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22年高考理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1页
甘肃省2022年高考理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2页
甘肃省2022年高考理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3页
甘肃省2022年高考理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4页
甘肃省2022年高考理综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2022年高考[理科综合]考试真题与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是Aa,若该动物的

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一条染色单体上的A和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发生了互换,则通常情况

下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进入不同细胞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的后期B.有丝分裂的末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D.减数第二次分裂

【答案】D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主要特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

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实现基因的重组,减数第二次分裂则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详解】AB、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的过程,这样就不会发生

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进入不同细胞的现象,A、B错误;

C、D、根据题意,某动物基因型是Aa,经过间期复制,初级性母细胞中有AAaa四个基因,

该动物的某细胞在四分体时期发生交叉互换,涉及A和a的交换,交换后两条同源染色的姐

妹染色单体上均分别具有A和a基因,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开,两组Aa彼此

分开进入次级性母细胞,但不会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A和a的现象,而在减

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其上的A和。分开进入两个子细胞,C错误,D正确。

故选D。

2.某同学将一株生长正常的小麦置于密闭容器中,在适宜且恒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培养,

发现容器内CC>2含量初期逐渐降低,之后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这一实验现象,下列解释合理

的是()

A.初期光合速率逐渐升高,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B.初期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降低,之后呼吸速率保持稳定

C.初期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之后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

D.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会吸收密闭容器中的CO2,而呼吸作用会释放CO2,在温度和光照均适宜

且恒定的情况下,两者速率主要受容器中CC>2和。2的变化影响。

【详解】A、初期容器内CO2浓度较大,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植物吸收CO2释放。2,

使密闭容器内的CC)2浓度下降。2浓度上升,A错误;

B、根据分析由于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下降Q2浓度上升,从而使植物光合速率逐渐降低,

呼吸作用逐渐升高,,直至两者平衡趋于稳定,B错误;

CDs初期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之后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错误,D正确。

故选D。

3.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

方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

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

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

膜三部分组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

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A、如果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

浓度增加,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过度传递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

疗目的,A不符合题意;

B、如果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兴奋传递减弱,会缓解兴奋过

度传递引起的肌肉痉挛,可达到治疗目的,B符合题意;

C、如果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不能有

效降解,导致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持续结合,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

达不到治疗目的,C不符合题意;

D、如果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特异性

受体结合增多,会导致兴奋传递过度引起肌肉痉挛,达不到治疗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4.某种酶P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可催化底物转化为相应的产物。为探究该酶不同组分催化

反应所需的条件。某同学进行了下列5组实验(表中“+”表示有,“-”表示无)。

实验组①②③④⑤

底物+++++

RNA组分++—+—

蛋白质组分+—4-—+

低浓度

+++——

Mg2+

浓度

———++

Mg2+

产物+——+—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酶P必须在高浓度Mg2+条件下才具有催化活性

B.蛋白质组分的催化活性随Mg2+浓度升高而升高

C.在高浓度Mg2+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D.在高浓度Mg2+条件下蛋白质组分具有催化活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由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组分、Mg2+的浓度,因变量是有没

有产物生成,底物为无关变量。第①组为正常组作为空白对照,其余组均为实验组。

【详解】A、第①组中,酶P在低浓度Mg2+条件,有产物生成,说明酶P在该条件下具有催

化活性,A错误;

BD、第③组和第⑤组对照,无关变量是底物和蛋白质组分,自变量是Mg2+浓度,无论是高

浓度Mg2+条件下还是低浓度Mg2+条件下,两组均没有产物生成,说明蛋白质组分无催化活

性,BD错误;

C、第②组和第④组对照,无关变量是底物和RNA组分,自变量是Mg2+浓度,第④组在高浓

度Mg2+条件下有产物生成,第②组在低浓度Mg2+条件下,没有产物生成,说明在高浓度Mg2+

条件下RNA组分具有催化活性,C正确。

故选C。

5.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

直方向上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影响动物群落垂直

分层的主要因素为食物和栖息空间。

【详解】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在占地面积相同情况下提供了更多空间,提高了生物对阳光等

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①正确;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②错误;

③影响植物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

关,③正确;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空间有关,④正确;

⑤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等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⑤正确;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光照决定的,⑥错误。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已知鸡的羽毛性状

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

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

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

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说明

控制鸡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为显性。

【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正交为Z^a(非芦花雄鸡)XZAW(芦花雌鸡),子代为ZAZ。、

ZaW,且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为ZAZAxZaW,子代为ZAZ。、ZAW,且全为芦花鸡,

A正确;

B、正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ZAZ。(杂合子),反交子代中芦花雄鸡为ZAZ。(杂合子),B正确;

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即ZAZaxZAW,所产雌鸡ZAW、Z°W(非芦花),C错误;

D、正交子代为ZAZ。(芦花雄鸡)、ZOW(非芦花雌鸡),D正确。

故选C。

7.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B.碳酸氢钠可做食品膨松剂

C.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D.焰火中红色来源于钠盐灼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不含二氧化铅,A错误;

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能使面团松软,可做食品膨松剂,B正确;

C.青铜是在纯铜(紫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黄铜为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两者均属于

混合物,不是铜单质,C错误;

D.钠元素灼烧显黄色,D错误;

故选Bo

8.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

0

V7m.0人0

y催化剂」

化合物1化合物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

C.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D.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

【答案】D

【详解】A.化合物1分子中还有亚甲基结构,其中心碳原子采用sp3杂化方式,所以所有原

子不可能共平面,A错误;

B.结构相似,分子上相差n个CH2的有机物互为同系物,上述化合物1为环氧乙烷,属于酸

类,乙醇属于醇类,与乙醇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B错误;

C.根据上述化合物2的分子结构可知,分子中含酯基,不含羟基,C错误;

0

D.化合物2分子可发生开环聚合形成高分子化合物__2_O_CH7_CH2_O--,口正

n

确;

答案选D。

9.某白色粉末样品,可能含有Na2s0八Na2sO3、Na2sz。3和Na2cO?。取少量样品进行如下

实验:

①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逸出。离心分离。

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BaClz溶液有沉淀生成。

该样品中确定存在的是

A.Na2soQNa2s2O3B.Na2so3、Na2S2O,c.Na2so「Na2co53D.DNa2so3、Na2CO3

【答案】A

【详解】由题意可知,①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透明溶液,说明固体溶于水且相互之间能

共存,②向①的溶液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变浑浊,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说明固体中存在

+

Na2S2O3,^±^SS2OT+2H=S;+H2O+SO21,离心分离,③取②的上层清液,向其中滴

加BaCb溶液,有沉淀生成,则沉淀为BaSCU,说明固体中存在NazSO*不能确定是否有

Na2SO3^Na2CO3,Na2SC)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Na2c。3与过量盐酸反应生成

二氧化碳,而这些现象可以被Na2s2。3与过量盐酸反应的现象覆盖掉,综上分析,该样品中

确定存在的是:Na2SO4sNa2s2。3,答案选A。

10.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氧化性:

A先变橙色,后变蓝色

淀粉KI溶液Cl2>Br2>I2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

B无砖红色沉淀蔗糖未发生水解

加入新制的Cu(0H)2悬浊液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Bj气体中含有不饱

C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的CCI4溶液和烧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氯乙烯加聚是可

D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蕊试纸变红逆反应

【答案】C

【详解】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漠离子被氧化为漠单质,但氯水过量,再加入淀

粉KI溶液,过量的氯水可以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无法证明漠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单质,A

错误;

B.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使体系呈碱性,若不加氢氧

化钠,未反应的稀硫酸会和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则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说明蔗糖没有发

生水解,B错误;

C.石蜡油加强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烧,与漠

发生加成反应使漠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

D.聚氯乙烯加强热产生能使湿润蓝色湿润试纸变红的气体,说明产生了氯化氢,不能说明氯

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是指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

应的方向进行的反应,而氯乙烯加聚和聚氯乙烯加强热分解条件不同,D错误;

答案选C。

11.化合物(YW4X5Z_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

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丫4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

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6

4

SB

PK

A.W、X、丫、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X

c.100~200c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W/

D.500c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X2Z3

【答案】D

【分析】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

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以下热分

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的是水,即W为H,Z为。,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

常温下为气体,则Y为N,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则X为B。

【详解】A.X(B)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故A错误;

B.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

X(H3BO3)<Y(HNO3),故B错误;

C.根据前面已知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的是水,若100〜200℃

14+4+11x5+16x8…〃

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W。,则质量分数[4+4+1]x5+[6x8+18x4x100%-736%,则说明不

是失去去4个出。,故C错误;

D.化合物网乩35。8・4力。)在500℃热分解后若生成固体化合物X2Z3(B2C>3),根据硼元素守

恒,则得到关系式2NH4B5O8-4H2O〜5B2O3,则固体化合物B2O3质量分数为

(11x2+16x3)x5

x100%«64.1%说明假设正确,故D正确。

(14+4+11x5+16x8+18x4)x2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2.Li-O2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

种光照充电巾。2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⑹)和空穴(h+),驱动阴极反

应(Li++e-=Li)和阳极反应(Li2O2+2h+=2Li++C>2)对电池进行充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金催

属化

锂电

C)2

2Li+

2。2=

反应口

池的总

,电

电时

A.充

有关

空穴量

电子和

产生的

与光照

电效率

B.充

负极迁

换膜向

离子交

极穿过

i+从正

时,L

放电

C.

2。2

0-=口

口++2

。2+2

反应

发生

,正极

电时

D.放

】c

【答案

极反

和阳

Li+)

++e=

应(Li

极反

动阴

,驱

空穴

子和

生电

极产

化电

光催

光照

电时

】充

【分析

+

+

极为

Li电

金属

电时

,充

图示

结合

O2,

2Li+

i25=

应为L

总反

电时

则充

),

+O

=2Li

+2h

(LiO

2

22

答。

此作

极;据

为正

电极

催化

极,光

为负

i电极

金属L

电时

;则放

阳极

极为

化电

,光催

阴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