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形象分析》8900字_第1页
《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形象分析》8900字_第2页
《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形象分析》8900字_第3页
《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形象分析》8900字_第4页
《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形象分析》89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白鹿原中的朱先生形象分析目录TOC\o"1-2"\h\u19424引言 -1-2459一、儒家精神践行者 -1-20147二、伟大的失败者 -4-24067三、延续与传承 -6-引言《白鹿原》以新旧革命为小说广阔的历史背景,塑造了一位具有儒家传统文化特征的儒者形象。本文深入分析小说中精神领袖——朱先生的形象,朱先生的生存哲学与精神思想,诠释了儒家“修身”、“齐家”、“平天下”之志,启迪当代人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科学审视,倡导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回归。在那样一个提倡科学、自由、民主的时代,类似于儒家的传统文化似乎已经穷途末路了,人们不再学习儒家思想,转而为马克思主义、三民主义奔走呼号。在这样的一个时期,仍然有一位儒家学者身体力行,以儒家的行为准则要求自己,成为了整个白鹿原的“精神导师”。他一个传统文人的身份,却备受国共两党的尊崇,这充分体现了朱先生的特别。面对乱世,朱先生依然坚持不懈地践行着儒学理念,为国为民,诠释着一个乱世中的圣人形象。虽然他最后并没有实现他的理念,但是他的精神已经使人们受用不尽了。一种思想,一种文化,在兴盛的时候拥有众多的践行者并不难,难的是在其衰落时仍有人为其不离不弃。朱先生就是这么做的,在危难之际,朱先生保存了儒家的精神、文化,之后这样的人一直都有。这也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一、儒家精神践行者在《白鹿原》小说世界里,朱先生是一个“显赫”的存在。他的“显赫”不是缘于他的权势与地位,也不是他在小说叙述结构中的关键性作用,而是来自他的精神,他的人格,他所抵达的道德高度和人生境界。朱先生可以说是一位纯粹在儒家文化中成长的人,继承了儒家的正统思想,在多灾多难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秉承儒家之奥义,以其不渝的儒学理念,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了优秀历史文化发展下的完美人性,成为白鹿原的精神领袖。朱先生的第一次亮相,就被披上了神秘光环。大雪纷飞,人迹罕至,白嘉轩发现了积雪里的一株奇异植物,悄悄埋好,跑去请教朱先生,先生让他画下来,先生告诉他,这画的不是一只白鹿么?由此,白嘉轩开始了阴谋规划,展开了白嘉轩与鹿子霖两家的世代恩仇,白鹿原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形形色色人物命运的生生死死悲欢离合,一出大戏拉开了序曲。从这个意义上看,朱先生是大戏的启幕人。朱先生稔熟农事与节气的关系,善于观测天象,这让他常常无意中给村民的农事帮了大忙。他还善于从常理出发,推测一些时间的前因后果,他指引丢牛人很快找回了牛。小说这些细节的描写突出了朱先生不是那种耽于玄思坐困书斋的人。这是朱先生务实精神的体现。乡亲们奉他为“神”。朱先生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朱先生反复说:“我不是神,我是人,我根本不信神。”[1](24)他甚至亲自动手推倒了四吕庵,即白鹿书院里不知何人所塑的四座神像。在这些地方,朱先生与孔子是一脉相承的。朱先生是一个“仁者”。他的只身赴方昇大营劝退20万清兵,为的是不让生灵被涂炭。他的唯一武器就是他对大局的清醒分析,清廷已为朽木,枝枝叶叶的修补已无济于事,唯一选择只能是顺时利世。朱先生拒绝任何官职官衔,他却出任赈灾副总监,为了帮饥民度过灾荒,朱先生破天荒地担任了这个职务。他德高望重,名震四方,舍朱先生,谁也担不了这个担子。“这个肥缺给了谁,谁就会在本年内成为本县首富。”(337)朱先生一身正气,保证了赈灾物资真正用在了灾民身上他四处巡视,以身作则,不吃招待宴,率先吃舍饭并要求赈灾委员也得吃舍饭。朱先生一介书生,却情系民生心忧天下,普及苍生的宏大抱负让他时时刻刻把百姓冷暖放在心头。朱先生是一个“智者”。鹿兆鹏火烧白鹿粮仓,朱先生不再执教白鹿书院,辞去了师范学校校长职务,重修县志成了朱先生后半生的事业,他自嘲“不过是一个陶钵”。他对白鹿原上的复杂斗争有着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国共合作北伐时期,朱先生曾以“不论是谁,只要不夺我一碗包谷糁子我就不管他弄啥。”基本持观望态度。一场风搅雪,朱先生动摇了滋水县水深土厚,民风淳朴的评价。黑娃成了土匪,洗劫了白鹿两家,打折了白嘉轩的腰。“噢!这下子是三家子争着一个鏊子啦!原先两家子争一个鏊子,已经煎得满原都是人肉味儿;而今再添一家子来煎,这鏊子成了抢手货忙不过来啦。”(257)形象的比喻中,自有朱先生的评判。朱先生的独立人格在这里得到了充分表现。朱先生从不参加不介入政治活动和党派纷争,他以一个独立的旁观者的身份,看待发生在身边的这些政治、军事冲突。“在他看来,生活有比政治军事斗争更多更丰富更广大的内容,而百姓应该有自己对生活的选择和安排。”[2]朱先生作为一个局外人,对形势有清醒的认识他做出的“天下是朱毛的”判断,既来自现实的观察,也来自民心向背的把握。他认为:“而今这个鸡飞狗跳墙的世道与三民主义对不上号吆!”他由此而提出:“共产党得了天下以后会怎样,还得看。”这也正是古陶钵以古鉴今的历史价值。实际上他也看到了共产党执政后的一部分事实。对于未来,他看得较之兆鹏兆谦要冷静得多。他并不认为未来是美好的前景是光明的,甚至在朱先生看来,“折腾”仍将难以避免。朱先生留下的后事安排的遗言,不幸一一被证明了朱先生对事实发展的了然如指掌。朱先生墓中留下的那方砖头刻下的字赫然在目: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这已不只是道德主体的自律自戒,而涉及人的存在社会的存在的某种规律性总结”。[3]但朱先生又不是一个“完人”,他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白鹿原广泛传播着朱先生的一些生活箴言:“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来的银钱是催命鬼。”这类从长久生活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反映了皇权专制和自然经济条件下小农耕作的生存之道。一种弱者的生存哲学,一种对欲望的反拨。[4]朱先生一辈子拒绝与洋字沾边,对近代工业文明,朱先生持排斥态度。不过辛亥革命倡导的放脚剪辫子,朱先生很是认同,可见他并不是一位一味守旧的人。田小娥化蝶,白鹿原瘟疫成灾。朱先生怒斥为田小娥修庙的主张,力主把田小娥装到瓷缸里封严封死,就埋在她的窑里,再给上面造一座塔,叫她永世不得出世。朱先生俨然如法海和尚之以雷峰塔永镇白蛇于塔下。朱先生认为,小娥化蝶制造瘟疫是妖媚之举,“人妖颠倒,鬼神混淆”,理当封杀。朱先生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卫道士形象引人注目,他的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决定了他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其实,朱先生与习传宗法的不一致在他修缮白鹿书院时亲手推倒神像的举动中就显露无疑了。但是,作者又让朱先生向“吓得发痴发呆的工匠们”公开宣称:“我根本都不信神”,则恐怕是一处想当然的败笔。因为无法解释公开宣称不信神的朱先生如何可能对白嘉轩翻修祠堂表示赞赏。难道祠堂里的事与信神无关么?同样无法解释白嘉轩在大旱时节主持隆重的祭神祈雨仪式时,作者何以不安排朱先生出场指斥一番。后两处情节分明透露出,朱先生懂得:习传宗法虽然需要批判性检省,但包括民众信仰生活在内的习俗传统如果没有直接危害则不应随意惊扰。随意惊扰的后果不啻于破坏民众的生活基础,进而可能使得上述检省由于失去基本依托而丧失实践效用。朱先生对事关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表现了他的坚定的民族主义立场和浩然正气。朱先生题赠中条山战役的抗日名将:砥柱人间是此峰。这其实也是他个人一生的写照。作品写八位老先生奔赴前线,临行前夕,有一场小宴,朱先生破天荒开起了玩笑,把朱白氏拉到席上敬酒,那一番亦庄亦谐的戏语,一下子把拟圣人拉为了“凡人”这也属于可不写的,但却写得真切动人。作品塑造朱先生多从大事大处落笔,如劝退清兵、赈灾,如讲《乡约》,如“学为好人”等等,总感觉可敬却难以让人亲近可爱,倒是这些日常细节,揭示了朱先生内心的那种温情私情。朱先生这个形象也就立体化了,日常化了,凡人化了。小说写朱先生编撰县志,短缺经费,无钱复印,已是难得一笔。而临终前在家理发这一场景,更写得感人至深至切。鹿兆谦新婚之夜把妻子高玉凤叫为“妈”,为“理发”这一场景的出现已做了铺垫。“朱先生的脸颊贴着妻子温热的大腿,忍不住说,‘我想叫你一声妈’朱先生扬起头诚恳地说,‘我心里孤清得受不了,就盼着有个妈’,说罢竟然紧紧顶瞅着朱白氏的眼睛叫了声‘妈——’,两行泪珠滚滚而下。”(632)没有朱先生与朱白氏两人眼睛的对峙,情感就无从落实而陷于飘渺。朱先生从儿时的记忆深处,涌出的对于母亲,对于妻子,对于亲人的吁求和渴盼,把他的内心的孤清表达得细致而真切。面对死亡,朱先生表现了他对生的挚爱和感恩,对死的豁达和通透。这是一颗孤独而高贵的心灵。凡有鲜明自我而又卓尔不群者,皆与孤独终生相伴。孤独只属于意志坚强而富于思想的人。朱先生在白鹿原上往往离群而索居,他与他的那七位编县志的同仁,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小说也涉笔不多。“朱先生的孤清来自他精神上的高蹈与超越,他所代表的白鹿精神与现实世界的难以弥合的距离,朱先生希望白鹿原希望尘世是一个理想的世界,但清醒地看到,这个理想遥不可及。”[5]朱先生是白鹿原,或者说是古老中国乡土社会的一棵参天大树。但他绝不是“完人”,因而才更具艺术的真实性、可信度与人性深度和审美价值。随着乡土社会的解体,在社会结构新旧交替之时,朱先生生命之树轰然倒下。不过,他留给我们的思考却不会终止。二、伟大的失败者朱先生一生践行着为国为民的宗旨,也做了众多利国利民的事迹,备受人们的尊崇。虽然如此,但行文中流露出的却依然是朱先生对这个世界正在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变化的无可奈何,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朱先生南游讲学,本想弘扬儒家关中学派的正统思想,不了讲学不成,却遭难过有人的讥笑,于是慨然叹曰:“南国多才子,南国没学问”。他游学的失败,正是儒家文化衰落的象征,朱先生阻止不了。回乡重开白鹿书院,本想把儒家学说传授给下一代,但是当城里的新学成立不久后便宣告倒闭,朱先生也阻止不了。白嘉轩带来了罂粟,之后蔓延成灾,朱先生犁烟苗、毁罂粟,一度遏制住了这股风潮,但不久之后罂粟又蔓延整个白鹿原,朱先生虽痛心疾首,却也阻止不了。在方升率二十万清兵围攻西安时,朱先生亲身前往劝退了方升及其军队,使西安免受兵灾。但是在数年之后,刘镇华的镇嵩军围困西安八个月,西安城内军民死伤惨重,这次朱先生也阻止不了了。朱先生后来专注于编修滋水县的县志,这是他在对世事感到无可奈何之后的无奈之举。而在之后朱先生号召八君子前往抗日前线抗战,则表达了朱先生对现实的愤懑与愤怒的呼喊,他本想通过行动激励同胞抗日,但当知道兆海死亡真相之后,打击更重。而他给兆海写的那对挽联也成了莫大的讽刺。朱先生虽然儒学知识深厚,但是他却在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方面过于保守。在新文化方面,朱先生不接受新学,在新式学堂蔓延后,朱先生关闭了学院,不再教学,他形容自己是一只陶钵,“朱先生解释说:‘陶钵嘛只能鉴古,于今人已毫无用处。’”(181)他形容自己是一个过了时的人,只能给众人当做一面了解过去的镜子,因而它选择了编修县志。在对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朱先生是有去了解过的,但他也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态度去审视二者的同异,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与兆鹏的对话时“朱先生却竟自说下去:‘我管‘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大同小异,一家主张‘天下为公’,一家昌扬‘天下为共’既然两家都以救过扶民为宗旨,合起来不就是‘天下为公’吗?”(329)显然朱先生不是一味只读圣贤书,他关注时事,会去了解国共两党宣扬的主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生活方面,朱先生是儒家宗族秩序的最大的维护者,“白鹿原的社会是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族权牢牢地控制着这里的农村社会”。[7]朱先生是族长白嘉轩最大的依仗。他认为“耕读传家”是一个普通百姓最好的生活方式。他一贯宣扬“房是招牌地是累,攒下银钱是催命鬼”,这是他对财富的看法。这些都显示出了朱先生对宗族社会约束下的小农经济的推崇以及自觉的维护。他甚至不穿一丝一袜的“洋货”,朱先生死后,因儿媳给他穿错了白线袜而不肯放平自己的双膝,直到妻子给他换上了布袜,“朱先生的双膝立时不再打弯,平展展的自动放平了”。(634)这表明了朱先生对“洋货”的态度,也代表了他对新生事物的态度——不提倡也不接受。但毕竟这些都是时代的潮流,横埂在其中的一切都将被摧毁。朱先生目睹这一切,也明白这一切,但他依然没有选择改变,这是他自己的坚守,也是儒家传统文化能够再次复兴的信心。“白鹿原最好的一位先生死掉了!”朱先生恬静地归去了。其实,他极为留恋尘世人伦的乐趣和山川的俊秀美景,他踏遍滋水县,召集子孙,无不是对生的渴望。而他的道义之心与铮铮傲骨不允许他有丝毫的苟且,他必须寻找一个更合适的地方。因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平天下的愿望在他毕生的努力下看到的仍旧是乱世,他深深感到宁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望,从内心体会到了被人类精神家园放逐的苦楚,人穷则返本,未尝不呼父母也,当他情不自禁地称呼其妻子为“妈”时,热泪滚滚。朱先生是人民的保护神与救世主,他以天下为己任,哀民生之多艰,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与正义凛然的铮铮傲骨。朱先生的一生代表了儒家的最高理想。他修身,具有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儒家品格;他齐家,始终以白鹿精魂为治家理念,经营着耕读传家的传统;更重要的是,他心中有人民有国家,并毕其一生奉献给了自己忠于的事业与理想,具有为民请命杀身报国的平天下之志,是白鹿精魂代表的儒家文化的精神领袖。他的失败,虽然不能避免,但一点也不能掩盖他的贡献,即使失败,他也是伟大的失败者。辛亥革命成功后,清代皇帝被推翻,冷先生回来传达这一事情时,素被敬仰的白嘉轩也很迷茫以后要走的路,他找到姐夫朱先生。朱先生写出“乡约”,以德业为首,以礼俗相规,乡约中贯穿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和伦理美德,从而印证了不管是在任何一个时代,儒家的思想都是要坚守的。朱先生成为为白鹿原百姓指路引航的灯塔,而白嘉轩是具体的实践者。朱先生为了抗击日本的侵略,毅然地丢却他最爱的书本,以一个国民的身份不畏死的精神号召国共两党来抗日。朱先生确实是一个能够用自己的亲身实践来指引着白鹿原上的百姓们,那个后代的孩子们如何成为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他的“精神领袖”的概念外延,也正是作者陈忠实对传统儒学的大力推崇和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大力发扬的结晶。但是,朱先生的人生境界里又有无限的悲哀。洋溢着激情和热血参加抗日战争,却因国共两党的内战而失败,朱先生觉得丢尽了颜面,发誓:“我的娃娃不当兵。”是贪生怕死吗?不是,是一种绝望,对当时历史时代的绝望,是对“攘外必先安内”的绝望,是对军队的绝望。朱先生的精神里出现了怀疑,到底什么才能挽救支离破碎、风雨飘摇的中国,在几十年过去之后,朱先生的坟墓被挖开的时候出现了传奇的一幕:砖上刻着字: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折腾到何日为止。历史再次证实了朱先生的预言成真了,同时,也完结了朱先生传奇的一生,其中的悲痛与意蕴却是用语言难以表达的。他的恬然归去不是儒学的最后失落,而是一种文化的返本,这也正预示了儒学文化在20世纪末的必然重生。三、延续与传承陈忠实说:“《白鹿原》的时代背景是封建体质基本瓦解和社会新秩序建立的过度时期,所以我特别希望塑造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典型,最后想到牛先生(牛兆濂)——他是白鹿原上最后一位传统思想、传统道德、传统人格的传人,以他为原型的朱先生虽因时代原因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却在精神层面承载了中国文人的太多优秀品质。”[9]儒家文化源远流长,屹立数千年而不倒。期间经历过辉煌的鼎盛时期,也出现了“焚书坑儒”时期的极度低潮,但却总是能再度兴起。究其原因,除了儒家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以深深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外,就是不管在何种时代,总有一批又一批的儒家学者延续和传承着儒家文化的精髓。在儒家文化的衰落时期,仍不离不弃,守护着儒家思想与文化,等待着它的再一次兴起。正如朱先生做的那样,这样的人从来没有消失过。自五四运动以来,儒家传统文化饱受冲击,在一段时间内曾被拒绝在文学的大门之外。但悠悠五千年的文化生命力是何其强大,于是在40年代以来,儒学开始以各种形式与文学接轨。不同时代的作家对儒学文化的思考与态度体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的生存状态,也创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带有儒家文化色彩的人物。而这些人物身上所体现的高尚人格,代表了他们对儒家文化精神的延续与传承。老舍的《四世同堂》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钱墨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诗人,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忙着他的吟诗、赏花、喝酒、作画,闭门谢客,即使有客人来访,也只是把大门拉开一笑道缝隙。清高自傲,不为柴米忧心,只有诗画能使他内心有无限的平和与快乐。在他身上没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却有着儒家文人的“既知世事不可为,不如营己以一桃园”的隐士心态。他有儒家“雅”的特征,《论语.雍也》亦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但其身上还体现了“雅”之外也有杀身成仁的刚直精神。在国家危难之际,他的古朴与清高便化为刚直不阿的气节。他一面鼓舞年轻人迎着炮火前进,一面自律“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当侵略者的锁镣真的加身时,他傲然表示:“我很爱我的命,可更爱我的气节!”钱墨吟的身上有着古往今来众多人物的影子,颜真卿,文天祥,夏完淳,杨继胜,史可法等等。这样连接起来的是一折中华民族与儒家文化的曲折的发展史。正如朱先生领着七君子毅然投身抗日前线一样,在国家危难之际,文弱的儒家文人也能爆发出惊人的勇气,这是古往今来一脉相承的。但是与朱先生比起来,钱先生的改变更为彻底,朱先生始终放不下他的文人性质。朱先生为死去的鹿兆海写挽联,发表抗日宣言,上前线,但是最后被残酷的现实击倒。也在那个时候,朱先生意识到以后的中国会是共产党的。在县志里对共产党军队的称呼由“共匪”转为“共军”,是朱先生看法转变的表现。朱先生虽然没有和钱先生一样成为一名战士,但它却是在为那些战士书写着历史。时代继续发展,在改革开放后,儒家文人更多的是思考时代变迁下的对中国命运和未来的思考。新的时代赋予儒家文化新的使命——如何为中华文华寻找新的出路。张炜一直秉持着对当代知识分子精神,理想的追求和对民间信仰的坚守。他的小说有益于世道人心,拥有着以一贯之的道德激情。在其作品《能不忆蜀葵》中成功塑造了坚守传统儒家人物精神的桤明。桤明守理法,重情义,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着迷于对艺术追求的同时,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恪守着一个传统知识分子应当遵守的本分;他重功利,追求成就感,充实感,有着类似古代儒学名士“兼济天下”的理想抱负;他遵从儒家中庸思想,在为人方面处处有礼有节,处处坚持与人为善,但又有着自己的道德原则,不让自己的行为冲出道德的底线。“桤明对所谓‘现代’深感忧虑,担忧无可奈何,在艺术方面取得一番成就之后,有同感与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相去甚远,反而有一种失落的,空荡的,虚幻的感觉。”[9]桤明的困惑与反思代表了当代一些知识分子的良心。这与朱先生何其相似,无论身处何种时代,都谨守儒家思想,为了儒家文化的发展竭尽全力,悲天悯人。一种文化如果要保持长久的鲜活的生命力,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完善自身,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适者生存。朱先生并不是一个文化革新的开拓者,他是一位坚守者,坚守着儒家文化最纯粹的传统,而将创新留给了后来者。桤明无疑是一位先行者,他苦苦思索着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在一起,使这个世界不再那么喧嚣、急躁。桤明不但朱先生等人身上的传统的儒家思想文化,并不断将其与时代的发展相结合,使其不断产生新的活力。就是这样在无数个朱先生一样的人的坚持与发展下,儒家思想文化得到不断的延续与传承,生生不息。结语朱先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复杂不会掩盖他的光辉。朱先生所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复杂不能掩盖这个文化的光辉,但光辉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全盘继承。而且,全盘继承不可能以儒学论,其一,他一直处在发展中,一直在与时俱进;其二,我们处在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原儒是农业经济与春秋战国纷争的思想产物,是那个时代为了解决那个时代困惑而提出的,其中当然包含有历史性的普遍性的内容,需要我们挖掘整理文化的传承永远是在发展中,在创造性的转换中。虽然在历史的潮流中朱先生也存在着矛盾和旁徨,但是不难看出作者对朱先生所寄寓深切的期望。在关中这样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精魂的地方,朱先生就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刀枪的力量,但是是一种信仰,一个目标,一个支撑,恰是这样的一个灵魂能够挽救剥落零碎的中国。朱先生默默地走了,他死得其所,不用蒙脸纸,他不会愧对祖先,因为他竭尽全力实现儒家之要义,素面朝天,无愧于心,有的只是屈原式的天问。不用棺材,因为他相信只有现世和道义的不朽,尤其是先生墓中合卯的方砖,是对红卫兵自掘坟墓者莫大的嘲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