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黑龙江省各地2021-2022学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分项选编:文言文阅读题(解析)文言文阅读题
一、对比阅读
(2022春·黑龙江大庆·八年级校考期末)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②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③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④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③为人:作曲的人。④《文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不知其旨也(2)教然后知困
(3)丘已习其曲矣(4)丘未得其志也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孔子学琴于师襄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志也
C.丘得其为人,黑而长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D.可以益矣以顺为正者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曰:教学相长也。
(2)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4.乙文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的“”的道理,并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2022春·黑龙江大庆·八年级统考期末)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晓卿、潘小妃①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②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③之,竟不得醉。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张岱《龙山雪》)
①李芥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②苍头:这里指年纪大的伙计。③欱:同“喝”。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含义。
①湖中人鸟声俱绝绝:________②雾凇沆砀沆砀:________
③坐久清冽清冽:________④余勉强举大觥敌寒敌:________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B.问其姓氏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C.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醉翁亭记》)
D.积雪欱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7.用“/”给文中的画线句断句。(限断三处)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8.下列关于两篇文章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运用“痕”“点”“芥”“粒”等量词,将天地的广阔与人的渺小构成强烈对比,让人产生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
B.“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表明孤高的情趣,与后文两位金陵人饮酒作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乙文写景主要运用白描的手法。如“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这种写法文字简练朴素,清新淡雅,写出了雪后奇景和游人的雅趣。
D.甲、乙两文均是情景交融的佳作,表述了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②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
(2022春·黑龙江绥化·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
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居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解释]①匡衡:汉朝人。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逮,及、到。③大姓:大户人家。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⑥资:借。⑦大学:大学问家。
(丙)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以水沃②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③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解释]①昏怠:昏沉困倦。②沃:浇。文中有“洗”之意。③重:兼有两种(事物)。
1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____)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偿____)③辄以水沃面(辄____)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②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2.为划线的句子划分节奏。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13.[甲]文中“人多以书假余”的原因是(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14.宋濂、匡衡和范仲淹幼年时人生经历有哪两个主要共同点
15.甲、乙、丙三个文段的主人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022春·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因。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①决焉?
(选自《孟涂文集》)
①奚:怎么。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知其旨也:
②学学半:
③而或不达于事:
④舍问,其奚决焉:
1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1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2处)
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9.选文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选文论述了________的关系。
20.请联系学习生活,谈谈你阅读两篇选文后获得的启示。
(2022春·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礼记·学记》)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②,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③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④,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⑤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⑥也。”
(选自《史记》,有删除)
①进:进展,此指换新曲。下文“益”同此。②有间(jiān):过了一段时间。③为人:作曲的人。④如王四国:这人好像是个王者,他的眼睛在关注着四方。⑤辟席: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敬意。⑥《文王操》:琴曲名,相传为周文王所作。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1)学学半。学:
(2)丘未得其志也志: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23.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需划出两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4.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A.甲、乙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学琴的故事。
B.《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秦汉儒家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C.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意境(主旨)、融入曲子(理解)的过程。
D.文中孔子一直不换学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25.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甲文中()的道理(用原文回答),请结合乙文内容具体分析。
(2022春·黑龙江双鸭山·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古文,完成下面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昔者汤将往见伊尹①,令彭氏之子御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君若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女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①伊尹:商初大臣,曾为奴隶。②御:驾驭车马。
26.请用“/”画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画一处)
(1)食之不能尽其材
(2)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
2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才美不外见见:
(2)则吾必欲说而强食之说:
2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真无马邪?
(2)君将何之?
29.文中的“食马者”和文中的商汤分别是怎样对待人才的?
(2022春·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下面小题。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①,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②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①贾(gǔ):做买卖。②召(shào)忽:齐人。与管仲一起辅佐公子纠,公子纠被杀后,召忽也自杀。
30.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画一处)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3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食之不能尽其材食:(2)执策而临之策:
(3)知我贫也贫:(4)吾尝三战三走走:
3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33.文中“千里马”喻指的是__________,“食马者”喻指的是__________。
34.文中的伯乐鲍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2春·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35.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心乐之乐:快乐B.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C.悉皆怪石悉:全,都D.不可名状名:说出
3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37.下列对两文的解读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两文都是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文字精练,文笔自然。
B.文正面描写水清澈透明,文侧面描写水流湍急。
C.文借写小石潭记的幽美、凄寒,含蓄地抒发自己被贬后无法派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2022春·黑龙江七台河·八年级统考期末)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38.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悉如外人:
(2)便要还家:
(3)甫行数里:
(4)自恨不如远甚也:
3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
(1)其中往来种作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4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儿女啼笑,鸡犬鸣吠。
41.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022春·黑龙江鸡西·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古文回答小题。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
光绪十六年①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②,悉仿生人③,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④叹其技之奇妙。
(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①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②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③生人:活人;④亟(qì):屡次,不断地
4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能名其一处也
(2)无不毕肖
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2)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
4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B.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C.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D.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
45.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
(2022春·黑龙江大庆·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见足下①中题字,以为是必磊落人也。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庭坚少孤,窘于衣食,虽早知从先生长者学问,而偏亲②。白发,不得已而从仕。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以衰懦不进,至今落诸公之后也。窃观足下天资超迈,有亲以为之依归,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非敢谓足下今日所有不足以豪于众贤之间,但为未及古人,故为足下惜此日力③耳。
(节选自《黄庭坚集·答李几仲书》,有删改)
①足下:敬称,您。②偏亲:黄庭坚父亲早亡,而母亲在世,故称偏亲。③日力:岁月。
4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窘于衣食皆以美于徐公
B.故少之日得学之功十五公问其故
C.而从仕之日得学之功十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D.有亲以为之依归吾谁与归
4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已逾年,恨未识足下面耳。
48.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
49.甲、乙两文都出自文学前辈写给年轻人的文字。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1)甲文表现了宋濂____________的优秀品质。(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乙文中黄庭坚指出李几仲在学业上的差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他提出的希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2022春·黑龙江齐齐哈尔·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世传桃花源事多过其实。考渊明所记,止言“先世避秦乱来此”,则渔人所见,似是其子孙,非秦人不死者也。又云杀鸡作食,岂有仙而杀者乎?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芳,民居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醯(xī,醋),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近岁道稍通,渐能致五味,而寿益衰。桃源盖此比也欤?
(选自苏轼《和陶·桃花源·并引》)
5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延至其家延()(2)又云杀鸡作食云()
51.翻译下列句子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桃源盖此比也欤?
52.请将两文中描写道路的句子分别钞写下来。
53.两文中的“____________”四个字,体现了“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品质。
54.文中“桃源人”和文中“老人村”的生活一直都很平静祥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课内阅读
(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桃花源记》,完成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俨然:(2)要:(3)诣:
5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便舍船,从口入
(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57.文中写“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说明了什么?
(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8.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1)骈死于槽枥之间(2)执策而临之
5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60.借千里马表述了什么观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北冥有鱼》,回答下面小题。
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6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冥:(2)野马:
62.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63.下列对寓言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B.李清照“九万里风鹏正举”的词句就是对文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化用。
C.世间细小之物是气息吹动的结果,鲲鹏强大,无需借助外力就可以扶摇直上九万里。
D.寓言中庄子的想象雄奇,“不知几千里也”反复出现,极尽想象,突出鲲鹏之大。
(2022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桃花源记》,回答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便要还家()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6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6.如何辩证地看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
三、课外阅读
(2022春·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仲尧,洪州奉新人。累世聚居,至数百口,构①学舍于华林山别墅,聚书万卷,大设厨廪②,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南唐李煜时尝授寺丞。雍熙二年,诏旌其门闾,仲尧诣阙谢恩,赐白金器二百两。淳化中,州境旱歉,仲尧发廪减市直以振饥民,又以私财造南津桥。太宗嘉之除本州助教许每岁以香稻时果贡于内东门。五年,遣弟仲容来贺寿宁节③,召见仲容④,特授试校书郎⑤,赐袍笏厚带,又以御书赐之。
(选自《家史二百一十五》)
①构:建造。②厨廪:厨:厨房;廪:粮仓。③寿宁节:庆祝帝王生日的节日。④仲容:胡仲尧的弟弟,⑤试校书郎:官职名称。
6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
(1)以延四方游学之士延:
(2)又以私财造南津桥以:
6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仲尧诣阙谢恩,赐白金器二百两。
69.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太宗嘉之除本州助教许每岁以香稻时果贡于内东门
70.胡钟尧打开他家的米仓,以降低物价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71.根据选文内容简要概括胡仲尧为百姓做了哪些事情?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022春·黑龙江牡丹江·八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各题。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①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①畜:同“蓄”。
7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尝:(2)然:(3)或:(4)辍:
73.翻译文中的划线句子。
74.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限两处)。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
75.请从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
76.从全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
参考解析:
1.(1)味美(2)困惑(3)熟悉(4)意趣(志趣,意旨)2.C3.(1)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
(2)除了周文王谁还能写出这样的曲子呢?4.学然后之知不足。
参考示例一:学习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学习,的确需要我们用心专一,深入其中,如此,也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得到更大的收获,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于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
参考示例二:我们学习做事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一股韧劲,我们需要锲而不舍。世界上所有取得伟大成就的人,无不具备锲而不舍的精神。
参考示例三:我们学习做事不能自我满足,应该深究和更上一层。我们学习做事就要不断的创新,提出疑问,让自己永不满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进步。
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1)句意为:就不知道它的味美。旨:味美。
(2)句意为:教导人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困:困惑。
(3)句意为: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习:熟悉。
(4)句意为: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志:意趣(志趣,意旨)。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介词,向/介词,在;
B.副词,表示推测,大概/代词,它;
C.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D.介词,以此(其、之、彼)/介词,把;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语有:
①故:所以;相:互相;长:促进;
②非,除了;能:能够;为:写;此:指这样的曲子。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见解阐述。
乙文中的孔子学习全心投入,他学习演奏,循序渐进,务求精进,真正领悟曲中之意,这种精神体现了甲文中“学然后之知不足”的道理。
从孔子学琴的故事,我们能看出学习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孔子学琴,锲而不舍,学习一首琴曲,不单会弹,还要深入到更深的层次里。学习,的确需要我们用心专一,深入其中,如此,也才能有更深的体会,得到更大的收获,也能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倘若停留在表面,或是深入得不彻底,便难于领悟其中更深的道理。阐述道理时围绕刻苦钻研、深入探究等方面来分析,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来安排内容,就像孔子一样,要以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要学会独立思考,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来循序渐进地学习。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这之后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之后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继续学习新曲子,师襄子对他说:“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增加学习内容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神情俨然,仿佛进到新的境界:时而神情庄重穆然,若有所思,时而怡然高望,志意深远;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赶紧起身拜了两拜,回答道:“老琴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5.停止、消失白汽弥漫的样子清冷、寒冷抵挡、抵抗6.C7.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8.B9.(1)不要说相公您痴(痴情山水),还有像您一样痴(痴情山水)的人啊!
(2)众山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
5.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停止、消失。
(2)句意:冰花一片弥漫。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
(3)句意:坐久了觉得有点冷。清冽,清冷、寒冷。
(4)句意:我们勉强举起大杯子抗寒。故,抵挡、抵抗。
6.考查一词多义。
A.代词,哪能\兼词,于此;
B.代词,他们的\代词,他;
C.表修饰,不译\表修饰,不译;
D.补齐音节,不译\助词,的;
故选C。
7.考查断句。句意: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箫和马小卿的曲子,箫声被寒气所慑,艰涩得出不来。根据句意可断句为: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8.考查比较阅读。
B.根据甲文第二段“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等语句可知,两位金陵人也选择在雪后来湖心亭赏景,与的举动不谋而合,可见两位金陵人与同样是志趣高洁之人,孤高的情趣与后文两位金陵人饮酒作乐形成了“映衬”,运用了衬托的手法,而非“对比”。故选B。
9.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莫说,不要说。更有,还有。似,如同。者,……的人。(2)载雪,覆盖着雪,被雪覆盖。薄,稀薄。光,发出光亮。皆,都。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深三尺多。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们几个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芥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侍侯。山恋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觉得有点冷,苍头送酒来了,我们勉强举起大杯子抗寒,酒气上升,合着积雪,竟然不醉。马小卿唱曲子,李岕生吹洞箫和马小卿的曲子,箫声被寒气所慑,艰涩得出不来。三更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直到山脚,满身是雪地站着。余下的人坐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满身的冰凌回来了。
10.借报酬就11.①我站在他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来向他请教。
②读书的人(贤德的人)应当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12.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13.不敢稍逾约14.家境贫寒与读书刻苦15.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②博览群书③虚心请教。
10.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假,借。
②句意: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偿,报酬。
③句意:就用冰水洗脸。辄,就。
1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余,我。侍,服侍。左右,身边。援,提出。质,询问。以,来。请,请教。
(2)士,读书人,君子。当,应当。而,表修饰,就。
12.考查断句。
句意: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既仕”是表时间的状语,“每慷慨论天下事”与“奋不顾身”是并列关系,故断句为: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13.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甲文中的“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可知,原因是“不敢稍逾约”。
14.考查比较阅读。
根据甲文中的“家贫,无从致书以观”,乙文中的“匡衡勤学而无烛”,丙文中的“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可知,三人都家境贫寒。
根据甲文中的“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乙文中的“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丙文中的“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可知,三人都读书刻苦。
15.考查阅读启示。
根据甲文中的“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乙文中的“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丙文中的“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可知,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就一定要刻苦勤奋。
根据甲文中的“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可知,一个要想学有所成,就一定要博览群书。
根据甲文中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可知,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就一定要虚心求教。
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非常喜欢读书。家里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都结了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也不放松读书。钞写完毕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苦于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往,曾经赶到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恭敬地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不少教益。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没有依靠。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国家作为自己的责任,发奋苦读,有时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他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做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读书、勉励自己,每餐不吃两种以上的荤菜,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刚够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16.(1)旨:味美。(2)同“敩”,教导(3)或:有时(4)舍:放弃,舍弃。17.(1)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喜欢学习但不经常问问题,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的人。18.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19.教与学的关系善于提问与学习的关系20.围绕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来谈即可。
16.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①句意:不知道它味道甘美。旨:味美;
②句意:教人是学习的一半。学,同“敩”,教导;
③句意:可是还可能有时不能应用于实际。或,有时;
④句意: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舍:放弃,舍弃。
17.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重点词有:虽,虽然,即使;至道,最好的道理;弗,不;善,好处;句意为: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2)句重点词有:好学,喜欢学习;而,却;者也,表判断。句意为:喜欢学习但不经常问问题,并不是真的喜欢学习的人。
18.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也”为句末虚词,应在“也”后断一处;“非学无以致疑”中“非学”是主语,“无以”是定语,“致”是谓语,“疑”是宾语,故在“疑”后断句;“非问无以广识”与“非学无以致疑”句式一致,结构相同,故在“识”后断句;再结合句意“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可知,应断为: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1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概括。
从文的“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可知,文章要论述的是关于“教”与”学“的关系问题;从“故曰:教学相长也”可知,的观点是:教学相长。再结合后面的“《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可知,是对“教学相长”的道理论述。因此第一空填:教与学的关系。
结合文的“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可知,直接点明了观点:问学相辅;然后用“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来从反面具体阐述“问”与“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第二空可以填:善于提问与学习的关系。
20.本题考查阅读感受。
结合文的“故曰:教学相长也”“学学半”和文的“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可以知道,教与学、学与问都是相辅相成的;要想做到真正的学习,就需要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教又学,既学又问。据此作答即可。
示例:教别人相当于自己再学习一遍,教和学相结合;只有真正的好问者,才能学到知识,两者相辅相成。
: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习后就知道不足,教导人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不足,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导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君子学习一定喜爱问。问和学是相辅相成地进行的。不学就不能提出疑难,不问就不能增加知识。喜爱学习却不多问,不是真的喜爱学习的人。道理明白了,可是还可能有时不能应用于实际,认识了那些大的原则、纲领、总体,可是还可能不了解那些细节,对于这些问题,除了问,将怎么解决呢?
21.(1)同“敩”,教导(2)意境(志向、心声)22.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甘美。
⑵我已经熟悉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掌握它的(弹奏)技法(技巧)。2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24.D25.学,然后知不足。示例:孔子学习了十天,熟悉曲子后,发现自己没有掌握技法:再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没有领会到曲子所表述的志向;又学习了一段时间,发现没有融入作品理解,于是一直学习,最后融入作品中,他真正做到了“学然后之知不足。”
2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为: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同“敩”,教导。
(2)句意为: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志:意境(志向、心声)。
2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重要词语:
(1)弗:不;旨:甘美。
(2)习:熟练;数:规律,这里指演奏的技巧。
2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句子的意思是: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
“是故”是连词,表示原因,其后可断开;“然后”表示转折,其前应断开;
据此可知正确的断句应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分析与理解。
D.有误。孔子并没有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而是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
故选D。
2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乙文相关内容分析。由乙文中“十日不进”“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丘未得其志也”“丘未得其为人也”可知,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的过程。孔子每到一个阶段就会发现自己还有需要深入学习的地方,他不愿在学习上浅尝辄止,就一直学下去,直到融入作品中,以自己的学习行为印证着“学然后知不足”。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够自我反思;知道自己的困惑,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上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没有学习新曲子,师襄子说:“可以学习新曲了。”孔子说:“我已经熟悉乐曲的形式,但还没有掌握方法。”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会弹奏的技巧了,可以学习新曲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会曲子的意境。”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你已经领会了曲子的意境,可以学习新曲了。”孔子说:“我还不了解。”又过了一段时间,师襄子说:“从你的弹奏中,仿佛看到有个人正神情严肃地沉思,安闲自在地在高处瞻望,胸怀远大的志向。”孔子说:“我知道他是谁了:那人皮肤深黑,体形颀长,眼光明亮远大,像个统治四方诸侯的王者,若不是周文王还有谁能撰作这首乐曲呢?”师襄子听到后,离开座位站起来向孔子行再拜之行,说:“我的老师传授此曲时就是这样说的,这支曲子叫做《文王操》啊。”
26.(1)食之/不能尽其材
(2)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27.(1)同“现”。(2)喜悦,高兴。28.(1)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2)您要去哪里?29.文中的“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文中的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
2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1)“之”是代词,做“食”的宾语,“食之”是动宾短语,“不能”是否定词,“尽其材”是动宾短语,“食之”和“不能尽其材”之间存在转折关系,二者应分开。
故断句为:食之/不能尽其材。意为: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2)“而”字表承接,承接“半道”和“问”,所以“半道而问曰”应是一个整体,不宜分开。“彭氏之子”做主语,需和后文“半道而问曰”分开。
故断句为: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意为: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
27.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见:同“现”,表现,显现。
(2)句意: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并努力吃(这个)药。说:同“悦”,喜悦,高兴。
28.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注意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字词:其:表示加强诘问语气;邪:同“耶”,语气词。
(2)重点字词:之:动词,去,到,往;何:哪里。“君将何之”是宾语前置,“何”应做“之”的宾语,注意翻译时,调整语序。
2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根据食马者的表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可知,“食马者”喻指浅薄无知的封建统治者,“食马者”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表现了“食马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乙文,根据商汤的表现“将往见伊尹”“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可知,商汤得知伊尹很贤能,就自己亲自去见他,并且把不想让商汤去见伊尹的彭家儿子给赶下车了,可知商汤重视人才,尊重人才。
参考译文:
甲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乙文:从前商汤将要前往去见伊尹,让彭家的儿子来驾车。彭家的儿子半路上问道:“您这是要去哪里?”商汤答道:“我将要去见伊尹。”彭家的儿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全天下中的一位普通的百姓。如果您想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来问他,这对他(来说)已经是受到赏赐了!”商汤说:“这不像你知道的那样。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变得)更加灵敏,眼睛会(变得)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很高兴并努力吃(这个)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不想让我好啊!”(商汤)于是叫彭家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30.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31.(1)食:同“饲”,喂。
(2)策:马鞭。
(3)贫:贫穷。
(4)走:逃跑。32.(1)想要它和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生养我的是父母,真正了解我的是鲍叔啊。33.善于识别人才的人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34.轻利重才,知人识人。
30.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句意为: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
“吾尝为鲍叔谋事”主谓结构,应在“事”后停顿;
因此断句为: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3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食:食:同“饲”,喂;
(2)句意为: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策:马鞭;
(3)句意为:知道我生活贫困。贫:贫穷;
(4)句意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走:逃跑。
3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重点词语。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2)重点词语。生:生养。者……也……:表判断。知:了解。鲍子:即鲍叔。
3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马说》用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把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
千里马:喻指善于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喻指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34.本题考查人物理解。
根据文“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可知,鲍叔轻利重才;
根据文“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可知,鲍叔知人识人。
参考译文
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只能辱没在马夫的手里,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饲养马的人不懂得它有能日行千里的能力而像普通的马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驱使千里马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这世上)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管仲说:“我当初贫困的时候,曾经和鲍叔经商,分财利时自己常常多拿一些,但鲍叔不认为我贪财,知道我生活贫困。我曾经为鲍叔办事,结果使他更加穷困,但鲍叔不认为我愚笨,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都被君主免职,但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干,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时机。我曾多次作战,多次战败逃跑,但鲍叔不认为我胆小,知道我还有老母的缘故。公子纠失败,召忽为我而死,我被关在深牢中受屈辱,但鲍叔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会为小节而羞,却会因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35.A36.(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岸边)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投下的阴影互相掩映。37.B
35.本题考查文言字词。
A.句意为:心里为之高兴。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故选A。
3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
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
(2)佳,美丽的。异,奇异的。阴,树阴。荫,掩映。
3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
B.甲文中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描写水中游鱼清晰可见,是从侧面表现水清澈,是侧面描写。乙文“清流触石,洄悬激注”直接描写水流湍急,是正面描写。
故选B。
参考译文:
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多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并入营溪。溪水两岸,全都是怪石,它们倾斜嵌叠,回旋盘曲,姿态奇特,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腾空的浪花和股股洄流。岸边还有美丽的树木和珍奇的青竹,垂下荫影相互遮蔽。
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辏集的地方,也可成为城市居民游览的胜地,和爱清静者休憩的园林。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怅然惋惜!
38.(1)全、都(2)同“邀”,邀请(3)行走(4)遗憾39.(1)其中/往来种作
(2)其丈夫/方担粪灌园40.(1)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2)孩子嬉戏欢笑,鸡和狗都在鸣叫(此起彼伏)。41.示例: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38.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和外面的人都一样。悉:全、都。
(2)句意: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要:同“邀”,邀请。
(3)句意:刚行走了几里地。行:行走。
(4)句意:我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恨:遗憾。
39.本题考查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谓语中心语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1)句意为: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其中”作状语,“往来种作”是谓语,故两者之间应断开。故断句为:其中/往来种作。
(2)句意为:这家男主人正给园子浇大粪。“其丈夫”是主语,“方担粪灌园”是谓语与宾语成分,只标一处,故在“其丈夫”后面断开。故断句为: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40.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
(1)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
(2)儿女,孩子;啼笑,嬉戏欢笑;鸣吠,鸣叫。
4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比分析能力。
根据文第①段“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知,桃花源资源丰富,百姓安居乐业;再联系第②段“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可知,桃花源人是为躲避战乱才来到这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的;可见桃花源是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反衬出当时那个社会的腐败,民不聊生,寄托了陶渊明的社会及政治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意愿,表现了对没有战乱、宁静和平和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生活)的追求;
根据文“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可知,路过一户农家,发现农家男女在院中劳动,孩子在院中嬉戏欢笑,过着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可见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共同之处为:和谐安宁、自得其乐,远离战乱,没有压迫。据此回答意对即可。
参考译文: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源头,渔人发现了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的好像有点光亮。(渔人)便舍弃了船,从洞口进去。最初,山洞很狭窄,只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呈现在渔人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有桑树、竹林这类的植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吠的声音此起彼伏。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的人们,男女的穿着打扮和外面的人都一样。老人和小孩,都怡然并自得其乐。
(村里的人)看见了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都详细的一一作了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了酒、杀了鸡做饭来款待他。村子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所以跟桃花源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这里的人)问如今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所知道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中,拿出酒菜来款待他。渔人逗留了几天后,向村里人告辞。村里的人告诉他:“(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大粪,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狗相闻。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遗憾比他们差得远呢!
42.(1)说出(2)相似43.(1)在这种情况下,宾客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的,(他们)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打抖,几乎想要争先恐后地逃跑了。
(2)猛然看到它们,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的。44.C45.描写口技人的精彩表演和蜡人逼真的形态、姿态是正面表现口技表演者、蜡人制法技艺,描写听众参观者反应从侧面表现艺人们技艺高超。
42.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名:说出;
(2)句意:没有不完全相像的。肖:相似。
4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于是:在这种情况下;色:脸色;奋袖出臂:捋起衣袖,露出手臂;股:大腿;欲:想要;走:指逃跑。
(2)骤视:猛然看到;惊:惊叹;为:是。
44.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及内容理解。
A.“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意思是: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写口技表演者的声音中展现了起火、救火时的所有声音,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
B.“余亟叹其技之奇妙”意思是:我再三赞叹制作蜡人技术的奇妙。通过“我”的赞叹,侧面展现蜡人制高超技艺;
C.“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意思是:看到所塑造的蜡人,全都仿照活人的样子。此句只是客观叙述,蜡人是仿照活人的样子制作的,不能体现蜡人制高超技艺;
D.“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意思是:那形体神态、头发肤色、高矮胖瘦,没有不完全相像的。写蜡人形象逼真,与真人完全相像,运用正面描写,展现蜡人制高超技艺;
故选C。
45.本题考查正面与侧面描写。
甲文写表演一场突然而至的大火灾的情形,先写这个四口之家突然遭到意外变故的情形:“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等句子直接写声音之杂乱、逼真;运用正面描写表现表演者技艺之高超;接着写听众的反应,“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听众以假为真,通过对听众的神态、动作的描绘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这是运用了侧面描写。
乙文写参观蜡人馆的情况,文章先用“无不毕肖”四个字,概括了蜡人“悉仿生人”的特点,这是对蜡人制的高超技艺的正面描写;“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写参观者的反应,“余亟叹其技之奇妙”写的反应,这是从侧面表现蜡人制的高超技艺。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其中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发出;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救火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清其中一个地方。在这种情况下,宾客没有一个不变了脸色的,(他们)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腿打抖,几乎想要争先恐后地逃跑了。
参考译文:
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日,我游览了巴黎蜡人馆。看到所塑造的蜡人,全都仿照活人的样子,那形体神态、头发肤色、高矮胖瘦,没有不完全相像的。从达官贵族以至工艺家和各行各业的人,凡是有名气的,每每在馆里留下蜡像。有的站着,有的躺着,有的坐着,有的弯着腰,有的笑,有的哭,有的在喝酒,有的在博戏,猛然一看,没有不惊叹像是活人似的。我再三赞叹制作蜡人技术的奇妙。
46.D47.(1)抄录完毕,跑去送还书,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2)像这样已经过了一年,(我)很遗憾没有和您见面。48.春秋未三十/若刻意于德义经术/当不止此耳。49.宋濂:勤奋好学;诚信。学业上没有古人优秀珍惜时间(或努力学习)
46.A.介词,在/介词,比;
B.连词,因此/名词,缘故;
C.动词,领会、理解/动词,同“德”,感激;
D.动词,归依,依附/动词,归依,依附;
故选D。
47.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注意重点词语的翻译:
(1)走: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2)如是:像这样;逾年:过了一年;恨:遗憾;足下:对对方的敬称。
48.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可根据语意分析。
本句大意为:年龄还没有到三十岁,如果在道德和学问,上多下些功夫,所达到的高度不仅仅是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输错血应急预案(共)
- 量子生物制品说明-林教授量子生物相关资料资料文档
- 心动不如行动
- 美团招聘文员培训
- 建筑节能保温监理实施细则
- 园林花卉 课件 第八章 草坪与地被植物
- 室内装修设计与施工方案
-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考试重点-一般救治措施
- 锌铝合金压铸生产线废气处理方案
- 工地安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
- 龙头股战法完整
- 商铺租赁合同完整版下载
- 制作简易纸折扇 (教案)-三年级上册劳动浙教版
- 肝胆外科诊疗指南
- 高中美术-抽象艺术教学课件设计
- 啄木鸟纠错活动方案(八篇)
- 出口退税知识培训
- 某水利工程引水隧洞重大设计变更索赔报告
- 山东省青岛市青岛第二中学2024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大学办公室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制度
- 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7 Seasons Grammar 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