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从宇宙看地球课件_第1页
鲁科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从宇宙看地球课件_第2页
鲁科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从宇宙看地球课件_第3页
鲁科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从宇宙看地球课件_第4页
鲁科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的形成与演化》从宇宙看地球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宇宙环境宇宙宇宙概念天体天体系统太阳太阳系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地球普通性特殊性课程标准运用地质年代表等资料,简要描述地球的演化过程。学习目标1.了解地层和化石的概念,掌握其特点和分布规律。2.了解并熟悉地质年代表。全新世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渐新世始新世古新世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前寒武纪地层是地质历史上一定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和堆积物。拍摄于甘肃张掖,明显分层的砂岩地层地层1.2.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1.沉积岩的地层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一般先沉积的在下,后沉积的在上。3.越古老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级。岩石由老到新生物化石越复杂全新世更新世上新世中新世渐新世始新世古新世白垩纪侏罗纪三叠纪二叠纪石炭纪泥盆纪志留纪奥陶纪寒武纪前寒武纪地层的特点核心归纳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2)侵入的岩层晚于被侵入的岩层。(3)受岩浆活动高温高压的影响而变质的岩层,晚于相邻的原有岩层。探究点一地层的判读探究导引地质历史上各种地质事件的结果和影响,都可在地层和岩石中留下一定的痕迹,因此,追溯地层和岩石的各种特征及其空间关系,就可了解地壳的发展历史。1.原始产出的地层具有下老上新的规律;有侵入地层的总是侵入者年代新,被侵入者年代老。据此判断右图中岩层A、B、C、D的新老关系。答案按照从老到新的顺序依次为B→A→C→D。2.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的生物化石。而不同时期地壳运动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抬升或下沉,地壳抬升过程中地表往往伴随着侵蚀作用,地壳下沉过程中地表往往伴随着沉积作用。读“A、B两地地层对比图”,思考以下问题。(1)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并将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起来。答案是。(2)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B地缺少化石4所在地层的可能原因。可答案可能一:化石4所在地层形成时期,B地为山地,地势高,未接受沉积。能二:化石4所在地层形成之后,B地地壳抬升,化石4所在地层被侵蚀掉。地层的意义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页岩——形成于静水环境玄武岩——岩浆喷发冷凝而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地层形成时的地表环境。化石是存留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和遗迹。化石2.山东省发现的鹦鹉嘴恐龙化石南京地质生物研究所的枝脉蕨化石化石的形成植物的根、茎、叶,动物的骨骼、牙齿及其活动遗迹等,在地层或沉积物经矿物质的填充或置换,就形成的化石。化石的研究意义化石是确定所在地层的年代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三叶虫化石地质年代单位年代地层单位宇界系统阶宙代纪世期地质年代表3.地球的形成46亿年前地球形成地球形成初期温度很高,表面覆盖岩浆火山喷发,释放气体,形成大气圈温度逐渐降低,内核部分物质分异,形成地核、地幔和地壳温度进一步降低,水汽凝结,形成水圈38.5亿年前,生命形成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属于隐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时间跨度约40亿年,约占地球历史的90%。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氧气。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生物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金属矿产成矿时期。冥古宙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早古生代进入显生宙,早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时间跨度约1.22亿年.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生物的世界。此时,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远大于现在,出现了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生物。三叶虫化石及模式图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晚古生代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时间跨度约1.67亿年.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的世界。早期,鱼类大量繁衍,随着海洋面积减小,一些鱼类演化成两栖类。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古生代地壳运动活跃,形成联合古陆。显生宇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中生代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意为“中间的生命时代”。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世界,代表性动物是恐龙。此外,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一些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裸子植物兴盛,与古生代同为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大陆开始漂移。66.0~145.0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新生代新生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意为“最新的生命时代”。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的世界,人类在第四纪出现,成为代表性生物。被子植物兴盛。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漂移到现在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生物演化1.植物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蕨类植物,出现于泥盆纪,大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孢子繁殖。裸子植物,没有果皮,种子是裸露的,例如银杏。被子植物,也叫显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中最高级的一种。动物原始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脊椎动物(鸟类、哺乳类)草履虫蜗牛(软体动物)大鲵(两栖类)牛(哺乳类)生物演化1.生物进化过程图解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生物演化特点生命大灭绝事件地球已经发生过5次生物大灭绝,其中发生在古生代末期,即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约95%的生物从地球上消失;中生代末期,即白垩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恐龙和海洋中50%的无脊椎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重要考察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科学家发现,距今5.41亿年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和软体动物留下的化石为主,生命形态很简单,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呈爆发式增长,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因此科学家以此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后之前的漫长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连线把地质事件与大致对应的时期用线段连接起来。单元活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标准解读核心素养聚焦知识体系构建[课标下载]运用地理信息技术,探究有关自然地理的问题。[学习目标]1.了解“3S”技术的概念。2.掌握“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结合案例,探究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强基础自主诊断析疑难合作探究提能力分层集训刷习题巩固提升[基础素养]一、遥感及其应用1.概念:利用装在航空器或航天器的光学仪器或电子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简言之,遥感包括信息的、传输、、、分析和。2.特点:探测范围、获取资料、受地面条件限制、获取信息量等。3.应用:资源评估、环境监测、。获取接收处理应用大快少大灾害预警素养盘点1.遥感卫星将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与传统方式相比,利用卫星获取资料有哪些优势?(综合思维)提示:精度高、质量高、效率高,且节省人力、财力。[判断]1.在卫星图像上,人工建筑多呈灰色,棱角明显,形状规则。()2.在卫星影像上,水域为蓝色,植被呈绿色。()3.在遥感图像上,河流与道路都比较顺直,宽度多变。()4.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影像颜色和特征相对稳定。()答案:1.√2.×3.×4.×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组成:由卫星群组成,保证在任意时刻能同时观测到颗卫星。(2)功能:获取观测点的和高程,实现、、等。(3)优点:、高效率和低成本。(4)应用:大地测量、地面监测、等。2.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是对地理分布数据进行、储存、、运算、、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2)应用: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和管理等。四经纬度导航定位授时高精度交通导航采集管理分析规划决策素养盘点2.2005年,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精确测量利用了哪种技术?(地理实践力)提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3.天气预报节目中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应用了哪些信息技术?(地理实践力)提示: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判断]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保证在任意时刻能同时观测到四颗卫星。()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受天气影响较大。()3.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来处理任何数据。()答案:1.√2.×3.×三、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监测滑坡1.监测地点:三峡库区的湖北省秭归县。2.监测方法:在和建筑物上设置多个卫星定位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分析系统,一但变量超过预警,系统将实时预警。3.意义:为研究滑坡、变形机制和等提供数据,通过监测预警的为及时处置提供技术保障。滑坡体监测桩位移阈值变形特征危害程度实时性滑坡险情[特别提醒]遥感侧重于灾害信息数据的获取,卫星定位系统侧重于精确的定位,地理信息系统侧重于对灾害信息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为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自主诊断]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46秒在四川省北部的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据此回答1~2题。1.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地理技术主要是()A.地理信息系统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2.在对震区被困灾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①GIS②GPS③RS④Googleearth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解析:第1题,人们在第一时间迅速掌握整个地震灾区建筑破坏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遥感技术,主要功能是拍摄遥感图像,获取信息。C对。第2题,在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3S技术,即利用RS获取信息,利用GIS进行信息分析处理,选择救援线路,利用GPS进行精确定位、导航,①②③对,D对。答案:1.C2.D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据此回答3~4题。3.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4.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第3题,材料中说明了BDS的功能是定位和短文通信,由此可以确定③④的描述是正确的。提供灾区影像的技术是RS,统计灾区经济损失的技术是GIS。第4题,一般来说,震级越大,造成的损失越大,汶川地震是8.0级,芦山地震是7.0级,芦山地震的震级小于汶川地震,①是正确的。材料中显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救灾中发挥的作用,由此信息推断“救援及时”也是造成损失小的原因,④是正确的。由于2008年处于同一地震带上的汶川发生过地震,人们的防灾意识有所增强,③是正确的。答案:3.D4.B探究点一遥感及其应用[主题聚焦]我国是个旱涝灾害多发的国家,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国家就可以利用飞机和卫星对该地区进行遥感监控,获得大量的遥感影像图,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制成淹没地区分布图,图中淹没地区的分布及各部分的范围一目了然。而且,在计算机中可对淹没面积按各种要求进行快速、准确的统计。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简述遥感技术在洪水灾害预报上的意义。提示:遥感技术视野广阔,不受天气、地理条件的限制,能迅速获得地物信息,为及早部署防汛抗洪争取了时间,在洪水灾害预报上有重大意义。[核心归纳]遥感技术与减灾特点“广、大、快、好、强”——观测范围广、信息获取量大、获取速度快、实时性好和动态性强用途灾害前兆预测遥感可及时观测到灾害前的异常和特殊现象,并发出警报灾害跟踪监视如台风发生后可随时跟踪,并向受灾地区发出警报帮助救灾灾害发生后,陆地通信往往遭到破坏而影响救灾行动。遥感可帮助识别重灾区和能通往灾区的路线,从而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建立灾害模型通过灾害模型,遥感技术能更好地理解和解释灾害现象应用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预报、预警;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并对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知识拓展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否则相反。[对点刷题]1.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遥感技术 B.卫星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解析:遥感技术是利用飞机、卫星等对地物进行观测,能快速及时地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的变化。选A。答案:A2.利用遥感技术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在遥感影像中能够获取的信息是()A.人员伤亡数字 B.洪涝受灾面积C.地震的形成过程 D.作物病害种类答案:B3.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A.公路 B.菜园C.鱼塘 D.果园解析:题干中说明了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与地物表面温度的关系:温度高→亮度大。因此晴天正午时刻,选项所列温度最高的地物最亮。公路的热容量最小,升温最快。答案:A探究点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及其应用[主题聚焦]近期,针对车主对于高架桥定位、导航的痛点,百度地图率先推出了高架导航功能,覆盖全国几乎所有采用高架桥道路设计的城市,可以更精确地判断行驶的位置位于高架桥上还是高架桥下,为用户提供更加准确的导航服务。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1:百度地图属于对哪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提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探究2:请指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提示: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核心归纳]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与减灾[对点刷题]读“‘北斗’定位系统示意图”,完成4~5题。4.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①信号接收机②北斗卫星③传感器④车载移动电话A.①② B.①③C.①④ D.③④5.该系统适用的领域有()①铁路运输②渔业生产③勘探④森林防火A.①④ B.②③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第4题,信号接收机属于用户系统,北斗卫星属于空间星座,这都属于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组成部分。第5题,该系统已在测绘、电信、水利、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渔业生产、勘探、森林防火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逐步发挥重要作用。答案:4.D5.D6.对超高层建筑的沉降进行实时动态监测,一般采用()A.GIS B.RSC.GPS D.VR解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利用卫星群来获取地面经纬度坐标及其高程坐标并用于定位和导航的系统,要监测地面沉降需要获得高程信息,可应用GPS技术获得。答案:C探究点三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主题聚焦]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评估中有何作用?提示: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以及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核心归纳]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对点刷题]2016年第22号台风“海马”于10月21日在珠三角附近沿海登陆,正面袭击并严重影响深圳。最大风力达14级,出现大暴雨,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在一些山区可能会诱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要求民众撤离到安全地区。据此完成7~8题。7.如果让你利用GIS制定撤离预案,你需要输入的基础数据包括()①地质②地貌③地形④交通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8.制定撤离预案属于GIS的________功能()A.存储 B.管理C.分析 D.模拟解析:第7题,根据内容的不同,GIS数据可分为基础数据和专题数据。地质、地貌、地形属于基础数据,交通数据属于GIS中的专题数据。第8题,制定撤离预案利用的是GIS根据输入信息模拟结果的功能。答案:7.A8.D9.如果将“GIS”用来监测森林火灾,可以()A.用来分析、判断引起火灾的原因B.能知道火势发生时间和结束时间及成因C.用来分析火势蔓延方向,制定灭火方案D.预测森林火灾造成的后果答案:C探究点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主题聚焦]2011年元旦期间,受北方冷空气扩散南下影响,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冻雨天气仍在持续,当地道路结冰,交通出行受到严重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贵州、湖南、广西等地冻雨天气抢险救灾中的应用”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合作探究,得出有关问题的结论。探究:请你就这一课题帮助他们设计合理的方案。提示:利用GPS对灾害发生地定位或在救灾中导航;用RS获取灾区的数据信息,了解灾情分布及变化;用GIS为抢险救灾建立决策指挥系统,制定抢险救灾方案。[核心归纳]“3S”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对点刷题]某地发生森林火灾,通过对该地卫星影像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