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和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因此在生命系统中不存在无机成分B.一株水稻的生命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答案】B【分析】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3)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4)生命系统包括生态系统,所以应包括其中的无机环境。2、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从老细胞产生。【详解】A、元素和化合物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如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组成的,A错误;B、植物没有系统的结构层次,一株水稻的生命层次从简单到复杂依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个体,B正确;C、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及其细胞产物构成,C错误;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错误。故选B。2.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极性分子,带电分子或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B.水是极性分子,比热容较低,温度不易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C.结合水是与细胞内其他化合物相结合的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D.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95%【答案】B【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详解】A、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易与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分子或离子结合,因此水是良好的溶剂,A正确;B、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B错误;C、结合水是与细胞内其他化合物相结合的水,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C正确;D、不同生物的体内含水量不同,即生物体的含水量随着生物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别,一般为60%-95%,D正确。故选B。3.蓝细菌和酵母菌是常见的两类微生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者都含有核糖体B.两者的细胞壁成分不同,但都具有保护功能C.蓝细菌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酵母菌不可以D.酵母菌含有液泡而蓝细菌没有【答案】C【分析】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只有拟核;原核生物除了支原体都具有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原核生物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核糖体;原核生物遗传物质是DNA,DNA为环状裸露的,不构成染色体。【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A正确;B、蓝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肽聚糖,酵母菌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几丁质等,都具有保护但没有黏附功能,B正确;C、蓝细菌具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但不具有叶绿体,酵母菌不能光合作用,C错误;D、酵母菌内含有液泡,可以贮存某些物质,具有调节细胞渗透压等功能,蓝细菌没有,D正确。故选C。4.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重要的实验设备。下列使用显微镜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若要观测的物像在视野左上方,需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后才能转换高倍镜B.换高倍镜观察,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C.罗伯特森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细胞膜清晰的亮—暗—亮的三层结构D.高倍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某细胞的染色质、叶绿体、核糖体等【答案】B【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详解】A、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都是倒立的放大虚像,若要观测的物像在视野左上方,需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后才能转换高倍镜,A错误;B、脂肪能与苏丹Ⅲ染液反应呈现橘黄色,因此换高倍镜观察,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有橘黄色颗粒,B正确;C、1959年,罗伯特森根据电镜下看到的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结合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提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模型,C错误;D、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线粒体、染色质,液泡是成熟植物细胞中几乎占据大部分空间的细胞器,在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其他细胞器(如核糖体)只能在放大倍数更大的电子显微镜下看到,D错误。故选B。5.下图是活细胞中元素或化合物大致含量的扇形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若字母表示元素,a代表的元素为氧元素B.若字母表示元素,c代表的元素不参与糖原的组成C.若字母表示化合物,则a、b均含H、O两种元素D.若字母表示化合物,则形成b的过程中有a生成【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活细胞中化合物的含量:水>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即a为水、b为蛋白质、c为脂质;人体活细胞中元素含量:O>C>H,即a为O、b为C、c为H。【详解】A、若字母表示元素,人体活细胞中元素含量:O>C>H,即a为O、b为C、c为H,A正确;B、若字母表示元素,c代表的元素为氢元素,糖原的元素组成为C、H、O,B错误;C、若字母表示化合物,则a代表水、b代表蛋白质,二者均含H、O两种元素,C正确;D、若字母表示化合物,则a代表水、b代表蛋白质,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故形成b的过程中有a生成,D正确。故选B。6.下列是关于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磷脂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B.脂肪只存在动物的脂肪细胞中,其他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均没有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对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答案】C【分析】脂质存在于所有细胞中,是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还含有P和N,常见的脂质有脂肪、磷脂和固醇等,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等。【详解】A、磷脂除了含有C、H、O三种元素外,还含有P和N,A错误;B、植物细胞中也含有脂肪,如花生子叶细胞,B错误;C、胆固醇属于固醇类物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D、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D错误。故选C。7.下列有关蛋白质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B.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C.HIV的核酸彻底水解形成7种小分子物质D.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和核酸都具有多样性【答案】C【分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是C、H、O、N,部分蛋白质还含有S等元素;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约有20种;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聚合形成蛋白质。2、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共8种(四种脱氧核苷酸+四种核糖核苷酸)。3、核酸的功能:(1)细胞内携带遗传物质的物质。(2)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详解】A、蛋白质和核酸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其中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聚合形成的,核酸是由核苷酸聚合形成的,A正确;B、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C、HIV只含有RNA,所以彻底水解有A、U、C、G四种含氮碱基、磷酸和核糖,共6种小分子,C错误;D、人体细胞中的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空间结构的不同,核酸由于碱基排列顺序不同,二者都具有多样性,D正确。故选C。8.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氢、氧、氮的原子数分别是()A.4,4,5,1 B.5,9,4,1C.5,8,4,1 D.4,9,4,1【答案】B【详解】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已知谷氨酸的R基是﹣C3H5O2,将其代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即可写出谷氨酸的分子结构式.所以该谷氨酸含有C、H、O、N的原子数分别是5、9、4、1.故选B.9.对一动物细胞某细胞器的组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是35%、0%、30%、20%、15%。则该细胞器完成的生命活动是()A.合成多肽链B.加工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C.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答案】A【分析】对动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由此可见该细胞器只含RNA一种核酸,应该为核糖体。【详解】A、该细胞器只含RNA一种核酸,应该为核糖体,核糖体能合成多肽链,A正确;B、能加工和分泌蛋白质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不是核糖体,B错误;C、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中心体,不是核糖体,C错误;D、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器是线粒体,不是核糖体,D错误。故选A。10.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B.苏丹Ⅲ染液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D.碘液鉴定淀粉时【答案】A【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详解】A、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A正确;B、苏丹Ⅲ染液检测动植物组织中的脂肪时,不需要加热,B错误;C、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时,先加入A液,后加入B液,不需要加热,C错误;D、碘液检测淀粉时,在室温条件下即可进行,D错误。故选A。11.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回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模塑形蛋白在合作过程中,场所由核糖体提供,动力可由线粒体提供B.“分子垃圾袋”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C.“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答案】D【分析】根据题干分析,囊泡(分子垃圾袋)是由生物膜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将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因此“组件”是氨基酸;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详解】A、细胞膜塑形蛋白在细胞的核糖体内合成,合成所需要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A正确;B、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B正确;C、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故“组件”是氨基酸,C正确;D、核糖体没有生物膜结构,故无法形成囊泡,D错误。故选D。12.Simons在流动镶嵌棋型基础上提出了脂筏模型,脂筏是细胞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在这个区域聚集着一系列执行特定功能的膜蛋白,其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脂筏最初可能是在核糖体上形成,最终转移到细胞质膜上B.脂筏模型表明脂质分子在细胞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C.B侧代表细胞质膜的外表面,因为B侧有糖类分子D.脂筏在物质跨膜运输、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答案】A【分析】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1)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是可以流动的。(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3)在细胞膜的外表,少数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除糖蛋白外,细胞膜表面还有糖类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详解】A、脂筏是细胞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据此可知,脂筏属于脂质,合成场所在内质网,A错误;B、据图可知,胆固醇在脂筏区域分布较多,在其他区域分布较少,据此推测,脂质分子在细胞质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B正确;C、由于糖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的外表面,B侧代表细胞膜的外表面,这一侧具有识别功能的重要物质--糖类分子,C正确;D、据图可知,脂筏内聚集着一系列执行特定功能的膜蛋白,还具有糖蛋白,据此推测,脂筏在物质跨膜运输、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D正确。故选A。13.下列有关细胞或结构中,不能体现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例子是()A.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体积很小,呈扁球形B.浆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其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核仁小,核孔少D.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答案】C【分析】1、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是蛋白质和RNA通过的地方;核孔的数目与细胞代谢有关,核孔越多的细胞,代谢越旺盛。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体积很小,呈扁球形,但细胞相对表面积大,物质运输效率高,A正确;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需要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参与,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因此浆细胞能产生大量抗体,其内含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核仁较大,核孔较多,B正确;C、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蛋白质合成旺盛,核与质之间物质交换迅速,核仁大,核孔多,C错误;D、线粒体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酶的附着,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D正确。故选C。14.内质网膜包裹损伤的线粒体形成自噬体时,LC3I蛋白被修饰形成LC3II蛋白,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和大强度运动组,测量细胞中LC31蛋白和LC3II蛋白的相对含量,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会造成线粒体的损伤,促进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B.LC3II/LC3I的比值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增大C.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体现了膜蛋白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组成LC31、LC3II两种蛋白的氨基酸种类和数目可能不相同【答案】C【分析】自噬体是指内源性物质包括细胞内由于生理或病理原因而被损伤的细胞器,或过量储存的糖原等,它们可被细胞自身的膜(如内质网或高尔基复合体的膜)包裹形成。【详解】A、据图分析可知:运动可使LC3II蛋白增加,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可以促进大鼠细胞的线粒体自噬,A正确;B、结合图示可知,大强度运动组的LC3II/LC3I的比值最大,B正确;C、LC3II蛋白促使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完成损伤的线粒体降解,自噬体与溶酶体都在同一细胞内,不能体现膜蛋白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错误;D、LC31、LC3II是两种不同的蛋白质,蛋白质的差异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D正确。故选C15.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②在细胞膜上大多可以运动B.①所表示的成分在细胞膜上执行多种功能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②有关,而与③无关D.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由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的【答案】C【分析】分析图示,结构①是糖被,结构②是蛋白质,结构③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蛋白质在细胞膜上大多可以运动,A正确;B、①是糖被,糖被与细胞膜表面的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等功能有密切关系,B正确;C、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组成膜的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有关,C错误;D、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提出了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D正确;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下图是某化合物的结构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是三肽,含有2个肽键B.该化合物含1个氨基和2个羧基C.②③⑦表示R基,该化合物由3种氨基酸构成D.形成该化合物的细胞器具有单层膜结构【答案】AB【分析】分析题图:题图是某多肽化合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是氨基(-NH2);②③⑦表示R基;⑤⑥是肽键(-CO-NH-);④是羧基(-COOH)。【详解】A、该化合物是三肽,含有2个肽键,A正确;B、该化合物含1个氨基和2个羧基(R基团中含1个羧基),B正确;C、R基不同,氨基酸不同,②③⑦表示R基,②和⑦是相同的,所以该化合物由2种氨基酸构成,C错误;D、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没有膜结构,D错误。故选AB。17.2022年猴痘在多个国家爆发,该病是由猴痘病毒(一种DNA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下列有关猴痘病毒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O、N、P五种元素B.组成其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C.该病毒在完全培养液中可以增殖产生后代D.该病毒不存在于生命系统结构的任何层次中【答案】ABD【分析】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并在寄主细胞内进行繁殖。【详解】A、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NA含有C、H、O、N、P五种元素,所以猴痘病毒也一定含有这5种元素,A正确;B、猴痘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B正确;C、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C错误;D、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D正确。故选ABD。18.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正确的是()A.X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氨基酸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C.细胞膜上的X可能与物质的运输有关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答案】ABC【分析】由题干信息可推断,X可能是蛋白质,Y可能是核酸,则X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氨基酸,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能与物质的运输有关。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详解】A、在细胞中含有C、H、O、N、S的一般都是蛋白质,又知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更说明X是蛋白质,能被胃里的蛋白质酶水解,其基本单位为氨基酸,A正确;B、Y含C、H、O、N、P,一般有两种可能,磷脂或核酸,因为细胞膜上有磷脂,所以Y是核酸,其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B正确;C、由于X可能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作为细胞膜上的载体,与物质的运输有关,C正确;D、核酸有两种,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有分布;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在细胞核中也有RNA,所以Y不是只存在于细胞核中,D错误。故选ABC。19.下图体现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货物”在甲与乙之间的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是内质网,它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B.乙是高尔基体,在“货物”运输中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C.研究“货物”转运过程可用稳定同位素15N标记氨基酸,并检测其放射性D.COPⅠ可以回收甲尚未加工完成而误掺入到乙中的蛋白质【答案】C【分析】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例如: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消化酶,抗体和一部分激素。注:例如呼吸酶就不属于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而不是直接运输到细胞膜。【详解】A、甲是内质网,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以囊泡的形式将蛋白质运输至高尔基体,A正确;B、乙是高尔基体,接收来自内质网的囊泡,对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又以囊泡的形式运至细胞膜及其它部位,在“货物”运输中起到了交通枢纽的作用,B正确;C、15N没有放射性,C错误;D、结合图示可知,COPⅠ可以回收甲尚未加工完成而误掺入到乙中的蛋白质,保证蛋白质加工的准确性,D正确。故选C。20.分析图中四种生物细胞类型,下列关于图中细胞之间的异同描述,错误的是()A.图中细胞均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B.图中四种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C.I和IV细胞中结构③都是由两组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围物质组成D.在有氧条件下,四种生物细胞都可以通过线粒体进行需氧呼吸产生能量【答案】AD【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Ⅰ细胞无细胞壁是动物细胞,II是具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无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III为蓝藻(蓝细菌),Ⅳ有叶绿体和中心体,是低等植物细胞。【详解】A、III为蓝藻(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故不具有完整的生物膜系统,A错误;B、III为蓝藻(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所以图中四种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B正确;C、Ⅰ和Ⅳ细胞中结构③中心体都是由相互垂直的两个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C正确;D、Ⅰ、II、Ⅳ均具有线粒体,均可以进行需要呼吸产生ATP,III细胞虽然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需氧呼吸有关的酶,故可以进行需氧呼吸产生ATP,D错误。故选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三、非选择题21.下图为某种核苷酸(图1)和某核苷酸链(图2)的示意图,请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图1中的碱基为腺嘌呤,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①该核苷酸的生物学名称为___________。②该核苷酸是构成哪一种核酸的基本原料?________。③请指出图中哪一个位置上的O去掉后便可成为人体遗传物质的基本原料?_________。(2)图2中1、2、3的中文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常由____________条图2所示的核苷酸链构成一个____________分子。(4)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_______种。【答案】(1)①.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②.RNA##核糖核酸③.③(2)①.磷酸②.脱氧核糖③.胞嘧啶(3)①.2##两②.DNA(4)6##六【分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分子的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碱基和一分子五碳糖组成,核糖与脱氧核糖相差一个氧元素。【小问1详解】由题图可知,若图1中的碱基为腺嘌呤,则该核苷酸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核糖核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若将③羟基位置上的O去掉后便可成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组成人体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原料之一。【小问2详解】图2中含有碱基T,故属于脱氧核苷酸链,所以图2中1是磷酸、2是脱氧核糖、3是胞嘧啶、4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小问3详解】DNA分子一般是双螺旋结构,通常由2条图2所示的脱氧核苷酸链构成。【小问4详解】豌豆细胞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碱基A和C分别能构成两种核苷酸,碱基T和U分别能构成一种核苷酸,因此在豌豆的叶肉细胞中,由A、C、T、U4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共有6种。22.若某一多肽链由201个氨基酸组成,其分子式为CxHyNaObS2(a>201,b>202),并且是由下列5种氨基酸组成的。(1)该多肽链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赖氨酸__________个。(2)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08个,羧基总数为810个,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__________个肽键和__________个氨基。(3)由X个氨基酸构成的一个蛋白质分子,含有Y条多肽,其中Z条为环状肽,这个蛋白质完全水解共需水分子__________个。(4)一些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高温、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会引起蛋白质变性,其原因主要是蛋白质的__________遭到破坏。变性的蛋白质__________(可以/不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答案】(1)a-201(2)①.798②.10(3)X-Y+Z(4)①.空间结构(或空间构象)②.可以【分析】1、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时,形成的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一条或几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蛋白质的结构被破坏,功能会发生改变。【小问1详解】5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的R基中含有氨基,则彻底水解得到的赖氨酸个数为a-201。【小问2详解】现有800个氨基酸,其中氨基总数为808个,羧基总数为810个,则R基上的氨基数为8个,R基上的羧基数为10个,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800-2=798个肽键,共有2+8=10个游离的氨基。【小问3详解】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的反应式可知,如果形成直线的肽链,肽键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如果的形成环状肽链,一条环状肽链中氨基酸的个数=肽键数;由题意可知,本蛋白质含有Y条肽链,其中环状多肽是Z条,那么直线的肽链是(Y-Z)条,则这个蛋白质形成过程中脱去水分子数=X-Y+Z,其完全水解也需水分子X-Y+Z个。【小问4详解】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经加热、X射线、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的作用,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其原因主要是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变性的蛋白质因为没有破坏肽键,故可以用双缩脲试剂检测。23.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观察该标本时所用的镜头如图1,哪一个物镜下视野最暗__________(填序号)(2)已知观察该标本时所用的镜头如图2,目镜标有5×和10×,物镜标有10×和40×。图2中能与图1中图像c对应的组合为___________。(3)选择组合②④,则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100倍.放大倍数是指____________(填“长度或宽度”“面积”或“体积”)的放大倍数。(4)用该显微镜___________(能/不能)看到图3所示图像,图3所示应为____________(显微或亚显微)结构,其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括号里填序号,横线填文字)【答案】(1)c(2)②③(3)长度或宽度(4)①.不能②.亚显微③.9线粒体④.4叶绿体【分析】图示分析:图1中,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则图中放大倍数由大到小的排序为c>b>a>d;图2中,①②没有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则①的放大倍数小于②,它们分别对应的放大倍数是5×和10×;③④带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则③的放大倍数大于④,它们分别对应的放大倍数是40×和10×;图3表示的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小问1详解】放大倍数越大,其视野越暗,图中c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小问2详解】①②没有螺纹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③④带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图像c放大倍数最大,则对应的组合为②③。【小问3详解】选择组合②④(10×10),则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100倍,放大倍数是指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小问4详解】图3所示图像是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故用该显微镜不能看到图3所示图像,图3所示应为亚显微结构,其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9线粒体、4叶绿体。24.图1是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细胞结构,图2表示该细胞内部分细胞器的物质组成。回答下列问题:(1)与图1相比,发菜在细胞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2)图1中结构④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容易被___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染料染成深色。(3)图1分泌物从产生到分泌出细胞的过程中,经过的具膜结构依次为______(填标号)。(4)图2中的A和C分别对应图1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采用_________法可分离得到各种细胞器。(括号里填序号,横线填文字)【答案】(1)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碱性(3)②⑦⑨(4)①.①线粒体②.③核糖体③.差速离心【分析】分析图1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内质网、③是核糖体、④是染色质、⑤是核仁、⑥是核膜、⑦是高尔基体,⑧是细胞核,⑨是细胞膜,⑩是细胞质基质;图2中,A细胞器含有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和核酸,动物细胞中应为线粒体;B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脂质,说明该细胞器含有生物膜,动物细胞中可能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C细胞器只含蛋白质和核酸,不含磷脂,说明不含生物膜,应为核糖体。【小问1详解】发菜为原核生物,与图1真核细胞相比,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小问2详解】图1中结构④染色质为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容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办公楼内厨余垃圾处理清洁合同范本3篇
- 艾滋病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复合制剂的应用进展
- 应急预案防护措施
- 化学产品设计师工作总结
- 营销行业话务员工作总结
- 高校教研人才培养与选拔
- 美容设计师的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奔驰出租车共享出行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车位使用权转让及车位租赁管理服务协议4篇
- 二零二五版医疗信息化设备定期检修与保养服务合同3篇
- 电缆销售年终工作总结与计划
- (完整)三年级数学口算题300道(直接打印)
- TB 10012-2019 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 春节文化研究手册
- 小学综合实践《我们的传统节日》说课稿
- 《铝及铝合金产品残余应力评价方法》
- 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培训讲义
- 记账凭证封面直接打印模板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北京房地产典当合同
- 档案工作管理情况自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