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共4篇)_第1页
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共4篇)_第2页
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共4篇)_第3页
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共4篇)_第4页
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共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共4篇)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汇报(共4篇)第1篇重点传染病防治计划年重点传染病防制工作计划年我全镇传染病防制.疫情管理工作,要以甲型H1N1流感.非典.人禽H7N9流感.霍乱.乙脑.狂犬病.不明原因肺炎等重大疾病防制为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重大疫情预测预警能力,确保我镇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要着重规范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程序,狠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大对疫情信息的利用,加强疫情预测预警,为我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及时.准确和科学的决策依据。高度重视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工作,落实各项制度,强化责任意识,确保直报网络正常运行。对每个网络直报单位要进行网络直报技术现场工作指导,提高网络直报工作质量。促使网络直报月报告率达100。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充分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对传染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浏览报告卡片,主动搜索报告病例的聚集现象,及时发现潜在的传染病暴发,特别是出现时间.空间等病例聚集情况时,要实时做出预警。对网络直报预警系统每日浏览一次,同时对存在预警信息进行核实,如是暴发疫情,要迅速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蔓延。切实做到传染病监测完成率达100;暴发疫情.散发疫情规范处置,暴发疫情调查率达100。指导辖区医疗卫生机构规及各村卫生站范门诊登记.传染病疫情信息核对.传染病报告卡的填报.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等工作,明确传染病疫情报告流程,确保医疗卫生机构相关科室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衔接,保证疫情报告及时.科学.准确,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发生。促使疫情报告督导覆盖率达100;医疗机构无传染病漏报。接到职责范围内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后,要立即对信息进行调查核实。信息确实者应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在网络直报的同时,立即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县卫生局和县疾控中心,并配合县疾控中心在进行网络直报的第二个工作日之前对所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调查处理。按照上级要求,做好死亡病例监测工作。加强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村卫生站等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在学校.厂矿等人群集中地区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传染病防制工作(一)人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要加强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发热门诊的管理,密切注视呼吸发热病人的动态情况,督导检查辖区内呼吸发热门诊做好病人就诊登记,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的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监测.排查和管理工作。要做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诊疗.预防控制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病人的意识和诊疗能力。一旦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院应在12小时内组织专家会诊,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进行网络直报。继续开展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人群中流感样病例的发生及其流行特征,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流感或流感样病例的暴发或流行。强化与系统的协作配合,指导各级各类学校学校.托幼机构建立传染病症状监测系统,落实晨检和缺课登记制度。一旦学校.托幼机构出现发热.咳嗽.皮疹等相关症状聚集性发病现象,要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置,确诊疫情后指导学校做好消毒和密切接触者管理,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及时开展免疫接种,做好重点人群的保护工作。(二)急性肠道传染病要高度重视我县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统一部署,要严防霍乱.手足口病等急性肠道传染病暴发事件的发生。各村卫生室要强化工作责任,专人负责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要完善急性肠道传染病各项应急预案,理顺肠道传染病工作流程。要建立健全肠道传染病应急机动队,并做好机动队培训.演练工作,提升应急机动队应急处置能力,同时要配备必要的药械.交通工具及个人防护用品等物资储备,切实做好急性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加强腹泻病门诊监测工作加强对腹泻病门诊和专桌的督导.管理工作,腹泻病门诊实行独立区域,5月1日10月31日实行24小时开诊。要强化医疗机构全员培训工作,认真执行预检分诊制度,腹泻症状病人首先要到腹泻病门诊排查治疗,确保及时发现和隔离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人。腹泻病门诊医务.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腹泻病诊断.治疗.抢救.检验.疫情报告.抢救知识,认真做好腹泻病人的就诊专册登记,做到“有泻必登.有泻必查.有泻必治.有泻必报”,不得有任何漏项。加强疫情报告,严格疫情处理各村卫生室及本科室要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时,要用最快办法逐级向县卫生局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霍乱病人或疑似病人要尽快上送菌株进行鉴定。对霍乱疫情,要按照卫生部霍乱防治手册的具体要求,及时进行处理。其工作重点是迅速划定疫点.疫区,严格隔离.彻底治疗病人和带菌者,快速灭蝇.彻底消毒饮水和外环境,对密切接触者及疫区的现症腹泻病人采便检验和预防性服药,搞好环境和食品卫生。5.认真做好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监测和防控。医疗卫生机构要加强对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痢疾.伤寒等的防治工作,开展全员培训做好传染病预检分诊和诊治,轻症病例以门诊对症治疗为主。对重症病例应迅速转入上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重点救治,同时采集标本送检。要加强对其他传染病的监测与管理,掌握疫情动态,提高对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的处理能力。卫生宣教要广泛开展宣传,利用广播.宣传单.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和急性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以提高群众的防病能力和自我保健意识;各腹泻病门诊要在5-10月份经常进行预防肠道传染病卫生知识宣传。(三)自然疫源性疾病1.狂犬病防治工作(1)加强对辖区医疗机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的技术指导,及时掌握暴露数量和处置情况。各村卫生室狂犬病门诊要每月5日前将上月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情况形成文档,同时汇总上月暴露和处置情况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卫生院。(2)科学有效处置疑似狂犬伤人事件,遏制狂犬病疫情;发现可疑犬伤人事件要立即报告政府安全办,同时上报疾控中心,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组织人员对暴露人员根据暴露程度,进行相应处理。2.乙脑防治工作(1)广泛开展卫生宣传,在流行季节做好防病措施,群众发现可疑症状,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2)加强乙脑疫苗接种,保护重点人群。(3)加强业务培训,强化医疗机构培训,及时发现和转诊病人,坚决避免延误治疗现象发生。要加强疫情报告,防止漏报和迟报,要做好个案流行病学调查,控制发病率和病死率;发现疫情,要尽快进行调查和处理。发现暴发和出现死亡病例,要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及时上报调查处理报告。(四)传染病检验检测工作按照各种传染病检验检测工作要求,为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得到传染病实验室检测支持,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努力做好甲型H1N1流感和手足口病的重症病例的实验室样品采集,对麻疹.乙脑.钩体病等我县高发传染病要采集血液标本。应急机制建设举办重点传染病防制培训,以逐级培训机制继续加强基层的应对能力;开展那呼吸道.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的演练,提高应对突发重大疫情.传染病暴发疫情应急处置能力,做好防护物资准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及时预测预警,规范处理.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传染病防控督导工作将认真履行“对医疗机构开展技术指导.督导评价和培训”工作职能,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并将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任务纳入对医疗卫生机构定期督导中,发现解决问题,及时下发通报,促进传染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二一四年三月__日第2篇重点传染病防治大纲重点传染病防治课程考试指南考试大纲(掌握.熟悉.了解)1传染病的现状与未来掌握传染.传染病.新现传染病.再现传染病.生物的定义;掌握近年新现传染病的主要病种及其危害性;熟悉新病原不断涌现的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了解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历史以及我国传染病流行现状。2艾滋病掌握艾滋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预防措施;熟悉艾滋病的病原学.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了解国内外艾滋病毒感染现状。3结核病掌握结核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法;熟悉中国结核病分类法;熟悉结核病的化疗原则及化疗药物;了解结核病的流行现状。4霍乱掌握霍乱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与疑似诊断标准.治疗原则;熟悉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实验室检测方法;了解霍乱的流行史。5鼠疫熟悉鼠疫的临床表现;了解鼠疫的流行史及流行现状。6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熟悉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标准;了解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防治方法。7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熟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原体.传播途径以及诊断标准;了解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治方法。8病毒性肝炎掌握乙型肝炎的病原学.传播途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方法;掌握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熟悉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并发症及预后;了解非乙型(甲.丙.丁.戊型)肝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点及实验室诊断方法。9伤寒与副伤寒掌握伤寒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并发症及治疗药物;熟悉伤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机制与病理解剖;了解副伤寒及其他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10细菌耐药机制熟悉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11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熟悉第一.二.四代头孢菌素的主要特点及其常用品种;熟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主要副作用;熟悉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1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以及细菌性脑膜炎的抗菌治疗原则。13常见寄生虫病了解日本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以及治疗药物;了解疟疾的典型发作经过以及控制发作的主要药物。14医院感染了解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15原因不眀发热了解原因不眀发热的常见病种及诊断步骤。二.思考题(一)传染病的现状与未来1简述当今人类面临的传染病新威胁。2举10种以上新现传染病。3简述新.老传染病不断发生及传播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4针对传染病的现状,我们应采取哪些策略(二)艾滋病1试述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2简述艾滋病的髙危人群。3试述HIV的病毒复制过程。4简述艾滋病确证试验的内容和定义。5何谓HAART疗法(三)结核病1试述结核病的临床症状。2简述痰结核菌检查的方法及临床意义。3如何评价结核菌素试验4简述结核病的化疗原则及化疗方法。(四)霍乱1试述霍乱的临床表现。2如何诊断霍乱应注意与哪些疾病鉴别3简述0139霍乱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4简述霍乱的补液治疗。5如何预防和控制霍乱的流行(五) 鼠疫1简述鼠疫的临床表现。2简述鼠疫病原治疗的常用药物。(六)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分别是什么2试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主要临床表现。3简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鉴别诊断。(七)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血清型是什么2试述人禽流感的诊断标准以及主要鉴别诊断。3试述人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4禽流感职业暴露人群使用的防护用品有哪些(八)病毒性肝炎1什么是Dane颗粒2简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分型。3黄疸待查的分析思路。4简述血清转氨酶(ALT)升髙的常见原因及其鉴别诊断。5试述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6简述乙肝三系的临床意义7简述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8拉米夫定治疗乙肝的机理是什么什么是YMDD变异9简述拉米夫定抗乙肝病毒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波动的可能原因。10什么是人工肝支持系统其治疗重型肝炎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有哪些(九)伤寒与副伤寒1试述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2简述肥达试验的临床意义。3简述耐药性伤寒的临床特点。4伤寒有哪些常见并发症5简述伤寒病原治疗的常用药物。()细菌耐药机制1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有哪些主要机制2何谓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C酶.碳青霉烯酶3何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临床常用抗菌药物1分别简述第一.二.三.四代头孢菌素的主要特点。2试述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及其主要副作用。3试述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试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鉴别诊断。2试述腰穿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意事项。3试述脑脊液检查的临床意义。4试述细菌性脑膜炎的抗菌治疗原则。(三)常见寄生虫病1试述急性血吸虫病的诊断依据以及病原治疗药物。2何谓慢性血吸虫病3试述晚期血吸虫病的主要并发症。4试述疟疾的典型发作经过以及控制发作的主要药物。5何谓疟疾的再燃与复发(四)医院感染1何谓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2试述医院感染近年病原体的主要变迁以及病原特点。3如何理解医院感染的难治性4试述医院感染的预防措施。(五)原因不眀发热1何谓原因不眀发热(FUO)常见病种2试述原因不明发热的诊断步骤。3试述感染性发热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第3篇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共性知识一基本概念感染是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感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蠕虫,原虫等感染人体而产生的疾病.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可由人传人,或由动物传人以及相继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称为传染病.二感染过程三因素感染在机体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构成感染过程需要三个条件,即病原体的致病性,机体的反应性和外界环境的影响自然与社会.1.病原体的致病作用传染过程中,病原体起重要作用,其致病作用取决于如下几方面.1数量病原体入侵的数量是重要的致病条件之一.侵入人体的病原体要有足够的数量,才能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引起感染.2侵袭力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在体内扩散的能力.3毒力由毒素和其它毒力因子所组成.4变异可因环境和遗传因素造成变异.2.人体免疫应答作用病原体感染多伴随免疫应答反应,对感染过程的表现及转归起着重要作用,保护性免疫应答包括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应答两种.变态反应属于后者.1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免疫应答反应.主要表现为天然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因子作用等几方面的功能.2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具有特异性,有抵抗同一种微生物重复感染的作用,不能遗传.分为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两类.3.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环境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很大影响.它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1自然因素包括地理因素与气候因素.大部分虫媒传染病和某些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较明显的地区和季节性.2社会因素主要包括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行为,社会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预防普及等各方而.生活水平低,工作环境的卫生条件差,可致机体抗病能力低下,增加感染的机会.三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人出生后的一生中,发生无数次感染,每一次病原体侵入机体,都会引起机体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机体与病原体相互作用中,可以出现五种不同程度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在入侵部位被消灭,如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胃酸的杀菌作,组织细胞的吞噬及体液的溶菌作用等,或通过局部的免疫作用,病原体从呼吸道,肠道或泌尿道排出体外,不出现病理损害和疾病的临床表现.2.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仅引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及生化改变.3.病原携带状态病原携带状态包括带菌,带病毒及带虫状态.这些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存在于于机体的一定部位,虽可有轻度的病理损害,但不出现疾病的临床症状.病原携带有两种状态,一是无症状携带,即客观上不易察觉的有或无轻微临床表现的携带状态;二是恢复期携带,亦称病后携带,一般临床症状已消失,病理损伤得到恢复而病原体仍暂时或持续寄生与体内.由于携带者向外排出病原体,成为具有传染性的重要传染源.4.潜伏性感染是指人体内保留病原体,潜伏一定部位,不出现临床表现,病原体也不排出体外.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体的某些部位,机体的免疫功能将病原体局限而不发病,但又不足以将其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5.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因而引起病理改变,并具有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四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立克次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等.2.有传染性是此类疾病的最主要特征.病原体从宿主排出体外,通过一定方式,到达新的易感染者体内,呈现出一定传染性,其传染强度与病原体种类,数量,毒力,易感者的免疫状态等有关.3.具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流行性散发,流行,大流行,暴发,地区性,季节性,周期性,外来性,地方性.4.免疫性感染后包括隐性或显性感染可针对病原体及其产物产生特异性免疫,属于自动免疫.不同的传染病病后免疫状态不同,有的传染病患病一次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有的还可再次感染.可分为以下几种感染现象.1再感染同一传染病在完全痊愈后,经过一定时间后,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2重复感染某种疾病在发病中,被同一种病原体再次侵袭而感染.以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最为常见.3复发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该病原体再度出现并繁殖,原症状再度出现.以伤寒最为常见.4再燃临床症状已缓解,但体温尚未正常而又复上升,症状略见加重者.常见于伤寒.五传染病的临床特征1.病程发展呈阶段性按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分为四期1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问,称潜伏期.不问传染病其潜伏期长短各异,短至数小时,长至数月乃至数年;同一种传染病,各病人的潜伏期长短也可不同.通常细菌潜伏期短于蠕虫病;细菌性食物中毒潜伏期短,短至数小时;狂犬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潜伏期可达数年.推算潜伏期对传染病的诊断与检疫有重要意义.2前驱期是潜伏期末至发病期前,出现某些临床表现的短暂时间,一般1至2天,可呈现乏力,头痛,微热,皮疹等表现.多数传染病,看不到前驱期.3发病期症状明显期,极期是各传染病之特有症状和体征随病程进展陆续出现的时期.症状由轻到重,由少到多,逐渐或迅速达到高峰.4恢复期是病原体完全或基本消灭,免疫力提高,病变修复,临床症状陆续消失的时期.其终局多数为痊愈,少数疾病可留有后遗症.以上患病阶段最终结局1临床痊愈;2后遗症如脊髓灰质炎可引起下肢残疾;3复发如疟疾,伤寒,痢疾;4再燃如伤寒等疾病;5转为慢性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结核等.2.常见的临床表现1发热;发热为传染病之共同表现,然而不同传染病其热度与热型又不尽相同.2皮疹不同传染病有不同的疹型,包括斑疹,丘疹,斑丘疹,红斑疹,玫瑰疹,瘀点,疱疹,脓疱疹,荨麻疹等.各种传染病皮疹出现的时间,部位,出疹顺序,皮疹的数目等不完全相同.常见出疹性传染病有猩红热,麻疹,水痘,天花,斑疹伤寒,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3全身表现病原体及其毒素进入血循环乃至扩散全身,可出现四种形式的中毒症状.1毒血症是指病原体在局部繁殖,所产生的内毒素与外毒素进入血循环,使全身出现中毒症状.2菌血症是指病原菌在感染部位生长繁殖,不断入血只作短暂停留,并不出现明显中毒症状.3败血症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不断侵入血液循环并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全身出现明显中毒症状及其它组织器官明显损伤的临床症状等.4脓毒败血症病原体由血流扩散,到达某一或几个组织器官内繁殖,使之损害,形成迁徙性化脓性病灶.六传染病的流行过程的三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人群易感性.缺少其中的任何_一个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不会发生,不可能造成流行.1.传染源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2.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体外,经过一定的传播方式,到达与侵入新的易感者的过程,谓之传播途径,有呼吸道,消化道,接触,昆虫媒介,性途径和血液途径等.3.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的易感程度或免疫水平.七传染病的诊断对传染病必须在早期就能作出正确的诊断,正确诊断是及时隔离和采取有效治疗的基础,从而防止其扩散.1.临床资料包括详细询问病史及仔细的体格检查,加以综合分析.2.流行病学资料包括发病地区,发病季节,既往传染病情况,接触史,预防接种生;还包括年龄,籍贯,职业,流行地区旅居史等.3.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1三大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及便常规.2病原体检查直接检查,病原体分离.3免疫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可用已知抗原检查未知抗体,也可用已知抗体检查未知抗原.4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查病原体的核酸.八传染病的治疗原则1.一般及支持疗法指不是针对病原而是对机体具有支持与保护的治疗.1隔离根据传染病传染性的强弱,传播途径的不同和传染期的长短收住相应隔离病室.隔离分为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接触隔离及昆虫隔离等.隔离的同时要作好消毒工作2护理病室保持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新鲜,使病人保持良好的休息状态.良好的基础与临床护理是治疗的基础,加强体克,出血,昏迷,抽风,窒息,呼吸衰竭,循环障碍等专项特殊护理,对降低病死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3饮食保证一定热量的供应,根据不同的病情给予流质,半流质,软食等,并补充各种维生素对进食困难的病人需喂食,鼻饲或静脉补给必要的营养素.2.病原或特效疗法使用化学制剂,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血清等进行相应治疗,更快地控制病情及彻底治愈病人.3.对症治疗1降温对高热病人可用头部放置冰袋,酒精擦浴,温水灌肠等物理疗法,亦可针刺合谷,曲池,大椎等穴位,超高热病人可用亚冬眠疗法,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2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高热,呕吐,腹泻,大汗,多尿等所致失水,失盐,酸中毒等,通过口服及静脉输注液体及时补充纠正.3镇静,止惊因高热,脑缺氧,脑水肿,脑疝等发生的惊厥或抽风,应立即采用降温,给予镇静药物或脱水剂等处理.4心功能不全应给予强心药,改善血循环,纠正与解除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诸因素.5微循环障碍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6呼吸衰竭去除呼吸衰竭的原因,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呼吸兴奋药,人工呼吸器.4.中西医结合治疗.5.心理治疗.九传染病的预防原则针对三环节1.管理传染源我国的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甲类和乙类,强调必须报告,转诊和随访.1甲类传染病烈性传染病霍乱,鼠疫强制管理;2乙类传染病麻疹等严格管理,其中SARS,人感染髙致病性禽流感应按甲类传染病处理;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腮腺炎等监测管理.2.切断传播途径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防疫措施.3.保护易感人群进行特异性主动免疫及特异性被动免疫.传染病三级预防原则一级预防病因预防或初级预防,防患于未然.2.二级预防即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还强调早报告,早隔离.3.三级预防积极治疗,预防伤残;做好康复,随访.第4篇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1.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病原体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传染源传播途径自然因素传染源传播途径社会因素2•在人群中最容易实现的传播途径是(C)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经空气传播经土壤传播某些传染病患者发病过程已转入恢复期或接近痊愈,而潜伏在组织内的病原体再度繁殖至一定程度,使原症状再度出现,这种现象称为(A)A.复发重复感染再燃后遗症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和用途的时期为B)症状明显期潜伏期出疹期发热期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出现临床症状之前的一段时间称为B)传染期潜伏期前驱期无症状期传染源及其排除的病原体向周围传播所能波及的范围称为C)疫点疫区疫源地传染区传染病的共同表现为(A)发热发疹毒血症以上都是当某一局部地区或单位,在短期内突然出现多例症状相同的病人时称为(B)散发暴发流行流行大流行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应包括(A)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病原体致病力人群易感性人群免疫力传染源一般包括(D)病人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以上都是引起霍乱的主要原因是(A)。霍乱肠毒素血凝素霍乱内毒素神经氨酶霍乱患者大便形状描述不正确的是(D)。米泔水样泥浆样黄水样脓血便下列哪项有利于霍乱诊断(D)。疑似病例的日常生活用品或家居环境中检出01群和(或)0139群霍乱弧菌者疑似病例的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霍乱弧菌毒素基因PCR检测阳性者C•在霍乱暴发疫情中,具有直接暴露史且在同一潜伏期内出现无痛性腹泻或伴呕吐症状者以上均是霍乱并发症不包括(D)。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急性肾功能衰竭失明下列哪项不是霍乱患者静脉补液的原则(C)。早期.快速.适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均采用口服补液见尿补钾关于霍乱临床表现错误的是(D)。吐泻为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里急后重典型大便为米泔水样严重脱水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皮肤干皱无弹性一般病人都出现髙热霍乱病人的腹泻属于(B)。侵袭性腹泻分泌性腹泻果浆样大便以上均不是治疗霍乱的关键环节是(C)。抗菌药物并发症治疗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休息霍乱死亡病人的主要病理变化错误的是(A)。肠道病理改变非常显著肠道皮下组织和肌肉极度干瘪死后尸体迅速僵硬D•肠腔内充满“米泔水”样液体10.霍乱的临床特征有(D)。轻重不一轻者多见,仅有轻度腹泻重者剧烈吐泻大量米泔水样排泄物,并引起严重脱水•周围循环衰竭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以上均是(C)肝损坏发生率高,胃肠道症状多见异型麻疹无疹型麻疹重症麻疹成人麻疹麻疹的病理改变以(A)最为明显A网状内皮细胞和呼吸系统B白细胞和呼吸系统C单核细胞和消化系统D单核细胞和白细胞麻疹病毒学检查恢复期血清血凝抑制及补体结合抗体有(D)倍以上增高均有助诊断D.44.下列对麻疹病毒的认识,正确的是(B)是单链正链RNA病毒电镜下呈球形,直径约100250nm属于黏病毒科有两个血清型,抗原性不稳定前驱期最特征性的表现是(A)Kopliks斑发热.咳嗽咽部充血淋巴结肿大麻疹的皮疹最早见于(C)四肢颊部耳后.颈部躯干对麻疹病人应严格隔离,对接触者应该隔离检疫(C)周TOC\o"1-5"\h\z653D.48.麻疹患儿对(A)的需要量很大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C)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和脾肿大恢复期前驱期出疹期潜伏期下列哪项不属于麻疹的神经系统并发症(D)麻疹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大脑血栓性静脉炎支气管炎1.有关伤寒病人的治疗,不对的是C给予易消化.少纤维饮食物理降温为主,避免大量退热药物毒血症严重者,应用足量抗菌素但不可使用激素腹胀禁用新斯的明2•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A肠出血肠穿孔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3•有关副伤寒的说法,错误的是B副伤寒是由副伤寒杆菌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副伤寒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各种副伤寒杆菌均有“0”和“H”抗原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伤寒并发症常出现于B初期急期缓解期恢复期伤寒发病最早的临床表现是A发热出疹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关于伤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免疫力短暂带菌者是传染源的一种水和食物是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关于玫瑰疹的说法,错误的是D出现于急期B部位以胸腹部多见C.出现2-4天后消失D.个数较多,常出现20个以上伤寒患者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B起病后第一周起病后第二至四周起病后第五周起病前一周9•有关肥达氏实验,错误的认识是CA•肥达氏实验的原理是应用已知伤寒杆菌菌体0抗原,鞭毛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鞭毛抗原测定病人血清中各种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一般从病程第2周开始阳性率逐渐增加至第4周可达90伤寒患者肥达氏实验结果阳性率可达90病愈后阳性反应可持续数月之久关于伤寒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正确的是D中性粒细胞常升髙血培养3-4周时阳性率最髙粪便培养1-2周时阳性率最髙骨髓培养阳性率大于血培养关于水痘的治疗,哪项错误(B)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重症水痘应早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避免抓伤而继发细菌感染因脑炎出现脑水肿者应脱水治疗2•有关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说法不对的是(D)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人至腮腺消肿对易感者进行主动免疫被动免疫效果欠肯定特异性免疫球蛋白被动免疫效果好下列不属于水痘患者前驱期的表现的是(D)A发热.头痛.全身不适B食欲减退轻者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浅表淋巴结肿大4•关于水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冬春季节多见传染性很强与带状疱疹接触不会引起水痘主要见于儿童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是(A)直接接触和呼吸道传播粪-口传播性接触传播虫媒传播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理特征是(A)腮腺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腮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非化脓性胰腺炎睾丸炎或卵巢炎7•关于流行性腮腺炎的的病变特点,哪项是错误的(C)A•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由于腮腺肿大,局部皮肤水肿,使皮肤发亮进食酸性食物可使疼痛减轻腮腺管口早期有红肿关于带状疱疹,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