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1.下图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从图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部落之间战争频繁C各地发展彼此隔绝 D.遗存分布星罗棋布【答案】D【解析】不同地区都存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这说明遗存分布星罗棋布,D项正确;通过遗存分布无法看出社会中的贫富分化、部落战争,排除A、B项;各地遗存之间在局部范围内有交流,排除C项。故选D项。2.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这反映这一时期()A.处于仰韶文化时期 B.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D.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发现了规模较大的城址、王墓、观象台、宫殿、仓储区、手工业区等,这些都符合早期文明进入国家的初始形态的特点,D项正确;陶寺遗址处于龙山文化时期,排除A项;陶寺遗址属于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排除B项;题干只涉及陶寺遗址的文化特点,不能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排除C项。故选D项。3.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C.商周奴隶制的发展与繁荣 D.王位继承的“优胜劣汰”原则【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兄终弟及……嫡长子继承制”,可以看出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发生了变化,体现宗法血缘关系在发展变化,B项正确;启登上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继承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突出的是家国观念的变化,到西周时期更强调“嫡长子继承制”,排除D项。故选B项。4.《孟子》中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关于井田制,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属于封建土地国有制 B.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C.劳动成果归劳动者所有 D.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西周实行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不得随意买卖,D项正确;西周是奴隶社会,排除A项;战国时期井田制被废除,排除B项;井田制下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公田的劳动成果归奴隶主所有,私田的劳动成果归劳动者自己,排除C项。故选D项。5.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A.重农抑商 B.奖励耕织 C.推行县制 D.奖励军功【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过程中实行奖励军功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原来的贵族和平民一起竞争,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D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与贵族无关,排除A项;奖励耕织不会触及贵族的利益,排除B项;推行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墨子认为“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圣人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据此可知,墨子()A.提倡节俭 B.重视礼制 C.崇尚自由 D.注重规范【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强调衣服带履方便合体即可,不必追求“荣耳目”,反映出墨子提倡节俭,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墨子重视礼制,排除B项;崇尚自由并非墨子的观点,排除C项;注重规范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7.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这主要说明A.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两个‘副产品’”之郡县制,出现于春秋时期,此时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郡县制的实行标志着传统的血缘政治开始让位于地缘政治,分封的宗法政治开始让位于类似于公务员制度的官僚政治。材料中“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所产生的两个“副产品”中的察举制,打破原来的世卿世禄制,也使血缘关系渐趋减弱。故答案为A项。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君主专制并不“完善”,排除;C项,中国古代历史自秦朝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汉朝不是社会转型时期,排除;D项,该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地方势力不能决定集权的发展,排除。8.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A.社会高度繁荣 B.藩镇割据严重 C.江南经济开发 D.政权更迭频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可知,示意图反映当时政权更选频繁,D项正确;当时社会没有达到高度繁荣,排除A项;示意图没有涉及民族交融,排除B项;示意图没有涉及江南经济开发,排除C项。故选D项。9.《王俭论》中写道:“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其中“阀”“阅”原指东晋时期世家大族在家门两侧竖立的柱子名称,专门用来悬挂朝廷授予的表彰。据此可知,这一时期()A.平民重视家族荣誉 B.士族的政治影响力较大C.建筑技术蓬勃发展 D.士族与皇权的冲突激烈【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自晋以阀阅用人,王、谢二氏,最为望族。”可知,体现了东晋时期门阀世族对政治的影响,B项正确;材料反映了世家大族重视家族荣誉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东晋时期建筑技术蓬勃发展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士族与皇权冲突激烈的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0.北魏孝文帝迁都是颇具智慧的著名事件,克服重重障碍,假借“南征”之名,达成迁都目的,把以汉化为中心的改革事业推进到新阶段。孝文帝迁都至图中()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孝文帝迁都由平城迁到洛阳,洛阳所在的位置在③,C项正确;洛阳的位置在③,排除ABD项。故选C项。11.唐朝后期,朝廷为了解决收入问题,宰相杨炎取消了租佣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这一赋税制度指的是A.两税法 B.一条鞭法 C.租调制 D.纳庸代役【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唐朝中后期由宰相杨炎实行的“两税法”,主要是按着土地和财产为主要标准,取消租佣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故选A项。12.下图为发现于河北的辽代墓葬茶道图,该图展现了从选茶、碾茶到煮茶等一系列过程。据此分析,当时辽()A.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B.饮茶文化深入民间C.手工业发展较迅速 D.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答案】D【解析】考查辽朝的社会生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茶产于四川,流行于江南。从材料“河北的辽代墓葬茶道图”“从选茶、碾茶到煮茶等一系列过程”可以看出南方的茶文化影响到北方辽国的习俗,这体现的是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D项正确;仅从饮茶、制茶不能判定辽朝是否完成了封建化进程,排除A项;根据材料文字及图片无从判定该墓葬是否为平民墓葬,也就无从可知饮茶文化是否深入民间,排除B项;制茶属于手工业,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13.据史料记载,宋真宗有次到国子监视察,问及书籍刊刻情况,官员邢昺答:“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当时国子监所刻书籍,不仅“定价出售”,还“例许士人纳纸墨钱自印”,且“工价低廉”。这反映出当时()A.印刷术推动了文化知识传播 B.商业发展促进文学繁荣C.活字印刷已取代了雕版印刷 D.雕版印刷限于官方书籍【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通过大量印刷书籍,不仅定价销售,同时还允许士人交钱自印,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业发展对文学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活字印刷已取代了雕版印刷,排除C项;材料中可以看出民间也可以交钱自印,排除D项。故选A项。14.读下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表: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朝代统治年限节妇数烈女数节烈合计倍数隋唐3263229611两宋3191521222744.49A.民族交融的结果 B.理学的影响 C.政府教导有方 D.妇女地位提高【答案】B【解析】依据“唐宋两朝节妇烈女对照表”,可以看出从隋唐到两宋,节妇烈女的数量大幅增加,反映理学思想的影响加深,B项正确;民族交融与节妇烈女,关系不大,排除A项;节妇烈女的数量增多,与思想控制影响密切,排除C项;表格体现的是对妇女思想伦理控制更加严格,排除D项。故选B项。15.有学者对中国古代某次变法评论道,“九百年前的这次变法,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试图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成长,达到“不加税而国用足’的改革目标。”这次变法是()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庆历新政 D.王安石变法【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不加税而国用足的改革目标”及所学可知,北宋王安石实行变法,实施青苗法、均输法、市易法等措施,打击了地主富商,没有向百姓加税而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16.明太祖朱元璋说:“上下相维,大小相制,防耳目之壅蔽,谨威福之下移,则无权臣之患”。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A.废除宰相 B.推行奏折制度C.设置内阁 D.设立军机处【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朱元璋要防止出现威福下移,消除权臣得以产生的制度基础,结合所学可知,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朱元璋废除宰相,加强皇权,A项正确;推行奏折制度的是清代,排除B项;明成祖朱棣设置内阁,排除C项;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加强皇权,排除D项。故选A项。17.自明朝后期起,农业、手工业、商业各领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具体表现为()①开始出现纸币②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③形成实力雄厚的商帮群体④美洲高产作物传入A.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朝后期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甘薯传入中国,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商帮,③④正确,A项正确;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排除①,排除BD项;元朝时杭州被称为“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排除②,排除C项。故选A项。18.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职官及机构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总督、理藩院、办事大臣②丞相、尚书令、御史大夫③枢密使、中书省、宣政院④参知政事、通判、转运使A.①③②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①中有理藩院可推出是清朝;②中有御史大夫可推出为秦朝;③中有枢密使、宣政院是元朝;④中有参知政事、通判是宋朝。故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是②④③①,B项正确;A项顺序排序错误,排除A项;C项顺序排序错误,排除C项;D项顺序排序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19.康乾盛世时期,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边疆的举措,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开始派遣驻藏大臣②在台湾设府③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④签订《尼布楚条约》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④② D.②④③①【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689年,中俄两国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1728年(雍正六年)开始派遣驻藏大臣;乾隆皇帝时,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故按时间先后排序是②④①③,B项正确;A项时间顺序错误,排除A项;C项时间顺序错误,排除C项;D项时间顺序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20.两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朝政府与世界诸国的关系发生变化,出现了三类国家关系:一是传统朝贡关系,如朝鲜、越南等国属于这一类型;二是传统互市关系,如日本等国就属于这一类型;三是近代条约关系,西方侵略者都属于这一类型。由此可见,当时中国()A.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 B.传统朝贡体系受到冲击C.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 D.仍然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与清政府建立近代条约关系,冲击了中国传统的外交体系,B项正确;材料体现清政府外交体系的变化,没有强调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近代外交理念完全确立,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在亚洲地区具有支配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2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曾国藩组建团练武装“湘军”。湘军以营为单位,先设官,然后由官回本乡招兵,形成了士兵只服从将领、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的局面。这反映了()A.中国近代化进程受阻 B.列强侵略战争加剧C.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D.中央权力逐渐下移【答案】D【解析】根据“形成了士兵只服从将领、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的局面”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湘军由曾国藩这个地方官员一人掌控,反映了中央权力逐渐下降,D项正确;曾国藩创办湘军,用洋枪洋炮武装,有利于军事近代化,排除A项;曾国藩创办湘军增强了中国的军事实力,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排除B项;材料所说的现象并没有变成地方割据局面,排除C项。故选D项。22.1898年,英国发出照会,要求清政府“确切保证不将扬子江(注:长江)沿岸各省租押或以其他名义让予他国”。清政府答复称:“查扬子江沿岸地方均属中国要地,中国断不让予或租给他国。”这意味着()A.英国将长江流域辟为殖民地 B.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C.“门户开放”政策宣告失败 D.清政府成功维护了主权完整【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英国照会清政府,强调长江沿岸各省只能由英国租押,意味着长江流域成为英国势力范围,B项正确;19世纪末英国未能将将长江流域辟为其殖民地,排除A项;“门户开放”政策是在1899年提出的,排除C项;当时的清政府未能成功维护主权完整,排除D项。故选B项。23.近代某一法律文献规定:“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这一规定意在确立A.责任内阁制 B.总统制 C.两党制 D.联邦制【答案】A【解析】根据“国务员须副署临时大总统公布的法律及命令”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规定是限制了临时大总统的权力,因此意在确立责任内阁制,A项正确,排除B项;这一规定是意在确立责任内阁制,而非两党制和联邦制,排除CD项。故选A项。24.《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涉及众多的思想流派与社会问题……作为思想文化杂志,《新青年》视野开阔,兴趣极为广泛,讨论的课题涉及孔子评议、欧战风云、女子贞操、罗索哲学、国语进化科学方法、偶像破坏以及新诗技巧等。这反映出()A.思想文化的鼎故革新 B.“孔子热”现象兴起C.民主共和制度的巩固 D.民国社会秩序的混乱【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新青年》视野开阔,兴趣极为广泛,讨论的课题涉及孔子评议、欧战风云、女子贞操、罗素哲学、国语进化科学方法、偶像破坏以及新诗技巧等”可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新思想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潮流,说明当时新思想的传播以及对旧思想的批判推动了思想文化的鼎故革新,A项正确;结合所学,新青年批判了旧的思想与文化,对孔子的评价以批判为主,排除B项;新青年杂志创办的背景是辛亥革命后共和制度遭到破坏,排除C项;《新青年》虽然涉及众多的思想流派与社会问题,在思想界引起了新旧思想的冲突,但是没有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排除D项。故选A项。25.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民主和科学精神B.勇于解放的精神C.追求真理的精神D.爱国主义精神【答案】D【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贯穿于五四爱国运动的始终,“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精神,D正确;A、B、C是“五四精神”的组成部分,不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排除。点睛:“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和科学精神、勇于解放的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是五四精神,但不是主旋律。26.中国工业化起步的标志是()A.洋务运动中机器生产的出现 B.继昌隆厂等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出现C.新中国制定以“一化三改造”为基本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 D.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答案】A【解析】近代化又叫工业化,工业化标志是机器大工业发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故A乡镇后期;B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晚于洋务运动;C是总路线提出,不符合题意;D标志着新中国工业化典型基础。27.1927年2月江西农民协会出版的《农民画报》发表了一幅漫画《农民协会是农民谋解放的机关》(见图),该漫画()A.旨在唤醒农民群众的革命觉悟 B.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取得胜利。C.反映了农民阶级获取土地的愿望 D.是根据地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佐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漫画信息,可见大革命时期,农民协会为农民谋解放来唤醒农民群众参与革命的积极性,A项正确;1924年至1927年开展了国民大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且大革命最终失败,排除B项;材料反映农民协会反抗地主阶级对其的压榨,没有强调农民阶级获取土地的愿望,排除C项;1927年2月中国共产党尚未建立革命根据地,排除D项。故选A项。28.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标志是()A.周恩来等人领导南昌起义 B.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点燃“工农武装割据”星星之火的标志,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C项正确;南昌起义攻打的是城市,排除A项;秋收起义后上井冈山,排除B项;D项是已经走上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后建立的,排除D项。故选C项。29.“在这以后,中国革命开始摆脱不真正了解中国情况的共产国际的干预和束缚,展示出无穷的生命力…从此以后,红军一路向前创造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战绩。”材料中“这”是()A.南昌起义 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 D.会宁会师【答案】C【解析】中国革命开始摆脱不真正了解中国情况的共产国际的干预和束缚是在遵义会议之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熟,选项C正确;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均未摆脱共产国际的束缚,选项A、B排除;会宁会师不符合题干中“开始”的限定,排除D。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答案】B【解析】根据“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得出在抗战时期推行的这一政策,有利于团结抗战力量,因此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B项正确;当时已经没有开展土地革命,排除A项;国民革命1927年已经失败,排除C项;当时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是要抗日,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排除D项。故选B项。31.1946年,出席政协会议的代表共计38人。国民党代表8人,中共代表7人,民盟代表9人,青年党代表5人,无党派人士代表9人。会议过程中,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材料表明A.民主党派和中共利益完全一致 B.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得以落实C.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已消除 D.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较大【答案】D【解析】材料“中共代表与民盟代表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在许多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并团结其他爱国人士结成反内战、争民主的联盟”表明中共的主张得到各民盟和各民主党派的支持,说明中共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D符合题意;A“完全一致”说法不正确;B“得以落实”的说法与史实不符;C与史实不符。32.下图为解放战争时期某战役示意图。该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孟良崮战役 D.青化砭战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图示信息“华东野战军”“整编74师”可知,这一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孟良崮战役,结合所学可知,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于1947年5月13日至16日由毛泽东指示,陈毅、粟裕指挥,在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东南孟良崮地区对国民革命军整编第74师进行的进攻作战,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该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的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一举扭转了华东战局,C项正确;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队,解放了东北全境,排除A项;渡江战役是指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巨大的强渡江河战役,渡江战役历时42天,人民解放军以木帆船为主要航渡工具,一举突破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并以运动战和城市攻坚战相结合,合围并歼灭其重兵集团,排除B项;青化砭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兵团在陕西省延安县青化砭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伏击战。此次战役是西北野战军撤出延安后取得的第一个大胜仗,沉重打击了胡宗南集团的气焰,极大地鼓舞了陕北解放区军民的斗志,排除D项。故选C项。33.1843年,黄河特大洪水造成河南中牟县大堤决口,23州县被洪水浸淹;1933年,河南、河北等地的黄河堤防因特大洪水决口数十处,30县遭受洪灾;1958年发生的特大洪水安全人海。上述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是()A.治理能力的强弱 B.社会制度的差异C.经济水平高低 D.自然因素的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843年处于封建社会的清朝晚期,地主阶级为执政者,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为主;1933年处于中华民国时期属于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为执政者,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为主;1958年处于新中国初期属于社会主义,共产党为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三次特大洪水的结果截然不同,其根本原因统治阶级不同或社会制度的差异,B项正确;治理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属于重要的人文因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AC项;自然因素属于重要的自然原因,而非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B项。34.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1954年6月,中英互派代办;1972年3月,中英关系升格为大使级外交关系。在这一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中美关系的发展演变B.冷战背景下中英两国的现实需要C.欧共体对华政策的变化D.中英两国意识形态对抗的逐渐消失【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英关系的变化。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后至1972年,中美处于严重对抗阶段,故与英国从承认到建交这一特点不符,所以A排除;这一时期的欧洲基本上是追随美国孤立中国,故C错误;中英关系从开始承认新中国到互派代办再到建立外交关系,都是从两国的利益和现实需要出发所做出的调整,意识形态的区别与对抗依然存在,故D错误,B符合题意。【考点定位】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开拓外交新局面·中英关系35.如图为1952-1956年我国经济成分比重变化统计数据,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现代化B.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C.标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确立D.开始改变我国工业基础落后面貌【答案】C【解析】从柱状图中可以得到公有制经济到1956年占我国经济成分比重大幅增加,并占到50%以上,私有经济所占比例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工业现代化,并且,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遗留任务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开始改变我国工业基础落后面貌是“一五计划”的完成,排除D项。故选C项。36.1959年9月,由郭沫若、周扬主编的《红旗歌谣》出版。其中有一首描写当时粮食丰收的民歌这样唱道:“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这首民歌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成果斐然 B.经济发展促进诗歌的繁荣C.人民公社欣欣向荣的景象 D.“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风【答案】D【解析】依据“玉米稻子密又浓,铺天盖地不透风。就是卫星掉下来,也要弹回半空中。”可知存在夸大粮食产量的现象,再结合时间“1959年”可知与“大跃进”运动中盲目追求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导致“浮夸风”盛行有关,D项正确;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向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题干不是反映诗歌的繁荣,而是通过民歌折射出当时“大跃进”运动中的浮夸现象,排除B项;人民公社片面追求农村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但是题干反映的是粮食丰收的现象,与人民公社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37.1964年5月,中共中央在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调整了原来把吃、穿、用摆在第一位的计划,而把国防工业放在第一位。毛泽东提出要重视第三线建设,“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实施()A.实现了农轻重部门协调发展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C.增强了民众保家卫国的信心 D.优化了我国经济所有制结构【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把国防工业放在第一位”“在原子弹时期,没有后方是不行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五”计划的实施促进了我国国防尖端科学事业的发展,打破美苏的核讹诈,增强了民众保家卫国的信心,C项正确;优先发展国防工业,无法实现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排除A项;“一五”计划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排除B项;优先发展国防工业,没有优化经济所有制结构,排除D项。故选C项。38.有学者在论述现代中国的对内改革时认为:从历史过程看,农村改革并不是预先选择的突破口,它是在一定环境下,部分农民的探索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一步一步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上述“农民的探索”是指()A.小岗村民的勇于尝试 B.陕甘人民的先行付出C.深圳特区的率先试验 D.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部分农民的探索与地方上开明的领导人相互推动,一步一步获得共识形成全国性政策的过程”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小岗村民的勇于尝试,进而推动了全国的经济体制改革,A项正确;小岗村首先尝试“大包干”尝试改革,而非陕甘人民,排除B项;深圳特区和浦东开放属于对外开放范畴,排除CD项。故选A项。39.邓小平曾指出:“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B.掌握载人航天技术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所给时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结合所学知识,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航,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B项正确;首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的时间是1970年,排除A项;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排除D项。故选B项。40.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四大思想理论成果共同的特点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与时代发展同进步C.实现人民当家做主 D.谋求实现民族独立【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均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体现的是与时代发展同进步,B正确;A是在三大改造完成后,排除;C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D是毛泽东思想的特征,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①开元初,栗田(日本使臣)复朝,请从诸儒受经……其副朝臣仲满慕华不肯去,易姓名曰朝衡,历左补阙、仪王友(官职名称),多所该识(掌握众多学识),久乃还。——《新唐书》②榆林窟壁画《玄奘西行求法》③在印度尼西亚打捞的一艘唐代商船中,发现的带阿拉伯人像的长沙窑瓷器材料二1757年,清朝将通商口岸缩减至广州一处,对外贸易皆由官府指定的广州“十三行”行商代理。清政府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禁止外商雇役华人办事,规定外商平时不能随便走出商馆,只能在每月逢八之日出外游览散步,且人数不得超过十人,对华人出洋船只型制大小、货物品种数量、商贩水手人数、往返期限等,清政府也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材料三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1)指出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依据上述史料概括唐代对外交流的特点。(2)材料二反映清朝在对外贸易方面采取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简析其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曾国藩的主张及目的。【答案】(1)类型:①文献史料,②图像史料(实物史料),③实物史料(考古史料)特点:地域广,包括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地区;领域多,涉及政治、文化、宗教、商品贸易等;双向交流,向印度学习佛法,中国的文化影响到目本,商品远销西亚等地。(2)政策:闭关锁国(或闭关政策)。影响:客观上保护清朝主权和自然经济;但不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往,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3)主张:购买、试造西方船炮,通过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目的:维护清朝统治。【解析】【小问1详解】类型:①来自《新唐书》,属于文献史料;②为壁画,属于图像史料;③为考古发现中的瓷器,属于实物史料。特点:根据材料中日本使臣、玄奘西行和阿拉伯人像可知,地域广,地域广,包括日本、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地区;根据在唐朝担任官职、玄奘求法和长沙窑瓷器可知领域多,涉及政治、文化、宗教、商品贸易等;根据玄奘西行向印度学习佛法,中国文化影响日本可知唐代的对外交流是一种双向交流,商品远销西亚等地。【小问2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回迁安置房购置协议标准格式版B版
- 2024年专业技术服务协议费用协议稿一
- 04年软件定制开发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国际贸易融资租赁协议
- 2024全新汽车销售劳动合同
- 江南大学《产品开发》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固定物资采购与准时配送协议版B版
- 2024年个人汽车抵押借款协议模板版
- 暨南大学《金融衍生工具》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患者的清洁护理技术(患者的清洁护理、口腔护理、头发皮肤护理)
- 智能制造的智能化和数字化
- 医学伦理学专项考核试题及答案
- 项目变更单(模板)
- 消费者行为与数字化策略
- 网络安全漏洞培训与教育
- 银河麒麟高级服务器操作系统运维管理习题答案
- 幼儿足球训练课件
- 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数控火焰切割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万千心理认知行为疗法新手治疗师实践指南
- 中班音乐朋友越多越快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