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养老模式调查探究(附问卷)11000字(论文)】_第1页
【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养老模式调查探究(附问卷)11000字(论文)】_第2页
【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养老模式调查探究(附问卷)11000字(论文)】_第3页
【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养老模式调查探究(附问卷)11000字(论文)】_第4页
【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养老模式调查探究(附问卷)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市奉贤区社区养老模式调研分析报告摘要 2一、引言 4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4(一)相关概念界定 4(二)理论基础 5(三)老年生活质量对养老模式选择的评价作用 5三、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现状及问题分析——以上海奉贤区为例 6(一)上海奉贤区老年人对城市社区服务的需求 6(二)上海奉贤区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 11(三)上海奉贤区社区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 12四、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策略 13(一)有效利用社区已有的资源 13(二)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 13(三)培养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 14(四)健全社区养老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 15结论 15参考文献 16附录:老年人需求与社区服务调查问卷 19摘要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老龄化逐渐成为全球范围的普遍趋势,随着我国人□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己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的形势,社区的发展使其逐渐成为各种服务的依托和载体,在这样条件下,社区服务在养老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社区养老服务也随之蓬勃的发展起来。社区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相结合,使得老年人在家,或熟悉的社区环境中享受到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社区养老加强了对老年人经济支持、社区照顾、老年人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多方面的养老服务功能。城市社区养老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能够提高老年生活质量,能弥补我国养老体系的不足。本文主要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研究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提出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相关参考依据。关键词:城市社区;养老模式;老年生活质量一、引言二十世纪初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的增加,在中国的养老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家庭养老模式仍然是中国养老的主要形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变化,家庭生活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孩子分别老人居住,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结构是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的家庭养老支持减少家属人数许多因素影响的核心,数量相对增加,家庭养老的负担增加。从社会养老的角度,保障机制不健全,虽然经过努力,我国养老保险覆盖率不断提高,但在压力和养老金的巨大需求面前,养老保险水平低,不能满足多层次的养老需求。为了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必须积极探索和建立新的养老模式,弥补传统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的不足。与此同时,与家庭密切联系的社区作为社会关怀的重要载体备受关注。社区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在家里的老人,享受多层次的社区养老服务或熟悉的社区环境,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社区养老、社区养老、精神慰藉、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养老服务功能。城市社区养老是养老新模式,它可以弥补中国养老金制度的不足。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一)相关概念界定1.养老模式养老模式有三种基本模式,即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但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这两种基本形式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也是目前的养老模式。简单来说,养老模式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养老方式。2.社区养老建立养老中心社区养老模式,其中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等机构在老年社区中,采取非营利组织的运作方式,为老年社区提供家政服务和健康服务。社区护理模式是居家养老,社区护理机构是第二。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还以上门服务、养老服务模式为辅,融合社会各阶层。社区护理有很多定义,但可以发现他们已经达成了共识,也就是说,社区养老不是家庭养老,而是在社区居家养老的模式。社区养老不是社会养老,而是社会机构养老服务的社区,实行社区居家养老。3.老年生活质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综合反映老年人生存和养老需要的各个方面的情况,是根据一定的物质条件对老年人自身和社会环境。强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是对客观和主观的综合评价。目标的具体体现,实际的生活条件和环境是可以衡量的;而主观感受的生活质量的直接评价的美德,尤其是老年人的程度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是由心理、情绪的测量,主观情感意愿刘渝琳.养老质量测评——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与保障制度刘渝琳.养老质量测评——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与保障制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7(二)理论基础1.社区照顾理论社区照顾理论在老年人照顾上的运用,使福利国家对老年人和残障人员的照顾从以前依靠大量建立和发展养老机构向如今的就近、就地养老转变,有效地避免了国家资源的浪费,政府在减轻财政压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众对于养老机构“非人性化”的批判。现如今,社区作用不断上升,许多国家都在强调社区照顾的重要性,我国亦是如此。2.需求层次理论需求层次理论是由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类需求可根据阶梯递升的顺序分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爱和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在这五种需求中,可以从外部因素获得的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爱与归属的需求,通过内部因素才能获得的是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社区老年人来说,同样具有这五个层次的需求,其养老需求也同样具有层次化的特点,如今世界范围内人们所谈论的养老问题,已经不再仅局限于考虑老年人晚年的物质生活是否有保障,但要多留意老年人的精神才能满足。对养老保险模式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政府、社区还是家庭,满足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也满足老年人自我实现的需要,真正让老年人晚年生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三)老年生活质量对养老模式选择的评价作用老年生活质量是一定社会条件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身心健康、社会环境中所处的状态和老年人主观感受的总和,涉及老年人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既是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又是内因和外因、主客观、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描述系统中的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权威的标准,是一个全面的,老年人的养老模式在不同的主观和客观标准的情况下,多维的反思;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是一个自我评价的标准,是一种客观公允反映了老年人的生活标准,各方面的评价因此,可以说,老人的生活质量是养老模式选择评价的最高标准。虽然中国仍对老年人养老模式选择部分存在是无赖之举,这是因为有与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可以为老年人和老年人提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差距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这就是俗话说的,民意的人,人民的舆论的真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反映了老年人的主观和客观生活,是对养老模式有效性的多维评价,是养老模式选择的权威评价标准。三、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养老现状及问题分析——以上海奉贤区为例(一)上海奉贤区老年人对城市社区服务的需求奉贤区是上海市市辖区。地处上海市南部,南临杭州湾,西北枕黄浦江。全区共有街道9个,下设93个社区,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采用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办法抽取了该区内200个老人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80份,回收率90%。在被调查的老人中男性占45%,女性占55%。60-69岁老人占70%,70-79岁老人占24.4%,80岁及以上的老人占5.6%。文化程度的情况,大专及以上占11.10%,高中占15.6%,初中占25%,小学占35%,其它占13.3%。职业分布状况为,干部占22.8%,企业管理人员占8.9%,办事员或技术人员占10.0%,个体职业者占5.6%,工人占48.9%,无业者占3.9%。1.社区照顾社区照顾主要是为了达到老有所养和老有所医的目的,在老有所养方面,除了在经济上的保障外,还包含养老地点的选择问题,即老年人更愿意在家中还是养老机构中接受社区的服务。如图3.1所示,在养老地点的选择上,无论是现实中还是期望中都以家庭养老为主,其比例达到97.2%。这表明,老人仍然非常依恋家庭,在熟悉的环境中度过晚年。这不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太多。图3.1养老地点的选择情况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有71.7%的老人与子女同住,而其中只有60.0%的老人希望与子女同住,而希望只与配偶同住的老人有32.8%,比现实中的16.1%高出一倍多,这表明,老年人对子女的依赖程度显著降低,这与家庭结构和社会转型的变化密切相关。在家养老的177位老人中,当问到生活需要照顾时,希望社区通过什么形式为其提供服务,有149人选择了上门服务,只有28人选择了社区日托服务,其百分比情况如图3.2所示。图3.2社区服务方式的选择养老场所、社区服务模式,我们可以看到,家庭仍然是老年人的家里,无论是与子女同住,与配偶同住,或独居的老人,他们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庭,即使他们不能生活自理,需要照顾当他们选择社区上门服务的比例比幼儿园高得多,从而进一步反映在家庭养老中的地位。因此,如何为居家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问题。这正是“居家养老院”兴起的原因,2012年上海市奉贤区第一个居家养老院建立以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便迅速的发展起来,目前,上海市奉贤区的9个街道,每个街道建立了一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它们从本社区内的大龄下岗女工中,选择一些符合条件的人作为养护员,专门为居家老人提供上门的服务,居家养老的发展情况如表3.1所示。表3.1居家养老的发展情况年份参加老人(户)参加老人(人)2014年2143912015年4616192016年669910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居家养老服务老人的需求正在迅速增长,开始居家养老服务主要表现为“三不”的老人等特殊群体实行政府给补贴他们,直到现在,许多老年人也开始购买服务,因此,可以说居家养老服务是重要内容的社区养老服务的未来。在本次调查中,当问及老年人对幸福的看法时,76位老人选择身体健康;50位老人选择儿女孝顺;41位老人选择有稳定的经济来源;5位老人选择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尊重;选择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和能够继续发挥余热的均为4人,具体分布情况如图3.3所示。图3.3老年人对幸福的看法可见,近一半的老年人健康为优先,而老年人一般都是去医院不方便,成本高,因此纷纷表示希望社区能为服务提供卫生保健服务,主要集中在医疗服务、医疗保健和康复服务、日常护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四个方面,目前上海市奉贤区有10%以上的居委会为7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为他们做一次身体检查,同时在各个街道也设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健相关的服务,以满足老年人老有所医的需求。2.社区活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老年人对社区活动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多,调查显示,66.7%的老年人经常关心国家大事,收看电视或收听广播;49%的老年人经常读书、看报;28.9%的老年人从事长期的兴趣爱好(包括棋牌、美术、舞蹈、唱歌等);73.3%的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6.7%的老年人经常外出观光旅游;4.4%的老年人上社区老年学校读书,如图3.4所示。图3.4老年人对社区活动的需求可以看出,在社区、体育锻炼的老年人的需求是最高的,并认为健康是幸福面前最大的节目达到体育锻炼的共识在六以上,活动,爱好旅游主要体现在体育娱乐文化中老年人的需求,这是社区活动的一个方面,主要是为了实现幸福的目标,看电视,听收音机是了解新事务和国家政策渠道的老年人,是社区中的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66.7%的老人经常从事这项活动,指出老年人是与时代相适应的,一般来说,相对学习教学,被动学习,但根据上海市的老年人的需要,可以看出,他们已经把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学习方式转变成了学习型的学习方式。此外,阅读和阅读报纸和社区老年学校的需求也非常高,可以看出,在社会活动方面,每个部分的老人的需求非常高。当问到参与社区活动的目的时,回答使自己高兴和锻炼身体的占66.7%,回答可以与更多人交往的占19.4%,消磨时间的占13.9%。3.社会参与在现在的社会中,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仍然保持着强烈的工作热情,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参与社会,很多街道和居委会的负责人都是老年朋友,调查显示,退休后仍希望继续工作的老人占22%,这部分老人都是身体比较健康的,他们希望继续工作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为了经济上的收入,更多的是因为通过继续工作可以丰富自己的晚年生活,使闲暇时间可以得以利用,并通过参与社会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调查发现这40位老人原职业多是干部或者企业管理者,参与社会的愿望也是他们在角色转换中一个很好的过渡。当问到想参加什么类型的工作时,有63%的老人选择了为社区居家服务。(二)上海奉贤区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1.老人传统观念制约,子女赡养有心无力从老年人的角度,由于受传统老观念的约束,上海市奉贤区社区老年人还是倾向于亲情养老,排斥住在养老机构,对于社区居家养老还不是十分了解,即使将社区居家养老的内涵向其进行具体解释后,大多数老人对于通过购买服务的形式享受居家养老服务还不是十分习惯。从子女的角度,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推进,学习、就业、生活以及工作的压力使得年轻人在赡养老人方面显得分身乏术,“常回家看看”、陪伴父母身边或许已成奢望。2.社区居家养老社区间差异明显,社区养老服务供需不均运行机制完备的大型社区里,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发展起步早,服务体系较为完善,服务种类多,养老服务的硬件设施也比较齐全,但是对于新建社区来说,由于社区成立时间短导致养老服务的开展缺乏经验可循,再加上老年人相对较少,所以可供选择的养老服务内容单一,停滞在日间照料阶段,涉及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服务寥寥无几,有待于优化和扩展。活动场所有限且活动设备简陋,不能针对社区老年人的不同养老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养老服务。3.机构养老规模小,发展受限养老机构数量少,目前上海市奉贤区的养老机构床位总数仅占老年人总数的1.3%,与国家规定的每千名老人30张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养老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对于经济条件好、想得到更优照顾服务和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来说会选择服务水平相对较高的公办养老机构,但现实却是床位一床难求。民办养老机构的居住环境与服务质量普遍存在问题,门可罗雀,老年人对其持拒绝或者观望的态度。4.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缺少专业化服务人才对于养老机构而言,除了服务专业化水平普遍较低,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有待提高;对于社区居家养老,首先由于为老服务基本属于无偿或者低偿,因此参与养老服务项目的企业或组织数量较少且大多是公益性质,难以形成竞争机制,导致养老服务效率偏低,另外职业社会认同感的缺乏也使得社区居家养老难觅管理人才,不利于服务素质的提升,最后在政府购买养老服务,企业或组织提供具体服务的过程中还可能存在道德风险问题。(三)上海奉贤区社区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1.家庭养老能力的弱化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转变与完善主要是由于家庭支持能力的弱化。家庭养老能力弱化是影响社区养老模式完善的关键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收入普遍增加,可以投入养老成本和能源的增加,另一方面,可以把养老金成本和降低能源、投资和能源的养老金费用影响社区护理的质量和老年人养老服务水平。如果一个家庭经济负担不重,能够减轻社区负担,把更多地精力投入到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或者无法自理的老年人,这样能更好地协调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比例。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影响家庭的规模。一般来说,家庭的规模越大,总收入和支出较高,家庭负担和压力的增加,老年人的养老服务能力减弱,也增加了社区养老服务的负担,主要来自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增强家庭养老,家庭的能力,社区和社会实现三共同协调实现老年人养老和谐的良好局面。2.养老观念的不及时更新养老金观念的更新也影响了社区养老模式的推进。目前,传统家庭的“中国孝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一些老年人仍然坚持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如果使用家用电源外实现自己的退休金,感到羞耻,没有尊严,这对推进社区养老模式观念的影响。这一阶段的老年教育水平一般,也影响了先进护理理念的形成。通过本次调查,43%的老年人是初中学历,硕士及以上几乎没有,大专以上学历仅占21%,这也影响对新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正是这种养老观念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让一些不认识社区的老人,不信任社区实施养老模式不被接受,社会养老模式的影响进一步推进。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进的理念,积极的理念才能引导社会积极推进养老模式。为此,养老金的概念是养老模式发展的关键因素。3.国家及政府政策支持不到位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社区在资源整合中的作用,但离不开国家和政府的支持。国家在财力和物力资源的社区方面的政府投资在增加,但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特别是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指导,还需要建立一个更积极的服务状态,进入社区,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政策来实现社区养老的指导作用,抓好全过程的宏观发展,社区养老保险实施有效监管,形成监督与反馈机制。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为社区财力不足或需要加大财政投入,确保社区养老顺利推进。可见,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是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养老保障中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4.与养老相关的法律制度缺位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实施与进一步推进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但在中国的社区养老的现行法律制度还比较小,在缺乏法律保护的社区服务的实施,对违法行为实施的消极方面,而不是通过法律手段解决,为老年人养老服务也没有法律做后盾支持,不能保证养老服务的质量,这也成为了一个为社区养老模式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四、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提高老年生活质量的策略(一)有效利用社区已有的资源要提高养老保障的质量和水平,必须以充足的资源为基础,西方发达国家都以发达的经济和丰富的财力作为保障。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薄弱,完善社区养老模式应有效利用社区现有资源。例如,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为老年人公园等设施应免费或只收取少量的手续费;在退休的老年人的年龄界有良好的体力和相对充裕的时间,社区应该是年轻的老年人聚集的社区养老服务,通常可以组织这些老需要帮助的老人结对,帮助照顾他们的基本生活,经常回家探望,陪同老人聊天或进行娱乐活动,老年人也可以获得一定的养老服务收入,社区也实现了自我支持的经济。在学校社区医院也可以用于社区养老服务专业人员培训,定期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等专业讲座;植物群落住宅废物可以通过养老服务中心或日托中心的转化,从而降低建设成本,也给房再次使用。还组织引导志愿者和非营利的社团组织,人力资源组织的社区,社区志愿者组,定期开展社区志愿养老活动;社区与社会非营利组织协商,鼓励落户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无偿或低补偿社区服务;也可以将市场上的相关机构,双方谈判代表定理组织、参与决策的老人,根据老年人的需求有了目标,如为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并定期检查监督部门,确保服务质量。(二)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1.合理规划养老设施的建设相关政府部门应纳入社区规划和城市规划建设,推进新建社区建设步伐,推进养老服务用地规划建设。在需求导向的地区对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谐为目标,合理布局安排老年福利机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发展,要与当地经济发展相一致。发达国家有很多形式的养老设施,比如老年福利院就包括养护型,特别养护型与低费型的,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有不同的服务可供选择。2.丰富养老设施的内容为了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养老设施在规划建设中的多样化。而且要做好社区养老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一个社区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完美。社区护理基础设施包括社区健身器材、社区养老院、社区护理、老年活动中心等,让老人不仅要支持,更要快乐。发挥各社区自身的地理环境优势,让老年人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社会养老服务。社会应该关注现有的社区医疗资源的整合,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其他医疗机构如社区私人诊所、按摩保健中心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周围支持系统正规的公立医院社区。一方面,建立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满足基本医疗需求的老年人;此外,根据不同的医疗需求的老年人和其他社区居民,对社区现有的一些专业养老服务资源建设使用,如老年护理中心、老年人康复护理咨询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统一管理。同时,建立社区医疗机构与公立医院附近的专业长期合作,包括医生培训、社区护理、康复和保健,鼓励和支持老年人在医疗机构实行优先服务,老年人建立专业的诊所、医院、社区、家庭与社区养老服务的。(三)培养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在培训专业方面,可以与当地相关院校合作,借鉴国外经验,以家庭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培养专职、兼职和社区志愿者共同工作的志愿者。您还可以利用社区中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人力资源有能力发挥热,有一个共同的话题在老年人之间进行沟通。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开启了老年人社会工作课程,建立了一个更具生理和心理的社区了解老年社会工作者,保障社区老年人的顺利发展服务。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委员会和服务人员的福利应适当增加。特别是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个专业的养老服务队伍,居家养老服务可以结合再就业,特别是可以通过人力资源如下岗失业人员的培养得到的,有政府补贴的再就业优惠待遇,并获得养老服务补贴困难,提高收入,而且降低了成本和老年服务成本。(四)健全社区养老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1.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需要法律法规的保障。要完善法律法规,完善法律法规,有利于保障社区养老工作的顺利开展,能有效监督养老服务的顺利实施,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应提供政策支持,在城市规划发展的规律,将加入社区养老服务,通过学习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为社区服务管理的专业培训,同时鼓励更多的公众支持组织的发展,参与社区养老模式。政府应规范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职工退休后获得基本养老保障。2.增加具体的法律实施细则规范的社区养老模式,目前法律法规只对社区养老模式发展的基本规范的规定方面,但对城市社区建设的养老模式的具体细节,如养老设施建设标准、职业养老服务水平的要求,以及志愿者管理等要有具体规定。能够在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的社区养老服务从法律、养老相关部门定期审核评估,也是社区养老服务评估和奖惩机制,建立考核,对服务过程的评价和处罚,规范养老机构服务人员。结论本文主要以上海市奉贤区为例,研究基于老年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上海奉贤区社区养老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老人传统观念制约、子女赡养有心无力;社区居家养老社区间差异明显、社区养老服务供需不均;机构养老规模小、发展受限;养老服务质量普遍较低、缺少专业化服务人才。导致上海奉贤区社区养老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家庭养老能力的弱化、养老观念的不及时更新、国家及政府支持不到位、与养老相关的法律制度缺位。想要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必须有效利用社区已有的资源、完善社区养老设施的建设、培养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专业人才、健全社区养老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和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可以更好地为老年人满足多方面的老年人的需求提供服务,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对中国老龄化高峰在许多老年人老化的问题,相信对社区养老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参考文献[1]徐怡珊,周典,玉镇珲.基于“在宅养老”模式的城市社区老年健康保障设施规划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1,02:69-72.[2]张凌晨.人□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析——以苏州市B社区为例[J].学理论,2011,06:103-104.[3]赵聪锐,周玉萍.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讨——城市社区老年照顾有关问题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02:44-46.[4]张忆雄,马佳,桂莹,李小平.不同地区社区养老模式下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05:1334-1336.[5]陈辉,丁艳秋.城市社区养老模式探析[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14-18.[6]夏辛萍.时间银行: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新模式[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0:2905-2907.[7]曹若怡.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初探——以老年食堂和家庭互助支起城市社区居家养老雏形[J].河北企业,2014,07:28-29.[8]杨萍,薛勤雅,许珂.人□老龄化趋势下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多元化探讨——基于南京市案例调研[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05:212-215.[9]雷玉明,曹博,李静.公共服务型政府视野中城市社区养老合作共治模式——以南京市玄武区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113-118.[10]董金秋,汪丽萍.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城市老人乡村社区养老模式研究[J].邯郸学院学报,2013,02:120-124.[11]许加明.城市社区空巢老人互助养老模式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16-17.[12]张晓峰,王文棣.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下对中国农村社区养老的探索[J].中国农学通报,2015,15:279-284.[13]巢小丽.多重视角下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浙江省宁波市南门街道的案例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7-14.[14]李玥,赵春江.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国际经验借鉴及路径选择[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39-44.[15]吴霞.中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导向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11:105-106.[16]司富春.中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和实践路径研究[J].中国发展,2016,04:25-30.附录:老年人需求与社区服务调查问卷尊敬的老年人:您好,本问卷针对您各方面的需求和您所在的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希望通过该调查更好的了解您的需求和社区服务之间的差距,并找到影响这一差距的原因,以提高您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这会占用您少许宝贵时间,衷心感谢您的合作!请在您认为符合自己的选项上划“√”,无特殊说明的都为单项选择。个人情况您的性别:男□女□您的年龄:60-69□70-79□80岁以上□你的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或中专□初中□小学□其他□您的原职业:政府干部□企业管理者□办事员或技术人员□工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