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辽宁省大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秉持开放包容,就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无论是对内提升先进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还是对外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都离不开融通中外、贯通古今。经过长期努力,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也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迫切需要一批熔铸古今、汇通中西的文化成果。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丈化。(节选自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材料二:中华民族文化有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哲学。不同的种族之间,存在着血缘差异,但是可以用文化把它包容起来,这是中国文化一种很特殊的功能。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是“文化大于种族”。在种族层面上的不同,可以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进行协调,可以加深相互融合。这和西方世界的种族冲突中,文化难以包容,反而推波助澜,是有根本性区别的。文化和种族之间的包容力,是成全我们这个东方大国的格局和风范的一种潜在的力量。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汉族融合很多部族,包括游牧民族的族群。比如鲜卑人、契丹人、党项人,都融合到汉族里来了。著名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把鲜卑族姓氏改了100个汉姓,皇族拓跋氏,改成元姓。许多少数民族人士和家族,通过改用汉姓,改从汉族的生活习惯,与汉族通婚,融入到汉族中来了。根据DNA的检测,北方汉族和北方少数民族的血缘相近程度超过了北方汉族和南方汉族的血缘相近程度,而南方汉族和南方少数民族的血缘接近程度亦然。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中华民族文化滋育,也靠两条江河为本原,一条是黄河,一条是长江。为何中华民族的文化生命力长久不断,就是因为有了黄河文明,还有长江文明。因为黄河、长江串联许多名山支川,通航于九州四夷,拥有巨大的流域。黄河与长江为中华民族的南北角逐,提供了独特的舞台。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北方相继兴起了一个个“草原帝国”,出现了一个个不断迁移和组合的游牧民族。在冷兵器时代,农业文明靠城墙难以抵挡骑马军团,即便是长城也挡不住强盛时期的游牧民族,于是汉族往往借助长江天堑来遏制游牧民族的南下。由于有长江的存在,游牧民族大都在黄河流域滞留下来,而黄河流域的很多大家族,就往江南迁移。比如晋朝永嘉南渡,山东琅琊的王氏家族与河南的谢氏家族,都南渡到建康的乌衣巷,王谢子弟又从乌衣巷散居到了会稽。入主北方的游牧民族长期滞留在北方,慢慢地被中原文明吸引、濡染,过不了三四代就中原化了。而中原汉族南迁也沾染了南方少数民族的一些特点。胡人中原化,汉人百越化,于是在南北统一的朝代,实现了更高程度的南北融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这种运转过程,就像太极推移,南北互推,推中互融,在一推二融中把中华民族越做越大,做到长城以北、五岭以南。中华民族文化包容性上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它不欺生,乐于接纳,“见贤思齐”,文化的边界未免有点模糊,但模糊中不乏大度。各地域、各部族创造的文化之精华,相互间并不生分,而是拿来共享。关于中华民族的始祖,司马迁在《史记》中有记载。司马迁为了采访轩辕黄帝的遗迹遗闻,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原地区。所到之处的长老都对黄帝、尧帝和舜帝的遗迹津津乐道。黄帝、尧、舜那么古老的时代,一个帝王或一个部落联盟首领足迹很难踏遍如此宽广的地域,这是不同部落联盟进行民族认同的结果。舜帝晚年收复了湖南的三苗民族,而最后埋葬在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了。东夷民族的舜帝,竟然受到南蛮地域的欢迎和拥戴,九嶷山和洞庭湖都不把他当外人,都共同享受他的仁行和孝道。《韩诗外传》卷4说:“舜弹五弦之琴,以歌《南风》,而天下治。”舜帝的仁义盛明,弦歌治世,成了中华民族道德和政治的一种理想,渗透到民族文化认同之中。中华民校的文化态度、文化精神状态显得雍容大度。正是这种文化包容性,使中华民族越做越大,越走越长,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世界。《摘编自杨义《中华民族文化的特性》)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指出,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造就了开放包容的民族气质,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能够和谐共处。B.材料二指出,少数民族政权的汉化改革促使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大大加深,实现了民族间真正的血脉相连。C.材料二指出,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亲缘关系要比同为汉族的南北方之间的亲缘关系更密切。D.材料二指出,中华文化能实现更高程度的南北融合,与其发源地处于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的黄河、长江流域不无关系。2.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世界的种族冲突,往往因为不同文化之间难以互相包容而导致彼此之间冲突愈演愈烈。B.“胡人中原化,汉人百越化”表明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不是单向的,而是互相融通的。C.历史上,南北统一的朝代实现了更高程度的南北融合,疆域面积都扩展到长城以北、五岭以南。D.舜帝晚年收复三苗族而葬于九嶷山的史实,表明中华民族自古就具有乐于接纳的包容性。3.下列选项中的诗句,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李白《少年行二首(其二)》B.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陈陶《陇西行四首(其四)》D.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4.请结合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提到的“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的可行性。(4分)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但二者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天行者(节选)刘醒龙“余校长,来贵客了!”万站长所说的贵客,是县里的相关领导。他们亲自上山,送来刚刚出版的报纸。大家都说,张英才和界岭小学为全县教育事业争了光。对界岭小学来说,这已经是“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一样的大喜事了。县里来的人在山上待了两天,下山之前,他们客气地问学校还有什么要求。余校长、邓有米和孙四海的眼睛,顿时变得像是天空中出现六只月亮。好不容易余校长开口,竟然是说,能不能帮忙添置一些课桌椅。余校长话一出口,不仅自己的月亮消失了,四只月亮也躲进乌云里。好在万站长又找回话题,使着眼色说:“领导来到这里,还是很想为基层排忧解难……”张英才抢在前面开了口:“请领导发点善心,给几个转正指标,解决老民办教师的后顾之忧。”此话一出,先前的六只小月亮又升起来了。那些人一走,界岭小学又回到从前的样子。虽然领导当面表了态,大家却不敢有多少期盼,而是各人做各人的事,谁也不再提起这事。一天,邮递员给学校送来一只麻袋,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信。有几封信是专门写给张英才的。张英才一一拆看,都是差不多的意思,称他有文才,将民办教师写活了,也有赞他敢于为民请命的。只有一封信很特别,只写一句话:“速来我处,勿告他人。”一看落款,方知是舅舅万站长。上午,张英才到了万站长家。原来是张英才的文章受到上面的重视,破例给了一个转正的名额。万站长反复强调,这仅有的名额是戴帽下达的,必须是张英才,不仅是他的文章写得好,各方面条件也比较合适。张英才拿起笔,正要填表,顿住了:“这表我不能填。应该给余校长他们。事都是他们做的,我只不过写了篇文章。”“你别像个男苕[注]!。”张英才十分坚决地说:“这样的机会应该优先给他们。我比他们年轻二十多岁,就算十年遇到一次,也还有两次机会呢!”……一百套桌椅板凳加一个转正名额,让界岭小学的民办教师们欣喜若狂。投票时,万站长眼睁睁看着张英才在纸上写下余校长的名字。原以为这个名额非余校长莫属了,不料唱票的结果,仍是一人一票。按照规定,投票无效时,就进行公开评议。张英才忍不住先说:“我看这次的名额,大家就让给余校长吧!……不谈别的理由,余校长是学校元老,吃的苦最多。”过了好久,孙四海和邓有米一起低声说:“给余校长我没意见。”余校长忽然低下头,讷讷地说:“刚才大家投票时忘了一个人,就是明爱芬。我妻子,她也是我校的民办教师。她到死亡线上去了好几次,又依依不舍地返回来,连夜里做梦都念着转正。我想,若是真给她转正,过不了几天,她就会死的。我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让她将这几步路走快点,走舒服点,让她这一生多少有点高兴的事。转正的名额我不要,能不能把它给——给——明爱芬呢?”余校长话没说完,就低下了头,不敢看大家的神色。孙四海什么也没说,缓缓地将手举起来。邓有米的手举得更慢,最后却举得很高。张英才将自己的两只手都举了起来。余校长抬不起头,泪水哗哗地直往外流,喃喃地说:“我晓得,界岭小学的民办教师是天下最好的好人。”太阳挂在头顶上,地上的影子很清晰。“爱芬,你终于转正了。”“你总是对我这么说,没有哪一回是真的。”“万站长刚刚主持开了会,大家都同意让你转为公办教师。”明爱芬很灿烂地一笑。她接过表格,脸上逐渐起了一层红晕:“老余,快拿水来,我要洗洗手。不能弄脏了表格。”明爱芬用肥皂细心地洗净了手,擦干,又朝余校长要过一支笔,颤颤悠悠地填上:明爱芬,女,已婚,汉族,贫农,一九四九年十月。突然间,那支笔不动了。……黄昏时分,参加葬礼的人基本都走了。张英才见万站长和余校长正在家门口争论着什么。两人都很激动。张英才想走过去,又有些犹豫。站了一会儿,孙四海和邓有米也来了。万站长见了,就喊:“你们都过来!"张英才走过去一看,转正表格上面赫然写着“张英才”三个字。张英才结结巴巴起来:“余校长,你怎么能把转正名额让给我呢?”余校长说:“这是校务会决定的。”张英才不相信:“真的么?”孙四海说:“是真的,我就一直在想,我的一切都在这儿,转不转正,已经无所谓了。”邓有米接着说:“明老师这一死,我也彻底想通了,不能把转正的事看得太重。人活着能做事就是千般好,别的都是空的。张老师,你不一样,年轻,有才气,没负担,正是该出去闯一闯的时候。”张英才仍说:“我不信,这不是你们的真实想法。”余校长正色道:“张老师,邓校长和孙主任的确是自愿放弃的。只有一点,大家希望你将来有出息了,要像万站长一样,不管到哪里,都莫忘记还有一个叫界岭的地方,那里的孩子上学还很困难。”(有删改)[注]男苕:苕,意思是傻。男苕是男傻子的意思。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英才一篇反映民办教师教学及生活状况的文章在报纸上发表,在全县轰动一时,也赢得了一个转正名额。B.对于领导的表态,几位民办教师“不敢有多少期盼”,表明这些县里领导官僚作风严重,一贯不为民办实事。C.面对难得的转正名额,作为学校元老的余校长却三次主动选择放弃,这充分彰显了他的高贵品质。D.在转正名额推来让去的过程中,孙四海和邓有米前后的不同表现,真实体现了二人内心的挣扎和人性的光辉。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以“月亮”的出现和消失,表现几位民办教师在希望与失望间的情绪起伏,生动地写出了他们对转正的强烈渴望。B.小说善于运用突转手法,使情节一波三折,一方面更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另一方面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C.有了转正的机会,万站长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己的外甥张英才,他的自私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D.小说情节多以人物对话的方式展开,使叙事节奏更加紧凑。同时也更有利于展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8.小说塑造了一组民办教师的群像,每个人都有可圈可点之处。选择一个引起你深度共鸣的人物,试加以分析。(6分)9.请你为小说节选的这部分内容拟定一个题目,并结合小说阐明理由。(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英宗在藩邸,恭俭好学,礼下师友,甚得名誉。嘉佑末,仁宗不豫,大臣议选立家室子。仁宗勉从众议,立为皇子。然左右近习多不乐者。帝忧惧,辞避者久之。及仁宗晏驾,帝即位,以忧得心疾。大臣议请慈圣垂帘。帝疾甚,时有不逊语,后不乐。大臣有不预立皇子者,阴进废立之计,惟宰相韩琦确然不变,参知政事欧阳修深助其议。尝奏事帘前,慈圣呜咽流涕,具道不逊状。琦曰:“此病故耳。病已,必不尔。子病,母可不容之乎?”慈圣意不怿,曰:“皇亲辈皆笑太后欲于旧涡寻兔儿。”闻者惊惧,皆退数步立,独琦不动,曰:“太后不要胡思乱量。”少间,修乃进曰:“太后事仁宗数十年,仁圣之德,着于天下。妇人之性,鲜不妬忌者,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何所不容今母子之间而反不能忍耶?”太后曰:“得诸君知此,善矣。”修曰:“此事何独臣等知之,中外莫不知也。”太后意稍和。修复进曰:“仁宗在位岁久,德泽在人,人所信服,故一日晏驾,天下禀承遗令,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今太后一妇人,臣等五六措大[注]耳,举足造事,非仁宗遗意,天下孰肯听从?”太后默然久之而罢。后数日,韩琦独见英宗,帝曰:“太后待我无恩。”公曰:“自古圣帝明王不为少矣,然独称舜为大孝,岂其余尽不孝也?父母慈爱而子孝,此常事,不足道;唯父母不慈而子不失孝,乃可称耳。今但陛下事之木至耳,父母岂有不慈者﹖”帝大悟,自是不复言太后短矣。古所谓社稷臣,韩公近之。王用其言,执家人礼,至亲奉几筵,进饮食。慈圣由是归心,而大计始定。(节选自苏辙《龙川别志》)[注]措大:旧指贫寒的读书人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温成之宠A太后B处之裕C如D何E所不容F今母子之间而G反H不能忍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晏驾,古称帝王的车为“驾”,“晏驾”指车驾晚出,是对帝王死亡的讳辞。B.疾,意为生病,与《劝学》中“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的“疾”意思不同。C.举,意为提起,与《阿房宫赋》中“戍卒叫,函谷举”的“举”意思相同。D.社稷,代指国家或朝廷,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英宗在藩邸时恭敬勤俭,勤奋好学,尊师重友,颇有声誉,仁宗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勉强听从了众大臣的意见,立其为皇子。B.英宗被立为皇子后,内心忧虑恐惧,长期托词退避,继位后因忧虑恐惧而患上了心理疾病,大臣们提议请求慈圣太后垂帘听政。C.仁宗死后,英宗与太后母子失和,英宗对太后时常有不敬之辞,太后对此非常不满,并与身边的大臣暗中策划,想要废掉英宗。D.面对母子失和的状况,欧阳修先是盛赞太后仁德名传天下,又言无论太后还是大臣,实际上都要遵从仁宗遗命,才会得天下拥戴。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天下禀承遗令,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2)帝大悟,自是不复言太后短矣。14.韩琦是如何调解英宗与太后之间的矛盾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水调歌头杨炎正①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②。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③,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三径菊花丛,陶潜《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此化用其意。表示归隐田园。③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夕阳西斜,词人把酒临风,突发奇问,开篇两句写出词人看似悠游的赋闲生活。B.面对红艳的芙蓉,词人忍不住质问西风何以把胭脂都染了芙蓉,颇有戏谑之意。C.以“万斛”写离愁,既化抽象为具体,又言愁之多,多至千顷暮江竟无征鸿落处。D.“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三句言简意赅,写尽了词人一生漂泊的生活状态。16.结尾句“此意莫匆匆”,写出了词人几多矛盾纠结的心绪。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矛盾纠结的原因。(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指出礼并非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更多依靠人们的主动服从,这与孔子在《论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一脉相承。(2)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赤壁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所蕴含的哲理相似。(3)高话《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军队出师时钲鼓声声、旌旗猎猎的场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黄河之水天上来”究竟是何种景观?未见其容,先闻其声。轰隆隆的水流声和撞击声①,由远及近。这里的水,富有多变性,洒脱而自信,沸腾而狂放。眼前的黄河如巨龙扑入视野,带着豪情,展示自己的身躯和姿态。滔滔黄河奔腾至此,为两岸苍山所囿,不得不骤然紧缩身体,但前行的劲头更足,决心更大。离瀑布越近,河水轰鸣的声音越大,瀑布的景观越清晰。只见黄河水像一匹咆哮的野马腾空而起,带起的水珠肆意飞舞,升腾到我们的头顶,如烟,如雾,如尘。一颗颗水滴溅在我们脸上,落在我们身上。面对如此壮景,我终于理解了黄河水在壶口处②的意境,听懂了黄河的语言,领悟了黄土地蕴含着的③的力量和精神。站立雪口瀑布栅栏旁,我已不再是一名看客,俨然是在接受一场洗礼。我想,人只有融入大自然,方知世事变化的真谛。此刻,我的心随黄河而动,随中华血脉而跳,我不由得挺直了腰杆,满怀虔诚感,充满自豪感。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摹黄河,请你选择一处加以赏析。(4分)20.面对壶口瀑布的壮景,作者领悟了“人只有融入大自然,方知世事变化的真谛”,作者领悟到的“真谛”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我在这时,更感到这一句话的必要,即使和讨饭的女人说话,也是万不可省的。但无我总觉得不安,过了一夜,也仍然时时记忆起来,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在阴沉的雪天里,在无聊的书房里,这不安愈加强烈了。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炖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果然,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竟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但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只有四叔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似乎这话于我有关系。21.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提到“我力避行文的唠叨”。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似乎有悖于鲁迅的创作主张。请你结合文本加以分析。(4分)22.鲁迅笔下的谷四老爷作为封建卫道士,其语言表达经常出现逻辑难以自洽的问题。请你运用所学逻辑知识指出划线句的逻辑错误,并加以分析。(4分)四、作文(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某大学贫困生数约占学生总数的28%,但不少贫困生,因为面子原囚,不愿意申请贫困助学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用上了大数据分析,把每个月在食堂吃饭超过60顿、总消费不足420元的学生,悄悄列为了受资助的对象。对此,有网友评论说,这个学校真人性化,这就是不动声色的善良。也有网友表达了不同意见:与温饱相比,面子就那么重要吗?一个内心不够强大的人,不配得到资助。有网友进一步补充:学校的确不应该过分照顾贫困生的面子,而更应注重培养他们内心的坚毅。对于以上事件和言论,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以一名普通学生的身份给该校校长或全体贫困生写一封信,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17分)1.(3分)A(A项,因果关系颠倒,原文“中华文明的博大气象,就得益于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2.(3分)C(C项,“疆域面积都扩展到长城以北、五岭以南”表述不当)3.(3分)D(D项,为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冲突,不能论证“中华民族文化的包容性”)4.(4分)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历史上多民族文化在南北角逐中实现了更高程度的融合。②中华文化不欺生,乐于接纳。5.(4分)①材料一从理论层面高度概括了文化包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造就了中华民族,促进民族未来发展。②材料二通过对史实的梳理,阐明文化包容之于民族融合、发展壮大以至绵延不断的重要意义。(二)(18分)6.(3分)B(B项,让民办教师“不敢有多少期盼”的未必是“这些县里领导”,所以说他们“官僚作风严重,一贯不为民办实事”表述不当)7.(3分)C(C项,转正名额确实是因张英才的突出表现而特批的,所以万站长想到给他属于情理之中。他之所以单独知会张英才也许有私心,但更多的是不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若因此说他自私且“与其他人形成鲜明对比”,属表述不当)8.(6分)【示例1】余校长:面对上级领导,他本来可以为自己和几位老师提要求,但他却只是提出了添置课桌的要求,可见他心里惦念更多的是学生,对学生的关爱胜过一切;他是界岭小学的元老,是吃苦最多的人,转正名额给他,大家都没意见,但他却三次主动推让,可见其无私与高尚;将转正名额让给妻子明爱芬,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感受到一些快乐和尊严,表明他爱妻子,懂妻子。【示例2】张英才:他一篇文章在报纸上发表,不但引来了领导的关注,还获得了那么多人的赞扬,表明他文笔好,有才华;在领导面前,敢于直言不讳,可见他的坦诚与直率以及年轻人的勇气与锐气;面对本来就属于他的转正面额,他能主动让出,表9.(6分)【示例】题目:转正名额。理由:①小说以“转正名额”为线索,通过“要名额-得名额-让名额”这样的情节发展徐徐展开叙事。②小说通过每个人对待“转正名额”的不同态度与表现,彰显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和价值观,真实展现了复杂而又不失本善的人性。③小说通过一个不期而至的“转正名额”引发的故事,揭示了民办教师的生存状态,揭示了当时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20分)10.(3分)ADF(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何所不容!今母子之间而反不能忍耶?)11.(3分)C(C项,意思不同,“函谷举”的“举”意为“攻占”)12.(3分)C(C项,太后并未与大臣暗中策划废掉英宗)13.(8分)(1)天下人按照仁宗的遗命,拥戴继位的国君,没有一个人敢提出不同意见。(2)皇帝豁然明白,从此不再说太后的短处。14.(3分)①一方面在太后面前为英宗说项,指出英宗失态是疾病所致,太后作为母亲对生病的儿子理应包容和爱护,并且进一步劝太后不要胡乱思量;②一方面以舜为例劝说英宗,指出父母即使不慈,儿子依然能尽孝道的人,才更值得称道,提醒英宗尽孝并未做到最好。(二)(9分)15.(3分)B(B项,“颇有戏谑之意”错。词人见秋江上满眼红艳夺目的芙蓉,与自己悲凉的心境大相径庭,所以质问秋风,借以暗写愁怀。充满悲伤沉郁之气,无丝毫“戏谑”之意)16.(6分)①感叹岁月蹉蛇、青春不再,意味着报国时日无多。开篇“斜日”“西风”均暗喻岁月蹉跎、青春不再之意。②漂泊一生,意欲归隐,却又不甘心自己抱负未得施展。借陶潜之典表达归隐之意,但一句“谁是中州豪杰”又表达了内心深深的不甘之情。③对故国山河无限眷恋,不忍就此离去。一句“国且回首”点出了词人心有眷恋,不忍归去之意。(三)(6分)17.(6分)(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战(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3)摋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12分)18.(3分)①此起彼伏②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汹涌澎湃)③生生不息19.(4分)【示例1】“这里的水,富有多变性,洒脱而自信,沸腾而狂放”这句运用拟人的修辞,赋予黄河水以“洒脱、自信、狂放”的人格特征,表达了作者的赞叹之情。【示例2】“只见黄河水像一匹咆哮的野马腾空而起,带起的水珠肆意飞舞”一句运用比喻修辞,将黄河水比作一匹咆哮的野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水锐不可挡的气势及其给作者带来的震撼之感。20.(5分)①作者领悟到的“真谛”是:人生境遇有顺逆,顺境中可以洒脱自信,逆境中则要懂得蓄势,以使自己变得更强大。②黄河水“洒脱而自信,沸腾而狂放”“如巨龙扑入视野,带着豪情,展示自己的身躯和姿态”,如同人处顺境,自信张扬;黄河“为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