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评价的理论知识_第1页
经济评价的理论知识_第2页
经济评价的理论知识_第3页
经济评价的理论知识_第4页
经济评价的理论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经济评价4.1经济评价的理论根底4.2费用---效益分析4.3影子价格4.4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4.1经济评价的理论根底4.1.1资源最优配置理论4.1.2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4.1.1资源最优配置理论

使有限的资源到达最优配置是经济评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福利经济学是最早、最系统地对资源最优配置进行研究的经济学。福利社会福利经济福利—是人们追求的物质效用的满足。个人的经济福利是由效用构成的。效用可以通过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计量。对资源配置的讨论,也就是对社会经济效率性的讨论。讨论经济效率,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2〕到达这个标准的条件。帕雷托最优状态一般被认为是一个社会资源最优配置状态,或叫做资源最优配置的经济效率性标准。〔1〕帕雷托最优是指当生产资源的配置已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生产资源的任何重新配置,都不可能再使得某一个人的处境变好时,却不会导致任何其他人的处境变坏。这就意味着生产资源配置已经是的“集合体的效用〞或社会经济福利到达极大值。

满足帕雷托最优的根本条件有:交换的帕雷托最优---对于每一种生产出来的商品,全部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和全部生产者的边际产品替代率相等。生产的帕雷托最优---对于每一个初级要素,全部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和全部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交换和生产的帕雷托最优---消费者对要素和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等于生产者对相应要素和商品之间的转化比率。帕雷托最优状态的图示及存在的问题:没有谈及福利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问题,回避了社会各阶层的矛盾,很容易被社会保守势力所利用,既不成认福利的重新可以改进社会总的福利水平。帕雷托最优状态不是唯一的,甚至不一定是最好的。如以下图:

A的效用PTUQSP’0W1W2帕雷托最优状态假想曲线PP‘是社会可能提供给成员A、B的效用〔福利〕边界,那麽曲线PP’上任何一点都是帕雷托最优状态。因为再也不可能从这些曲线上移动以增加A(或B)的效用而不减少B(或A〕的效用。当存在由社会等效用曲线w1w2w3,那么Q点应该是帕雷托最优状态中的最优点,而S点显然不是最优点,因为它低于Q点的效用W3,但它的社会效用w2却显然高于帕雷托最优W1的社会效用W3〔2〕补偿原理〔潜在的帕雷托最优状态〕帕雷托最优状态是非常保守的。按照这个状态所要求的只能所有的其他社会成员都不受损害而至少有一个成员得到好处的活动才能接受,这在理论上可被广泛接受,但它似乎对变革是一种否认。20世纪初期,卡尔多、希克斯和色多尔斯克先后研究了社会中某些人的福利增加而同时一些人的福利受损的那种社会状态的变化。他们的研究得出了补偿原理。同时满足下面两个条件时,这种变化才能称之为福利的改进:〔1〕通过改变,得者可以补偿失者的损失,并仍觉得有所改善;(2)不出现这种情况,即失者可以补偿得者使其不愿做这种改变。而且,做出补偿的失者不觉得比改变后更坏。这一原理成认,在一种变革中,局部人受益难免使另外的人受损。不过,政府可以运用适当的政策使受损者得到补偿。补偿原理的条件构成了工程经济评价的理论根底:如果某工程的实施使社会所得〔效益〕能补偿社会所失〔费用〕,那麽该工程的实施是对社会的一种改进,那么工程是可取的。如果失者的损失真的得到了补偿,这种潜在的帕雷托准那么与原帕雷托准那么是一致的。为了保证真正的得到补偿,对所谈的“补偿〞必须作以下说明:〔1〕失者所需从得者那里的“补偿〞的大小,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原福利水平,也就是原来的社会收入分配状况。〔当前的收入与分配是合理的〕〔2〕成认社会状态的改变,从失者到得者那里所进行的那种收入的重新分配也是合理的。4.1.2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

(1)支付意愿经济评价接受了补偿原理—社会的效益和费用是社会成员的效益和费用的总和。由微观经济学中的效用理论可知:一个人在消费过程中所得的效益或满足以此人对物品〔或效劳〕的支付意愿来衡量,最为合理、正确。由效用理论可知:消费者的满足程度取决于它所享用的物品的数量〔记为),而这种满足程度可以用效用函数表示:设第I种物品的价格为qi,消费者的总收入为L,那么在不超过总收入的约束条件下,使满足程度尽可能高的行为可表示为下面的规划:{}按照拉格朗日约束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有:式中为拉格朗日乘子。由此推出

如果调节相对价格Pi的尺度,使乘子等于1,那么由物品I增加微量所引起的效用增加〔〕可表示为总效用表示为这个积分的图形就是消费者对第I种物品的需求曲线下边的面积。这个面积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的支付意愿WTP。〔ODEQ)

价格D’DEPQ0数量总需求曲线(2)消费者剩余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付出的代价并没有支付意愿那么多。往往它所支付的是上图中OPEQ那一块,即相当于企业收益的那一块。支付意愿比实际支付多出一块PDE,这一局部就被称之为消费者剩余〔Consumer’sSurplus)(3)采用支付意愿的优点以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作为度量社会效益的主要尺度的优点有:这个尺度和社会经济开展目标一致。支付意愿可以作为一种度量效果的参考尺度。这个尺度有充分的群众性和客观性。它充分尊重了消费者的愿望,它可根据商品对自己的满足程度来选择。4.2费用效益分析

4.2.1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区别4.2.2费用效益的识别4.2.3效益识别的方法

4.2.1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的比较

(1)费用效益分析与财务评价的区别费用效益分析是从国家角度出发,通过对工程的费用和效益进行划分、量化和比照等步骤计算假设干评价指标,以判断工程对国民经济目标的净奉献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和财务评价比较有如下几方面的区别:1〕由于考察分析的出发点的不同,有些在财务分析中作为支出的内容,在费用效益分析中不再被看作支出。〔转移支付〕

2〕费用效益分析试图包括工程对国家所产生的所有效益。除了直接的效益和费用外,还包括与本工程无值接管连着所引起的见解的效益和费用。3〕财务分析中的收入和支出是按实际要发生的价格乘以数量来计算的。而费用效益分析是按消费者所得或所放弃的支付以原来计算的。4〕结论很可能不一致。具体可见下表。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差异序号比较内容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12345678考察范围追求目标效益费用的范围计量尺度考察原则劳动价值基准折现率汇率企业企业盈利最大项目实际收支,只计直接费用和效益实际成交价追踪货币流动名义工资(工资+福利基金)行业基准收益率ie官方汇率OER国家资源最优配置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消耗,不仅计入直接费用和效益,还计入外部效果影子价格追踪资源流动影子工资社会折现率is影子汇率SER9项目取舍√××√√×√×(优惠措施→√)√××√(2)主要优点:①分析方法的概念清楚,直截了当。效益和费用采用统一的度量单位,因而有可能从费用与效益的直接比照中得出结论,既可以用于单个工程的评价有可以用于方案的选择;②分析所用的数据一般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受分析者或决策者的主观影响较小;③现代的费用效益分析与整个国民经济方案相衔接,这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费用效益分析国家参数来实现的。这些参数有社会折现率、影子汇率、利率等,使微观一级的评价和决策更能表达宏观的目标。4.2.2费用效益的识别

(1)费用的识别费用的识别就是要分析和确定为实现某一工程目标,要投入哪些费用,会引起哪些经济损失。一般情况下,工程的费用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投资费用2〕生产费用3〕转移费用4〕间接与外部费用5〕漂浮费用下面我们主要介绍后面3种转移支付在国民经济评价中所指的费用和效益是指那些真正影响到社会资源增减的效果,因而,不影响社会资源增减,而只是表示为资源的使用权里从社会的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实体手中。这种转移,成为转移支付。属于转移支付的工程有:税收、补贴、国内贷款与债务〔还本付息〕和折旧费等。间接与外部费用在工程实施与生产经营过程中,除了要发生上述所讲的投资、生产费等直接费用外,往往还会在其他行业、企业或企业外部引起一些其他费用。间接费用是指由工程引起而在工程的直接费用中未得到反映的那局部费用。它主要是指社会为工程所付出的其他代价。外部费用是指发生在企业外部的费用,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如污染。沉淀费用在工程决策之前就已发生的费用,他的大小对后期的决策不起作用的费用。如定金。

(2)效益的识别1〕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对经济目标直接做出的奉献。如发电厂产生的电力。直接效益一般有两种:①费用的节约。如桥梁建设改善交通运输条件,降低运输费用。②社会财富和效劳的增加。建造一座旅馆,增加了居住的床位,从而引起社会效劳总量增加。2〕间接效益〔外部效益〕间接效益就是由工程引起,但通过其他工程或企业产生的效益。如火电发电厂的建设、投产,会提高对当地煤炭的需求,这就有助于煤矿扩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由于电力供给的增加,为当地经济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些效益必须在其他行业或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获得,故称之为间接效益。3〕外部效果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统称为外部效果。外部效果主要有两种类型:①技术性外部效果:如果某种外部效果确实使社会生产和社会总消费发生变化。这种外部效果称之为技术性外部效果。②钱币性的外部效果:由于造成相对价格的变化,使第三者的效益发生改变,称之为钱币性的外部效果。如产品价格的下降、互补品价格的上升、替代品价格下降,资源价格的上升都是钱币性的外部效果。讨论:长江三峡工程的费用--效益分析概况:讨论:直接效益直接费用间接效益间接费用4.2.3效益识别的方法

效益识别的方法有两种:(1)有无分析法(2)前后分析法(1)有无分析法有工程状态-无工程状态步骤:分析、计算无工程状态时的效益F0;分析、计算有工程状态时的效益F1;用有工程状态的F1减去无工程状态的F0,就可以计算出工程的效益。(2)前后分析法工程后状态-工程前状态步骤:分析、计算工程前状态的效益F0;分析、计算工程后状态的效益F1;用工程后状态的F1减去工程前状态的F0,就可以计算出工程的效益。(3)两种方法的差异性有工程状态等于工程后状态;但是无工程状态不等于工程前状态。因为,无工程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体如以下图:有项目项目前无项目BCADE时间收益4.3影子价格

4.3.1影子价格的概念4.3.2国外确定影子价格的方法4.3.3影子价格的寻求思路4.3.4影子价格确实定4.3.1影子价格的概念

影子价格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由荷兰数理经济学家、计量经济学创始人之一詹恩·丁伯根和原苏联数学家、经济学家、197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康特洛维奇分别提出的。西方称它为预测价格或计算价格;原苏联那么称它为最优方案价格或影子价格。它不是一实际价格,而是一虚拟价格。某种资源的影子价格不是一个固定数值,它是随许多经济因素的变化而变化。1〕影子价格的概念一般定义:商品和生产要素可用量的任何边际变化对国家根本目标的〔国民收入增长〕奉献值这就是说,影子价格是由国家的经济增长目标和资源可用量的边际变化赖以产生的经济环境决定的,〔又称为效率价格〕。这个概念即反映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消费,又能反映物品的稀缺程度,从资源高效率利用的角度,它比较真实的反映产品合理经济价格与开展,比现行的价格更能反映资源的社会价值。定义:某种资源处于最正确分配状态时,其边际产出价值。在投资工程中,无论是投入物还是产出物均可视为一种社会资源。由此,进行工程评价时所面临的全部是社会资源。援救资源的影子价格也就可完全解决工程评价的价格问题了。2〕影响影子价格的因素需求结构的变化。当需求结构发生变化时,原来相等的需求和产出就会不相等,因此必须改变相应的价格,才能实现新的平衡。自然资源稀缺程度的变化。社会资源量不同,其边际产出价值不同,必然导致其影子价格的不同。并且随着资源量的增加,相同用途下,影子价格呈递减趋势。产品社会劳动消耗的变化。4.3.2国外确定影子价格的方法

(1)L-M法(2)UNIDO法(3)S-V法(1)L-M法L-M法以世界市场价格为根底确定影子价格,严格区分外贸货物与非外贸货物。①外贸货物L-M法建议以口岸价格为根底来确定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用国际硬通货币单位〔如美元〕表示,或用官方汇率〔OER〕折算本钱国货币。进口货物、出口货物的影子价格分别为:影子价格一般不计关税和补贴,而要计算国内运费和贸易费用。②非外贸费用

由于生产的连锁循环,任何非外贸货物都按其生产要素进行逐级分解,最终可以分解为外贸货物、非外贸货物和劳动消耗。对于外贸货物按口岸价格定价;劳动消耗用影子工资计算其社会价值。对于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用下式计算:

标准转换系数表示用口岸价格计算的所有进出口货物的价值与用国内价格计算的这种商品的价值之比,时把本国货币表示的国内价格水平转换本钱国货币表示的边境〔国际〕价格水平的转换系数。-----第i种出口货物用外汇表示的离岸价格总额-----第j种进口货物用外汇表示的到岸价格总额-----出口品的补贴率;若出口品征收关税,则s为负值-----进口品的关税率③L-M法优点L-M法的影子价格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准,因而较少受到各国政府的限制和影响,较接近于边际价格;该方法采用官方汇率,易为各国政府接受;对于外贸兴旺的国家,由于外贸品多,需调价的非外贸品少,因而工作量较小,而对外贸不兴旺的国家那么工作量大。(2)UNIDO法UNIDO法是联合国工发组织推荐使用的一种方法。其根本做法是用影子汇率将所有货物的外汇价格转换成用本国货币表示的地方价格。由于这种方法主张用本国货币单位表示的国内价格为基准,因而非外贸货物不需调价。----影子价格----口岸价格----影子汇率

影子汇率的估算方法之一是汉森提出的,即

OER----官方汇率-----第i种出口货物用外汇表示的离岸价格总额-----第i种进口货物用外汇表示的到岸价格总额-----出口品的补贴率;若出口品征收关税,则s为负值-----进口品的关税率(3)、S-V法S-V法是1975年由世界银行的两名高级职员著书出版的?工程经济分析?中提出的较系统的评价方法,对影子价格的推导、估算和应用更为系统和详尽。该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综合了L-M法和UNIDO法的优点,在一些主要问题上,与L-M法的观点更接近。该方法主张在计算工程收益率的过程中,明显地考虑工程对国内的收入分配〔投资和消费之间的分配、贫富阶层之间的分配〕的影响。4.3.3影子价格的寻求思路按照定义,寻找影子价格的前提是资源处于最优分配状态。从理论上讲,有两种情况能够使资源到达最正确分配的理想状态:1〕将各种资源及其各种使用途径一一列出,通过投入产出表进行优化,从而到达资源的最正确分配,此时各种资源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产出价值就是这些资源的影子价格;2〕社会处于一个无行政或人为干扰的理想的、纯粹的自由竞争状态,按照平均利润率的作用规律,资源也会趋于合理分配。此时的市场价格就接近影子价格。实际的做法:根据社会产品的特性进行确定。

机会成本边际产出价值社会产品中间产品最终消费品支付意愿(多种可以选择的用途)(没有可以选择的用途,只能以其使用价值来表示它的实际经济价值)寻求思路:〔1〕将工程涉及到的各种资源〔货物〕分成可外贸货物、非外贸货物和特殊货物三种;〔2〕根据不同类型的货物来分别寻找各自的影子价格。可外贸货物寻找口岸价格,以国际市场价格来替代影子价格。非外贸货物以用户的支付意愿来确定。特殊货物换算系数法或时机本钱来确定。4.3.4影子价格确实定

(1)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1〕产出物将口岸价格修正为该货物的到厂价货物投入物产出物将口岸价格修正为该货物的出厂价产出物直接出口品间接出口品替代进口品①直接出口品的影子价格

⊙⊙

出厂价=离岸价-〔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出厂价口岸离岸价(fob)-②间接出口品的影子价格

出厂价=离岸价-〔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国内运

费+国内贸易费〕-〔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c→db口岸离岸价(fob)-⊙⊙◆d用户a出厂价+-C原供货商c→ba→d③替代进口品的影子价格出厂价=到岸价+〔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b口岸到岸价(cif)⊙◆d用户a出厂价+-b→da→d2〕投入物①直接进口品的影子价格

到厂价=到岸价+〔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投入物直接进口品间接进口品减少出口品到厂价口岸到岸价(cif)+⊙⊙②间接出口品的影子价格到厂价=到岸价+〔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b口岸离岸价(cif)+⊙⊙◆d用户a到厂价-+C原供货商b→dc→dc→a③减少出口品的影子价格到厂价=离岸价-〔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国内运费+国内贸易费〕b口岸离岸价(fob)⊙⊙C供货商a出厂价-+c→bc→a3)影子汇率一个单位外汇折合成国内价格的实际经济价值。也称为外汇的影子价格。它是用来进行外汇与人民币之间换算的。影子汇率确实定主要依据一个国家或地区一段时期内进出口结构和水平、外汇的时机本钱及开展趋势、外汇供需状况等因素的变化。对于开展中国家,由于进口关税高、出口补贴多以及各种贸易上的限制,通常影子汇率高于官方汇率。4〕贸易费用贸易费用是指各物资部门、商贸部门在生产资料流通领域中,为实现其贸易流通所花费的各种支出。通常包括货物的经受、储存、再包装、保险、检验、装卸以及短距离倒运等各种费用支出。贸易费用率取值6%。进口货物的贸易费用=到岸价×影子汇率×贸易费用率出口货物的贸易费用=〔离岸价×影子汇率-国内长途运费〕÷〔1+贸易费用率〕×贸易费用率非外贸货物的贸易费用=出厂影子价格×贸易费用率不经商贸部门流转而又生产厂家直供的货物,不计算贸易费用(2)特殊投入物的影子价格1〕劳动力劳动力的影子价格应能反映该劳动力用于拟建工程而使社会为此放弃的效益〔时机本钱〕,以及社会为此而增加资源消耗。影子工资是指以建设工程使用的劳动力、国家和社会为此而付出的代价。影子工资可通过财务评价时所用的工资与福利费之和乘以影子工资换算系数求得。2〕土地的影子价格投资工程所占用土地,如果不是用于此工程,而是用于别的用途对国民经济所作的奉献〔时机本钱〕,即以“最正确替代用途〞的奉献来估价。如果工程占用的是农用土地,那么应以土地种植永久性损失来估价;假设占用的是城市用地,可以其财务费用代替影子价格。3〕社会折现率社会折现率反映国家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量。社会折现率确实定,是根据某一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投资收益水平、资金时机本钱、资金供需情况等因素来确定。社会折现率是一个重要的通用参数,由国家统一测算发布。1993年发布的社会折现率为12%。(3)非外贸货物的影子价格1〕产出物①增加供给数量满足国内消费的产出物。供需均衡的,按财务价格定价;供不应求的,参照国内市场价格并考虑价格的变化的趋势定价,但不应高于相同质量产品的进口价格;无法判断供求情况的,取上述价格中较低者。②不增加国内供给数量,只是替代其他相同或类似企业的产出物,致使被替代企业停产或减产的。质量与被替代产品相同的,应按被替代企业相应的产品可变本钱分解定价;提高产品质量的,原那么上应按被替代产品的可变本钱价提高产品质量而带来国民经济效益定价。③如果工程产出品占全国供给量的份额较大,且会使市场价格下降,那么可用无该工程的原价格P0和有该工程后预测的新价格P1的平均值作为影子价格的近似值。④产出物按上述原那么定价后,在计算为出厂价。

2〕投入物①能通过原企业挖掘〔不增加投资〕增加供给的,按可变本钱分解定价;②在拟建工程计算期内需通过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来满足拟建工程需要的,按全部本钱〔包括可变本钱和固定本钱〕分解定价。当难以获得分解本钱所需要的资料时,可参照国内市场的价格定价。③工程计算期内无法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供给的〔减少原用户的供给量〕,参照国内市场价格、国家统一价格加补贴中较高者定价。④投入物按上述原那么定价后,在计算为到厂价格。4.4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

4.4.1国民经济效益分析4.4.2外汇效果指标

4.4.1国民经济效益分析用国民经济盈利能力分析计算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1)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内部收益率是反映工程对国民经济净奉献的相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