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9第1章绪论1.1对建筑与建筑学的理解对于建筑与建筑学的正确理解是构成科学的建筑观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我们怎样去进行建筑计划和设计,怎样去评价建筑设计方案和建筑实例,怎样去进行建筑计划与设计的创新。下面,让我们来选取一些主要的视角来阐释对于建筑和建筑学的理解。建筑与建筑学的定义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建筑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和科学?有必要重温一下在工具书中或专著中所看到的有关建筑和建筑学的一些定义,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建筑和建筑学是非常有益的。关于建筑关于“建筑”,在《辞海》中有三种解释及对于“建筑物”的说明:“建筑①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通称。②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③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建筑物通称‘建筑’。一般指主要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例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和园林建筑等。”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上海。第500页。这样的解释比较通俗、概括、全面,涉及到建筑所代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这两类主要成果,建筑的创作活动及其主要特性、建造活动及其工程性质,反映了人们对建筑的最基本认识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上海。第500页。郑时龄先生在《建筑批评学》一书中指出:“建筑是人和社会存在的环境,建筑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文化符号。”“建筑与城市在自然的背景中共同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环境,构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域的特色。用材料、结构、原型、形象、空间和体量提供了人们生存的场所,成为社会发展和历史演化的场景。”郑时龄。《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2月。北京。第1~2页。这种将建筑看作“生活的环境”、“生存的场所”的观点值得我们郑时龄。《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2月。北京。第1~2页。现在,人们对于建筑的认识,又突破了单体建筑或群体建筑的界限,从学术上和实践上都更加认可将建筑纳入到“环境”、“聚居”、“聚居环境”或“人居环境”等范畴之内,将建筑设计归属于环境设计、聚居设计、聚居环境设计或人居环境设计。吴良镛先生在《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中就认为“建筑师自己首先应在认识上有所突破,即将建筑从房子的概念延至聚居(settlement)的概念。”“整个聚居环境就不是房子与房子的简单叠加,而是人们多种多样的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6页。在该书中吴良镛先生受道萨迪亚斯(C.A.Doxiadis,1913~1975)人类聚居学的启示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居环境科学”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30页。。在对“人居环境”进行释义时,吴良镛先生认为:“人居环境,顾名思义,是人类的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它是人类在大自然中赖以生存的基地,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主要场所。按照对人类生存活动的功能作用和影响程度的高低,在空间上,人居环境又可以再分为生态绿地系统与人工建筑系统两大部分。”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38页。在人居环境中,建筑物作为一个子系统自然而然地被包括在内,与其它四个子系统——自然、人、社会、网络相提并论。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39页。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16页。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30页。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38页。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北京。第39页。总之,建筑是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各种生活场所的总称,是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环境中的人工环境,是人的存在环境和生活环境,是建筑师等设计工作者的创作成果,是建造活动的产品。通常,它是建筑空间与建筑实体的结合;是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结合;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是理想与现实的结合。关于建筑学 建筑学是一门以研究人居环境(或称为“人-环境系统”)设计为核心的学科和科学。建筑学处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地带。关于“建筑学”和“建筑学的内容”,戴念慈、齐康先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一书中有如下的精辟论述:“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筑设计创作,创造某种体形环境。其内容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传统的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建筑物、建筑群以及室内家具的设计,风景园林和城市村镇的规划设计。随着建筑事业的发展,园林学和城市规划逐步从建筑学中分化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中国古代把建造房屋以及从事其他土木工程活动统称为‘营建’、‘营造’。‘建筑’一词是从日语引入汉语的。汉语‘建筑’是一个多义词。它既表示营造活动,又表示这种活动的成果——建筑物,也是某个时期、某种风格建筑物及其所体现的技术和艺术的总称,如隋唐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式建筑。英语architecture一词来自拉丁语architectua,可理解为关于建筑物的技术和艺术的系统知识,即我们所称的建筑学。”戴念慈、齐康:建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5月。上海。第1页。他们将建筑学的内容分为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建筑历史与建筑理论、城市设计、建筑物理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建筑设计是建筑学的核心。这是因为指导建筑设计操作实践是建筑学的最终目的。建筑设计是一种技艺,古代靠师徒承袭,口传心授,后来虽然开办学校,采取课堂教学方式,但是仍须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有关建筑设计的学科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总结各种建筑的设计经验,按照各种建筑(如住宅、学校、医院、剧场等)的内容、特性、使用功能等,通过范例阐述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另一类是探讨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包括平面布局、空间组合、交通安排以及有关建筑艺术效果的美学规律等等。后者称之为建筑设计原理。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分化出来的,研究室内的艺术处理、空间利用、装修技术及家具等问题。”他们在介绍“建筑历史”与“建筑理论”时这样写道:“建筑历史研究建筑、建筑学发展的过程及其演变的规律,研究人类建筑历史上遗留下来有代表性的建筑实例,从中了解前人的有益经验,为建筑设计汲取营养。‘建筑理论’探讨建筑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建筑实践所应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的基本规律。建筑理论与建筑历史之间有密切的关系。”戴念慈、齐康:建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5月。上海。第1页。戴念慈、齐康:建筑学。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5月。上海。第7页。在《辞海》中对“建筑学”一词的介绍非常概括,指出建筑学是“研究设计与建造建筑物的一门学科。主要内容为综合研究建筑功能、物质技术、建筑艺术以及三者的相互关系;研究建筑设计方法以及如何综合地运用建筑结构、施工、材料、设备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成就,建造适应生产与生活需要的建筑物。”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上海。第500页。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8月。上海。第500页。如果考察建筑学的漫长的发展道路,可以发现它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即:①传统建筑学阶段——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各专业尚未分化;②近现代建筑学阶段——在学科、专业分工细化的观念和背景下,结构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等学科分化出去各自独立,建筑学成为以建筑设计为主的独立学科;③当代建筑学阶段——一是“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上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的要点整合为一”的建筑学、是“着眼于人居环境建造的建筑学”《北京宪章》。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1999年5月,北京。,是以“人-环境系统设计”日本建築学会編。人間―環境系のデザイン。彰国社、1997年5月。为主的建筑学。是在“《北京宪章》。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1999年5月,北京。日本建築学会編。人間―環境系のデザイン。彰国社、1997年5月。建筑功能建筑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用语。建筑功能就是建筑的用途和价值。任何建筑都是为实现其一定的功能而计划、设计和建造的。不存在没有功能的建筑。具有建筑功能,以建筑功能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是建筑被计划、设计、建造并存在下去的根本理由。一般来说,建筑功能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使用功能,一类是精神功能。建筑的使用功能又被称为物质功能或实用功能。建筑功能是划分建筑类型的依据之一。有些建筑类型侧重精神功能,如纪念建筑(包括纪念碑、纪念塔、纪念堂等)、宗教建筑(包括教堂、佛寺、佛塔等)。有些建筑类型侧重使用功能,如住宅、医院、办公楼、商业建筑、工业建筑等。有些建筑类型则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并重,如历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国的主体育场、我国的人民大会堂等。在建筑功能中,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所占的比重的大小,一般因建筑类型的不同会有所不同;但即使是同一建筑类型,有时也可能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功能主义建筑的先驱者之一、美国芝加哥学派建筑师L.H.沙利文在19世纪80~90年代曾经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Formfollowsfunction,或译为“形式随从功能”、“形式服从功能”等)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必须反映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勒·科布西耶等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也“都强调满足功能要求是建筑设计的首要任务”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5月。上海。第166页。。实际上,建筑功能确实与建筑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制约和决定建筑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功能常常成为建筑计划与设计的出发点。因此从建筑形态上常常可以看出其建筑功能的一些特征。但是,必须认识到,建筑功能绝对不是制约建筑形态的唯一的决定因素。有的建筑具有与建筑功能关系不大或根本毫无关系的建筑形态。抓住建筑的主要功能,使建筑适当地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是建筑师进行建筑计划与设计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本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5月。上海。第166页。建筑空间什么是建筑空间(architecturalspace)?建筑空间是怎样获得的?建筑空间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对于建筑空间的基本认识和新扩展有哪些?关于建筑空间的研究有哪些成果?这些是我们在面对“建筑空间”这一词语的时候所要思考的问题。关于建筑空间的论述不胜枚举。在这里仅引述一些观点,有助于大家对建筑空间的概念有所了解。侯幼彬先生在《建筑学报》上曾经发表文章《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全面地论述了在建筑中的空间与实体的辨证关系,对建筑矛盾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盖房子,人力物力都花在实体上,而真正使用的却是空间。”“所有的建筑,都是建筑空间与建筑实体的矛盾统一体。”侯幼彬。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建筑矛盾初探。《建筑学报》,1979年第3期。第16~20页。侯幼彬先生还指出:人为的建筑空间的获得所采用的不外乎是“减法”(“削减实体”)与“加法”(“增筑实体”)这两种方式,许多情况下是“加法”与“减法”并用。正是由于建筑实体提供了三种类型的建筑空间状况:①形成建筑内部空间,同时形成建筑外部空间;侯幼彬。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建筑矛盾初探。《建筑学报》,1979年第3期。第16~20页。侯幼彬。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建筑矛盾初探。《建筑学报》,1979年第3期。第16~20页。赫曼·赫茨伯格先生(HermanHertzberger)在《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一书中曾经论述过空间、建筑空间等概念和意义,并提出了可以将空间理解为“负实体”。他认为“建筑的空间(ThespaceofArchitecturae)物质上,空间的塑造是通过它周围的东西及其内的物体被我们感知,至少是当那儿有光时。”“当我们在建筑领域谈及空间时,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意味着一个空间。一个物体的存在或缺失决定了我们涉及的是无限大的空间,还是一个更多或更少被包含空间,或是存在于两者之间,即非无穷大亦非被包围。”“空间是被限定的,意义是明确的,也是由其外部和内部物体单独或共同决定的。空间意味着什么——对一些事物提供保护或使得某物可被接近。在某种意义上,它是特制的,从功能角度考虑它或许是变化的,但不是偶然性的。一个空间带有类似于目的性的东西,即使它有可能走到这一目的的对立面。那么我们可能将一个空间理解为一个目标而只不过是在相反意义上的:是一个负实体(anegativeobject)。”赫曼赫曼·赫茨伯格著。刘大馨、古红缨译。《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天津。第15页。在日本出版的《建筑大辞典》中对“建筑空间”的释义是:“①由建筑物的墙体、天花、地板等所限定的空间。建筑所建造出来的,不是构成建筑物的‘物’,而是由这种‘物’所构成的‘空间’。这样的认识越来越高涨,已经成为经常被使用的语句。仅仅在房间这种意义的程度上,也经常使用空间或space这样的词语。有时也仅仅只说‘空间’。②以形成伴随着人的生活行为的空间意识作为目标所建造的空间的全部。考虑建筑空间的素材不仅仅是建筑物,还扩大到树木和岩石等等。基于这些多样的空间的理解,产生了内部空间、外部空间、目的空间、多目的空间、功能空间、自由空间、装备空间、缓冲空间、骨骼空间、有机空间、无限定空间、虚拟空间和其它众多的新词语。”彰国社编。彰国社编。建筑大辞典,第2版。彰国社,东京,1993年。493。实际上,上述释义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建筑空间也有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之分。总之,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建筑空间是指由建筑实体以及其它实体所构成的空间。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空间。这里所说的建筑空间,包括三种类型:建筑内部空间;建筑外部空间;建筑内外部空间。关于建筑空间的维度:建筑空间作为一种立体的空间,显然具有长、宽、高方向上的三个维度,即具有长度维、宽度维、高度维。为了描述人在建筑空间中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展开生活行为,人们在建筑空间的维度上又加上了作为第四维的时间维。然后,为了更好地表述人在建筑空间中的行为和心理,有的学者又分别在建筑空间的维度上增加了作为第五维的行为维、第六维的心理维。也许,今后还可以再给建筑空间增加一些其它的维度,如社会维、文化维、技术维、生态维等等。建筑空间自身具有的三个维度,再加上与建筑空间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制约因素,构成了建筑空间的诸多维度。实际上,在这些维度中,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可见、可测的维度,如长度维、宽度维、高度维、行为维、技术维、生态维等等;第二类是可测但不可见的维度,如时间维、心理维;第三类是不可见、不可测但可以感知的维度,如社会维、文化维等等。布鲁诺·塞维先生著的《建筑空间论》、彭一刚先生著的《建筑空间组合论》、赫曼·赫茨伯格先生著的《建筑学教程2:空间与建筑师》、芦原义信先生著的《外部空间设计》等,都是值得我们深入研读的论述建筑空间的经典名著。建筑实体什么是建筑实体?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来加以把握。狭义地说,建筑实体就是由各种建筑构件组成的用来围合建筑空间的部分。根据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建筑构件分为三类——“结构构件”、“围护构件”、“装饰构件”;这种区分是相对的,这三者之间存在着互相转化侯幼彬。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建筑矛盾初探。《建筑学报》,1979年第3期。。因此,可以大致地将建筑实体相对地分为可以相互转化的三类,即结构实体、围护实体、装饰实体。对于建筑设备能否作为建筑实体来看待,侯幼彬先生曾经有比较独到的见解,认为建筑设备“不能当作‘建筑实体’,但对建筑空间的功能却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建筑设备看作是建筑构件的一种‘异化’,是建筑构件的一种变态。”“在我们把握建筑空间与实体的矛盾运动时,应该把建筑设备这个‘异化的实体’侯幼彬。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建筑矛盾初探。《建筑学报》,1979年第3期。侯幼彬。建筑——空间与实体的对立统一——建筑矛盾初探。《建筑学报》,1979年第3期。广义地说,建筑实体就是在建筑中采用建筑材料建造的部分以及建筑空间中的各种物品。广义的建筑实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可称之为一次建筑实体,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中被建造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包括柱、梁、地面、楼板、天花板、墙、门窗、楼梯等。它所承担的是建筑实体的首要任务,即通过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来围合形成建筑空间,提供人们可以展开生活和行为的平面和空间,同时形成建筑体量及外观形态。主要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适当考虑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一次建筑实体包括了所有的“结构构件”和“围护构件”。第二类可称之为二次建筑实体,主要是指在建筑施工中被建造的附属于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的细部装饰以及固定的雕塑、壁画、家具、设备、灯具等。它所承担的是建筑实体的第二个任务,即通过装修和装饰,形成美的建筑室内外界面形态,满足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并使两者有机结合。二次建筑实体既包括了“装饰构件”,又包括了除了“结构构件”和“围护构件”以外的全部固定的部分。第三类可称之为三次建筑实体,主要是指在建筑空间中可以移动的物品,包括家具、设备、灯具、雕塑、植物及陈设等。它所承担的是建筑实体的第三个任务,即通过增加各种可以移动的物品,创造具体的生活和行为环境和空间环境氛围,改善或提高环境质量,更进一步地满足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方面的需求。我们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无论是绘图,还是采用计算机建模,或者是采用材料制作模型,所进行的操作都是以各种狭义、广义的建筑实体作为对象,尽管在绝大多数场合下我们进行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建筑空间。在我们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实体与建筑空间应该是同时加以考虑的。即:在考虑利用建筑实体获取建筑空间的同时,还要考虑在建筑空间中能够看到什么样的建筑实体。建筑形式建筑有形。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建筑实体,都是有形的存在。建筑的形,常常从形状、形体、形象、形态、形式等不同的角度被人们说成“建筑形状”、“建筑形体”、“建筑形象”、“建筑形态”、“建筑形式”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于“形”及与“形”有关的“形式”、“形态”、“形象”、“形体”、“形状”等近义词主要有如下的释义:形,是“形状”、“形体”、“实体”、“显露”、“表现”;形式,是“事物的形状、结构等”;形态,是“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形象,是“能引起人的思想或感情活动的具体形状或姿态”;形体,除了就外观而言的“身体”之外,还指“形状和结构”;而在上述释义中都提到的“形状”,则解释为“物体和图形由外部的面或线条组合而呈现的外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第1409~1410页。建筑形式,是一个常用的建筑学专业术语,但关于建筑形式的定义并不多见。日本出版的《建筑大辞典》将“建筑形式”(buildingtype)解释为“由层数、建造方式、平面形、剖面形等诸要素所构成的建筑的型。”建筑大辞典,第2版。彰国社,东京,1993年。493。建筑形式,是与建筑内容相对而言的。侯幼彬先生在《建筑内容散论》一文中,曾经从哲学的高度对于建筑内容、建筑形式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深入的思辩:“从建筑空间和实体对立统一的矛盾运动来看,建筑交织着的矛盾双方,一方是建筑功能的实用性、艺术性要求,另一方是材料性能、结构作用的可能性、合理性。因此,建筑空间的物质功能、精神功能是构成建筑内容的要素,建筑实体的材料性能、力学作用也是构成建筑内容的要素。而体现这种功能需要,由构件围合而成的空间体量及其组合方式,是建筑形式的要素。同样的道理,体现材料性能、力学作用的结构方式和构件的形体、色彩、质地,也是建筑形式的要素。”侯幼彬。建筑内容散论。《建筑学报》,1981年第4期。第28页。实际上,建筑实体的物质功能、精神功能也是构成建筑内容的要素。建筑大辞典,第2版。彰国社,东京,1993年。493。侯幼彬。建筑内容散论。《建筑学报》,1981年第4期。第28页。建筑形式包括建筑空间形式和建筑实体形式。因此,建筑空间和建筑实体是考虑建筑形式问题的两个重要方面。说到建筑形式,其重点一是放在建筑的“形”上,另一个重点则是放在建筑的形的“式”上,而且更侧重的是后者。这个“式”,就是建筑及其构件、装饰等的样式、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建筑实体的结构形式等等。几何是构思、表现、分析建筑形式的数学手段。欧几里德几何学、现代几何学以及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理论与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的创造、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工具。遵循建筑形式美的法则,创造美的、令人愉悦的建筑形式,是建筑师的基本工作,也是建筑设计和创作的最低要求。在建筑策划与设计中,既要避免为了形式而形式、玩弄形式的形式主义的倾向,又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建筑形式的重要作用,搞好建筑形式创新。建筑美学、建筑心理学、建筑形态学、建筑类型学、建筑符号学、建筑形式语言理论、建筑图式思维理论、建筑计划学等领域的研究都必然地、或多或少地涉及建筑形式。在关于建筑形式的研究或包含建筑形式的研究方面,有许多经典著作值得我们一读,如哈姆林著的《建筑形式美的原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弗朗西斯.D.K.钦著的《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天津大学出版社/建筑情报杂志社,2005年)、彭一刚先生著的《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刘先觉先生主编的《现代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等等。建筑艺术关于建筑是不是艺术,历来争论不休,有时甚至争论得异常激烈。有人认为建筑是艺术;有人认为建筑不是艺术;有人认为建筑处于艺术与非艺术的中间地带。在张锡坤主编的《新编美学词典》中,对“建筑”有这样一段解释:建筑“是人类将自然界变得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改造。最早,它是基于实用的目的而建造的遮风避雨、防寒御兽的简陋住所。虽然人是按照美的规律在创造,但当时的建筑,就其形式来讲,并不包含有追求形式美的意图,实用的因素压倒了美观的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越来越明确的分工,建筑就越来越明显地具有了美观的因素。今天,建筑作为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它的艺术的一面,总是受建筑的物质材料和形体结构的制约,它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由建筑的物质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形体所呈现的造型美。这种造型美,又是体现在建筑的总体轮廓、建筑物各个部分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筑的体量、色彩、装饰等方面,同时也体现在建筑与周围环境包括自然景色方面的关系。因此,建筑虽是一门技术科学,但又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科学,而是带有或多或少艺术性的综合体。”张锡坤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414页。由此可知,简单地说,作为艺术的建筑是一种基于实用产生的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艺术,是带有或多或少的艺术性的综合体,其艺术性主要体现在造型美、形式美。张锡坤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414页。郑时龄先生认为:“建筑与艺术的关系不仅在于相互之间如何有联系,相互之间的影响等,还在于从建筑批评的角度来看,艺术也是建筑批评的重要形式。”他从文学、电影、摄影、绘画、音乐这五个方面深入地论述了艺术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2月,北京。第69~123页。建筑与艺术的结合诞生了建筑艺术。艺术始终把建筑作为自己的一个门类;建筑在发展过程中也始终将其它各种艺术作为自己生长的土壤和养料。在对艺术进行分类时,一般都不会把建筑排除在艺术之外,相反,总是给予建筑以十分重要的艺术地位,如将建筑称为“造型艺术之母”等等。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2月,北京。第69~123页。在从哲学观点进行的艺术分类中,韦斯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把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依次规定为“自态的音乐”——分为器乐、声乐、戏剧音乐、“对自态的造型艺术”——分为建筑、雕塑、绘画、“两者综合的诗歌艺术”——抒情诗、叙事诗、戏曲。韦塞是根据“想象作用”进行艺术分类,将艺术分为三类五种主要艺术形式:“想象力对起到直观作用的视觉的作为‘客观的’艺术的造型艺术”,“分成建筑、雕塑、绘画”。“想象力对起到感情作用的听觉的作为‘主观的’艺术的音乐。基于两者综合想象力的唯心感觉性的作为‘主客观的’艺术的诗歌艺术。”夏斯勒按照“同时的东西”和“相继的东西”,即我们现在常说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观点,将一切艺术现象分为两个系列:“其一是基于同时直观的‘造型艺术群’,其二是基于相继直观的动态的‘时间艺术群’。前者包括建筑、雕塑、绘画三种形式,后者包括音乐、演技、诗歌三种形式。静态艺术的最下段有作为物质要素占优势而唯心内涵最弱的艺术形式的建筑,其次为雕塑、绘画。”“艺术形式的一方之极有精神性最小而物质性最大的建筑,另一方之极有与此相反性质的文艺与音乐”。[日]竹内敏雄主编。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87页。[日]竹内敏雄主编。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87页。在从科学观点进行的艺术分类中,有“发生论观点的分类”和“类型学观点的分类”。“发生论观点的分类”有:史密斯(AdamSmith,公元1723~1790)的“一元说”——“从舞蹈这一原始艺术导出诸艺术现象分化”;默庇乌司(PaulJuliusMobius,公元1853~1907)设想机械艺术的“多元说”——三个原始艺术为建筑、音乐、演技。还有一种观点被认为是现代艺术分类的基础,即施马尔卓的“站在发生论的立场”、“带有类型论的性格”的分类方法:时间艺术(“以声音为艺术形式”的音乐、“以动作为艺术形式”的演技、“由声音和动作的综合组成的语言为根本要素”的诗)、空间艺术(“作为立体形成者的雕塑”,“作为空间形成者的建筑”,“由立体和空间的综合”“构成的形象为表现手段的绘画”)。“类型学观点的分类”有:“自由艺术和应用艺术”——“建筑、工艺、装饰美术等属于后者,其他艺术属于前者。”划分的根据是“是否有审美效果和实际效用,是否为这一目的服务”。“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或分别称作“静止的艺术”和“运动的艺术”)——“前者分为三度艺术(建筑、雕塑等)和二度艺术(绘画、平面装饰等),后者在广义上包括一切具有时间性发展的诸艺术,狭义上指缺乏实在空间性的艺术(音乐、文艺)。”而“具有空间延长而按时间发展的艺术(戏剧、电影、舞蹈)必须作为时空艺术区分开来。”“空间艺术”(或称为“造型艺术”)和“缪斯式艺术”——前者为建筑、雕塑、绘画等,后者为文艺、音乐、舞蹈、戏剧等。“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视听觉艺术”——这是“按感觉领域区分的艺术分类。”“事物的艺术和非事物的艺术”——建筑属于非事物的艺术。里普斯的分类是“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或再现艺术”。凯因茨综合各种分法所考虑的分类如下表所示。阿兰根据“从‘集团艺术’向‘孤独艺术’过渡的过程”进行分类的“自然分类表艺术的分类(凯因茨)空间艺术时间艺术时空艺术三度的二度的雕塑纪念碑艺术建筑工艺绘画图表装饰叙事诗文艺抒情诗戏曲哑剧(戏剧)事物性艺术舞蹈非事物性艺术造型艺术狭义的缪斯式艺术运动艺术广义的缪斯式艺术([日]竹内敏雄主编。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90页)法”——①舞蹈和化妆;②诗和雄辩术;③音乐;④戏剧;⑤建筑;⑥雕塑;⑦绘画;⑧素描;⑨散文。拉洛根据作品的“结构”的特征进行的分类:①音乐;②绘画;③舞蹈;④戏剧、无声电影、歌剧;⑤建筑、雕塑、造园术;⑥诗、散文;⑦色情艺术、美食术等。E.苏里奥根据“诸艺术的对应”进行的分类:一方面以艺术作品的“现象存在”层里的感觉事实的差异为标准(①线条;②体积;③色彩;④光;⑤运动;⑥语音;⑦乐音),另一方面在艺术作品的“事物存在”层里上述各事实的事物组织,作为第一阶段采取完全直接地与作品自身相联系,没有丝毫再现功能的第一次形式和对此添加再现功能而再现其他诸对象的第二次形式,他把建筑和雕塑归入与“体积”相对应的分类里,建筑属于“第一次形式”,雕塑属于“第二次形式”。[日]竹内敏雄主编。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87~191页。侯幼彬先生曾经在《美学误区与“二律背反”》一文中探讨过有关问题,指出:“事实上,艺术概念是个模糊概念。如同美与丑的界限是模糊的,艺术与非艺术,狭义艺术与广义艺术之间的界限也是模糊的。艺术界限的模糊性很自然地给处于艺术与非艺术的‘中间地带’的事物的定性带来很大的困难。”在1984年召开的第十届国际美学会议上“提到传统的艺术边缘地带主要是建筑与工艺美术”。建筑“处于艺术与非艺术的中间地带”。“仅就美学的角度来说,建筑是技术美学与艺术美学的复合区,建筑美处于技术美与艺术美的中介形态。建筑设计基本上遵循一整套技术美学法则,也渗透着程度不同的艺术美学法则。”“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所渗透的艺术美学的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侯幼彬。《美学误区与侯幼彬。《美学误区与“二律背反”》。《新建筑》。1991年第1期。第46页。彭一刚先生在《建筑空间组合论》一书中曾经指出:“建筑艺术虽然也能反映生活,但却不能再现生活,由于它的表现手段不能脱离具有一定使用要求的空间、体量,因而一般说来,它只能运用一些比较抽象的几何形体。运用线、面、体各部分的比例、均衡、对称、色彩、质感、韵律……等的统一和变化而获得一定的艺术气氛——诸如庄严、雄伟、明朗、幽雅、忧郁、沉闷、神秘、恐怖、亲切、宁静……等,这就是建筑艺术不同于其它艺术的地方。根据这一点,黑格尔在他的著作《美学》一书中,曾把建筑看成是一种象征型的艺术。”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北京。第4~5页。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北京。第4~5页。现在重温上述各种关于艺术分类的观点,对我们认识建筑仍然颇具启发意义。总之,建筑可以分为作为艺术的建筑和不作为艺术的建筑。作为艺术的建筑是“处于艺术与非艺术的中间地带”,属于造型艺术、空间艺术、实用艺术、应用艺术、抽象艺术、象征艺术、表现艺术等。不作为艺术的建筑,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形式美,也可以多少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作为艺术的建筑,不仅仅要具备形式美,还必须得具备艺术性。建筑艺术的主要特性可归结为:建筑艺术的物质性、空间性、时间性、表现性、抽象性、象征性、生活性、综合性等。建筑风格在美学、艺术学、文艺学等学术研究领域,“风格”是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第375页。。美学理论认为,艺术风格“作为一种表现形态,它是从艺术作品的整体上所呈现出来的代表性特点,是由独特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艺术家的主观方面的特点和题材的客观特征相统一所造成的一种难于说明却不难感觉的独特风貌。具有鲜明独创风格的艺术作品,能够产生出巨大的艺术感染力。”张锡坤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94页。“风格是个性形成的多样性中存在的统一特征,是持续的形式结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第375页。张锡坤主编。《新编美学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94页。[日]竹内敏雄主编。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192页。建筑风格就是某一类具有个性特征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共性特征。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将建筑风格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区风格(又称地方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个人风格等。建筑风格具体体现在建筑的结构、平面、立面、体形、空间、细部装饰、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在各种建筑风格中,时代风格、民族风格或地区风格、建筑师的个人风格这三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美学理论认为:“建筑风格自然最能表现某个民族或时代的一般特性。”[日]竹内敏雄主编。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235页。彭一刚先生认为:“单就风格来讲就可以把它分解成为三个侧面——时代的、民族或地区的和作者个人的。”关于建筑风格中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个人风格,正如彭一刚先生所说:“建筑性格特征所表现的是建筑物的个性。每一幢建筑由于功能性质不同,地形及环境条件不同,设计者的意图和构思不同,应当具有自己独特的形式和特点。除此之外,建筑形式还不可避免地要反映某个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民族、地区的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同一时代的建筑,不论属于哪一种建筑类型,除了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外,又都共同地体现出一种共性特征,这种寓于个性之中的共性特征,由于是时代所赋予的,所以称之为时代风格。同理,处于同一民族或地区的建筑,不论它属于哪一种建筑类型,除具有不同的性格和个性特征外,又都共同地体现出一种共性特征,这种寓于个性之中的共性特征,由于是民族或地区所赋予的,所以称之为民族或地区风格一幢建筑,从时间上讲它必然要处于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从空间上讲它必然要处于某个特定的民族或地区,因而它必然同时兼有上述两重风格。”“除时代、民族和地区会分别赋予建筑以某种特征外,作者也会赋予作品以某种特征。”“在建筑设计领域中,这种由作者赋予建筑以某种特征的称之为个人风格。”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北京。第5页。[日]竹内敏雄主编。池学镇译。《美学百科辞典》。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第235页。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年10月。北京。第5页。在现实中,一幢建筑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建筑风格?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许多业主、建筑师、城市规划部门的工作者、方案评审专家。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在建筑计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建筑风格究竟应当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认为,对待建筑风格的正确态度应当是:不去盲目地推崇或模仿某一种建筑风格,而是尊重建筑所处的时代、地域、自然、环境、社会,尊重建筑的历史、传统、文化,尊重建筑的功能需求,实事求适——适应时代、适于环境、适合功能、适当创新,“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使建筑“自在生成”。我们从对建筑风格的定义可知,当某一类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建筑显现出共性特征的时候,一种新的建筑风格就诞生了。建筑科技怎样认识建筑科学技术?这要从什么是科学和技术谈起。一般认为,科学和技术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互为前提,互相依靠。科学是反映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是人们实践经验的结晶。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概括、总结两者的哲学。技术是把自然科学知识应用于生产过程,以达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预定目标的手段和方法的体系。其基本要素是手段(工具和设备等硬件)和方法(知识、经验、技能以及组织形式等软件)。浙江省委党校等。现代科学技术概要。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4页。转引自: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时代建筑》编辑部编。《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第165~166页。科学和技术都属于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建筑本身既不是科学,也不是技术。但建筑必须依靠科学和技术来实现。因此,建筑是反映某一时代、某一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建筑所依靠的科学是建筑科学,所依靠的技术是建筑技术,这两方面就被合称为建筑科学技术,简称为建筑科技。建筑科技既是科技大系统的构成要素,又是建筑文化大系统的构成要素。科技及建筑科技的进步可以促使生活以及满足生活需要的建筑不断发展;发展了的生活及建筑又反过来对科技及建筑科技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科技及建筑科技的发展。应该注意到,象中国传统木构架建筑体系那样,高度成熟化、程式化、定型化的建筑和建筑科技也会对双方的发展和创新起到互相阻碍的作用。浙江省委党校等。现代科学技术概要。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2~4页。转引自: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时代建筑》编辑部编。《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第165~166页。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时代建筑》编辑部编。《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第166~167页。建筑科学是关于人与城市、建筑、室内、园林、景观等环境设计、建造的知识体系。建筑科学是由所有以上述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的各分支科学构成的,如建筑哲学、建筑美学、建筑心理学、建筑社会学、建筑设计学、建筑计划学(包括建筑设计方法论、建筑策划学等)、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构造学、建筑物理学、城市规划学、城市设计学、环境设计学、广义建筑学、人居环境科学等等,这里不再一一展述。有的日本建筑计划学学者从建筑形态的角度出发,比较关注建筑技术的下列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生产的技术”、一是“设计的标准化”,指出:“结构、施工、设备等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改变了建筑的形态。”对于大量建设的学校、住宅等建筑,“标准设计既可以将设计水平和建筑质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又可以节省设计力量。”冈田光正等。建築計画1。鹿岛出版会,1987年,东京。P.27。实际上,广义地说来,建筑技术既包括建筑的设计技术,又包括建筑的生产技术。建筑的设计技术,如建筑策划、建筑设计、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设备设计、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等等,是建筑领域各专业的技术人员的知识、经验和技能。建筑的生产技术是指与建筑生产有关的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施工技术、节能技术、抗震技术、智能技术等等。人们很少谈论作为设计技术,一般场合下所说的建筑技术都是指狭义意义上的建筑技术,即冈田光正等。建築計画1。鹿岛出版会,1987年,东京。P.27。从地域来源、历史渊源以及技术含量等方面来考虑,可以将建筑技术划分为当地技术与外来技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高技术与低技术等等。在建筑技术方面也应该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使之有利于建筑的发展与创新,有利于人居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图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外观各种时代、各种体系、各种风格的建筑都体现了建筑师表现建筑技术、追求建筑技术美的理想和成就。“高技派”(High-tech,亦称“重技派”)建筑师充分地利用了现代科技和工业所提供的技术条件,使建筑作品具有“高技术倾向”,将对建筑技术的强调和对建筑技术美的追求推向了一个高峰。R·皮亚诺和R·罗杰斯设计的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LeCentrenationald'artetdecultureGeorges-Pompidou,图)、N·福斯特设计的香港新汇丰银行大厦等是高技派的代表性图蓬皮杜国家艺术和文化中心外观建筑技术美学是以建筑技术及其审美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研究和学习建筑技术美学,有利于建筑师对建筑技术的理解和把握,有利于提高应用建筑技术的能力和利用建筑技术表达建筑技术美的能力。现代建筑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安全化、健康化、生态化、节能化、智能化、产业化、高新技术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由此可见,关于建筑科学技术的研究,已经远远超出了建筑技术美学的研究范畴,在向更深、更广的“建筑技术学”乃至“建筑科学技术学”的学术领域拓展。建筑经济建筑经济及建筑经济性,是建筑师必须加以重视的一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建筑经济和建筑经济性的概念,其涵义是不同的。一方面是设计、建造一栋建筑及维持一栋建筑正常使用所需要的经费,即“投入”;一方面是建筑投入使用后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即“产出”。任何建筑,无论规模大小,无论功能如何,从企划、策划、设计、施工,到投入使用、修缮、改造,再到解体、清除等,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阶段不与经济相关联,有的阶段甚至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建筑是否节约资金、是否节约能源,即建筑的经济性如何,涉及到许多方面。建筑设计方案、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建筑管理、建筑节能、建筑安全等方面的经济性都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另外,商品住宅、出租办公楼等建筑的经济价值的高低也值得我们关注。建筑既需要经济投入,又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建筑节地、节材、节能、节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节约社会,其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都非常重大。建筑设计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是一个不会停止的过程。必须认识到为了实现建筑设计创新有时需要付出的经济代价。为了实现建筑设计创新而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是值得的,但不惜付出任何经济代价去追求建筑设计创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建筑设计创新与良好的经济性并不是一对不可化解的矛盾。有些建筑设计创新本身就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些建筑设计创新虽然在实现过程中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但其长久的、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却是难以估算的。对于建筑师来说,最主要的是通过建筑计划和设计工作处理好建筑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提高建筑策划方案和建筑设计方案的经济性。我国建筑界已经开始研究建筑设计与经济方面的问题。如杨昌鸣在《建筑设计与经济》一书中曾经论述了建筑设计与经济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了有关建筑策划、可行性研究的基本知识,并结合国内外典型实例的分析介绍了建筑设计方案中的经济分析方法杨昌鸣。《杨昌鸣。《建筑设计与经济》。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年,北京。在国外诞生的建筑经济学,是把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独立的物质生产部门来进行研究,以建筑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规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学习一些建筑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有助于建筑师更好地把握建筑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如英国学者希勒所著的《建筑经济学》,以英国的建筑业为背景,总结了建筑业的经济活动规律,研究了价值管理、全寿命周期成本等微观层面的问题,对于我们思考建筑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英]希勒著。[英]希勒著。郝建新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年08月,天津。建筑文化建筑与文化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那么,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建筑文化?两者究竟具有怎样的关系?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简明社会学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因此,文化被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方面。美国学者萨姆瓦等认为,“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文化表现为一定的语言模式和一定的行为方式”;“文化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赋义方法、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社会角色、空间关系观念、宇宙观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也详指并受限于在共同生活中起着实质性作用的物质存在。诸如房屋等”各种“构成社会生活中的物质基础。”[美]简明社会学辞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174页。[美]萨姆瓦著。陈南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5月。第28页。虽然大家经常使用“建筑文化”这个词,但要想对建筑文化给出一个公认的广义定义或狭义定义,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毫无疑问,建筑和建筑文化都属于文化,既属于物质文化,又属于精神文化。建筑、建筑科学技术以及与各种建筑有关的思想、制度、艺术、历史、传统等,共同构成了建筑文化。建筑文化是文化巨系统中的一个大系统。物化的建筑对所属文化的民族、区域、传统等方面差异性的表现也比较明显。美国学者罗伯特·G·赫什伯格先生在《建筑策划与前期管理》一书中,将文化因素与人文因素加以区分,将人文、环境、文化、技术、时间、经济、美学和安全这八个方面作为影响建筑策划与设计的重要因素和重要的价值领域。他认为:“没有一个项目可以避开或回避文化影响。”“人文因素是那些直接涉及到建筑物的业主和用户的问题,而文化因素是整个社会或社区的期望。”他对文化因素的阐释是从“历史的”、“机构的”、“政策的”、“法律的”这四个方面进行的,这对我们选择研究建筑的文化因素、文化价值的角度、对建筑文化进行分类等等,都是非常具有启发性的。[美]。罗伯特·G·赫什伯格著。汪芳、李天骄译。建筑策划与前期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北京。第73~122页。吴良镛先生在《广义建筑学》一书中,从聚居论、地区论、文化论、科技论、政法论、业务论、教育论、艺术论、方法论这九大视点出发,对广义建筑学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从中可见其对文化与建筑、文化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的重视。在“文化论”部分,他指出:“建筑的问题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和探索,因为建筑正是在文化的土壤中培养出来的,同时,作为文化发展的进程,并成为文化之有形的和具体的表现。”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66页。在论述“广义建筑学的构想”时,他提出了“发扬文化自尊”的重要观点,认为“作为建筑师还需要高瞻远瞩,立足于更高的文化境界,将创造与继承有机地协调起来,将建筑文化的趋同现象与创造民族及地区特色的城市,包括各个地段风格异趣的建筑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统一在我们良好的工作和居住环境的创造中。”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216~217页。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66页。吴良镛著。《广义建筑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216~217页。建筑文化学是建筑学和文化学相交叉所形成的一门学科,以建筑文化及其相关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国内外有许多学者在进行建筑文化学领域的研究,我国已经出版了专著《建筑文化学》陈凯峰著。建筑文化学。上海:陈凯峰著。建筑文化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年。巴兰坦著。王贵祥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7月。建筑与传统什么是传统?《现代汉语词典》将“传统”解释为“世代相传、具有特点的社会因素,如文化、道德、思想、制度等”。建筑界一直没有停止过关于“建筑与传统文化”、“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建筑设计中的继承与创新”、“建筑的传统与新统”等方面的研讨和争论。建筑是承载传统、反映传统的重要物质载体之一。换句话来说,建筑传统是指建筑所承载和反映的传统。建筑传统既包括“物态化存在”的“建筑硬传统”,也包括“非物态化存在”的“建筑软传统”。侯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美学》一书中把建筑传统划分为“建筑的‘硬’传统”和“建筑的‘软’传统”,认为“建筑传统是一个多向度、多层次的复合结构。所谓硬传统,指的是建筑传统的表层结构,是建筑传统的物态化存在,是凝结在建筑载体上,通过建筑载体体现出来的建筑遗产的具体形态和形式特征。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式布局,木构架结构,大屋顶、须弥座、斗拱、彩画等等形式,都属于硬传统。它们都是具体实在的,有形有色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们是建筑遗产的‘硬件’集合。所谓软传统,指的是建筑传统的深层结构,是建筑传统的非物态化存在,是飘离在建筑载体之外,隐藏在建筑传统形式的背后,透过建筑硬件遗产所反映的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哲学意识、文化心态、审美情趣、建筑观念、建筑思想、创作方法、设计手法等等。它们是直观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建筑遗产的‘软件’集合。”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哈尔滨。第303页。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9月,哈尔滨。第303页。上述这种划分方法能够很好地说明关于建筑传统的许多重要的理论问题。传统建筑中具有建筑的硬传统和软传统;运用了传统建筑的符号、手法、风格的近现代建筑也具有建筑的硬传统和软传统。许多建筑计划与设计过多地关注建筑的硬传统,往往忽视传统层次更深、文化内涵更多的建筑的软传统。例如,在我国一些新的建筑设计中,有些业主无视功能、环境、时代、技术条件,盲目地要求建筑师采用欧洲古典建筑的形式、风格,一味地追求欧洲古典建筑的硬传统,这种做法会导致建筑缺乏自信与创新,陷入浅薄与平庸。有人认为“传统与创新的相互关系有两条规律”:“第一,人类文化总是先有创新而后有传统,创新是第一性的,传统是第二性的。”“第二,创新转变为传统只有可能性,而无必然性。”王宁。建构建筑传统与创新的系统理论。《时代建筑》编辑部编。《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第190~195页。如果在建筑历史的的时间长河中来考察建筑传统与建筑创新的关系,就可以说:建筑传统与建筑创新是一对矛盾,但更是辨证的统一。能够流传下去的建筑创新,就成为一种建筑传统;而被改变和改革了的建筑传统如果具有首创性和价值,就是一种建筑创新。昨天的建筑创新可能是今天的建筑传统;今天的建筑创新可能是明天的建筑传统;明天的建筑创新可能是后天的建筑传统。因此,重视建筑传统,但不应拘泥于建筑传统;体现建筑传统,但更应强调建筑创新。重视建筑创新,但不应一味地建筑创新;强调建筑创新,但不应割裂建筑传统。有些建筑要求传统的度要高一些,有些建筑则要求创新的度要高一些。关键在于建筑传统与建筑创新之间的平衡,在于在达到平衡时两者各自所取的度。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应区别对待建筑传统与建筑创新各自的“度”。王宁。建构建筑传统与创新的系统理论。《时代建筑》编辑部编。《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第190~195页。图吉芭欧文化中心外观布正伟先生在《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一书中说得好:“学习传统,但不是‘传统本位论’;借鉴欧美,但又不是‘欧美中心论’;回归东方,但不是回落到过去的东方;走向世界,但又不是走向远离中国的世界——这就是我们在自身修炼并跨越各种障碍(也包括跨越自身障碍)时所要选择的自在生成之路——一条可以识别且人人可行,但又不可穷极、永无止境的路。”图吉芭欧文化中心外观布正伟。《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4月,哈尔滨。第52页。意大利建筑师伦佐·皮亚诺设计的吉芭欧文化中心(图),将当地土著传统文化、棚屋建筑形式和现代高科技建筑技术、生态学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解决建筑传统与建筑创新之间的矛盾、使两者达到平衡和统一的典范。当地长者所给出的是对该建筑的最高评价:“它象是用茅草覆盖着我们的棚屋”;“它已经不再是我们的了,但它仍然是我们的”。建筑与生活方式狭义上,生活是指人们在生存期间为了维持生命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广义上,生活是指人的各种活动,可分为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类,包括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等。还有人把生活分为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两大类。每个人、每个阶层、每个团体、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生活据点、生活圈、生活领域、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生活结构。对于生活方式的认识,也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来看,我国学者认为“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念所制导的、满足自身生存发展需要的全部生活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王雅林等。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哈尔滨。第2~3页。从狭义来看,局限于日常生活领域,认为生活方式是衣、食、住、行或吃、喝、玩、乐的方式,或认为是人们消费物质产品和利用闲暇时间的方式王雅林等。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哈尔滨。第2~3页。。基于广义概念,对生活方式领域可做多种划分,如从哲学的高度来概括,可分为物质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可具体地分为劳动、消费、闲暇、政治、交往、个人、群体、社会、精神、宗教等生活方式领域,即涉及到“全部生活活动”王雅林等。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哈尔滨。第2~3页。的一切方面。简单地说,生活方式概念回答的是“人们怎样生活”这一问题,是个关于社会主体的人的活动的多层次理论范畴王雅林等。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哈尔滨。第2~3页。王雅林等。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哈尔滨。第2~3页。王雅林等。生活方式概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哈尔滨。第2~3页。王玉波等。生活方式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上海。第23页。建筑就是为了人们的生活而建造的。不论是说“建筑是生活的舞台”,还是说“建筑是生活的容器”,都是在说明建筑承载生活、容纳生活,建筑与人们的生活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的变化既是相对的,也是绝对的。相对,是说生活的变化总是以以往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别人的生活和自己的生活作为变化的参照系。绝对,是说生活不会一成不变,生活的变化是绝对的。建筑师应该敏锐地发现生活及其生活方式的变化,并及时地将其反映在建筑计划与设计中。我们曾经将建筑和生活方式之间的主要关系概括为三种层次的六种基本关系模式,即如下所述的矛盾;制约、对应;适合、阻碍、引导该部分内容基于: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时代建筑》编辑部编。《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第167~171页。。这些认识有助于我们深入地把握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该部分内容基于:邹广天。建筑和生活方式。《时代建筑》编辑部编。《建筑的文化与技术》。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2月。第167~171页。(1)深层的矛盾关系(或称对立统一关系):处于关系结构的深层和核心,制约其它关系;当两者相互制约、对应、适合时,就统一在一起;当两者有一方发展而另一方落后时,就产生对立和矛盾;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如对两者之一进行改善或创新)使矛盾得到解决,就又实现新的统一,同时开始在更高的层次上重复上述过程。(2)中层的制约关系:建筑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制约关系,是指一方的存在和变化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条件。①生活方式制约建筑:生活方式是制约建筑的主要因素之一。不顾生活方式的制约,可能导致失败的设计。如密斯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之所以引起官司,正是由于忽视了女主人个人居住生活方式的制约因素。又如老年人、残疾人所具有的生活方式,相应地就会对住宅、公共建筑、城市开放空间等环境提出要求。②建筑制约生活方式:这是建筑对于生活方式的反作用。日本学者认为,建筑对物质、精神生活方式都有重大影响,既制约日常生活又影响整个文化的形成;问题在于建筑给以生活怎样的制约才好铃木成文等。建筑计画。1975。。③建筑和生活方式互相制约:建筑和生活方式之间的互相制约,形成了建筑和生活方式之间的对应、适合、和谐。正如丘吉尔所说,“铃木成文等。建筑计画。1975。(3)中层的对应关系: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对应关系,指两者在各方面相对呼应的同构关系,一方满足另一方的要求。①建筑对应生活方式:以生活方式为基础来设计建筑。如北京明清故宫和北京人民大会堂,就是分别对应帝王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制度和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两个时代的政治生活方式。②生活方式对应建筑:以创新的建筑设计为引导,形成对应的生活方式。③建筑和生活方式互相对应:这种互相对应是相当广泛的,已成为建筑计划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出发点和研究内容。(4)表层的适合关系:建筑和生活方式的适合关系,指一方恰好符合、适应另一方的条件或需要。①建筑适合生活方式:这种适合是设计的目标之一。人们经常说的“适用”就是适合的一种表现。不适合则表明设计的失败。赖特设计的古根汉姆博物馆虽然被认为是现代优秀建筑的代表作品之一,但也被认为“不是成功的博物馆建筑”同济大学等。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北京。第103~105页。,正是因为其斜墙不便于挂画,螺旋坡道不便于停顿或退远欣赏美术作品,即不适合美术欣赏者的生活方式。②生活方式适合建筑:这是由于建筑对于生活方式的制约作用。如北京四合院、近代上海的里弄住宅和哈尔滨居住大院,都具有不同的适合建筑形态的交往生活方式。③建筑和生活方式互相适合。同济大学等。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年,北京。第103~105页。(5)表层的阻碍关系:建筑和生活方式的阻碍关系,指一方作为阻力使另一方不能顺利地向前发展。这是一种消极的关系。①建筑阻碍生活方式:这是建筑对生活方式在发展方向上的负态制约。已有的建筑一般总要落后于生活的变化,阻碍其发展铃木成文等。建築計画。1975。。②生活方式阻碍建筑:当生活方式不变或变化缓慢时,而建筑又对应、适合它,生活方式就会阻碍建筑发展。③建筑和生活方式互相阻碍铃木成文等。建築計画。1975。(6)表层的引导关系:建筑和生活方式的引导关系,指一方引导另一方朝着一定的目标向前发展和变化,是值得关注和提倡的。①生活方式引导建筑:生活方式变迁是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建筑的引导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建筑师应使自己的作品跟上生活方式的引导。②建筑引导生活方式:这是建筑对生活方式在发展方向上的积极的制约。从建筑计划学来说,建筑对生活方式存在这种引导关系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对生活及其方式注意捕捉变化的一面,“预测大局性的变化方向”,在设计中“对应于预测到的生活状态”铃木成文等。建築計画。1975。。通过建筑引导生活方式朝着“科学、文明、健康、生态”的方向变化。但应认识到,这种引导是有限度的,建筑不能解决根本的社会矛盾,也有可能引起“拒绝反应”,如雅马萨基设计的美国圣路易市普鲁特-伊戈住宅区的炸除张钦楠。现代建筑的几个铃木成文等。建築計画。1975。张钦楠。现代建筑的几个“失败”例子所提供的经验·教训·启示。《世界建筑》,1982年第6期,第20~21页。建筑计划学从诞生之初,就非常强调通过居住方式实态调查、使用方式实态调查等生活实态调查来掌握日常生活的规律、问题,并以此作为建筑计划与设计的基础,在建筑计划与设计中追求建筑空间与日常生活的对应。这样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具有方法论层次上的重要意义。建筑计划学的生活实态调查研究成果为建筑计划与设计积累了大量的科学依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建筑与生活方式之间所具有的对应关系。住宅与居住方式相对应;各种公共建筑设施与使用方式相对应。任何现实中的建筑,都反映出一定的生活状态;任何新的建筑计划与设计,都要假定和对应一定的生活状态。因此,如何用建筑计划与设计去科学、健康、文明、积极地去提出、引导一种生活方式,是建筑师的责任。除了现实生活是建筑师学习生活的最好的老师以外,生活方式论、生活空间论、生活时间论、生活结构论等关于生活的理论研究,为建筑师了解生活、正确地掌握建筑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规律,搞好建筑计划与设计与生活的对应,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建筑与环境行为心理建筑是人工环境,更是为人服务的环境。因此,建筑与人们的环境行为、环境心理之间必然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以人为本”是建筑计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人的环境行为、环境心理及其规律是建筑计划与设计的重要基础。建筑计划与设计要使建筑与人们的环境行为、环境心理相对应。我们可以将环境行为、环境心理合称为“环境行为心理”。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民族的人们,在建筑与环境行为、环境心理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规律方面,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要认识建筑与环境行为、环境心理之间的关系与规律,就必须注重研究人们在各种各样的空间和时间中的行为规律和心理规律。对于建筑环境中的人们进行环境行为、环境心理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研究,是了解和掌握其规律性的重要途径。在研究中,既要调查和分析大多数人共同的环境行为、环境心理,也要调查和分析少数人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环境行为、环境心理。前者,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普遍性的规律,搞出符合大多数人的环境行为、环境心理规律的建筑计划与设计;后者,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人们环境行为、环境心理方面的新变化、新动向。这两方面的调查和分析,都有可能使我们从中发现建筑计划与设计创新的切入点。加强环境行为、环境心理研究,是建设和发展建筑学学科和建筑科学的需要,是搞好建筑计划与设计的需要,是提高建筑环境质量的需要。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学、建筑人类工程学、环境设计、行为科学等学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十分有助于我们掌握建筑与环境行为、环境心理方面的关系。目前,“人-环境研究”整合了上述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将环境行为、环境心理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认为,建立一门在更高层次上整合环境、行为、心理三者为一个系统的“环境行为心理学”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仅是研究领域名称的改变,而是从研究领域的名称到研究对象的选择,都有很大的不同。也就是说,既可以避免人们从名称来误解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又可以将环境、行为、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把握,将“环境行为心理”真正放回到环境当中,进行从环境实态到行为、再到心理的研究,或是进行从心理到行为、再到环境设计的研究。建筑与健康什么是健康?按照以往的看法,健康就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欠和疾病。这种看法只是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健康,已经不够全面。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健康”(health)所给出的定义,所谓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者身体不虚弱,而是指生理、心理、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完全良好的一种状态。由此可知,现代健康概念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全面的,既包括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还包括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建筑从诞生之日起,其主要功能就是接纳来自自然的恩惠、抵御来自自然的不利影响、庇护人类的生存、提供安全的生活环境。因此可以说,建筑始终与人类的健康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医院、疾病控制中心、康复中心等建筑设施直接与健康有关。但住宅、其它公共建筑、城市环境等与健康的关系和设计对策是值得我们考虑的。日本建筑计划学学者认为,对于能够维持健康的建筑环境可以考虑如下8个方面:确保日照;少发生事故;卫生的室内环境(包括采光、换气、通风、照明、温度、湿度等方面);室内空气没有被有害物质污染;不被发霉和跳蚤等所烦恼;实施抗过敏对策;充分宽敞的空间;不被恶臭、噪音、大气污染所烦恼建築計画教材研究会編。建築計画を学ぶ。理工図書、2005年11月。東京。49-53。。这些方面对我们考虑有益于健康的“健康住宅”、“健康建筑”、“健康城市”建築計画教材研究会編。建築計画を学ぶ。理工図書、2005年11月。東京。49-53。建筑、城市等环境必须有益于健康,即:对于病人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必须有益于其恢复健康,对于健康人必须有益于其确保健康、维持健康和增进健康。建筑师在建筑计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从现代健康理念所包含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出发来思考建筑与健康的问题,计划与设计好“健康环境”:生理健康方面:适应自然,结合自然——创造适应自然环境条件、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环境,扬自然之长避自然之短。环境安全,保障生命——采用安全的建筑结构、构造、家具、设备等,使之能够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确保生命安全或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采用无污染的承重结构材料、围护结构材料、装饰装修材料,采用防滑地面材料和不易因破损对人造成伤害的材料,创造安全、卫生、无污染、无障碍的建筑环境,尽最大可能减少污染造成的伤害和各种“日常灾害”——环境中的事故。心理健康方面:基于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创造令人舒适、愉悦的环境,使之有益于人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方面:基于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理论和方法,创造良好的交往空间,使之能够有益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筑与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逐步形成的,现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1983年11月,联合国成立了由数十位来自世界各国的专家组成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该委员会的专家基于历时多年的世界范围内的调查研究,于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了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其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企业咨询服务与技术转让合同2篇
- 运输合同纠纷运输合同简单版本
- 化工原理自测题:第六章(自)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过关训练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课时1常见的金属矿石和铁的冶炼分层作业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3走进化学实验室课时2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教学教学课件
- 最简单沙子购销合同范本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2氧气课时2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教学教学课件
- 客房员工年终总结
- 职业生涯规划课件
-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单元思考与行动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2024北京市租房合同自行成交版下载
- 庆祝第75个国庆节共筑中国梦大国华诞繁盛共享课件
- 2024年江西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单元测试题-全册
- 2024-2030年中国PQQ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新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六三制
- 注册消防工程师案例分析真题(完整)
- 实验室经费管理制度
- 2024-2030年中国数字商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烟草专卖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