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2A/wKhkGWWwnDKAMdi-AACiDPeyRhY474.jpg)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2A/wKhkGWWwnDKAMdi-AACiDPeyRhY4742.jpg)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2A/wKhkGWWwnDKAMdi-AACiDPeyRhY4743.jpg)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2A/wKhkGWWwnDKAMdi-AACiDPeyRhY4744.jpg)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0E/2A/wKhkGWWwnDKAMdi-AACiDPeyRhY47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经济(基础)政治(集中表现)文化(反映)决定反作用反作用反作用决定决定政治生活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国家与公民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政府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国际社会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制度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考纲内容3年高考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注:数字代表近3年全国高考考次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一、高考考点—明确方向,有的放矢
工人阶级工农联盟社会主义人民专政人民当家作主真实性立国之本政治保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监督权国家统一利益一律平等义务国家利益二、知识结构—构建体系,把握联系1.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三、考点梳理—整合知识,夯实基础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 (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2)特点: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
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3.人民民主的特点 (1)广泛性: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 (2)真实性: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庄严地载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5.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6.公民的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3)遵守宪法和法律。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7.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关系:①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②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
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③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
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④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⑤权利与义务不是对等的。要求:一方面,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我们既要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另一方面,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关系: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
的。
要求:①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
②公民在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
利益结合起来。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4)坚持依法有序自觉参与的原则。
8.我们政治生活有哪些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依法行使政治权
利,依法履行政治性义务,是我们政治生活的基本
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9.中学生怎样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常识。(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1.全面把握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特点体现广泛性权利广泛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主体广泛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真实性制度保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法律保障我国已制定了大量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法规物质保障公民选举所需经费均由政府开支;在选举期间,国家掌握的报刊、电视、广播等都为选举活动服务民主进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体现和维护人权角度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四、重难点析—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考法点评高考在此处的考查,出题素材关键落在人民民主上,最常见的考法是以国家保障民生或公民积极行使民主权利为背景材料,以体现说明类问题考查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特点,通常落在对人民民主真实性的考查上。2.全面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的相关知识对点训练1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必须问法于民、立法于民,既要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活动中的作用,又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这意味着(
) ①社会主义民主是人人享有的广泛民主②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
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④公民要积极依法行使立法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也是社会热点,本题以此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中的“人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是错误的,民主具有阶级性,它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在我国民主属于广大人民,而不包括敌对分子在内;④公民没有立法权,立法权属于人大的职权;法律是人民意志的体现,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因此,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正确答案C。答案C对点训练2.
建国60多年来,尽管国内外形势不断发生变化,时代赋予中国的历史使命也在发生变化,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治国方略,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下列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②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全民性③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④人民民主专政是指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解析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全民性,说法错误。任何社会、任何国家、任何时代,民主都具有阶级性。不存在超阶级的民主,排除②。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指的是民主的广泛性,不全面,排除④。答案C对点训练3.2016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大会的代表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数十个选举单位,各方代表均占一定比例。这说明我国(
) A.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
B.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C.人民民主具有全民性
D.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解析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来自各个选举单位,具有广泛性,这说明我国人民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故本题选B项而不选A项。C项表述错误,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3.正确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1)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
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2)国家在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依法实施处罚方面,对任何公民
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提醒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在法律实施上的平等,即在守法和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是指机会均等,不是指享有同样的权利,因为每个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角色不同。对点训练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
)
①明确立法权力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②完善立法体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③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④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立法机关拓宽渠道,健全征求群众意见反馈机制,让人民参与立法,做到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能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也有利于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所以③④符合题意;“明确立法权力边界”的说法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①;“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反映立法尊重民意,体现民意,并不是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②错误,故排除。故选D。答案D对点训练2.
在对外交往中,每一个中国人的言行举止不仅代表了我们的公民素质,也展示着我们的国家形象。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个“外交官”。为了做好“外交官”,我们应该(
) ①树立国家观念,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②增强公民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④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优越感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属于权利方面不符题意,③不选;④中“民族优越感”说法错误。做好“外交官”需要履行公民义务,故选A。
答案A对点训练3.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参战国。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消灭并牵制了日本侵略者大量兵力,不仅保卫了国家,而且为二战的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今天的中国,已成为一个具有保卫人民和平生活坚强能力的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2014年,我国通过立法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并举行隆重纪念活动,以此铭记一切为国家、为民族、为和平付出宝贵生命的人们。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解析本题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认识。解答时要把题中问题,转换为政治生活试题,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就是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由材料中的战争素材,联系政治生活知识,可联想到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政治义务,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从国家角度看,国家有责任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的职责,为公民生活和发展提供和平的环境;最后得出结论,我国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关系。答案
①公民具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面对外敌入侵,公民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为国家的繁荣强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②国家具有保障公民权益的职责。国家维护公民生命、自由等权利,为公民生活与发展提供和平环境、增强公民的爱国主义情感。③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方法总结在教材中,公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的知识较为隐性,只说明了“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以及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并通过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体现。因此,解答本题要注意知识建构,即我国国家与公民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公民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对点训练4.
网络环境的广泛性和互动性使得谣言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更大,危害也就更深。所以,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不能没有边界和限制,不能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不能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形成危害。这表明(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C.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D.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解析题干材料旨在强调公民在网络环境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4.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政治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包括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②政治自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自由、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表现。③监督权。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政治义务: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②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国家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建筑材料租赁与施工进度跟踪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建设工程技术咨询合同样本
- 2025年度广场场地租赁合同物业管理责任界定
- 酒泉2025年甘肃敦煌市市直机关及党群口事业单位选调2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赤峰2025年内蒙古赤峰二中引进高层次教师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2024年福建海洋研究所招聘高层次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边缘计算在接入网中的应用-详解洞察
- 海南2025年海南省农垦实验中学招聘临聘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麦新品种项目筹资方案
- 江苏2025年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所属事业单位长期招聘18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金工实训教学-数控铣床及加工中心加工
- 电流互感器试验报告
- 蒋中一动态最优化基础
- 华中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意见反馈表
- 付款申请英文模板
- 七年级英语阅读理解10篇(附答案解析)
- 抖音来客本地生活服务酒旅商家代运营策划方案
- 钻芯法桩基检测报告
- 无线网网络安全应急预案
- 国籍状况声明书【模板】
- 常用保洁绿化人员劳动合同范本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