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课件_第1页
人机工程学课件_第2页
人机工程学课件_第3页
人机工程学课件_第4页
人机工程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第二章 人体感知(二)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人机工程学运动系统是人体完成各种动作和从事生产劳动的器官,主要由骨骼、关节和肌肉三部分组成。人体的运动是以关节为支点,通过附着于骨面的肌肉的收缩,牵动骨骼改变位置而产生的。在运动过程中,骨是运动的杠杆,关节是运动的枢纽,肌肉是运动的动力。三者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调节下协调一致,随着人的意志,共同完成各种动作。2.7运动系统的机能及其特征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人体内的肌肉依其形状构造、分布和功能特点分为三种类型的

肌肉。第一类是骨骼肌也叫横纹

肌,通过腱与骨骼相连。骨骼肌

的收缩能力强,其运动受意志支

配,人体运动主要与骨骼肌有关,但用力不能持久。第二类为平滑

肌,构成人体某些器官的管壁。

第三类为心肌,分布在心脏的房

室壁口,组成心肌层。人体工学

所研究的仅限于骨骼肌,因为它

的活动受神经系统支配,能随人

的意志运动,控制人体位置的变

化。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2.7.1肌肉的工作机理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人体的骨骼肌共有400多块,占成年男性部总重量的40%,约占女性体重的35%,骨骼肌的形状一般有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四种,表面为肌膜包裹,里面由许多排列成的肌纤维构成,并有一定的辅助装置及其自身的神经和血管。肌肉的基本机能是将生物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或动能,这种转变是靠肌肉所具有的收缩性来实现的,肌肉的这种生理特性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进行的。肌肉运动的基本特征是收缩与放松,收缩时长度缩短,横

断面增大,放松时则成相反变化。其机理是因为肌原纤维是由

许多肌微丝;另一种是较为细长的肌动蛋白微丝。肌肉的收缩

就是由于两种肌微丝的蛋白之间不断地结合或离解,从而使肌

动蛋白微丝在相邻的肌球蛋白微丝之间滑动而向肌节中心靠扰,使肌节缩短,放松时则与此相反,如图2—23所示。2.7.1.1骨骼肌肉的特点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肌肉收缩时的力学特征的不同表现,主要取决于负荷(阻力、重量)的大小。a、潜伏期负荷增大时,从肌肉受到刺激到肌肉开始缩短的时间间隔变长,即潜伏期延长,如图2—15所示。b、缩短程度图2—16所示为人体右胸在肌负荷与肌肉缩短程度,速度的关系,当负荷较大时,肌肉的缩短程度较小。2.7.1.2肌肉收缩的力学特征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c、缩短速度人体右胸大肌在负荷较大时,肌肉缩短速度慢。肌肉收缩速度与待收缩量成正比。在某一负荷下,肌肉收缩时,最初缩短速度较快,随着肌肉的缩短,收缩速度渐慢,到

最后缩短值时,缩短速度为零。这一关系可用下式表示。式中——观察瞬时的收缩速度;

St——可完成的收缩总量;

S——已完成的收缩量;

B——常数。常数B决定整个收缩过程的快慢,其值主要由施于肌肉的负荷决定,即负荷增大,B值减小,因此,负荷很小时肌肉收缩得快,反之收缩变慢。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肌肉的力量来自肌肉收缩,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称为肌肉力。人的一条肌纤维所发挥的力量约为

0.01~0.02N,肌力是多条肌纤维的收缩力总和,肌肉的最大肌力为每平方厘米横截面上30—40N,由此可见一个人的肌力大小取决于其肌肉横截面面积的大小,同时肌力还与收缩肌肉的长度有关,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肌肉对骨发生作用的机械条件等有关,此外与施力姿势、施力部位、施力方式和施力方向也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在这些综合条件下的肌肉出力的能力和限度才是操纵力设计的依据。2.7.2肌肉的力量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表2—7身体主要部位肌肉所产生的力(N)肌肉的部位手臂肌肉上臂肌中的肌肉手臂弯曲时的肌肉手臂伸直时的肌肉姆指肌肉背部肌肉(取于屈伸肌)力的数值男右3822842842251181196左36327422420698女右21612720617688696左19612719616778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图2—26所示在直立姿势下弯臂时,不同角度时的力量分布,以图中可了解到在70°处可达到最大值,即产生相当于体重的力量。是许多操纵机构(例如方向盘)置于人体正前上方的原因。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手臂的角度(℃)拉

力推

力左手右

手左

手右手向后向前180(向前平伸臂23024019023015019025014019012016019012016090(垂臂)15017010016060110120100160向上向下1804060608015070808090120801101001209080901001206070908090向侧向侧180609040601507090407012090100507090708050706080906080表2-8手臂在坐姿下对不同角度和方向的操纵力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图2—28表示坐姿时足在不同位置上脚蹬力大小,图中的外围曲线就是足蹬力的界限,箭头表示用力方向,可知最大蹬力一般在膝部屈曲160°时产生。肢体所有力量的大小,都与持续时间有关。随着时间延长、人的力量很快会衰减。例如,人的拉力由最大值衰减到四分之一数值时,只需4分钟。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肢体动作速度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肢体肌肉收缩的速度。不同的肌肉,收缩速度也不同,如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快纤维收缩速度也快。通常一块肌肉中既有慢肌纤维,也含快肌纤维。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时而使慢肌纤维收缩,时而肌纤维收缩,从而改变肌肉的收缩速度。收缩速度还决定于肌肉收缩时所发挥的力量和阻力的大小。发挥的力量愈大,外部阻力愈小,则收缩速度愈快。表2—9人体各部位动作速度与频率限度动作部位动作速度与频率手的运动(cm/s)35控制操纵杆移动(cm/s)8.8~17手指敲击的最大频率(次/s)3~5旋转把手与驾驶盘(r/s)9.42~29.46身体转动(次/s)0.72~1.62手控制的最大谐振截止频率(H2)手的弯曲与伸直(次/s)0.81~1.2脚掌与脚的运动(次/s)0.36~0.722.7.3肤体的动作速度与频率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2.8.1反应时反应时又称反应时间,是指刺激作用于人后到人明显的反应开始时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人接受刺激时并不会立即有反应,而有一个发动过程,这种过程包括刺激使感觉器产生活动,经由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神经中枢,经大脑加工后,再由传出神经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的反应,这些过程所需时间的总和称为反应时间,有时也叫反应的潜伏期。2.8

人的反应特征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反应时可以作为成就的指标及内部过程复杂程度的指标。对一件工作越熟悉,反应时间就越快;内部过程越复杂,反应时间就越长。反应时间分为两部分组成:一是反应知觉时间即自出现刺激到开始运动反应的时间;二是运动时间即运动过程时间。RT=tz+td式中:RT——反应时间tz——反应知觉时间

td——运动时间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a、刺激不同的感觉器官这里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刺激作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其反应时间是不同的,见表2—10各种感觉器官的简单反应时。其二是刺激作用于同器官的不同位置,其反应时间也不相同。2—10各种感觉器官的反应时间感觉器官反应时间(ms)触觉110-160听觉120-160视觉150-200冷觉150-230温觉180-240嗅觉210-390痛觉400-1000味觉330-11002.8.2.1

刺激对反应时的影响2.8.2

影响反应时的因素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b、刺激的性质与强度人对各种不同性质刺激的反应时间是不同的,见表2—11。对于同一种性质的刺激来说,一般情况是对弱刺激的反应时间较长,刺激增加到中等强度与极强时,反应时间短。2—11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时间刺

激反应时间光176电

击143声

音142光和电击142光和声音142声音和电击131光、声和电击1272—12不同强度刺激的反应时间(ms)刺

激对刺激开始的反应时间对中间的反应时间声中强度弱强度阈限119184779121183745光强弱162205167203Ergonomics人机工程学c、刺激的清晰度和可辨性刺激信号与背景的对比程度也是影响反应时间的一种因素,信号愈清晰易辨认,则反应时间愈短;反之,则反应时间延长。因此,在设计灯光信号时,要考虑信号与背景的亮度比;设计标志信号时,要考虑信号与背景的颜色对比;设计声音信号时,要考虑信号与背景的信噪比及频率的不同等。例如,在重要的控制室里要求有一定的隔光、隔音措施,就是为了保证操作者的反应速度。当刺激信号的持续时间不同时,反应时间随刺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表2—13为光刺激时间对反应时间影响的实验结果。由表中数据可知,刺激信号的持续时间越长,反应时间越短。但这种影响关系也有一定的限度,当刺激持续时间达到某一界限时,再增加刺激时间,反应时间却不再减少。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表2—13光刺激时间对反应时间的影响(ms)光刺激持续时间36122448反

时间191189187184184此外,刺激信号的数目对反应时间的影响最为明显,即反应时间随刺激信号数的增加而明显的延长,见表2—14。对于需要辨别两种刺激信号时,若两刺激信号的差异愈大,则其可辨性愈好,即反应时间愈短;反之,其反应时间愈长。表2—15为几种刺激的可辨性对反应时间的影响。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表2—14可选择的刺激数目对反应时间的影响刺激选择目

反应时间(ms)11872316336444345485653275708603961910622表2—15刺激的辨别难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要辨别的刺激白和黑红和绿红和黄红和橙红和橙(加25%红)红和橙(加50%红)红和橙(加75%红)10和13mm线段10和12.5mm线段平均反应时间(ms)197208217246252260271296298要辨别的刺激10和12mm线段10和11.5mm线段10和11mm线段10和10.5mm线段相差

16Hz纯音相差

12Hz纯音相差

8Hz纯音相差

4Hz纯音平均反应时间(ms)305313324345290299311334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在实际操作中,反应时间还与操纵器、显示器的设计有关,操纵器与显示器的形状、位置、大小、操纵器的用力方向、大小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时间。例如,线条运动能在视觉中枢引起有效的冲动发放,视觉显示中大量运用线条和指针是有根据的。如果用数字进行状态显示,效果将很差。又如红光和绿蓝光在神经系统引起完全不同的反应,所以不同颜色的照明有质的区别。因此,研究操纵器、显

示器设计的人体工学因素就成为提高系统工效的重要途径

之一。人的反应速度是有限的,一般条件反射反应时间为

0.1~0.15s,听觉反应时间稍高。连续工作时,由于人的

神经传递存在着0.5s左右的不应期,所以需要感觉指导的

间断操作的间隙期一般应大于0.5s;复杂的选择反应时间

达1~3s,要进行复杂判断和认知反应的时间平均达3~5s。因此,在人机系统设计中,必须考虑人的反应能力的限度。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人的反应分三个连续的时期:一是前期即从预备信号到刺激,二是反应时间即从刺激到肌运动,三是后期即从明显反应开始到反应结束。反应前期即反应准备状态,前期时间太短,可能没有做好反应的准备,如果前期时间太长,准备又会松懈。一般2秒左右的前期时间比较合适,但这存在个体差异。一般的田径赛跑,前期时间定为1.5秒为佳,表2—16为前期准备时间与反应时的关系,可见在前期准备时间在1~2秒比较好,其反应时间短,标准差小。表2—16准备时间对反应时的影响准备时间(s)0.5124平均反应时(nm)335241245276标准差(nm)644351562.8.3.1人的准备状态2.8.3

人的主体因素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如果把刺激时间看成是预备时间,其研究结果如图2-29

所示。可见间隔时间为1

s时的反应时间最短,其次是2s。该研究还指出发现间隔为1~9min出现一个信号的效

率,比发现间隔为10~15s出现一个信号的效率要低10倍。另外,心理上的定向作用也会影响反应时间。例如,事先要求操作者在反应中监视某一“事故信号”,由于这种定向(定势)作用,操作者观察这个“事故信号”的反应速度会显著提高。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复杂反应包括选择反应和辨别反应,这些反应由于在反应潜伏期中包括识别,判断和选择等因素的影响,其反应时间比较长而且错误反应的次数,会随刺激复杂程度的加大将随之增加。表2—15刺激的辨别难度对反应时间的影响要辨别的刺激白和黑红和绿红和黄红和橙红和橙(加25%红)红和橙(加50%红)红和橙(加75%红)10和13mm线段10和12.5mm线段平均反应时间(ms)197208217246252260271296298要辨别的刺激10和12mm线段10和11.5mm线段10和11mm线段10和10.5mm线段相差

16Hz纯音相差

12Hz纯音相差

8Hz纯音相差

4Hz纯音平均反应时间(ms)3053133243452902993113342.8.3.2复杂反应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人不同年龄时期的反应时也不同,从幼儿到25岁这一时期反应时随年龄增加而逐渐缩短,起初减少得很快,以后放慢。年龄时间2.8.3.3年龄因素人机工程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Ergonomics人体各部位动作一次的最少平均时间见表2—17。由表可知,即使同一部位,但动作特点不同,其所需的最少平

均时间也不同。另外,对于手的动作,随着出手距离增加,反应时间相应加长,见表2-18。出手距离(cm)204060平均反应时间(ms)525596670标准差(ms)507174表2—18反应动作距离与动作时间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