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d......wd......wd...《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核制度》
〔一〕新职工安全教育
1.职工、调转人员、实习代培人员、外进施工人员必须进展三级安全教育。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
2.单位级安全教育,由安全监视管理部门负责。主要教育内容是党的安全作业方针、政策;安全作业法律、法规,安全作业制度、安全作业须知、单位安全作业概况和历年来重大典型事故案例的分析;
3.直属单位级安全教育,由分管领导和安全员负责。主要教育内容是本单位安全作业概况、安全作业法律、法规、安全作业规章制度、技术培训,重点是本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有关制度的教育;
4.基层级安全教育由班组负责,实质是职工的岗位教育。其主要内容是本岗位的安全情况、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及相关工作的有关本卷须知和安全措施;
5.但凡新职工、实习、代培等人员必须100%进展三级安全教育,考试合格率为100%;
6.新职工安全教育逐级考核,填写职工安全教育登记簿。建设“安全教育档案〞由指定部门存查;实习、代培等人员分级存放试卷;
7.从业人员中有从事特种作业的应持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否则不能上岗作业;
8.各类人员教育期间,安全主管部门负责考核。新职工无安全教育合格通知单,劳动部门不予分配工作,无安全教育档案直属单位不
31
得承受其报到。实习、代培人员无安全教育合格通知书,基层单位不得承受其实习、代培。从业人员无安全教育合格通知书不得进展从业;
9.单位内工作调动、干部参加劳动以及脱离岗位6个月以上返回岗位者要履行直属单位、班组级安全教育;
10.在新设备使用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上的有关人员进展教育,受教育人员经考试合格前方可上岗操作。
〔二〕管理人员安全教育
1、安全管理人员必须经过有关安全监视部门认可的单位或组织进展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前方能任职。对法定代表人和经理的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对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120学时。
2、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直属单位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教育由单位的安全主管部门会同干部、人事、教育等部门实施。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3、班组长和安全员的安全教育由安全主管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组织实施。安全教育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
〔三〕日常安全教育
1.要长期地、经常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日常专题安全教育及全员安全教育情况要及时填入职工安全教育登记簿。
2.通过安全活动〔安全周、安全月、百日无事故〕开展全员安全教育。
32
3.定期召开安全例会对安全员进展业务培训,提高其安全管理水平。
4.利用讲座、考核等形式和电视、播送、报纸等宣传媒介进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5.培训部门、宣传部门协助搞好安全培训工作。
〔四〕组织管理
1、在主管领导的领导下,安全主管部门对本单位的安全教育工作实施综合管理,并对各岗位的安全教育情况进展检查和考核。
2、单位应将安全教育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方案,并建设相应的规章制度和各种档卡。
3、对于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并在防止伤亡事故、减少职业危害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职工,按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4、凡未按规定进展安全教育而造成事故或严重职业危害的,由主管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33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
1.特种作业人员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前的年龄、文化程度、身体条件、岗位需求的审核。
2.特种作业人员在培训取得作业资格证前必须进展体检,体检合格,方可参加作业资格培训。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重违章或造成事故者取消作业资格。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安全管理部门的监视管理,持证上岗作业。
5.加强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教育和管理。安全环保部积极认真地做好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复审和体检工作。复审合格者方可继续从事特种作业。
6.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书不得涂改、转借,资格证书丧失应报主管部门备案、补办。
7.特种作业人员连续六个月不从事本工作作业,作业资格证书作废,需重新培训取得特殊工种资格证书前方可上岗作业。
8.特种作业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凡内部调换工作单位时,需到安全环保部登记备案。
9.凡安排无证或无效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单位主管领导,以违章指挥论处,造成重大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者,按有关规定予以处分,并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34
《岗位标准化操作制度》
一、各部门人员岗位职责:
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全面负责。安全员职责承受公司安全督导员的业务指导,做好本职安全工作。
二、各岗位标准:
1.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或小组:
1.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安全方针、政策、法令和上级指示,把职业安全卫生工作列入企业的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要亲自主持重要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会议,批阅上级有关安全方面的文件,签发有关职业安全卫生工作的重大决定。
1.2、负责落实安全责任制。催促检查各部门经理抓好安全工作。
1.3、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专兼职安全技术管理人员。定期听取安全监察部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或审批有关安全的重大问题。
1..4、组织审定并批准企业安规章制度、安全技术规程和重大的安全技术措施,解决安措费用。
1.5、按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组织对重大事故的调查处理。
1.6、加强对各项安全活动的领导,决定安全方面的重要奖惩。
2.安检部岗位标准:
2.1、公司安全员在经理领导下,负责各岗位的安全技术工作,
35
贯彻上级安全作业的指示和规定,并检查催促执行。在业务上承受上级安全监察部门的指导,有权直接向上级安全技术监察部门汇报工作,并对班组安全员进展业务指导。
2.2、负责或参与制订、修订公司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检查执行情况。
2.3、负责编制公司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和隐患整改方案,及时上报公司和检查落实。
2.4、协助领导做好职工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教育与考核工作,负责新人的一级安全教育。
2.5、负责安排并检查安全活动。
2.6、负责公司安全设备、灭火器材、防护器材和急救器具的管理;掌握各工作环境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7、参加公司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做好统计分析,按时上报。2.8、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根基资料,做到齐全、实用、规格化。
36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制度》
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增强公司各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强化各级安全责任,严防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研究决定建设安全会议管理制度,请全体职工要严格遵守。
一、参加公司安全会议的人员有公司根据实际情况进展确定。
二、安全第一责任人为本公司总经理,主管部门为安检部,主管负责人应通过安全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安全资格证书》。
1、总经理职责:安全议事工作的全面监视和主持重要安全议事会议。
2、主管部门的职责:负责安全议事会议的召集、记录和会后跟踪。
3、主管负责人的职责:负责安全议事制度的执行检查。
三、由公司安检部召集,每月组织一次全员安全会议,由与会人员针对安全工作中的意见和建议在会议上与大家提出并讨论分析,推动公司安全工作安康开展。会议应有专人负责记录。
四、安检部根据会议中提出的处理意见和方案,要及时上报公司法人和总经理,委派专人进展落实,并拿出具体解决的措施,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五、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会议,解决公司的重大安全事项。研究安全、防火、职业卫生防护等措施。
六、要不定期组织职工召开安全专项会议,讨论、研究、解决本
37
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其他安全事项。
七、对于各类会议中有关人员反映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向公司法人、总经理汇报,对不及时上报或者对安全隐患不及时做出处理的,要对相关人员进展严肃处理。
38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一〕事故分类
1、劳动卫生事故分轻伤事故;重伤事故;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特别重大死亡事故。
2、火灾事故分一般火灾;重大火灾;特别重大火灾。
3、道路交通事故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一般道路交通事故;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
〔二〕事故报告
1.劳动卫生事故报告程序
〔1〕轻伤事故。发生轻伤事故〔包括重大未遂事故〕后,由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等,立即报告基层单位领导,基层单位领导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上报。
〔2〕重伤事故。发生重伤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所属单位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所属单位主管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用快速方法〔不得超过20小时〕报告单位主要领导和所在分局安全监视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
〔3〕死亡事故〔包括重大、特大死亡事故〕。发生死亡事故后,负伤者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要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所属单位主管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所属单位领导和安全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要快速报告单位主管部门、公安分局和分局安全监视管理等部门。
39
2.火灾事故报告程序
任何人发现火灾事故事,都要立即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报警119。任何单位和个人应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3、道路交通事故报告程序
任何人发现道路交通事故时,要立即向公安交警部门报警。任何单位和个人应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4、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事故报警同时必须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移动物件时,应指定2人以上专人画出草图或拍照,并做出必要标记。
5、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员对发生的事故,必须按规定认真如实上报,不得隐瞒、虚报或无故迟报,否则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三〕事故调查、分析、统计
1、劳动卫生事故
〔1〕轻伤事故由发生事故单位组织有关人员进展调查、分析,调查后填报“职工伤亡事故登记表〞,连同医疗诊断一并报安全主管部门存档。
〔2〕重伤事故由发生事故单位的安全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调查处理,并要及时报告分局安全监视管理部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进展调查分析事故。由安全主管部门填报“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报安全监视管理部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批、备案。
〔3〕发生死亡事故,由发生事故单位会同单位主管部门、分局安
40
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和公安、劳动等有关部门组成事故调查组进展
调查。
〔4〕发生重大以上死亡事故,由省级主观部门或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劳动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展调查。
〔5〕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①查明事故发生原因、经过和人员伤亡、经济损失情况。
②确定事故责任者。
③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
④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
〔6〕事故调查的程序
①组织调查组,明确任务分工。
②调查事故现场,事故前情况及事故经过。
③进展必要的技术鉴定和试验。
④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
⑤分析事故责任,提出对事故责任人员处理意见。
⑥填写调查报告书,结案归档。
〔7〕伤亡事故原因分析
①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
②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③安全设施缺少或有缺陷。
41
④环境不良。
⑤个人防护用品缺少或有缺陷。
⑥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⑦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
⑧劳动组织不合理。
⑨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挥错误。
⑩教育培训不够、缺乏安全操作知识及其它。
2、火灾事故
火灾事故由公安消防机构负责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统计报告。
3、道路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交警机构负责调查、认定事故原因几责任、核定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报告。
〔四〕事故处理
1、事故调查完结后,根据事故的类别、原因、性质及事故管理权限和人员管理权限,对事故责任者按有关规定进展处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成心推迟不报、成心破坏事故现场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承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者给予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2
3、按国家有关规定,对事故造成的伤亡者和财产损失者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4、有关单位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吸取的教训,按“三不放过〞原则认真落实防范措施,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五〕事故结案
1、事故责任单位按照查清的事故原因,落实对责任者的处理,拟定并落实了防范及改进措施,事故方予结案。
2、事故调查处理必须经过以下单位批准前方可结案。
〔1〕劳动卫生事故
①轻伤事故须经单位安全主管部门批准。
②重伤事故须报分局安全监视管理部门和劳动部门批准。
③死亡事故、重大死亡事故、特别重大死亡事故由分局、总局、省及国家有关部门调查批准。
④结案后的事故资料全部归入安全主管部门批准。
⑤发生重伤、死亡、重大伤亡或特别重大伤亡事故,事故存档材料要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2〕火灾事故应由分局公安部门审批。
〔3〕道路交通事故由分局交通安全主管部门审批。
3、事故结案后应将事故资料全部归入档案存档,劳动卫生事故档案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报告书;
43
〔2〕现场调查记录、图纸、照片;
〔3〕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详细材料;
〔4〕技术鉴定和试验报告;
〔5〕物证、人证调查材料;
〔6〕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
〔7〕医疗部门对伤亡情况的报告;
〔8〕事故发生时的操作情况和设计资料;
〔9〕受处分人员的检查材料;
〔10〕事故调查分析会议记录;
〔11〕有关本领故的通报、简报及文件。
44
《重大不安全因素安全检测、监控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和标准全市重大不安全因素安全检测监控管理,预防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所称重大不安全因素,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不安全物品,且不安全物品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不安全物质的品名及临界量按《重大不安全因素辨识》确定。
3.安全生产、公安、质监、卫生、环保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重大不安全因素实施监视管理,并及时互通重大不安全因素监视管理信息,实行信息资源共享。
4.重大不安全因素的安全监视管理应当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单位全面负责、落实动态监控,属地分级监管、联网监测预警〞的原则。
二、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管理
1.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重大不安全因素的安全管理和监控全面负责。其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必须保证重大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与监控所需资金的投入。
45
2.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等级按不安全物质临界量的倍数确定。具体划分为以下四级:
〔一〕临界量以上5倍以下的为四级重大不安全因素;
〔二〕临界量5倍以上10倍以下的为三级重大不安全因素;
〔三〕临界量10倍以上15倍以下的为二级重大不安全因素;
〔四〕临界量15倍以上的为一级重大不安全因素。
3.依据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等级实施分级监测预警。
4.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对本单位的重大不安全因素登记建档,并报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备案。
5.生产经营单位在向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进展重大不安全因素备案时,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单位基本概况表;
〔二〕重大不安全因素基本信息表;
〔三〕有效期内的重大不安全因素安全评价报告;
〔四〕重大不安全因素安全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五〕重大不安全因素生产、储存装置照片;
〔六〕单位总平面图、周边环境图;
〔七〕重大不安全因素生产、储存场所的设备、设施布置图;
〔八〕重大不安全因素监控实施方案。
6.存在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重新对重大不安全因素进展安全评价,及时更新登记建档信息,并重新报原备案的
46
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备案:
〔一〕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发生变化的;
〔二〕周边环境因素发生变化的;
〔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的;
〔四〕其他原因引起重大不安全因素变化的。
7.存在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转产、停产、停业或者解散的;重大不安全因素设备、设施不再使用或撤除的;或重大不安全因素发生变化、不再构成重大不安全因素的,应向原备案的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申请核销。
8.存在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不安全因素实施监控与管理:
〔一〕建设健全重大不安全因素管理制度,制订和落实重大不安全因素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
〔二〕建设和完善重大不安全因素集中监控系统,对重大不安全因素的安全状况进展实时监控,并做好记录;
〔三〕重大不安全因素集中监控系统按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的部署,与所在市〔县〕、区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的重大不安全因素远程监测预警系统联网;
〔四〕定期对重大不安全因素进展安全评价;
〔五〕对从业人员进展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47
〔六〕重大不安全因素场所应当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包括重大不安全因素基本情况、主要危害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七〕定期对重大不安全因素场所及其仪器、仪表、设备、设施进展安全检查、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并在台帐中记录。
9.存在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重大不安全因素应急救援预案。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二〕不安全因素辨识与风险分析;
〔三〕应急能力评估与物资装备保障;
〔四〕应急设备与设施;
〔五〕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六〕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七〕保护措施与程序;
〔八〕事故发生后的恢复与程序;
〔九〕培训与演练。
10.存在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重大不安全因素可能发生事故的避险方法等应急措施告知周边单位及其人员。
11.存在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设应急自救队伍,配备必须的应急器材、设备和所需的应急物资。
12.存在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应根据应急预案每年至少演练一次。演练前应制定演练方案,明确演练规模、方式、范围、内
48
容。演练时可邀请相关部门参加。演练完毕后应及时进展评估、总结,修改完善预案。修改后的预案,及时送当地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备案。
三、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监视
1.加强本辖区内重大不安全因素的监视管理,检查、催促生产对重大不安全因素进展登记建档和备案。
2.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应及时审查生产经营单位提交的重大不安全因素备案、或核销的有关材料。必要时可以派员到现场进展核查。
3.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工程中涉及重大不安全因素的,其集中监控系统与重大不安全因素远程监测预警系统的联网应纳入“安全设施审查〞的内容。
4.建设完善重大不安全因素远程监测预警系统,实施分级监测预警,及时处置预警信息,为迅速响应、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保障。
5.对本辖区内重大不安全因素的专项监视检查一年不得少于一次。监视检查的主要内容: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和有关标准的情况;
〔二〕对重大不安全因素定期进展安全评价的情况;
〔三〕重大不安全因素的数据和信息,或所提交的有关资料,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四〕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措施的落实情况;
〔五〕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
49
〔六〕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演练情况;
〔七〕配备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物资及维护、保养情况;
〔八〕重大不安全因素监控监测预警装置的完好情况。
6.对违反本规定的,由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7.任何人对存在重大不安全因素的事故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有关安全生产监视管理部门举报。
50
《其他保障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
一、《安全值班管理制度》
1.为强化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加强安全信息反响和传递,及时发现和整改事故隐患,单位职工都要执行安全值班制度。
2.安全值班要逐级安排值班人员。单位领导和值班员分别由各部门主管领导直接担任,并将值班轮流表报安全保卫部门备案。
3.安全值班要按期轮换。
4.双休日及节假日安全值班参照本规定执行。
5.认真检查各项安全有关法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纠正一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6.及时检查和发现各种不安全隐患,并积极落实整改措施,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7.深入基层宣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并积极收集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信息,及时向安全、公安部门反响。
8.按时填写安全值班记录,向安全、公安部门反响当班期间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
9.对安全情况有检查、监视和越级汇报的权利。
10.对严重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冒险蛮干而又不听劝告者,有权令其停顿操作和建议给予经济处分的权力。
11.对严重违反安全法规,强令职工冒险作业的一切行为有权制止,并有采取相应的组织和技术措施的权力。
51
12.对有严重威胁国家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的重大隐患,有责令停顿作业,采取相应整改措施的权力。
13.对发生重大事故,有调动一切相应的人力、物力,采取最有效的抢救应急措施和保护现场的权力,并有会同有关部门参与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的权力。
二、《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管理制度》
〔一〕编制依据与范围
1、安全技术措施方案是单位技术改造措施方案的一个组成局部,是改善劳动条件和安全作业的措施工程。因此,在编制技改方案的同时,编制年度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2、编制方案要本着花钱少、效果大的原则,抓住安全作业关键性问题,着重解决对职工安全安康威胁最大及职工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3、编制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的依据
〔1〕国务院发布的有关安全的指示、政策、法令等。
〔2〕安全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
〔3〕造成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
〔4〕为开展需要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
〔5〕推广安全作业新技术及职工合理化建议。
4、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内容和范围
〔1〕安全技术措施。采取以防止工伤事故为目的的技术措施。
52
〔2〕工业卫生技术措施。采取以防止职业危害、保卫职工安康为目的的技术措施。
〔3〕辅助房屋及设施。设置用以保证职工安康和卫生的房屋及设施。
〔4〕安全宣传教育。用以提高职工安全知识水平和增长安全操作技能的措施。
〔二〕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1、各单位每年年底前填写下年度预报方案,上报安全管理部门汇总、平衡并汇编上报方案部门进展审核,编入单位年度技术改造方案。
2、安措方案的实施,应按方案部门下达的方案,按安全责任制和责任指标分别实施,并由方案部门负责考核。
3、在实施过程中,安全监视监察部门要定期进展检查及监视。工会实施对措施方案的群众监视工作。
4、安措工程实施完工后,必须有安全监视监察等部门参与鉴定验收后,方可移交使用。由财务部门办理结算手续。
〔三〕安全技术措施方案经费
1、按国家规定比例,每年在单位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安措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用,由财务部门立项管理,合格后,才能办理结算手续。
2、单位每年要从安措经费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金额作为全年应
53
急安措工程使用。
3、小型安措费用由安全监视部门会同工程单位协调使用。专款专用,不得挪用,由财务部门专项管理。
三、《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
1、机动车辆需经主管部门检验合格,单位车辆管理部门登记、建档前方可使用。
2、企业内部机动车辆只限在企业内部行驶、作业,严禁出企业行驶。
3、机动车辆要按期年检。使用单位每月检查一次安全状况,驾驶人员每周自检一次,并做好车辆运行记录。
4、机动车辆安全装置必须齐全完好,各部件灵敏可靠,技术性能良好,严禁车辆带病运行,
5、进入化工、易燃易爆库区必须采取有效的防静电、防火花的措施,否则不准进入。
6、按额定人数载人,不得超载和客货混载。
7、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及核发驾驶证前方可驾驶。
8、机动车辆驾驶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及相关的规定和制度。
9、企业内部机动车辆必须遵守企业内交通标志、车辆行驶、停放以不影响企业内安全为准。
54
〔1〕企业内交通限速;
①在无限速标志的主干道,车速不得超过20km/h,其它道路不得超10km/h;
②货车不得超过10km/h;
③各类车辆在拐弯、门前速度不得超过10km/h;
④在结冰或积水的路面、无人看守的路口、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米以内,车速不得超过10km/h;
⑤各类车辆在倒车时,车速不得超过5km/h。
〔2〕以下地点不得停放车辆:
①距通勤车站、加油站和消防栓20米以内的地段;
②距穿插路口、平交道口、转弯处、不安全地段、地中衡和厂房、仓库门口15米以内地段。
③坡度大于5%的路段;
④道路一侧有障碍屋时,对面一侧与障碍物长度相等的地段两端各20米以内。
四、《禁烟、禁火安全管理制度》
本公司的禁烟、禁火管理工作实行逐级管理,安委会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专职安全管理员进展日常监视、检查和违章处理。
1.严禁在公司内吸烟、烧蚊香、擅自燃烧废弃品以及进展其它非生产性动火。
2.严禁携带各种火种和穿钉鞋进入防爆区域。
55
3.在公司范围内违章、一经发现,首次罚款100元人民币,对于在防爆区岗位违章者,首次罚款200元人民币;对于重犯的违章者应加倍处分并处内部待岗3个月;对于第三次违章者予以除名;在违章现场,对违章者未加以制止或举报的在场人员视同违章,根据调查结果酌情处理,并给予处分。
4.在员工工作区域内,发现烟头视同吸烟,按第3条款罚款规定
5.外来人员应先由门卫进展制止烟火制度告知,再由接待部门和个人负责监视和管理,如发现违章,一律按第3条款罚款规定处分接待部门和个人〔如外来人员不听劝告仍然违章,接待部门人员应协助有关安全管理部门对外来人员进展罚款处理〕。
6.因违章造成后果,一律视情节轻重予以处分,假设违法,则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7.个人举报奖励个人,部门举报奖励部门,奖励金额为罚款金额的50%。举报者向公司举报,必须说明违章者姓名、违章时间、地点等真实情况,以便公司有关部门调查核实处理,不得虚报,不得诬陷。
五、《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本规程规定了对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不安全化学品经营、装卸、运输、使用等过程的安全管理。
56
3责任
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监视、检查管理由公司安委会负责,安全管理办公室执行。
4内容
4.1经营、运输和使用不安全化学品必须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设健全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并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严格管理。
4.2新建、扩建、改建不安全化学品的厂房,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坚持“三同时〞原则,并办理相关的审批手续。
4.3使用不安全化学品,必须严格遵守用火、用电制度,应根据不安全化学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毒、防爆、监测、报警、降温、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同时要根据需要建设防火、应急灭火措施。
4.4生使用不安全化学品时,要用铜制工具,盛装不安全化学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须进展检查消除隐患,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的发生。
4.5销毁、处理易燃易爆和其它不安全化学品时,应当采取放火防爆的安全措施,并征得市安全监视管理局、市公安消防部门的同意。
4.6购置、运输不安全化学品应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4.7不安全化学品的装卸、运输要做到轻拿、轻放、防止撞击、拖拉和倾倒。
57
4.8碰撞、互相接触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造成其他不安全的化学不安全物品、以及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互相抵触的不安全化学品,不得违反配装限制和混合装运。
4.9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化学不安全物品在装运时,应当采取隔热、防潮、防火、防爆等措施。
六、《剧毒不安全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化学不安全品(剧毒物品)的安全管理,保证系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展及生命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化学不安全物品(剧毒物品)的范围:化学不安全物品系指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带有不安全性的物品。
〔二〕、化学不安全物品(剧毒物品)的申购:凡需使用化学不安全物品的各实验室,应提交化学不安全物品使用申请报告,经系审批后由学校设备采购中心统一组织采购,对剧毒、放射性不安全物品,应经校审批同意前方可购置。
〔三〕、化学不安全物品(剧毒物品)的管理
1.对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及其它化学不安全物品,必须指定工作认真负责,并具备一定保管知识的人员(两人)管理。化学不安全物品的领用,由专人负责,持化学不安全物品使用申请报告和系主管领导或相关学科负责人签字的领料单到校化学危品仓库办理领料手续,并做好详细的领料和使用记录。
2.使用者必须熟悉使用物品的性能特点,杜绝违章操作,同时要
58
采取必须的安全保护措施。
3.对存放地点和不安全物品要经常检查,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防止因变质分解造成自燃、爆炸事故发生。
4.化学不安全物品的负责人要经常对使用化学不安全物品的教职员工、学生进展安全教育,学生使用不安全物品时,教师应详细指导监视,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5.化学不安全物品的空容器、变质料、废溶液、溶渣等应妥善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七、《安全作业管理制度》
1.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凡属于不安全作业范围的都必须经公司主管部门的审批。
2.不安全作业范围:
1.1、高处作业〔无固定栏杆、平台且高于基准坠落面2M〕
1.2、带电作业
1.3、禁烟火范围内进展的明火或易燃作业
1.4、爆破或有爆炸不安全的作业
1.5、有中毒或窒息不安全的作业
1.6、不安全的起重运输作业
1.7、上述以外其它有较大不安全可能导致重伤以上事故的作业。
3.凡属从事不安全作业范围内工作的职工,必须熟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救援方法。并填写《不安全作业申请单》一式二份,交公司
59
主管副经理批准前方可施工。
4.特殊情况无法履行审批手续时,现场应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监视下实施作业。
5.安全管理部门应及时对不安全作业点进展现场调查、实施中应派人或布置安全值班人员做重点检查。
6.各单位应认真遵守执行此制度,未执行者按违章作业处理。
八、《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建设防火防爆一般要求、主要措施、等级划分、消防设施等程序,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2.范围:适用于公司防火防爆管理
3.责任者:各部门
4.程序:
〔一〕一般要求:
1应根据火灾不安全程度及维修、建设等工作的需要,经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安全部门登记审批划定“固定动火区〞,固定动火区以外一律为禁火区。
2.制止产生明火的机动车辆进入公司内、易燃物质储罐等有火灾爆炸不安全的场所,进入时必须加时必须加阻火器。电瓶车制止入内。
3制止使用汽油、苯等易散发可燃蒸气的液体擦洗设备、工具及衣服等。
4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现场制止堆放油布、
60
油棉丝纱或其它易燃物品。现场生产用油存放量一般不应超过48小
时的使用量。
5使用搬运不安全物品,或在易燃、易爆不安全场所搬运铁质物品时,不准抛掷,拖拉或滚动。
6在带有易燃易爆物质〔残渣、残液和余气〕的设备、管道、容器上工作时,制止使用铁质工具,应使用铜质等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假设必须用铁质工具,则需在工具接触面上涂以黄油,或采用其它安全措施。
7具有火灾不安全性的甲乙类生产所用设备、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非燃烧的材料,并应防止可燃液体渗入保温层。高温设备、管道制止使用易燃,可燃物保温。
8必须加强火源管理。一切动火工作,必须认真执行“安全生产动火制度〞的规定。
9要防止可燃易燃物与高温物体接触或靠近,高温工件制止带入防火防爆区,不准在高温设备和管道上烘烤衣服和可燃易燃物体。
10不安全物品仓库、气柜。主配电设备、高大建筑物和高大设备等必须装设避雷装置,每年雨季前必须对装置检查试验一次。避雷装置单独设置时,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如与电气设备共用,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管道法兰之间电阻不大于0.3欧姆。
11建筑物应符合本地区的防震烈度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必须加固。
61
12设备检修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检修制度〞。
13消防机构必须健全,消防器材的设置必须按规定配备齐全。
14公司所用职工必须分批轮流进展消防知识教育,掌握灭火知识,并会正确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15制止使用氧气代替空气对设备、管道充压、保压、试压、置换或吹扫。制止擅自向缺氧的设备、管道、井下等场所输送氧气。
〔二〕防火、防爆的主要措施。
1防爆泄压。
1.1定期对设备进展无损探伤检验和测厚工作。
1.2在上下压系统之间应安设止逆阀等安全措施。在有火灾爆炸不安全的生产过程及设备,应安装必要的自控监测仪表、自动调节报警装置、自动和手动泄压排放设施。
1.3所有放空管均应引至室外,并高出厂房建筑物、构筑物2米以上。假设设在露天设备区内的放空管,应高于附近有人操作的最高设备2米以上。
1.4可燃气体的放空管,应设置安全水封或阻火器;应有向管内加氮气或蒸汽的措施,同时应有良好的静电接地设施。放空管应在避雷设施的保护范围内。
1.5安全阀的安装、使用、维护和管理按照安全阀安全管理规定执行。
1.6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不安全物料的设备,应装爆破板。
62
如装导爆筒,应朝向安全方向。
1.7但凡装有触媒的高温设备,必须泄压降温前方可翻开。〔触媒需要惰化的,应进展惰化。〕
1.8压缩气体钢瓶的充装、使用、贮运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
2控温、控压。
必须严格控制温度、压力,不得超温、超压。温度计、压力表及仪表装置必须定期校验,加强维护,保证灵敏准确。重要的设备和部位,应装设自动调节、温度。压力的声光报警装置。
3防止氧含量超标。
3.1氧和可燃气体混合是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认真分析化工各环节的氧含量。不准超过规定。
3.2管道系统和设备在检修前,一定要将可燃气体置换干净;检修后一定要将空气置换合格后,方可通入易燃气体。
3.3装设必要的氧含量报警器和事故联锁装置的安全设施。
4防火措施。
4.1在工序之间,各设备的进出口管道应设置切断阀或安全水封。主要设备上应设单独放空管。
4.2氧气、空气、氮气、可燃气体或液体彼此之间不得直接连通,必须设置止逆阀,安全水封或装设两关一开阀门〔两阀间设放空阀〕,也可加上盲板或拆掉一段管子。
63
4.3在有易燃易爆物料的设备,管道系统,应有惰性气体置换的设施。惰性气体可与灭火设施共用。
5防静电放电。
5.1以下设备及管道应设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5.1.1贮运、运输和装卸液化石油气、可燃气体和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
5.1.2空气别离装置保冷箱及箱内设备管道;
5.1.3用空气枯燥、掺合、输送可燃的粉状或粒状的塑料,树脂及其它易产生静电的固体物料所用的设备及管道;
5.1.4在绝缘设施上配置的金属附近,对地绝缘的金属、导体等都应有专门接地。
5.2在装油或装其它易燃液体作业时,制止进展取样和检测工作,检测或取样工作应在装料完毕,静止1~2分钟以后进展。
5.3制止使用喷射蒸汽的方法加热易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148-11:2024 EN-FR Fibre optic active components and devices - Package and interface standards - Part 11: 14-pin modulator integrated laser diode modules and pump laser
- 【正版授权】 ISO 18935:2025 EN Imaging materials - Colour image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resistance of printed colour images
- 2025年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采血器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薯片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营养碘盐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运营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绝热隔音材料产业运行状况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解金属锰行业前景展望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站设备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
- 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英语考卷和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4届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
- 2024年学位法学习解读课件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 【基于PLC的停车场车位控制系统设计11000字(论文)】
- GB/T 43947-2024低速线控底盘通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