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研究_第1页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研究_第2页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研究_第3页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研究_第4页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朱青

国外本科?财政学?教材关于社会保障的根本内容?财政学?〔第四版,陈共教授编著〕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介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一局部国外本科?财政学?教材关于社会保障的根本内1.本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开展HolleyUlbrich: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Chapter18,Welfare,SocialSecurity,andtheSocialSafetyNetTheEvolvingSocialWelfareStateNeilBruce:PublicFinanceandtheAmericanEconomyChapter9,SocialsecurityandMedicareSocialSecurity:thenation’sbiggestgovernmentprogramABriefhistoryofSocialSecurityintheUnitedStates2.政府为什么要举办社会保险HarveyS.Rose:PublicFinance,FifthEditionChapter10,SocialInsuranceⅠ:SocialSecurityandUnemploymentInsuranceWhyHaveSocialInsurance?NeilBruce:PublicFinanceandtheAmericanEconomyChapter9,SocialsecurityandMedicareWhySocialInsuranceR.A.Musgrave: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FifthEdition〔中译本〕第十一章支出政策的案例分析:〔2〕低收入援助与社会保险第四节“老年、遗属保险的有关问题〞公共供给与私人供给3.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内容:保险工程、筹资模式、津贴结构、资金来源HarveyS.Rose:PublicFinanceFifthEditionChapter10,SocialInsuranceⅠ:SocialSecurityandUnemploymentInsuranceStructureofSocialSecurity:BasicComponentsHolleyUlbrich: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Chapter18,Welfare,SocialSecurity,andtheSocialSafetyNetWhatisSocialSecurity?NeilBruce:PublicFinanceandtheAmericanEconomyChapter9,SocialsecurityandMedicareSocialSecurity:thenation’sbiggestgovernmentprogramThesocialsecuritybenefitsstructureFinancingsocialsecurity

DavidN.Hyman:PublicFinanceChapter8,SocialsecurityandSocialInsuranceTheSocialSecurityRetirementSystemPay-as-yougoversusfullyfundedpensionsystemHowretirementbenefitsarecomputedundersocialsecurityFullretirementageR.A.Musgrave: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FifthEdition〔中译本〕第十一章支出政策的案例分析:〔2〕低收入援助与社会保险第三节社会保险工程4.社会保障基金与政府预算的关系HolleyUlbrich: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Chapter18,Welfare,SocialSecurity,andtheSocialSafetyNetTheTrustFundandtheFederalBudget5.社会保障对人们经济行为的影响HarveyS.Rose:PublicFinanceFifthEditionChapter10,SocialInsuranceⅠ:SocialSecurityandUnemploymentInsuranceEffectsonEconomicBehavior(SavingBehavior;RetirementDecisions)UnemploymentInsurance:EffectsonUnemploymentNeilBruce:PublicFinanceandtheAmericanEconomyChapter9,SocialsecurityandMedicareSocialSecurity:thenation’sbiggestgovernmentprogramEconomicEffectsofSocialSecurityDavidN.Hyman:PublicFinanceChapter8,SocialsecurityandSocialInsuranceTheImpactofSocialSecurityonSavingsandWorkIncentivesR.A.Musgrave: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FifthEdition第十一章支出政策的案例分析:〔2〕低收入援助与社会保险第四节“老年、遗属保险的有关问题〞对资本形成的影响;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6.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HarveyS.Rose:PublicFinanceFifthEditionChapter10,SocialInsuranceⅠ:SocialSecurityandUnemploymentInsuranceSocialSecurityReform

HolleyUlbrich:PublicFinanceinTheoryandPracticeChapter18,Welfare,SocialSecurity,andtheSocialSafetyNetProposalsforReformSocialSecurityinTwentyyearsDavidN.Hyman:PublicFinanceChapter8,SocialsecurityandSocialInsuranceProposalstoReformSocialSecurity:MaintainingBenefitsversusPartialPrivatization第二局部?财政学?〔第四版,陈共教授编著〕第六章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介绍一、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1.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2.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意义〔1〕社会保障是宏观经济的“内在稳定器〞〔2〕社会保障是政府矫正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手段〔3〕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私人保险市场的缺陷3.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开展〔1〕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特点〔2〕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分类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开展二.我国的根本社会保障制度本局部从保险覆盖范围、保费筹集、运行模式、津贴发放等角度,对不同险种的根本情况进行了介绍。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三.我国的辅助社会保险工程1.工伤保险2.生育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工程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有待完善的问题1.进一步改革的方向2.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问题〔1〕现收现付式和基金式养老保险方案的特点〔2〕我国养老社会保险方案从现收现付式转向基金式的困难〔3〕辽宁省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的做法3.开征社会保险税的问题4.广阔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第三局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内容三.我国的主要社会保险方案四、财政与社会保障之间的资金关系五.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1.市场分配机制与社会保障的“社会稳定器〞功能市场分配机制必然导致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拉大,造成贫富悬殊,引发社会矛盾激化,破坏社会的稳定,而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对于每一个富人必定有500个穷人与之相对应,……富人的富有激起了穷人的愤怒,于是在需求和恶意的驱使下去侵犯他人的财产,……只有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财产的所有者才能平安地睡上一夜。亚当.斯密在?关于法学的讲演?中还说:法律和政府可以被认为是富人在任何情况下压迫穷人的联合体。它们还能保护富人对商品的过多的占有,否那么会迅速被穷人攻击破坏。如果没有政府的阻止,穷人会用公开的暴力手段使富人的财富减少到与自己相等。面对社会贫富差距扩大,人们对未来失去希望,不公平感增加,这种不满情绪会引发社会动乱。正如希勒教授在?金融新秩序?一书中指出的:“如果不平等加剧,会产生对社会充满怨恨的阶层,从而改变社会的性质。这种冲击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灾难〞。2024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开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2.经济开展与社会保障斯蒂格利茨教授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一书中指出:“开展不是帮助少数人致富,它不是让都市中的富人能消费得起世界名牌而把穷人遗弃在穷困和悲惨之中〞。“开展是整个社会的转型,要能够改善穷人的生活,使得人人都有时机获得成功,并且能享受良好的医疗和教育〞。3.社会伦理道德与社会保障一般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人的收入上下可以让市场进行裁决,但一个人的生与死不能由市场进行裁决。阿瑟·奥肯在?平等与效率?中指出:“政府虽不能阻止老天下雨,但可以制造雨伞〞。他还主张社会应“在平等中注入一些合理性,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4.人权与社会保障在中国,人的生存权和开展权是最根本的人权。社会保障可以看作是人们生存权的保障机制。为了尊重根本人权,我国新的宪法修正案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写进了宪法。5.社会主义制度与社会保障消灭贫困,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要条件。作为政府转移支付手段的社会保障方案,那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根本前提。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是0.417,超过兴旺国家1990年代0.338的平均水平。胡鞍钢和王绍光在?战略与管理?2024年第3期发表的文章中认为,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5根据李实、岳希明撰写的?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调查?,中国的基尼系数1995年为0.437,2024年为0.454。主要国家1990年代初的基尼系数:瑞典和日本,0.25;奥地利,0.27;德国,0.28;印度,0.3;加拿大和韩国,0.32;法国,0.38;美国,0.41;尼日利亚,0.45;俄国,0.47;哥伦比亚,0.57〔?1999—2000世界开展报告?〕6.对外开放与社会保障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度越高,其对他国的经济依赖程度就越大,本国经济受到其他国家经济波动影响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这就需要国家用一定规模的社会保障支出来稳定社会。分析说明,许多国家的开放度与社会保障支出规模呈正相关的关系。斯蒂格利茨教授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中指出的:“因为贸易自由化出现在平安网到位之前,那些失去工作的人们被迫陷入贫困。因此,〔自由化〕承诺的增长并没有随之而来,随之而来的是悲惨困境的增加。甚至那些并没有失去工作的人也被一种已经增加的不平安感所笼罩〞。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内容1.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政府按照保险原那么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方案,它要求受保人和其就业单位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一定的费用,同时政府在保险方案出现入不敷出时给予一定的补贴。目前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工程。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是国家财政通过财政拨款,向生活确有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资助的社会保险方案。它目前包括:〔1〕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方案即家庭人均收入达不到当地的低保线时,由当地政府出资补足到低保线。2024年底,全国低保对象2247万人,较上年增加193万人;占非农人口的6.8%。2024年12月底,全国低保线平均为每月190元;广州为300元,上海、北京为290元,郑州180元,南昌143元。另据2024年民政部“百城万户〞低保对象的调查,低保对象中63%的家庭都有病人,因病至贫现象十分严重。另外,2024年上海、深圳、厦门的低保水平均低于当地上一年人均食品支出,前者分别只相当于后者的83%、86%和99%。只有北京和天津低保标准超过了人均食品开支标准。〔2〕下岗职工生活补贴方案1998年至2024年,国有企业累计有2818万人下岗;1999~2001年,全国进入再就业效劳中心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每年有600多万人,他们每月可以享受一定的根本生活费,到2024年底,滞留在下岗职工再就业效劳中心的职工已经减少到195万。2024年底全国平均水平为375元〔人均月工资为1031元〕。该方案的资金来源从制度上说由企业、政府和社会三方负担,但实际上根本是由各级政府和当地的失业保险方案出资解决。执行结果是:各级财政出资60%,社会30%,企业10%。根据劳社保发2024年24号文,北京、天津、辽宁等10个地区已经完成了并轨工作。〔3〕农村“五保户〞救济即由民政部门对农村中的一局部“五保户〞〔即享受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孤寡老人、残疾人〕的供养提供定期定量资助。现行政策根据国务院1994年1月颁发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由各省具体规定。2024年底,已保人数254.5万,占应保人数的44.6%;其中集中供养占20%。〔4〕农村贫困户定期定量救济即政府向农村的特困户和局部贫困户提供的定期定量补助。〔5〕灾民救济即政府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而遇到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提供的必要资助。3.一局部民政社会福利效劳即国家民政部门举办的社会福利工程,包括对盲聋哑和鳏寡孤独的社会成员给予的各种物质帮助,如社会福利院〔孤儿院、敬老院、精神病福利院等〕、烈属和残废军人抚恤金方案以及对孤老复员军人的定期定量补助。其资金大局部来源于国家预算拨款。三.我国的主要社会保险方案1.养老保险现行根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按照国务院1997年公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根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的,到2024年未,参保人数11128万人〔含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领取养老金人数3603万人。2024年养老方案支出约2741亿元。根本养老保险主要由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筹集资金:企业的缴费率目前全国平均为20%,但有些地区较高,如上海、辽宁和黑龙江为23%,吉林为24%,新疆建设兵团为25%;个人的缴费率目前大多数地区为7%,今后将提高到8%。根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养老保险基金分为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两局部,企业缴费大局部计入统筹基金,一局部计入个人账户;职工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计入个人账户的企业缴费比例加个人缴费比例应到达11%。企业社会统筹基金个人个人账户根底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根本养老保险方案的养老金分为根底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局部。根底养老金的月标准为当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标准为本人个人账户存储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能享受根底养老金,其个人账户的存储额可一次性提取。职工调动时,其个人账户存储额全部随同转移。职工在职或退休后死亡的,其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局部可以继承。目前根本养老保险方案以县级统筹为主,但大多数省建立了资金调剂机制。实行省级统筹的有北京、上海、天津、福建和陕西等。按照规定,各地养老保险基金的结余额除预留2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购置国家债券和存入银行专户,严格禁止投入其他金融和经营性事业。到2024年底,全国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051亿元。2.失业保险1986年我国开始在国营企业职工中实施失业保险,企业的缴费率为1%。1999年1月,国务院公布?失业保险条例?,从而确立了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到2024年底,参加失业保险的职工已达10373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415万人。失业保险支出203.5亿。失业救济金标准约为地方规定的最低工资的70%。2024年全国平均标准为每月195元,北京295元,上海297元,广州395元,兰州、西宁180元,南昌188元。2024年失业保险方案的缴费收入为252.2亿元,支出为203.9亿元,当年结余48.6亿元〔但有5个省收不抵支〕,累计结余304亿元。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要按照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缴纳失业保险费;职工个人要按照本人工资的1%缴纳失业保险费;但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招用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本人不缴纳失业保险费。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缺乏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缺乏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

3.医疗保险现行的医疗保险是根据国务院1998年发布的?关于建立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建立的。到2024年底,全国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到达9400万人,其中退休职工2479万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截至到2024年6月30日为10094万人。2024年,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600亿元,支出411.3亿元,期末累计结余441.3亿元。2024年支出为636.8亿;累计结余680亿。按照文件规定,根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目前少数地区单位缴费率低于4%或高于8%,如吉林舒兰县为1%,山东菏泽的东明县为2%;上海12%,云南、青海、海南海口10%,北京、江苏镇江和苏州9%。另外,浙江和四川一些地区规定退休职工也要缴费。根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账户构成。职工个人缴纳的根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根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局部,一局部用于建立统筹基金,一局部划入个人账户,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30%左右,具体比例由统筹地区根据个人账户的支付范围和职工年龄等因素确定。统筹基金的起付标准原那么上应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封顶金额〕原那么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从个人账户中支付或由职工个人负担;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主要从统筹基金中支付,个人也要支付一定的比例。在实际执行中,各地的做法不同。起付标准多数按当地平均工资计算,但有的按本人工资水平计算〔如山西晋城规定为本人工资的5%〕,还有一些地区规定为固定金额〔如北京为1300元,有的地区只为100元〕;另外,多数地区退休职工的起付标准低于在职职工,如上海在职职工为1400元,退休职工为700元。起付线以上个人支付的比例各地做法也不完全相同:一些地区根据医疗费的大小确定个人支付比例;有的地区根据退休与否确定支付比例;少数地区不分医疗费大小规定一个支付比例。封顶的金额确实定也有不同的做法:多数地区规定为某个固定的金额,也有一些地区按社会平均工资的4倍确定,个别地区按本人工资水平的一定倍数封顶;另外,一些地区退休职工的封顶金额高于在职职工。四、财政与社会保障之间的资金关系1.社会救济、民政福利效劳完全由政府预算出资,支出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其中,低保方案的资金60%~70%由中央财政提供;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生活保障资金的75%由中央财政提供。2.社会保险有独立的缴费收入,但目前这局部收入不纳入政府预算,而是作为“线以下支〞。但财政也要承担一局部供给资金的责任。根据规定,当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方案收不抵支时,地方财政有义务弥补赤字。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社会保险方案也给予了大量的补贴。2024年中央财政对养老保险的补贴是474亿元。2024年,各级财政预算内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为2844.8亿元。五.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需要研究解决的几个问题1.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开展城乡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假设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社区保障、国家救济相结合。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社会保障的资金紧缺问题社会保障属于“高消费〞的公共产品,政府要想实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就必须拿出大量的财政资金给予支持。政府为社会保障筹资有两个方式:一是通过雇主和雇员的社会保险缴费;二是通过所得税、增值税等一般税收收入。目前我国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率已达30%左右,高于许多兴旺国家,再提高缴费率已没有很大余地。如美国为5.35%,奥地利为12.55%(包括养老和残疾保险),芬兰为16.6%,德国为9.3%,日本为8.25%。ChristothePlanas根据1970-2024年的数据分析,发现劳动力课税对欧盟国家的失业率有很大影响,劳动力课税减少3个百分点,可以导致失业率下降1个百分点。Daveri和Tabellini的研究说明,欧盟国家的失业税收弹性为0.5,即劳动力课税增加1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0.5个百分点。鉴于社会保险缴费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负面效应,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应当增加个人所得税或增值税在公共养老金筹资制度中的作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莫顿就曾指出:“用政府的一般财政收入为公共养老金制度筹资的最大好处是它不像社会保险缴费那样仅对工资收入课征,从而可以在各要素之间分散风险〞。从1995年到2001年,欧盟15国中,法国、爱尔兰、意大利、比利时、德国、荷兰、奥地利、芬兰等九国降低了社会保险缴费占GDP的比重,其中,法国、荷兰社会保险缴费占GDP的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以上。国外用一般税收取代社会保险费的途径有两个:一是用个人所得税局部地取代社会保险缴费。这种改革主要发生在一些北欧国家和西欧国家。例如,荷兰已将社会保险税与个人所得税合并征收,个人要就第一和第二收入段〔0~15331和15331~27847欧元〕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国民保险税两种税收,国民保险税的税率为29.4%,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95%和8.45%。另一个改革方向是用增值税为社会保险筹资。德国政府从2000年起提高了增值税的税率,用增加的增值税收入为养老社会保险筹资。瑞士在2000为了解决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资金缺乏,也将增值税税率提高了1个百分点。日本政府为了应付不断增长的社会福利开支,也准备动用一局部消费税资助社会福利方案。3.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是否应当转向基金式国外学者主张实行基金式养老社会保险的理论依据有二:〔1〕现收现付式不利于提高国民储蓄率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为代表的一派经济学家反对实行现收现付式的养老保险方案,其主要理由是:现收现付式的养老金方案会降低国民储蓄率,从而不利于一国的经济增长。这种观点是基于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的生命周期理论根底之上提出来的。根据生命周期理论,费尔德斯坦认为,政府的养老社会保障方案未来将向退休职工提供公共养老金的承诺会产生一种“资产替代效应〞,即年轻职工会把政府提供养老金的承诺视为是自己的一种隐性的财富,是个人养老储蓄的一种替代品,从而减少自己在工作期的退休储蓄。另一方面,这种现收现付式养老金方案并不能像基金式公共养老金方案那样能够相应地增加政府的强制性储蓄,它实际上是政府债务的一种特殊形式,这两方面的影响叠加在一起必然会阻碍国民总储蓄率的提高。〔2〕现收现付式养老保险方案不利于应付人口老化1958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现收现付式养老金方案的“生物收益率〞(biologicalrateofreturn)概念。萨缪尔森认为,现收现付式养老金方案虽然不能取得金融投资收益,但它却可以取得“生物收益〞,其“生物收益率〞的数值约等于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1966年,亨利·艾隆在萨缪尔森“生物收益率〞概念的根底上又进一步指出:只有当人口增长率和工资增长率之和大于市场实际利息率时,现收现付式养老金方案才是可取的。从养老金方案的筹资角度看,由于这时它的“生物收益率〞高于市场利息率,所以它优于基金式的养老金方案。后来人们把亨利·艾隆的这一观点称为“艾隆条件〞(Aaroncondition)。一些经济学家根据“艾隆条件〞反对实行现收现付式养老社会保险方案。他们认为,世界许多国家尤其是兴旺国家人口增长率已经放慢,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而且各国都面临着人口老化的问题,加之许多国家受经济衰退的影响职工工资的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在这种情况下,“艾隆条件〞已得不到满足,实行现收现付式养老金方案的社会经济根底已不再具备。我国养老社会保险筹资模式不具备转轨的必要性我国的储蓄率过高,而且没有大幅度下降的迹象,所以没有必要通过基金式养老保险方案来增加政府储蓄。伴随人口老化,我国的少儿负担率将趋于下降,未来人口的总负担系数没有大的增加,这将有利于我们应付人口老化。从1970年代起我国实行方案生育政策,我国的人口出生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的趋势。随着出生率的下降,我国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开始呈下降的趋势。据统计,我国少儿负担系数(14岁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982年为33.45%,1990年为27.7%,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我国少儿负担系数将降至18.83%。由于少儿负担系数呈下降趋势,我国未来的总负担系数(0—14岁和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例如,1990年的人口普查说明,我国当年的总负担系数为36.29%,根据上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研究报告,到2025年,我国的总负担系数为37.3%,仅增长1个百分点。即使到2050年,我国的总负担系数也只为43.44%,这个比重仅比1982年人口普查公布的总负担系数41.05%增加了2.4个百分点。未来我国在相当长时期内仍能够满足“艾隆条件〞〔见下表〕通过养老保险方案本身的制度性调整,我国老年人的制度性依赖率将会有所下降。老年人制度性依赖率等于退休职工人数与全部在职职工人数之比,目前为23%,但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全部劳动人口的比重低于这个比例,通过扩大参保范围,可以降低制度性依赖率。从可能性考虑,我国养老社会保险转轨的难度也很大隐性养老金负债:政府向“老人〞和“中人〞所作的没有储藏基金对应的支付养老金的承诺年轻职工在转轨中承受的双重养老负担转轨国家隐性养老金负债的几种弥补方式政府发行转轨债券〔智利的“成认债券〞〕,这种做法是将隐性负债显性化出售国有资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