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_第1页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_第2页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_第3页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_第4页
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

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2020-2021第二学期全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

的科学探究性教学,

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四年级二班的科学课。通过三年的科学学习,

大多数学生对科

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

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

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科学专职教师不够和活动材料限制的原因,

有一部分教学内

容只是匆匆走过场,有些探究活动甚至根本就没有开展,

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

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

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

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通过这几天的接触,我

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积

极,表现欲望差,今后应特别注意培养,形成良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到

科学知识,培养探究能力,提升科学素养。

三、教材分析:

1.本册教科书遵循《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

编上,注意选择贴

近儿童生活实际的、基础的、适于开展探究活动的内容;

在能力培养上,注意了

层次上的变化,较三年级的要求有所提高。打破“知识切

块”式组建单元的做法,

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排了《物体的运动》《声音的秘密》

《太阳、地球、月球》

《植物的生长》《生物的特征》《电的本领》《设计制作

小台灯》等7个单元,

共24个课题。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要线索构建单元,

做到了“生活经验”

引领下的内容综合化,将“科学探究、科学知识和情感态

度价值观”有机地整合,

教会学生科学地对待自然界的事物。

四、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

能力,使得学生们

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

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

究的全过程,从中

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

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

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

因果关系,注重观

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

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

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

细心、注重证据、

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

境的保护,关心现

代科技的发展。

五、教学设想

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

以赛促学。

六、检测安排:每单元一次测试,期中期末测试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运动与力》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

第一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生活

中常见的物体的运动现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认

识怎样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通

过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观察到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

态,依据生活中的多种现象推出运

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小球的运动》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

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玩

小球,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为切入点,通过让小球

按照设计的路线动起来的游戏体验

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路线有直线和曲线,又通过描述生活

中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明确按照

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运动的形式》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

的第三课时。本节课通过学生

让物体运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认识平动、振动、

转动等基本的运动形式。在观察

生活中运动物体运动形式的基础上,知道各种运动形式之

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是

相互联系的,一个复杂的运动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推力、拉力等常见的力,知道力可以

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在生

活中也会观察到力作用于物体发生的各种运动现象。什么

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怎样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的改变和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有

什么关系?这些问题学生还没有

做过深入思考。

四年级学生对于多种球类活动并不陌生,通过自身体验或

者其他途径,知道多种让球动

起来的方法,而且也观察过形形色色的球或者其他物体的

运动路线。怎样描述运动物体的运

动路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又有什么特点?这些是学生

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四年级学生已经接触到生活中多种运动物体,也观察到多

种运动物体不同的运动形式,

能够意识到运动物体存在着多种运动形式。物体运动的形

式都有哪些?不同的运动形式又有

什么不同特征?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课时分配

1.《运动与

力》...........................................1课时

2.《小球的运

动》........................................1课时

3.《运动的形

式》........................................1课时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运

动与力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

也可以使物体启动

或停止。

2.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依据证据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运动

的物体具有能量的结

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科学

探究。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运动与力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能够举例说明给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运

动的快慢,也可以

使物体启动或停止。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风车、空易拉罐、小球、矿泉水瓶、核桃、小

铁锤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

1.教师谈话提问:同学们出行选择什么交通工具?

学生交流后回答。

小结: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远的可以坐飞机、高铁,近的

可以坐汽车或者其他

的交通工具。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运动与力之间的关系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

究运动与力。

板书课题:运动与力

二、探究活动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备注(教师复

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一)观察物体的运动现象,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l.[PPT3出示]教师出示高速列车进出高铁站的场景图片。

2.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结合自己乘坐列车的生活经验,

尝试描述出列车运动

状态的变化。

3.学生观察并回答。

预设汇报1:列车进站,列车的速度逐渐变慢,最后静止

下来。

预设汇报2:乘客上车后,列车带乘客加速离开车站,速

度越来越快。

4.[PPT4出示]教师小结: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

变为静止,或者运动

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l.[PPT5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列车进出车站,它的运动

状态发生了变化。列

车属于较大的物体。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纸风车、空易

拉罐、文具盒,你们能想

办法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吗?

教师展示纸风车、空易拉罐,并让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文具

盒。

2.学生讨论、交流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3.学生汇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设想方案。

预设汇报1:使劲吹小风车,可以使小风车动起来。

预设汇报2:用力推空易拉罐,可以使静止的空易拉罐动

起来。

预设汇报3:用力拉或者推可以使用文具盒动起来。

4.教师、同学们评价方案。

5.学生分小组活动。

教师适时指导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6.小组展示研究发现。

预设汇报1:纸风车快停了,我再吹一下,给小风车施加

一个力,风车又转动

了起来。

预设汇报2:空易拉罐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

空易拉罐开始滚动,

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滚动的空易拉罐,就停

止了。

预设汇报3:文具盒原来是静止的,用手使劲碰一下文具

盒,文具盒开始滑动,

它的运动状态改变了,用手挡一下滑动的文具盒,文具盒

停止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学生通过以上活动得出结论。

7.[PPT6出示]教师总结: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

启动或停止,需要给

物体施加力。

(三)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1.提出问题:给静止的物体施加力,可以改变它的运动状

态,使它运动起来。

那么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吗?

教师让学生交流猜想的依据。

小结:要想知道运动的物体是否具有能量,就要用实验验

证一下。

2、然后布置学生开展活动。

3.[PPT7出示]分组做投矿泉水瓶游戏。(注意将矿泉水

瓶均匀放开,学生拍

成队,分别用小球去碰矿泉水瓶。)

4.分组用锤子砸核桃。

5.结合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讨论交流发现。

6.小组展示研究成果。

7.[PPT8出示]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活动,发现了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

动状态,同时还发现

了物体运动与力之间的秘密,你们还有哪些发现呢?

四、拓展活动

[PPT9出示]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它们的运动

状态是怎样发生改变

的。

板书设计:

运动与力

1.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

施加力。

2.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2.小

球的运动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等运动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

式记录整理小球运动

路线的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可以按照运动路线分为直线

运动和曲线运动。

【重难点】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球、硬纸板、长尾夹、胶带、胶棒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几个学生在教室前面,轻轻踢动足球,其他同学观察球

的运动路线。

让学生简单说说看到的足球是怎样运动的。

小结过度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让一个小球运动起来,那么

小球运动路线又会是

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小球的运动

二、探究活动

(一)让小球动起来,描述轨迹。

1.教师展示小球,同时谈话:我们怎样让小球以不同的

方式运动起来?

2.学生想办法,讨论交流。

3.[PPT3出示]小组分别活动:让小球动起来。(对抛、

平抛、自由下落等)

备注(教师复

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4.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

5.把运动路线画下来。并展示自己画出的运动路线图。

6.小结: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利用材料玩小球,观察小球的运动路线。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小球、纸板、线绳、弹力绳、橡

皮筋。

2.学生说办法:推小球,使它在桌面上滚动;拿起小球,

让小球直接下落;

弹力绳连接小球,使小球来回运动;用纸板拍击小球……

3.提出问题:怎样描述小球的运动?

引导学生说出:从小球运动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

述小球的运动。

教师引导:描述小球的轨迹,可以用画图的方式。轨迹就

是小球在运动过程中

走过的路线,所以轨迹应该是线,在线上用箭头表示小球

运动的方向,可以描述小

球的运动轨迹。

4.[PPT4出示]学生活动,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同时填

写实验记录单。

5.学生汇报发现,师生交流分析,得出结论:

给运动轨迹分类,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玩小球,让小球“随心而动”。

1.师生谈话:想办法让小球走出我们给它规划好的路线。

教师提供材料:小球、硬纸板、长尾夹、胶带、胶棒等。

2.学生小组内讨论办法,之后汇报。

在纸板上画好路线,然后想办法利用材料实现让小球的轨

迹与路线重合。

3.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方案。

4.学生分组领取材料,进行活动。

5.小组展示自己的活动。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6.小组之间进行评价,看哪个小组设计的路线科学,小

球运动中是按设计路

线运动的。

师生共同评价。

三、联系生活实际,观察物体的运动路线。

1.生活中,运动的物体随处可见,你能举个例子,像我

们刚才描述小球的运

动那样,说一说物体的运动吗?

2.学生描述物体的运动。

3.教师展示实例。

(1)[PPT5出示]滑道运动:运动轨迹为曲线,是曲线运

动;

(2)[PPT6出示]箱式电梯: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运动

轨迹为直线,是直

线运动;

(3)[PPT7出示]滑冰运动:运动轨迹有时为直线有时为

曲线。

4.[PPT8出示]师生小结,出示结论:按照运动路线,物

体的运动分为直线

运动和曲线运动。

四、拓展活动

[PPT9出示]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有什么

新发现。

板书设计:

小球的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3.运

动的形式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的形式和

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指导下,能够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物体运动形式

和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物体不同运动形式和特

征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物体各种运动的形式和特征。

【重难点】能够通过比较不同的运动,举例说明各种运动

的形式和特征。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木块、钢尺、风车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玩具,看,这是什么?

(出示风车)你知道

怎么玩吗?

学生自由发言。

2.请一名学生手持风车从教室前跑到教室后,让风车转起

来。其他学生观察风

车是怎么运动的,手持风车的同学又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观察汇报。

3.小结:生活中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是不同的,引出课题

----《运动的形式》。

二、活动探究

活动一:让更多的物体动起来,观察它们的运动形式。

1.教师出示木块、钢尺、风车,提出问题:怎样让它们也

动起来?

学生小组讨论。

2.汇报实验方案

(1)在桌面上推小木块。

备注(教师复

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2)将钢尺的一端按在桌面上,另一端露出桌面并用手

拨动后释放。

(3)用嘴吹风车或拿着风车跑动。

3.教师引导:为了便于观察,在这些物体上标记两个点,

观察运动物体上标注

点的相对位置变化,进而认识物体的运动形式。

4.[PPT3出示]学生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

5.小组汇报。

6.[PPT4出示]小结: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

动等。

活动二:探究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包含哪些运动方式。

l.[PPT5出示]教师出示购物车、电风扇、摆钟等图片,

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物

品工作时,哪些部位在运动?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由发言。

2.[PPT6出示]提问:这些部位在运动时,是哪种运动方

式呢?小组探究运动

的物体各部位的运动方式。

物品名称

购物车

运动部位运动形式

电风扇

摆钟

3.小组汇报。

4.[PPT7出示]小结:各种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

的,一个复杂的运动

可能包含多种运动形式。

三、拓展活动

[PPT8出示]说一说运动的自行车包含哪些运动形式。

板书设计:运动的形式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声音的产生》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

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

一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各样声音,

以探索声音产生的为主线,助学生

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

集整理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

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中,学会分享、交流。

《声音的传播》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

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

二课时。本节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声音的传播

介质和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为主线,

探究声音以什么形式在什么物质中传播。让学生在探究活

动中,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

信息等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声音的变化》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

下册《声音的秘密》单元的第

三课时。本节课结合生活中学生听到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以声音的高低、强弱变化和为主线,

指向引起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在活动中,

经历观察、实验、搜集整理信息等

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在与同学相互合作

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会分享、

交流。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

四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单

元的第四课时。本节课结合生活中学生听到的各种噪声,

观察到的各种各样的噪声污染现象,

以噪声的危害和防治为线索,指向噪声的产生环境以及怎

样进行防治。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声音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了解

声音各不相同,对声音的大小

等有感性的理解。但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

等还有不熟悉的地方,需要学生在

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四年级学生对声音传播的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的

了解声音能传播,对声音传播

的介质有感性的理解。但对声音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声

音在介质中传播的效果的还不熟悉,

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理解和掌握。

课时分配

4.《声音的产

生》...........................................1课时

5.《声音的传

播》.......................................1课时

6.《声音的变

化》..................................1课时

7.《噪声的危害和防

治》..................................1课时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4.声

音的产生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举例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具有能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从对声音现象的观察中,提出可探究

的科学问题。

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声音产生的原因进行

探究。

科学态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会到各种自然现

象都是有规律的。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和声音具有能量等在日常生活中

的应用。

【重难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具有能量。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钢尺、矿泉水瓶、蜡烛、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音叉、烧杯、小鼓、锣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PPT2出示]活动准备的图片。

创设情景:让学生发出声音。

提出问题: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交流如何能产生声音,声音是怎样产

生的。

提示学生准备上课时能产生声音的材料。

二、导入新课

生活中有哪些声音?

L[PPT3出示]出示各种各样的声音。

2.[PPT4出示]其实,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我们总

能听到各种声音,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备注(教师复备

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乡间的蛙叫、蝉鸣,城里车

水马龙的声音。正因为有

了声音,我们的生活才丰富多彩。听了这么多声音,你想

探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呢?

三、探究过程

(一)制造各种声音。

l.[PPT5出示]“制造声音——发现发声物体的共同特点。”

和制造声音的场

景图。

2.[PPT6出示]制造声音的提示。

3.[PPT7出示]制造声音的记录单。

(二)探究声音产生的秘密

1.制造声音猜想声音产生的原因。

下面老师给你5分钟的时间利用自己带的尺子、等材料制

造声音,通过听一听、

看一看、摸一摸等方法,感受尺子、音叉、矿泉水瓶发出

声音的时候,本身有什么

变化?

(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2.同学们结合刚才我们的游戏和实验请你们想一想,你觉

得声音产生的原因到

底是什么呢?(师生交流归纳得出这些发声物体的共同

点。)

3JPPT7出示]出示思维导航引导学生思考:

⑴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水面有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⑵钢尺水,空气等物品发声时分别出现了什么现象?

⑶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

师总结:我们发现尺子发声时在抖动,皮筋发声时会颤

动……这些“颤动”“抖

动”…在科学上,我们把它们统称为振动(物体小的来回

运动的重复)。尺子发声

时会振动,音叉发声时会振动,要让物体产生声音,物体

必须振动,这就说明:声

音产生的原因其实就是--物体的振动。也就是说:声音

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4JPPT9出示]用手摸敲响后的音叉会有什么感觉?

5.[PPT10出示]将敲响后的音叉放入水中又会发生什么现

象呢?

6JPPT11出示]出示视频,琴弦的振动。

7.验证猜想,归纳结论。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物体发出声音,一定是振动了吗?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得更

清楚一些呢?同学们

能不能利用桌上的实验仪器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一下?

(生先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然后根据自己小组制订的

实验方案动手实验验

证。)

(1)敲击音叉后再迅速放入水中;不敲击音叉直接放入水

中观察现象;

(2)用两个杯子相互倒入水看实验现象;

(3)吹塑料瓶听声音摸塑料瓶;不吹塑料瓶直接摸塑料瓶

的同一地方;

(4)自己说话时摸一摸声带;不说话时再摸一摸;

[PPT12出示]归纳。

通过实验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固体、液体、气

体都可以振动发声。

根据音叉、橡皮筋等发声时都在振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

声时都在振动的结论就是

在归纳。

7.[PPT13出示]“让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发现不发声

物体的特点”

学生动手实验怎样让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汇报:你是用什么方法让它们停止发声的?

小结:振动停止声音即停止。

8.[PPT14出示]出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一旦停

止,声音也就停止了。”

(三)探究声音具有能量

l.[PPT15出示]敲击鼓面,蜡烛的火焰有什么变化?说明

了什么?

引导思考:为什么会蜡烛的火焰会产生晃动?

2.[PPT16出示]音响的声音很大时,震的耳朵疼,说明了

什么?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音响的声音会震的耳朵疼?

3.[PPT17出示]歌声震碎玻璃杯。

4.[PPT18出示]声音震碎玻璃杯的秘密。

小结:声音具有能量。

四、拓展活动

说一说物体哪部分振动发出声音。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l.[PPT19出示]音乐家能利用琴弦的振动,演绎出许多美

妙动听的曲。

2.[PPT20出示]溪水叮咚是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

3JPPT21出示]蝉腹部的发生器振动发出声音。

4.[PPT22出示]青蛙靠气囊的振动发声

5.学生交流听到的声音以及是由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板书设计:

声音的产生

发生的物体都产生振动。

振动停止声音即停止。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声音具有能量。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5.声

音的传播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声音的传播提

出自己的猜想。

2.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声音的传播进行探究。

科学态度目标:

1.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对声音传

播的探究,体会创新乐

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声音传播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石块、纸杯、塑料线、毛线、细铁丝、细铜丝、

回形针、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水槽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学校的任何地方都能听到铃声?

学生根据问题思考,会想到声音是怎样进入我们的耳朵的,

向什么方向传播等。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交流。

提示学生准备相关材料为上课做好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上课铃响了,不管在学校的哪个角落的同学,都能听到铃

声纷纷进入教室。那么

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呢?

三、探究活动

(一)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备注

(教师复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l.[PPT3出示]出示隔着固体听声音的场景图。

2.[PPT4出示]出示在水中用声纳诱捕鱼的场景图。

3.[PPT5出示]出示“猜一猜:声音在哪些物体中传播?”和

“设计方案,探究

声音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4.提出问题:声音可以在哪些物体中传播?

5.猜想假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6.设计实验方案。

7.[PPT6出示]出示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吗?

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在一张桌子的两端,一个学生在桌

子的一端轻轻地敲,另

一个学生耳朵紧贴桌面的另一端倾听声音。通过实验使学

生认识到固体可以传播声

音。

注意:听声音时,要将另一个耳朵用棉花塞住。

8JPPT7出示]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吗?

声音在液体中传播。把两块石块浸入水槽中的水里面,在

水中敲击石块,一个学

生把耳朵紧贴在水槽壁上倾听声音,通过研究认识液体能

传播声音。

注意:听声音时,要将另一个耳朵用棉花塞住。

9.[PPT8出示]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吗?

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可用多种方法.

播放音频(听收音机,MP3等)或者视频之类的,我们

怎样听到声音的,就是

靠空气传播的。

1O.[PPT9出示]出示空气靠粒子传播声音的视频。

ll.[PPT10出示]出示“抽空玻璃钟罩内空气,听不到钟罩

内闹钟的声音。”

12.还可以在一个密封的玻璃种罩内放进一只小闹钟,用

抽气筒抽玻璃罩里的气

体直至真空,观察现象。小闹钟的声音越来越小,小闹钟

在近似真空状态下,几乎听

不到声音。通过抽空气前后对比实验,是学生认识到气体

能传播声音。

13.学生交流汇报。

小结: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1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

中传播。那么声音能向

哪个方向传播呢?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我们可以在学校的各个角落听到铃声,由此可见,声音可

以向各个方向传播。

15.[PPT11出示]出示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

16.[PPT12出示]出示结论: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

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

17.[PPT13出示]出示铁道游击队队员把耳朵贴在铁轨上探

听远处是否有火车

声。体现声音传播的应用,了解声音传播的速度。

(二)玩一玩“土电话”。

l.[PPT14出示]出示制作“土电话”所需材料

2.[PPT15出示]出示制作“土电话”的视频

3.学生讨论制作方法,然后分组制作。(把全班同学分为

四大组,分别用棉线、

铜丝、细铁丝、塑料线做“简易电话”)。

4.[PPT16出示]出示玩“土电话”

5.比较用棉线和铜丝做的“土电话”,哪种材料做的“土电

话”听到的声音大些?

发现:铜丝传播声音效果好些。

6.把棉线做的“土电话”的棉线放松,与拉紧时听到的声音

对比

发现:拉紧的时候声音大,放松时候几乎听不到声音。

四、拓展活动

l.[PPT17出示]查阅资料,了解回声产生的原因。

2.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回声,回声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

么同一个位置有时候

能听到回声,有时候不能听到回声?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

声音的传播

声音能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

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各个方向传播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6.声

音的变化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声音有高低和强弱之分。

2.知道振动的变化会使声音的高低、强弱发生改变。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对声音

高低、强弱的原因进

行探究.

2.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制作能产生不同高低、强弱声音

的水杯琴,进一步探

究声音变化的原因。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多种思路、多样方法完成有关

声音高低、强弱的探

究,体会创新乐趣.

2.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活动.

3.能分工协作,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声音高低、强弱变化的原因。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钢尺、木板、玻璃杯、记录单等

教师准备:课件、小鼓等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PPT2出示]为什么弹奏古筝时,古筝能发出高低起伏、

强弱不同的声音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通过听音乐感受,比较不同的声音。并

对不同的声音进行交

流。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备注(教师复

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提示学生为上课做好材料的准备。

二、导入新课

请一位熟悉乐器的同学演奏一首曲子,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感受声音的高低、

强弱不同。

三、探究过程

(一)感受自然界中声音的变化。

l.[PPT3出示]听声音,谈感受。出示强弱不同的鼓声和

高低不同的古筝声。

2.谈谈听到声音后的感受。

学生听后让学生谈感受:有的声音大,有的声音小;有的

尖锐,有的低沉等

3.[PPT4出示]出示总结: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

的高低叫“音调”;

声音的强弱叫“音量

(二)怎样改变声音的高低、强弱?

l.[PPT5出示]你能想办法用鼓、钢尺、皮筋等制造强弱不

同的声音吗?

2.在鼓面上放上一些碎纸属,用大小不同的力量敲鼓面的

同一位置,听一听鼓

的声音,观察纸屑的振动情况。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小结:击鼓力量越大,纸屑跳的越高,声音也大,也就是

声音强;击鼓力量越

小,纸屑跳的越低,声音也下,也就是声音弱。

3.用手拨动松紧一样的橡皮筋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小结:拨动的幅度越小,皮筋发出的声音越小越弱。拨动

的幅度越大,皮筋发

出的声音越强。

4.[PPT6出示]出示“思考:声音的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

5.总结: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

大,声音越强,振动

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6.[PPT7出示]“猜一猜:声音的高低与物体的什么有关?”

和“讨论:怎样

用钢尺、皮筋制造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7.[PPT8出示]实验记录单”用不同方法让钢尺、皮筋发出

高低不同的声音。”

8.[PPT9出示]拨动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钢尺和思维导航。

9.用手拨动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钢尺,观察钢尺的振动有

什么不同?发出的声

音有什么不同?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小结:伸出桌面较长的钢尺振动较慢,发出的声音比较低;

伸出桌面较短的钢

尺振动的比较快,发出声音的声音比较高。

1O.[PPT10出示]出示拨动橡皮筋

11.拔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观察倾听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

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

小结:橡皮筋越紧,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比较高;橡

皮筋越松,振动的越

慢,发出的声音比较低。

12.[PPT11出示]出示“想一想: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

关?”

分析得出: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越

快,声音越高;振动

的越慢,声音越低。物体振动快慢受物体的大、小;长、

短;粗、细和松、紧等影

响。

引申:男女发出的声音高低不同的原因

男生的声音一般比女生沉闷、浑厚,即声音低。因为女生

的声带短而狭,发声

时振动快,声音高。男生的声带长而宽,振动慢,声音低。

总结:改变物体振动的快慢,就能改变声音的高低。

(三)制作水杯琴

1.[PPT12出示]制作水杯琴,感受声音高低的变化。

2.先准备七个相同的圆柱形杯子,在里面倒入高度不同的

水,并按水位高低顺

序排列。

敲击并听声音发现:杯子里的水越多,杯子发出的声音越

低。调整水面高度,

可以发出音乐中1234567七个音高。

展示:让学生用它尝试敲击出简单的乐曲。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3.动手试试:往暖水瓶中灌水,并注意倾听。

发现:注入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因为分析:

注入的水越多,空气

越少,空气柱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

可以以此来判断,水瓶里的水是不是快满了。

四、拓展活动

l.[PPT13出示]出示五弦琴的资料。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改变声音高低、强

弱的一些方法。课下

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了解我国古代的五弦琴。

板书设计:

声音的变化

声音强弱-------改变物体振动的幅度。

声音高低-------改变物体振动的快慢。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7.噪

音的危害和防治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噪声现象,知道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科学探究目标:

2.能通过交流讨论,明确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办法。

科学态度目标:

L能接纳他人的观点,完善自己的探究活动。

2.能分工协作,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会产生噪音,造成对环境的

破坏,具有参与环境

保护活动的意识,愿意参与降噪行动。

【重难点】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噪声危害的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活动准备

[PPT2出示]学习或思考时突然听到刺耳的鸣笛声,会有

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遇到这种情况时的感受。

引导学生完成课前调查任务,交流调查过程中的感受和发

现。

二、导入新课

L[PPT3出示]听声音,谈感受—美妙的音乐。

2JPPT4出示]听声音,谈感受——烦杂的声音。

3.学生谈听到后的感受。

三、探究过程

l.[PPT5出示]出示“你知道吗?什么是噪声?”

备注(教师复

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2.人们通常把那些好听的使人心情舒畅的声音称为乐音;

把那些难听的,令人

烦躁的声音称为噪声。

如果听着同一首音乐跳广场舞和午休你分别有什么心情?

提问:噪声与乐声与我们的需求、心情、环境有没有关系

呢?

学生思考后交流

(一)了解生活中的噪声及其危害。

和搜集的资料讨论一下。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体可分为交通噪声如飞机起飞的声音;工业噪声如工厂的

机器声;建筑噪声;社会

生活噪声如家用破壁机的轰鸣声等。

6.大家都讨厌噪声,说明噪声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噪声

有什么危害。

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噪声对我们的危害。

7.[PPT8出示]出示“噪声的危害”。

8.小结噪声的危害:噪声会影响睡眠,使人休息不好,如

果噪声长期干扰人的睡

眠,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产生神经

衰弱症等;噪声对语言交

流会产生干扰,噪声会影响听力正常的听到声音,降低交

流效率,严重则损伤人们

的语言听力;噪声会损伤人的听力,造成听力下降;噪声

除了损伤听力以外,还会

引起其他人身损害。噪声可以引起心绪不宁、心情紧张、

心跳加快和血压增高等

(二)怎样减少噪声对我们的危害?

1.噪音让我们深受其害,我们应该想办法防止噪音,减少

污染,你通过调查访

问、查阅资料和上网知道了哪些防治噪音的方法和措施?

学生讨论交流。

(给各种车辆装上消音器,就是为了消除噪声;我在高速

路上,发现很多隔音

板,是为了消除噪声;射击比赛时戴上耳罩,也是为了防

治噪声...)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2.[PPT9出示]出示“1.防止噪声产生—一在声源处控制”。

3.[PPT10出示]出示“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

控制

4.[PPT11出示]出示“高速公路隔音屏障”。

5.[PPT12出示]出示“3.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朵--在人耳处

控制”。

6.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时给予肯定,并配合课件进行小结:

1)防止噪声产生——

在声源处控制,如汽车消声器;2)阻断噪声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如高

速公路上的隔音屏障;3)防止噪声进入人体——在人耳

出减少噪声,如捂耳朵;4)

远离噪声源。

7.[PPT13出示]出示“法治在线”。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部分条款,

加强学生的法治教

育。

9.我们学校里有没有噪声,如何防治?

学生讨论交流。

10/PPT14出示]出示“从我做起,消除噪声”。

四、拓展活动

1.我们已经知道了噪声是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之一,课下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

了解控制噪声的新技术。

2,[PPT15出示]出示“讨论探索:控制噪声的新技术”。

3.[PPT16—18出示]出示“利用噪声,造福人类”。

板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噪声的危害

噪声的防治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探索地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太阳.

地球.月球》的第一课时。“地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这一

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

在了解了从古至今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以旧知引

新知,通过实验操作,

感受地球是球形的。

《认识太阳》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

《太阳・地球・月亮》

单元的第二课时。以前学生对于太阳发光发热现象的认知

要求是,能够看到光、

感到热即可。本课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意识到,太阳的

光和热是源自太阳自身

能够发光发热的本质,辅以数据让学生由感性认识提升到

理性层面:太阳是距离

我们最近的恒星,它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登上月球》是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

《太阳、地球、月

球》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认识月球的概貌为依托,

以信息资料的搜集交流

和共享结合模拟实验学习活动为主要认知手段,以培养学

生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推

理能力为重点,努力提高学生能够提炼信息加工信息的能

力。教材内容展现了学

生了解月球探究月球登上月球的科学探索过程,既呵护和

保持了学生探究欲望,激

发了他们科学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知识探索未知

的能力。

《月相的变化》青岛版小学科学(六三学制)四年级下册

《太阳、地球、月

球》单元的第四课时,建议本节课是在观察月亮的基础上,

通过第月相的变化,

初步形成对月相变化的探究兴趣。

课时分配

8.《探索地

球》..........................................1课时

9.《认识太

阳》..........................................1课时

10.《登上月

球》.........................................1课时

11.《月相的变

化》......................................1课时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8.探

索地球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了解人们从古到今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知道地球是个球

状天体。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

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

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科学态度目标: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浓厚的探究兴

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历史上人类在探索地球形状的历程中所做的努力,认

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

发展的。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养成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难点】

在教师引导下,能通过模拟实验意识到地球是球形的;能

根据图片和文字资料

解释地球是个球状天体。

【材料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从古到今人们对地球的认识。

教师准备:地球仪、帆船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3出示]教师提出问题:“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是

怎么知道的?”学

生回答。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知道是圆形后,教师继续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生

活在几千年前的古人眼里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吗?”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地球

(板书课题),研究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

二、探究活动

1.探究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备注(教师复

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PPT4出示](1)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搜

集到的有关地球形

状的相关资料按时间顺序进行整理,并填写到记录卡上。

(2)小组汇报,展示古人对地球形状探索的相关资料。

(3)[PPT5、6、7、8出示]教师用课件出示历史上有关

键作用的四个代表

性事件,共同认识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过程。

(4)师生共同概括、总结出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中国古代人的“天圆

地方“;古印度人的盾形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通过

月食观测推测出地球是圆

的;古人坐在海边的高山上远望归航的船只时,发现总是

先看到船桅,再看到船身;

远去的船只则总是先不见船身,再是桅杆渐渐隐没于水平

面下,推测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航行证实地球是圆的。)

2.模拟帆船远航归港实验。

(1)[PPT9出示]教师引导学生以帆船远航和帆船归港为

切入点开展模拟实

验,了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的漫长历程。

(2)[PPT10出示]出示温馨提示。

(3)通过模拟实验,得出结论。

(3)[PPT11.12出示]教师引导学生交流研究结果,并

在小组间补充。

(4)[PPT13、14出示]麦哲伦实验航海经历,使学生深

刻体会前人探索地球

历程的艰辛和付出的代价。

(5)[PPT15出示]动画演示麦哲伦的航海经过的路程。

3.利用现代技术认识地球的形状。

(1)[PPT16出示]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利用现代科技拍摄

到的地球,并让学生

描述地球的样子。

(2)[PPT17出示]通过视频播放现代世界认识地球的历

史。教师引导学生组

内交流搜集的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地球的形状。

(3)[PPT18出示]教师补充播放关于探索地球的形状和

大小的资料,使学生

形成对地球的整体认识,得出: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

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4.了解地球有多大。

(1)教师列举更多实例或数据说明地球的赤道的长度和

表面积,加深学生对

地球的了解。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2)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5.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

6.德育教育。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应当在探索地球的同时,合理开

发、利用地球的资源,

共同保护地球。

三、拓展活动

[PPT19出示]教师布置课外作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可以

证明地球是球体的

证据。

板书设计:

19.探索地球

古代人:“天圆地方”

观察月食和远望归航船队:地球是圆的

现代科技证实:地球是一个球状天体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9.认

识太阳课型:新授课时: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太阳是恒星,地球是行星。

2.了解恒星与行星的区别。

科学探究目标:

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验,以增加

对太阳视觉大小的科

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科学态度目标:

对认识太阳感兴趣,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太阳的探索历程。

【重难点】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简单的材料进行模拟实

验,以增加对太阳

视觉大小的科学认识;能运用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PPT2出示]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

教师准备:[PPT2出示]盘子、直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3出示]教师出示谜语:“大圆球、天上挂,它的本领

可真大,又发光、

又发热,万物生长全靠它。”(学生回答:太阳。)教师:“太

阳的本领这么大,你们

想不想认识太阳?”从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认识太阳)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从刚才大家的交流来看,大家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你还

想知道关于太阳的哪

些知识?

1学生提出问题,如:(1)太阳离我们有多远?(2)太

阳有多大?(3)太阳的

备注(教师复

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温度有多高?(4)太阳与地球有什么不一样?(5)太阳是

怎样形成的?

[PPT4出示]教师展示有关太阳的视频。

2.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给各个小组分发研究问题。

(1)小组内利用课前准备的资料讨论汇总。

(2)汇报交流:学生汇报各小组解决的问题结果。

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日核、辐射层、光球层、

对流层、色球层

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

1500万。C: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

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行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利用收集的

资料解决问题,让学

生知道研究太阳可以借助查阅资料等方法。】

[PPT5出示]教师展示太阳结构的图片,随着学生的回答

呈现太阳各部分的名

称。

[PPT6出示]小结:太阳的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

辐射区、对流区、光

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组成;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

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

6000℃,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

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

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

行星。

(二)太阳有多大?

l.[PPT7出示]交流:从资料中我们知道太阳直径大约是

1392000(1.392X106)

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

万倍;其质量大约是

2x103°千克(地球的330000倍)。那为什么太阳看上去

并不大?

2.讨论:小组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由发表意见。

3.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

[PPT8出示]各小组找两名同学进行模拟实验。一名同学

拿一个盘子模拟太阳,

站立不动;另一名同学拿一把尺子,站在一定位置目测看

到的盘子的直径并将结果

告知记录的同学。拿尺子的同学往后退,记录的同学记录

该同学退后的距离和目测

看到的盘子的直径。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4.[PPT9出示]小结:太阳看上去并不大,是因为距离我们

太远。

三、课堂小结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

师生交流,谈本节课的收获。

四、拓展活动

[PPT10出示]太阳每时每刻都释放出大量的太阳能,我们

人类又是如何利用太

阳能造福我们的生活?关于太阳还有很多秘密,课后请大

家继续查阅资料揭开它的

神秘面纱。

板书设计:

20.认识太阳

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

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属于恒星地球属于行星

教学反思: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四年级班科学学科教案

授课人:上课时间:教学内容:10.登

上月球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月球的相关资料。知道月球是地球的

卫星

2.了解环形山的形成。

3.通过了解登月所需做的相关准备,进一步加深对月球认

识。

4.了解科学技术对登月历程的影响。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环形山的形成。

2.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的结果与假设相比较。

科学态度目标:

L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培养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及空间想象力。

【重难点】

讨论交流月球的相关资料;通过模拟实验,初步了解月球

环形山的形成原因。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月球相关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不同大小的石子、相同大小的玻璃球、

沙盘、直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l.[PPT3出示]视频引入课题,板书课题:21登上月球。

2.学生描述对于月球的认识,引发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二、活动过程

活动一:说一说你对于月球的认识

l.[PPT4-6出示]介绍自己搜集的月球资料。

2.重点交流月球的基本情况。

3.你还想了解月球的哪些知识呢?引导学生明确月球是地

球的卫星。

备注

(教师复备栏)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精品文档精心整理

活动二: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