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与朱元思书教案与朱元思书教案1
《与朱元思书》这篇文章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亵渎之情,对友人的规劝。含蓄地流露出仰慕美妙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与朱元思书教案设计具有教学课堂模块明显、思维启发过渡自然,问题设计精当的特点,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主动性。一起来学习下!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特点。
2.体会作者由欣赏自然景物而引发的内心感受。
3.娴熟地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疏通文意并娴熟地背诵课文。
课前打算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认知生字:湍轩邈泠嘤鸢窥柯
2.熟读课文,了解大意。
3.阅读《三峡》,打算比较阅读。
课时支配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古人描写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烟海。大家肯定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文章《三峡》吧?文章描写了三峡两岸高峻的山势、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峡中四时景色的改变,充溢了诗意,成为古今传诵的名篇。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类似的文章《与朱元思书》。大家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看看两篇文章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什么异同。
二、检查预习,识记生字
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líng)
嘤(yīng)鸢(yuān)窥(kuī)柯(kē)
老师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从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理解、认记,可以让学生大声读一读,动手写一写。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朗读课文
要求:采纳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留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显明,速度稍缓。
2.疏通文意
a.先自主学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难懂的词语,由老师提问或者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解答。
补充注释:
风烟俱净:全,都。
随意东西:任凭江流漂浮而或东或西。
一百许里:余。
天下独绝:极顶。
急湍甚箭:湍,急流。甚,赛过,超过。
泉水激石:冲击,冲刷。
好鸟相鸣:漂亮的鸟儿。
在昼犹昏:如同,犹如。
b.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搞不懂的问题,通过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解答,弄懂全篇。
c.课堂沟通,翻译全文,老师点拨。
参考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逝,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漂浮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究竟,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晰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青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多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漂亮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非常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静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犬牙交错拦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d.接着朗读课文,以至成诵。
四、理解课文内容
(老师导学)
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疏通了文意,对这篇课文已经有了也许的了解。若要对文章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探究,还应怎样做呢?同学们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阅历,提出问题,供大家探讨。
(老师引导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集中归纳到以下几点,通过合作探究,做出解答,最终统一相识)
1.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全文的中心句。
2.划分本文结构,概括段落大意。
3.本文主要采纳了什么表达方式?目的是什么?
4.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来?
5.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1.本文主要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奇山异水。中心句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第一段总领全篇,点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其次、三段分写,紧承上文,详细而细致地分别描写异水和奇山。
3.主要采纳了描写的手法,表现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一百许里)水之澄澈和两岸夹山之高峻。
4.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从“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可以看得出来。
5.本文是一篇骈体文,语言美丽,采纳以骈为主,骈散结合的写法,且讲究对和声律。
(这一问题老师可以主讲,结合学过的课文《陋室铭》,指导学生能辨别课文中的骈句和散句即可,不必细究)
五、探究景物描写的特点
请学生谈谈本文在景物描写上的特点,并用同样的方法,做口语片断练习。
老师提示:
1.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突出了“奇山异水”。
2.按地点转移,由近及远的依次写:从流漂浮,俯视碧波,仰观青山。
3.采纳多种修辞手法使描写对象形象显明,富于朝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夸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比方、对偶);负势竞上,争高直指(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对偶)……
4.详写山,略写水。疏密有分,轻重有度。
六、拓展延长,比较阅读
老师首先让学生集体背诵《三峡》,熟识文章的内容。然后让学生从内容和形式等方面谈谈两篇文章的异同。激励学生放开谈,随意谈。学生边谈,老师边归纳,写在黑板上。
1.相同之处:
都主要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突出描写了山水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赏和酷爱之情。
写水都提到了水大浪急。
都侧重写山,突出了山势高峻。其中也都提到了密林,泉水,猿啼……
2.不同之处:
写作目的不同:《三峡》主要是为了客观地介绍地理学问,而《与朱元思书》则突出了对大自然的赞许,而且写出作者的内心感受。
在描写上:《三峡》在写景色方面突出了四时的改变;写山时,还突出了山的连绵起伏。
在形式上:《三峡》是散文,而《与朱元思书》是骈文。
(这一环节,学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强求。老师要略加点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七、老师小结
山川景色,古来共谈。当我们手捧书卷,领会这些美文的时候,我们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眼观自然之象,耳听天籁之音,身感物外之趣,杂念顿然消逝,心灵得以净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有朝一日,我们真的能背起行囊,踏遍祖国的青山绿水,饱览大自然的旖旎风光。
八、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巡游当地的山川等名胜,写一篇游记。
板书设计
与朱元思书
吴均
总叙:景色奇妙秀丽仰慕自然
分叙:奇山异水独绝志趣高洁
与朱元思书教案2
一、学问与实力目标
1.切实驾驭文言基本学问,夯实文言基础。
2.充分利用朗读与想象,培育文言语感,激发学习文言文的爱好。
3.品尝写景的妙语佳句,驾驭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鉴赏与写作实力。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驾驭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方法。教会学生借助注释及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擅长通过辨析、归纳等方法驾驭文言字词;通过沟通、合作、探究等进行品读赏析。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增加民族骄傲感。
通过反复朗读,驾驭文言字词,品尝妙语佳句,提高审美情趣。
诵读法、归纳法、探讨质疑法
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在情境中,朗读再现
1.导入
展示富春江山水图片,配以悠扬的古筝曲《高山流水》,营造气氛,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与热忱。
导语:同学们,这就是天下闻名的富春江,景色雄奇秀丽。早在1500多年前,就深深打动了旅程中的吴均,他在寥寥百余字的书信中,将这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今日,我们也来读读这封书信,跟随作者的笔触,饱览富春江的美景吧!
板书课题:与朱元思书吴均
2.朗读
以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齐读、范读、听读等)来培育语感,初步感知内容。朗读中串联正音、节奏、重音等文言基本学问的疏通。可先由学生发觉、质疑、探讨、总结,然后老师助归纳疏通。
朗读提示:
(1)读准字音黑板展示:
缥(piǎo)碧急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泠(líng)鸢(yuān)飞戾(lì)天经纶(lún)横柯(kē)
(2)读出节奏
这篇课文大部分是四字句,一般以“二二”节拍为主,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浮,随意\东西”。但也有例外,如:“水皆缥碧。”还有“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3)留意重音
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应重读“箭”和“奔”。
(4)留意语速
写景散文,应放慢语速,在舒缓的语调中,绽开想象,体会意境。
二、在合作中,归纳疏通
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通过沟通、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驾驭文言学问,并设置解答疑难和提交学习成果的环节进行归纳疏通,努力驾驭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分小组,由组长带领,参考课下注释及工具书,口头翻译课文。
2.划出疑难语句,小组探讨沟通,老师巡察指导。
3.运用归纳法,小组共同完成重点词汇的整理,力求知新温故。
4.各小组提出疑难问题,全班探讨解决或提交小组学习成果,全班共同共享
如a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反”通“返”,返回。
b一词多义:绝天下独绝:独一无二百叫无绝:停止以为妙绝:极
c重点词语:奔:飞奔的马;负:凭借;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经纶:筹划……
三、在品读中,质疑赏析
阅读中有所思索、擅长发觉才能学有所得,教学中应注意阅读实力的培育。这一环节注意品读,通过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学生去质疑、探究,品尝写景的妙语佳句,探讨写景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观赏水平。
赏析写景之妙:
(1)巧用富有表现力的词汇,表现景物特征,语言美。如“共色”、“缥碧”、“寒树”、“轩邈”、“泠泠”、“嘤嘤”、“疏条交映”等等,都很具有画面感,能激发想象,让人如见其景。
(2)多角度写景的方法。如:形、声、色等。
(3)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如:对偶、比方、拟人等。
(4)情景交融,溶情于景。
(5)整体布局奇妙,结构支配得当。采纳“总分”的形式结构全篇,紧扣“奇山异水”这一特点,把动与静,声与色,光与影奇妙结合,描绘了一幅充溢生命力的大自然的图画
四、在创作中,拓展提高
学有所得,更要学以致用。利用驾驭的方法进行创作,才能真正提高。利用品读中领悟的写景方法与技巧,活学活用,创作现代版的“我心中的富春江”。
设置一个小小的嬉戏:设想你是富春江的导游,要求你用最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述富春江如画景色,力求打好听众,吸引他们报名参与富春江之旅。支持人数最多者获胜。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与朱元思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培育学生利用想像望“文”生“景”的实力。
2、过程与方法: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通过品尝语言、描绘画面,体会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
3、情感、看法、价值观:领会自然美景给人带来的情感体验和领悟作者仰慕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培育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富春江景色之美,初步培育学生的审美实力。
2、学习本文任何从“奇山”和“异水”两方面去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课时支配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设计(1):同学们,我们在大自然中观赏了生气勃勃的春,领会了火热坦诚的夏,更感受到了秋天的成熟与丰硕,也品尝了冬的肃穆与温顺。这多姿多彩的四季皆是现代的四季,这四季的多姿多彩也是现代人的感受,那么同学们,你想换换口味,观赏一下一千五百年前的自然风光吗?今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古代的浙江,来观赏富春江的美景吧!
设计(2):我们宏大的祖国,山河壮丽,多数名山大川像熠熠生辉的珍宝,装扮着中华大地,引得历代文人墨士为这歌颂。南朝梁文学家吴均为我们留下了一篇篇喜闻乐见的诗文,《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让我们一起走进那风光旖旎的富春江。
设计(3):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与自然融为一体是文人学士的共同追求。他们专心灵视察体会自然万物之美,给予山水灵性、情感以至生命。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为我们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富春江景,让我们悉心体会,尽情欣赏。
(二)课文简介
或许同学们会问:这么美丽的一篇文章,出自谁人之手?又是怎么写成的呢?那么,谁能告知大家?(检查预习效果)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他是南朝梁文学家,其作品多以描写山川景物见长,风格清秀挺立、语言流畅自然。本文是作者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信的节选。
(三)进入文本,把握文意
1、探讨性学习:先由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再由学生指读,不理解、不相识的字词句做好标记,集中提出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先由学生集体解决,再由老师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做细致的说明和引导。
第一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
俱: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或“左右”。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漂浮: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其次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缥碧:青白色;缥,音.piǎo。
急湍:急流的水;湍,音tuān。
直视无碍:始终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晰,毫无障碍,这是形容江水特别澄澈。
第三段学生可能不懂的字词:
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轩邈(xuānmiǎo):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泠泠(l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90-26: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26: Conformance and reference software for carriage of geometry-based point
- 2025至2030中国白色水泥行业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男士帆布鞋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商物流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培训课件软件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通信电缆技术创新
- 幼儿园新教师健康教育培训
- 心理辅导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 从学生到职业领袖的教育之路
- 2025年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监理作业指引
- 威胁情报收集与整合-洞察分析
- 期末教师会议校长精彩讲话:最后讲了存在的问题
- 知名连锁汉堡店食安QSC稽核表
- 摄影设备采购合同范例
- DB41T 1812-2019 苹果简约栽培技术规程
- 【《三只松鼠公司员工激励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附问卷)14000字》(论文)】
-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新规制度
- 农业土壤检测技术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