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偏头痛(伍炳彩)_第1页
柴胡桂枝汤偏头痛(伍炳彩)_第2页
柴胡桂枝汤偏头痛(伍炳彩)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柴胡桂枝汤偏头痛(伍炳彩)柴胡桂枝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伤寒论》原文第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夕卜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并脉证治第十》曰:“《外台》柴胡桂枝汤方,治心腹卒中痛者。”本方由小柴胡汤和桂枝汤原方分量之半,合为复方。夕卜而辛散解肌、调和营卫,以祛太阳之邪;内则清火疏郁、宣展气机、和解枢机,以解少阳之邪,为太阳少阳双解之剂。陈亦人言:〃正因为太阳和少阳的证势均不太重,所以用桂枝汤外,与小柴胡汤合方,而分量仅用两方的一半。”柯韵伯谓之〃为双解两阳之轻剂”。本方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临床常用此方治疗普通感冒、流感、荨麻疹、肺炎、胸膜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癫痫、癔病、神经官能症等,病机与仲景原文相符者,疗效甚佳。伍教授言:〃柴胡桂枝汤乃表邪未解,邪入少阳,属少阳、太阳两经合病,属表里同病,气血辨证以气分为主。”而临床所见之偏头痛多为一侧或两侧颞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头痛,发作前可现视觉、体觉先兆,发作时常伴呕吐。验案一:谌某,女,54岁,2010年3月13日就诊。主诉:偏头痛半年余。自诉两太阳穴及后脑痛,头顶痛,右耳痛,两侧颈痛,头重,有压迫感,手关节痛,怕风,怕冷,寐欠安,潮热汗出,畏光,眼屎多,口干,口苦,时口酸、口粘,咽痛,胸闷,心慌,纳可,时胃胀,泛酸,大便澹、后重,小便黄、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腻,脉细弦、寸尺浮。拟方:柴胡桂枝汤加。处方:柴胡10g、法半夏10g、生晒参10g.甘草6g、黄苓10g、生姜3片、大枣6枚、桂枝8g、白芍10g、豨莶草10g、蔓荆子10g、全蝎3g、夜交藤15g。7剂。2010年3月19日复诊:诸症皆减,自觉病去七成。刻下:无怕风怕冷,畏光,口干,口涩,口粘,口稍酸,咽稍痛,胸闷,心慌,纳可,大便偏软,小便稍黄,舌红、苔黄腻,脉沉稍弦。守方再服7剂,诸证悉去。按:患者因太阳经脉不舒,出现太阳经脉循行部位如颈项部疼痛,且有两太阳穴及两侧头痛,此乃少阳经脉所过之处,说明患者少阳经脉不舒。又有怕风怕冷营卫不和的表现,又有眼屎多、口干、口苦、时胃胀泛酸等肝气不舒的表现。按《伤寒论》中太阳少阳合病,方用柴胡桂枝汤。本案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而能疏肝理气,用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发表以舒利太阳经脉。因患者偏头痛较重,再加入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蔓荆子,通络止痛之全蝎,祛风湿利关节之豨莶草。患者寐欠安,故加入夜交藤,既祛风通络,又可养血安神。诸药合用,太阳少阳经脉运行正常,肝胆舒利,则诸证自除。验案二:李某,男,63岁,2011年4月12日就诊。主诉:头痛5月余。自诉于2010年11月12日始,右侧头痛,呈持续性20日,右侧面瘫,面瘫后发作右侧头痛,右侧痛止则脸畏寒。头重,怕风,眼睑闭合不全,咽红,纳可,寐差,二便平。舌暗、苔白腻,脉弦、右寸左关浮。处方:柴胡桂枝汤加防风、夜交藤。2011年4月18日复诊:头部仍怕风怕冷,头重,但头汗出,咽干,口粘,两侧太阳穴痛,右肋疼,寐差,脉弦、两寸浮。处方:柴胡桂枝汤+牵正散,桂枝换秦艽,白附子6g,全蝎3g。2011年4月25日三诊:头痛已除三分之二,怕风减轻,现两眼疲劳,眼朦,迎风流泪,两侧太阳穴处怕风、怕冷,但头汗出,咽痒,偶有咳嗽,有少量黄痰,易吐出,声音嘶哑,吞咽不利,寐差,入睡难,易醒,口粘,纳可,二便平,舌质红、苔白厚。脉弦寸浮。处方:麻杏石甘汤加枳壳6g、桔梗6gs全蝎3g、白鲜皮10g、地肤子10g。7剂。2011年5月3日四诊:诸症稍减,眼朦怕风,偶有咳嗽,疲劳,纳可,二便平,舌红、苔白厚腻,脉弦滑。处方:柴胡桂枝汤加豨莶草、蔓荆子、川贝母。2011年5月16日五诊:两目仍视物模糊,伴目胀、左甚,流泪,遇风甚,闭目则舒,稍有咳,声嘶,夜不寐,睡眠时间短,仅3〜4h。苔黄厚腻,脉弦寸浮。处方:柴胡桂枝汤加密蒙花6g、葛根6g、蝉蜕3g、豨莶草10g、蔓荆子10g、夜交藤15g。服10剂后痊愈。按:该患者有右侧面瘫,脸畏寒,头部怕风怕冷,且有右寸左关脉浮。这是营卫不和之太阳表证。古人言: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风寒之邪犯及太阳不解,传及少阳发病,导致右侧头痛。证属少阳太阳并病,治宜和解少阳兼以散表。故可用桂枝汤调和营卫治太阳,用小柴胡汤和解枢机治少阳,待少阳枢机通利,经气通畅,而疼痛自除。患者几次复诊皆以太阳少阳合病为主证,故以柴胡桂枝汤为基础方,再按兼证之不同加减用药。验案三:邹某,女,26岁,2014年12月3日就诊。患者于去年入秋时,晨起跑步,汗出后突发两侧太阳穴处疼痛,卧床休息后好转,至今常发头痛,尤以吹风遇冷时易发作,头痛以两侧太阳穴处胀痛为主,透及前额及巅顶。头痛时精神乏力、嗜睡,无头晕、无恶心呕吐,平素畏寒怕冷,双手指甲紫暗,平素易感冒,但手足温,纳食可,近期常感胃胀,无疼痛,无烧心,无泛酸。大便日一行,偏干,小便平,夜寐可。苔黄腻,脉软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