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历史精品试卷PAGEPAGE1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历史试题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40题,共40小题80分)、非选择题(第41题—第42题,共2题20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该史料可用于认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A.“满天星斗”的起源 B.国家的初始形态C.“宅兹中国”的涵义 D.成熟文字的产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史料说明当时这个地区出现了文明起源的要素和标志,也就是说明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国家的初始状态,B项正确;“满天星斗”的起源指的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之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成熟文字的产生的标志是商周的甲骨文,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既有造成人民生活困难、痛苦的一面,又有促进社会转型与民族交融的历史进步一面。其中社会转型主要是指()A.华夷有别向华夏认同转变 B.诸侯争霸向兼并战争转变C.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 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的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D项正确;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性质的转变,排除ABC项。故选D项。3.战国后期荀子到访秦国,发现秦国“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党”。因此得出“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的结论。荀子意在说明秦()A.政风吏治优良 B.地理位置优越 C.地域经济发达 D.军事实力强大[答案]A[解析]根据“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党”可知,秦国政风吏治优良,因此“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即秦国的兴盛是形势发展的必然,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理位置优越、地域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排除BCD项。故选A项。4.董仲舒认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此,汉武帝()A设立中朝 B.改革币制 C.尊崇儒术 D.开拓疆域[答案]C[解析]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以儒家思想来统一全国思想,设立中朝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改革币制是经济措施,开拓疆域是军事政治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5.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改革措施。从大历史观来看,北魏孝文帝改革()A.促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促进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C.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D.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答案]A[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A项正确;BCD项都是对北魏或鲜卑族的影响,不符合“大历史观”,排除BCD项。故选A项。6.古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肯定了隋朝()A.广设仓库 B.修筑驰道 C.兴建洛阳城 D.开通大运河[答案]D[解析]根据“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作者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此河”,排除ABC项。故选D项。7.下表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朝代内容西汉通过“乡举里选”,以德才为标准,从地方选拔人才。魏晋南北朝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隋朝分科考试、设置进士科。唐朝在应举资格、考试内容、录取原则、审核手续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A.中枢机构的变化 B.选官制度的发展 C.赋税制度的演变 D.监察体制的完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内容主要是西汉到唐朝的选官标准的变迁,所以研究主题是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没有体现中枢机构的变化,也不是赋税制度的演变,更没有体现监察制度,排除ACD项。故选B项。8.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具体表现有: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以下与该观点密切相关的是()A.农民彻底打破人身束缚 B.书法审美重法度轻自我C.商业发达和交子的出现 D.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有学者认为宋代处于近世的起点,宋代商业繁荣和出现了纸币交子。C项正确;“彻底”说法绝对,排除A项;唐代的书法审美重法度轻自我,排除B项;两宋之际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差距缩小,排除D项。故选C项。9.有学者指出,这个朝代是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为南北方经济的恢复、交流和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换来了国内相对的和平与安定。该朝代()A.采取郡国并行制 B.实行南北面官制 C.推行猛安谋克制 D.设置澎湖巡检司[答案]D[解析]崛起于漠北的蒙古,建立了元朝,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D项正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金推行猛安谋克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10.下图为中国某个朝代的形势图。据图判断,该朝代是()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逐渐形成了鞑靼和瓦剌两大集团,为了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1.明末清初时,有位思想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认为专制帝王是“天下之大害”。该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B[解析]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认为专制帝王是“天下之大害”,B项正确;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排除A项;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王夫之批判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B项。12.关税自主是独立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近代中国海关失去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主权,A项正确;BCD项没有涉及到这一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13.“它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走向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蓝图,表明农民革命的领袖们吸收历史经验,开始了国家建设问题上的新探索。”材料论述的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D项正确;《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瀛寰志略》不符合“最早提出的走向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蓝图”,排除ABC项。故选D项。14.近代中国的一场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变革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推翻千年帝制、民主共和、移风易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革命是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动员群众,主要还是依靠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D项。故选B项。15.某学者说:“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这场运动()A.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源于对戊戌变法失败的痛苦反思 D.主张以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主要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没有体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无关,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以白话文为新文学的语言,排除D项。故选B项。16.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制定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C.通过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D.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及所学可知,1921年在南湖红船上###“一大”召开,标志###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A项;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排除B项;中共“三大”通过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排除C项。故选D项。17.这次会议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更标志着###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走上新的征程。这次会议发生在()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陕北吴起镇 D.甘肃会宁[答案]B[解析]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标志着###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8.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肯定的是()A.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C.中国战场对日军兵力的牵制 D.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丘吉尔说的是本进军西印度洋会导致英军阵地崩溃,而当时中国作为盟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之后的盟军作战,不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不是中国战场对日军兵力的牵制,排除C项。故选D项。19.彭德怀在一次报告中说:“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场“激战”是()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越南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的三年后遭受挫败。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和阻扰中国统一台湾,中国派遣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C项正确;抗日战争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排除A项;解放战争是美国帮助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排除B项;从1961至1975年美国侵略越南,与材料中的三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0.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这一战略决策()A.利于改善我国工业布局 B.促成中美迅速建交C.推动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D.加快工作中心转移[答案]A[解析]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开展三线建设,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三线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改善全国工业布局和促进我国内陆地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A项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B项;C项“实现了”表述错误,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1.某学者评价道:“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这一“构想”()A.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B.使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C.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D.是为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而提出[答案]B[解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成功运用,使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排除C项;这一“构想”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22.有学者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创举”被明确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南方谈话的时候提出了理论,在中共十四大把它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确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A项;中共十二大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排除D项。故选C项。23.观察下侧示意图,空白处最适合的内容是()A.人类文明的产生 B.文明的多元特点 C.古代文明的扩展 D.古代文明的交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早期农业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定居的出现和早期城市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逐渐产生,部落的贫富分化逐渐明显,阶级产生,调和阶级矛盾的国家机器产生,文字出现,最终人类文明形成了。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明的多元特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明的对外扩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24.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条,分别通向波斯的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其中,通向中亚的驿道,构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表明,驿道的修建()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改善了落后的交通状况C.推动了丝绸之路开通 D.便利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波斯帝国内的几条重要的驿道连接了帝国的一些重要城市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帝国交通便利各地之间和对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帝国交通的比较,无法得出交通的改善,排除B项;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丝绸之路开通,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5.《西方社会史》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段叙述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A.庄园与农奴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不断强大的王权 D.城市自治运动[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确立关系的仪式,反映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奴制度、不断强大的王权、城市自治运动,排除ACD项。故选B项。26.菲利浦·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写到:“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染料….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体现了阿拉伯帝国()A.政治秩序稳定 B.贸易范围广泛 C.政教合一突出 D.文化发展繁荣[答案]B[解析]由材料“从中国运来”“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等可知,当时巴格达城贸易范围广泛,商品经济繁荣,B项正确;A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C项;材料信息与文化发展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7.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到来()A.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C.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D.主要商道由大西洋转移到地中海沿岸[答案]C[解析]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的远洋航海活动促进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C项正确;大航海时代到来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标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排除B项;大航海时代后,欧洲主要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D项。故选C项。28.它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去奋斗,它不是单纯的文化复古思潮,而是当时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材料描述的是()A.人文主义 B.信仰得救 C.科学革命 D.理性主义[答案]A[解析]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它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其思想核心是对人的发现和对自我的肯定,A项正确;信仰得救无法体现“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去奋斗”,排除B项;科学革命、理性主义不符合“文化复古思潮”,排除CD项。故选A项。29.近代世界的某部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部法典()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B.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C.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肯定天皇统揽一切的政治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肯定了肯定法律面前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B项正确;A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排除C项;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肯定天皇统揽一切的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30.下图为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的进行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垄断组织的产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所给示意图可知,英国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明显上升,而农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下降,结合时间“1841年”、“1877年”分析,此时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时期,随着英国工业化程度的加强,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C项正确;圈地运动的进行,不能说明工业就业人数比例上升,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结果确立君主立宪制确立,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是19世纪末,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1.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以下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建立“新和谐公社” B.进行自由竞争劳动致富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法兰西内战》”“公社……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可知,马克思评价法国的巴黎公社,公社建立了工人阶级政权。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采取一些革命措施,其中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D项正确;英国人欧文建立了建立“新和谐公社”,没有建立工人政权,排除A项;巴黎社会工人不是自由竞争而劳动致富,排除B项;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32.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制定了“有效占领”原则,即先到先得。并决定在地图上就可以确定殖民地的划分,即所谓的“地图上作业”。这次会议()A.使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C.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列强达成“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的协议,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B项正确;柏林会议讨论了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与亚洲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奴役,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33.下侧漫画反映了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提出和实行的外交政策。他的外交注重()A.武力干涉 B.外交讹诈 C.经济侵略 D.政治渗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的漫画可以看出西奥多·罗斯福的主要外交政策是“大棒政策”,这说明他的外交注重武力干涉,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武力干涉,没有体现外交讹诈、经济侵略、政治渗透,排除BCD项。故选A项。34.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的牺牲。这反映出华工参战()A.为协约国胜利作出贡献 B.使中国收回山东主权C打破德国“速决战”计划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的牺牲”得出华工参加一战,为一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A项正确;一战后中国并没有收回山东的主权,于是爆发了五四运动,排除B项;凡尔登战役打破德国“速决战”计划,排除C项;一战并没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35.列宁指出:“我们必须立即向广大农民群众表明,在决不离开革命道路的条件下,使农民能够感到布尔什维克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马上改善他们不堪忍受的状况。”为此,苏俄实行()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义务交售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余粮收集制侵害了农民利益(农民到了不堪忍受的状况),引起农民不满,为此,苏俄实行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项正确,排除A项;斯大林领导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排除C项;义务交售制是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开始实行的苏联农产品收购的主要形式,是国家从农业取得资金和粮食的重要手段,当时斯大林是苏联领导人,排除D项。故选B项。36.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给印度以沉重打击,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包括降低田赋、保护关税、废除食盐专卖法等11条要求,遭到拒绝后,他()A.推行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食盐进军”C.要求英国退出印度 D.发动“土布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9年,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包括降低田赋、保护关税、废除食盐专卖法等11条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甘地行动引发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请求。B项正确;甘地未发动土地改革,排除A项;1940年甘地发起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行动,排除C项;1920年甘地发动“土布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37.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宣言: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团结合作,绝不与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这标志着()A.盟国成功扭转了战局 B.雅尔塔体系的最终建立C.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答案]D[解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是雅尔塔会议上所确立的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1945年召开雅尔塔会议,排除B项;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参战,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38.资本主义国际协调指的是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行为体通过相对平等的协商,协调利益、维护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行为模式和机制。二战后,在世界层面建立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是()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银行 D.欧洲共同体[答案]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C项正确;国际联盟是一战后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排除A项;联合国不属于“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排除B项;欧洲共同体是西欧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政府出面组成的一个区域性经济和政治集团,排除D项。故选C项。39.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钢铁、石油、煤炭、水泥、化肥、拖拉机等重工业产品产量上居世界首位,在常规武器、核武器以及航天技术方面可以与美国抗衡。这主要得益于()A.苏联工业化实现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的很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这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放在了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上,C项正确;苏联实现工业化是前面两个五年计划,时间不对,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40.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大国如美、英国等出现了“逆全球化”表现,如英国脱欧,美国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表明()A.美英等国控制全球化 B.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C.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 D.逆全球化成国际主流[答案]C[解析]当今世界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说明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C项正确;美、英国等出现了“逆全球化”表现,并非美英等国控制全球化,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逆全球化成国际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1.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1845年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首次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1845—1846年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等。1847—1848年合写《***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欧洲革命爆发后,直接参加并领导革命。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1864—1867年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马克思出版《资本论》第一卷,首次阐明剩余价值学说,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与共产主义的必然胜利。——摘编自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育比较研究中心《历史读本(世界史)》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的,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开辟了伟大道路,创造了伟大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恩主义基本原,方面,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摘编自杨煌《从百年党史感悟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2)据材料二,简析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世界意义。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分析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答案](1)理论探索:合著《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宣言》等著作,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等原理。
革命实践:直接参加并领导革命;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成立国际工人协会
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2)世界意义: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并走向胜利;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理论提供理论基础;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原因: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能适应不同的国情和时代,发展成为符合当下时代和国情的理论,指导本国革命或改革的取得成功。[解析](1)理论探索:根据材料“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首次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原理”、“合作撰写《德意志意识形态》系统论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合写《***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知合著《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宣言》等著作,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等原理。革命实践:根据材料“欧洲革命爆发后,直接参加并领导革命”可知直接参加并领导革命;根据材料“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可知创办报刊宣传革命,组织工人参加武装起义;根据材料“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可知成立国际工人协会时代背景:根据材料的时间和所学知识可从当时的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等角度分析,具体分析可得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三大工人运动(2)世界意义:根据材料“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可知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指导思想并走向胜利;根据材料“始终坚持马克恩主义基本原,方面,根据时代的发展,根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所学知识可知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思想理论提供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促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原因:根据材料“合写《***宣言》第一次完整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系统阐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根据材料“###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能适应不同的国情和时代,发展成为符合当下时代和国情的理论,指导本国革命或改革的取得成功。42.“冷战”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过程,中国为“冷战”后的国际关系作出了自己的贡献。阅读材料:材料一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战争临近结束时,合作者们为了各自心目中的战后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随着和平的到来,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大同盟走向分裂,并为冷战所取代。——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国际政治学通常以“极”为单位称谓世界格局。“极”的实力由多种要素构成,体现的是综合国力。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关注的焦点是主要政治力量,即区域性或全球性大国。而今天,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这将使全球发展的版图更加全面均衡,使世界和平的基础更为坚实稳固。中国的发展是文明型力量,强调的不是对抗或改造,而是构建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不仅体现在新型国际关系、新理念中,也体现在合作倡议的具体落实中。——摘编自赵磊《从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冷战发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并列举中国文明型力量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答案](1)原因:国家利益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建立全球霸权;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典型事件: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2)演变:二战结束后,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此时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解析][小问1详析]原因:根据“战后国家利益越来越想牺牲团结”“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概括得出国家利益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根据所学,还可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企图建立全球霸权;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等进行总结。典型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巴导弹危机、柏林危机都是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小问2详析]演变:根据“冷战”,结合所学可知,二战结束后,美苏冷战,世界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根据“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得出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宣告结束,此时世界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并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根据“新型国际关系”得出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根据“新理念”得出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历史试题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包括选择题(第1题—第40题,共40小题80分)、非选择题(第41题—第42题,共2题20分)。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本次考试时间为75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放在桌面,等待监考员收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上。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右上角所粘贴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4.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本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1.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该史料可用于认识()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A.“满天星斗”的起源 B.国家的初始形态C.“宅兹中国”的涵义 D.成熟文字的产生[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下图所示文物,有专家认为它是帝尧的都城,拥有文明起源及形成的要素和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史料说明当时这个地区出现了文明起源的要素和标志,也就是说明这一地区已经出现了国家的初始状态,B项正确;“满天星斗”的起源指的是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之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成熟文字的产生的标志是商周的甲骨文,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2.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既有造成人民生活困难、痛苦的一面,又有促进社会转型与民族交融的历史进步一面。其中社会转型主要是指()A.华夷有别向华夏认同转变 B.诸侯争霸向兼并战争转变C.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 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瓦解的时期,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D项正确;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性质的转变,排除ABC项。故选D项。3.战国后期荀子到访秦国,发现秦国“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党”。因此得出“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的结论。荀子意在说明秦()A.政风吏治优良 B.地理位置优越 C.地域经济发达 D.军事实力强大[答案]A[解析]根据“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不比周,不朋党”可知,秦国政风吏治优良,因此“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即秦国的兴盛是形势发展的必然,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地理位置优越、地域经济发达、军事实力强大,排除BCD项。故选A项。4.董仲舒认为“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此,汉武帝()A设立中朝 B.改革币制 C.尊崇儒术 D.开拓疆域[答案]C[解析]董仲舒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以儒家思想来统一全国思想,设立中朝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改革币制是经济措施,开拓疆域是军事政治措施,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5.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改革措施。从大历史观来看,北魏孝文帝改革()A.促进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B.促进北魏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C.缓解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 D.加速了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答案]A[解析]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方经济发展,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A项正确;BCD项都是对北魏或鲜卑族的影响,不符合“大历史观”,排除BCD项。故选A项。6.古诗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肯定了隋朝()A.广设仓库 B.修筑驰道 C.兴建洛阳城 D.开通大运河[答案]D[解析]根据“至今千里赖通波”“共禹论功不较多”可知,作者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认为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此河”,排除ABC项。故选D项。7.下表所示为某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据此可知他研究的主题是()朝代内容西汉通过“乡举里选”,以德才为标准,从地方选拔人才。魏晋南北朝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隋朝分科考试、设置进士科。唐朝在应举资格、考试内容、录取原则、审核手续等方面有较严格的规定,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A.中枢机构的变化 B.选官制度的发展 C.赋税制度的演变 D.监察体制的完善[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内容主要是西汉到唐朝的选官标准的变迁,所以研究主题是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选官制度,没有体现中枢机构的变化,也不是赋税制度的演变,更没有体现监察制度,排除ACD项。故选B项。8.有学者认为,宋代是近世的开始,其具体表现有: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文学艺术的自由化、平民化色彩加重。以下与该观点密切相关的是()A.农民彻底打破人身束缚 B.书法审美重法度轻自我C.商业发达和交子的出现 D.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有学者认为宋代处于近世的起点,宋代商业繁荣和出现了纸币交子。C项正确;“彻底”说法绝对,排除A项;唐代的书法审美重法度轻自我,排除B项;两宋之际南方经济完全超过北方,差距缩小,排除D项。故选C项。9.有学者指出,这个朝代是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为南北方经济的恢复、交流和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换来了国内相对的和平与安定。该朝代()A.采取郡国并行制 B.实行南北面官制 C.推行猛安谋克制 D.设置澎湖巡检司[答案]D[解析]崛起于漠北的蒙古,建立了元朝,元朝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D项正确;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金推行猛安谋克制,排除ABC项。故选D项。10.下图为中国某个朝代的形势图。据图判断,该朝代是()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逐渐形成了鞑靼和瓦剌两大集团,为了防御他们南下,明朝重新修筑了长城,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11.明末清初时,有位思想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认为专制帝王是“天下之大害”。该思想家是()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答案]B[解析]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认为专制帝王是“天下之大害”,B项正确;李贽提出不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排除A项;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王夫之批判了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B项。12.关税自主是独立主权国家的基本权利,近代中国海关失去保护本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开始于近代某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主权,A项正确;BCD项没有涉及到这一内容,排除BCD项。故选A项。13.“它是近代中国最早提出的走向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蓝图,表明农民革命的领袖们吸收历史经验,开始了国家建设问题上的新探索。”材料论述的是()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瀛寰志略》 D.《资政新篇》[答案]D[解析]《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近代中国的先进人士最早提出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近代化纲领,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D项正确;《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瀛寰志略》不符合“最早提出的走向资本主义的现代化蓝图”,排除ABC项。故选D项。14.近代中国的一场革命不仅打响了推翻千年帝制的“第一枪”,迈出了民主共和的“第一步”,而且引发了诸多社会变革和移风易俗的“第一回”。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 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改变了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 D.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推翻千年帝制、民主共和、移风易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革命是辛亥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完成民族独立的历史任务是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排除A项;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依然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辛亥革命并没有广泛动员群众,主要还是依靠资产阶级革命派,排除D项。故选B项。15.某学者说:“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这场运动()A.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 B.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源于对戊戌变法失败的痛苦反思 D.主张以文言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新文化是与旧文化相对而言的,是对千百年来的历史沉积而成的旧文化的扬弃和超越”,主要体现的是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否定,B项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没有体现民主和科学思想的传播,排除A项;材料内容是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无关,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以白话文为新文学的语言,排除D项。故选B项。16.如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制定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C.通过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 D.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及所学可知,1921年在南湖红船上###“一大”召开,标志###诞生,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D项正确;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排除A项;中共“二大”制定党的最低和最高纲领,排除B项;中共“三大”通过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排除C项。故选D项。17.这次会议不仅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更标志着###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预示着中国革命即将走上新的征程。这次会议发生在()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陕北吴起镇 D.甘肃会宁[答案]B[解析]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标志着###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18.英国首相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丘吉尔肯定的是()A.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B.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C.中国战场对日军兵力的牵制 D.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丘吉尔说的是本进军西印度洋会导致英军阵地崩溃,而当时中国作为盟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之后的盟军作战,不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救援英军,不是中国战场对日军兵力的牵制,排除C项。故选D项。19.彭德怀在一次报告中说:“在三年激战之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的第一流军队被限制在他们发动侵略的地方,不仅不能越雷池一步,而且陷入日益不利的困境。”这场“激战”是()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越南战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最大工业强国,美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的三年后遭受挫败。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侵略朝鲜和阻扰中国统一台湾,中国派遣志愿军抗美援朝,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C项正确;抗日战争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排除A项;解放战争是美国帮助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排除B项;从1961至1975年美国侵略越南,与材料中的三年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0.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作出重大战略决策: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将全国划分为一、二、三线,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这一战略决策()A.利于改善我国工业布局 B.促成中美迅速建交C.推动国家实现了工业化 D.加快工作中心转移[答案]A[解析]20世纪60年代前期,党中央、毛泽东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考虑,开展三线建设,将建设的重点放在西南、西北,三线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改善全国工业布局和促进我国内陆地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A项正确;1979年中美建交,排除B项;C项“实现了”表述错误,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1.某学者评价道:“它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科学构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这一“构想”()A.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B.使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C.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 D.是为了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而提出[答案]B[解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是充分尊重历史和现实、照顾各方面利益、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科学构想,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政治文明的独特贡献,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是这一“构想”成功运用,使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B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的自治权利,排除C项;这一“构想”是为了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排除D项。故选B项。22.有学者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创举”被明确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会议是()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1992年南方谈话的时候提出了理论,在中共十四大把它确立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确立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排除A项;中共十二大是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排除B项;中共十五大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排除D项。故选C项。23.观察下侧示意图,空白处最适合的内容是()A.人类文明的产生 B.文明的多元特点 C.古代文明的扩展 D.古代文明的交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早期农业的产生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定居的出现和早期城市的出现,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出现发展,推动了社会分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大量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逐渐产生,部落的贫富分化逐渐明显,阶级产生,调和阶级矛盾的国家机器产生,文字出现,最终人类文明形成了。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文明的多元特点,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文明的对外扩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24.波斯帝国境内有几条重要的驿道。最著名的是从小亚细亚的以弗所到帝国行政中心苏萨的“御道”。此外,从巴比伦开始的驿道有两条,分别通向波斯的波斯波利斯和中亚以及印度。其中,通向中亚的驿道,构成了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这表明,驿道的修建()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 B.改善了落后的交通状况C.推动了丝绸之路开通 D.便利了经济和文化交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波斯帝国内的几条重要的驿道连接了帝国的一些重要城市和其他国家或地区,帝国交通便利各地之间和对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君主专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帝国交通的比较,无法得出交通的改善,排除B项;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丝绸之路开通,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25.《西方社会史》中有这样一段叙述:“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凡践履协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段叙述反映了西欧封建社会()A.庄园与农奴制度 B.封君封臣制度 C.不断强大的王权 D.城市自治运动[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西欧封建社会封君封臣确立关系的仪式,反映的是封君封臣制度,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农奴制度、不断强大的王权、城市自治运动,排除ACD项。故选B项。26.菲利浦·希提在《阿拉伯通史》中写到:“巴格达城的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染料….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等。”这体现了阿拉伯帝国()A.政治秩序稳定 B.贸易范围广泛 C.政教合一突出 D.文化发展繁荣[答案]B[解析]由材料“从中国运来”“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等可知,当时巴格达城贸易范围广泛,商品经济繁荣,B项正确;A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C项;材料信息与文化发展繁荣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7.15—18世纪,由于各种现实动机与航海技术的不断进步,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都发起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这一现象被称为“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到来()A.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C.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 D.主要商道由大西洋转移到地中海沿岸[答案]C[解析]亚洲和欧洲的航海家的远洋航海活动促进了地球上各大洲之间的沟通,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C项正确;大航海时代到来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标志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最终形成,排除B项;大航海时代后,欧洲主要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D项。故选C项。28.它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去奋斗,它不是单纯的文化复古思潮,而是当时西欧社会经济和政治变化在思想领域的反映。材料描述的是()A.人文主义 B.信仰得救 C.科学革命 D.理性主义[答案]A[解析]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体现,它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其思想核心是对人的发现和对自我的肯定,A项正确;信仰得救无法体现“激励人们为创造现世的幸福去奋斗”,排除B项;科学革命、理性主义不符合“文化复古思潮”,排除CD项。故选A项。29.近代世界的某部法典"肯定法律面前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部法典()A.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B.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C.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 D.肯定天皇统揽一切的政治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肯定了肯定法律面前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制定民法的蓝本。B项正确;A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内容,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排除C项;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肯定天皇统揽一切的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30.下图为英国就业人口结构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圈地运动的进行 B.君主立宪制确立 C.工业革命的推动 D.垄断组织的产生[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所给示意图可知,英国工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明显上升,而农业就业人数的比例下降,结合时间“1841年”、“1877年”分析,此时正是英国工业革命深入开展时期,随着英国工业化程度的加强,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C项正确;圈地运动的进行,不能说明工业就业人数比例上升,排除A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于17世纪,结果确立君主立宪制确立,这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垄断组织的出现是19世纪末,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31.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以下体现这一“趋势”的是()A.建立“新和谐公社” B.进行自由竞争劳动致富C.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D.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法兰西内战》”“公社……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可知,马克思评价法国的巴黎公社,公社建立了工人阶级政权。结合所学可知,巴黎公社采取一些革命措施,其中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D项正确;英国人欧文建立了建立“新和谐公社”,没有建立工人政权,排除A项;巴黎社会工人不是自由竞争而劳动致富,排除B项;俄国十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排除C项。故选D项。32.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制定了“有效占领”原则,即先到先得。并决定在地图上就可以确定殖民地的划分,即所谓的“地图上作业”。这次会议()A.使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B.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速度C.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 D.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列强达成“各国可以先在地图上划定彼此的势力范围,然后再去占领”的协议,加快了列强瓜分非洲的步伐,B项正确;柏林会议讨论了列强瓜分非洲的一般原则,与亚洲无关,排除A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和奴役,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33.下侧漫画反映了西奥多·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期间提出和实行的外交政策。他的外交注重()A.武力干涉 B.外交讹诈 C.经济侵略 D.政治渗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的漫画可以看出西奥多·罗斯福的主要外交政策是“大棒政策”,这说明他的外交注重武力干涉,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武力干涉,没有体现外交讹诈、经济侵略、政治渗透,排除BCD项。故选A项。34.在法国南部,有一个华工墓地,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的牺牲。这反映出华工参战()A.为协约国胜利作出贡献 B.使中国收回山东主权C打破德国“速决战”计划 D.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答案]A[解析]根据“墓碑上大都有‘勇往直前’‘鞠躬尽瘁’‘虽死犹生’等字样,默默记录着华工的牺牲”得出华工参加一战,为一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A项正确;一战后中国并没有收回山东的主权,于是爆发了五四运动,排除B项;凡尔登战役打破德国“速决战”计划,排除C项;一战并没有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35.列宁指出:“我们必须立即向广大农民群众表明,在决不离开革命道路的条件下,使农民能够感到布尔什维克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马上改善他们不堪忍受的状况。”为此,苏俄实行()A.余粮收集制 B.固定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义务交售制[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余粮收集制侵害了农民利益(农民到了不堪忍受的状况),引起农民不满,为此,苏俄实行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B项正确,排除A项;斯大林领导苏联开展农业集体化,排除C项;义务交售制是20世纪30年代上半期开始实行的苏联农产品收购的主要形式,是国家从农业取得资金和粮食的重要手段,当时斯大林是苏联领导人,排除D项。故选B项。36.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给印度以沉重打击,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包括降低田赋、保护关税、废除食盐专卖法等11条要求,遭到拒绝后,他()A.推行土地改革运动 B.进行“食盐进军”C.要求英国退出印度 D.发动“土布运动”[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29年,甘地向英印当局提出包括降低田赋、保护关税、废除食盐专卖法等11条要求,遭到拒绝后,甘地进行“食盐进军”,甘地行动引发各地的抗税斗争,迫使当局答应了他的部分请求。B项正确;甘地未发动土地改革,排除A项;1940年甘地发起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行动,排除C项;1920年甘地发动“土布运动”,排除D项。故选B项。37.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发表宣言: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资源进行反法西斯战争,团结合作,绝不与敌人单独停战或媾和。这标志着()A.盟国成功扭转了战局 B.雅尔塔体系的最终建立C.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答案]D[解析]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雅尔塔体系是雅尔塔会议上所确立的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和秩序,1945年召开雅尔塔会议,排除B项;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对日参战,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排除C项。故选D项。38.资本主义国际协调指的是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行为体通过相对平等的协商,协调利益、维护秩序、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行为模式和机制。二战后,在世界层面建立的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是()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世界银行 D.欧洲共同体[答案]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事国际经济协调、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国际性协调组织主要有三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C项正确;国际联盟是一战后建立了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排除A项;联合国不属于“国际经济协调组织”,排除B项;欧洲共同体是西欧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政府出面组成的一个区域性经济和政治集团,排除D项。故选C项。39.20世纪70年代,苏联在钢铁、石油、煤炭、水泥、化肥、拖拉机等重工业产品产量上居世界首位,在常规武器、核武器以及航天技术方面可以与美国抗衡。这主要得益于()A.苏联工业化实现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答案]C[解析]材料主要体现了苏联在20世纪70年代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的很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和,这是因为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放在了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上,C项正确;苏联实现工业化是前面两个五年计划,时间不对,排除A项;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排除B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在20世纪80年代,排除D项。故选C项。40.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资本主义大国如美、英国等出现了“逆全球化”表现,如英国脱欧,美国贸易保护、边境修墙、控制移民等,但是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这表明()A.美英等国控制全球化 B.发展中国家经济失控C.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 D.逆全球化成国际主流[答案]C[解析]当今世界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逆转的,说明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C项正确;美、英国等出现了“逆全球化”表现,并非美英等国控制全球化,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逆全球化成国际主流,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1.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阅读材料: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主要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1845年第一部合著《神圣家族》首次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要原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