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黑龙江省东部地区四校联考2022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

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向淀粉一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蓝,再向蓝色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的SO2,蓝色

逐渐消失。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根据上述实验判断H2O2和SO2反应能生成强酸

B.蓝色逐渐消失,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SO2中S原子采取sp2杂化方式,分子的空间构型为V型

D.%。2是一种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A

B.室温下,lLpH=13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离子数目为O.INA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22.4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NA

D.5NH4NH3△2HNO3+4N2T+9H2。反应中,生成28g用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A

3,由于氯化核的市场价格过低,某制碱厂在侯氏制碱基础上改进的工艺如图:

X

-

—►NHj

副产品△

饱和食盐米侯氏制碱法

NHQ|蒸发

—溶液----►CaCl2

纯碱

有关该制碱工艺的描述错误的是()

A.X可以是石灰乳

B.氨气循环使用

C.原料是食盐、NH3、CO2和水

D.产品是纯碱和氯化钙

4.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下列转化关系中,甲、乙、丙、丁、戊为上述四种元素组成的二元

或三元化合物。其中A为d元素组成的单质,常温下乙为液体,丁物质常用于消毒、漂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c>b

B.丙中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

C.b、c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为1:2

D.a、b、d形成的化合物中,d的杂化方式是sp-'

5.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芯片

B.碳酸镁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氧化镁

c.SO2能用浓硫酸来干燥,说明其还原性不强

D.铁质地柔软,而生活中的钢质地坚硬,说明合金钢能增强铁的硬度

6.能确定为丙烯的化学用语是()

rcHHH

B.C3H6JH:C::C:C:HD.CH2=CH-CH3

7.下列变化过程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2+3+2

A.CL—ClB.Fe-*FeC.Na202To2D.SO2^SO3

8.某同学在实验室利用氢氧化钠、盐酸分离铁粉和铝粉混合物,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适量试剂,,

CAl

铁铝试剂xab—

混合物33W

Fe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为NaOH溶液,y为盐酸

+

B.a—b发生的反应为:A1O2+H+H2O=A1(OH)31

C.b—c-Al的反应条件分别为:加热、电解

D.a、b、c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

9.CaCO3+2HCI=CaCL+CO2f+H2O属于的反应类型是()

A.复分解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3+2+

A.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3O4+8H=2Fe+Fe+4H2O

B.FeBn中通入氯气使一半的Br一氧化:2Fe2++2B「+2Cl2=2Fe3++Br2+4Cr

+3+22+

C.NH4AKSCM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Ba(OH)2:NH4+Al+2SO4+2Ba+4OH=NH3'H2O+AlO2+2BaSO4i+2H2O

2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CO3+CO2+H2O=2HCO3

11.己知AgCl在水中的溶解是吸热过程。不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己知“温度下

9

Ksp(AgCl)-l.6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fArynoi

qcrynoi

A.Ti>Tz

B.a=4.0X10-5

C.M点溶液温度变为3时,溶液中C「的浓度不变

D.丁2时饱和AgCl溶液中,c(Ag*)、c(C1)可能分别为2.0X104iol/L、4.OXlO^mol/L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变黑后,置于内焰中铜丝又恢复原来的红色

B.氨气不但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还可以用排饱和氯化镂溶液的方法收集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为了使过滤加快,可用玻璃棒在过滤器中轻轻搅拌,加速液体流动

13.(实验中学2022模拟检测)最近“垃圾分类”成为热词,备受关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回收可变废为宝

B.废弃金属易发生电化学腐蚀,可掩埋处理

C.废弃荧光灯管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

D.废弃砖瓦和陶瓷垃圾,属于硅酸盐材质

14.由N2O和NO反应生成弗和N(h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E

K/

、j

m

_o

A.使用催化剂可以降低过渡态的能量

B.反应物能量之和大于生成物能量之和

C.N2O(g)+NO(g)-N2(g)+NO2(g)+139kJ

D.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15.甲、乙、丙、丁四种易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NH4+、Ba2\Mg2+、H\OH\Cl\HCOSO4?,中的不同阳离

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已知:

①将甲溶液分别与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0.1mol-L'乙溶液中c(H+)>0.1mol-L1?

③向丙溶液中滴入AgNCh溶液有不溶于稀HN(h的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Ba?,B.乙溶液含有SO&3

C.丙溶液含有D.丁溶液含有Mg2+

16.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置换反应生成的是()

D.Fe3O4

17.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加热

盐酸缪61noi/L盐酸

18.常温下,向20.00mL0.lmol・L"BOH溶液中滴入0.1mo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的负

对数[-Ige水(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BOH的电离常数约为1x10-4

B.N点溶液离子浓度顺序:c(B+)>c(CP)>c(OH")>c(H+)

C.a=20

D.溶液的pH:R>Q

19.(衡水中学2022模拟检测)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可经过以下四个步骤完成,各步骤中选用的实验用品不能都用到

的是

A.将茶叶灼烧灰化,选用①、②和⑨

B.用浓硝酸溶解茶叶并加蒸储水稀释,选用④、⑥和⑦

C.过滤得到滤液,选用④、⑤和⑦

D.检验中滤液中的Fe3+,选用③、⑧和⑩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7g由H2s与P%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为9NA

B.90g果糖(C6Hl2O6,分子中无环状结构和碳碳双键)中含有的非极性键数目为3NA

C.Imol由乙醇与二甲醛(CH3-O-CH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NA

D.已知膘Ra-X+;He,则0.5molX中含有的中子数为34NA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Fe(NO3)2溶液时,向Fe(NO3”溶液中滴加几滴稀硝酸,以防止Fe(NO3)2发生水解

B.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

C.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测酸后的温度计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浓度,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偏高

D.配制Imol/L的NH4NO3溶液时,溶解后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22.桥环烷点是指共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碳原子的多环烷烧,二环[1,1,0]丁烷([刁)是最简单的一种。下列关于该化

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1,3-丁二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共有4种

C.碳碳键只有单键且彼此之间的夹角有45。和90。两种

D.每一个碳原子均处于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构成的四面体内部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华中师大附中2022模拟检测)据报道,化合物M对番茄灰霉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其合成路线如下图

所示。

O'5"C.C8H7NO,

反应②6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C中的含氧官能团为,反应④的反应类型为.

(2)写出E的结构简式:o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化合物C满足下列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含苯环结构,能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②能与FeCL发生显色反应;

③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OH

COOCH2cH3

(5)已知CH3cH2CNH3O-CH3CH2COOH„请以、CHz=CHCN和乙醇为原料合成化合物

OH

写出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24、(12分)有机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为H:N—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CI”铁屑(ii)酸化C(CH,CO),O

勺反应①B

高温、高压C,HHO甲

KMnO,(H*)

⑴NaOH溶液,△TH.反应②

叵]山迪G<r<---------

(ii)酸化

已知:岁A<Q>-OOCCH,

②CyNg旦遴曼>CyNH:(苯胺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煌A的名称为,B中官能团为,H的分子式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2)上述流程中设计C-D的目的是。

(3)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

(5)已知: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竣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

按先后顺序写出以烧A为原料合成邻氨基苯甲酸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25、(12分)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I.制备Na2s2O3TH2O

反应原理:Na2S6(au)+S®ANa2s2ONa(i)

实验步骤:

①称取15gNa2s2。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馈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3・5出0,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

(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一。

(2)仪器a的名称是其作用是一。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0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为

IL测定产品纯度

准确称取Wg产品,用适量蒸储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O.lOOOmol/L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

22

2S2O3+I2=S4O6+211,

(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一mL。产品的纯度为一(设Na2s203巧%0相

对分子质量为M)o

26、(10分)连二亚硫酸钠(Na2s2。4)俗称保险粉,是工业上重要的还原性漂白剂,也是重要的食品抗氧化剂。某学

习小组模拟工业流程设计实验制取保险粉。

已知:Na2s2O4是白色固体,还原性比Na2sCh强,易与酸反应(2S2O42-+4ir=3SO2t+SI+2H2。)。

(-)锌粉法

步骤1:按如图方式,温度控制在40〜45C,当三颈瓶中溶液pH在3〜3.5时,停止通入SO2,反应后得到ZnSzCh

溶液。

步骤2:将得到的ZnSzCU溶液加入NaOH溶液中,过滤,滤渣为Zn(OH)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

Na2S2O4«2H2O晶体。

步骤3:,经过滤,用乙醇洗涤,用120〜140C的热风干燥得到Na2s

(-)甲酸钠法

步骤4:按上图方式,将装置中的Zn粉和水换成HCOONa、Na2cO3溶液和乙醇。温度控制在70〜83C,持续通入

SO2,维持溶液pH在4〜6,经5〜8小时充分反应后迅速降温45〜55℃,立即析出无水Na2s2O4。

步骤5:经过滤,用乙醇洗涤,干燥得到Na2s2。4。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容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容器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o

(2)步骤2中“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食盐,立即析出Na2s2O.2H2O晶体”的原理是(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文字说明)

O

(3)两种方法中控制温度的加热方式是.

(4)根据上述实验过程判断,Na2s2。4在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为:.

(5)甲酸钠法中生成Na2s2。4的总反应为o

(6)两种方法相比较,锌粉法产品纯度高,可能的原因是。

(7)限用以下给出的试剂,设计实验证明甲酸钠法制得的产品中含有Na2so4。

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AgNCh溶液、BaCL溶液。

27、(12分)Na2s2O3・5H2O俗称“海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常用作脱氯剂、定影剂和还原剂。

(1)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碱性溶液中易被CL氧化成SO42-,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

(2)测定海波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依据反应2s2。.*+I2=S4O6-+21,可用12的标准溶液测定产品的纯度。称取5.500g

产品,配制成100mL溶液。取10.00mL该溶液,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浓度为0.05000mol・LF2的标准溶液进行滴

定,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编号123

溶液的体积/mL10.0010.0010.00

消耗Iz标准溶液的体积/mL19.9919.0820.01

①判断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②若滴定时振荡不充分,刚看到溶液局部变色就停止滴定,则测量的Na2s2。3・5%0的质量分数会(填“偏高”、

“偏低”或“不变”)

③计算海波在产品中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8、(14分)煤燃烧排放的烟气含有SO2和NO“大量排放烟气形成酸雨、污染大气,因此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对环境保护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I.利用CO脱硫

(1)工业生产可利用CO气体从燃煤烟气中脱硫,则25℃时CO从燃煤烟气中脱硫的热化学方程式2CO(g)+

SO2(g)=2CO2(g)+S(s)的焰变△>!=.25C,lOOkPa时,由元素最稳定的单质生成Imol纯化合物时的

反应热称为标准摩尔生成始,已知一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婚”如下表所示:

物质

CO(g)CO2(g)SO2(g)

标准摩尔生成婚

-110.5-393.5-296.8

AfHm(25℃)/kJ-moH

(2)在模拟脱硫的实验中,向多个相同的体积恒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2.2molCO和ImolSCh气体,在不同条

件下进行反应,体系总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实验b中,40min达到平衡,则0〜40min用SCh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S(h)=

②与实验a相比,实验b可能改变的条件为,实验c可能改变的条件为

n.利用N%脱硝

(3)在一定条件下,用N%消除NO污染的反应原理为:4NH3(g)+6NO(g)=5N2(g)+6H2O⑴△H=一

18O7.(xx第一中学2022模拟检测)98kJ-mo「。在刚性容器中,Nfh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分别为X、Y、Z(其中X<Y<Z),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得到NO脱除率(即NO转化率)曲线如图所示。

①N%与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时对应的曲线为(填“a”“b”或"c”)。

②各曲线中NO脱除率均先升高后降低的原因为o

2

③900℃条件下,设Z=『初始压强po,则4NH3(g)+6NO(g)W5N2(g)+6H2O(I)的平衡常数Kp=(列出

计算式即可)。

IH.利用NaCKh脱硫脱硝

(4)利用NaClO2的碱性溶液可吸收SO2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混合气体,自身转化为NaCl,则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为。

29、(10分)硼酸三甲酯用作柠檬类水果的熏蒸剂。实验室合成碉酸三甲酯的原理及装置如下:

硼酸三甲酯甲醇

溶解性与乙酸、甲醇混溶,能水解与水混溶

沸点/℃6864

硼酸三甲酯与甲醇混合物的共沸点为54℃

Na2B4O7•IOH2O+2H2SO4+I6CH3OH5^=^2NaHSO4+4[(CH3O)3B+CH3OH]+17H2O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圆底烧瓶中加入44.8g甲醇和19.1gNa2B4O7•10H2O(硼砂,式量为382),然后缓慢加入浓H2s并振荡;加热

烧瓶中的液体,通过分储柱回流一段时间。

②先接收51〜55℃的福分,再接收55〜60℃的馆分。

③将两次馈分合并,加入氯化钙进行盐析分层,上层为硼酸三甲酯,分离。

④精储得高纯硼酸三甲酯19.2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为;直形冷凝管冷却水应从(填“b”或"c”)接口进入。

(2)本实验加热方式为,优点是o

(3)加入氯化钙盐析分层的主要目的是.

(4)U型管中P2O5的作用是.

(5)步骤④的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填标号),应收集℃的微分。

(6)本次实验的产率是

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答案解析】

A.向淀粉-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少量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蓝,发生:&。2+21-+2H+=L+2H2O说明H2O2具有

2+

氧化性,再向蓝色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的SO2,蓝色逐渐消失,发生:SO2+l2+2H2O=SO4+2I+4H,说明SO2具有

还原性,所以H2O2和SO2可以反应生成硫酸为强酸,故A正确;

2+

B.再向蓝色溶液中缓慢通入足量的SO2,蓝色逐渐消失,发生:SO2+l2+2H2O=SO4+2r+4H,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故B错误;

C.SO2的价层电子对个数=2+L(6-2X2)=3,孤电子对数为1,硫原子采取sp?杂化,该分子为V形结构,故C正确;

2

D.H2O2分子中0-0为非极性键,O-H键为极性键,H2O2是展开书页型结构,该物质结构不对称,正负电荷中心不

重合,为极性分子,故D正确;

故选:B»

【答案点睛】

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键;正负电荷中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2、D

【答案解析】

A.高温下,Fe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四氧化三铁中Fe的化合价为普受价,因此Fe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喊点3=过禺娜幼域=更晚球,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H2的物质的量为:“八H4”,因此生成

的H2分子数目为金蚪地,,A错误;

nt%

B.室温下,lLpH=13的NaOH溶液中H+浓度为c(H+)=10」3moi/L,且H+全部由水电离,由水电离的OJT浓度等于

水电离出的H+浓度,因此由水电离的OFT为10"3moi/LxlL=10」3moi,B错误;

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上氧气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数目为

然领咸,=4%,,C错误;

D.该反应中,生成28gN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M,D正确;

故答案为D.

3、C

【答案解析】

A.饱和食盐水和二氧化碳,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钱和碳酸氢筱,用氯化钱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氨气和水,故X

可以是石灰乳,故A正确;

B.根据流程图可知,氨气可以循环使用,故B正确;

C.原料是饱和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和石灰乳,故C错误;

D.根据工艺流程,产品是纯碱和氯化钙,故D正确;

答案选c。

4、A

【答案解析】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常温下乙为液体,应该为H2O,则a为H元素,A为d元素组成的单

质,且与丙反应生成水和常用于消毒、漂白的丁,则丙应为碱,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NazO,丙为NaOH,A为CL,

生成丁、戊为NaCLNaClO,可知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C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

【题目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H元素、b为O元素、c为Na元素、d为C1元素,甲为Na2。、乙为H2O、丙为NaOH、丁为

NaClO、戊为NaCl;

A.b、c对应的离子为02-和Na*,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O*>Na+,即

b>c,故A错误;

B.丙为NaOH,由Na+和OH-组成,则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

C.b为O元素、c为Na元素,两者组成的Na?。和NazCh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故C正确;

D.a>b、d形成的化合物中,若为NaClO,Cl原子的价电子对为1+上啜=4,则C1的杂化方式是sp3;若为

NaClO2,Cl原子的价电子对为2+7+1;2*2=%则C1的杂化方式是sp3;同理若为NaCKh或NaCKh,Cl原子杂

化方式仍为sp3,故D正确;

故答案为Ao

5、C

【答案解析】

A.利用高纯度的硅单质的半导体性能,广泛用于制作芯片,正确,故A不选;

B.碳酸镁加热分解可以得到氧化镁,氧化镁可用于制造耐高温材料,故B不选;

C.SO2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浓硫酸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价态相邻,故SO2可以用浓硫酸干燥,但

SO2有强还原性,故C选;

D.合金的硬度大于金属单质,故D不选;

故选c。

6、D

【答案解析】

A.球棍模型A1^中不一定由C、H两种元素组成,所以不一定为丙烯,A不合题意;

B.C3H6可能为丙烯,也可能为环丙烷,所以不一定为丙烯,B不合题意;

HHH11HH

C.H:±:*g:H中少了1个H原子,丙烯的电子式为:“:I:::‘,C:H,C不合题意;

D.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3,D符合题意;

故选D。

7、B

【答案解析】

A.CL与水反应时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可以电离出Ch但这个反应中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A错误;

B.Fe2+-Fe3+过程中,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正确;

C.Na2()2与水或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02,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不需加入氧化剂也能实现,故C

错误;

D.S02Ts03?-过程中,化合价没有变化,不需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可实现,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点睛】

此题易错点在C项,一般来讲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需要氧化剂与之反应,但一些反应中,反应物自身既

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所以不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氧化反应。

8、D

【答案解析】

根据流程图,混合物中加入试剂x过滤后得到铁,利用铝与氢氧化钠反应,铁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因此试剂x为NaOH,

a为NaAKh,a生成b加入适量的y,因此y是盐酸,b为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受热分解成ALCh,然后电解氧化铝得

到铝单质;

A.根据上述分析,A正确;

+

B.a—b发生的反应为:AlO2+H+H2O=Al(OH)3i,故B正确;

C.根据上述分析,b-c-Al的反应条件分别为:加热、电解,故C正确;

D.a为NaAKh,NaAKh与碱不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D。

9、A

【答案解析】

A.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CaCCh和HC1生成CaCL和H2CO3,

属于复分解反应,故A选;

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本反应中无单质参与或生成,故B不选;

C.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本反应的反应物有两个,故C不选;

D.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本反应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不选。

故选A.

10、B

【答案解析】

A.磁性氧化铁溶于氢碘酸,生成的Fe3+还要与r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FeBc中通入氯气时,Fe?+先被氧化为Fe3+,剩余的CL再与Bi-发生反应,一半的Br氧化时,Fe2\Br\CL的物

质的量刚好相等,B正确;

C.所提供的离子方程式中,电荷不守恒,质量不守恒,C错误;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应生成NaHCCh沉淀,D错误。

故选B。

11、

【答案解析】

A、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温度越高,Ksp越大,在T2时氯化银的Ksp大,故T2>TI,A错误;

B、氯化银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根据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可知a=J1.6xl(f9=4.0x106,B正确;

C,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减小而减小,则M点溶液温度变为Ti时,溶液中CI-的浓度减小,C错误;

D、T2时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大于1.6X10Z所以T2时饱和AgCl溶液中,c(Ag+)、c(Cr)不可能为

2.0x105mol/L.4.0xl0-5mol/L,D错误;

答案选B。

12、A

【答案解析】

A.将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加热变黑后,生成氧化铜,置于内焰中遇到乙醇,发生反应生成铜,又恢复原来的红色,

故A正确;

B.氨气极易溶于水中,不能用排饱和氯化钱溶液的方法收集,故B错误;

2-

C.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3,HCO3-,SO32-、

HSO3-等,故c错误;

D.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不能搅拌,会捅破滤纸,故D错误。

故选:A

13、B

【答案解析】

A.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回收可变废为宝,说法合理,故A正确;

B.废弃的金属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掩埋处理很容易造成污染,故B错误;

C.废弃荧光灯管中含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故C正确;

D.废弃砖瓦和陶瓷垃圾,属于硅酸盐材质,故D正确;

故选B。

14、D

【答案解析】

A.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

B.根据图象来分析;

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放热139kJ;

D.411=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

【题目详解】

A.催化剂可以降低活化能,降低过渡态的能量,故不选A;

B.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不选B;

C.根据图象可以知道,此反应放热139kJ,热化学方程式为N2O(g)+NO(g)TN2(g)+NCh(g)+139kJ,故不选C;

D.Zk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V0,故选D;

答案:D

【答案点睛】

.△H=反应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键能总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15、D

【答案解析】

根据②中的信息可知乙是二元酸,故乙是H2s04;根据③中现象,可以推知丙中含有cr;再结合①中提供信息,甲与

其它三种物质混合均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出甲是Ba(OH)2,乙是H2sCh,丙是MgCL,丁是NH4HCO3,故选D。

【答案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该题是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

本题解题关键是先找出离子之间能够形成的白色沉淀,然后判断甲的组成即可。

16、A

【答案解析】

A.因氟单质的氧化性最强,不能利用置换反应生成氟单质,故A选;

B.C与二氧化硅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可以生成硅和CO,故B不选;

C.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黑色的碳,该反应为置换反应,故C不选;

D.Fe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制得,故D不选;

故选A。

【答案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掌握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7.(xx第一中学2022模拟检测)A

【答案解析】

A.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产生气泡速率加快,不涉及平衡移动,A符合;

B.中间试管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UAg+(aq)+Cr(aq),由于Ksp(AgCl)>Ksp(Agl),加入KL发生

AgCl(s)+r^AgI(s)+Cr,两个平衡右移,白色沉淀AgCl转换为黄色Agl沉淀,B不符合;

C.FeCb+3H2OUFe(OH)3(胶体)+3HCldH>0,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不符合;

D.醋酸是弱电解质,CH3COOHUCH3COO-+H*,加水稀释,平衡右移,稀释过程又产生一定的H+,稀释1()倍,

pH<2.9+l,D不符合。

答案选A。

【答案点睛】

pH=m的强酸稀释10"倍,新的溶液pH=m+n<7;

pH=m的弱酸稀释阳倍,新的溶液pH<m+n<7o

18、D

【答案解析】

BOH对水的电离起抑制作用,加入盐酸发生反应BOH+HC1=BC1+H2O,随着盐酸的加入,BOH电离的OH•浓度减小,

对水电离的抑制作用减弱,而且生成的BC1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水电离的H+浓度逐渐增大,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水电

离的H+浓度达到最大;继续加入盐酸,过量盐酸电离出H+又抑制水的电离,水电离的H+又逐渐减小,结合相应的点

分析作答。

【题目详解】

A.根据图象,起点时-Ige晨H+)=ll,c*(H+)=10Tmol/L,即O.lmol/L的BOH溶液中水电离的H+浓度为10-Umol/L,

碱溶液中H+全部来自水的电离,则O.lmol/L的BOH溶液中c(H+)=l()Fmol/L,溶液中c(OH)=103mol/L,BOH

c(B+\c(OH-\10-310-3

的电离方程式为BOH=B++OH;BOH的电离平衡常数为‘」'、'=U_、由0力A错误;

c(BOH)O.l-lO"

B.N点-Ige水(H+)最小,N点HC1与B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BC1溶液,由于B+水解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由大>c(B+)>c(H+)>c(OH),B错误;

C.N点-Ige水(H+)最小,N点HC1与B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BC1溶液,N点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为20.00mL,贝!|

a<20.00mL,C错误;

D.N点-Ige水(H+)最小,N点HC1与BOH恰好完全反应得到BC1溶液,R点加入的盐酸不足、得至IjBOH和BC1

的混合液,Q点加入的盐酸过量、得到BC1和HC1的混合液,即R点加入的盐酸少于Q点加入的盐酸,Q点的酸性

强于R点,则溶液的pH:R>Q,D正确;

答案选D。

【答案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电离的H+浓度与加入的盐酸体积间的关系,抓住关键点如起点、恰好完全反应的点等。

19、B

【答案解析】

A、茶叶灼烧需要酒精灯、用竭、三脚架和泥三角等,A正确;

B、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或溶解固体,B不正确;

C、过滤需要烧杯、漏斗和玻璃棒,C正确;

D、检验铁离子一般用KSCN溶液,因此需要试管、胶头滴管和KSCN溶液,D正确;

答案选B。

【答案点睛】

本题从茶叶中铁元素的检验入手,考查物质的检验方法、实验基本操作,仪器装置等。解题过程中首先确定实验原理,

然后选择药品和仪器,再设计实验步骤。

20、A

【答案解析】

17g

A.假设17g全部为H2S,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可产;x(2+16)=9mol,假设全部为PH3,含有质子物质的量为

34g/mol

17g

34/mo]X(3+15)=9moL则17g该混合物中含有的质子物质的量为9moL故A正确;

B.果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OCH2OH,根据果糖的结构简式,非极性键应是c-c之间的

键,90g果糖中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的量为/*x5=2.5mol,故B错误;

180g/mol

C.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前者含有羟基,后者不含羟基,因此Imol该

混合物中含有羟基物质的量应在0〜Imol之间,故C错误;

D.推出X的原子结构为:,0.5molX中含有中子物质的量为0.5molX(222-86)=68mol,故D错误;

答案:Ao

21、B

【答案解析】

A.Fe(NO3)2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在配制Fe(NO»2溶液时,为了防止Fe?+水解不可向溶液中加入硝酸,

因为硝酸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选项A错误;

B.滴定接近终点时,滴定管的尖嘴可以接触锥形瓶内壁,使溶液进入到锥形瓶中,慢慢加标准溶液,以减小实验误差,

选项B正确;

C.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中,测酸后的温度计若未用水清洗便立即去测碱的温度,在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液就会与溶液中的

碱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所测碱的起始温度偏高,导致中和热的数值偏小,选项C错误;

D.NH4NO3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配制Imol/L的NH4NO3溶液时,溶解后,就立即转移至容量瓶,会导致

配制溶液的体积偏大,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选项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22、C

【答案解析】

根据二环[1,1,0]丁烷的键线式写出其分子式,其中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得二氯代物,类比甲烷结构可知其结构

特征。

【题目详解】

A项:由二环[1,1,0]丁烷的键线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4H6,它与1,3-丁二烯(CH2=CHCH=CH2)互为同分异构体,

A项正确;

B项:二环[1,1,0]丁烷的二氯代物中,二个氯原子取代同一个碳上的氢原子有1种,二个氯原子取代不同碳上的氢

原子有3种,共有4种,B项正确;

C项:二环[1,1,0]丁烷分子中,碳碳键只有单键,其余为碳氢键,键角不可能为45。或90。,C项错误;

D项:二环口,1,0]丁烷分子中,每个碳原子均形成4个单键,类似甲烷分子中的碳原子,处于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

构成的四面体内部,D项正确。

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酸键取代反应

COOCHOOCCH,

【答案解析】

o

OH

由框图RJIQJciw:「rn_______知A为

♦I破㈢反脚①HQoil

由c的结构简式知含氧官能团为“一0-”为酸键;E+二*丁MM中生成了肽

键,则为取代反应。(2)由M逆推,知E的结构筒式为H'NYX°/»逆推D的结构筒式为"':二"〉,C与D比较知,

D比C比了“一NO2”,则应为C发生硝化反应所得。(4)碱性条件能水解,则含有酯基,与FeCb能发生显色反应,则

说明含有酚羟基,且酚羟基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