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走向战争的深渊_第1页
第1课走向战争的深渊_第2页
第1课走向战争的深渊_第3页
第1课走向战争的深渊_第4页
第1课走向战争的深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走向战争的深渊笼罩世界的战争阴影引发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课程标准

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及相关条约的主要史实,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

知识与能力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重点难点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行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垄断资本家操纵下的西方国家议会(漫画)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倍数)1.34.61.98.1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432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41在殖民地面积上的位次1425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表格中的哪项内容不搭配?对国际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各国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英法工业产值比重下降,美德上升;工业生产比重与所占殖民地不符;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矛盾加剧。项目英德法美1870—1913年工业增长速度(倍数)1.34.61.98.1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1432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3241在殖民地面积上的位次1425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1、德国人想要什么?殖民地2、帝国主义矛盾加剧的实质是什么?争夺殖民地二、引发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笼罩世界的战争阴影一、笼罩世界的战争阴影1.帝国主义矛盾加剧根源: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实质: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表现: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英德矛盾等2.剑拔弩张的军事集团3.你追我赶的军备竞赛4.甚嚣尘上的战争鼓噪德国(左)向英国(右)提出挑战(漫画)英德矛盾激化你知道帝国主义矛盾加剧还有哪些表现呢?美洲:美西战争非洲:英布战争亚洲:日俄战争世界范围内烽火四起,世界局势日益紧张。1879年德奥签定同盟条约奥匈德英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俄法1892年法俄签定军事协定意1882年意加入德奥集团德英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英国、德国为了争当海上霸主,在海军竞赛中不断建造“无畏舰”。英国建造的“无敌号”战舰德国无畏级战舰资料: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各国加紧扩军备战步伐。1893~1913年,德国陆军和海军舰艇数量增加1倍多。奥匈帝国追随德国也加紧扩充军备,并制定对俄国和塞尔维亚作战的军事计划。英国为了保持其海上霸主地位加速建设海军。1906年,英国第一艘1.8万吨级巨型装甲舰无畏号下水。英国也扩充陆军,建立一支10万人的远征军部队,准备开赴欧洲作战。英国军费开支总数达8600万英镑。1913年法国常备军扩充到80万人,1914年军费开支增加到15亿法郎,占法国全部国家预算的38%。1913年,沙皇俄国现役军人达130万人,同时加速修建通往德国的战略铁路和海军建设。两大军事集团的扩军备战使得战争危险日益增加。0510152025303540德国法国俄国常备军后备军大战前夕各国军备[数量以十万记]俄国鼓吹其有个历史性的使命:去解放居住在巴尔干岛的斯拉夫族,安全的受同种的俄国人所管制及保护。

德国提倡扩大德国势力范围,孤立法国及扩张建立德国殖民地,建立强大的帝国版图。德国陆军元帅毛奇称:“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开战之初交战国的战争狂热列强之间的矛盾奥斯曼土耳其与巴尔干各国的矛盾奥匈帝国与土耳其的矛盾奥匈帝国与巴尔干各国的矛盾二、引发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斐迪南大公为何被刺杀,结果如何?斐迪南夫妇在萨拉热窝被刺提示:因为斐迪南大公倾向于吞并塞尔维亚,加剧了塞尔维亚的危机,引起了塞尔维亚人民的强烈不满,因此他被刺杀。其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你如何看待普林西普的行为?普林西普被捕它是塞尔维亚青年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采取的爱国行动,但其后果是灾难性的。这里要向学生阐明:搞个人行刺等恐怖手段,并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良策,而且往往会造成灾难,铸成历史大错。我们应反对采用带有政治目的的个人恐怖手段。911事件图反对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行为。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时间:1914年7月28日标志: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交战的国家: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盟国方面:德国、奥匈帝国协约国方面:英国、法国、俄国、日本、美国等战争初期意大利是同盟国成员,后来在协约国的许愿拉拢下转而参加到了协约国阵营。英法俄协约国保土塞比日美中退出德奥同盟国意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以及协约国的各自阵营后来加入到协约国阵营中

1918年,德军的最后攻势宣告失败,四面楚歌。明显地,结束战争将会是明智之举。而那时,威廉早已失去所有权力。由于他不满被部下架空权力,他尝试在战争末期的危机中争取主导权。得知德军大势已去后,他支持德军向盟军投降,以免德国为继续打仗而遭受灭顶之灾。

1922年,威廉出版他的回忆录,坚称自己没有犯下战争罪行。他一直邀请贵宾到他家作客,也十分留意欧洲事务。他本来很希望希特勒会帮他复辟王朝,但纳粹党始终未能帮他如愿以偿。不过,对于希特勒成功解决德国的政经困难,他深感欣赏。德国在1940年占领荷兰后,威廉正式退出政治舞台。

1941年6月5日,威廉在荷兰的Doorn病逝,被葬于HuisDoorn,由希特勒为他举行了一个小型军事葬礼。他生前希望葬礼上不摆设纳粹党的标志,但纳粹党没有理会。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你赞同这种说法吗?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与过程的分析,你有何理性的思考或启示?提示: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但究其根源则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争夺战。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不断激化的结果,战争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课堂练习基础知识延伸探究能力拓展1.战争前夕,形成的同盟国集团是()

A.英法俄B.德意奥

C.英法意D.英俄德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B.普法战争的影响

C.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

D.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的加剧BD基础知识能力拓展有人认为,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这一事件,人类可以避免一战的劫乱。这种观点你赞成吗?为什么?

这种观点不正确。萨拉热窝事件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而不是根本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从这一点上来看,世界大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萨拉热窝事件只是一个偶然事件,帝国主义抓住这一偶然事件,寻找借口,发动了战争。即使没有这一事件,也会有别的什么事件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列宁说,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请回答:

英德美法在工业产品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导致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材料一中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与1870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现了帝国主义经济发展的什么规律?(2)实力后来居上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争夺霸权,导致了什么后果?类别英德美法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位次3214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位次国别1913年英德美法的比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如英法等国想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以及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而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美日等国要求重新划分殖民地,各国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最终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延伸探究随着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庞大而血腥的战争机器开始高速运转。导入新课德国首相:“我以为战争将持续3个月,最多4个月……”法国也打出了“圣诞节回家”的口号。德国将领小毛奇赫尔穆斯·约翰内斯·毛奇(1848-1916),德国大将,老毛奇之侄,又称小毛奇。他出生于一个典型的普鲁士容克贵族家庭,从小受到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想的熏染。1880年任老毛奇副官。1891年起先后任德皇威廉二世侍从武官、王牌师师长、德军军需总监等职。1906年任德军总参谋长。他声称自己一生的工作都是为了准备发动世界性的战争。

在战争爆发之前几年,德国总参谋长阿尔弗雷德•冯•施里芬就制订了以速战速决为主要特征的施里芬计划:先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集中优势兵力在6星期内打败法国,然后将部队调往东线进攻沙俄。与此相对应,法国也制订了以两个集团军齐头并进,一举收复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17号计划。但战事的发展却出乎这些军事家预料,使得这两个计划皆不可行。施里芬计划一战之前的德军总参谋长施里芬萨拉热窝马恩河战役萨拉热窝西线从北海往南延伸到瑞士边境,在这里是英、法对德作战。东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罗马尼亚,由俄国对德、奥作战一战中,法军在敌军的枪林弹雨中渡过亚瑟河德国人民举行反战游行凡尔登战役后的战场1916年一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一战的转折点凡尔登战役中戴着防毒面具的法国士兵凡尔登战役中被炮轰后的城镇美国参战

1917年2月24日,美国驻英大使佩奇收到齐默曼电报,称如果墨西哥对美国宣战,德国将协助把美国西南部还给墨西哥,于是美国以此为借口,在该年4月6日向德国宣战。1917年4月,法军于西线开展春季攻势,与德军在兰斯和苏瓦松之间进行会战,历时共一个月,但法军在伤亡10万人后却仍未有进展,引起了法国士兵的骚动。战事再度胶着,而法军因内部骚动,无力防御,只得由英军负责西线防御。在该年下半年,美国提供的装备到达欧洲,英军于是再在西线猛攻,但在损失100多万人后,仍无法改变战事的胶着状态。

1918年9月,德军败局已定。11月6日,德国派出由外长率领的代表团,前往会见协约国军总司令福煦将军,洽谈停战事项。11月11日德国代表在巴黎东北贡比涅森林边的福煦将军车厢里,签署了停战协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法国把这辆车厢作为战胜的纪念物保存下来。

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因遭芥子气袭击而失明的英国士兵在护理所外排成一行协约国封锁德国,图为战争开始时德国家庭主妇和她们的子女在排队领配给券参加国家和地区:33个作战范围:欧、亚、非三大洲参加人口:15亿死残人数:3000万军费开支:2084亿美元协约国战机德国战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英军坦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