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考前演练(三)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用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史载周公东征平殷乱后,进行二次分封,封微子启于宋,继殷祀。营东都洛邑,安置殷顽民于此。“鲁、齐诸国皆东移,其时燕亦移于河北,大约在齐、卫之间。镐京与曲阜,譬如一椭圆之两极端,洛邑与宋则是其两中心。”这()A.维系了殷商的宗法传承 B.消除了地方对中央威胁C.有利于当时的社会安定 D.激化了诸侯国之间矛盾【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周公平定商后代武庚、管、蔡叛乱之后,进行第二次大规模分封,目的之一是进一步解决殷商故地、故民的威胁,因此分封的形势是形成对宋国即殷商后裔的包围监督,同时管建东部洛邑作为新的政治中心,也是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这些做法有利于社会的安定,C项正确;材料提到了“封橄于启于宋,继殷祀”,实际上是继续殷商的宗族祭祀,不是宗法传承,排除A项;这些措施有利于维护地方稳定,但不能消除地方成胁,排除B项;因为是刚刚分封,所以并没有激化诸侯国之间的矛盾,排除D项。故选C项。2.东汉王充在其《论衡雷虚》中指出,“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明确反对“夏秋之雷为天大怒,正月之雷为天小怒”的说法。这些认识()A.有利于加深对自然的了解 B.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C.主要针对佛教的广泛传播 D.带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王充指出打雷等自然现象变化,有自然规律可循,没有神的意志,这些认识既加深了对自然的了懈,也为破除迷信,反对唯心主义的“天人感应论”提供了武器,A项正确;为专制统治提供理论依据的是董仲舒的新儒学,其中包括天人感应论,王充的这些观点恰恰是反对天人感应论,排除B项;佛教的广泛传播主要在魏晋南北朝和唐朝,“夏秋之雷为天大怒,正月之需为天小怒”也不是佛教的观点,排除C项;这些观点都有唯物主义的色彩,不是客观唯心主义,排除D项。故选A项。3.下图是唐代舞马鎏金衔杯仿皮囊式银壶,银壶上的马匹口衔酒杯,是宫廷舞马表演中的标志性动作,而历史上契丹民族就常常携带这种形状的皮囊用于盛水、盛酒。银壶的设计见证了当时()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流与融合B.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并立C.各民族政权之间经济往来十分密切D.少数民族注重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答案】A【解析】银壶上的宫廷舞马表演为中原文化,皮囊为契丹民族的日常生活用品,银壶的制作体现了唐朝手工业技术的高水平,银壶汇聚了舞马、皮囊、金银器制作等各民族的文化元素,A项正确;银壶体现的是文化交融,得不出政权间并立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材料得不出银壶是否为民族间贸易的商品,而且题干问的是银壶的设计,排除C项;根据材料得不出此银壶是否为契丹工匠学习汉族工艺制作而成,排除D项。故选A项。4.据王祯《农书》记载,楮树(其皮为造纸原料)“种三十亩者,岁砍十亩,三年以遍,岁收绢百匹”;柞树“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经营漆树的民户,有的“资至巨万”。这些现象()A.表明当时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B.巩固了江南地区经济重心的地位C.有利于解决当时严重的资源危机 D.对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一定突破【答案】A【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元代(中国)。据材料“楮树(其皮为造纸原料)……岁收绢百匹……资至巨万”,可知经营植树,经营漆器的农户,收入可观,说明在传统小农经济下,农户的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农业的多种经营,与江南经济重心巩固无关,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判定其对当时的资源危机的影响,排除C项;虽然农业多种经营日益兴盛,但仍是小农经济的范畴,并没有突破,排除D项。故选A项。5.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以一布政司为一道,共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其职责包括巡按、清军、巡盐、巡漕、巡关、提督学校等,“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A.意在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B.达到了澄清吏治的效果C.扩大了监察官员的职权 D.严重分割地方行政权力【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侧重考查明代的监察制度。材料关键语句“以一布政司为一道,共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可知监察御史的设置针对的是地方,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巡视各方面事务,职责范围很广,权力很大,“大事奏裁,小事立断”,通过监察手段,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项正确;强化监察的目的之一是整顿吏治,但材料并没有其效果的信息,排除B项;从材料看,监察御史职责很宽,但没有比较,得不出职权扩大还是缩小的结论,排除C项;监察御史行使的是监察权,不是分割行政权,排除D项。故选A项。6.1886年康有为指出,黄帝、尧、舜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隆盛时期,以后则越来越衰败,其原因是:尧舜传贤不传子,后世传子不传贤;尧舜重视气“民功”即重视物质生产和技术,后世不重视“民功”。其实质是()A.宣扬传统的儒家大同思想 B.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C.反对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 D.借古讽今提出变法的主张【答案】D【解析】康有为强调尧舜时期的隆盛,后世的衰败,指出尧舜时期与后世的区别,后世当然也包括现世,实际上是表达对现世的不满,主张对现世进行变革,D项正确;康有为虽然盛赞尧舜时代,但强调的不是大同,排除A项;虽然要重视物质生产和技术,但不一定就是单单发展资本主义,持除B项;肯定了传贤不传子,反对传子不传贤,表达了对当时专制制度的不满,但不是材料的全部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7.1900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同俄、英、美、日等六国签订《福建互保协定》,提出“鉴于两江、两湖、两广及安徽等省督抚与各国驻上海领事磋商后,现已同意采取互保措施……福建省当局已决定按照两江及上述各省所达成的协议行动”。这一协定()A.使中外反动势力走向联合 B.缓和了帝国主义在华矛盾C.加速了清政府的对外屈服 D.促成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1900年(中国)。据材料“闽浙总督许应骙同俄、英、美、日等六国签订《福建互保协定》……”,结合所学可知其属于“东南户保”的内容,说明地方势力崛起,清政府的权威受到削弱,加速了清政府的对外屈服,C项正确;仅凭一个协定,并不能断定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排除A项;该协定对于帝国主义在华矛盾影响作用不大,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湘淮系官僚集团崛起,排除D项。故选C项。8.下表为中国近代史上部分社团概况。社团成立时间地点领导人宗旨国民杂志社1918年10月北京易克嶷、许德珩、邓中夏、黄日葵等―、增进国民人格;二、灌输国民常识;三、研究学术;四、提倡国货新潮社1918年11月北京罗家伦、俞平伯、叶圣陶,冯友兰、朱自清等了解世界学术趋向,探讨中国学术的走向;提出改造社会、改造国民性的方案;培养国人对学术的兴趣,以激发其独立思考、坚持真理的勇气;鼓励青少年以新思想、新人格对抗旧社会的腐蚀新民学会1918年4月长沙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萧子升等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风俗人心这些社团()A.着眼于展现民国初年的经济新气象 B.推动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和深入发展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结合 D.激发了全民族追求真理的伟大觉醒【答案】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和影响题。时空是1918年(中国)。据材料“―、增进国民人格;二、灌输国民常识;三、研究学术;四、提倡国货……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风俗人心”,可知于1918年成立的社团,增进了国民人格,促进学术革新,砥砺国人品行,为之后五四运动的爆发创造了条件,B项正确;经济方面只是社团涉及的一个方面,排除A项;从社团的宗旨中,并不能看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侧重,排除C项;五四运动激发了全民族追求真理的伟大觉醒,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从1950年1月起,中央人民政府陆续组织专业会议,制定各行业的生产方针、计划和任务;1950年7月,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发布公告,指出发生严重过剩的工业领域有火柴、卷烟、肥皂等,生产能力超过国外市场需求的行业有地毯业、丝织业、手帕业等。这表明当时新中国()A.致力于结束物价暴涨局面 B.为恢复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C.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立 D.直接插手私营企业生产经营【答案】B【解析】由材料的时间入手,1950年1月和7月,正属于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召开各种专业会议、产销会议和及时发布信息公告等方式,加强私商生产的计划性,减少盲目性,这些做法是对工商业的合理调整,是为了服务于国民经济的恢复,B项正确;结束物价暴涨主要是在流通领域和投机商人争夺事场,而且到1950年春,已经结束了物价暴涨的局面,排除A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是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排除C项;从材料看,政府是间接指导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排除D项。故选B项。10.2022年G20峰会上,印尼满怀喜悦地向全世界展示了雅万高铁的建设成果。作为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雅万高铁全长142公里,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万隆,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这反映了中国()A.以巩固发展周边关系为外交首要 B.着重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C.借科技进步不断扩大国际影响力 D.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2022年(中国和印尼)。据材料“印尼满怀喜悦地向全世界展示了雅万高铁的建设成果。作为中印尼两国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可知雅万铁路的建成表明重视同相关地区和国家的合作,致力于推动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D项正确;仅从一条铁路的修建,无法得出我国的外交首要,排除A项;仅凭个例,无法判定中国发展对外关系的重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合作共赢,并不是科技进步的作用,排除C项。故选D项。11.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统治期间,为了赢取国内有权势的僧俗封建主的支持,向他们颁授“特恩权”,在自己的领地庄园内具有世袭的特权,国家官吏不能进入领地征税或干预其他事项。这种政策()A.使得庄园和农奴制度确立起来 B.致力于扩大王室的实际控制力C.加剧了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势 D.着眼于降低基督教会的影响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自己的领地庄园内具有世袭的特权,国家官吏不能进入领地征税或干预其他事项”,结合所学可知,事实上凡享有特恩权的领地,就形成了一个国中之国,法兰克王国陷入分裂割据局面,C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政策实行之前已经存在庄园和农奴制度,排除A项;查理大帝的主观目的是赢取封建主的支持,放松对地方的控制,排除B项;材料指出国家官吏不能干涉庄园主事务,不是基督教会,排除D项。故选C项。12.随着在半岛的领袖地位日渐稳固,这里的人民重新发现并赞美着古典时代的知识。这里的诗歌、散文和绘画在颂扬古代世界的同时,强调人类个体之高贵,赋予人上帝的形象。“这里”指的是()A.由多数公民掌权的雅典城邦 B.横跨欧亚非的亚历山大帝国C.连接起东西方的阿拉伯帝国 D.15世纪经济繁荣的佛罗伦萨【答案】D【解析】材料的关键语句为“在半岛的领袖地位日渐稳固”“诗歌、散文和绘画”“强调人类个体之高贵”。根据所学知识,半岛应为意大利所在的亚平宁半岛,当时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得到传播,繁荣的经济和富有创造力的文化,让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D项正确;雅典虽也在希腊半岛,但不符合重新发现古典时代的信息,也不是多数公民掌权,排除A项;亚历山大帝国、横跨欧亚非,不是在一个半岛,排除B项;阿拉伯帝国信仰的是伊斯兰教,不是基督教,排除C项。故选D项。13.早在18世纪末,法国已从英国引进珍妮机和蒸汽机等设备,但直到拿破仑资国结束,法国经济才进入“不规则但强有力的增长时期”,1840—1860年出现“强有力的增长”。从整个工业化进程看,法国甚至被视为“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工业革命西欧扩展进程缓慢 B.英法现代化道路存在根本差异C.政治局势对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D.共和制度确立是工业化的前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侧重考查法国工业革命与国内政局的关系。材料关键语句为“早在18世纪末”“拿破仑帝国结束”“不规则但强有力的增长时期”“1840—1860年”“强有力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以及掌破仑帝国时期,法国致局动荡,1840—1860年期间法国政局相对稳定,这些都影响到了工业革命的进程,C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法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不是工业革命在西欧扩展的进程,排除A项;法国与英国现代化的本质一样,都属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排除B项;法国工业革命期间,经历了君主制和共和制之间长期的斗争,排除D项。故选C项。14.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出现了一批新财阀,依靠国家政权、专业银行、军事部门的支持,采用新技术,发展与军事和殖民扩张有关的新兴工业,老财阀在造船、煤炭、钢铁、制铝等与军事有关的部门中也有很大的投资。他们与军部勾结密切,形成“军财抱合”。这说明当时日本()A.垄断组织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 B.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C.积极利用科技成果提高生产力 D.法西斯上台有其雄厚经济基础【答案】D【解析】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新旧财阀就是垄断资产阶级,而军部实际上是法西斯势力的代表,“军财抱合”,亦即军部与资本家的阶级联盟,所以说日本法西斯上台得到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大力支持,D项正确;从材料看,日本垄断组织确实有浓厚的军事性,但从材料得不出封建性的结论,排除A项;日本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材料只是说新财阀获得国家政权的支持,排除B项;虽然新财阀采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但材料的主旨是强调财阀与军部的勾结,不是发展生产力,排除C项。故选D项。15.学者指出,随着计划指令型的工业化进入更高的阶段,公有制、计划性和中央集权的结构这三个要素的形式和功能就面临自我革新、使基本模式发生转换的任务。这有助于理解()A.苏俄施行新经济政策的历史背景 B.苏联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革的原因C.两极格局走向瓦解顺应历史潮流 D.战后资本住义国家新变化的起因【答案】B【解析】材料来自钱乘旦的《世界现代化进程》。首先要理解计划指令型工业化模式的典型代表就是苏联模式,其次是关键语句“自我革新”“发生转换”等,也就是这种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革,B项正确;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背景是国内战争基本结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合发展的需要,而且当时并未实现工业化,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苏联计划经济体制自我革新的必然性,而非苏联解体的必然性,排除C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是计划指令型的工业化模式,排除D项。故选B项。16.二战后,瑞典政府积极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社会效果丛著,被称之为“福利国家的倾窗”。(从20世纪70年代起巨翻公共兴支引起自画财政齐字,道简膨胀不断加剧,失业率上升,这些问题被称作“瑞典病”,久治难愈。这表明()A.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变革 B.社会效率与公平难以平衡C.国家干预不能缓和社会矛盾 D.福利国家必然出现“滞胀”【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福利国家。瑞典政府推行社会福利政策取得显著效果,成为典型成功代表,但是福利国家政策也有其弊端,主要是巨额财政赤字、劳动积极性下降,随着经济发展出现问题,会进一步导致社会问题,因此这些社会保障制度需要不断变革,在提高社会效率和保障社会公平之间搞好平衡,A项正确;如果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之间失衡,社会保障就会出现问题,但是这种平衡也不是不能实现的,排除B项;战后初期的福利国家政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福利国家的本质就是国家干预,排除C项;经济“滞胀”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是福利国家政策必然导致“滞胀”,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第17题16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0分,满分5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是历史有明确记载的中国历代王朝状元分布表地区唐五代北宋南宋辽金元明清合计北方40628061181110120河南1501600122137河北111004523329山东33901414530山西41200030010陕西4110000219甘肃3000000003黑龙江0000010001辽宁0000100001南方181024370027769237江苏7144000172760浙江10211001202054福建0271100010333江西213300018129安徽12220016721四川41510001113广东0110000316广西2100000025湖南1101000014湖北10040002310贵州0000000022共计58165237611108879357——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历代王朝状元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科举制与社会发展”展开论述。(要求: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1)唐代状元主要出自河南、河北、陕西等地,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这一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发达,陕西则是政治中心。宋代到明清时期,江苏、浙江等地状元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主要是因为宋代以后,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的文化教育也逐渐超过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也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辽、金政权受中原文化影响,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巩固自身统治。(2)论题:科举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两面性。

阐述:隋唐时期确立的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具有两面性。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从选官标准来看,相比以血缘关系为标准的世官制,及以家世门第为标准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强调考生的学识才能,选官标准更科学。从选官方式来看,世官制采用世袭方式,察举制采用推荐方式,科举制则实行公开考试择优录取,选官方式更公正。从选官权力来看,察举制选官权在地方,科举制选官权则集中到中央和皇帝手中,符合中央集权与皇权加强的趋势。从选官范围来看,九品中正制将选官范围局限在社会上层,而科举制则将选官范围扩大到社会中下层,范围更广。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

结论:科举制有助于社会稳定,加强中央集权,但在后期也阻碍了社会发展,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唐朝至五代时期,状元多出自北方,并且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这一分布是因为当时经济重心还在北方,当时这一地区是全国经济重心,经济繁荣,文化教育发达,陕西则是政治中心。根据图表数据可知,北宋至明清时期,江苏、浙江等地状元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结合所学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知识展开说明即可,如宋代以后,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方的文化教育也逐渐超过北方。辽、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也通过科举制度选拔人才。原因是辽、金政权受中原文化影响,学习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以巩固自身统治。【小问2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这一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结合所学科举制度发展历程可知,科举制实行前期促进了社会发展,明清时期走向僵化,阻碍了社会发展,因此可以拟定论题:科举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具有两面性。其次,展开论述,结合古代中国科举制发展的相关史实,科举制的调整分析阐述,如隋唐时期确立的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具有两面性。可从科举制度选官标准更科学、选官方式更公正、扩大统治基础、符合中央集权与皇权加强的趋势等说明其积极影响。可从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经,成为加强专制统治的工具,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等说明其局限性。最后,总结归纳,完成表述,科举制有助于社会稳定,加强中央集权,但在后期也阻碍了社会发展,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前期,不少人不顾海禁政策,冒险出海走私。到世宗嘉靖年间,朝贡贸易几乎陷于停顿状态,私人海外贸易加快了发展步伐。嘉靖后期,解除海禁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隆庆元年(1567年)付诸实施,私人海外贸易取得了合法地位。开海禁后,朝廷对每年出洋贸易的总的船只数量和航行地点都逐步做了限制。从万历时期开始,每年到这地处东洋的菲律宾马尼拉的商船常在20到60艘之间,天启末年达到100艘。万历十七年的《陆饷货物抽税则例》共列举了100余种进口商品,除少量药暹罗红纱、番被、嘉文席、交趾绢、西洋布等手工业品外,绝大多数是胡椒、苏木、檀香、沉香、象牙、犀角等香料和奢侈品。在明代后期,白银流入的数量也很大。从中国输出的商品,有生丝、丝绸、瓷器、铜器、铁器、食品、各种日常用具以及牲畜等,其中尤以生丝、丝织品,光器为大宗。——摘编自毛佩琦主编《中国大通史·明(上)》材料二欧亚、欧美新航路辟通后,大西洋沿岸取代地中海区域成为欧洲商路和贸易的枢纽。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尼德兰的安特卫普和英国的伦敦等开始成为新的国际贸易中心。为了适应商业形势的变化,银行、交易所、股份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各类新的商业机构应运而生。随着来自殖民地的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市场金银持续贬值,商品价格直线上升。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贵族按不断上升的物价出售商品,大获暴利。美洲的橡胶、烟叶、玉米、可可和马铃薯等物产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而后传遍整个世界。——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对外贸易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中国产生的不同影响。【答案】(1)前期以朝贡贸易为主,后期以私人海外贸易为主;经历了严格海禁政策到开放海禁过程;国家加强对海外贸易进行管理,收取税收;输入商品以香料和奢侈品为主,输出商品则以传统手工业品为主;对外贸易的中介主要是白银。(答出三点即可)(2)对欧洲:刺激了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与争夺;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促使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答出四点即可)对中国: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明朝政府的经济、赋税制度变革;冲击明朝政府的海禁政策;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推广,推动了农业的发展。(答出四点即可)【解析】(1)明朝对外贸易的特点,根据材料一及相关知识概括即可,注意关键语句,如由“朝贡贸易几乎陷于停顿状态,私人海外贸易加快了发展步伐”可知朝贡贸易衰落,私人贸易加快发展;由“解除海禁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在隆庆元年(1567年)付诸实施”可知海禁政策被解除,由“朝廷对每年出洋贸易的总的船只数量和航行地点都逐步做了限制”“《陆饷货物抽税则例》”可知加强管理,征收税收;由商品品种可知进出口商品品类特点是输入商品以香料和奢侈品为主,输出商品则以传统手工业品为主;由“白银流入的数量也很大”及所学知识可知交易媒介为白银等,还可以从贸易的规模、商品品种丰富、贸易对象等角度分析。(2)对欧洲的影响可以从材料概括出商业革命、价格革命、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社会转型以及对外殖民扩张等角度分析;对中国的影响,可以从材料一得出对当时明政府对外政策的变化、白银的大量流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答出对中国东南沿海经济的推动、围绕白银形成的贸易网络以及对明政府赋税制度改革等角度回答,根据材料二的物种的传播联系所学知识答出高产农作物传入和推广对农业的影响等。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墨海书馆是1843年英国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等在上海创建的书馆,为上海最早采用西式汉文铅印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机构,1863年停业。以下为其主要出版书目。《中国内地一瞥——在丝茶产区的一次旅行期间所见》,麦都思著,1845年。《大美联邦志略》,二卷,(美国)裨治文撰,1851年。《使徒保罗达罗马人书》,麦都思、王韬翻译,1857年。《植物学》,八卷,(英国)韦廉臣著,(英国)艾约瑟译,1858年。《代微积拾级》,十八卷,(美国)罗密士撰李善兰译,1859年。《新约全书》,麦都思、王韬翻译,1861年。《代数学》,(英国)德·摩根著,李善兰、伟烈亚力译。依据上述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论题:近代图书出版推动了西学东渐。墨海书馆是近代外国人在华创办的书馆,为上海最早采用西式汉文铅印活字印刷术的印刷机构,引进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有利于中国印刷出版业的近代化。从其20年间出版发行的书目来看,有利于中国人了解西方,学习西方,推动了西学东渐。《中国内地一瞥——在丝茶产区的一次旅行期间所见》,有助于西方人对中国的进一步了解。《大美联邦志略》可以帮助中国人了解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及制度等,《植物学》《代微积拾级》《代数学》介绍西方的科学技术,推动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使徒保罗达罗马人书》《新约全书》则为宗教书籍,传播西方的基督教思想。在墨海书馆组织下,一批通晓西学的学者如王韬、李善兰,他们和外国人合作等撰写、翻译了许多介绍西方政治、科学、宗教的书籍。这些介绍西方政治、科学、宗教的书籍,促进了西学东渐的进程。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中国,西方的思想、科技、宗教在中国得到传播,中国人也从天朝上国的迷梦惊醒,瞩目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思潮逐步形成,墨海书馆的出现适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西学东渐,对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中国近代的思想文化,侧重考查鸦片战争后的西学东渐。首先从材料获取重要信息,如书馆创建人,创建的时间,生产的方式,出版的书目及作者,根据书目判断其核心内容,并加以分类等。然后拟定论题,根据书目以及作者等信息,可以判断从西学东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