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精品试卷PAGEPAGE1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B.3550-3650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C.距河8~10km分布人口最多D.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B.南部非洲C.藏南谷地D.北美大草原〖答案〗1.B2.C〖解析〗〖1题详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3550-3650m的百米高程人口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最大,所以最为密集,B对;距河1~2km分布人口最多,C错;高程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2题详析〗3500-4000m,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最高,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4000米以上人口累计频率小,人口密度比较小,说明等人口较少,藏南谷地,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C正确。另外,从高程数据可以直接排除海拔较低的A项巴西高原、D项北美大草原;从人口密度可以直接排除人口稠密的南部非洲,B项错误。“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下图示意“胡焕庸线”在东北局部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呼伦贝尔高原人口密度较小,松嫩平原人口密度较大。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A.河流B.气温C.降水D.纬度4.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但三江平原少有森林。这主要是因为三江平原()A.地势低,气温高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答案〗3.C4.C〖解析〗〖3题详析〗据图可知,呼伦贝尔高原地处大兴安岭西侧,松嫩平原地处大兴安岭东侧,我国水汽主要来自东部的太平洋,松嫩平原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气候较湿润,适合人口居住,呼伦贝尔高原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较干燥,不适合人类居住,C正确;河流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松嫩平原降水多,阴天多,气温较低,人口密度应该小,B错误;纬度两地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C。〖4题详析〗三江平原地势地平,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排水不畅,气温较低,冻土发育,不利于植被生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石成金』〗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地形、海拔、地势起伏和坡向;气候、光热和水分条件;水体、土壤和矿产资源等。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行移6.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7.“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禁止人口迁入 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答案〗5.A6.B7.C〖解析〗〖5题详析〗我国历史上的“下南洋”是指我国人口向东南亚地区的迁移,属于国际人口迁移。“闯关东”“孔雀东南飞”“走西口”是国内人口迁移。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6题详析〗“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即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B正确,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都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故〖答案〗选B。〖7题详析〗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大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因此该区城应该加快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升级,从而缓解人口压力,C正确;禁止人口迁入不切实际,A错误;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B错误;该区域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的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不适合扩大传统工业规模,因而应该加快产业转移,D错误。故〖答案〗选C。〖『点石成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宗教、文化、战争等。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耗竭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下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从资料可以看出()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B.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大城市C.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D.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9.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美B.城市等级较高C.经济发展迅速D.文化底蕴深厚10.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在广东省,与此现象关系密切的因素有()①城市间距离②发展水平差距③就业机会④语言沟通⑤风俗习惯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8.D9.C10.D〖解析〗〖8题详析〗读图分析可知,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很多,A错误;人口来源地既有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也有湛江、茂名等小城市,B错误;人口迁入深圳以就业为主,吸引人群应以青壮年为主,C错误;人口迁移发生在国内城市之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正确。故〖答案〗选D项。〖9题详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现阶段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为经济因素,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较多,因此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故〖答案〗选C项。自然环境优美、城市等级较高和文化底蕴深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之一,但对于深圳吸引人口流入来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ABD错误。因此本题选C。〖10题详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由材料分析可知,深圳的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其中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位于广东省,主要原因是由于广东省的城市距离深圳较近,迁移距离较短,①对;距离较近,文化相似,语言相同,④⑤正确,因此①④⑤正确,故〖答案〗选D项。〖『点石成金』〗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气候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植被、土壤、水文、农业生产生活等。2.地形:不同的地形单元直接影响人类居住的舒适性。3.水源:水源通常指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淡水的分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空间格局,进而决定着人类迁移的方向和规模。4.土壤:土壞的土质、肥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5.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布局,影响生产制造工业的布局,进而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因素,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一个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会迫使人类进行迁移。(2)社会经济因素。1.城市规模及发展:城市的规模越大,可容纳人口越多;城市的越发达,吸引人口数量就越多。2.交通:交通的发展,相对减少了地区之间往来的时间,减少了人口迁移的困难,促进人口迁移。3.教育:文化教育是人类向更好生活追求以及向更高经济发展追求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人口迁移。4.婚姻和家庭:婚姻主要影响青年人口的迁移,而家庭因素多是影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人口迁移。5.国际移民: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因素促使国际移民发生。(3)政治因素.1.国家政策: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台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2.战争:战争会使人类改变居住地,同时产生大量国际难民。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水源短缺、矿产富饶的地区。近年来,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A.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12.为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北京市可采取的对策是()A.实行跨流域调水B.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C.控制用地规模D.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答案〗11.A12.A〖解析〗〖11题详析〗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短板是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北京市地处华北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mm,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非常紧张,所以资源的短板是水资源,水资源是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故本题选A。〖12题详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生产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北京应提高资源短板,即增加水资源量,可实行跨流域调水,A正确;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只是限制了进京人口,不能提高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控制用地规模,不能提高环境人口容量,C错误;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会降低环境人口容量,D错误。故本题选A。〖『点石成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生产生活消费水平,其中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3.图中a、b分别表示()A.a人口合理容量,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C.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D.a人口合理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14.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有()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自然资源状况③科技发展水平④人均消费水平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13.A14.B〖解析〗〖13题详析〗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人口合理容量(a),极限的人口数量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等。其中,只有人均消费水平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其他各要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①②③符合,④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石成金』〗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影响新疆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水资源D.矿产资源16.西藏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比较脆弱B.自然资源较为贫乏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决定人口的分布,C符合题意;地形、土壤和矿产资源也对新疆人口分布起到一定的影响,但均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BD。故选C。〖16题详析〗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具有高寒特征,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大量人口迁入会破坏西藏的生态环境,因此西藏虽然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A符合题意;西藏地区的光照资源、土地资源、地热资源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并不是自然资源都较为贫乏,排除B;西藏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与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密切相关,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并不是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排除CD。故选A。〖『点石成金』〗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2)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3)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影响其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答案〗(1)东南多,西北少(或东多西少,分布不平衡)(2)≥500人/km2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3)地势〖解析〗本题目以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明显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侧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多,西北侧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小问2详析〗读图,我们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大于500人每平方千米。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江苏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导致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得人口密度大。〖小问3详析〗青藏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较差,海拔高,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对人体健康不利,不适宜人类居住。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人口密度小的原因为地势因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口迁移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人口迁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入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有何共同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欧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方向有什么变化?〖答案〗(1)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多为经济发达地区。(2)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的地区差异。(3)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北美一直为迁入地区。〖解析〗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人口迁移原因、人口迁移方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析〗人口迁移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北美洲、欧洲、大洋洲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成为人口主要的迁入地。〖小问2详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的地区差异,导致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小问3详析〗第二次大战以前,欧洲以人口迁出为主,二战后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第二次大战以前,拉丁美洲因是新大陆,主要是人口的迁入地,二战后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第二次大战以前、以后北美一直为人口的迁入地区。19.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当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时人口容量相对富裕,说明该地区相对人口压力不大,还有一定人口扩容余地),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江苏省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简述江苏省人口压力指数较小的原因。(2)西藏自治区是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大的地区之一,据分析研究西藏地区人口压力还在不断加大,简述西藏地区人口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3)我们应如何判断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答案〗(1)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的环境容量大。(2)人们的消费水平提高;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的增多等。(3)判断一个地区的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应考虑该地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之间是否相互协调。〖解析〗本题以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为载体,考查环境人口容量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等。〖详析〗(1)从图中可知,自然条件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人口压力指数小。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水热条件好;地处长江、淮河下游,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汉河网密集,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江苏省为我国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交通便利,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故江苏省环境人口容量大,成为我国人口压力指数最小的地区之一。(2)西藏地区人口压力加大,说明西藏的环境人口容量在减小,反映了其消费水平提高,生产活动过程破坏了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增多等。(3)分析一个地区人口与环境、资源、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否协调,即可判断一个地区人口数量与分布是否合理。〖『点石成金』〗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20.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据国家农调总队抽样调查,我国3个产业工人中有2个来自农村。材料二: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怎样的?(2)人口迁移可能给迁入地带来哪些影响?(3)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工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4)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表明,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是____。〖答案〗(1)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2)有利影响:弥补了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城市化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不利影响:加剧迁入地区人地矛盾,给城市基础设施增加了压力,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3)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福建(4)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和集中〖解析〗本题以我国民工流入流出省份空间分布示意图及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为材料,涉及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对区域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析〗从中国民工流出流入省份空间分布图可以看到,我国流入的省份多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流出省份以中西部为主体;从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可以看到,迁出的大多为乡村地区,迁入的为城市地区,故我国人口主要的流动方向应该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小问2详析〗对于迁入地而言,大量的劳动力迁入可以弥补当地劳动力的不足,使劳动力数量增多;同时大量人口迁入可以提高迁入地的城市化水平,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人口迁入不利影响包括,大量人口迁入会使迁入地区人地矛盾不断加剧,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更大压力;大量人口迁入,可能会使得社会治安下降,给城市管理增加了困难。〖小问3详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民工流入数量比较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有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小问4详析〗从我国人口迁移城乡结构图可以看出,迁出人口以乡村人口为主,占据73%,迁入人口以城市人口为主,占74.4%,故我国目前当下的城乡人口迁移特点仍为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和集中。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重要,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B.3550-3650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C.距河8~10km分布人口最多D.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B.南部非洲C.藏南谷地D.北美大草原〖答案〗1.B2.C〖解析〗〖1题详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3550-3650m的百米高程人口数累积频率曲线斜率最大,所以最为密集,B对;距河1~2km分布人口最多,C错;高程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2题详析〗3500-4000m,人口总数累积频率最高,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比较大,4000米以上人口累计频率小,人口密度比较小,说明等人口较少,藏南谷地,人口主要集中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4000米以上,气温较低,人口稀少,C正确。另外,从高程数据可以直接排除海拔较低的A项巴西高原、D项北美大草原;从人口密度可以直接排除人口稠密的南部非洲,B项错误。“胡焕庸线”是指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中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胡焕庸线”在地理学、人文科学、经济学等诸多领域均具有重要价值。下图示意“胡焕庸线”在东北局部地区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呼伦贝尔高原人口密度较小,松嫩平原人口密度较大。影响两地人口密度差异最主要的自然因素是()A.河流B.气温C.降水D.纬度4.大兴安岭森林资源丰富,但三江平原少有森林。这主要是因为三江平原()A.地势低,气温高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答案〗3.C4.C〖解析〗〖3题详析〗据图可知,呼伦贝尔高原地处大兴安岭西侧,松嫩平原地处大兴安岭东侧,我国水汽主要来自东部的太平洋,松嫩平原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气候较湿润,适合人口居住,呼伦贝尔高原地处背风坡,降水少,气候较干燥,不适合人类居住,C正确;河流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松嫩平原降水多,阴天多,气温较低,人口密度应该小,B错误;纬度两地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C。〖4题详析〗三江平原地势地平,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排水不畅,气温较低,冻土发育,不利于植被生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石成金』〗影响人口分布的自然环境因素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地形、海拔、地势起伏和坡向;气候、光热和水分条件;水体、土壤和矿产资源等。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强烈制约。气候适宜,土壤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往往成为人口密集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也必然影响人口的分布。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行移6.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7.“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禁止人口迁入 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 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答案〗5.A6.B7.C〖解析〗〖5题详析〗我国历史上的“下南洋”是指我国人口向东南亚地区的迁移,属于国际人口迁移。“闯关东”“孔雀东南飞”“走西口”是国内人口迁移。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6题详析〗“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率先进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就业机会增多,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即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B正确,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都不是主要因素,ACD错误。故〖答案〗选B。〖7题详析〗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大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压力,因此该区城应该加快产业转移,促进本地产业升级,从而缓解人口压力,C正确;禁止人口迁入不切实际,A错误;珠江三角洲矿产资源缺乏,B错误;该区域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的用工成本不断增加,不适合扩大传统工业规模,因而应该加快产业转移,D错误。故〖答案〗选C。〖『点石成金』〗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文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宗教、文化、战争等。自然因素:①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的地区吸引人口迁入。②环境恶化、灾害频发、资源耗竭的地区人口大量迁出。下图为2017年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分布。深圳市新流入常住人口的32.38%来自TOP10城市。据此,回答下面小题。8.从资料可以看出()A.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单一B.人口来源地都集中在大城市C.吸引人群应以中老年为主D.该现象属于国内人口迁移9.深圳吸引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优美B.城市等级较高C.经济发展迅速D.文化底蕴深厚10.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在广东省,与此现象关系密切的因素有()①城市间距离②发展水平差距③就业机会④语言沟通⑤风俗习惯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④⑤D.①④⑤〖答案〗8.D9.C10.D〖解析〗〖8题详析〗读图分析可知,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城市很多,A错误;人口来源地既有北京、武汉等大城市,也有湛江、茂名等小城市,B错误;人口迁入深圳以就业为主,吸引人群应以青壮年为主,C错误;人口迁移发生在国内城市之间,属于国内人口迁移,D正确。故〖答案〗选D项。〖9题详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现阶段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为经济因素,深圳经济发展速度快,就业机会较多,因此吸引大量人口流入,故〖答案〗选C项。自然环境优美、城市等级较高和文化底蕴深厚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之一,但对于深圳吸引人口流入来说,不是最主要的原因,ABD错误。因此本题选C。〖10题详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由材料分析可知,深圳的常住人口来源TOP10城市,其中TOP10城市中前五位都位于广东省,主要原因是由于广东省的城市距离深圳较近,迁移距离较短,①对;距离较近,文化相似,语言相同,④⑤正确,因此①④⑤正确,故〖答案〗选D项。〖『点石成金』〗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1.气候:气候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同时还影响一个地区的降水、植被、土壤、水文、农业生产生活等。2.地形:不同的地形单元直接影响人类居住的舒适性。3.水源:水源通常指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淡水的分布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生产以及空间格局,进而决定着人类迁移的方向和规模。4.土壤:土壞的土质、肥力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5.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布局,影响生产制造工业的布局,进而成为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6.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不可抗拒因素,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一个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会迫使人类进行迁移。(2)社会经济因素。1.城市规模及发展:城市的规模越大,可容纳人口越多;城市的越发达,吸引人口数量就越多。2.交通:交通的发展,相对减少了地区之间往来的时间,减少了人口迁移的困难,促进人口迁移。3.教育:文化教育是人类向更好生活追求以及向更高经济发展追求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人口迁移。4.婚姻和家庭:婚姻主要影响青年人口的迁移,而家庭因素多是影响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的人口迁移。5.国际移民:当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因素促使国际移民发生。(3)政治因素.1.国家政策: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台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2.战争:战争会使人类改变居住地,同时产生大量国际难民。北京所在的华北地区是我国水源短缺、矿产富饶的地区。近年来,北京市设定了人口“天花板”,计划2020年的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是()A.水资源B.矿产资源C.土地资源D.生物资源12.为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北京市可采取的对策是()A.实行跨流域调水B.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C.控制用地规模D.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答案〗11.A12.A〖解析〗〖11题详析〗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短板是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北京市地处华北地区,位于我国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小于800mm,人口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非常紧张,所以资源的短板是水资源,水资源是北京市设定人口“天花板”的最主要限制性资源。故本题选A。〖12题详析〗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生产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北京应提高资源短板,即增加水资源量,可实行跨流域调水,A正确;推行严格的积分落户制度,只是限制了进京人口,不能提高环境人口容量,B错误;控制用地规模,不能提高环境人口容量,C错误;提高城市人均消费水平,会降低环境人口容量,D错误。故本题选A。〖『点石成金』〗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及生产生活消费水平,其中首要因素是自然资源。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3.图中a、b分别表示()A.a人口合理容量,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人口合理容量C.a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D.a人口合理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14.与图中b呈正相关的有()①对外开放程度②自然资源状况③科技发展水平④人均消费水平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13.A14.B〖解析〗〖13题详析〗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人口合理容量(a),极限的人口数量是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b)。A正确,BCD错误;故选A。〖14题详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均消费水平等。其中,只有人均消费水平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负相关,其他各要素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①②③符合,④不符合;综上,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石成金』〗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很多,例如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其中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正相关;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下图为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影响新疆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土壤C.水资源D.矿产资源16.西藏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A.生态环境比较脆弱B.自然资源较为贫乏C.经济发展水平较低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答案〗15.C16.A〖解析〗〖15题详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决定人口的分布,C符合题意;地形、土壤和矿产资源也对新疆人口分布起到一定的影响,但均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BD。故选C。〖16题详析〗西藏位于青藏高原之上,具有高寒特征,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小,大量人口迁入会破坏西藏的生态环境,因此西藏虽然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A符合题意;西藏地区的光照资源、土地资源、地热资源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并不是自然资源都较为贫乏,排除B;西藏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与其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密切相关,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并不是不适合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排除CD。故选A。〖『点石成金』〗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和环境质量等);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收入、就业状况,城市化水平,交通状况);开发历史长短。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征是____(2)图中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____。江苏省人口密度大的社会经济原因是____。(3)西藏自治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影响其人口密度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答案〗(1)东南多,西北少(或东多西少,分布不平衡)(2)≥500人/km2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3)地势〖解析〗本题目以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为背景材料,涉及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析〗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人口分布明显不均衡,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南侧自然条件优越,人口多,西北侧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少。〖小问2详析〗读图,我们江苏省的人口密度是大于500人每平方千米。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江苏由于生产力水平高,社会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的,导致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得人口密度大。〖小问3详析〗青藏地区人口稀少,主要是由于气候条件较差,海拔高,高寒缺氧,太阳辐射强,对人体健康不利,不适宜人类居住。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导致人口密度小的原因为地势因素。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人口迁移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人口迁移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入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这些地区有何共同点?(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欧洲、拉丁美洲及北美洲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口迁移方向有什么变化?〖答案〗(1)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多为经济发达地区。(2)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的地区差异。(3)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北美一直为迁入地区。〖解析〗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人口迁移原因、人口迁移方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析〗人口迁移受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明显,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北美洲、欧洲、大洋洲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成为人口主要的迁入地。〖小问2详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劳动力供求关系上的地区差异,导致人口由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迁移。〖小问3详析〗第二次大战以前,欧洲以人口迁出为主,二战后欧洲由人口迁出地变为人口迁入地;第二次大战以前,拉丁美洲因是新大陆,主要是人口的迁入地,二战后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第二次大战以前、以后北美一直为人口的迁入地区。19.下图是我国某年各省级行政区的综合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