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把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挨次。

能在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养成仔细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归纳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挨次。

教学关键: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概括出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算式的运算挨次,把所学的理论学问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备

口算

25+7512×416+4+2325×4×2

35+2560-2418+22100-25-10

回忆我们以前学习的运算挨次,说说你知道些什么?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让学生通过复习,回忆以前学习的运算挨次都是从左往右进展计算的规章,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根底。

二、情境导入

用多媒体展现主题图,说说图中描绘的是哪儿?人们都在做什么?

依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么解决?

设计意图:四则混合运算应当是用来记录情境问题的步骤或解题规划的,是情境问题的另一种表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是数字化的情境问题,所以从情境图入手是再适宜不过了。

三、学习从左往右的运算挨次。

只有加、减法的运算挨次学习

多媒体展现“滑冰场”情境图和例1: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

师:这道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

(学生思索并沟通的同时,多媒体课件展现已知条件及其意义)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沟通自己的解题方法)

全班沟通

方法1:分步列式

72-44=28(人)

28+85=113(人)

方法2:列综合算式

72-44+85

师:谁能说说,在这个综合算式中,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依据学生的答复沟通,展现计算过程)

2.做一做:说说各题的运算挨次是怎样的?

100+30-16

38+65-45

120-80+72

师:上面各题算式的运算挨次有什么特点?

(学生争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挨次计算。)

设计意图: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学问阅历,分析比拟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只有乘、除法的运算挨次学习

多媒体展现“冰天雪地”情境图和例2:“冰天雪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估计接待多少人?

师:“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

师:想想,怎样列出算式?在小组中说说你的算式的解题思路?

(学生列式计算并在小组中沟通各自的解题思路)

全班沟通

987÷3×66÷3×987

(依据学生的沟通展现两种解题思路的算式,并以多媒体展现的形式帮忙学生理解两道算式的解题思路)

师:说说综合算式应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设计意图:留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对进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都有肯定的促进作用。

4.做一做:一箱12瓶橙汁48元,芳芳要买3瓶,需要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假如开头只能列出分步算式,就依据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并引导学生今后尽量采纳综合算式;假如有人列出综合算式,就让学生说说运算挨次并留意递等式计算的格式。)

师:这几道题的运算挨次有什么特点?

(学生争论,小结得出: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乘法、除法运算,要从左往右按挨次计算。)

设计意图:教学中选择解决实际问题,是为了避开将四则混合运算题视为单纯的计算问题,产生数学与日常生活无关的错觉,造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使用四则混合运算帮忙解题的例子。

四、稳固练习

依据下面的分步算式,把它们改写成综合算式。

150+33=183183-75=108

274-52=222222+63=285

200÷4=5050×3=150

28×2=5656÷7=8

推断并改错。

155-34+46240÷40×3

=150-80=240÷120

=75=2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索、辨析,完成练习,加强分步算式和综合算式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说明缘由。培育学生综合运用学问的力量,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仔细完成作业、书写干净的良好习惯。

总结思维。

师:归纳一下,今日所学的算式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运算挨次是怎样的?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假如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挨次计算)

师:对于今日的学习,你们感觉如何?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课题:

1.经受从详细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熟悉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肯定标准分类。

2.培育学生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到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体会通过探究解决问题的乐趣。

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楚的说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预备。

本教案选取的是青岛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繁忙的工地》,第一课时《角的熟悉》。

本课时经受从详细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熟悉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肯定标准分类。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教学挂图(或课件),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学生预备:

活动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学方法:

本课时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在活动中探究角的有关学问,但对于比拟难理解或简单产生错误概念的学问教师仍旧加以引导和讲解。如周角和平角,学生仅从外形上就普遍认为周角是一个圆圈,平角就是一个半圆圈,而不去理解它作为角的实质,但这种实质的探究仅仅让学生利用活动角或同桌沟通是难以实现的,因此为了让学生精确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师在利用活动角示范的根底上进展了讲解,这样既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学问拓展等。第一节教学要点:经受从详细物体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熟悉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按肯定标准分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找一段挖掘机工作视频,放给学生看。

认真观看,你发觉了什么?铲斗臂在工作的时候,能形成什么样的角呢?今日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角的熟悉)挖掘机工作示意:

二、探究新知

(一)熟悉平角、周角

1.学生做各种活动角。

教师课前让大家预备了活动角,请大家把活动角的两边重合,一边不动,另一条边开头转动,就可以得到一个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边画下来。小组同学说一说,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组沟通):哪组的同学情愿上台给大家展现一下你们小组折的角?

2.小组汇报沟通

展现你们折的角,并告知同学们它的名称。

3.分类。

这么多角,看起来太乱了,能不能把他们分类整理一下呢?(小组活动):把你们小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组同学在台上分)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学生上台展现)

4.熟悉平角。

手拿一个活动角,从两边重合开头,一边不动,另一条边怎样转动,当两条边成一条直线时问:这是角吗?为什么?

我特别观赏这位同学,他能自觉运用已经学过的角的定义来解决今日的问题。还有不同意见吗?(演示平角的形成过程)同学们请看,这个角的两边成一条直线了,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平角。(板书)(画平角):跟着教师画平角。(示范平角的画法)。

5.熟悉周角。

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做个嬉戏

⑴教师先说出一种角,你们利用活动角转出这种角:开头!锐角!直角!钝角!

⑵教师转动活动角,你们说出它的名称。开头!(教师转动一周,两条射线重合),这是角吗?为什么?师:同学们的答复都很精彩!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周角的形成过程),这是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一周组成的图形,我们给它叫周角。(板书)(画周角):跟着教师画周角。(示范周角的画法)。

(二)角的表示方法

我们熟悉了这么多角,角应当怎样表示呢?谁有好方法?(两生上台板演)角可以这样表示: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记作“∠1”(或“∠2”等)。读作“角一”

(三)探究三种角的关系

直角、平角、周角这三种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讨论一下。(小组汇报):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发觉了什么结论?

三、回归生活

1.解决情境中的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铲斗臂在工作时都形成了哪种角?

2.找出身边的各各种角同学们,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角吗?(生举例)看到生活中这么多的角,你想说什么?

四、总结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圆的初步熟悉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新教材四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P74~76。

教学目标:

⒈从生活中感知圆,并抽象出圆。

⒉通过不同方法画圆,建立圆的初步概念并熟悉圆心、半径。

⒊熟悉圆规并会用圆规按要求画圆。

⒋通过熟悉圆、画圆和观赏圆,感受圆的美。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学习活动,熟悉圆并建立圆的初步概念,熟悉圆心、半径。

教学难点:用圆规画圆。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PPT)提问:在这些物体中,你都发觉了哪个图形?

2。揭题: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可以见到圆形。今日我们就来熟悉圆

(贴:圆的初步熟悉)

二、探究新知

1、尝试用简洁工具画圆。

(1)你会画圆吗?你预备怎样画圆?

问:工人师傅是怎样画圆的?

也就是工人师傅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另一端围着固定点旋转一周就画成一个圆。

问: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假如这根绳子用女同学的橡皮筋行吗?为什么?

依据学生答复师说也就是绳子的长度要相等

(2)学生尝试画圆。

你会像工人师傅那样的方法画圆吗?

要求:教师给你们预备了图钉和短线,同桌两人合作,一人先画,一人帮助,开头!

展现学生作品

小结:原来肯定要拉紧这根绳子。没拉紧绳子,也就是长度不相等。

(3)教师画圆

教师也来画画看,你有什么要提示我的?

(4)熟悉圆心和半径

熟悉半径:绳子的长度在圆中有个名字,我们叫它半径。

用英文字母r来表示。

问:我们画圆是不是只要定好半径就可以了?

熟悉圆心:这个固定点叫做圆心用英文字母O来表示。

提问:这个圆中有几条半径?

小结:一个圆中有很多条半径

2.熟悉圆规,学会用圆规画圆

(1)熟悉圆规

刚刚我们小组合作才画了一个圆,用绳子掌握不好,效率比拟低。聪慧的工人师傅创造了这个工具来画圆,它叫圆规。

(2)尝试用圆规画圆

下面请你用这个圆规来画画看,想想画的时候要留意什么?

学生自己尝试画

圆规的两只脚有什么作用?

小结:我们用圆规画圆时首先要定圆心,也就是把圆心固定好;还要确定长度,也就是半径的长度不能有变化;最终围着圆心旋转一周。

三.稳固练习

1、画圆

(1)随机选取两位学生的作品提问:

小结:原来半径不一样圆的大小也不一样。

(2)现在教师规定好半径的大小为2厘米,你会画吗?

请你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标上圆心和半径

沟通:你是怎么画的?

2.画一个半径为3cm的圆,标上圆心和半径。

3.接下来,教师请你在刚刚画的那个圆上,或者圆的边上任意画圆,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展现学生作品,假如涂上颜色的话会更美丽

4.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圆组成的漂亮图案(出示媒体)

四.小结

今日你学习了新学问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15—16页内容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线与角》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帮忙学生熟悉直线、射线、线段,并会用字母表示。本节课的学习将为后面学问的了解和把握打下良好的根底。

教材处理:

直线、射线、线段这些都是比拟抽象的平面图形,个别学生在生活中有所接触,但还不曾深入了解,鉴于学生的思维依靠于直观形象的特点,我充分运用教具,在试验、演示、操作、观看、练习等师生共同活动中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学生活动为主要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边设疑边探究;边试验边总结,最终由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到直线、射线、线段的特点。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熟悉直线、线段与线段。

2.会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与射线。

3.会数简洁图形中的线段。

教学预备:

每小组预备一对带线的盒子(即一根长长的线由两头向中间缠起,然后将两团先分别放在两个封闭的盒子里,)、剪刀、手电筒、尺。

教学过程:

一、了解学生的生活阅历

师:“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那些线?”(直线、线段、射线,还有学生答复为毛线、白线等等)

师:同学们答复得不错,但毛线和白线是一种生活中的实物,而直线、射线、线段是将生活中的线抽象出来的一种表达形式。今日我们就详细来讨论它们。

板书:直线射线线段

【设计意图: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动身点,有利于帮忙学生找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连接点,使学生的原认知构造对新知的学习具有某种“呼唤力”,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学生对学问的了解程度。】

二、试验验证探究真理

(一)分组活动

活动1:(将学生分成4人一组)

1、选两名学生每人拿一个盒子分别向两边拉,但要保证线是直的,要求四名学生仔细观看整个过程。

2、汇报观看到的结果

生:我发觉盒里的线怎么拉也拉不完。

生:我发觉线是直的。

生:我想我连续拉肯定会到头。

师:依据观看到的这些你们认为它属于你们说的哪种线呢?(有的说直线、有的说是射线)

师:它是直线,今日我只拿来直线的一局部让大家观看。一会你们就会知道他为什么不是射线了。

师:你们观看到直线具有什么特点呢?

生:两端都可以不停的拉长。

师: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

生:直线是无限延长的。

教师板书直线的特点:直直的、无限延长

活动2

1、师:请同学们用剪刀将这根线剪断,然后一名学生将线头固定不动,另一生将线连续拉长。共同观看其特点。

2、汇报观看到的结果

生:我发觉只有一段可以拉长。

生:这一端也是可以无限延长,另一端固定不动的。

生:这条线也是直的。

生:固定不动的那一端是端点。

师:哪是它的端点呢?用手指一指。

生:那个线头就是

教师板书:一个端点、直直的、一端可无限延长

活动3

师:请同学们用剪刀将这根线的另一端剪断,然后两名学生再向两端拉。共同观看其特点。

汇报观看到的结果

生:线的两头不能延长了。

生:它有两个端点。

生:它也是直直的。

教师板书:直直的、两个端点

【设计意图:合理的设计试验过程,制造良好的探究情境,能引出学生探究心理,快速集中留意力,使其带着深厚的兴趣开头积极探究思索。在操作的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观看、试验、思索、探究,使学生感到自己就象科学家那样在试验、探究中去发觉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育学生的探究力量、科学的讨论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

(二)手势表示法:鼓舞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用手势表示三种线的特点。

学生表示的方法为:直线——两手相向向水平方向不停运动,射线——一手固定,另一只手水平方向运动,线段——两手相向向水平方向运动,然后停顿运动。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的理解。】

(三)介绍线的读法

三、联系生活实践应用

1、查找生活中有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实体。

生:太阳光线是射线。

生:视线是线段。

生:我觉得视线就像手电筒发出的光线一样,是射线。

师:假如从人的眼睛到所看到的物体,你认为这一段视线是什么?(线段)

生:火车道是直线。我的课桌的边是线段。

生:……

2、完成书中画一画、练一练中的内容。

【设计意图:实际应用充分表达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培育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修养。】

四、总结

谁想当小教师,总结一下我们今日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兴趣,通过自己的总结即起到了稳固新知的作用,学生的归纳总结力量、语言表达力量也得到了培育。】

五、评价

说一说教师今日的表现怎样?再说说你的表现怎样?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下节课哪方面你会表现的更好!

【设计意图:通过课时的总结评价可以使大家准时地熟悉自己,找到优点和缺乏;同时也能使大家取长补短,共同鼓励,共同进步。】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一、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接触与沟通,对所带班四年级三班、四年级四班的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两个班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个体差异有很大的差异。但总体来讲,有70%的学生根底好、力量强,能完成教师交给的学习任务,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大,有剧烈的求知欲、自觉性高。有和20%的学生处于中等,学习比拟被动,其中有10%的学生自觉性差,常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数学课学习兴趣较深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用心投入,仔细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准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承受新学问的主动性较好,奇怪心,好强心都很强,详细形象思维活泼。

四年级是小学生涯的重要阶段,是承上启下的年级。是小学数学开头进入系统学习的开头。经过前三年的教学,学生在把握的数学学问有了肯定的根底,规律思维和智能有了肯定的进展,学生在承受程度上,分析问题的力量上,以及语言表达的力量上都有较明显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熟悉更大的数(数一数、人口普查、国土面积、森林面积)

(在学生熟悉万以内的数的根底上,进一步熟悉亿以内的数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把握大数读写的方法,熟悉近似数及其作用。)

2、乘法(卫星运行时间、体育场、奇妙的计算器、探究与发觉(一)、(二)、(三))

(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根底上,学习了两位数乘三位数,对一些较大数进展估量,熟悉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

3、除法(买文具、路程、时间、速度、参观苗圃、国家体育场秋游、探究与发觉、抗震救灾)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路程、时间与速度的数量关系,探究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生活中的负数(温度、正负数)

(本单元主要使学生熟悉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存了比拟多的生活阅历。主要了解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

生活中的现象。

(二)空间与图形

1、线与角(线的熟悉、平移与平行、相交与垂直、旋转与角、角的度量、画角。)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识别直线、线段、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熟悉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全部连线中线段最短;熟悉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画指定度数的角。

2、图形的变换(让学生经受把一个简洁图形经过变换来制作漂亮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洁图形旋转90度;能在方格纸上进展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和旋转的过程。

3、方向与位置(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在详细的情景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的位置;在详细的情景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