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城县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临城县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临城县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临城县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临城县重点中学2022年中考四模物理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中考物理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地浸入水中,第一次瓶口朝上,第二次瓶口朝下,这两次药瓶在水里的位

置相同,如图所示。每次橡皮膜都向内凹且乙图中橡皮膜凹进得更多。从第一次到第二次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瓶内空气的密度变大

B.瓶内空气的压强不变

C.橡皮膜所受水的压强变大

D.若甲图中药瓶处于悬浮状态,则乙图中药瓶会下沉

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

乙再

B.一定带负电荷

C.可能带负电荷

D.可能带正电荷

3.如图所示,可绕O点转动的轻质杠杆,在D点挂一个重为G的物体M,用一把弹簧测力计依次在A,B,C三点

沿圆O相切的方向用力拉,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读出三次的示数分别为Fi,Fz,F3,它们的大小关系是()

A.F1<F2<F3<GB.FI>F2>F3>G

nn

C.Fi=F2=F3=GD.FI>F2=F3=G

4.如图所示,均匀正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此时甲、乙

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关于甲、乙的密度〃甲、〃乙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压强p单、pz的判断,正确的是

下列提供的信息有真有假,根据生活经验,不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ll|llll|ltll|llll|llll|ll

A.£正常人的体温

两个鸡蛋的质量

台灯灯泡的额定功率

6.下列生活现象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车轨道

[1j锅炉水位计

c.拦河大坝

D.用吸管吸饮料

7.下列对多次实验的目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刻度尺测某物体长度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B.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次实验,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

C.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实验,是为了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多次实验,是为了推理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

8.如图所示的实验中,闭合开关后支架上原先静止的导线。。向右运动,保持导线中的电流方向不变,当把蹄形磁

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使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导线出?将向(选填“左”或“右”)运动;根据上面的实

验原理制成了机。

9.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流表Ai的示数将,电压表V的示

数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将o(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0.如图所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发生扭转,说明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利用这个原理可以制作

(填“电动机”或“发电机”).

11.轮船是采用增大的方法增大可利用的浮力;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12.某导体的电阻是5Q,通过它的电流为0.2A,10s内通过该导体产生的热量是J;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

有“3000imp/kW♦h”的字样(imp表示电能表指示灯闪烁次数)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30min,电

能表指示灯闪烁了30。次,该用电器的功率是W;一汽油机转速为2400r/min,则该内燃机每秒做功

次.

13.在一个底面积为200cm2、高度为20cm的圆柱形薄壁玻璃容器底部,放入一个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物块,

然后逐渐向容器中倒入某种液体.图反映了物块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大小F与容器中倒入液体的深度h(0-6cm)之间

的关系.由此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大小为kg/m3,当倒入液体的深度h为12cm时,物块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

1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根据图像分析,密度〃单(选填或“=")/)%;

质量为L8kg的乙物质的体积为dm\

15.重为20牛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如图中画出它所受的重力G.

()

16.在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G为4牛。用力的图示法画出重力G。

17.如图所示,光线AO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水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18.某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完整;电源由两节电压为

L5V的电池串联组成,则电源电压为V;若分别将5。、10。、15。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调节滑动变

阻器,保持电压表示数为L5V不变,那么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该不小于d由此得到结论:电压

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的条件下重复进行上述实验,其目的是:

19.小代学完电学后惊奇地发现,如图所示的电路图更换不同的元件就可以进行不同的探究实验.

(1)在元件处若接上未知定值电阻可以测定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其实验原理是:.

(2)在元件处若接上小灯泡可以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其实验原理是.

(3)将元件处接上定值电阻也可探究“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小代在探究“电流大小与电阻的关系”时,

他先用5。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A;

再将5。的定值电阻换成10。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20.如图所示是小兰利用玻璃板和蜡烛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小兰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她的眼睛应在图中(选填“蜡烛A”或“蜡

烛B”)这一侧观察。小兰再把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

合,如果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小兰移开蜡烛B,用光屏

放在蜡烛B的位置。她透过玻璃板观察光屏,看到光屏上有蜡烛A的像,由此认为“平面镜成的像是实像",你认为

该同学观察时存在的问题是o如图乙所示,请你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帮助小兰画出帽子顶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

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右眼A处)的光路图(请保留作图痕迹)。

21.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选填"上”或“下”)调节;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的图象G表示像距,”表示物距),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

(3)当蜡烛距凸透镜5cm时,移动光屏无法呈现蜡烛像,原因是;

(4)撤去蜡烛,调节光屏,发现在光屏上出现了窗外远处彩灯的像,则此时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____.

A.一倍焦以内B.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C.二倍焦距以外

22.在焦距为15厘米、25厘米或35厘米的凸透镜中选择一个放置于光具座的50厘米刻度处,如图所示.实验时调

整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与烛焰的中心在;为了方便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各种可能,根据题中条件,应选用焦距为

厘米的凸透镜.保持蜡烛与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不变,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光屏应在光具座的厘米刻度范围内

移动.找到清晰的像后,继续保持蜡烛与凸透镜在图中位置不变,用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后,应将光

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3.小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某段路时,小华发现一标示牌,如图.

若小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车的速度为多少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

下,试计算从标示牌到熊家琢最快需要几分钟?

2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标有“6V3W”的字样.当开关Si闭合,S2断开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当开

关Si、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请通过计算回答:

(1)当开关Si闭合,S2断开时,小灯泡中的电流是多大?

(2)电阻R的阻值为多大?

(3)开关Si、S2都闭合时,小灯泡正常工作lOmin,电路消耗的电能多大?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25.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如图甲)多次下潜到7000m海底,深海潜水器是用增加和抛弃压载铁的

办法来改变所受重力来实现浮沉。(g=10N/kg)

(1)若“蛟龙号”到达7000m深的海底世界,海水对“蛟龙号”外壳的压强约为7Xl(fPa,则潜水器的一个面积为

300cm2观测孔受到海水的压力约为多大?

(2)正在水中匀速直线下潜的“蛟龙号”潜水器的总质量为223在水中抛弃8000N的重物后潜水器以同样的速度匀

速直线上浮,潜水艇的外壳及体积不发生改变,所受海水的阻力不变,请你估算潜水器的体积约为多大?(海

水的密度近似取1.0X103kg/m3),

(3)如图乙为某专业区内海水的密度。(单位体积内含盐量)随海水垂直深度〃变化的图线,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

主要是由盐度决定,其他因素的影响可忽略。装载着潜水器的轮船在作业区域,将潜水器用钢缆吊起浸没水中直至悬

停在水中时,松开钢缆,潜水器刚好匀速下沉,则下沉过程中,潜水器速度最大位置为(选填

“人”"B”"C"uDn),此位置潜水器受到的力是(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

26.阅读下列短文,针对相关问题,说明你的看法。

地球有大气层和磁场,表面的71%被水覆盖,其余部分是陆地,是一个蓝色星球;其赤道半径为6378.2公里,密度

为5.52x10千克/米3,全球地表平均气温约为它自西向东旋转,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

太阳公转。

地球是上百万种生物的家园,包括人类。地球诞生于45.67亿年前,而生命诞生于地球诞生后的10亿年内。从那以后,

地球的生物圈改变了大气层和其它环境,使得需要氧气的生物得以诞生,也使得臭氧层形成。臭氧层与地球的磁场一

起阻挡了来自宇宙的有害射线,保护了陆地上的生物。

地球的内部,分为三个部分:最外层是地壳(由岩石组成),中间是地慢(由岩浆组成),里面是地核(由岩浆组成

去年6月11日上午,印尼一座火山发生喷发,炽热的浓烟向上直冲,高达5500米以上,这也说明地球的内部仍然非

常活跃。剧烈的火山爆发,也会影响全球气候。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地球逐渐变暖。观测表明,1906~2005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20世纪后半叶北半

球平均温度可能是近一千三百年中最高的,本世纪变暖幅度还会增大。

(1)你认为地慢温度比地球表面的要(选填"高"或"低”),判断依据是。

(2)利用上述短文中的数据,能否估算出地球的质量机地球?请说明理由。。

(3)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7.某同学郊游时,遇到雷阵雨.他注意到一道闪电过后,听到的是连续的“轰隆隆”的雷声.(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请你从此现象中提出一个物理问题;他看到某次闪电时立即计时,经3s后才听到雷声,试计算该同学距闪电处多远?

声速与和传播介质、介质温度有关,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m/s,某探测船利用声呐从海面处垂直向海底发

射超声波,经0.6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估算海底障碍物到海面的距离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B

【解析】

A.乙图中橡皮膜凹进得更多,瓶内空气质量不变,体积被压小,故密度变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乙瓶内空气的密度被压变大,则瓶内空气的压强变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乙图中橡皮膜朝下,浸入液体的深度大,橡皮膜凹的更明显,说明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增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若甲图中药瓶处于悬浮状态,则甲图药瓶的总密度等于水的密度;改为乙图后瓶内空气密度变大,则药瓶总密度

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会下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2、C

【解析】

如图乙、丙相互排斥,因为同种电荷排斥,已知丙带正电荷,所以乙也带正电;

如图甲、乙相互吸引,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甲可能带负电;

又因为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甲也可能不带电.

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

重点是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解题不难,但容易出现错误,必要时可以将题目中的带电情况标在图上,则带电情况

就很容易区分了.

3、C

【解析】

试题分析: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当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时,如果动力臂不变,只改动用力方向,其动力不变,据此

分析解答.

解:设拉力的力臂为L,则由题意可知,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GxOD=FxL

由此可得:

因为G,OD不变,OD=L=r,故F=G,由于Fi、F2>F3的力臂都为圆的半径,相等,故FI=FZ=F3=G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杠杆平衡问题的分析能力,此题关键是力臂的确定.

4、C

【解析】

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后,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即入犍=入乙和

此时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因为S甲<S乙,所以%明剩,根据夕="可得:夕甲>只乙;

甲、乙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则剩余部分的重力相等,

G甲剩二G乙剩,

即S甲hp甲g=S乙hp乙g,

S甲Rpg=S乙p乙g,

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24=等=W=岑&=pg/z,

DDJJD

.jS7P/g

切去前甲、乙对地面压强p单、p乙分别为:。甲=用虚/甲=告一,。乙=0乙g二=二,

4P1乙

因为/甲</乙,所以Pr|1>P乙;

故C正确。

5、B

【解析】

A.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37℃,为正常人的体温.故A正确;

B.图中两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0g+3.4g=23.4g,小于实际两个鸡蛋的质量(约100g)故B错误;

C.图中两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3V,故C正确;

D.家用台灯的额定功率为25W,故D正确.

6、D

【解析】

涉及知识点有:(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

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2)上端开口,底部相互连通的容器是连通器;

(3)根据p=pg〃可知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

(4)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

【详解】

A、火车轨道铺在枕木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A错误;

B、锅炉水位计,是连通器的应用,故B错误;

C、由于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抵御更深处水的压强,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故C错误;

D、用吸管吸饮料时,先吸走部分空气,管内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利用了大气压,

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理解用吸管“饮料”牛奶时,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详细解释的话,还利用了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即吸管与口、肺

部连通,胸腔扩张时,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口中.

7、C

【解析】

①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

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②物理学中,常常有难以达到条件的时候,

这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将实验想象为理想情况下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就叫科学推理法。

【详解】

A、用刻度尺测某物体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实验取平均值。故A正确;B、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多

次改变力及力臂的大小,进行实验,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故B正确;C、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明显,

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时多次实验,目的是观察不同电压下灯泡亮度及电阻的变化,得出电阻变化与温度的对应关

系。故C不正确;D、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多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小,持续运动时

间越长,在此基础上推理出运动不需要力维持。故D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共21分)

8、左电动

【解析】

把导线H放在磁场里,接通电源,让电流通过导线抽,会观察到导线向右运动,由此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的力的方

向向右;

保持导线油中的电流方向不变,当把蹄形磁体上下磁极调换一下,使磁场方向与原来相反,这种情况下,导体中电流

方向不变,但磁场方向改变,所以其受力方向改变,导体的运动方向也发生改变,所以会观察到导体口向左运动;

根据上面的实验原理制成了电动机。

9、不变变大

【解析】

由电路图可知,以与&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Ai测Ri支路电流,电流表A2测及支路电流;因电源电压

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滑片移动时,通过Ki

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i的示数将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电的滑片P向左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

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因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电流表A2示数变小,所以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2示数的比值变大。

10、磁场电动机

【解析】

试题分析:通电线圈中有电流,在磁场中发生扭转,表明导体在磁场中受到了力的作用;电动机的工作是通电导体在

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转动.

【考点定位】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1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重力

【解析】

(1)轮船是采用增大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

(2)在水中,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和重力的作用,因为尸浮水潜水艇的体积不变,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

潜水艇受到水的浮力不变;

①把压缩空气压入潜水艇的压力舱,将海水排出,潜水艇自重G减小,当尸浮>G时,潜水艇上浮;

②打开压力舱的阀门,让海水进入压力舱内,潜水艇自重G增大,当尸浮VG时,潜水艇下沉;

③当品?=G时,潜水艇悬浮,可以停留在任何深度;

由此可见,潜水艇能够上浮和下沉是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故答案为排开液体的体积;重力.

12、220020

【解析】

导体产生的热量:(2=/2Z?/=(0.2A)2X5QX10s=2J;30()0imp/kW-h表示电能表指示灯每闪烁1次,电路中消耗于*kW-h

的电能,指示灯闪烁300次,电路消耗电能为:W=300x$后kW-h=0.1kW-h,用电器的功率:

wHIkW?

P=—=~~—=0.2kW=200W;汽油机的转速为2400r/min,说明Is内汽油机曲轴的转动次数为40,一个工作循

t0.5h

环中,曲轴转动两周,对外做功一次,1s内曲轴转动40次,对外做功20次.

13、1.25x10s7.5

【解析】

由图知,当倒入液体深度为0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力:

F=G=20N,

当倒入液体深度h=4cm=0.04m时,物块对容器底的压力:

F=15N,

而已=6—%,

:.%=G—F'=20N-15N=5N,

耳孚=P液V排g=「液Shg,

,液体的密度:

液=整-=---------------;~---------------=1.25x103kg/m';

''Shg10x10xIO_4m2x0.04mxION/kg

VG=mg=pVg,

物块的密度:

G20Nc,c3,,3

X7物=—=-------------~~;-----------=2x10kg/m,

'Vg10xl0xl0xl0-6m3xl0N/kg

;。物〉0液,

当倒入液体的深度h'=12cm时,物块将浸没在液体中并沉入容器底,对容器的底部压力的大小:

琮=G-耳/=20N-外Vg=20N-1.25x103kg/m3xlOxlOxlOxlO^m3xION/kg=7.5N

14、>2

【解析】

根据0="可知,体积相同是质量大的密度大,故。甲>2乙;根据图像上的点可以求出

夕乙=詈=R2之7=o.9x103kg/m3,

3x10m

〃?=1.8kg时,

m2.7kg_,3

=工z=-----1~=2dm3

0.9xl03kg/mr3

画出大小表示ION的标度,然后过物体重心作竖直向下、大小为20N的重力,如图所示:

10N

G=20N

【解析】

力的大小为4N,取标度为2N,方向竖直向下,作用在小球的重心,如图所示:

【解析】

反射与入射的关系: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

射角;

折射与入射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

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根据以上内容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详解】

过入射点O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

作出反射光线,

根据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

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情况,注意真实光线为实线,法线为虚线;是一道基础题.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0分)

反比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或避免实验得出的结论

具有偶然性)

【解析】

试题分析:(1)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电阻并联,图中使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电路连接如图

所示.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两节干电池串联,电压为2x1.5V=3V.

(3)当接入电阻为最大阻值150时,电路中的电流为/=且=生=0.14,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15Q

R=%=3V-L5V=]5Q.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4)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

/0.1A

然性,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考点:电路连接;电压表的使用;干电池的电压;串联电路特点应用;欧姆定律应用;实验方法评估.

U

19、R=yP=UI0.42

【解析】

(1)测定未知定值电阻的阻值的原理是:R=+;

(2)测定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的原理是:P=Uh

(3)由图丙知,电流表使用0-0.6A量程,分度值0.02A,所以电路中电流为0.4A;

由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两端电压:U=/R=0.4AX5C=2V,

探究电流大小与电阻关系时,应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控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所以将5。的定值电阻换成10。

定值电阻进行实验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2V,并记录电流表的示数.

20、蜡烛A不变没有直接观察光屏

【解析】

(1)在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在蜡烛B的一侧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

(2)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平

面镜成的像与物大小相同,和物到镜的距离无关,人们感觉到的近大远小是一种视觉效果,不影响真实的大小。所以

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它的像不变。

(3)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因此该同学应该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而不是透过玻璃板去观察光屏。

(4)过镜面作出帽子顶点S的对称点S',即为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W与小丑右边的眼睛,与镜面交于O点,

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到右边眼睛的连线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1、上成虚像B

【解析】

(1)为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处,由图知,蜡烛位置偏低,应

向上调节;

(2)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时“=v=2/,结合图象可发现“=y=2/=2()cm="

所以/=10cm;

(3)建=5cme/时,成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4)窗外远处彩灯,故“>27,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故选B;

22、同一高度;15;65-80;左;缩小

【解析】

(D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要在同一直线上且同一高度处,

(2)因为实验室的光具座的长度约为1m,为了方便观察物距大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1倍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

焦距小于2倍焦距(像距大于2倍焦距),小于焦距时的各种成像的规律,光具座的长度至少是凸透镜焦距的4倍以上,

故应选择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若选择的凸透镜焦距太小,则不容易研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时的成像

情况或研究物体成虚像的情况.

(3)由图可知,物距为50cm-l5cm=35cm,焦距为15cm,所以物距大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像距在

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即65至80cm刻度范围内.

(4)当物距一定时,焦距越小,像距越小,像的大小也越小.把凸透镜焦距从15cm换成10cm,焦距变小,所以在

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像距要变小,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接收到像.像距要变小,像的大小也变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23、(1)30km/h;

(2)22.5min

【解析】

(1)驾车所用的时间为:

Z=30inin=0.5h,

所以车的速度为:

v=s//=15km/0.5h=30km/h;

(2)从标示牌到熊家琢最快需要的时间为:

f=s/v=15km/40kin/h=0.375h=22.5min.

24、(1)0.5A(2)600(3)2160J

【解析】

⑴由尸=[//可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PL3W

IL=TT=—=0.5A;

力6V

⑵当开关SI闭合,S2断开时,电路为L的简单电路,

因小灯泡正常发光,

所以,电源的电压U=UL=6V,

当开关SI、S2都闭合时,电阻R与灯泡L并联,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所以,通过L的电流不变,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K的电流:

/Z?=Z-ZL=0.6A-0.5A=0.1A,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由■可得,电阻K的阻值:

R

1RO.1A

(3)小灯泡正常工作lOmin电路消耗的电能:

W=UIt=6VX0.6AX10X60s=2160J.

六、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