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西省智学联盟体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精品试卷PAGEPAGE1江西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植物考古学显示,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期间,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逐步地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稻粟稷麦菽“五谷丰登”式的农耕转变。这一变化()A.凸显了中原文明的先进性 B.有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C.说明了集体耕作的必要性 D.说明国家重视农业生产〖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期间(中国中原地区)。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种植的转变,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不同的农作物生长习性有所不同,这有利于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农耕文明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不同区域文明进行对比,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说明这一变化是集体耕作导致的,材料中的农耕转变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结果,排除C项;公元前3000年中国尚未建立真正的国家政权,而且材料中没有国家重视农业生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D.窃闻之古贤言治,必以仁义为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体现的是对于德行的追求,C项正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关于家国情怀追求的体现,排除A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中厚德载物的体现,排除B项;“窃闻之古贤言治,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是儒家义利观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3.《周大足元年(701年)沙洲敦煌县劾谷乡籍》中的一户(节选),此材料可用以说明当时()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女娘子年拾叁岁亡弟妻孙年叁拾陆岁计布二丈五尺计麻三斤计租二石肆拾肆亩已受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八十七亩未受白丁课户见输小女寡廿亩永业廿三亩口分一亩居住园宅A.国家治理能力有所提升 B.均田制的执行有所松动C.国家放松对人口的控制 D.户籍制度形成完备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周大足元年(701年)沙洲敦煌县劾谷乡籍”可知,所示户籍信息登记对应的是唐武则天时期。户籍登记中对人口、财产、土地信息做了详细的登记,由“合应受田壹倾参拾壹亩,八十七亩未受”可知,唐初的均田制度到武则天时期遭到破坏,受田数量已严重不足,可知当时均田制的执行有所松动,B项正确;均田制的执行有所松动,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无法体现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排除A项;如材料信息可知户籍登记中对人口信息做了详细的登记,国家并未对人口放松控制,排除C项;从沙洲敦煌县劾谷乡籍内容来看,无法得出户籍制度体系完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4.谏官在唐朝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院独立,并无长官,……于是台官谏官同须皇帝亲擢,谏官、台官渐变不分。……于是谏院遂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这一变化说明()A.监察体系更加完善 B.君主专制有所强化C.官僚内部矛盾激化 D.监察机构走向独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唐宋时期的谏院。根据材料“谏官在唐朝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院独立,并无长官,……于是谏院遂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可知,谏官、谏院在宋朝走向独立,不再隶属于宰相而是由皇帝亲擢,台谏不分,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抑制相权和防止武将、外戚及宦官专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B项正确;材料中所示变化无法体现整个监察体系,更无法体现监察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中谏院独立与政府形成对立之势的原因是君主专制的强化而非官僚内部的矛盾,排除C项;监察机构在宋朝独立出来,是现象和变化而非,变化的实质,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法律对借贷利息规定,“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同时又把民间消费借贷与经营资本借贷加以区分,经营资本借贷不受“一倍之限”。这反映出当时()A.商业功能向逐利增财转化 B.资本性借贷已经高度发达C.政府放弃了传统经济政策 D.经济立法兼顾公平与效率〖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通过材料可知,宋代对借贷利息有限定,以此限制高利贷盘剥,但经营性借贷取利不受“一倍”之限,说明政府对待借贷取利的规定相对灵活,对利息的限定有利于社会公平,而经营性资本借贷不受“一倍”之限,则考虑到商品经济运行的效率,反映了经济立法兼顾公平与效率,D项正确;货币的出现促使商业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到当时资本借贷的规模,排除B项;宋代商业政策相对宽松,但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6.1595年,利玛窦进入江西传教。他说:“在这地方,我是第一次留须出门,穿儒服去拜访官吏。”他用中文写的第一部著作《交友论》,是为回答南昌建安王的询问而著。上述现象反映了()A.利玛窦主动适应中国现实 B.中华文化世界性影响C.中西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学正统地位有所体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利玛窦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措施,能帮助他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和传教,这是题干直接反映的事实,A项正确;利玛窦的留胡须、穿儒服、用中文写书籍的措施,是他融入中国社会的途径,未体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交流人群仅限于在传教士之间,排除C项;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体现了儒学正统地位,利玛窦的留胡须、穿儒服、用中文写书籍不能说明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7.清军入关之初深受天花迫害,康熙时期设立“查痘章京”一职,专门为八旗的痘疹作防疫检查。康熙皇帝还亲自研究天花,并大力推广种痘预防天花,“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由此可知()A.牛痘接种在康熙年间已推广 B.清朝疫病防治体系初步建立C.疫病防治中隐含了民族歧视 D.疫病防治关乎古代国家治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因清军入关之初深受天花之害,康熙特别重视天花预防,推广人痘接种,由此可以看出疫病的防治关乎王朝统治的稳定,D项正确;此时预防天花接种的是人痘,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天花这一疫病的预防,无法得出疫病防治体系建立,排除B项;因清军入关深受天花迫害,因此特别重视在旗人中推广人痘种植,无法得出体现民族歧视,排除C项。故选D项。8.1917年南浔(南昌—九江)铁路开通,位于龙开河西岸的九江火车站成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河口附近码头由1座增加到4座,沿江一带形成大片港口商业区,九江城区已经形成了“东自老鹤塘,西至官解,南迄桑树岭,北临扬子江”的新格局。该材料可用于说明()A.九江水陆交通开始近代化 B.近代城市化的半殖民地特征C.铁路运输价值远大于水运 D.交通的变迁影响城市化进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中国)。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浔铁路开通后,九江火车站、码头一带形成了大片港口商业区,九江城市发展呈现出新格局,这说明交通的变迁推动了九江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开始”一词错误,九江水陆交通近代化在九江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就已开始,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九江近代城市化具有半殖民地特征,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铁路和水运价值进行比较,排除C项。故选D项。9.自1931年11月到1934年初,中华苏维埃政府共进行了三次选举,在第三次选举期间,胡烈创作了漫画《选举运动》(如图所示)。由漫画可知,中华苏维埃政府的选举()A.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 B.反映了土地革命的成功开展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年11月到1934年初(中国)。据本题材料时间可得这一时期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如漫画所示:一只有力的举手握着一把大扫帚,扫帚上写着“选举运动”字样,正将“贪污”和“官僚”分子扫出“苏维埃政府”的大门。据此可知中华苏维埃政府选举运动代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A项正确;土地革命的内容是“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与苏维埃政府选举无关,排除B项;选举运动针对的对象是“官僚”与贪腐,且1935年华北事变前民族矛盾还未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排除C项;从1930年11月起,国民党对###展开了五次“围剿”,但选举运动与“反围剿”无关,无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排除D项。故选A项。10.1982年,我国关税税率进行了一次调整,调整时提出的制定税率原则与建国初期国务院制定的高关税保护原则有较大区别,我国的内向型保护关税政策开始转向开放型保护关税政策。新时期关税政策的调整()A.旨在降低关税推动出口贸易发展 B.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主权让渡C.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D.践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类题目,时空是1982年的中国关税政策。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82年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加快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需要,我国开始对建国初期的高关税保护原则做出调整,以适应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降低关税与促进出口贸易没有直接关联,且不是这一时期关税调整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我国适应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适时之举,并不涉及到主权的让渡,排除B项;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如图是古希腊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这一城市布局古希腊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A.强调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 B.体现出城市设计无序随意C.反映城市功能的多元特征 D.反映了工商业的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古希腊雅典城邦。根据图片可知,雅典的城市布局考虑到了宗教、政治、军事、商业等多种需要,反映出城市功能的多元化,C项正确;从城市布局无法看出雅典强调等级尊卑观念,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城市规划古希腊雅典城市规划受地理、政治、宗教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无序随意,排除B项;城市布局有市场,但无法得出工商业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学者认为,“在13世纪中期,国王共同体是一个模糊不清的事物,而村庄、百户区与郡共同体才是一个真实的鲜活的事物”,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A.民族国家的发展滞缓 B.王权与教权斗争激烈C.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 D.限制王权的民主传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欧洲)。结合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13世纪中期国王共同体是一个模糊不清的事物,联系所学,中古西欧政治上分裂割据,教会权威与世俗权威并存,民族主义和对国家统治的忠诚还未得到人们的认同,治理主体分散,在庄园实行庄园自治,在城市实行城市自治,同时基都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C项正确;民族国家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材料主要是在说明中古欧洲基层治理的特点,并不能说明民族国家发展的状况,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对王权如何限制,排除D项。故选C项。13.表:英格兰的人口增长(1700—1871年)年份17001750180118511871英格兰人口(人)5210623592190586713561703015321292297时段1700—17501750—18011801—18511851—1871整体增长人口(人)711282274945183587974262144增长率(%)13.746.196.425.0据上表可推知这一时期英格兰的人口增长()A.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与社会转型相适应C.延缓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D.主要缘于被迫移民〖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00-1871年(英国)。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750—1871年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这得益于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迅速发展,为其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反过来,这一时期英国人口的增长又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与社会转型进程相适应,B项正确;这一时期推动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而非人口增长,排除A项;英国人口增长适应了工业革命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推动了工业革命进程,排除C项;英国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而非被迫移民,排除D项。故选B项。14.表:国际联盟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应重大历史事件国际联盟的反应九一八事变虽明确日本发动事变是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但却肯定日本在伪满的利益。埃塞俄比亚问题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但未能有效地彻底地制裁意大利(例如,未对钢铁与石油等战略物资实施禁运措施),使意大利有继续发动侵略的物资基础。西班牙内战国联要求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解散“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本国独裁势力和德意法西斯的志愿军),企图换取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势力施压。该表格反映了国际联盟()A.致力于调节大国间的矛盾 B.已经名存实亡的客观现实C.对维护战后和平作用有限 D.奉行“大国一致”的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1月10日——1946年4月18日(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由表格可知,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国际联盟采取绥靖态度,并没有实质意义上地阻止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活动,所以对于维护战后和平作用有限,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际联盟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应,没有涉及对于大国间矛盾的调节,排除A项;二战爆发后国际联盟已名存实亡,但材料无法得出国际联盟已名存实亡的客观现实,排除B项;国际联盟奉行的是“全体一致”原则,“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宪章通过的决议,排除D项。故选C项。15.二战后英国政府建造了大批公共住宅(由英国中央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建造的低租金住房),其规模在欧美国家位居第一,但在七八十年代英国政府却进行了大规模的公房私有化,将公房出售给现住户。英国政府这一做法A.旨在削减福利国家规模 B.缘于东西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C.恢复了自由放任的传统 D.试图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至七八十年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初期英国建造大批公共住宅,七八十年代却进行大规模公房私有化,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是与西方“滞涨”危机背景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措施之一,试图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D项正确;英国政府这一做法旨在应对经济危机,削减社会福利是其中的手段而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英国政府这一做法也与冷战意识形态对抗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英国政府这一做法只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自由放任,排除C项。故选D项。二、材料题(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唐高祖令裴寂等人在隋朝《开皇律》基础上制定了《武德律》,并编纂了令、格、式,与律配套,开创了唐律的四种形式。唐太宗时,房玄龄、长孙无忌主持对《武德律》进行长达十年时间的全面修订,形成《贞观律》。“凡削繁去蠢,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唐高宗时,又由长孙无忌等人编纂《永徽律》,同时还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统一注解。后世将《永徽律》与注疏的合编本称为《唐律疏议》,看作唐律的代表,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宋代法制基本上沿袭了唐律,宋太祖时,由窦仪主持编纂了《宋刑统》,内容与唐律大体相同……——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材料二庚子事变后,清廷被迫宣布预备立宪和修订法律。1902年5月13日,清廷发布谕旨:“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照此谕旨,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提出了“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专以模范列强为宗旨”的具体修律方针,得到清廷批准。……当然“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这也是所谓贯穿修律始终的“中体西用”原则。——摘编自曾宪义、赵晓耕《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法律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修律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实质。〖答案〗(1)积极影响:成为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是中华法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及东南亚法制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3点)局限:礼法结合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模糊化,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2)历史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答到3点)实质: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解析〗〖小问1详析〗积极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一,可归纳出唐律形式完备、删繁就简、礼法结合等特点,材料中“开创了唐律的四种形式”、“《唐律疏议》,看作唐律的代表”、“宋代法制基本上沿袭了唐律”可得出唐律成为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是中华法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及东南亚法制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另外法律在古代是维护统治的工具,对于当时的唐朝社会而言,法律的修订与完善,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局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法结合将道德与法律界限模糊化,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小问2详析〗历史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清末修律属于清末新政改革的一部分,是清政府的又一次自救,可以从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西方思想的影响、领事裁判权的挽回等角度分析清末修律的历史背景,如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实质: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从材料二中“‘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这也是所谓贯穿修律始终的‘中体西用’原则”,可知清末修律的实质是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景德镇民营窑场激增,制瓷工匠集中,瓷商汇集,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包括工场主和雇工的人数已达10万余人。嘉靖时期完全实行了以银代役的“班匠银”制度,在完成官方规定的服役任务后可以进行自由经营。万历十年,又将官匠改为雇佣制。一些民营窑场对瓷器的窑炉进行了改革,在消耗燃料相同的情况下,每一窑的产品可达到官窑的三倍以上。《天工开物》就记载了景德镇制瓷制瓷生产有春土、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绣、装匣、满窑、烘烧等工序,“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摘编自万钧《东印度公司与明清瓷器外销》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在西班牙、葡萄牙商人的推动下,以澳门、马尼拉为转运港口,以中国丝绸、瓷器为大宗商品的贸易全球化趋势逐步形成。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后来居上,取代葡萄牙商人主导中、西贸易。荷兰商人采用订货的方式,把景德镇瓷器改造成外形适合欧洲人使用需要、装饰契合欧洲人审美需求的商品,从而使得景德镇瓷器在欧洲由以前的奢侈品转变为生活日用品,荷兰人成为景德镇瓷器外销欧洲的第一推手,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工业的发展和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彭明翰《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外销欧洲》(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景德镇瓷器贸易对世界的影响。〖答案〗(1)特点:民窑发展迅速;出现手工工场;工序精细,制作水平高;瓷器国内外市场广大;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匠役制度的改革;生产技术的改进;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的推动;瓷器生产迎合了欧洲市场需要。(2)影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世界各地文化交流。〖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根据材料“景德镇民营窑场激增”可分析出民窑发展迅速;根据材料“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包括工场主和雇工的人数已达10万余人”可分析出出现手工工场;根据材料“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绣、装匣、满窑、烘烧等工序”可分析出工序精细,制作水平高;根据材料“瓷器为大宗商品的贸易全球化趋势逐步形成”可分析出瓷器国内外市场广大;根据材料“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可分析出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本题第二小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结合明清经济的发展可分析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嘉靖时期完全实行了以银代役的班匠银制度”可分析出匠役制度的改革;根据材料“一些民营窑场对瓷器的窑炉进行了改革”可分析出生产技术的改进;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可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结合早起殖民扩张的史实可分析出早期殖民扩张的推动;根据材料“把景德镇瓷器改造成外形适合欧洲人使用需要、装饰契合欧洲人审美需求的商品”可分析出瓷器生产迎合了欧洲市场需要。〖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景德镇瓷器在欧洲由以前的奢侈品转变为生活日用品”可分析出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结合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可分析出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结合丝银贸易等史实可分析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结合中西文化的碰撞可分析出促进世界各地文化交流。18.城市公共卫生历来颇受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美传教士深感中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严重,他们将传教事业与公共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上海租界自从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从总体上说,民国年间多数城市都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公共卫生事业有所发展。——摘编自何小莲《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之滥殇》材料二19世纪后期,以纽约为代表的美国城市饱受公共卫生问题的困扰。1895年,华林被市长任命为纽约街道清洁署专员。华林裁撤了工作消极的管理者,制定了统一严格的纪律,并举办了首次街道清洁署的罢工游行;他改善了清洁工的待遇,制定了8小时工作制;他还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实验,在回收方面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他还成立少年街道清洁联盟,联盟成员的基本活动是收拾人们丢弃的垃圾,记录自己的环保行为。——摘编自王丽敏《进步运动时代纽约城市环卫改革(1895—189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林城市环卫改革的措施及现实意义。〖答案〗(1)原因:传教士传医以促传教;租界示范和刺激作用;留学生带回先进思想;民国政府的重视。(2)措施:人事调整,重塑形象;改善待遇,制定制度;垃圾分类,物尽其用;公众参与,唤起卫生意识。意义: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增强居民的卫生意识和防疫能力;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实力提升。〖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由材料一“他们将传教事业与公共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可得出传教士传医以促传教;由材料一“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可得出租界示范和刺激作用;由材料一“批海外留学生回国,带来了先进的卫生知识与疾病预防的新思想”可得出留学生带回的先进思想;由材料一“设立了专门管理公共卫生的卫生局”可得出民国政府的重视。〖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9世纪后期的美国。华林城市环卫改革的措施按照材料所给的内容概括总结即可,现实意义从城市、居民以及社会三个角度去思考〖答案〗。第一问措施,由材料二“华林裁撤了工作消极的管理者,制定了统一严格的纪律,并举办了首次街道清洁署的罢工游行”可得出人事调整,重塑形象;由材料二“他改善了清洁工的待遇,制定了8小时工作制”可得出改善待遇,制定制度;由材料二“他还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实验,在回收方面加强了与企业的合作”可得出垃圾分类,物尽其用;由材料二“他还成立少年街道清洁联盟,联盟成员的基本活动是收拾人们丢弃的垃圾,记录自己的环保行为。”可得出公众参与,唤起卫生意识。第二问意义,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分别从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增强居民的卫生意识和防疫能力;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国家实力提升等方面说明。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孔子仁者,爱人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贾谊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唐太宗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朱熹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黄宗義天下为主,君为客——摘编自张晋藩《论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民本”思想,自拟论题,用中国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论题清晰,史实准确,论证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答案〗论题: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实践说明: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仁”,反对苛政,成为儒学人本思想的起源;战国时期,当各诸侯国统治者面临社会转型、选择国家发展方向时,孟子适时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历代思想家继承其学说并转化为政治理论和实践,从而彰显了民本思想的前瞻性。汉武帝时期,顺应加强集权以实现大一统的统治需要,儒学家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汉代的统治者也把民放在重要的位置。唐太宗本着对载舟与覆舟关系的认识,在国家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将民本思想转化为政治实践,推动“贞观之治”。宋朝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朱熹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把民与国家、社稷的发展联系到一起。明末清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理学盛行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要求限制君权,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潮,起到了思想启迪的作用。结论: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治理,引领历史发展的方向。〖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春秋至明清时期(中国)。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由于没有较多基础知识做依托,需要考生根据题目所创设情境和提供的图文信息进行现场学习和思维构建,考查考生再学习的能力。首先,按照题干要求,围绕“民本”思想拟定论题,根据材料表格“孟子,得民心者得天下。”“唐太宗,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拟定论题为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实践。其次,根据材料中人物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思想,建立礼乐制度;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仁者爱仁”,反对苛政,成为儒学人本思想的起源;战国时期,孟子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历代思想家继承其学说并转化为政治理论和实践,彰显了民本思想的前瞻性;汉武帝时期,儒学家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学体系,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汉代的统治者也把民放在重要的位置;唐太宗时期,本着对载舟与覆舟关系的认识,在国家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将民本思想转化为政治实践,推动“贞观之治”;宋朝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成为南宋以后的官方哲学,朱熹提出了“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把民与国家、社稷的发展联系到一起;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本思想,要求限制君权,体现了一定的民主思潮,起到了思想启迪的作用等史实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概述,强调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治理,引领历史发展的方向。江西智学联盟体2022—2023学年高二第二次联考历史一、选择题,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根据植物考古学显示,在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期间,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逐步地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稻粟稷麦菽“五谷丰登”式的农耕转变。这一变化()A.凸显了中原文明的先进性 B.有助于农耕文明的发展C.说明了集体耕作的必要性 D.说明国家重视农业生产〖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期间(中国中原地区)。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由单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向多品种农作物种植的转变,农作物品种的增多,不同的农作物生长习性有所不同,这有利于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人们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推动农耕文明发展,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不同区域文明进行对比,排除A项;材料没有信息说明这一变化是集体耕作导致的,材料中的农耕转变是不同地区文明交流的结果,排除C项;公元前3000年中国尚未建立真正的国家政权,而且材料中没有国家重视农业生产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2.《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C.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D.窃闻之古贤言治,必以仁义为先〖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体现的是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体现的是对于德行的追求,C项正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关于家国情怀追求的体现,排除A项;“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中华文化中厚德载物的体现,排除B项;“窃闻之古贤言治,必以仁义为先,而不以功利为急。”是儒家义利观的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3.《周大足元年(701年)沙洲敦煌县劾谷乡籍》中的一户(节选),此材料可用以说明当时()户主邯寿寿年伍拾陆岁女娘子年拾叁岁亡弟妻孙年叁拾陆岁计布二丈五尺计麻三斤计租二石肆拾肆亩已受合应受田壹倾叁拾壹亩八十七亩未受白丁课户见输小女寡廿亩永业廿三亩口分一亩居住园宅A.国家治理能力有所提升 B.均田制的执行有所松动C.国家放松对人口的控制 D.户籍制度形成完备体〖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周大足元年(701年)沙洲敦煌县劾谷乡籍”可知,所示户籍信息登记对应的是唐武则天时期。户籍登记中对人口、财产、土地信息做了详细的登记,由“合应受田壹倾参拾壹亩,八十七亩未受”可知,唐初的均田制度到武则天时期遭到破坏,受田数量已严重不足,可知当时均田制的执行有所松动,B项正确;均田制的执行有所松动,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无法体现国家治理能力提升,排除A项;如材料信息可知户籍登记中对人口信息做了详细的登记,国家并未对人口放松控制,排除C项;从沙洲敦煌县劾谷乡籍内容来看,无法得出户籍制度体系完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4.谏官在唐朝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院独立,并无长官,……于是台官谏官同须皇帝亲擢,谏官、台官渐变不分。……于是谏院遂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这一变化说明()A.监察体系更加完善 B.君主专制有所强化C.官僚内部矛盾激化 D.监察机构走向独立〖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唐宋时期的谏院。根据材料“谏官在唐朝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院独立,并无长官,……于是谏院遂形成与政府对立之形势。”可知,谏官、谏院在宋朝走向独立,不再隶属于宰相而是由皇帝亲擢,台谏不分,独立于相权而由皇帝任命的台谏官员,有利于抑制相权和防止武将、外戚及宦官专权,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B项正确;材料中所示变化无法体现整个监察体系,更无法体现监察体系的完善,排除A项;材料中谏院独立与政府形成对立之势的原因是君主专制的强化而非官僚内部的矛盾,排除C项;监察机构在宋朝独立出来,是现象和变化而非,变化的实质,排除D项。故选B项。5.宋代法律对借贷利息规定,“每月取利不得过六分,积日虽多,不得过一倍”。同时又把民间消费借贷与经营资本借贷加以区分,经营资本借贷不受“一倍之限”。这反映出当时()A.商业功能向逐利增财转化 B.资本性借贷已经高度发达C.政府放弃了传统经济政策 D.经济立法兼顾公平与效率〖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通过材料可知,宋代对借贷利息有限定,以此限制高利贷盘剥,但经营性借贷取利不受“一倍”之限,说明政府对待借贷取利的规定相对灵活,对利息的限定有利于社会公平,而经营性资本借贷不受“一倍”之限,则考虑到商品经济运行的效率,反映了经济立法兼顾公平与效率,D项正确;货币的出现促使商业功能由最初的互补余缺向逐利增财转化,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到当时资本借贷的规模,排除B项;宋代商业政策相对宽松,但并未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排除C项。故选D项。6.1595年,利玛窦进入江西传教。他说:“在这地方,我是第一次留须出门,穿儒服去拜访官吏。”他用中文写的第一部著作《交友论》,是为回答南昌建安王的询问而著。上述现象反映了()A.利玛窦主动适应中国现实 B.中华文化世界性影响C.中西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 D.儒学正统地位有所体现〖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利玛窦主动适应中国社会的一系列措施,能帮助他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和传教,这是题干直接反映的事实,A项正确;利玛窦的留胡须、穿儒服、用中文写书籍的措施,是他融入中国社会的途径,未体现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交流人群仅限于在传教士之间,排除C项;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体现了儒学正统地位,利玛窦的留胡须、穿儒服、用中文写书籍不能说明儒学的正统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7.清军入关之初深受天花迫害,康熙时期设立“查痘章京”一职,专门为八旗的痘疹作防疫检查。康熙皇帝还亲自研究天花,并大力推广种痘预防天花,“今边外四十九旗及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由此可知()A.牛痘接种在康熙年间已推广 B.清朝疫病防治体系初步建立C.疫病防治中隐含了民族歧视 D.疫病防治关乎古代国家治理〖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类题目,时空是清朝康熙皇帝时期。根据材料可知,因清军入关之初深受天花之害,康熙特别重视天花预防,推广人痘接种,由此可以看出疫病的防治关乎王朝统治的稳定,D项正确;此时预防天花接种的是人痘,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天花这一疫病的预防,无法得出疫病防治体系建立,排除B项;因清军入关深受天花迫害,因此特别重视在旗人中推广人痘种植,无法得出体现民族歧视,排除C项。故选D项。8.1917年南浔(南昌—九江)铁路开通,位于龙开河西岸的九江火车站成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河口附近码头由1座增加到4座,沿江一带形成大片港口商业区,九江城区已经形成了“东自老鹤塘,西至官解,南迄桑树岭,北临扬子江”的新格局。该材料可用于说明()A.九江水陆交通开始近代化 B.近代城市化的半殖民地特征C.铁路运输价值远大于水运 D.交通的变迁影响城市化进程〖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7年(中国)。根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南浔铁路开通后,九江火车站、码头一带形成了大片港口商业区,九江城市发展呈现出新格局,这说明交通的变迁推动了九江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开始”一词错误,九江水陆交通近代化在九江被开放为通商口岸后就已开始,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九江近代城市化具有半殖民地特征,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铁路和水运价值进行比较,排除C项。故选D项。9.自1931年11月到1934年初,中华苏维埃政府共进行了三次选举,在第三次选举期间,胡烈创作了漫画《选举运动》(如图所示)。由漫画可知,中华苏维埃政府的选举()A.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 B.反映了土地革命的成功开展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31年11月到1934年初(中国)。据本题材料时间可得这一时期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如漫画所示:一只有力的举手握着一把大扫帚,扫帚上写着“选举运动”字样,正将“贪污”和“官僚”分子扫出“苏维埃政府”的大门。据此可知中华苏维埃政府选举运动代表了广大工农群众的利益,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A项正确;土地革命的内容是“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与苏维埃政府选举无关,排除B项;选举运动针对的对象是“官僚”与贪腐,且1935年华北事变前民族矛盾还未上升为国内的主要矛盾,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排除C项;从1930年11月起,国民党对###展开了五次“围剿”,但选举运动与“反围剿”无关,无法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排除D项。故选A项。10.1982年,我国关税税率进行了一次调整,调整时提出的制定税率原则与建国初期国务院制定的高关税保护原则有较大区别,我国的内向型保护关税政策开始转向开放型保护关税政策。新时期关税政策的调整()A.旨在降低关税推动出口贸易发展 B.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主权让渡C.适应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D.践行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影响类题目,时空是1982年的中国关税政策。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82年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为了加快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需要,我国开始对建国初期的高关税保护原则做出调整,以适应当时经济体制改革的需求,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降低关税与促进出口贸易没有直接关联,且不是这一时期关税调整的主要目的,排除A项;我国适应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的适时之举,并不涉及到主权的让渡,排除B项;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如图是古希腊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这一城市布局古希腊雅典城市平面示意图A.强调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 B.体现出城市设计无序随意C.反映城市功能的多元特征 D.反映了工商业的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古希腊雅典城邦。根据图片可知,雅典的城市布局考虑到了宗教、政治、军事、商业等多种需要,反映出城市功能的多元化,C项正确;从城市布局无法看出雅典强调等级尊卑观念,且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城市规划古希腊雅典城市规划受地理、政治、宗教等多种因素影响,并非无序随意,排除B项;城市布局有市场,但无法得出工商业占主导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12.有学者认为,“在13世纪中期,国王共同体是一个模糊不清的事物,而村庄、百户区与郡共同体才是一个真实的鲜活的事物”,该学者意在说明当时()A.民族国家的发展滞缓 B.王权与教权斗争激烈C.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 D.限制王权的民主传统〖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3世纪(欧洲)。结合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13世纪中期国王共同体是一个模糊不清的事物,联系所学,中古西欧政治上分裂割据,教会权威与世俗权威并存,民族主义和对国家统治的忠诚还未得到人们的认同,治理主体分散,在庄园实行庄园自治,在城市实行城市自治,同时基都教会在基层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基层治理以自治为主,C项正确;民族国家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材料主要是在说明中古欧洲基层治理的特点,并不能说明民族国家发展的状况,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王权与教权的斗争,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对王权如何限制,排除D项。故选C项。13.表:英格兰的人口增长(1700—1871年)年份17001750180118511871英格兰人口(人)5210623592190586713561703015321292297时段1700—17501750—18011801—18511851—1871整体增长人口(人)711282274945183587974262144增长率(%)13.746.196.425.0据上表可推知这一时期英格兰的人口增长()A.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B.与社会转型相适应C.延缓了工业革命的步伐 D.主要缘于被迫移民〖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00-1871年(英国)。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1750—1871年英国人口快速增长,这得益于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经济迅速发展,为其人口增长奠定了基础。反过来,这一时期英国人口的增长又为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与社会转型进程相适应,B项正确;这一时期推动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工业革命而非人口增长,排除A项;英国人口增长适应了工业革命对劳动力增长的需求,推动了工业革命进程,排除C项;英国人口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快速发展,而非被迫移民,排除D项。故选B项。14.表:国际联盟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应重大历史事件国际联盟的反应九一八事变虽明确日本发动事变是对中国的侵略行为,但却肯定日本在伪满的利益。埃塞俄比亚问题宣布意大利为侵略者,但未能有效地彻底地制裁意大利(例如,未对钢铁与石油等战略物资实施禁运措施),使意大利有继续发动侵略的物资基础。西班牙内战国联要求西班牙共和国政府解散“国际纵队”(支援西班牙人民反本国独裁势力和德意法西斯的志愿军),企图换取英法等国对法西斯势力施压。该表格反映了国际联盟()A.致力于调节大国间的矛盾 B.已经名存实亡的客观现实C.对维护战后和平作用有限 D.奉行“大国一致”的原则〖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20年1月10日——1946年4月18日(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由表格可知,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国际联盟采取绥靖态度,并没有实质意义上地阻止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活动,所以对于维护战后和平作用有限,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国际联盟对帝国主义国家发动侵略战争的反应,没有涉及对于大国间矛盾的调节,排除A项;二战爆发后国际联盟已名存实亡,但材料无法得出国际联盟已名存实亡的客观现实,排除B项;国际联盟奉行的是“全体一致”原则,“大国一致”原则是联合国宪章通过的决议,排除D项。故选C项。15.二战后英国政府建造了大批公共住宅(由英国中央政府给予财政补贴、地方政府建造的低租金住房),其规模在欧美国家位居第一,但在七八十年代英国政府却进行了大规模的公房私有化,将公房出售给现住户。英国政府这一做法A.旨在削减福利国家规模 B.缘于东西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C.恢复了自由放任的传统 D.试图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至七八十年代(英国)。根据材料可知二战后初期英国建造大批公共住宅,七八十年代却进行大规模公房私有化,结合所学知识这一变化是与西方“滞涨”危机背景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措施之一,试图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D项正确;英国政府这一做法旨在应对经济危机,削减社会福利是其中的手段而非主要目的,排除A项;英国政府这一做法也与冷战意识形态对抗没有直接联系,排除B项;英国政府这一做法只是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自由放任,排除C项。故选D项。二、材料题(55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代,唐高祖令裴寂等人在隋朝《开皇律》基础上制定了《武德律》,并编纂了令、格、式,与律配套,开创了唐律的四种形式。唐太宗时,房玄龄、长孙无忌主持对《武德律》进行长达十年时间的全面修订,形成《贞观律》。“凡削繁去蠢,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唐高宗时,又由长孙无忌等人编纂《永徽律》,同时还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统一注解。后世将《永徽律》与注疏的合编本称为《唐律疏议》,看作唐律的代表,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宋代法制基本上沿袭了唐律,宋太祖时,由窦仪主持编纂了《宋刑统》,内容与唐律大体相同……——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材料二庚子事变后,清廷被迫宣布预备立宪和修订法律。1902年5月13日,清廷发布谕旨:“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照此谕旨,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提出了“参考古今,博稽中外”,“专以模范列强为宗旨”的具体修律方针,得到清廷批准。……当然“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这也是所谓贯穿修律始终的“中体西用”原则。——摘编自曾宪义、赵晓耕《中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法律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修律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实质。〖答案〗(1)积极影响:成为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是中华法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及东南亚法制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3点)局限:礼法结合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模糊化,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2)历史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答到3点)实质: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解析〗〖小问1详析〗积极影响: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一,可归纳出唐律形式完备、删繁就简、礼法结合等特点,材料中“开创了唐律的四种形式”、“《唐律疏议》,看作唐律的代表”、“宋代法制基本上沿袭了唐律”可得出唐律成为历代王朝创制法律的蓝本,是中华法系形成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及东南亚法制史上具有深远影响。另外法律在古代是维护统治的工具,对于当时的唐朝社会而言,法律的修订与完善,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推动封建经济的发展。局限: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礼法结合将道德与法律界限模糊化,具有浓厚的人治色彩。〖小问2详析〗历史背景: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清末修律属于清末新政改革的一部分,是清政府的又一次自救,可以从民族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西方思想的影响、领事裁判权的挽回等角度分析清末修律的历史背景,如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实质: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从材料二中“‘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这也是所谓贯穿修律始终的‘中体西用’原则”,可知清末修律的实质是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景德镇民营窑场激增,制瓷工匠集中,瓷商汇集,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包括工场主和雇工的人数已达10万余人。嘉靖时期完全实行了以银代役的“班匠银”制度,在完成官方规定的服役任务后可以进行自由经营。万历十年,又将官匠改为雇佣制。一些民营窑场对瓷器的窑炉进行了改革,在消耗燃料相同的情况下,每一窑的产品可达到官窑的三倍以上。《天工开物》就记载了景德镇制瓷制瓷生产有春土、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绣、装匣、满窑、烘烧等工序,“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摘编自万钧《东印度公司与明清瓷器外销》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在西班牙、葡萄牙商人的推动下,以澳门、马尼拉为转运港口,以中国丝绸、瓷器为大宗商品的贸易全球化趋势逐步形成。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后来居上,取代葡萄牙商人主导中、西贸易。荷兰商人采用订货的方式,把景德镇瓷器改造成外形适合欧洲人使用需要、装饰契合欧洲人审美需求的商品,从而使得景德镇瓷器在欧洲由以前的奢侈品转变为生活日用品,荷兰人成为景德镇瓷器外销欧洲的第一推手,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工业的发展和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摘编自彭明翰《荷兰东印度公司与明清时期景德镇瓷器外销欧洲》(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景德镇瓷器贸易对世界的影响。〖答案〗(1)特点:民窑发展迅速;出现手工工场;工序精细,制作水平高;瓷器国内外市场广大;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匠役制度的改革;生产技术的改进;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的推动;瓷器生产迎合了欧洲市场需要。(2)影响: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促进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世界各地文化交流。〖解析〗〖小问1详析〗本题第一小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根据材料“景德镇民营窑场激增”可分析出民窑发展迅速;根据材料“景德镇从事瓷业的,包括工场主和雇工的人数已达10万余人”可分析出出现手工工场;根据材料“澄泥、造坯、汶水、过利、打圈、字画、喷水、过绣、装匣、满窑、烘烧等工序”可分析出工序精细,制作水平高;根据材料“瓷器为大宗商品的贸易全球化趋势逐步形成”可分析出瓷器国内外市场广大;根据材料“景德镇已成为全国瓷器的烧造中心”可分析出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本题第二小问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朝的中国。结合明清经济的发展可分析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嘉靖时期完全实行了以银代役的班匠银制度”可分析出匠役制度的改革;根据材料“一些民营窑场对瓷器的窑炉进行了改革”可分析出生产技术的改进;根据材料“新航路开辟后”可分析出新航路开辟;结合早起殖民扩张的史实可分析出早期殖民扩张的推动;根据材料“把景德镇瓷器改造成外形适合欧洲人使用需要、装饰契合欧洲人审美需求的商品”可分析出瓷器生产迎合了欧洲市场需要。〖小问2详析〗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明清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景德镇瓷器在欧洲由以前的奢侈品转变为生活日用品”可分析出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结合中国与欧洲国家的贸易可分析出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结合丝银贸易等史实可分析出促进资本原始积累;结合中西文化的碰撞可分析出促进世界各地文化交流。18.城市公共卫生历来颇受重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欧美传教士深感中国城市公共卫生问题严重,他们将传教事业与公共卫生工作联系在一起。上海租界自从成立之初,就逐步完善市政建设、建立公共卫生制度,租界等外国人居住集中的地区,则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的先行地区。辛亥革命后,大批海外留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