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5页/共15页海南省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学业水平诊断(一)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宗法制度实质上是父权制家庭的放大。不同层次的“大宗”是不同层次的家长,低层次从属于高层次,最后从属于最高层次的大家长,即周王。通过这样一个层级网状结构将所有人都整合进来,用血缘关系将人们联结为一个整体,“惧其散而无统”。从血缘关系的角度看,所有人都是亲戚,是周这个大家族的一员,统属于周王这个大家长的管辖。通过血缘关系将人联结为整体是氏族公社制遗留下来的传统。马克思认为:“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最初还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周保留了氏族公社制的传统,因而运用传统资源解决“散而无统”的问题,由此也奠定了大一统国家的基础。(摘编自徐勇、杨海龙《历史政治学视角下的血缘道德王国——以周王朝的政治理想与悖论为例》)材料二:生育是社会持续所必需的,任何社会都一样,所不同的是有些社会用生育所发生的社会关系来规定各人的社会地位,有些社会却并不如此。前者是血缘的。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社会的稳定是指它结构的静止,填入结构中各个地位的个人是不能静止的,他们受着生命的限制,不能永久停留在那里,他们是要死的。血缘社会就是想用生物上的新陈代谢作用,生育,去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父死子继:农人之子恒为农,商人之子恒为商——那是职业的血缘继替;贵人之子依旧贵——那是身份的血缘继替;富人之子依旧富——那是财富的血缘继替。到现在固然很少社会能完全抛弃血缘继替,那是以亲属来担负生育的时代不易做到的。但是社会结构如果发生变动,完全依血缘去继替也属不可能。生育没有社会化之前,血缘作用的强弱似乎是以社会变迁的速率来决定。(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三: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讲,中国的人口治理格局呈现为“国家—家庭—社会”相均衡的三元结构,而不同于西方以“国家—社会”(或“政府—市场”)为主的二分模式。国家与社会的分野是西方经济制度和宗教背景下的理论构建,其底层逻辑源于个人主义,只有让“一切血缘的、半血缘的、伦理的、半伦理的、宗法的、半宗法的关系彻底解体”,才能产生“原子式的个人”以形成西方文明意义上“外在于人”的社会。西方文明在近代的勃兴起自个人主义,其内在困境乃至治理障碍也囿于此——人类的生存样态远不只是个体性的。而以解构家庭为特征的个人主义在中国历史上从未显现,中华文化基因对生活共同体和生命共同体有着天然关切而强调联结性。中国自古便有“集人成家,集家成国”的说法,其传统“家国同构”模式便是在“身家一体”的基础上强调国家治理与家庭自治的关联,以及家庭在国家治理机理和社会组织功能上的桥梁性。与西方国家不同,传统中国数千年来皆属农耕文明,其核心治理结构只有“国”与“家”两个主体,在“国”之下和“家”之外并不存在西方文明意义上的“社会”。而即便是面对“家”,中西方理解亦不尽相同。西语中“family”多强调“核心家庭”(nuclearfamily),而家庭对中国人的意义则不仅在于夫妻及姻缘,更强调亲子与血缘,费孝通20世纪30年代即提出“expandedfamily”(扩大家庭/多代家庭)才能相对贴近中国的“家”。如果说西方体制是“身—群”(个体—社会)强而“家—国”弱,中国则是“国”最强而“家”次强,且“国”与“家”在中国并非相互独立或并立关系,而是“家”从属于“国”,“家”的治理被拟制扩大适用于“国”,人们对“家”的感情也同理被衍化投射于“国”,这是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的文化基石之一。(摘编自胡湛、彭希哲、吴玉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方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周王朝保留了氏族公社制通过血缘关系将人联结为整体的传统,解决“散而无统”的问题,奠定了大一统国家的基础。B.马克思认为,由家庭到氏族的家庭再到各种形式的公社,这个整体不断扩大,所以会包含每个进行生产的个人。C.近代西方文明的勃兴起自个人主义,因此一旦“原子式的个人”成为现实,西方社会就会达到文明的鼎盛阶段。D.在“身家一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家国同构”模式,强调国家治理与家庭自治的关联,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具有桥梁性。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引用马克思的观点,论证了血缘关系在家庭中的联结作用比在公社中大。B.材料二谈到“结构的静止”时从三种血缘继替的角度进行论证,全面而深入。C.材料三视野开阔,从宏观层面,分析了中西方国家人口治理格局的异同。D.三则材料虽论述重点各异,但都能从历史、当下的角度审视血缘对社会的作用。4.中国人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请结合材料三中有关家国关系的论述,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血缘关系对于国家、社会的积极作用。【答案】1.C2.A3.B4.①“扫一屋”代表治家能力,“扫天下”代表治国能力。

②这句话反映出“国”与“家”在中国并非相互独立或并立关系,“家”的治理方式可以被拟制扩大适用于“国”,“家”从属于“国”。(这句话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家国同构”模式,强调国家治理与家庭自治的关联。)5.①血缘关系将人们联结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凝聚力。

②血缘关系有利于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

③血缘关系促使人们维护家庭,进而“集人成家,集家成国”,有利于人们对国家的拥护认同。【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梳理的能力。C.“国家一社会(桥梁)一家庭”错误。原文是“国家一家庭一社会”,根据原文“家庭在国家治理机理和社会组织功能上的桥梁性”可知,具有桥梁作用的是“家庭”。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B.“由家庭到氏族的家庭再到各种形式的公社,这个整体不断扩大,所以会包含每个进行生产的个人”错误。由原文“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最初还十分自然地在家庭和扩大成为氏族的家庭中;后来在由氏族间的冲突和融合而产生的各种形式的公社中”可知,原文说的是“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而不是“由家庭到氏族的家庭再到各种形式的公社”。C.“一旦……就会……”逻辑错误。原文说“西方文明在近代的勃兴起自个人主义,其内在困境乃至治理障碍也囿于此”,说明个人主义对西方文明有利有弊,随着个人主义的发展,其弊端也会扩大,不一定是西方社会文明的鼎盛阶段。D.“在‘身家一体’的基础上形成的‘家国同构’模式”错误,原文为“其传统‘家国同构’模式便是在‘身家一体’的基础上强调国家治理与家庭自治的关联”。“在国家与社会之间具有桥梁性”错误,原文是“以及家庭在国家治理机理和社会组织功能上的桥梁性”,具有“桥梁性”的是家庭,并非“家国同构”模式。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A.“论证了血缘关系在家庭中的联结作用比在公社中大”错误,论证的是“通过血缘关系将人联结为整体是氏族公社制遗留下来的传统”。C.“分析了中西方国家人口治理格局的异同”错误,材料三重在比较中西方的差异,并没有分析相同之处。D.“但都能从历史、当下的角度审视血缘对社会的作用”错误,三则材料并没有都提及历史和当下。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意思是“连一间屋子都不打扫,怎么能够治理天下呢”,“扫一屋”代表治家能力,“扫天下”代表治国能力。结合“,中国则是‘国’最强而‘家’次强,且‘国’与‘家’在中国并非相互独立或并立关系,而是‘家’从属于‘国’,‘家’治理被拟制扩大适用于‘国’,人们对‘家’的感情也同理被衍化投射于‘国’,这是中华文明数千年绵延的文化基石之一”可知,这句话反映出“国”与“家”在中国并非相互独立或并立关系,“家”的治理方式可以被拟制扩大适用于“国”,“家”从属于“国”。(这句话反映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家国同构”模式,强调国家治理与家庭自治的关联。)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结合“从血缘关系的角度看,所有人都是亲戚,是周这个大家族的一员,统属于周王这个大家长的管辖。通过血缘关系将人联结为整体是氏族公社制遗留下来的传统”可知,血缘关系将人们联结为一个整体,有利于增强凝聚力。结合“大体上说来,血缘社会是稳定的,缺乏变动;变动得大的社会,也就不易成为血缘社会”可知,血缘关系有利于保持社会结构的稳定。结合“中国自古便有‘集人成家,集家成国’的说法,其传统‘家国同构’模式便是在‘身家一体’的基础上强调国家治理与家庭自治的关联,以及家庭在国家治理机理和社会组织功能上的桥梁性”可知,血缘关系促使人们维护家庭,进而“集人成家,集家成国”,有利于人们对国家的拥护认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风度(节选)铁凝那年李博十五岁,宋大刚十七。他们同在黑石头村的第八生产队,程秀蕊的爹就是队长。村里为他们安排的房子在程家隔壁。虽然黑石头村是穷村,这几个城里来的学生却没有特别沮丧,他们白天上工,晚上回来就着柴油灯读书写字。年龄最小的李博喜欢打乒乓球,每天不管多累他也要站在院里对着土墙打上一阵。李博读《资本论》,并渴望读到《列宁全集》。程秀蕊不明白为什么他会把乒乓球和《资本论》看成生活中那么要紧的事。程秀蕊问李博,你一个人和这土墙没完没了地打球可为了个什么呢?她家有时会邀请他们过来吃饭,玉米、红薯两样面混合的素馅蒸饺。逢这时他们会敞开肚子,把自己吃得龇牙咧嘴。爹和娘对城里来的学生们,那实在是好。一天李博从县城回来,兴奋地告诉胡晓南和宋大刚,他能从小姨她们厂拉来一车大粪送给程秀蕊家。李博问胡晓南和宋大刚谁愿意和他一起去拉粪,胡晓南说队长派他夜里浇地,只能是宋大刚和李博一道进城了。程秀蕊并不知道他们的计划,她跑来告诉李博一个消息:她们学校新来了一个名叫吴端的男生,会打乒乓球,曾经被市少年体校选中,听说是打遍全县无敌手。她撺掇李博说,约他来打一场怎么样?李博非常注意地听着程秀蕊带来的消息,然后用一声“嗯”表示同意约吴端。程秀蕊立刻追问明天行不行。李博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一声“嗯”。那个下午,李博和宋大刚步行进城,在小姨家吃过晚饭就推上粪桶和平板车,到厂里的几间厕所去淘粪。据宋大刚讲述,巨大的木制粪桶一个人都搂不住,折腾了一两个钟头,大粪总算把粪桶填满。他们推着硕大的粪桶上路,天已黑透,路又不平,桶里的屎尿被颠簸着不断溅出来。这使得他们不能再走土路,得绕着县城平坦的柏油路回村。一路上,他们轮换着推车,宋大刚有点火不打一处来,一路抱怨着天黑、路远、粪臭、卖苦力的日子没有尽头。说到激愤处,干脆躺在地上哭闹起来。李博蹲在他身边又劝又哄,用细瘦的胳膊拼着全身的力气抱宋大刚起来,让宋大刚空手跟着走,然后他一人把粪推回了黑石头村。接着,他们又连夜返回县城送还粪桶和平板车。当他们再一次从县城回到村里时,太阳已经很高。程秀蕊站在家门口,在光天化日之下闻着墙根那堆新粪呛人的气味,看着由远而近的李博和宋大刚。她已经从胡晓南那儿知道了这一夜的“粪”事。他们脚步趔趄,灰头土脸,形容憔悴,神情却亢奋。宋大刚只对程秀蕊说了一句话:粪来了,我可得去睡了。程秀蕊对李博说,你呢?要不咱们改一天吧。李博告诉她,不用改,下午行。在那个五月的下午,李博在黑石头村小学的破院子里和镇中学的乒乓球高手吴端如约会面。据说吴端还是身穿西式短裤小方格衬衫,白球鞋还是一尘不染,球拍是名牌“红双喜”的。李博的球拍是低一级“流星”的,边缘的破损处粘着星星点点的橡皮膏,他的衣裳,还溅着一些大粪的斑点。但这并不妨碍他和吴端在开赛前和比赛后还互相握手——据说。所以用“据说”,是因为这场比赛的策划人程秀蕊没能来看比赛。那天她的娘突发阑尾炎,程秀蕊和爹一块儿送她去了镇医院。守候了娘一夜的程秀蕊满心惦记的都是李博的输赢。她一回村就迫不及待地向胡晓南和宋大刚打听昨天的比赛。谁赢了?他们不知道,因为没有去观战。她又去向村里的大人和孩子打听。谁赢了?村人并不了解乒乓球,他们甚至看不懂输和赢,因此他们的回答无法让程秀蕊满意。况且,他们的注意力在另外的地方,他们怎么也不明白为什么赛个球还非得握握手不可,两个半大的孩子家。谁赢了?程秀蕊又急切地想要去问李博。她听说李博正在地里浇麦子,就直奔八队的麦地。远远地她就看见他正弯着腰改畦口。哎——,李——博!她铆足了劲儿冲他喊:谁——赢——啦?麦子正在灌浆,程秀蕊的喊声在饱满而又广阔的麦田里顽强地、不间断地泛着回音。当李博直起腰就站在程秀蕊对面时,她却又谨慎地像怕吓着他似的小声问道:谁赢啦?他冲她无声地笑笑,她说不清那笑是腼腆还是自豪,是喜悦还是遗憾……接着,他把头微微一偏,望着远方低声感叹道:“那个吴端,嗯,真棒。”他的神情真挚而又惆怅,或者还有一种清淡的思念。程秀蕊永远记住了五月的麦子地里李博的那个瞬间。阳光之下有一个词在她心里突然就涌现了:风度。是了,那就是风度。在这样的风度面前,一时间问和答似都已经显得多余。那时她站在五月的麦子地里,仿佛被定住似的不能动弹,世界也在那一瞬间变得安详静谧,洁白纯真。李博的那声感叹,到底还是有那么一点不甘心。回到学校她还是忍不住向“真棒”的吴端问了那天的输赢。吴端一脸敬意的坦率回答印证了程秀蕊的猜想,吴端的回答也让她生出一种冲动,那是想要赞美他们的冲动,在她心中,从此就有了两个真正不凡的少年。(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宋大刚在路上哭闹原因之一是运粪引发的对目前生活境遇的不满,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抗。B.村人不了解乒乓球、不明白他们为何握手及程秀蕊急于知道比赛输赢,都反映出城乡文化的差异。C.画线句中,“他的神情真挚”是指李博赞美对手出于真诚,“惆怅”指他再也见不到吴端的遗憾。D.“仿佛被定住似的不能动弹”这一句话,反映的是程秀蕊突然悟出“风度”之后,内心受到震撼。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突出李博的“风度”,文章既通过神态等描写进行刻画,也通过程秀蕊、吴端的视角来进行描写。B.文章详略有致,重点突出,详写了李博连夜去城里拉粪的过程,以及李博、吴端两人比赛的经过和村人观看球赛的场景。C.文章中“程秀蕊不明白”“程秀蕊看着”“程秀蕊永远记住了”等语句,说明文章主要以她的视角观察、思考、倾听。D.文章语言耐人寻味,如“喊声⋯⋯顽强地、不间断地泛着回音”,通过描绘喊声的特点,传达出人物强烈的好奇。8.“拉粪”一事表明李博具有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9.作者为什么不明确地交代比赛输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答案】6.D7.B8.①知恩图报。他拉粪是出于对照顾他们这些“城里学生”的队长一家的感激和回报。②吃苦耐劳。他淘粪、拉粪、送还车子毫无抱怨,一言不发地咬牙坚持。9.①不明确地交代比赛的输赢,将笔墨集中于双方对对手的态度,更好地凸显了他们超越比赛、看淡输赢的“风度”,也能凸显他们热爱打球、尊敬对手的形象。②不明确地交代比赛的输赢,更能引发读者的猜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抗”过度解读,他只是在抱怨。B.“都反映出城乡文化的差异”错误,“急于知道比赛输赢”并不是城乡文化差异造成的。C.“‘惆怅'指他再也见不到吴端的遗憾”错误,从后文看,“惆怅”指的是“到底还是有那么一点不甘心”。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B.“详写……李博、吴端两人比赛的经过和村人观看球赛的场景”错。原文“在那个五月的下午,李博在黑石头村小学的破院子里和镇中学的乒乓球高手吴端如约会面。据说……但这并不妨碍他和吴端在开赛前和比赛后还互相握手”,没有写他们比赛的经过,只是用“据说”交代了二人的球拍和衣着以及握手的情况;村人观看比赛的场景也没写,只是说“村人并不了解乒乓球,他们甚至看不懂输和赢”。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她家有时会邀请他们过来吃饭,玉米、红薯两样面混合的素馅蒸饺。逢这时他们会敞开肚子,把自己吃得龇牙咧嘴。爹和娘对城里来的学生们,那实在是好。一天李博从县城回来,兴奋地告诉胡晓南和宋大刚,他能从小姨她们厂拉来一车大粪送给程秀蕊家”,队长一家对这些学生们很好,李博之所以从小姨那里要一车粪送给程家是出于感激和回报,由此可概括出:知恩图报。根据“据宋大刚讲述,巨大的木制粪桶一个人都搂不住,折腾了一两个钟头,大粪总算把粪桶填满。他们推着硕大的粪桶上路……一路上,他们轮换着推车,宋大刚有点火不打一处来,一路抱怨着天黑、路远、粪臭、卖苦力的日子没有尽头。说到激愤处,干脆躺在地上哭闹起来。李博蹲在他身边又劝又哄,用细瘦的胳膊拼着全身的力气抱宋大刚起来,让宋大刚空手跟着走,然后他一人把粪推回了黑石头村。接着,他们又连夜返回县城送还粪桶和平板车”,对两个学生而言,淘粪、拉粪的活儿又脏又累,宋大刚还因此躺在地上嚎哭一场来发泄情绪,而李博虽然年龄小却始终咬牙坚持,最后还一个人把车子拉回来,并且毫无抱怨,可概括出:吃苦耐劳。【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文章没有明确交代比赛的输赢,而是着重写了双方看待对方的态度,“他冲她无声地笑笑,她说不清那笑是腼腆还是自豪,是喜悦还是遗憾……接着,他把头微微一偏,望着远方低声感叹道:‘那个吴端,嗯,真棒。’他的神情真挚而又惆怅,或者还有一种清淡的思念”“吴端一脸敬意的坦率回答印证了程秀蕊的猜想”,正是两人的态度让程秀蕊感到了什么叫做“风度”,“程秀蕊永远记住了五月的麦子地里李博的那个瞬间。阳光之下有一个词在她心里突然就涌现了:风度。是了,那就是风度。在这样的风度面前,一时间问和答似都已经显得多余”,由此,不明确地交代比赛的输赢,将笔墨集中于双方对对手的态度,更好地凸显了他们超越比赛、看淡输赢的“风度”,也能凸显他们热爱打球、尊敬对手的形象。从读者角度看,前文对这场比赛的渲染够多,“年龄最小的李博喜欢打乒乓球,每天不管多累他也要站在院里对着土墙打上一阵”“她们学校新来了一个名叫吴端的男生,会打乒乓球,曾经被市少年体校选中,听说是打遍全县无敌手”,因此读者也会急于知道比赛结果,而文章不明确地交代比赛的输赢,更能引发读者的猜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韩愈,字退之。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擢进士第。会董晋为宣武节度使,表署观察推官。愈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令。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愈过华,以为刺史阴相党,上疏治之①。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愈坐是复为博士。初,宪宗将平蔡,命御史中丞裴度使诸军按视。及还,且言贼可灭,与宰相议不合。愈亦奏言:“百姓习战斗,知贼深浅,若募以内军,教不三月,一切可用。”执政不喜。镇州乱,杀田弘正而立王廷凑,诏愈宣抚。既行,众皆危之。穆宗亦悔,诏愈度事从宜,无必入。愈既至,集军民,谕以逆顺,辞情切至,廷凑畏重之。转吏部侍郎。时宰相李逢吉恶李绅,欲逐之,遂以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诏不台参,而除绅御史中丞②。绅果劾奏愈,愈以诏自解。其后文刺纷然,宰相以台、府不协,遂罢愈为兵部侍郎,而出绅江西观察使。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终始不少变。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嫂郑丧,为服期以报。愈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不袭蹈前人者。长庆四年卒,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有删改)【注】①韩愈曾与柳涧有旧交,欲为其翻案。②台参,指京兆尹在上任之初,应该到御史台参见御史中丞。然此时韩愈同时担任着御史大夫,是御史台的名义长官,不可能参见御史中丞。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B.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C.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D.华阴令柳涧有罪/前刺史劾奏之/未报而刺史罢/后刺史恶之/按其狱/贬涧房州司马/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经,指经过孔子整理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B.执政,指的是掌管国家大事,或掌管国家大事之人。文中应指后者,即前文提到的宰相。C.“既行,众皆危之”中的“行”与“余嘉其能行古道”(《师说》)中的“行”含义相同。D.谥,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或褒或贬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极力谈论宫市问题触怒皇帝被贬;路过华州,认为刺史暗相勾结针对柳涧,上疏请求审理案件,并因此升任了博士。B.宪宗打算平定蔡州,裴度出使各军视察后,认为贼人可以消灭,韩愈也上奏建议招募训练百姓充实军队,二人均与宰相意见相左。C.镇州动乱,皇上下诏韩愈前往招抚,后又叮嘱韩愈不一定非要进入城中,韩愈到后召集军民,慷慨陈词,晓之以理,赢得王廷凑的敬畏。D.李逢吉憎恨李绅,于是任用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下诏韩愈不用台参,这引发了李绅的弹劾,然后李逢吉寻找机会将二人都调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三岁而孤,随伯兄会贬官岭表,会卒,嫂郑鞠之。(2)既御史覆问,得涧赃,再贬封溪尉。14.韩愈在文学方面有怎样的成就?请结合文章具体回答。【答案】10.D11.C12.A13.(1)三岁时父亲去世,跟随被贬的长兄韩会到岭南,韩会去世,嫂子郑氏抚养他。(2)御史复审之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贬柳涧为封溪尉。14.①韩愈卓然树立,成就一家之言,作品不落窠臼。②他写的名篇很多,而且都博大精深,不因袭前人。【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华阴令柳涧有罪,前任刺史上奏弹劾他,朝廷没有签复而刺史离职。后任刺史厌恶他审查这个案子,把柳涧贬为房州司马。“劾奏”是句子的谓语,不能断开,排除AB;“后”是修饰“刺史”的定语,意思是后任刺史,应断到下句,而不能与“罢”相连,排除C。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C.“含义相同”错,原文中的“行”是“出发”的意思,“余嘉其能行古道”的“行”是“遵行、遵从”的意思。句意:韩愈出发后,大家都为他担忧。/我赞赏他能够遵从古人从师的风尚。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因此升任了博士”理解错误,原文中说经过再次审查,证明柳涧确实有罪,且对柳涧进行了第二次贬谪,这说明二刺史秉公办事,并无互相勾结,韩愈因此被贬为博士,不是“升任”。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孤”,少而无父;“鞠”,养育。(2)“既”,……之后;“覆问”,复审;“得”,查出。【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愈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可得出:韩愈卓然树立,成就一家之言,作品不落窠臼。根据“其《原道》《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不袭蹈前人者”可得出:他写的名篇很多,而且都博大精深,不因袭前人。参考译文:韩愈,字退之,三岁时父亲去世,跟随被贬的长兄韩会到岭南,韩会去世,嫂子郑氏抚养他。韩愈自己知道读书,每天识记上千个字,等到长大后,能够完全通晓《六经》。进士及第。适逢董晋做了宣武节度使,上表请求让韩愈任观察推官。韩愈操行正直,直言无所顾忌。上疏直言陈论宫市问题,德宗震怒,贬官为阳山令。华阴令柳涧有罪,前任刺史上奏弹劾他,朝廷没有签复而刺史离职。后任刺史厌恶他审查这个案子,把柳涧贬为房州司马。韩愈路过华州,认为前后刺史暗中勾结,上疏请求处理。御史复审之后,查出柳涧有贪赃罪,再次贬柳涧为封溪尉。韩愈为此受牵连,重任国子博士。当初,宪宗打算平定蔡州,命令御史中丞裴度出使各军去巡视。他回来后,认为贼人可以消灭,但与宰相的意见不一致。韩愈也上奏说:“百姓熟悉作战,了解贼人的情况,如果招募他们到军中,训练他们不到三月,就完全可以使用。”宰相不高兴。镇州动乱,士兵杀了田弘正,拥立王廷凑,皇上下诏让韩愈前往招抚。韩愈出发后,大家都为他担忧。穆宗也后悔,让韩愈见机行事,不一定非要进入城中。韩愈到了之后,召集军民,把反叛和归顺的道理告诉他们,言辞恳切,王廷凑听了对韩愈很敬畏。后来韩愈改任为吏部侍郎。当时的宰相李逢吉憎恨李绅,想除去他,于是任韩愈为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特下诏免去韩愈参见御史中丞的礼节,同时授予李绅御史中丞的官职。李绅果然弹劾韩愈,韩愈用诏书来为自己辩解。这之后相互责问的文书很多,宰相以台、府不和谐为由,罢免韩愈京兆尹的职务使其任兵部侍郎,贬李绅为江西观察使。韩愈天性聪明敏锐,不随波逐流。和别人交往,自始至终没有一点改变。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寓居家中的有十六七人,即使自己的早饭供应不上,也和颜悦色地毫不在意。嫂子郑氏去世,韩愈为她服丧一年来报答养育之恩。韩愈卓然树立,成就一家之言论。他的《原道》《师说》等几十篇著作,都博大精深,不因袭前人。长庆四年去世,五十七岁,赠官礼部尚书,谥号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相见欢朱敦儒①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②散,几时收?试倩③悲风吹泪,过扬州。【注】①公元1127年金兵南下攻占汴京,宋徽、钦二帝被俘,朱敦儒南逃金陵,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作。②簪缨:指官僚贵族的冠饰,这里代指他们本人。③倩:请。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词上阕中“又”字表明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情景多次出现,内心苦痛更难忍受。B.朱词上阕词人登上城楼,远眺萧条秋景,眼前的深秋暮景让他联想到国家的命运。C.两首词在写景上都带有主观色彩,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D.两首词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语凝练生动,情感抒发强烈而充沛。16.两首词都有浓厚的亡国之痛,但具体抒发的情感却各有不同,请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答案】15.D16.①李词抒发了南唐后主对故国往事的回忆以及对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无限愁恨之情。

②朱词抒发了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和心系抗金前线的忧国之思(或:表达了对南宋朝廷苟且苟安、不图恢复的愤慨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两首词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错误,李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运用比喻修辞,朱词没有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故选D。【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李词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作者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过片“雕栏玉砌应犹在”一句承上,写的是回首中故国的情景。这句与上片一、三句相应,全从宇宙之永恒不变一面下笔。上文说“故国不堪回首”是不能忍受“回首”之悲苦,但这句“雕栏玉砌应犹在”,说明虽“不堪回首”,却又不能不“回首”,而是时时刻刻都在“回首”。“只是朱颜改”一句揭示出物是人非。这句与上片二、四句呼应,全从人生短暂、变幻无常一面下笔,表现出“往事”“故国”“朱颜”都已经长逝不复返的哀痛。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抒发了南唐后主对故国往事的回忆以及对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无限愁恨之情。朱词中,“簪缨”,是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中原沦陷,北宋的世家贵族纷纷逃散。这是又一次的“衣冠南渡”。“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这种“中原乱,簪缨散”的局面何时才能结束呢?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劝学》中,荀子从见、闻等方面讲述生活中善于“借力”的例子,然后得出的结论性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交代了诗人悲惨的人生际遇和人生处境。(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了苏轼与友人乘舟举杯共饮的场景。【答案】①.君子生非异也②.善假于物也③.万里悲秋常作客④.百年多病独登台⑤.驾一叶之扁舟⑥.举匏樽以相属【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生”“作”“扁”“匏樽”“属”。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A)多数人觉得一种事物美,是因为它能导致甜美的联想。人们对于颜色______①______,有人偏好红色,有人偏好青色,有人偏好白色。据一派心理学家说,这都是由于联想作用。例如红是火的颜色,所以看到红色可以使人觉得温暖;青是田园草木的颜色,所以看到青色可以使人想到乡村生活的安闲。许多小孩子和乡下人看画,都只是欢喜它______②______的颜色。有些人看画,欢喜它里面的故事,乡下人欢喜把孟姜女、薛仁贵、桃园三结义的图糊在壁上做装饰,(B)并不是因为那些木板雕刻的图好看,而是因为它们与有趣的许多故事相关。这种脾气并不只是乡下人才有。我每次陪朋友们到画馆里去看画,见到他们所特别注意的第一是几张有声名的画,第二是有历史性的作品如耶稣临刑图、拿破仑结婚图之类,像伦勃朗所画的老太公、老太婆,和后期印象派的山水风景之类的作品,他们却______③______。此外又有些人看画,偏重它所含的道德教训。记得詹姆斯在他的某一部书里说过,有一次见过一位老修道妇,站在一幅耶稣临刑图面前合掌仰视,悠然神往。旁边人问她那幅画何如,她回答说:“美极了,你看上帝是多么仁慈,让自己的儿子去牺牲,来赎人类的罪孽!”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①各有所好②花红柳绿(五彩缤纷)③不屑一顾(不以为意)19.(A)多数人觉得一种事物美,是因为它能唤起甜美的联想。(B)并不是因为那些木板雕刻的图好看,而是因为它们与许多有趣的故事相关。【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根据“有人偏好红色,有人偏好青色,有人偏好白色”可知,此处是说人对于颜色的爱好不同,可填“各有所好”。各有所好:各人有各人的爱好,指人的爱好出自人的本性,只应听其自然。第二空,此处指画中的颜色很多,可填“花红柳绿”或“五彩缤纷”。花红柳绿: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繁多,色彩绚丽,十分好看的样子。第三空,根据“却”字可知,他们不喜欢“老太公”“老太婆”这类画,可填“不屑一顾”或“不以为意”。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不以为意:意思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A)“导致……联想”搭配不当,可将“导致”改成“唤起”;(B)语序不当,“许多”应放在“有趣”前面。(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水的滋润下,小白菜叠绿铺翠,如茵似毯。但青虫会来招惹菜叶,母亲拿着喷雾器,手把手______①______。幼苗期的白菜天真烂漫,在微凉的风里水灵灵地伸展腰身,在秋风中咯咯地笑,笑着笑着就从幼童变成了少女。转眼间又到了含羞的青春期,新生叶片向内卷曲,颜色_____②_______,而是成了微黄。白菜有了心思,开始收心养性。母亲找来稻草绳或者红褐色的地瓜蔓,在我辅助下将白菜铺展的叶子拢起来,然后拦腰捆扎结实。老叶呵护着新叶,也护住了内心的清白,不用每天清洗菜心了,勤浇水即可。不久,白菜长成了自律自爱、丰腴结实的村姑模样。立冬,白菜修成正果,成了农人喜欢的身怀六甲的少妇。小雪节气到了,______③______。太平车的筐满了,母亲搭袢上肩,身体前倾,一声“走”,我在车前双手拽着肩上的绳袢弓身拉车,一大一小两个身影和一车白菜,披一身冬凉,蚁行在旷野暮色中。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写出一种进行分析即可)22.语体色彩包括口语和书面语,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语体特点及其表达效果。【答案】20.①教我给小白菜喷药(教我除虫)②再也不是翠绿③开始收白菜了21.①比喻。将白菜喻为幼童、少女,突出其由稚嫩到青春的生长过程,生动形象。②拟人。“伸展腰身”“咯咯地笑”赋予白菜人的动作、性格,形象地刻画出白菜的生机勃勃。③顶真。“咯咯地笑,笑着笑着就变成了少女”运用顶真,使前后两句话衔接紧密,表现出白菜在不知不觉间迅速生长的过程。22.①语体特点:“筐满了”“一声‘走’”“两个身影”“一车白菜”等句子用语平实朴素,类似口语;“一身冬凉”“蚁行”“旷野暮色”等具有书面语的特点,甚至带有文言色彩。②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