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中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1页
干货中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2页
干货中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3页
干货中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4页
干货中考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干货中考道德与法治:九上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

考点1改革开放

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

中华民族谋复兴。(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

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

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3.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1)(易错点)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只

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

义。

(2)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关键扶

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3)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是党

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

因。

(1)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③实施可

持续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实

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⑤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

合;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5.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考点2共享发展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国过去40多年

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

改革开放。

(2)(易错点)我国的基本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易错点)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4)(易错点)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挑战:①我国经

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②我国经济发展还

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

调等现实挑战。

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的一项重要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党和政府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

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如: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

民收入水平;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③坚决打赢脱贫攻坚

战;④实施健康中国战略;⑤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

局。)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

会公平正义。

考点3创新

1.(易错点)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

民族禀赋。

(1)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

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2)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在激

烈的国际竞争中,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科

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创新在国

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3)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

力。

(4)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

强。

考点4建设创新型国家

1.(易错点)我国科技创新现状。

(1)成就:我国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

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2)不足:从整体上看,我国仍然面临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

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等问题。

2.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做法。

(1)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

(2)必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将科技和

叁直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把经济建设重心转移到依

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

荣昌盛。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

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

路。

(4)必须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搭建有利于创新的活动平台和融资平台,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舆

论氛围和法治环境。

(5)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

(6)保护公民的知识产权,大力弘扬创新精神。

3.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技

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

4.创新的目的是增进人类福祉,让生活更美好。

5.创新的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

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6.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

(2)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

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第二单元民主与法治

考点1追求民主价值

1.(易错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

征。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

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人民民主的形式:选举民主、协商民主。

4.(易错点)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拄有嵬

式和独特优势。

5.我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掌

握国家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7.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

主监督。

考点2建设法治中国

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

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

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2.(易错点)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

保障。

5.(易错点)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

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6.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1)政府:①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

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

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

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2)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

依法行政。

7,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

Mo

8.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

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

规定正确行使权力。

9.厉行法治的要求。

(1)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

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

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2)社会: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

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

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3)公民:①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

义务;②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

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10.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

(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

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

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

用。

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

考点1中华文化

1.(易错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

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3.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的原因。)

(1)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经历的奋斗历程,蕴

含着中华民族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贯穿着中华民族共同坚守

的理想信念,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最逸求,代表

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独

动力。

(3)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

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4.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

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

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

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

神的传承发展。

5.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

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健

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内容补充】

考点2传统美德

1.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2.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

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

神力量。

3.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①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②勤劳勇敢、自强不

息的奋进品格;③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④诚信守

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⑤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

范;⑥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考点3民族精神

1.(易错点)我们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

会主义高度统一。

3.(易错点)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

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4.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随着时代进步而

不断丰富和发展。

5.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

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生固

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

女。

考点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易错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1)国家层面(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

遭。

(2)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

(3)公民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

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

的价值标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考点5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1.我国人口特点。

(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2)新的特点:总人口增速趋缓、总和生育率明显低于

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剧、大量的人

口流动等。

2.资源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我国面临

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3.环境现状: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

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

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4.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

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考点6走绿色发展道路

1.(易错点)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

2.(易错点)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3.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

(1)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2)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

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3)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

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

(4)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7试题研究・陕西道德与法治发展。

4.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

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

的经济增长。

(2)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

金山银山。如果金山银山要以失去绿水青山为代价,那么宁要

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

5.走绿色发展道路国家应该怎样做?

(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

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

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

梦。

(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坚持节约优先、保

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

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

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

红线。

(5)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全面建立资源高

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严明生态环境保护责

任制度,为生态文明提供可靠保障。

6.青少年践行低碳生活的做法。

(1)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养成物尽其用、减少废

弃物的文明行为,如纸张双面使用。

(2)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

(3)节约粮食,减少浪费,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

动”。

(4)绿色出行,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出

行,多骑自行车。

(5)不燃放烟花爆竹,不露天烧烤等。

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

考点1促进民族团结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

覆。

2.(易错点)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

繁荣的基本原则。

3.(易错点)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

型民族关系。

4.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

最高利益。

5.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

义务。

6.青少年应怎样维护民族团结?

(1)学习相关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积极履

行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2)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

(3)各民族同学之间要平等相待、相互帮忙,多说有利

于民族团结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4)积极传递民族团结的正能量,敢于并善于同破坏民

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等。

7.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

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是增进民族团结、发展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考点2维护祖国统一

1.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

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公民应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

(1)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

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

(3)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3.(易错点)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

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

4.(易错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

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5.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

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

考点3中国梦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

梦想。

2.(易错点)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人民幸福。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