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_第1页
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_第2页
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_第3页
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_第4页
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血液循环汇报人:XX2024-01-18循环系统概述心脏结构与功能血管类型及特点血液循环过程与机制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及防治策略保持良好循环系统健康生活习惯建议contents目录循环系统概述01定义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的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组成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心脏是循环系统的动力器官,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部位,静脉将血液从全身各部位输送回心脏,毛细血管则连接动脉和静脉,是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定义与组成生理功能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运输、防御、调节和代谢四个方面。运输功能是指血液将氧气、营养物质等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运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防御功能是指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物质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侵袭。调节功能是指血液中含有多种激素和神经递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代谢功能是指血液中的酶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参与机体的代谢过程。意义循环系统的正常运作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如果循环系统出现问题,如心脏病、高血压等,将会严重影响机体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生理功能与意义心脏结构01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大小约与本人的拳头相等。心脏内部被心间隔分为左右两个心房和左右两个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通过房室瓣相连。血管结构02动脉管壁较厚,弹性大,能够随着心脏的搏动而扩张和收缩。静脉管壁较薄,弹性小,通常处于扩张状态。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通透性强。血液成分03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主要含有水分、蛋白质、糖类、脂肪和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解剖结构特点心脏结构与功能02心脏位于胸腔中纵隔内,约2/3在身体正中线左侧,1/3在右侧。位置心脏呈倒置的圆锥形,前后略扁,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形态心脏位置及形态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心腔结构特点01020304接收上、下腔静脉回流的血液,并通过三尖瓣与右心室相连。接收右心房传来的血液,并通过肺动脉瓣将血液泵入肺动脉。接收肺静脉回流的血液,并通过二尖瓣与左心室相连。接收左心房传来的血液,并通过主动脉瓣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心脏传导系统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下,是心脏正常起搏点。连接窦房结与房室结的传导束。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是心房与心室之间的唯一通道。从房室结发出,分为左、右束支,分别进入左、右心室。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房室束心室肌收缩,心室内压力升高,推动血液进入主动脉和肺动脉。心室收缩期心室舒张期心房收缩期心室肌舒张,心室内压力降低,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在心室舒张期末,心房肌收缩,进一步推动血液进入心室。030201心脏泵血过程血管类型及特点03大动脉,如主动脉和肺动脉,管壁富含弹性纤维,有明显的弹性和可扩张性。弹性动脉中动脉和小动脉,管壁富含平滑肌,收缩和舒张可调节器官和组织的血流量。肌性动脉管径在0.3-1mm之间,对血流阻力较大,是形成外周阻力的主要部位。小动脉动脉血管类型及特点

静脉血管类型及特点体循环静脉收集全身血液回流至心脏,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肺循环静脉将肺部血液回流至心脏,管壁薄、管腔较小。静脉瓣静脉内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保证血液向心流动。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主要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胞质的内皮窗孔。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部位。有孔毛细血管管腔较大、形状不规则,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中。血窦毛细血管类型及特点血液循环过程与机制04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分支→全身毛细血管→各级静脉属支→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体循环的主要特点是路程长,流经范围广,以动脉血滋养全身各部,并将其代谢产物经静脉运回心。体循环路径将营养物质和氧气运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体循环意义体循环过程及意义肺循环过程及意义肺循环路径右心室→肺动脉→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肺循环的主要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肺循环意义使静脉血变成富含氧的动脉血,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机体酸碱平衡。冠脉循环路径冠状动脉从主动脉根部发出,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心室壁内,在心内膜下形成毛细血管网,然后汇集成心静脉返回右心房。冠脉循环意义为心脏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维持心脏的正常生理功能。冠脉循环对于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力具有重要意义。冠脉循环过程及意义常见循环系统疾病及防治策略05高血压病主要是由于心脏输出血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大或血容量增多等因素导致动脉血压升高。长期高血压可损伤心、脑、肾等靶器官,引发严重并发症。发病机制高血压病防治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药物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降压药,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以控制血压在正常水平。防治策略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发病机制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防治策略冠心病防治包括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主要是控制危险因素,如改善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等。二级预防主要是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以及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介入治疗。冠心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VS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防治策略心力衰竭防治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病因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等。药物治疗主要是使用利尿剂、ACEI/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改善心脏功能。非药物治疗包括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等。同时,患者需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等。发病机制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保持良好循环系统健康生活习惯建议06增加膳食纤维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水果和蔬菜,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控制盐分摄入减少高盐食品的摄入,如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以降低高血压风险。控制脂肪摄入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等,以降低动脉硬化风险。合理饮食结构调整建议如步行、跑步、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促进血液循环。有氧运动通过举重、俯卧撑等方式增强肌肉力量,有助于改善血管弹性和降低血压。力量训练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睡眠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伸展运动适当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