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测试卷及答案(时间:85分钟分值:80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1.快乐学习,轻松考试!请你填写最合适的单位:一节物理课的时间是45;一位中学生身高16.5。(温馨提醒:填写单位符号)

2.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方法,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3.在进行实验探究时,我们要合理选择测量工具。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值叫作,测量工具所能测量的范围叫作。

4.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80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己每次脉动的时间是秒,在回家乘电梯上楼时,他用脉搏做计时工具,测得从楼底到自己家楼层的脉动次数为60次,那么该同学乘电梯所用时间为秒。

5.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时,将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在笔杆上紧密缠绕30圈,如图所示,线圈长度是cm,金属丝的直径是mm。

6.在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作,如果想将这种差别尽量减小,最有效的方法是多次测量。

7.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五次的记录数据分别为17.82cm、17.83cm、17.81cm、17.28cm、17.81cm。则错误的数据是,物体的长度应为。

8.为了测量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先测量(选填“10张纸”或“50张纸”)的厚度,再计算得出;若所使用的刻度尺热胀冷缩明显,则与冬天相比,夏天测量的结果偏。

二、选择题(共14分,把你认为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第9~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第13、14小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几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全部选择正确得3分,选择正确但不全得1分,不选、多选或错选得0分)9.下面是某同学对自己身体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合理的是()A.身高大约是170mmB.脉搏每分钟跳动约70次C.眨一次眼的时间大约是1minD.手掌的长度大约是20dm10.下列刻度尺的使用中,操作正确的是()11.王老师在课堂上发现一位同学精神不振、脸色绯红,同时伴有咳嗽,于是她估计该同学可能在发烧,然后王老师给该同学测量体温。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上讲,老师的“测量体温”属于()A.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B.交流与合作C.评估D.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12.李明是体育委员,他协助体育老师测量60m跑道的长度时,老师给他提供了如下器材让他选择,他应选择的是()A.长度为30cm、分度值为0.5mm的钢尺B.长度为2m、分度值为1mm的钢卷尺C.长度为200m、分度值为1dm的皮尺D.长度为100m、分度值为1cm的皮尺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小红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正确结果是1.273m,那么她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B.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测量,那么测量结果将偏大C.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D.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误差14.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90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228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的测量结果中的“0”是无意义的,应该删除B.两人测量结果不同是由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相同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D.小明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小华所用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cm三、计算题(共22分,第15、16小题各7分,第17小题8分)15.完成下列单位换算。(写出换算过程)(1)0.03km合多少mm?(2)8000nm合多少dm?16.课后,安安和同学利用滚轮法对操场跑道的长度进行了测量。他们首先测出自行车轮胎的周长为1.5m,自行车转动了266圈后离跑道出发点还差1m的长度,求跑道的长度是多少?17.上海科学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即我们现在所使用的物理课本,前、后面各有一张封面,6个页码的扉页、2个页码的目录及后记,然后是132个页码的正文。圆梦小组的同学把8个页码的扉页、目录、后记和132个页码的正文压紧后,用同一刻度尺三次测得的总厚度分别是0.58cm、0.59cm、0.60cm。则物理课本每张纸的厚度是多少μm?(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18.亲爱的同学,请利用你所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解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表盘显示的时间为。

(2)测量小球的直径,常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则球的直径cm;图丙中秒表的读数是s(提示:小盘指针为分针,大盘指针为秒针)。

(3)图丁是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的示意图,A刻度尺的分度值为cm;其中测量精确度较高的是(选填“A”或“B”)刻度尺。

丁戊(4)图戊中读数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19.亲爱的同学,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前两空均选填“A”或“B”)刻度尺测量正确;所测木块的长度是cm。

(2)如图乙所示,在实验室中,测量固体或液体体积的量筒,液体体积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选填“A”、“B”或“C”)。如图丙所示,用量筒、水和细线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水的体积是cm3;小石块的体积是cm3。若实验中需考虑细线的体积,所测得的小石块的体积值比真实值(选填“偏大”或“偏小”)。

20.刻度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基本工具。(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铜丝的直径,若细铜丝在圆柱体上排绕得不紧密,则测量的结果会偏,采用这种测量多圈的方法是为了。

(2)该同学还用此刻度尺测量我市到某市间铁路线的实际长度。他先用一段浸湿的细棉线在地图上与两市间铁路线重合,记下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再将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得两点间长度为18.90cm,若此地图的比例尺为1∶3×106,则测量值18.90cm的准确值为,测量结果中最后的“0”(选填“有”或“没有”)意义。两市间铁路线实际长度约为(取整数)km。

(3)做上述(2)实验时,应选择弹性(选填“较好”或“较差”)的细棉线进行实验。

21.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上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红、小玲分别轻轻推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请你对此进行科学探究。【提出问题】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有关。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实验器材:小球、细线、、。

实验步骤: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下表是小丽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实验序号小球质量m/g从O点到小球中心的距离L/m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s/m小球往返摆动10次所用时间t/s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时间t0/s1200.80.1018.01.802201.00.1420.02.003201.20.1022.02.204301.00.1420.02.005301.00.1020.02.00【分析论证】(1)分析上表(填实验序号)数据可得出结论: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有关。

(2)分析上表(填实验序号)数据可知,小球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与小球摆动距中心线最大距离无关。

【拓展】本次实验探究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参考答案1.mindm2.测量米3.分度值量程4.0.75455.2.700.96.误差求平均值7.17.28cm17.82cm8.50张纸小9.B10.C11.A12.D13.BC14.BD15.解:(1)0.03km=0.03×106mm=3×104mm(3分)(2)8000nm=8000×1100000000dm=8×10-5dm16.解:自行车轮胎的周长为1.5m,自行车转动了266圈后离跑道出发点还差1m的长度,跑道的长度为s=nL+1m=266×1.5m+1m=400m(7分)17.解:所测课本纸张数:n=8+1322=70所测课本纸张的总厚度:d=0.58cm+0.59cm+0.60cm3=0.59cm=5900μm物理课本每张纸的厚度:d0=5900μm70≈84.3μm18.(1)11时54分35秒(2)1.80277.5(3)1B(4)B2.7cm评分标准:每空1分,共7分;有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19.(1)AA2.20(2)B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