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新教材优质课教学设计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1页
化学新教材优质课教学设计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2页
化学新教材优质课教学设计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3页
化学新教材优质课教学设计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4页
化学新教材优质课教学设计物质的分类及转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DIYIZHANG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讲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课标要求】1.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2.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3.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4.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5.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

态同种元素的物质的相互转化。

夯二必备知识

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物质的组成

(1)元素与物质的组成

①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物质: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③元素的存在形态

|游离态|一元素以里蜃形式存在的状态

I

卜化合态|一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2)同素异形体

①概念: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

②常见的同素异形体:

。2与5,石墨、C60与金刚石,白磷与红磷等。

③性质特点:

同素异形体间的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其原因是结构不同,同素异形体之间的变化

属于化学变化。

(3)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一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I~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

|提醒

❶由同位素的不同原子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和D2、H2。和D20,

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也是纯净物。

❷冰水混合物、结晶水合物(如CuSO4-5H2O)属于纯净物而不是混合物;高分子化

合物(如聚乙烯CH2—CH2)属于混合物而不是纯净物。

2.物质的分类

(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按阴离子是否含有多元

按金属阳离酸的不完全电离酸根离

子进行分类子进行分类

CaCO

3酸式盐]俗角色礴,

“也盛不美或

Na.,CO

按酸根阴离按酸根离子是否含有氧

子进行分类KHCO3原子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从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分类

①树状分类法

按是

否由

物同种

质物质

组成

②酸、碱、盐的含义

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出的化合物是酸,分为强酸与弱酸,含氧酸与无氧

酸等

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Q1匚的化合物是碱,分为强碱和弱碱,可溶性碱和

难溶性碱等

由金属阳离子(或钱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是盐,分为可溶性盐与

难溶性盐,酸式盐、碱式盐与正盐等

【诊断1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J”,错误的划“X”)。

(1)(2020•浙江1月选考)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J)

(2)用于环境消毒的漂白粉是纯净物(X)

⑶胆帆(CuSO#5H2O)属于混合物(X)

(4)SiO2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SiCh属于两性氧化物(X)

二、分散系、胶体

L分散系

⑴组成

分散质V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卫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2)分类

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本质标准是分散质粒子大小。可用如下方式直

观地表示:

卜一•卜•卜一..分散质

°耍100nm粒子直径

>1nm=10-,cm

⑶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

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泥水

I提醒

提纯净化胶体的方法是渗析,如除去淀粉溶液中的NaCL可将混合物放入半透膜

袋并置于蒸储水中,利用Na'、C「能透过半透膜而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来提纯淀

粉胶体。

2.胶体的制备与性质

(l)Fe(0H)3胶体的制备

①制备原理:FeCb+3H2O^^Fe(OH)3(胶体)+3HC1

不能用"”

②图示

③操作方法:将烧杯中的蒸储水(40mL)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

饱和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

(2)胶体的性质及应用

d丁达尔效应缺•鉴别溶液和胶体

P亚静电除尘

江河入海口处

J加入电解质;溶液卜-三角洲的形成

加入与胶粒带相应用明矶、铁盐

反电荷的胶体能净水

U加热、搅拌7-卤水点豆腐

冷期聘疗血液透析

L净化提纯胶体

I提醒

丁达尔效应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

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

【诊断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

(1)鸡蛋的蛋白溶液、血液、淀粉溶液均能发生丁达尔效应(J)

(2)明研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X)

(3)1molFeCh充分水解可得到NA个Fe(OH)3胶粒(X)

(4)江河入海口三角洲的形成通常与胶体的性质有关(J)

三、物质的性质与转化

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反之应是物理变化

宏观

'*核裂变、核聚变

有旧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化学键生成的是化学变化:只有化学键

微观断裂或生成的过程不是化学变化,如NaCl晶体的熔化和溶液中晶

体的析出

化学变化中一般伴随着物理变化,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

二者关系

变化

(2)常见酸、碱、盐的性质

①酸的通性(以稀硫酸为例)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纽色;

与活泼金属(如铁)反应(写离子方程式,下同)Fe+2H+=Fe2++H2t;

2

与碱性氧化物(如CuO)反应CuO+2H=Cu+H2O:

与碱(如NaOH)反应FT+OH=④0;

与某些盐(如Na2co3)反应COA+2H'=CO2t+丛0。

②碱的通性(以NaOH为例)

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使酚献溶液变组色;

与酸性氧化物(如SiCh)反应(写离子方程式,下同)SiO2+2OH=SiO/+H2。;

与酸(如醋酸)反应CH3COOH+OH=CH3coeT+H2O;

与某些盐(如CuS04)反应CU2++2OEF=CU(OH)2I。

③盐的性质(以NaHCCh为例)

与酸(如醋酸)反应(写离子方程式,下同)

CH3coOH+HCO]=CH3co0+82t+H2O;

与碱(如NaOH)反应

HCO^+OH==COA+H2。;

与某些盐(如NaHS04)反应

HCOf+H=C02t+H2O。

2.物质的转化

(1)单质、氧化物、酸(或碱)和盐的转化关系

咚一

(2)转化实例

①Ca-^CaO*&Ca(0H)292C03;

②S-^SO2-^SO3^^H2so4^^ZnSCh。

3.化学反应的分类

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分解

反应

化介

物质

前后

反应

解反

复分

反应、

应物

类、反

的种

换反应

应、置

成的类

化和生.

反国

]一衍

子询

仃离

应中

反T反

反应I

速原

府士

眼f

亍转

仃电

应中

T反

)。

“X”

的划

错误

”,

划“J

确的

误(正

的正

叙述

下列

判断

3】

【诊断

)

化(X

学变

都是化

色试验

、焰

变性

白质的

(1)蛋

)

酸(X

一定是

的溶液

纸变红

石蕊试

使紫色

(2)能

(X)

应的酸

生成对

水反应

都能与

氧化物

有酸性

(3)所

(X)

换反应

属于置

的反应

冶炼铁

e2O3

还原F

用CO

业上

(4)工

键能

提:关

的判

分类

成与

质组

一物

考点

判断

成的

质组

一物

题组

)

(

成的是

分子组

示物质

真实表

物质能

列各组

1.下

4、I

H2so

OH、

2H5

O、C

A.C

2

H0

C1、

氏、H

aO、

B.C

2

O

Si、C

2S、

3、H

C.SO

2SO4

H、H

coO

、CH3

iCh

2、S

D.CO

A

答案

成的。

接构

原子直

都是由

SiCh

Si和

子;而

在分

,不存

合物

子化

是离

CaO

解析

)

的是(

法正确

下列说

2.

素组成

以上元

或两种

由两种

混合物

,而

组成

元素

一种

只由

净物

A.纯

子组成

多种原

合物由

,而混

组成

原子

一种

只由

净物

B.纯

一种元

能只有

物质可

合物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