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2.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KClO3 B.KCl C.MnO2 D.O23.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防沙降尘 B.焚烧垃圾,净化环境C.禁用农药,保护水源 D.煤气泄漏,开灯检查4.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排出了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A.道尔顿 B.汤姆生 C.门捷列夫 D.拉瓦锡5.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一方法二A硝酸铵与氯化钠观察颜色加水溶解并触摸容器外壁B碳酸钾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滴加稀盐酸滴加氢氧化钙溶液C食盐水和稀盐酸滴加酚酞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D浓硫酸和稀硫酸将木条分别伸入闻气味A.A B.B C.C D.D6.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中与化学无关的是()A.食物、衣料和日常用品的丰富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C.新型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D.药物和保健7.下列厨房中的物质,分别放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A.食盐 B.料酒 C.白糖 D.面粉8.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D.使用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10.规范、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的基础。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加热时移走烧杯C.向试管滴加液体D.观察试管内的液体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和离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B.原子是实心球体不能再分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D.原子的全部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氧根离子:(OH-)2 B.钠离子结构示意图:C.铝片表面氧化物的化学式:Al3O2 D.硫酸亚铁:FeSO413.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分类全都正确是选项单质氧化物化合物混合物A铝五氧化二磷稀硫酸空气B水银水硝酸铵冰水混合物C硫粉干冰氧化铜生理盐水D海水生石灰红磷双氧水A.A B.B C.C D.D1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AB.BC.CD.D15.属于氧化物的是A.O2 B.CH4 C.Ca(OH)2 D.H2O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②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将装置A和F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_____________。(3)装置A还可以用来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6)已知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可以用以下方法制取氨气: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在上图所示装置中,制取并收集氨气的装置组合是______。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取和,的固体混合物30.5g,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收集到一定质量的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求得所制氧气的质量,他们将加热后剩余物冷却到一定温度后,通过多次加水测定剩余物质量的办法即可求出,加水的质量与剩余固体的质量见下表:(提示:是不溶于水的固体粉末)编号1234加水的质量(g)20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14.58.166试求:(1)原混合物中的质量为_____g.(2)制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克?_____18.(8分)24g镁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求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是多少克?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淀粉类食物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之一。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n的取值从几万到几十万)在人体中被分解生成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参与细胞代谢。(1)淀粉由_____种元素组成,分子中的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2)已知1mol(mol,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是一种单位)葡萄糖的质量是180g,则90g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是_____mol。(3)列式计算葡萄糖中含量最多的元素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进行对比实验,该做法正确.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该做法错误.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该做法正确.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通过咨询老师、积极探讨,来解决问题,该做法正确.故选B。2、C【解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详解】A、KClO3中有三种元素,属于含氧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故A错误;B、KCl中没有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MnO2中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O2是单质,不是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3、A【解析】

A、植树造林,可以绿化环境,防沙降尘,故A正确;B、焚烧垃圾,会产生污染性气体,不能净化环境,故B不正确;C、要合理使用农药,不能禁止,故C不正确;D、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煤气泄漏,开灯检查会产生电火花,发生爆炸,故D不正确。故选A。4、C【解析】

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B、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表面原子具有核式结构,故选项错误。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D、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故选:C。5、B【解析】

A、硝酸铵与氯化钠均为白色固体,故方法一无法进行区分,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方法二可进行区分,选项错误;B、碳酸钾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稀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无明显现象,方法一可进行区分,碳酸钾溶液可与氢氧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氢氧化钾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不反应,方法二也可进行区分,选项正确;C、食盐水呈中性,稀盐酸呈酸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故无法用酚酞进行鉴别,食盐水和稀盐酸均含有氯离子,故滴加硝酸银溶液均可出现白色沉淀,方法二无法进行区分,选项错误;D、浓硫酸和稀硫酸加入木条后,浓硫酸可将木条碳化,方法一可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均是无色无味的液体,方法二无法区分,选项错误。故选B。6、B【解析】

化学研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所以A、C、D都是化学研究的领域,而B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是与物理科学有关的。故选:B。7、D【解析】

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料酒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C、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点睛】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8、C【解析】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说法错误;B.铁在空气不能燃烧,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说法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没有雾,说法错误。故选:C。9、C【解析】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符合理念,故A正确;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符合理念,故B正确;C、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理念,故C不正确;D、使用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不会产生污染,符合理念,故D正确。故选C。10、A【解析】

A、酒精灯用灯帽盖灭,故选项正确;B、加热中的烧杯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以免烫伤;故选项错误;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中,应悬空垂直于试管上方,故选项错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朝向任何人,以免伤人,故选项错误;故选:A。11、B【解析】

A、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分。但原子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不是实心球体,能再分,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不符合题意;D、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差不多,都远大于一个电子的质量。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因此原子的全部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不符合题意。故选B。12、D【解析】

A、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表示多个该离子,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故A错误;B、在该微粒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1,为原子,故B错误;C、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故C错误;D、硫酸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硫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FeSO4,故D正确。故选D。【点睛】+3价的铁元素称为铁,+2价的铁元素称为亚铁。13、C【解析】

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稀硫酸、空气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硫粉属于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氧化物,氧化铜属于化合物,生理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海水属于混合物,不是单质,红磷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14、A【解析】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托盘天平称物时: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烧杯盛放液体不宜过多,液体过多滤液不易流下,影响过滤速度,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15、D【解析】

A、O2是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故A错误;B、CH4是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含氧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Ca(OH)2是由钙、氧、氢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D。【点睛】氧化物的特点是:1、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2、属于化合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试管长颈漏斗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KMnO4K2MnO4+MnO2+O2将导管移出水槽KClO3KCl+O2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aAE或AG【解析】

(1)仪器①、②的名称分别是试管、长颈漏斗。(2)实验室用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的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将装置A和F连接进行此实验,实验结束,停止加热前要先将导管移出水槽。(3)装置A还可以用来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装置A中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4)选用C的优点是可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进而控制反应速率。(5)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6)利用氯化铵固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