器官进行支配;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进入血循环中;感觉神经元分泌生长抑素和P物质等肽类;引起中枢性发热;以及通过调节进食和各种活动来改变免疫反应。另外,大脑可能分泌免疫调节因子直接进入到血液中发挥生理作用。五、神经系统对免疫系统的调控49精选2021版课件(一)中枢对免疫系统的作用Ader等,1975年发现:

1.动物的免疫反应可形成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也可引起免疫增强的效应。(中枢作用于免疫的直接证据)

2.人的个性、情绪变化可改变免疫系统对疾病易感性焦虑、恐惧、孤独不良心理刺激→免疫功能↓(高级中枢的调节作用)(郁郁寡欢)50精选2021版课件1.糖皮质激素(GC)神经内分泌激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极广泛。在内分泌系统所分泌的激素中,对免疫系统产生最重要影响的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糖皮质激素(皮质醇)。它对各种免疫反应有着广泛的抑制作用,包括: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后的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产生;抑制炎症时对细胞有毒性作用的白三烯的生成等等。52精选2021版课件53精选2021版课件2.性类固醇激素

性类固醇激素对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两性之间的免疫反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1)由于性激素水平的不同,表现出两性之间许多免疫学参数存在明显差异:女性的免疫反应比男性更活跃,胸腺发育更成熟,免疫球蛋白水平更高,对初级和次级免疫反应都较男性强烈,且不易诱发免疫耐受以及对肿瘤和同种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也较男性更为激烈等等。(2)在所有的自身免疫病患者中,女性占绝大多数。54精选2021版课件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免疫系统是在神经系统控制之下的重要的防御系统。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所构成的刺激,由机体各部位感受器感受到,通过传入神经,将信息传到中枢,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变化,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功能发生变化;55精选2021版课件但是,神经系统对许多影响机体稳态的生物刺激却缺乏感知能力,如细菌、病毒、异体蛋白及自体变异细胞(肿瘤细胞)等,这些刺激是由免疫系统感知的。免疫细胞可以识别上述非已物质上所带的异己抗原,并被激活,进而对异己成分作出反应。一方面,引起免疫细胞活化,对这些有害刺激物质进行攻击和清除;另一方面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神经肽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引起全身的调节作用。56精选2021版课件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免疫系统是机体对细菌、病毒、肿瘤等其它抗原刺激反应的调节系统。刺激→机体---激活细胞或体液中介的免疫反应→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肽类激素

垂体、甲状腺、胰腺、肾上腺、性腺下丘脑神经激素释放

↓影响垂体激素分泌57精选2021版课件细胞因子是指由生物有机体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如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组异质性多肽调节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等。58精选2021版课件细胞因子是继神经递质和激素后体内第三大类调节因子。外周循环中的细胞因子可通过脑内一些缺乏血脑屏障的区域,直接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而发生中枢效应。参与调节睡眠、进食、电生理、神经内分泌和行为等多种生理活动。59精选2021版课件60精选2021版课件61精选2021版课件三、免疫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的作用:

1.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等免疫调节物

调节免疫自身功能神经内分泌功能

2.神经元存在细胞因子受体

IL-2受体分布于海马、小脑、下丘脑、大脑皮层。3.淋巴细胞通过血脑屏障,中枢内免疫监测作用。62精选2021版课件三、免疫对神经系统的调节6.中枢注入IL-1可抑制摄食行为

抑制胃排空和胃酸及胃蛋白的分泌.厌食急性感染性疾病或发炎时发热、嗜睡伴有厌食。63精选2021版课件64精选2021版课件免疫和神经内分泌系统间相互作用68精选2021版课件刺激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ACTHCRH皮质激素长反馈短反馈超短反馈?反馈作用防止免疫反应过强.免疫细胞分泌肽类激素神经内分泌与免疫之间的反馈调节←胸腺素α←IL-169精选2021版课件70精选2021版课件71精选2021版课件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对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的作用不是独立进行的,整体条件下基本是以较完整的环路为单位,构成复杂的网络。这些环路的工作方式是正反馈和负反馈,有调节精确、放大效应、整合效应、自限性及级联反应等特点。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环路72精选2021版课件集合的观点分析:

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间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1.三个集合体中既独立作用,又有相重的相互作用。

2.作用方式:直接和间接,又有同时和先后。

3.作用性质:增强、减弱、修饰、允许、协同,借变频、变力、变时方式体现。73精选2021版课件集合的观点分析:

4.作用属性:生理、病理的质和量互变过程。

5.三者间关系:多重双向交流,交互影响。

6.对其它系统的联系:形成网络发挥作用。

7.三者从属关系:因具体机体状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神经系统居主导作用。三大系统关系的研究:必须采用多学科、多指标的方法、全面观察和具体分析,将局部与整体的变化统一。74精选2021版课件75精选2021版课件76精选2021版课件因此,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一些共同的介导物质——神经递质、激素和细胞因子交换信息,相互作用,使机体在生理和病理条件下保持稳态。引起机体生理变量波动的所有内外因素所导致的内环境变化,都可以通过此网络调节来校正,这是稳态机制的真正再认识。对网络的研究成功地从分子水平上整合了机体最重要三大功能系统的相互调节关系,从而为用微观分子的活动来认识机体整体功能提供了一个有启发意义的模式。77精选2021版课件78精选2021版课件

医学界对疾病的本质各有不同看法,概括起来有以下10种理论和观点:

79精选2021版课件1、西医认为:免疫系统功能的失调。2、神经功能:植物功能紊乱。3、营养学理论:“营养素的缺乏”。4、中医认为:人体阴阳平衡失调。5、经络学理论:不通则病。6、自由基学说和细胞学说认为:细胞衰老。7、“百病从颈”理论认为:颈椎病。8、荷尔蒙理论:激素分泌不足。9、酸性体质学说:“酸性体质”

10、稳态医学理论:“稳态偏离”。80精选2021版课件稳态医学理论认为:百病之源是“稳态偏离”的结果,认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构成人体的稳定状态。稳态的保持是健康,稳态的偏离是百病之源。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81精选2021版课件疾病的本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自稳调节紊乱才是所有疾病的共同本质。它是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更全面地阐述了机体“生态失衡”是疾病之源的这一观点。82精选2021版课件我们可以说,引起机体生理变量波动的所有内外因素所导致的内环境变化,都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来校正。这是稳态机制的真正的再认识。(中医与西医的差异)《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83精选2021版课件机体功能修复有他的内在自然力,我们治疗的目的不是改造自然力,而是辅助机体的自然力。(自然力有它的能力范围)皆生于五藏也。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藏。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84精选2021版课件免疫系统的中枢调节作用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免疫系统在体内可以起一种“游动脑”的作用。防御功能:清除外来细菌、病毒,抵抗感染。监视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变异细胞,预防肿瘤的发生。自稳功能:有效地识别体内衰老和死亡的细胞,并把它从体内清除出去,从而保持人体的稳定。

(二)免疫系统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85精选2021版课件

免疫功能失调的特性及表现免疫功能异常亢进——对于进入机体的药物或有益微生物产生变态反应。如,花粉引起的过敏现象。免疫功能低下或缺乏——免疫力差,容易感染,医学上称为免疫缺陷综合症。免疫功能稳定异常——功能紊乱由自身抗体“NAA”造成的疾病,如:红斑狼疮、风湿类风湿病、牛皮癣等。免疫监视功能失调——免疫系统不能及时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变异细胞,这是产生肿瘤、发生癌变的主要原因和决定因素。86精选2021版课件2.免疫力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医学专家指出:世界上最好的医生,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卫气充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87精选2021版课件

《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88精选2021版课件89精选2021版课件90精选2021版课件91精选2021版课件92精选2021版课件93精选2021版课件94精选2021版课件95精选2021版课件96精选2021版课件97精选2021版课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导致人类疾病的不只是生物因素,而且还有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因此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在某些临床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也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提供了理论依据。98精选2021版课件

人有七情,属于精神活动范畴,包括喜,怒、思、忧、悲,恐、惊等情志情绪的变化。强烈的情绪波动,长期的精神紧张,可引发一些疾病。

喜伤心怒伤肝忧(悲)伤肺恐(惊)伤肾

思伤脾人类疾病有2/3与心理刺激

生活境遇有关,其中心身疾病占1/3.99精选2021版课件第四节情绪的中枢神经机制

一、参与情绪的主要神经结构

100精选2021版课件海马旁回海马结构扣带回丘脑前核乳头丘脑束学习和记忆乳头体Papez环路(海马环路)感情行为的基础海马结构海马齿状回纤维联系隔区穹隆隔区终板旁回胼胝体下回隔核101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隔区边缘中脑海马杏仁体丘脑前核背侧纵束终纹内侧前脑束乳头丘脑束乳头脚穹隆穹隆连合前纤维纤维联系下丘脑脑干脊髓102精选2021版课件此后,MacLean(1949)在经典的Papez环路基础上强调杏仁核在情绪加工中的作用,认为情绪的加工主要由边缘系统来完成。

边缘系统由海马复合体、扣带回、隔核、下丘脑、杏仁核及其之间的纤维组成。LeDoux(1986)强调是边缘系统而不仅仅是传统的Papez环路,在情绪加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一理论至今仍在情绪神经机制研究中有着重大影响。103精选2021版课件104精选2021版课件

1、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可通过调控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影响情绪的表达。

2、大脑皮层、杏仁核和部分网状结构等均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这些脑区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大部分是通过下丘脑实现的。

(精神心理:你永远)105精选2021版课件

下丘脑内的神经分泌细胞:

神经肽

下丘脑-神经垂体系统下丘脑-腺垂体系统激素运送、储存和释放

中脑、边缘系统、大脑皮层等中枢神经系统的调制

GnRHSS中脑腹侧核黑质篮斑其它脑区或神经核神经元传导神经冲动内分泌功能106精选2021版课件下丘脑激素分泌的调控107精选2021版课件(六)应激反应与神经内分泌调制1.概述Stress----源于物理学,30年代,Selye用于医学,表示机体在不利的环境因素下出现的紧张状态,被译为应激或应激反应。引起应激反应的原因---应激原(Stressor):

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因素等→应激反应

非特异性反应

防御性反应108精选2021版课件应激原大致分为两类:神经原性、情绪性、心理性应激:传入通路激活小细胞神经元室旁核围脑室器官

损伤性传入躯体感觉传入认知的传入情感脑中枢的传入109精选2021版课件应激的研究对象:60年代以前:

主要为躯体应激----运动、创伤等。

70年代后:

转向心理应激----既情绪应激。

心理应激的原因:

对个体生存的认识上的威胁、个人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客观要求和本人能力间不平衡等。110精选2021版课件

应激反应共同特征

①分泌增多激素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糖皮质激素(肾上腺)

β-内啡肽、生长素、催乳素胰高血糖素

神经和内分泌反应→一系列功能和代谢的变化多激素参与的复杂反应,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增多为主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111精选2021版课件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机于夏,使人煎厥。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112精选2021版课件

应激反应共同特征

②分泌减少的激素和因子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组织激素:前列腺素、血栓素、激肽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

胰岛素睾酮

113精选2021版课件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

反应的特点

应激时血浆皮质醇(大鼠为皮质酮)升高的特点:

①变化敏感,基础值有明显的昼夜节律

成人8:00AM

为10~20μg/dl

4:00PM

为5~10μg/dl

②幅度大,达基础值数倍③分泌量与应激强度呈一定的平行关系④血浆皮质醇半衰期为80~120min

,刺激去除后需数小时恢复至基础水平。114精选2021版课件3.应激时HPA轴功能亢进的生理、临床意义生理意义:

皮质醇分泌增加→机体防御反应↑蛋白质分解、心血管活动增强、应激性高血糖。(2)经两条途径抗炎作用:

115精选2021版课件①诱导膜联蛋白-Ⅰ合成(钙依赖性的膜磷脂结合蛋白)→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花生四烯酸生成↓→炎症介质↓(PGs、TXs、LTs)②

抑制NF-κB的活性。

NF-κB可促进炎症有关的基因的转录(细胞因子、粘附因子、一氧化氮合酶)生理意义:116精选2021版课件

对机体的负面效应(1)应激性溃疡

1936年Selye注意到:各种有害因子可引起大鼠的胃粘膜的急性病变

→形成溃疡

70年代以后

紧张、焦虑→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出血、糜烂、溃疡117精选2021版课件(2)抑郁症腺垂体:合成、释放ACTH

中枢一系列行为变化:焦虑、厌食情绪交感神经活动加强(厌食症)

严重抑郁症,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异常:高水平ACTH,不正常的皮质醇昼夜节律,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阴性CRH

→ACTH

(皮质激素受体信号异常)

对机体的负面效应CRH作用118精选2021版课件对机体的负面效应(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应激刺激→下丘脑介导→神经免疫调制

细胞因子作用目标是激活

HPA轴→cortisol有益身体↓慢性应激导致免疫抑制119精选2021版课件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120精选2021版课件121精选2021版课件122精选2021版课件123精选2021版课件124精选2021版课件125精选2021版课件精神因素(既个性、行为精神状态或情绪)能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例如,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悲伤等可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容易诱发多种疾病。动物实验也证明,情绪愉快能增强免疫功能,表现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原的增殖反应增强,NK细胞活性增强;恶劣的情绪可抑制免疫功能。126精选2021版课件在应激条件下,免疫功能的执行服从于整体需求,此时免疫系统活动减弱,以保证机体充分应付与生存悠关的体内外各种条件改变。(机体的战斗力和耐受力)

所以在应激反应中存在着反应过度和免疫功能低下两种现象。这两个过程不是同时发生的,反应过度在前,免疫功能低下在后。在应激反应后,人们易患各种传染病及肿瘤等,并且死亡率大增。(应激长时间不能解除)127精选2021版课件128精选2021版课件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从安来。《灵枢·本脏》中说:“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129精选2021版课件二、NEIN与复杂性病理过程和疾病的关系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和信息传递物质,如细胞因子、神经肽和激素与应激、抑郁、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复杂性病理过程和疾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130精选2021版课件现代医学模式的临床应用重点心身疾病:就是指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由于它具有生理上的障碍,因此心身疾病又称为心理生理疾病。早期提出的典型心身疾病有: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毒症、支气管哮喘、冠心病等等。这些多为公认的。近年来范围有所扩大,几乎包括所有躯体疾病,如糖尿病,癌症。甚至肥胖症亦纳入心身疾病范畴内。131精选2021版课件是什么原因使正常的原癌基因变成了异常的致癌基因呢?原癌基因变成了致癌基因,是不是就意味着细胞发生了癌变呢?一旦有了肿瘤细胞,是否就意味着人得了癌症呢?肿瘤(肿瘤的发生)132精选2021版课件心理学上有数据显示,70%的肿瘤病人在发病前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心情抑郁的状况。

“癌症性格”的具体表现包括:表面上逆来顺受、毫无怨言,内心却怨气冲天、痛苦挣扎,有精神创伤史;情绪抑郁,好生闷气,但不爱宣泄;生活中一件极小的事便可使其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表面上处处以牺牲自己来为别人打算,但内心却又极不情愿;遇到困难,开始不尽力去克服,拖到最后又要做困兽之斗;害怕竞争、逃避现实,企图以姑息的方法来达到虚假的心理平衡等等。

133精选2021版课件(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癌症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癌症患者都有长期的情志异常,而现代心理神经免疫学认为心理行为因素与人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关。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以及由此导致的神经内分泌的改变是癌症发生的重要机制。研究揭示激素和细胞因子在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激素存在的微环境改变可使肿瘤细胞转化为浸润性很强的细胞。134精选2021版课件

其主要机制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致使儿茶酚胺和糖皮质类激素增多,可以抑制免疫功能,这包括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下降、淋巴细胞有丝分裂降低、免疫球蛋白减少及淋巴细胞反应性抑制等。135精选2021版课件

免疫监视和清除癌变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受紧张刺激的动物与对照组比较肿瘤种植成功率高,肿瘤生长速度快,这表明紧张等应激反应可以通过多条途径来损害宿主免疫系统和机体的免疫功能而引发癌症。136精选2021版课件137精选2021版课件138精选2021版课件

研究发现,应激可以引起动物高血糖,使糖代谢失调。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中最关键的是胰岛素抵抗。Bjontorp等认为胰岛素抵抗(IR)与神经内分泌异常有关,可能包括垂体肾上腺轴激素CRH、ACTH及皮质醇。胰岛素和皮质醇与睾酮和生长激素平衡的失调引起神经内分泌失常而导致IR。这种平衡可由年龄老化、内脏肥胖而破坏,也可由于环境因素如应激、吸烟、饮酒、压抑和紧张等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糖尿病139精选2021版课件

局部神经内分泌免疫自我调节系统中的各种细胞合成的某细胞因子或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增加或减少(如神经递质、神经肽、

-氨基丁酸、代谢产物、一氧化氮、离子等)干扰

细胞的敏感性和功能。如果局部神经内分泌免疫自我调节系统稳态不能维持,胰岛细胞自身抗原就会产生,而发生病变。应用某些措施维持局部神经内分泌免疫自我调节系统可以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发展.140精选2021版课件

机体稳定糖代谢的功能是牢固的、多样化的、可代偿的。因此正常血糖水平不一定受单一因素的影响,只有当各种缺陷因素达到某一临界时才会使血糖稳定功能失去平衡,这个过程与肿瘤的发病十分相似。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的糖稳定功能失效,是一个由代偿转化成失代偿的慢性发展过程。141精选2021版课件四、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其他疾病(一)感染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侵入体内后,免疫系统不仅能感受外界分子的存在,并能把这一信息传递给神经-内分泌系统,进而表现为: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兴奋。激活的免疫细胞产生

IL-1、IL-6、可能还有TNF,可在下丘脑水平直接刺激CRH和ADH的合成与分泌,继而皮质醇增高,强烈抑制免疫应答,这可能是机体防止自身遭受过度免疫损伤的一种反馈性保护机制。142精选2021版课件感染(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SARSH1N1流感)如严重感染刺激,除引起一系列免疫反应外,还可以引起发热、心跳加速、呼吸加快、局部血管扩张等一系列神经系统兴奋反应,并能刺激HPA轴,释放ACTH、皮质醇等内分泌激素。143精选2021版课件144精选2021版课件145精选2021版课件146精选2021版课件147精选2021版课件148精选2021版课件(三)、自身免疫性疾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比较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尤为突出的是当累及到神经系统时,引起脑组织病变,称为脑狼疮。近来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免疫性血管病、抗体介导的脑组织损害以及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脉络丛损害有关。149精选2021版课件

目前已在脑狼疮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中检出抗神经元IgG抗体和淋巴细胞毒抗体水平增高。SLE患者催乳素水平异常增高,女性患者怀孕可加重SLE症状,提示催乳素在SLE发病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也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量研究显示,RA患者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方面有许多异常的改变,其机制尚不清楚。150精选2021版课件

可以确定的是,存在于患病关节滑膜液中的P物质对关节炎的发生有重要促进作用。P物质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肽类,能促进T细胞增殖,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脱颗粒,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诱导O2、H2O2及TXB-2产生。另外,RA患者HPA

轴被抑制,血中糖皮质激素水平下降,也可导致自身免疫应答异常增强。151精选2021版课件(四)、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神经免疫学研究表明,针对特异抗原的IgE可介导哮喘,另外许多非抗原性因素也能引起哮喘发作(如精神因素、运动、寒冷空气或物理化学刺激等)。所以哮喘现被定义为是由于

-肾上腺能系统功能低下所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疾病。152精选2021版课件

许多重要的神经肽类物质如儿茶酚胺、P物质等都参与了哮喘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另外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对

-肾上腺能受体有抑制作用。可见,哮喘并非一种单纯的免疫性疾病,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中各组份间的相互影响在发病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53精选2021版课件(五)、皮肤病

神经免疫调节机制在多种皮肤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这与皮肤的特殊组织构造密切相关。皮肤内神经纤维能分泌神经递质;皮肤细胞可分泌多种神经介质和神经激素并表达相应受体;短时间内存在于皮肤的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由神经介质通过受体进行调节。154精选2021版课件

在银屑病病程中,皮肤的神经分布更为致密,表皮内神经纤维产生P物质、VIP和NGF增加;疾病加剧时某些神经介质尤其是

-内啡肽的分泌也明显增多。通过外科方法或创伤去除神经,或皮肤摩擦术后,银屑病皮损常常减退。精神应激常被认为能触发银屑病的发生或恶化,因此目前普遍认为,心理疗法及精神药物可用于治疗银屑病。155精选2021版课件156精选2021版课件

综上所述,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的紊乱是发生癌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等复杂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与疾病的病理发展过程有关,或与疾病的预后有关。可以认为,虽然这些疾病表现不同,但是发病机制方面有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紊乱的共性。这将为肿瘤、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等复杂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理念,对上述复杂性疾病的预防和及时有效地治疗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157精选2021版课件158精选2021版课件159精选2021版课件160精选2021版课件161精选2021版课件162精选2021版课件163精选2021版课件164精选2021版课件165精选2021版课件166精选2021版课件旦慧昼安?167精选2021版课件子午流注?168精选2021版课件旦慧昼安?169精选2021版课件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忧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170精选2021版课件171精选2021版课件172精选2021版课件173精选2021版课件174精选2021版课件175精选2021版课件176精选2021版课件177精选2021版课件178精选2021版课件179精选2021版课件180精选2021版课件181精选2021版课件182精选2021版课件183精选2021版课件184精选2021版课件185精选2021版课件186精选2021版课件4、对痰证实质的研究表明,痰证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涉及到多器官、多系统,并非单纯的某一种物质。各种致病因素,首先引起神经内分泌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液代谢及物质代谢障碍,从而导致代谢产物堆积、内环境紊乱,表现为痰证的一系列临床症状。9、更年期综合征(阴虚火旺)衰老187精选2021版课件188精选2021版课件脑肠肽是指存在于胃肠道内分泌细胞、肠道神经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的肽类激素,目前已发现60余种,它们作为神经肽或神经内分泌或神经旁分泌物质,调节着胃肠运动、分泌、吸收等复杂功能。189精选2021版课件190精选2021版课件191精选2021版课件192精选2021版课件193精选2021版课件194精选2021版课件195精选2021版课件196精选2021版课件197精选2021版课件198精选2021版课件199精选2021版课件200精选2021版课件《素问·疏五过论》:“凡未诊病者,必问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其证“身体日减,气虚夫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源流》:“脱营失精,失志病也。”“默默不欲饮食”201精选2021版课件202精选2021版课件203精选2021版课件204精选2021版课件205精选2021版课件206精选2021版课件207精选2021版课件208精选2021版课件209精选2021版课件210精选2021版课件211精选2021版课件212精选2021版课件213精选2021版课件214精选2021版课件215精选2021版课件216精选2021版课件217精选2021版课件四、病、证、症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1、五脏证的实验指标具有非特异性,每一脏病证各证型均涉及多系统多指标的改变,每一脏的本质几乎均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循环、血液、感觉等多系统多器官多指标的生理病理现象。五脏是超结构的人身功能子系统,是对人体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病证现象的整体概括,每一脏皆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均涉及多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218精选2021版课件冠心病的各证型均非涉及某一指标的独立变化,而是均涉及到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为核心的多系统多层次多指标的改变,各证型间缺乏相对特异的“金指标”,而是在发生改变的某些指标的数目及改变程度等方面各有不同,而某一证型内各层次各指标的改变不是各自独立,而是在网络系统内发生非线性的互相联系和作用,证型的演变及症状表现是这些多种物质互相作用而整合后的结果。219精选2021版课件2、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激素、细胞因子变化促发和加重固素交感神经兴奋和儿茶酚胺类物质释放增加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活动加强:内皮素水平增加血管加压素浓度增高220精选2021版课件3、洋地黄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作用抑制过高的交感神经系统活性(SNS)抑制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调节心钠素(ANP)的分泌抑制精氨酸加压素(AVP)的分泌221精选2021版课件每一脏所主的功能均不是某一系统所能独立完成的。每一脏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内有所划分和交叉,通过系统内的结构联系产生功能的相互作用,同过又通过系统间共有的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信息物质的传递,对人体各系统、器官细胞多层次地相互调节和整合,222精选2021版课件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皆是微观动态变化基础上宏观整合的结果,而五脏不是指某几个解剖的脏器,而是对生理病理现象的整体概括,是整体的一系列组织器官的内部联系的事物,因此五脏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就是不可避免、难以截然划分的。223精选2021版课件

2、每一脏的功能紊乱皆能通过气血联系引起其他脏的功能紊乱,五脏气血功能及相互间的平衡紊乱就是疾病的内在实质。疾病既包括功能引起结构变化的过程,也包括结构的变化引起功能异常的过程,因为既定形态结构负载其功能,功能对形态结构有反作用,这也是五脏相关的精神实质。224精选2021版课件而证是病因作用于人体后,体质的功能状态与病理机制相互作用,涉及多系统、多脏器、多组织的内在客观改变和外在症状表现的综合概括。证是疾病的功能态,证更多地是反映了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因素作用于不同个体后所引起的反应状态,225精选2021版课件所谓机体的反应状态,就是指机体各组织的机能、代谢、组织结构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受到病因的干扰影响,产生彼此间的影响和作用,并产生抗病反应时的那个状态。这种状态是现在医学中生理及病理(包括功能及器官)的综合反应,并可随着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对机体这种反应状态的分析及归纳的过程即是中医的辨证过程。226精选2021版课件如辨证求因中的“因”,不仅指原始的致病因素,很多时候是指原始病因所致的一些病理改变(即机体表现出来的如气滞、血瘀、食滞、阴虚、气虚等状态),辨证求因的主要精神是指寻找目前疾病的主要矛盾与症结所在,而不是寻找原始因子,更何况很多人就诊时疾病的原始致病因素并不一定存在或很清楚(现代医学中的很多疾病的原始致病因素并不一定存在或很清楚,或者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27精选2021版课件因此,六淫邪气是在一定意义上属于自然界不正常的气候变化,而从本质上说,是依据人体证候特点对多种实体病因的六种综合归纳,是以机体整体反应为基准的关于外界病因的综合性功能模型。机体的疾病状态决不是单系统、单脏器的局部体现,而是以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为主轴,相应引起机体器官组织的某些变化,并因之表现出某些症状,228精选2021版课件而各种证型及症状则分别代表了网络中某一组物质、指标在某种程度上的变化,无论哪一个层次的证都不是单一物质量变的结果。如对寒热证的研究表明,热证时中枢神经兴奋,神经内分泌功能增强,分解代谢亢进,能量代谢增高,产热效应增加,寒证时则相反。229精选2021版课件疾病的传统生物学治疗可归纳为以下5方面: ①使用抗菌素直接消灭病原微生物; ②应用细胞毒制剂以破坏迅速增生的细胞系。 ③应用皮质类固醇以抑制自身免疫过程产生的病理刺激。 ④应用药物以拮抗疾病过程中释放出的药理活性物质的作用和造成的损害。 ⑤手术除去病灶。230精选2021版课件

总之,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机制在某些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为临床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根据迄今的研究结果,一方面提示可用神经免疫疗法治疗某些疾病,即通过改变一些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神经介质、细胞因子和激素在体内的浓度和分布,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程和发展;另一方面还可用精神心理疗法治疗某些疾病,从而使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的快速发展,将有助于阐明某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并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方案。231精选2021版课件五、辨证论治的整体观

1、既然证是指疾病时机体与病因相互作用,涉及多系统多物质改变的反应状态,证是联系疾病与症状的枢纽,是提示疾病内在改变与外在症状的关键,那么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特色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不是以消除原始致病因素及逆转病理变化为特长,而是运用药物、方剂、针灸、气功等手段,232精选2021版课件从整体上着眼于各种因素引起的机体反应状态,改善多个系统的功能失调,消除病理产物的复合刺激,纠正病理偏颇,因势利导调动机体抗病能力和适应调节能力,恢复内稳态,起到综合作用的结果。许多从病的角度似无关紧要的“非特异性病变”,233精选2021版课件在证的角度却对疾病转归举足轻重。辨证论治重视非定位症征,深入辨析,调节系统功能态,注意识别和调动机体自然疗能,强调体质的差异和体质的可调性。《素问-五常政大论化》:“化不可代,时不可违。夫经络以通,血气以从,复其不足,与众齐同,养之和之,静以待时,谨守其气,无使顷移,其形乃彰,生气以长,命曰圣王。故《大要》曰: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此之谓也。”234精选2021版课件中药药理作用的特点一、作用的多效性(多向性)单味药、复方;化学成分复杂(与西药的比较)二、某些作用的双向调节作用问题的提出。机体机能状态(原初值定律);成分复杂;实验方法;235精选2021版课件*三、量效关系的相对不规律性成分复杂,制剂粗糙;实验方法定量分析不够;所含成分的相互影响;四、作用相对不稳定药物来源;制剂粗糙;五、作用相对缓慢、温和传统用药途径;粗制剂中有效物质含量低236精选2021版课件中药成分复杂,到底什么是药效成分有时很难下定论。其功能和临床效果常常是多种成分作用于多个系统所产生的综合效应。237精选2021版课件第二节

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关系

中药功效与中药药理作用所表述的均是中药对机体或机体对中药的影响,所以两者应该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历史、研究手段、表达语言的不同,中药功效涉及的是脏腑经络,而药理作用谈的是器官组织。两者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238精选2021版课件一、中药药理作用与功效的相关性

多年研究揭示许多中药功效可以用相应药理作用加以阐述。例如补益药的“扶正”功效与免疫、神经、内分泌、物质代谢等有关。

“发汗”功效与促进出汗、解热等药理作用有关。

“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理作用。239精选2021版课件中药作用与其功效产生差异的原因1。实施对象的差异:人机体与动物之间的差异2。实验方法的差异:古代采用人整体观察;现代研究可以整体、离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甚至基因3。用药途径的差异:整体用药与口服、注射等240精选2021版课件*4。中药全药与其有效成分、有效组分的差异:例如川芎与川芎嗪、阿魏酸之间的差别5。历史客观条件的差异:例如“心之官则思”6。理论体系、术语表达的差异:中药功效是长期临床经验的宏观总结;药理作用为近代微观研究的结果。241精选2021版课件中药四气的现代研究四气是指中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反应中药在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方面的作用趋势。现代对四气的研究,通常将中药分为寒凉和温热两大类。(1)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多数寒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呈现抑制影响,表现为镇静、催眠、解热、镇痛等;如钩藤、羚羊角具有抗惊厥作用,黄芩、丹参、苦参具有镇静作用,金银花、连翘、知母、柴胡、葛根具有解热作用;而温热药具有中枢兴奋作用,如麻黄、麝香、马钱子。242精选2021版课件(2)对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临床寒凉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温热药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寒证、阳虚证患者副交感神经-M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尿中cGMP的排出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给患者分别服用温热药和助阳药后,可提高细胞内cGMP含量,是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243精选2021版课件相反,热证、阴虚证患者交感神经-β受体-cGMP系统功能偏亢,尿中cG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给患者分别服用寒凉药后,可提高细胞内cGMP含量,是失常的cAMP/cGMP比值恢复正常。(3)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温热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兴奋性效应,寒凉药对内分泌系统具有抑制作用。244精选2021版课件(4)对物质代谢的影响:温热药表现为提高机体的基础代谢率,寒凉药可降低基础代谢率。(5)寒凉药的抗感染作用: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急性感染,常具有发热、疼痛等临床症状,可用寒凉药进行治疗。245精选2021版课件二、五味的现代认识

五味的概念:辛、甘、酸(涩)、苦、咸、(淡)五味的含义:①药物的真实滋味

②药物作用的标志

246精选2021版课件甘味药

药材:多为植物根、动物、菌类相关药效物质:糖类(尤其是多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以及苷类、性激素等。功效:补益气血阴阳——改善各种虚弱状况

缓和药性——降低药物毒性、副作用

缓急止痛——缓解痉挛、镇痛

调和药味——协调药物功能,改善味道

调和中焦——保护和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247精选2021版课件甘味药主要药理作用:1、促进或调节免疫、参与物质合成代谢(补气、补血、补阴)。

代表药物:黄芪、当归、党参、人参、灵芝、茯苓、银耳、淫羊藿、女贞子、刺五加、紫河车。2、促进性功能(补阳)

代表药物:鹿茸、淫羊藿、紫河车、黄狗肾、脐带、蛤蚧。248精选2021版课件3、解毒(缓和药性)代表药物:甘草(甘草甜素、甘草次酸)4、解痉、镇痛、镇静(缓急止痛)代表药物:甘草FM1005、调和药味代表药物:甘草、大枣6、保护和增强消化功能(调和脾胃)代表药物:甘草、大枣、饴糖、麦芽249精选2021版课件1、归经与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呈一定相关规律——中药归经的物质依据

(中药药动学)

用放射自显影技术对中药药效成分进行体内追踪观察,与传统归经相比较而得出此结论。例如:3H—川芎嗪主要分布在肝脏、胆囊(川芎本归肝胆经)

14C—鱼腥草素绝大多数从呼吸系统排除(鱼腥草本归肺)

35S—丹参酮主要分布在肝脏(丹参本归肝经、心经)三、归经的现代意义

250精选2021版课件微量元素归经假说:

认为微量元素及其金属络合物向组织器官的迁移、富集和亲和作用就是归经的重要基础。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微量元素缺乏是虚证患者的共性表现。补益药大多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有直接的补充作用。

251精选2021版课件例1中医认为:肾主生长、发育、生殖、主骨生髓、通于脑。缺少Zn、Mn会导致酶活性降低,蛋白质、核酸合成障碍,免疫功能低下,生殖功能低下,反应迟钝。

——上述临床表现属于中医“肾虚”。

252精选2021版课件2、归经是中药药理作用的体现范围

——中药归经的功能依据(中药药效学)

所归之经并非该药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器,而是其功能的体现部位。

例1大黄、芒硝、芦荟、番泻叶、郁李仁、火麻仁等18味中药归大肠经,功能泻下通便。

研究表明,上述中药药理作用部位均在大肠。符合率100%。

253精选2021版课件3、归经是中药对不同组织中的环核苷酸水平的不同影响。

环核苷酸cAMP、cGMP是细胞内调节代谢的重要物质。二者必须维持一定的比例,才能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研究发现,不同的中药对于各组织细胞中cAMP、cGMP水平的影响不同。

中药导致cAMP、cGMP浓度以及cAMP/cGMP比值显著变化的器官组织,与该药归经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254精选2021版课件4、归经是受体与药物的特异性亲和能力的表现

受体是一类介导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蛋白质。存在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具有特异性识别并与相应的配体(药物、递质、激素)结合,触发后续生物效应的能力。每一个靶细胞约有105个受体。

中药药效物质与相应受体有较大的亲和力。这种亲和力的存在,是中药归经的基础。

255精选2021版课件例如:细辛归心经、肺经、肾经,功能温阳散寒,用于阳虚畏寒、寒饮伏肺、腹中冷痛等。

研究显示,细辛中消旋去甲乌药碱含量最高。消旋去甲乌药碱是ß受体激动剂。ß1受体主要在心脏、肠壁占优势,ß2受体主要在支气管平滑肌占优势。ß受体兴奋结果是,心脏正性肌力、正性频率,加快心率,加快传导。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缓解咳嗽哮喘。胃肠平滑肌张力降低,自发性收缩频率和幅度降低,缓解腹痛。256精选2021版课件257精选2021版课件八、中药双向调节作用及相关因素调节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方式。许多中药都具有多方面、多种形式的调节作用,有利于促进紊乱的机能状态恢复正常。双向调节作用:是指一种中药或复方可能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

如:既可兴奋,又可抑制,既可升压,又可降压。

258精选2021版课件1、药物成分的相互拮抗同一味中药常常含有相互拮抗的化学物质,这是出现中药疗效相反,双向调节的物质基础。例1

人参皂苷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是

Rg类兴奋,Rb类抑制。

Rb1、Rb2、Rb3混合皂苷呈显著的安定效应。

中医药用人参养心安神,治心神不安,失眠。259精选2021版课件例2黄芪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F3有免疫促进作用,能提高淋巴因子IL-2,激活杀伤细胞(LAK),还能逆转环磷酰胺(CTX)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现象。

F2单体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中医用黄芪益气固表,既治反复感冒,又治过敏。260精选2021版课件

某些药物中相互拮抗成分的溶解性不同,因而,不同的加工炮制品种,剂型,给药方法都可能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261精选2021版课件2、剂量大小的差异中药的剂量,尤其是在体内的血药浓度,是形成双向调节的另一因素。一些中药在一定的范围内,呈现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的规律。262精选2021版课件

关于“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的推测

1、小剂量补充了机体缺乏的物质,或刺激了低下的器官组织机能;而大剂量可能触发了机体的反馈系统而导致抑制。2、某些中药随剂量的增加由兴奋到抑制,或由抑制到兴奋的过程,可能是从显效到中毒的过程。

263精选2021版课件3、机体的不同状态与反应:

当生物体处于不同的机能状态下,对外来刺激的反应性不同。

(1)多数中药及复方对于生理状态影响较小或无,对病理状态作用显著

例1

黄芩、穿心莲对正常体温并无降低作用,只有对发热的病人有解热作用。264精选2021版课件(2)机体处于不同的病理状态反映性不同例1

桂枝汤对于动物体温的影响,对高体温动物可以解热,对低体温动物可以升温。其机理之一,是通过影响中枢环化核苷酸CAMP的含量(CAMP是中枢性发热介质之一)。

265精选2021版课件

桂枝汤功效发汗解表,温经通阳,调和营卫(对于体温、免疫、肠道运动的双向调节)。

用于风寒感冒(解热、调节免疫),产后阳虚,四肢不温(升高体温,促进肠蠕动),腹中冷痛(缓解肠蠕动亢进)等。266精选2021版课件例如:人参

传统中医药理论内容

性:平味:甘、微苦归经:心、脾、肺功能:

大补元气、挽救虚脱、补脾气、益肺气、生津、安神、益智

267精选2021版课件

人参现代研究结果主要成分:人参皂苷、挥发油、有机酸、多糖、多肽…….等药理作用:强心、抗心肌缺血、扩张血管、调节血压、抗休克、促进内分泌、增强免疫、抗凝血、促进造血、降低血糖、促进蛋白质及核酸合成、降血脂、抗肿瘤、增强抗应激能力增强记忆、调节中枢神经、抗衰老268精选2021版课件人参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大补元气、挽救虚脱——强心、抗心肌缺血、调节血压、抗休克补脾气——促进蛋白质及核酸合成、调节内分泌、抗应激反应益肺气——增强或调节免疫、延缓衰老益气而活血——扩张血管、抗凝血、降血脂、抗肿瘤益气而养血——促进造血系统功能益气扶正而驱邪——抗肿瘤、增强免疫生津——降低血糖安神——镇静、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益智——增强学习记忆、缩短神经反射潜伏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