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一中高三第三次测评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长三角城市群,包括上海,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等,江苏省的南京、无锡等,浙江省的杭州、宁波等,共26市。它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区域之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指明,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摘编自《百度百科》)材料二:6月24日,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年度工作报告》等若干文件,启动了一批科创和产业合作平台,并聚焦质量标准、产融结合等六大高新地建设,签署了1项区域一体化合作项目,总投资达2192.19亿元。今年5月13日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强合作,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打造科技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产业和城市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走廊”,这标志着G60科创走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6月1日以来,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九城市集聚龙头企业845家,产值2.6万亿元。同时,九城市之间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交互投资2280亿元,促进科创要素高效对接。此外,在政务服务领域,九城市率先推进30个事项“一网通办”,被国务院办公厅确定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试点区域。(摘编自韩俊杰、汪瑞华《长三角G60联席会议在安徽芜湖召开》,新华网2019年06月24日)材料三:(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05月24日)材料四从竞争的角度来看,区域经济中的先发地区会形成强有力的“虹吸效应”,以更高的收益让后发地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流动汇集到中心城市。这就导致后发地区无法同步获得城市化红利,出现“被虹吸”的现象。要破解“被虹吸”难题,在一体化进程中获益,就需要了解自身的独特优势,确立发展的科学定位。安徽在自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方面在长三角区域相对突出,这些优势需要与苏浙沪的金融资源优势、研发优势、国际贸易优势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安徽的竞争优势。突破行政壁垒的限制,才能够真正实现一体化的收益。正是因为许多地方行政壁垒的长期存在,才导致了长三角很多地区之间“最后一公里”无法连通,极大地限制了资源流动与市场发育,从而阻碍了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市场互补。造成行政壁垒的原因主要是对地区利益的保护。地区利益通常会聚焦于如何分配既有“蛋糕”,而不去“做大蛋糕”。安徽不能被动地等待中心城市来“领跑”,要积极探索主动出击如何通过一体化创新“把蛋糕做大”,从而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全面彻底地消除行政壁垒的阻碍。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还需要解决具体合作地点的利益共享问题。最近热议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就是对这一问题的创新对策。不过区域主要集中在苏浙沪“两省一市”交界地区。安徽虽然不能采取强强联合式的发展示范区,但可以采取借势互补式的“产业合作示范区”。推动安徽与江苏、浙江临界的一些城镇先行获取先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优势资源,从而在快速发展中实现利益增进。(摘编自王先柱《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主动破局》,《安徽日报》2019年04月16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长三角城市群是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也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城镇化基础最好的区域之一。B.在安徽芜湖召开的2019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取得丰硕的成果,标志着G60科创走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C.2008-2017十年间,三大城市群的GDP均稳步增长,但随时间推移,长三角地区优势不断扩大,2017年为全国GDP的贡献近60%。D.一个地区之所以发展滞后,是因为先发地区会形成强有力的“虹吸效应”,以更高的收益吸引着落后地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流动。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去年6月1日以来,G60科创走廊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取得许多成果,其中,“一网通办”体现了长三角政务服务的一体化。B.和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相比,长三角地区的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都具有优势,2017年,长三角的人口几乎是其他两区之和,这更有利于拉动消费。C.和京津冀、珠三角地区相比,2017年,长三角地区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人均GDP都是最高的,可见,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最好,人民生活最幸福。D.对地区利益的保护是造成行政壁垒的主要原因,而行政壁垒的长期存在,会极大地限制资源流动与市场发育,阻碍产业分工和市场互补。3.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如何主动破局?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G20国家科技竞争格局之辩——人工智能专题》报告显示,G20国家除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和土耳其,其他国家在近年来均发布或制定了人工智能相关战略或规划。其中,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和欧盟均发布了人工智能专项战略或规划,而印度和韩国则发布了脑科学与神经科学相关的专项战略或规划,其他国家如德国、意大利、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澳大利亚、阿根廷和巴西,虽未发布人工智能专项战略或规划,但是在其他的政府战略文件中均提及了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不过,从研发人力资源和基础研究经费方面来看,各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水平还是分出了高下。在这方面,《G20国家科技竞争格局之辩——人工智能专题》报告称,目前已经形成了“美国一家独大,英国、印度和加拿大等紧随其后,中国尚有差距”的竞争局面,相较美国,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储备、学术研究、产业研发力量、经费资助等仍有一定差距。(摘编自《群雄逐鹿人工智能,中国该怎么赢》——《中国青年报》)材料二:随着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数据和计算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智能科技和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内生于经济转型升级中所创造的智能化需求。中国在智能科技和产业发展领域的创新,不仅表现在数据生态方面,而且表现在包括算法、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在内的诸多领域和环节。在数据生态方面,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53亿,占网民总数的97.5%;农村网民规模为2.09亿,占网民总数的

27.0%。借助互联网基础设施,2017年互联网应用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网上外卖用户规模年增长率达到64.6%;手机外卖、手机旅行预订用户规模年增长率分别达到66.2%和29.7%;网民线下消费使用手机网上支付的比例由2016年的50.3%提升到65.5%,线下手机支付加速向农村地区渗透,农村地区网民使用线下手机支付的比例由2016年12月的31.7%提升到47.1%;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网民规模达到1.29亿,2.21亿人通过共享单车解决城市短距离交通出行需求。(摘编自《中国人工智能如何更发展》——《光明日报》)材料三:“虽然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应用很广,但这只是人工智能的一部分。中国要研究新一代的基础理论。”潘云鹤说,60年前“人工智能”刚提出时的信息化基础是单个计算机,而现在传感器网、大数据、云计算、超级计算的出现使得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人工智能的定义——‘让计算机变得和人一样聪明’,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科学家已经意识到,人的自然智能与机器智能终究不同,如何通过人机混合的脑机系统形成更强的智能,这方面的基础理论是下一步的发展空间。”“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包含很多外国人没有提过的想法。我们应该结合国家的发展用人工智能来解决中国问题、发展中国理论,同时也跟踪全世界的先进理论。”潘云鹤说,“例如多媒体技术中,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是分开进行的,而人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合在一起进行的。如何将视觉、听觉、味觉等这些感觉和文字触觉融合在一起,中国人提出了跨媒体智能,人工智能2.0要瞄准这个方向进行。除此之外,规划还提出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人机增强智能、智能自主系统等新的人工智能领域,这都是实现从‘并跑’到‘领跑’所必需的。”(摘编自《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在哪》——《光明日报》)1.下列对材料二、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据和计算是驱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各个国家人工智能相关战略或规划呈现出基于自身基础和优势的考量。B.中国在智能科技等领域有多方面的创新,而出现于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智能化需求促进了智能科技与经济在中国的发展。C.中国智能领域的发展在数据生态、算法、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在内的诸多领域和环节都有创新表现。D.原有的人工智能理论已不适应变化了的环境,中国人工智能下一步的发展空间是通过脑机系统形成更智能的基础理论。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一些国家以不同的形式发布了人工智能战略、规划,或把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其战略意义是不言而喻的。B.我们要高度重视我国人工智能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缩小与部分国家的差距、未来还要运用人工智能解决国家问题。C.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将立足于通过人工智能来解决中国问题、发展中国人工智能理论,也跟踪世界的先进理论。D.我国尽管在人工智能领域与部分国家存在差距,但也提出了“领跑”所必需的跨媒体智能、智能自主系统等新的人工智能理论。3.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与一般的“画二代”不同,张郎郎不以画为业,画画是他抒发心灵的道具。结果,张郎郎变成一位难以归类的“素人画家”,如果把绘画作品分为“纯绘画”与“杂绘画”两大类,张郎郎显然属于后者。“纯绘画”视绘画为独立自足的世界,反对非绘画因素的掺入。“杂绘画”不受这种限制,在不妨碍绘画表现力的前提下,尽量打破绘画与其他人文科学门类的界限,体现出综合与跨界的艺术特征。张郎郎将自己的画定义为“文人画”。早在唐代,王维就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张,乍一看,张郎郎的画风与传统的“文人画”相去甚远,与当今流行的“新文人画”也大异其趣。在他的画里,看不出传统的诗、书、画、印的功力,他以个人化的方式实现了传统文人画的现代转型,为“新文人画”打开一扇新的窗子。其成功的关键,在“文心”与“画眼”的融通,“诗”与“画”的优势互补。它们不只以造型、色彩的形式美吸引人的眼球,更以内涵意味的隽永打动人的心灵。“素人画”是与“学院画”相对的绘画,因为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凭感觉和直觉作画,束缚较少,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素人画”或许没有“学院画”的严谨、圆熟和精美,却有一种朴素稚拙、自由奔放的生机,其中更是保留了儿童画的天趣,具有丰沛的创造性。张郎郎对猫情有独钟,它是张郎郎的顽童之心与猫的自由精神相互契合的结果,其中融入他的人生体验与生命记忆,猫已成为张郎郎精神人格的另一个“隐身”。(节选自《名作欣赏》2019年策6期)1.解释“素人画家”的含义。2.根据文意,概括张郎郎绘画的艺术特征。3.简要概括文末划线的“精神人格”的内涵。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狄青,汾州西河人,善骑射。宝元初,诏择卫士从边,以青为延州指使①。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尹洙为经略判官,青以指使见,与谈兵,善之,荐于韩琦、范仲淹曰:“此良将材也。”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仲淹以《左氏春秋》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②犹存。帝尝敕青傅药除字,青指其面曰:“陛下以功擢臣,不问门第,臣所以有今日,由此涅尔,臣愿留以劝军中。”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擢枢密副使。皇祐中,广源州蛮反,岭外骚动。青上表请行。青戒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广西陈曙乘青未至,辄以步卒八千犯贼,溃于昆仑关。青曰:“令之不齐,兵所以败。”晨会诸将堂上,揖曙起,按以败亡状,驱出军门斩之。已而顿甲,令军中休十日。觇者还,以为军未即进。青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贼既失险,悉出逆战。青执白旗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不意,大败之,追奔五十里。还至京师,帝嘉其功。青为人慎密寡言,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始,与孙沔破贼,谋一出青,贼既平,悉以诿沔,退若不用意者。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为人,自以为不如也。熙宁元年,神宗考次近世将帅,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深沈有智略,能以畏慎保全终始,慨然思之。取材于《宋史·列传第四十九》(注)①指使:当时戍边军队职务。②面涅:脸部瘢痕。狄青出身寒微,因代兄受过而被刺字充军。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战安远,被创甚被:遭受。B.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益:更加。C.揖曙起,按以败亡状按:按照。D.与孙沔破贼,谋一出青一:全都。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时偏将屡为贼败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为人B.青以指使见以彰化军节度使知延州C.荐于经略使韩琦、范仲淹溃于昆仑关D.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以青起行伍而名动夷夏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二人一见奇之,待遇甚厚。韩琦、范仲淹一见到狄青就认为他很出众,对他非常看重B.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将军如果不了解历史,那也不过是有着匹夫之勇的人罢了C.青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狄青第二天却整顿军骑出击,只一个昼夜就跨越了昆仑关D.悉以诿沔,退若不用意者。把失利原因都推给孙沔,后退到自己仿佛不在意结果一样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狄青曾经获得尹洙的赏识,后来又得到了范仲淹的指点。B.狄青不愿去掉脸上的瘢痕,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C.狄青先是提振士气接着麻痹对手,一举取得昆仑关胜利。D.狄青深为军中将士所信服,声名更是震动中原边疆各地。5.本文中写了狄青这一人物的哪些过人之处?请依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秣陵道中口占二首(其一)①王安石经世才难就,田园路欲迷。殷勤将白发,下马照青溪。(注)①王安石罢相,归隐南京钟山时所作。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前两句蕴含的思想感情。2.分析这首诗的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_____________。(《论语》)(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4)不见复关,泣涕涟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氓》)(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7、当学习《祝福》中有关鲁镇人对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态度的内容时,老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了这则故事后,写出老师通过这则故事所阐明的观点。(不超过50字)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主人捉住猪,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猪的嚎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8、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①小吃是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能承载着你的经历、记忆或情感。请你介绍一种北京小吃,与朋友共同分享。②不久前,《红楼梦》被网友称为读不下去的名著,这让作家王蒙难以理解:“如果连这点累劲儿都没有,我们的精神生活就完蛋了,我们就都变成了懒汉、傻子。”你是否同意王蒙的观点?请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阐述理由。要求观点鲜明,自圆其说。③请以“家”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在抗击新冠肺炎过程中,某电视台“谁是最美的战‘疫’者”栏目推荐了下列四个(组)人及事迹:①2019年12月29日,武汉首批新冠肺炎患者转入金银潭医院。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张定宇和同事们奋战一线,无暇照顾被感染的医生妻子。目前有超过400万基层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感动中国。②1月25日凌晨4点,邱贝文(武汉90后餐饮店老板)发了一条朋友圈:24小时为武汉一线医护人员送餐。随后,全家齐上阵、连轴转,仅两天就向武汉的3家医院送出430多份暖心餐。此次战“疫”,众多80后、90后甚至00后以实干担当彰显青春本色。③2月13日,在“东京灯会满月节”为武汉募捐的“穿旗袍鞠躬女孩”,来到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转交募集到的50余万日元善款。“鞠躬女孩”的故事在中国社交媒体刷屏。④大年初三,田志阳、臧涛、林大才、孙志远、刘刚(武汉火神山医院建筑工人)开着私家车,赶赴武汉支援火神山医院建设。2月3日,武汉火神山医院正式收治病患,10天“中国速度”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栏目主编请你从中选择一个(组)人,作为新一期最美的战‘疫’者,并给栏目写一篇推荐文章,说明推荐的理由,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C2.C3.①将自身优势和苏浙沪的优势紧密结合,破解“被虹吸”难题。②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全面彻底地消除行政壁垒的阻碍。③在与江苏、浙江临界的一些城镇建“产业合作示范区”,实现利益增进。【解题分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选项变未然为已然,结合材料一“长三角城市群要建设面向全球、辐射亚太、引领全国的世界级城市群”分析,原文是说“要建设”,是未然,选项变成了已然。B项,“标志着G60科创走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结合材料二“今年5月13日审议通过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这标志着G60科创走廊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这”指的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D项,“一个地区之所以发展滞后,是因为先发地区会形成强有力的‘虹吸效应’”错误。结合材料四内容“区域经济中的先发地区会形成强有力的‘虹吸效应’,以更高的收益吸引着后发地区的资金、人才和技术流动汇集到中心城市。这就导致后发地区无法同步获得城市化红利,出现‘被虹吸’的现象”分析,意思是先有发展的不均衡,才出现“虹吸效应”,而不是先有“虹吸效应”,才使某地区发展滞后。故选C。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最好,人民生活最幸福”无中生有。结合材料三图表内容分析,长三角地区的GDP总量和人均GDP都是最高的,但是不能推断出“经济发展最好,人民生活最幸福”。故选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结合“要破解‘被虹吸’难题,在一体化进程中获益,就需要了解自身的独特优势,确立发展的科学定位。安徽在自然资源优势、生态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优势方面在长三角区域相对突出,这些优势需要与苏浙沪的金融资源优势、研发优势、国际贸易优势等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安徽的竞争优势”分析,将自身优势和苏浙沪的优势紧密结合,破解“被虹吸”难题。结合“突破行政壁垒的限制,才能够真正实现一体化的收益”“要积极探索主动出击如何通过一体化创新‘把蛋糕做大’,从而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全面彻底地消除行政壁垒的阻碍”分析,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全面彻底地消除行政壁垒的阻碍。结合“在规划先行的基础上,还需要解决具体合作地点的利益共享问题”“安徽虽然不能采取强强联合式的发展示范区,但可以采取借势互补式的‘产业合作示范区’。推动安徽与江苏、浙江临界的一些城镇先行获取先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优势资源,从而在快速发展中实现利益增进”分析,在与江苏、浙江临界的一些城镇建“产业合作示范区”,实现利益增进。【题目点拨】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2、1.A2.D3.①材料一侧重于阐述世界主要国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以及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差距。②材料二侧重于阐述中国在智能科技和产业发展诸多领域和环节的创新和巨大的数据生态。③材料三侧重于阐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将采取的举措——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规划。【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二原文“随着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数据和计算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可知,A项“数据和计算是驱动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键要素”表述一是缺乏大背景“随着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二是把“正在成为”说成“是”。故选A。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提出了‘领跑’所必需的跨媒体智能、智能自主系统等新的人工智能理论”表述与原文不符,原文“中国人提出了跨媒体智能,人工智能2.0要瞄准这个方向进行。除此之外,规划还提出大数据智能、群体智能、人机增强智能、智能自主系统等新的人工智能领域”,D项表述把“领域”说成“理论”,偷换概念。故选D。3.本题考查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分析报道的侧重点实际就是分析报道的目的,分析时首先要从新闻具体内容人手,由内容推导出报道目的。材料一具体讲述了世界主要国家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以及形成了“美国一家独大,英国、印度和加拿大的等紧随其后,中国尚有差距”的竞争局面。从“中国在智能科技和产业发展领域的创新,不仅表现在数据生态方面,而且表现在包括算法、智能芯片、操作系统和开放式创新平台在内的诸多领域和环节”可知,材料二阐述中国在智能科技和产业发展诸多领域和环节的创新和巨大的数据生态。从“如何通过人机混合的脑机系统形成更强的智能,这方面的基础理论是下一步的发展空间。”“例如多媒体技术中,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是分开进行的,而人在处理这种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合在一起进行的。如何将视觉、听觉、味觉等这些感觉和文字触觉融合在一起,中国人提出了跨媒体智能,人工智能2.0要瞄准这个方向进行。”可知,材料三讲述的是中国对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规划。3、1.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凭感觉和直觉自由发挥的作画者。2.打破门类体现综合与跨界艺术;看不出传统的诗、书、画、印的功力;“文心”“画眼”融通,“诗”“画”优势互补;能以意味隽永打动人的心灵;具有朴素稚拙、自由奔放的生机;富有童趣,具有丰沛的创造性。3.童心未泯;追求自由;不拘传统;富于创新。【解题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做此题时要把握文本内容和主旨,根据上下文语境去理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即需要整体把握。从原文:“素人画”是与“学院画”相对的绘画,因为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凭感觉和直觉作画,束缚较少,自由发挥的空间较大。由此类推,可以将“素人画家”定义为:没有受过严格正规的艺术训练,仅凭感觉和直觉作画,束缚较少,自由发挥空间较大的画手。2.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从“杂绘画”不受这种限制,在不妨碍绘画表现力的前提下,尽量打破绘画与其他人文科学门类的界限,体现出综合与跨界的艺术特征,可概括出打破门类界限,体现综合与跨界的艺术特征;另外,结合“其成功的关键,在‘文心’与‘画眼’的融通,‘诗’与‘画’的优势互补”“有一种朴素稚拙、自由奔放的生机,其中更是保留了儿童画的天趣,具有丰沛的创造性”等文字归纳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题干要求归纳文末加点的“精神人格”的内涵。文末的句子是猫已成为张郎郎精神人格的另一个“隐身”。结合原文相关语句归纳即可,如:“却有一种朴素稚拙、自由奔放的生机,其中更是保留了儿童画的天趣,具有丰沛的创造性”“张郎郎对猫情有独钟,它是张郎郎的顽童之心与猫的自由精神相互契合的结果,其中融入他的人生体验与生命记忆”,从中可以概括出其“精神人格”的内涵是:充满童真、追求自由;打破常规,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题目点拨】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答题方法如下:从关键词语入手,一个句子中总有对表情达意起关键作用的词语,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词语,所以,体会句子含义一定注意把握句中的关键词语,找到它们,也就意味着把句子的理解转化成了对主要词语的理解;从分析修辞入手,作答的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即可,如果是比喻句,就要找出两者的相似性,是借代句就要找出相关性,是比拟句就要找出形象性等。4、1.C2.B3.D4.B5.①善于骑射,屡经战阵,所向披靡。②虚心受教,折节读书,深通兵法。③奋斗不懈,出身低微,终成栋梁。④治军严明,有勇有谋,多有奇功。⑤同劳同苦,推功于人,深得人心。【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除了在平时学习中多积累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结合句子的上下语境,对实词的意义进行揣测。C项,“按:按照”错误,“按”在这里的意思是“审查”。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用法。解答此类题,可用结构分析法,分析该虚词在句中的结构作用,从而推测其意义。A项,两个“为”的意思分别是:介词,被;动词,做。B项,两个“以”的意思均为介词,凭借。C项,两个“于”的意思分别是:介词,向;介词,在。D项,两个“而”的意思分别是:连词,表承接,然后;连词,表转折,却。故选B。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D项,这句话的意思是:狄青把功劳都推给孙沔,自己后退到仿佛是没出过什么主意的人一样。故选D。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B项,“以此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错误,依据“臣愿留以劝军中”可知,狄青希望留着它们用以鼓励军中其他的将士,而不是“提醒自己”。故选B。5.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需要学生认真阅读相关段落,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概括分析,分点作答。依据“狄青……善骑射……时偏将屡为贼败,士卒多畏怯,青行常为先锋。凡四年,前后大小二十五战,中流矢者八。尝战安远,被创甚,闻寇至,即挺起驰赴。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可概括为:善于骑射,屡经战阵,所向披靡。依据“青折节读书,悉通秦汉以来将帅兵法,由是益知名”可概括为:虚心受教,折节读书,深通兵法。依据“青奋行伍,十余年而贵,是时面涅犹存”可概括为:奋斗不懈,出身低微,终成栋梁。依据“青戒诸将毋妄与贼斗,听吾所为。广西陈曙乘青未至,辄以步卒八千犯贼,溃于昆仑关……按以败亡状,驱出军门斩之”“已而顿甲,令军中休十日。觇者还,以为军未即进。青明日乃整军骑,一昼夜绝昆仑关。贼既失险,悉出逆战。青执白旗麾骑兵,纵左右翼,出贼不意,大败之”“计事必审中机会而后发”可概括为:治军严明,有勇有谋,多有奇功。依据“行师先正部伍,明赏罚,与士同饥寒劳苦,虽敌猝犯之,无一士敢后先者,故其出常有功。尤喜推功与将佐……沔始叹其勇,既而服其为人,自以为不如也”可概括为:同劳同苦,推功于人,深得人心。【题目点拨】推断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用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即把自己认为的意思代入具体语境中看句意是否通顺。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的,反之必是错误的。参考译文:狄青是汾州西河人,擅长骑马射箭。宝元初年,皇帝下诏挑选卫士参加戍边军队,(后来)任命狄青担任延州指挥使。当时戍边的将领多次被贼军打败,士兵们大都畏惧胆怯,狄青出战经常自己做先锋。一共四年,前后经历大小二十五次战斗,八次被流箭射中。曾经在安远有一场战斗,狄青身体遭受很重的创伤,但是一听说敌人来犯,马上起身上马奔赴战场。他在贼兵中出入,贼兵都纷纷溃散没有人敢阻拦他。尹洙担任经略判官,狄青凭借延州指挥使身份进见。尹洙和他谈论军事,认为他非常擅长,就向韩琦、范仲淹推荐说:“这是良将之才。”韩琦、范仲淹一见狄青就认为他很出众,对他非常看重。范伸淹拿《左氏春秋》送给他说:“将军如果不了解历史,那也不过是有着匹夫之勇的人罢了。”从此狄青改变平日志向去读书,全面透彻地了解了秦、汉以来将帅的用兵策略,他也因此而更加知名。狄青从行伍中奋斗起家,十多年就显贵了,这时脸上刺的墨字还在。皇帝曾颁布文书准许狄青敷药除去字迹,狄青指着自己的脸说:陛下凭借我的功劳来提拔我,不责求我的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绩,只是因为这刺下的墨字的不断激励罢了,我希望留着它们用以鼓励军中其他的将士。”不久狄青凭借彰化军节度使的身份管理延州,后又被提拔担任枢密副使。皇祐年间,广源州蛮谋反,岭南局势动乱。狄青奏上表章请求前去平定。狄青告诚将领们不要胡乱同贼兵作战,要听从自己的排兵布阵计划。广西的陈曙趁狄青还没到任,就带领八千步兵向贼兵发起攻击,结果在昆仑关溃败。狄青说:“命令不加整伤,是军队失败的原因。”早晨在堂上会合诸将领,将陈曙等人集中起来,审查失败逃亡的罪状,将他们赶出军门处斩。接着指示放下铠甲,命令军中休整十天。敌方窥探的人回去报告,贼兵方面认为朝廷军队没有马上进发的动向。狄青第二天却整顿军骑出击,只一个昼夜就跨越了昆仑关。贼兵失掉险要关隘之后,全都出来迎战。狄青手执白旗指挥骑兵,直冲贼军左右翼,出乎贼兵意料,大败贼兵,追逃奔袭渍败的贼兵达五十里之远。回到京城,皇帝嘉奖了狄青的战功。狄青为人谨慎缜密很少言语,谋划事情一定看清机会以后才去施行。调度军队时先整顿队伍。明确赏罚,常常同士兵一起忍受饥寒劳苦,(因此)即使敌人突然侵犯他们,也没有一名兵士愿意落后于前面的人。因此狄青出战时大多会有战绩。狄青尤其爱把功劳推给偏副将领。当初,他和孙沔打败了贼人,计谋完全出自狄青,贼人被平定后,狄青把功劳都推给孙沔,自己仿佛是没出过什么主意的人一样。孙沔起初赞叹他的勇敢,这件事之后又佩服他的为人,自认为比不上狄青。熙宁元年,宋神宗考核排列之前各时代的将帅,认为狄青起于行伍之间却能够声名震动中原和边疆各地,为人深沉又有智谋,能够凭敬畏谨慎保全终始,感慨之下非常追念他。5、1.表达不能施展经纶以济世的悲愤;表达对归隐田园的彷徨之情。2.运用神态描写与动作描写,以“殷勤”两字写出频频以手掠发的神态和下马照白发的典型动作,流露出诗人年老却被罢相,恐难东山再起的失落与伤感。【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题中,原文“经世才难就”的意思是,济世安邦之才难以施展,这句概括了他不能施展经纶以济世的经历,“难”字表现其的悲愤,可分析出“不能施展经纶以济世的悲愤”;原文“田园路欲迷”的意思是,想要回归田园,道路迷茫,王安石并非甘心于隐退,所以对归隐田园之举感到彷徨,“路欲迷”包含了一个政治家进退之间难堪的抉择,可分析出“对归隐田园的彷徨之情”。2.本题考查鉴赏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掌握常见的描写手法,如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等,并规范描写手法答题步骤:第一步,先准确指出诗歌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描写了什么内容,是如何进行描写的;第三步,简析这各手法的作用,即有效塑造出了怎样的形象,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怎样的主题。题中,原文“殷勤将白发”的意思是,频频的用手抚摸自己的白发,“殷勤”写出频频以手掠发的神态,“下马照青溪”中的“下”和“照”写诗人动作,路经溪涧,就下马饮水,这时候,对着清澈如镜的溪水。照到自己竟已白发盈头,才觉得经过几番风云变换与世事沧桑,却也老了,看来也难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结合注释,“王安石罢相,归隐南京钟山时所作”,可分析出诗人的情感“年老却被罢相,恐难东山再起的失落与伤感”。【题目点拨】描写手法鉴赏题的解答技巧是:1、明晰答题思路。在分析诗歌的描写手法时,不仅仅要知道描写手法“是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知道“为什么”(描写手法本身的表达效果)和”怎么样”(描写手法对表达诗歌思想感情的作用)。在高考中,对描写手法的鉴赏,重点考查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和“怎么样”。在回答此类问题时,应注意在辨识描写手法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这一答题思路。2、把握表达效果。描写手法是为主旨服务的。因此,在分析描写手法时,必须密切联系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其中渗透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应当结合描写手法的特点和诗词表达的思想内容,重点评析其作用、效果。6、道之以政有耻且格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耻”“染”“幽愁”“载”“材”的书写。【题目点拨】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7、经历不同,命运不同的人,很难理解对方的感受。鲁镇的人不应幸灾乐祸,而应以关怀宽容的心态对待祥林嫂。【解题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老师的寓言故事来理解他要阐明的观点。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能力。答题前先审读材料,明确题目的要求,老师是通过讲寓言故事来表达他对《祝福》中鲁镇人对祥林嫂态度的看法的。因此,学生首先要明白,《祝福》中鲁镇人对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是什么态度,学过的课文不难理解,鲁镇人先是主动来听,后听多了,就变得不耐烦地走开了。可见他们对祥林嫂并不是抱着同情的态度,而是满足他们看客的心态,对祥林嫂的不幸,他们丝毫理解关心和同情。老师是通读寓言故事来表达他的观点的。通读寓言故事,抓住猪和羊的话来理解,绵羊和乳牛讨厌猪的嚎叫,猪说,“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可见,经历不同,命运不同的人,很难理解对方的感受。鲁镇的人就如同,绵羊和乳牛,祥林嫂如同那头要被要命的猪。作者的态度是,鲁镇的人不应幸灾乐祸,而应以关怀宽容的心态对待祥林嫂。8、(1)驴打滚是北京传统小吃,香甜的面裹着豆馅儿,在豆面里一滚,还真与名字契合。相传慈禧太后吃了之后大家赞善并问其名称,上菜的太监送来途中见一驴在地上打滚,尘土飞扬,便脱口而出“驴打滚”。这驴打滚香甜软糯,令人回味,小时候家长说吃驴打滚不能生气,否则会黏在胃里,可吃过如此美味之后谁会生气?朋友,当你来北京时,咱们一起去品尝正宗的驴打滚吧!(2)我觉着王蒙说的没错。《红楼梦》这样的千古奇书,不用心,不沉下去,还真读不下去。读红楼,和读什么史海钩沉,玄幻修真,那不可同日而语好吗?而且,相信喜爱红楼的人,也无意和这些作品去比对。私以为,四大名著里面,红楼在文学造诣,中华文化传承上,意义要大于其他三部巨著。红楼中的一颦一笑,一枯一荣,不正是千百年中华文化浸淫的中国人,包括现世的你我的写照么?懂的人自然懂,但是,若不喜欢,若自己读不下去,可不可以心存敬畏?而不是去讽刺别人,甚至去质疑红楼不知所云?就连尔等这样的质疑,作者在写就的时候居然都预见到---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自己不想读,但请不要亵渎。(3)家是一盏橘色的灯光,不管多晚,总会为你点亮;家是八仙桌上热气腾腾的家常菜,不管多远,总会吸引着在外奔波的游子寻回家的方向;家亦是一封又一封跨越大洋大洲的信件,总在向远方的人儿诉说着不尽的思念。不论距离,有多麽遥远,不变的是那么浓浓的思念和对故土深深的眷恋。家是一根线,将血脉相连,将距离跨越,将隔阂磨灭,引领着一代代国人,走向明天。【解题分析】

(1)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首先要有鲜明的主题;其次,要有清晰的条理,在注重展示单项能力的基础上处理好点面、详略的关系,避免“杂乱无章”;最后,语言要精练,杜绝废话。注意体裁特点。描写性的小作文往往要求描绘一个特定的场景、描写人物的某个生活片段等。要围绕中心描绘出最集中、最精彩的场景或人物生活片段,从而产生“特写镜头”般的效果,体现“精彩”二字。结构完整。老北京小吃十三绝包括豆面糕、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蛤蟆吐蜜、焦圈、糖火烧、豌豆黄、炒肝、奶油炸糕。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它的原料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发黄米面外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片,然后抹上赤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特点是香、甜、粘,有浓郁的黄豆粉香味儿。(2)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微写作高效快速成文的关键:1.全面审清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各项要求,如写作范围、文体、主题、篇幅等。2.把握材料。大部分小作文为写作者提供了材料,要力求吃透材料,把握主旨,领悟内涵。这样才能使作文立意准、立意高。3.内容要精练。此题要求针对王蒙的观点谈论自己的看法,解答时,能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阐述自己的观点。不论同意与否,都要求观点鲜明,自圆其说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家是身体的修复仓,可以消却疲惫放松紧绷的神经;家是心灵的疗养室,可以倾倒所有的委屈和不安收获新的勇气与鼓励;家是精神的图书馆,可以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找到人生的哲学……家是寒冷时的火堆,是黑暗中的暖灯,是迷失时的灯塔。家在困境中给我们以援手,在失落时给我们以亲吻,在骄傲时给我们以警钟!本题以“家”为题,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家是大家熟悉的场所,写最熟悉的但是一定有所取舍,注意感情真挚、富有文采。【题目点拨】(1)对“微写作”大致有如下要求:1.结构紧凑,内容集中,思维敏捷,思路清晰,饶有新意;2.语言准确凝练,简明合理,论说有理,自然得体;3.针对具体情境,写作紧扣要求,符合题意;4.鼓励写作风格有多样性、创造性与个性,叙述、议论、抒情皆可,文体不限,诗歌亦可。(2)微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增强对人对事的观察力。因为描写类微写作通常要求学生描写人物心理,或者描摹人或物的外观,或者描写一些动作和场景等,所以需要考生平常有敏锐的观察力,这样有助于考生在面对此类微作文时可以游刃有余。牢记经典描写段落。考生在日常学习的时候,经常会学到一些课文,其中有一些在描写方面十分精彩,而老师也通常会要求同学背下来。因此考生们可以借鉴这些描写方法,可以让自己的微作文更出彩。经常积累好词好句。有时候一些好词好句会成为微作文的制胜法宝,考生在写描写类微作文时可以联想一些精彩词语、诗词或名句,这样可以让你写出的微作文更有文化底蕴。(3)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基本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