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0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题跋(bá)挑衅(xìn)推崇(chǒng)眼花瞭乱(liáo)B.遒劲(jìn)斟酌(zhēn)蹒跚(pán)自出新裁(xīn)C.纤维(xiān)记载(zài)频临(bīn)潜滋暗长(qián)D.上溯(sù)鲜腴(yú)倔强(jué)摩肩接踵(zhǒng)【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推崇(chǒng)——chóng,眼花瞭乱——眼花缭乱;B.遒劲(jìn)——

jìng,自出新裁——自出心裁;C.记载(zài)——

zǎi

,频临——濒临

;故选D。2.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______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游客______于苏州园内,聆听着悦耳的鸟语,会觉得自己已经和景色融合在一起了。苏州园林设计独特,门窗而富于变化,长廊精美而______,整个园子充盈着浓郁的诗情画意。A.传承瞻仰简朴别有用心B.传承徜徉简朴别具匠心C.传播瞻仰简陋别有用心D.传播徜徉简陋别具匠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第一空:“传承”指对前人的经验进行传授和继承并发扬发展的过程;“传播”指广泛散布。结合“此次园博会中的苏州园,了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用于形容苏州园继承并发扬发展苏州园林经典的造景手法,故使用“传承”更为恰当;更多优质资源可进入/第二空:“瞻仰”指怀着崇高的敬意、严肃而恭敬地看着某人或某物。徜徉:安闲自在的徘徊。结合“游客于苏州园内”可知,句中所填词语要表现的是游客在苏州园中流连忘返,故使用“徜徉”更为恰当;第三空:“简朴”指朴素简单。“简陋”指简单而鄙陋。结合“门窗而富于变化”可知,句中所填词语是要突出苏州园中门窗设计朴素简单,故使用“简朴”更为恰当;第四空:“别有用心”贬义词,指言论或行动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结合“长廊精美而”可知,句中所填词语要突出的是苏州园长廊设计上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故使用“别具匠心”更为恰当。故选B。3.选出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享受平凡,并不意味着放弃奋斗。①我们依旧对生活抱有热情和憧憬,不过我们对幸福人生的理解更加深刻通透了。②我们虽然懂得了如何取舍,而且懂得了生命中哪些东西是最重要的。为了心中的目标,我们依旧在努力。A.“享受”是动词,“我们”是名词,“通透”是形容词。B.“放弃奋斗”“热情和憧憬”“幸福人生”分别是主谓短语、并列短语和偏正短语。C.①句中画线语句中“理解”充当该句子的主语成分。D.②句中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虽然”改成“即使”。【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A.有误,句中“对”是介词;B.有误,“放弃奋斗”是动宾短语;D.有误,本句中关联词语搭配不当,应把“虽然”改成“不但”;故选C。文学、文化知识与名著阅读。(5分)4.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A.与唐诗交相辉映、千古传唱的宋词有很多,如苏轼的《记承天诗夜游》,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和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等。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C.《白杨礼赞》作者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有小说《蚀》三部曲、《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D.《红星照耀中国》通过埃德加·斯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全面地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A.有误。《记承天寺夜游》不是宋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古代散文。文章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故选A。5.学校为激发同学们阅读经典的兴趣,准备张贴读书海报大力宣传。下面是校团委老师设计的两幅读书海报,请你选择其中一幅,根据括号提示,将海报内容补充完整。(推荐语在80字以内)书名:《昆虫记》作者:①名人评价:鲁迅称《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推荐语:②(围绕《昆虫记》的内容、写作特色等方面写推荐语)

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作者:(美)埃德加·斯诺长征故事:1.四渡赤水2.血战湘江3.①推荐语:②(补写一个长征故事)(围绕“长征精神”对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指导意义来写推荐语)我选《》,①②【答案】《昆虫记》:①法布尔;②示例:《昆虫记》详细地描述了昆虫的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它们为了生存和种族繁衍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斗争。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自然万物的赞美。《红星照耀中国》:①过雪山草地、飞夺泸定桥、遵义会议(写出一个故事即可);②推荐语:《红星照耀中国》展现了许多长征精神。其中“为了救国救民,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是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精神品质。我们为了自己的理想目标也应该有这样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如果你在生活学习中感到彷徨了,那就来读一读《红星照耀中国》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布尔,是一部讲述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详细记载了不同种类昆虫的生物习性、捕食方式、进化方向、繁衍技能等,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作者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昆虫记》运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亦诗情画意的笔调,同时兼具人文精神,将人性与虫性交融,让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抢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冲破四道封锁线、遵义会议等长征故事,展现了红军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通过学习“长征精神”,能够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发扬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并让他们更加坚定自我价值和追求卓越的勇气。示例一:我选《昆虫记》,①法布尔。②《昆虫记》是一部昆虫生物学著作,详细记载了不同种类昆虫的生物习性、捕食方式、繁衍技能等,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示例二:我选《红星照耀中国》,①抢渡金沙江。②《红星照耀中国》展现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其中“飞夺泸定桥”所展现的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令我印象深刻,告诉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要勇于拼搏。6.古诗文默写。(1)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学诗谩有惊人句。(3)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6)《饮酒》(其五)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雁门太守行》中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描写战斗的激烈悲壮、残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我报路长嗟日暮③.自将磨洗认前朝④.入则无法家拂士⑤.归雁入胡天⑥.采菊东篱下⑦.悠然见南山⑧.角声满天秋色里⑨.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注意易错字:燕、暮、拂、篱、脂。二、文言诗文阅读(满分15分)(一)(3分)7.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替。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①刘长卿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干。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城池百战后,耆旧②几家残。处处蓬蒿遍,归人③掩泪看。【注释】:①穆陵关:古关隘名,在今湖北麻城北。渔阳:唐代郡名,郡治在今天津市蓟县,当时属范阳节度使管辖。当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朝廷腐败,叛军盘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一片凋敝景象。②耆(qí)旧:年高望重者。③归人:归来的人。此指北返渔阳的行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望》诗作意象甚多,远景的山河城郭,中景的荒草残木,近景的春花飞鸟,自身的稀疏白发,步步推出了既伤且悲的画面。B.《春望》全诗运用了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感情深沉,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C.《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颔联承上启下,扩大境界,加深诗意,是全篇的关键和警策,具有不语而悲的效果。D.两首诗都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都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D.有误,根据注释①可知,写《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时安史之乱虽已平定,百姓民不聊生。诗人对此深为忧虑。因此当他在今湖北麻城北面的穆陵关,路遇一位急切北返渔阳的行客,不禁悲慨万分地将满腹忧虑倾诉于这位归乡客。“两首诗都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错;故选D。(二)(12分)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勾践①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②。”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③矣,请报之。”果行,国人皆劝④。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⑤?”是故败吴于囿⑥,又败之于没⑦,又郊败之。【注释】①:勾践:春秋时期越国国君。他曾被吴王夫差打败。②更:改正。③节:节制。④劝:勉励。⑤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谁有我们这么好的圆君啊,能不为他拼死作战吗?⑥囿:古地名。⑦没:古地名。8.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勾践说于国人曰 B.委而去之去民之所恶C.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城非不高也 D.夫环而攻之补民之不足9.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2)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11.甲文的主旨是什么?乙文中勾践的哪些做法实现了这一主旨?【答案】8.C9.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10.(1)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主。(2)我没有估计到自己力量的不足,去同强大的吴国结仇。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埋葬好战死的士兵的尸体,慰问负伤的士兵;对有丧事的人家,越王就亲自前去吊唁,有喜事的人家,又亲自前去庆贺;百姓有远出的,就亲自欢送,有还家的,就亲自迎接。【解析】【分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国防/国家;B.离开/摒弃,除去;C.都解释为:不是;D.代词,代这座城/结构助词,的;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者”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动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词组的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人、事、情况等)”,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10题详解】本题考查翻译语句。注意关键词:(1)以:凭借。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畔:通“叛”,背叛。(2)力:力量。执仇:结仇。【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甲文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强调了“人和”在战争中的重要性;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文章最后以得“得道者多助”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即实际仁政,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取胜最主要的条件。结合乙文“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分析,勾践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足够三年吃的粮食。这些做法都体现了甲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主旨。【点睛】参考译文:甲: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内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乙:勾践对国人说道:“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我改变治国政策。”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欢送要远出的人民,欢迎回家的人民;除去人民讨厌的,补充人民缺乏的。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足够三年吃的粮食。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在诸侯国中侮辱我们的国君,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伐吴行动开始了,越国的老百姓都互相鼓励。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因此在囿地打败了吴国,又在没地再次打败了吴国,又在吴国郊外再次打败它。三、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一)(6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飞花令是我国古代的酒令游戏之一。它是指古代宴会中,为了佐饮助兴,推一人为令官,其余的人听其号令,轮流做指定的游戏,或说出指定的诗文,或对对子,或讲故事,或说笑话,或唱曲子等,违令或输的人饮酒。酒令种类成百上千,有猜拳类、口头文字类、骰子类、牙牌类、筹子类等,其中文化素养较高的人喜欢玩诗文一类的酒令游戏,称为“雅令”。古代“雅令”的玩法又分三种:第一种是现场创作诗文,第二种是说出前人的诗文名句,第三种是前人的诗文名句与现场创作诗文相结合。唐宋人更喜欢玩第一种,明清人更喜欢玩后两种。【材料二】我国唐宋时期“雅令”盛行,由此产生了一大批唐宋“小令词”,就是我们所说的“唐宋诗词”的“词”,比如《调笑令》《三台令》。唐代诗人王建的《调笑令》曰:“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酒宴上创作出这样诙谐又经典的“雅令”,无疑会给酒宴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明清以来,“雅令”中玩得最多的就是飞花令和顶针续麻。顶针续麻就是我们现在玩的诗词接龙,这里暂且不表。“飞花”一词出自唐代诗人韩翃《寒食》诗首句“春城无处不飞花”。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规定每人说一句嵌有“花”字的诗词,按顺序“花”字落在何处,何人便须饮酒,依次相传,说不出或者说错了诗句要罚酒。若在座的都是高手,则增加难度,对“花”字的位置作出严格要求,一般是依次出现。如第一人说“花开堪折直须折”,“花”在第一字,第二人说“落花人独立”,“花”在第二字,第三人说“感时花溅泪”,“花”在第三字,这样依次类推,“花”在第七个字的位置则一轮完成,不断循环。“飞花令”在明代越玩越火,明代王世贞《阮郎归》说:“六么檀口软金杯,飞花小令催。”后来逐渐不局限于“花”字,诸如“春”“月”“红”等这些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且又有美好寓意的字,也成为飞花令的常用令字。【材料三】飞花令确实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有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首先,让飞花令大众化。旧式飞花令主要活跃在文人雅士的宴会中,现在要让它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最重要的是降低难度门槛。如以“飞”单字为主,以“飞”常见字为主,且不限定“令字”在诗句中的位置,这样就能让全民都“玩得起”。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为了适应比赛,也为了一些诗词高手的需求,比如有三个难度等级的飞花令:单字飞花令、双字飞花令、超级飞花令。“超级飞花令”主要指组合飞花令,类与类的组合,如数字+季节,数字+酒器,颜色+植物等等,也包括成语飞花令等难度较大的玩法。再如升级并更名的飞花令,即:横扫千军、组合飞花令、超级组合飞花令。“横扫千军”就是选手一人以“双字飞花令”对战百人团。“超级组合飞花令”的“超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类与指定字的组合,如植物+指定字“红”,二是偶然性组合,在字牌滚动中选择。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旧式飞花令一般只说一句诗词,改造后的飞花令要求必须说两句。中华诗词的美感优势之一就是上下句节奏、对称和平仄相对而形成的节奏美、整齐美(参差美)以及抑扬美。12.选出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A.玩飞花令时,唐宋人喜欢现场创作诗文,明清人更喜欢说出前人的诗文名句和将前人的诗文名句与现场创作诗文相结合。B.飞花令早期只以“花”字为令,与现在的玩法有不同之处。C.在古诗词里出现频率较高又有美好寓意的字,容易成为飞花令的“令字”。D.专家团队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目的是创造新的有“难度梯队”的玩法。13.班级模拟古代飞花令游戏开展诗词名句背诵比赛,比赛设置的关键词是“人”,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小语从教材的古诗中,想到了两个诗句,这两个诗句适合第三个或第五个上场,请问小语想到的是哪两个诗句?写在下面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面是小语与小文关于“飞花令”一段对话。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补全对话。小语:飞花令是古代文人的烧脑游戏,难度大且无积极意义,不适合在我们中学生之间推广。小文:小语:这么说来,我们确实能玩转新式飞花令。那我们飞一个“云”字试试吧!小文:我想到一句“白云千载空悠悠”。【答案】12.D13.①.示例:断肠人在天涯②.小桥流水人家14.新式飞花令,是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是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D.有误,结合材料三第一段原文“有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可知目的是“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比赛设置的关键词是“人”,按照古代飞花令的规则,这两个诗句适合第三个或第五个上场,也就是“人”字出现在第三个字和第五个字。从积累的诗词中进行举例作答即可。示例:万径人踪灭;万里长征人未还。【14题详解】本题考查补全对话。针对“难度大且无积极意义”反驳,并表达出自己的看法。阅读文本三可知,飞花令适合在我们中学生之间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自从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播出,飞花令的回归,带给人们“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惊艳感受。中国诗词大会专家团队发掘出这一古老的文化品种,并对旧式飞花令进行了三点改造,让其适应新时代的文化土壤。首先,降低难度,让飞花令大众化。……其次,创造新的有难度等级的玩法。……再次,让大众感受到飞花令的美感。玩新式飞花令,颇能体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才情,又能表现敏捷和机智,更能展现中华审美的魅力,深受人们喜爱。新式飞花令,成为当下大众喜闻乐见的诗词游戏,也成了人们学习诗词的方式之一。据此分析作答即可。(二)(16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世界还很年轻①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做了个相当前卫的决定:垦荒种棉花,来年用自家的棉絮给女儿做一床新铺盖。在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上,彰显母爱的事每天都会发生,没有什么稀奇,唯一不同的就是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②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再者,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但是在成堆的困难面前,母亲大手一挥,她很坚决,她的理由也很简单: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③开学后我就忙碌自己的学业,母亲也忙,忙秋收,忙着打听种棉花的事。那时候村里没有电话,她又不会骑自行车,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这样的地块,掘起来很费劲。往常一锹下去就能翻上来的土,这里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的脸变得又黑又瘦,以致我回家看到她的模样,吓了一跳。母亲黑了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有边有角,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盖了白生生的薄膜,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④学校的功课紧张,她每天如何辛劳我是不知道的。后来听邻居说起,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先忙活出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掐杈子,打花心,捉虫子。干这些活都是零打碎敲的工夫,牺牲的却是她的休息时间。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⑤那段时间我的成绩并不稳定,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虽说我普通话比较标准,但是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甚至连比划带拍桌子的演讲,把观众感动到掉眼泪,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⑥那是秋天的清晨,草籽在秋风中陆续成熟,草叶上闪烁着晶莹的光亮。母亲正在棉田里忙碌着,她的腰间系了一块塑料布,防止露打湿衣服,但是裤脚上却已经变得湿漉漉的。她一边掐去疯长的权子,一边仔细翻检棉花嫩蕾上的虫子。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烂的桃子,惋惜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⑦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让她在白天繁重的课业之后,夜有一个轻盈幸福的梦。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⑧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⑨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⑩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15.选文第①段结尾说“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作者认为“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的原因是什么?16.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1)茅草根和小芦苇的根,把那块地包裹得又密又厚,像一条错综的毯子。(从修辞角度)(2)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17.选文用“世界还很年轻”做标题,有何用意?18.请阅读选文第⑧段画横线的句子和下面材料,说说选文中的母亲对“我”及材料中朱德的母亲对朱德分别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材料: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15.没有现成的棉花地:种出棉花变成新被褥需要1年时间:种棉花要天天喷药:公家发被褥。16.(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土地的芜杂,暗示了母亲垦荒的艰难,表现了母亲的辛劳和爱的伟大。(2)竟然,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写出了母亲的劳累和我听到这一消息时的惊讶、心酸以及对母亲的心疼。17.引用诗歌作为标题,新颖且富有诗意;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题目充满朝气,启示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心中有信念,坚定而努力,一切都将会发生。18.选文中母亲对“我”影响:母亲的不服输、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信念坚定影响了“我”,使“我”在疲倦偷懒时重振精神,继续努力工作,并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念。朱德母亲对他的影响:她教给朱德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她教给朱德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朱德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朱德在他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家。【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提取并概括信息的能力。要结合全文,抓住关键语句,注意提示性词语,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从第②段“那时环绕在村子四周的都是水田,没有现成的棉花地,就算种出了棉花,变成新被褥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可知,没有现成的棉花地;种出棉花变成新被褥需要1年时间。从第②段“种棉花几乎要天天喷药,否则虫子猖獗,到秋后留不下几个棉桃”可知,种棉花要天天喷药,有可能劳而无获。从第②段“女儿考到县城就必须配好的被褥,公家发的她信不过”可知,公家发被褥。正是因为这四方面的原因,“我感觉她的这个决定又笨又没有必要”。【16题详解】(1)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要结合具体语境,从修辞、句式、表现内容、表达情感、表现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考虑,简洁准确表述。画线句把“包裹得又密又厚的那块地”比作“一条错综的毯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茅草根和芦苇根的多和密,表现出土地的芜杂,暗示了母亲垦荒的艰难,突出了母亲的辛劳和她垦荒种棉给女儿做新铺盖的坚定决心,彰显了母爱的伟大。(2)本题考查理解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要理解词语的本义,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语境义,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者感情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竟然”的本义是居然,出乎意料的意思,用在这里写出了母亲种棉花的劳累和我听到这一消息时的心酸,体现母亲不服输和坚持的精神,表现了我对母亲的心疼。【17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标题的作用。标题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题;充当文章线索;指出文章主要人物;激发读者阅读兴趣。“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源自茨维塔耶娃的诗,所以,引诗作标题的用意之一即“新颖且富有诗意,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其次,要结合文章主题来回答。本文通过对母亲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钦佩与感恩,“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最重要的是作者从母亲身上体会到了更为深刻的内容: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只要心中有信念,坚定而努力,一切都将会发生。【18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理解内容。本文第③段“种棉花的亲戚离我们村十几里地,她都是一步步走着去的,从没有喊过累。她选中的棉田依傍着沟渠,是一块撂荒地,长满了白茅和芦苇。土地解冻之后,母亲就扛着铁锹去垦荒”,母亲面对垦荒的种种困难,她不喊苦不叫屈,坚定执着,吃苦耐劳。第⑥段“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的急性子和坏脾气都消失了,她变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在棉苗面前,母亲成了一个极其耐心的人,她富有耐心。第⑦段“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母亲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家务,她孝顺顾家,信念坚定,倔强执着。第⑧段“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表达母亲的不服输、坚持不懈、吃苦耐劳、信念坚定影响了“我”,使“我”在疲倦偷懒时重振精神,继续努力工作,并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坚定的信念。材料中“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可知朱德母亲对他的影响:她教给朱德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她教给朱德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朱德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朱德在他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家。(三)(13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沈阳东陵(1)沈阳东陵,又称“福陵”,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东陵公园始建于公元1629年(天聪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2)东陵公园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整座陵墓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俯伏、百水回环、层楼朱壁、金瓦生辉、建筑宏伟、气势威严、幽静肃穆、古色苍然,其优美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邃的人文景观早已为历代文人雅士所垂青。(3)东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由前向后地势逐渐升高,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4)东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制设施齐全,主要建筑规模宏伟,陵寝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5)陵园坐北朝南,四周围以红墙,南面中央为单檐歇山式大红门三楹,拱门三道。即为大红门外区。大红门是陵寝总门户,为三间歇山式琉璃顶建筑,门的两侧各有一座琉璃影壁和雕造坚固的石牌坊。门前东西两侧各有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的下马碑四座,两个石雕的华表、一对石狮子左右各一。(6)进入大红门是三条笔直的砖石铺成的甬道,即为神道区。神道正中与红门相对的这条道叫“神路”,是建筑的轴线,两旁整齐地排列着成对的石雕,有擎天柱、石狮、石马、石骆驼、石象生等。平地尽头,即“神路”北端的利用天然山势修筑了一百零八蹬石阶(108级台阶),象征着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是东陵的重要标志。沿“一百零八蹬”台阶拾级而上,是一个平整的台地,正中立着一座重檐歇山式牌楼,内立“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用满、汉两种文字书刻,是康熙帝撰写的,内容是歌颂他曾祖努尔哈赤创业开国的功德。牌的两侧是祭祀用的茶膳房、果房、涤器房,均为回廊式硬山造,灰瓦顶建筑。(7)碑楼的北面是方城宝城区,方城是东陵的主体建筑。方城为砖筑长方形,为城堡式建筑,周长约370米,墙高约5米,墙上有马道、垛口,墙城的四隅各有一座角楼,俱为二层重檐歇山式,南面正中辟门,上有三滴水歇山式门楼。(8)方城南面的正中建有隆恩门,门楣上用汉、满、蒙三种文字刻成“隆恩门”三字。进门迎面为隆恩殿,是供奉神牌和祭祀的地方,殿前有焚帛亭,两侧有东西配殿,均为歇山式建筑,带回廊。殿后有石柱门、石五供和券门。殿后洞门之上设明楼,内立“太祖高皇帝之陵”石碑。(9)方城的北面为圆形宝城,两城间呈月牙状,因而也叫月牙城。宝城前壁的正中有一座琉璃照壁。宝城正中有一突起的宝顶,系用三合土筑成,下为埋置灵柩的地宫,埋葬着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皇后叶赫那拉氏。(10)东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述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续游东陵,而不会产生雷同感。19.选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东陵的?20.选文第(2)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1.选文第(5)(6)(7)三段为什么不能调换位置?22.选出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A.选文在介绍东陵的建筑格局时按照空间顺序展开说明,条理清晰。B.选文第(2)段中“山形迤逦”、“万松参天”、“众山腑伏”等高度概括的四字短语,突出了选文语言简洁准确,又不失生动形象的特点。C.选文第(6)段画线句子“进入大红门是三条笔直的砖石铺成的甬道,即为神道区”为承上启下的过渡句。D.选文第(7)段的加点字“约”不能删去,因为“约”表示估计,表明方城的周长估计是370米左右,并不是准确的尺寸,与之不同的是第(1)段中的加点词“基本”,对句意影响不大就可以删去,这两处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案】19.名称由来、建园历史、位置、占地面积、建筑布局。20.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东陵公园占地面积大的特点。21.第(5)段说明大红门的特点;第(6)段说明神道区的特点;第(7)段说明方城宝城区的特点。这三段的内容和第(4)段东陵的“建筑格局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一一对应,所以,(5)(6)(7)段不能调换位置。22.D【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内容概括。结合第①段“沈阳东陵,又称‘福陵’,东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与沈阳市的昭陵、新宾县永陵合称‘关外三陵’、‘盛京三陵’”可知,介绍了东陵名称的由来;结合第①段“东陵公园始建于公元1629年(天聪三年),到公元1651年基本建成。后经清朝顺治、康熙、乾隆年间的多次修建,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古代帝王陵墓建筑群。距今已有三百六十余年历史。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大清建国,定陵号为‘福陵’,1929年被当时奉天当局辟福陵为东陵公园”等内容可知,介绍了东陵的建园历史;结合第②段“东陵公园地处于沈阳市东郊二十里的天柱山上,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可知,介绍了东陵的位置、建筑面积;结合第④段“东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陵寝建筑规制完备,礼制设施齐全,主要建筑规模宏伟,陵寝建筑群保存较为完整”等内容可知,介绍了东陵的建筑布局。【20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由“整个占地面积为557.3公顷,其中陵寝占地为19公顷”可知,“557.3公顷”“19公顷”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东陵的占地面积,突出其占地面积大的特点。【21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顺序。结合第⑤段“即为大红门外区。大红门是陵寝总门户,为三间歇山式琉璃顶建筑,门的两侧各有一座琉璃影壁和雕造坚固的石牌坊”等内容可知,本段意在说明大红门外区的特点;结合第⑥段“进入大红门是三条笔直的砖石铺成的甬道,即为神道区。神道正中与红门相对的这条道叫“神路”,是建筑的轴线,两旁整齐地排列着成对的石雕,有擎天柱、石狮、石马、石骆驼、石象生等”等内容可知,本段意在介绍神道区的特点;结合第⑦段“碑楼的北面是方城宝城区,方城是东陵的主体建筑”可知,本段意在介绍方城宝城区的特点;根据选文第④段“东陵建筑格局因山势形成前低后高之势,南北狭长,从南向北可划分为三部分: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可知,作者依次介绍大红门外区、神道区、方城宝城区,选文⑤⑥⑦三段与之对应,因此三段顺序不能调换。【22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D.有误,第①段中的加点词“基本”一词意为“大致”“大体”,表示估计推测,意在说明东陵公园大致到公元1651年完工,删除后表意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因此不能删去;故选D。四、写作(满分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23.大作文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还是刻骨铭心的事,激动人心的场面;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抒写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答案】例文:我心灵的甘露书似高山,用绝顶的雄峰为人高歌;书似大海,用滔天的巨浪为人高歌;书似骄阳,用万丈的金芒为人高歌;书似皓月,用千里的银辉为人高歌;书似甘露润人心。撩一帘幽梦,与书盟约,任衣袂飘扬。蓦然间,追渡千里的烟尘款款而至。冷月凄凄,独倚寒夜,暗香盈袖,泛起一层思念的涟漪。轻推轩窗,正梳妆,沐浴在书的海洋中,倍感亲切。书似甘露滋润人的心田,使人能够在巨人的肩膀上以俯视众生的姿态来看世界。从那古色古香的书卷中,依稀可以闻出墨香。那沁人心脾、浸润人心田的书卷,使愚者变为智者,使智者变为贤者,使贤者变为圣人。书是人的精神食粮,是人精神的养料,是我心中的甘露。选一个阴雨绵绵的夜晚,就着晚风来品一卷《李易安词集》。却也是应景,仿佛看到秋风中,李易安“东篱把酒黄昏后,却被暗香盈袖”。一阵秋风吹来,显示的却是比黄花还瘦的身体。思念早已放飞天涯,她所思念着的是她一生最重要的东西啊!窗外雨阑珊,却也正应了心境。伸伸懒腰打个哈欠,仿佛被甘露清泉滋润了一般。一身的疲倦之气一扫而空,不禁笑笑,书是人情绪的调节剂,是我心中不可或缺的甘露。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流连于书中,仿佛在进行一次灵魂的旅行。可观塞北大漠风沙漫天,将帅齐心杀敌,可观盛世都城歌舞升平,皇宫大殿壮丽景致。可观江南蓑衣杨柳,渔人小舟进发。亦可观华夏万里锦绣河山。书,是灵魂的寄托,是我心灵不可或缺的甘露。观书,品万妙绝彩世界,少林武当的暮鼓晨钟,广陵散的千古残声,回荡在天地之间,奏成华美的乐章。书,是我心灵的甘露。【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写作能力。1.审题立意。前面有一段提示性的词语,帮助我们一下打开思路,写作难度较大。“甘露”字面意思为“甜美的雨露”,因此在作文中首先要突出甜美、也可以是积极向上、催人上进,亦或成长等正能量方向的内容;而甘露前面冠以“我心灵的”则需要从对自己内心有触动的方面入手,可以是事,也可以是人,但作为考场作文,从事入手相对更容易一些。最好是来自于心灵深处的记忆,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被别人感动的时候,也有感动别人的那件事,处于你心里的,就是心灵的甘露。题目里的“甘露”可以是一个重要人物,也可以是一个拟人化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的事物或者情感等。2.选材。(1)一次学校组织的去敬老院的活动,一开始觉得很无聊,只是想完成暑假的实践作业,后来表演节目的环节里,老人们的精神如同甘露,滋润了我的心灵。(2)写在放学时闻到学校旁边酒坊的酒香,发现生活并不只是由痛苦和失意组成,还有被忽略的美好的东西,酒香是我心灵的甘露。(3)散文形式,横式结构,心灵的甘露是书,书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