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零指数次募、负整数指数次哥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现阶段的学生应在参与观察、猜想、证明、实践等数学活动中,
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初步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出现的
实际问题,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
1.理解引进*=1,a-p=~(aWO,p是正整数)规定的必要性,体会到数学的严密
性和逻辑性。
2.在复习正整数指数'幕的运算律时,体会到它对0指数幕、负整数整数指数基的运算也
适用,能把运算律一起记住,并会正确运用。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鲁教版六(下)P31-33的内容,是上节课同底数幕的除法的自然延续。本
节是将正整数指数基推广到整数指数幕的运算,扩大了运算的范围;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
“整数事的运算”的基础上,对“同底数塞除法”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一方面,是进一
步研究“整数幕运算”的工具性内容,零指数幕和负整数指数幕是同底数幕的除法法则扩展
的必要前提,也是整式除法的基础;同时,也为上学期科学记数法的进一步深化学习,科学
表示一些较小的正数,把数的表示和意义结合在一起构建了良好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
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
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指数哥,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
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刚学过的知识理解还不是那么深入,所以
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教学目标】
1、明确零指数基,负指数事的意义,理解零指数、负指数的运算法则,并能够进行相关的
计算。
2、体验从正指数塞到零指数塞、负整数幕的变化过程,在特定的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
感性认识。体验数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在课堂活动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基础、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思维水平出发,为
学生自主探索提供适当的空间、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参与特定
的数学活动,理解或提出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对象的特征,在学习过程中获得
理性认识。
【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灵活运用零指数基与负整数指数基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a°=l,ap=—(a#0/是正整数)公式规定的合理性。
ap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师友合作探究,引导法,观察法,类比法。
【评价设计】
1、通过合作探究一中的(一)、(二)、(三)环节以及跟踪训练一,合作探究二中的(一)
(二)(三)(四)(五)环节以及跟踪训练二,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效果。
2、通过探究一中的(一)、(二)、(三)1、2,探究二中的(一)(二)(三)(四),
检测目标二的达成效果。
3、通过合作探究一(三)5,合作探究二,合作探究三,以及课堂小测,检测目标三的达成
效果。
本节课遵循分层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与提高,针对学生回答问题本着多鼓励、
少批评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参与小组交流和班级集体展示,教师课堂观察学生的表现,了
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教师进行适时的反应评价,同时促进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2、通过设计课堂基础练习、拓展练习与达标检测题,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同时有
利于学生完成对自己的评价。
3.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课时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又能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的方法和思路,完成教学反馈评价。
【教学程序设计】
(-)温故知新
1、利用一组口答题,带领学生复习整数指数塞的运算法则:
2、请同学们回忆同底数塞的除法法则是什么?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法则成立的附加条件:---------------
同底数幕的除法公式(aWO),有一个附加条件:根,〃,即被除数的指数大于除数
的指数,那么,当被除数的指数不大于除数的指数,即,
或,“V〃,情况会怎么样呢?这节课我们我们就共同来学习零指数负整数指数次塞•(板书)
设计意图:以正整数的同底数幕除法法则创设情境,法则成立的条件有限制相>〃,那么机』
或机<7/,则法则适用吗?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情境创设,学生已激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强劲的学习
动力,此时把学生带入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
(二)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一
被除数的指数等于除数的指数
(一)用细胞分裂作为情境,提出问题:一个细胞分裂一次变成2个,分裂2次
变成4个,分裂3次变成8个,分裂4次变成16个・•
(二)观察数轴上表示2的正整数次幕16,8,4,2等点的位置变化,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0124816
再请同学观察下列式子中指数、基的变化,可以发现下面的规律:
2=16
2=8
22=4
2'=2
20=1
(三)
1、根据上面的算式猜想:(2°=1)
2、那么3°,4°,a°的值也等于1吗?猜想合理吗?怎样验证一下这个猜想的合理
性?(小组交流)
由温故知新里面的练习题(孙)s+(孙,)三1联想到:
如果利用同底数基的性质,可以得到334-33=3;,3=3°
如果利用除法法则,3=33=27+27=1
学生自己证明出
3、由此我们规定a0=1(a^O)
4、为什么。的值不能为0?(a为0,则除式为0,无意义)
5、你能用文字语言叙述这个性质吗?
学生表述,老师板演: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幕都等于1,零的零次幕无意义。
注意:原有的黑的运算性质可以扩展到零指数。例:a
跟踪训练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3)=1()
2、(2/3)°=1()
3、a°=l()
4、6+1)。=1()
二、填空
1>a1V=l(aWO)
2、5=5°X5=()
3、(A-4)。有意义的条件是()
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探究出零指数幕的性质。其实,在数学的世界里,重要的不是我们
知道了什么,而是我们如何知道的。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同学们能继续发扬勇于探索的
精神,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设计意图: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概念(定理等)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条件、结论、应用
范围等),为实现目标1中的明确零指数器的意义,在设计时,首先通过上面学生的观察分
析,发现等式变化的规律,猜想零次幕等于1,如何论证刚猜想合理呢?结合具体实例,引
导学生探究,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归纳能力,通过论证猜想,最后引导学
生理解零次毒法则的重要意义。即只要作了如此的规定,就可使同底数幕除法法则使用范围
拓广到〃片〃的情形,从而使学生体味到数学中某些规定获得的思维过程,以及其自然性和
合理性,同时对负整数指数廨的规定产生了正迁移效应。这样的过程充分体现数学自身发展
的轨迹,有助于学生感悟指数概念是如何扩充的。借助于零指数所获得经验,可以进一步尝
试负指数整数指数幕的意义做出合理的''规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
合作探究二
被除数的指数小于除数的指数
(-)从特殊出发:填空
32
32+33=______=_______
53
F=5=55=______=_______
104
而二10=10'=______=_______
(二)思考:白和r+g的意义相同吗?因此它们的结果应该有什么关系?依据上面的
33
学习方法,小组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5J二10%工
352103
(三)你还能举出其他类似的例子吗?
(四)你能由特殊数字推广到一般结论吗?
(五)请用文字语言表述:
让学生表述,教师板书: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次哥(〃为正整数),都等于这个数的n
次幕的倒数。零的负指数次第没有意义。
注意:原有的基的运算性质可以扩展到负整数指数累。例如:(a?)-,22X23
2
例题讲解:⑴2々(2)(--)-2
3
跟踪训练二:
1、(X-7)-2=一二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
(X-7)
2、2X=1/4,x=-
3、10=0.01,x=-----------
4、(0.2)2X(0.2)=------------
5、把下列各式写成分式
①X?②2肛’(3)-5x2y'④(X;/)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研究负整数指数累,为实现目标1中的明确负整数指数基的意义,理
解法则和灵活运用法则进行计算。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
的探究意识和归纳能力。在设计时,首先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根据规律猜想负整数指数暴法
则,然后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活动,有特殊到一般,论证猜想,最后引导学生归
纳负整数指数基法
合作探究三
探索:10'=
10=
102=
10'=10"=100000-0
10=归纳:
10'=10n=0.0000-01
102=
10=
10'=
例题讲解:1、用小数或分数表示下列各数
(1)103(2)7°X82(3)1.6X10'
跟踪训练:下列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写出原来的数
①4.03X10』②8.4X10?
设计题图:零次幕和负指数次基的补充,使得科学记数法得以完善。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
1
生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来龙去脉,例如:1.6X10F6X1^=1.6X0.0001=0.00016,使学生
记忆犹新,知识掌握牢固。
(三)达标检测:
一、填空:
1、(—=2、(—3)-2x(;)。=3、(_3)。=
4、(%-3.14)°=
5、若5"2=1,则k的值是o
6、种细菌的直径是1.5X10s米,用小数表示为米
7、3、=」-,求x的值为
27
8、(x—2)°有意义,则*=.
9、用小数表示-1.21x10-5=
10、-2-2+(-1)-1+(-4)0--^-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习题的配备由易到难,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够灵活地运用零次基负
指数次基的运算法则。并且学生间采取师友型互助小组的形式,师傅做完后能及时帮助学友,
学友有不明白的可以向师傅请教,这既是对他人的帮助也是对自身的提高,师友二人相互
激励,相互评价,共同提高,学生始终是在一种比较活跃的氛围中解决各种问题,充分体现
了学生的主动性.
(四)拓展迁移:
1、廿=2x"=4求/"2”的值
2、22=2々=
观察可得:
已知3*=2,3丫=;.则x与y的关系是()
Ax与y互为相反数B.x与y互为倒数
C.x-yD.不能确定
设计题图:学生自主完成,采用师友互查互评的方式进行。以上练习,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知
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学会思考,形成能力。
(五)反思小结:
1、反思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学习数学的方法?
2、学生自我评价:
本节课我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是否乐于与同伴交流各自想法,并在交流中获益?
我需要改进的地方或今后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3、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概括
设计意图:小结归纳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应该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
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最终让学生明白正整数指数幕的运算法则,有很大的局限性,解决不
了许多实际运算,本节内容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出现了新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正整数
指数塞的运算法则进行了推广,推广到整数范围内。通过对零指数幕与负整指数哥性质的几
个重要方面的再次阐述,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优化,知识体系得到完善,使学生的数学理
解又一次突破思维的难点。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1、-103X(-2)°
2、用小数表示:2.1X10.
3、计算:16+(-2)-(-)'+(2.36-1)0
3
选做题:1、(万-3.14)°-|-3|+(y)-(-D2010
2、己知a、6互为相反数,c、,互为倒数,X-2=1,H=2,求
产”+(-4)19"的值
设计意图:根据课程标准,为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我在作业布置的
环节分层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是所有学生都需要完成的,而选做题是为学有余力
的学生准备的。作业设计上突出典型性和层次性,面向全体,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
同的发展。既让学生能对本节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又能有充裕的时间拓展自己的视野。
【板书设计】
6.4零指数塞与负整数指数累
一、零指数募
a°=1(a#0)
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寨等于1
二、负整数指数基
ap=二QNO,p是正整数)
ap
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p是正整数)次幕,等于这个数的p次累的倒数
2
例1、(1)2-3(2),(--)-2
3
例2、2.1x10-2用小数把它表示出来。
《零次塞负整数指数塞》学情分析
1、学情分析
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希望
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
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正指数辱,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
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刚学过的知识理解还不是那么深入,所以
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另外一个知识
点是用科学计数法来表示小数,这个知识是有了科学计数法表示整数的基础,掌握起来也比
较容易。
2、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难度分析
(1)在设计时,首先通过学生的观察分析,发现等式变化的规律,猜想零次幕等于1,如
何论证刚猜想合理性,是本节课的一大难点。
(2)学生能否借助于零次昂的推导经验,进而对负整数指数幕的规定产生了正迁移效应。
(3)零次基和负指数次辱的补充,使得科学记数法得以完善。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了
1
解科学记数法的来龙去脉,例如:1.6义10-'=1.6><乔=1.6乂。0001=0.00016,
(4)作为教师,我们在备课时不但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学生可能会出
现怎样的问题和疏忽,我们要有所准备,及时预防和纠正。
3、课前的知识储备
学生学习本节课之前需要掌握:
(1)同底数暴除法的法则
符号语言:-------------
文字语言:-------------
法则成立的附加条件:...............
(2)用科学技术法表示一个整数
4、课后的拓展资源
问:零指数幕与负整数指数募是怎么产生的?
答:零指数塞和负整数指数嘉是在同底数基的除法运算。"'+屋中出现的,当小=
〃时,m—n=0,这时就出现了零指数暴;当mVn时,就出现了负整数指数幕.比如:
53+53=5°;53+55=5-2.这就是零指数暴与负整数指数基的由来.
问:在零指数塞与负整数指数易1/'中,为什么要规定“W0?
答:这是因为这两个代数式都是来自于以«为底数的同底数幕的除法运算,它在“娘家”
的身份是作为除数的底数,当。=0时,除数为0,而除数是不能为0的,因此,在零指数
幕。°与负整数指数累中,规定是十分合理的.
问:如何理解“°=1(«#0)a~p=—(aWO)这两个公式?
ap
答:首先要注意在这两个公式中,底数。是不能为。的.其次,零指数嘉公式中的。只要
不等于0,不论它所表示的数是什么数,其结果都是等于1.如1,25°=1,,,,,
这就说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零次幕都等于1,但要注意:-3°=—1而不是1;在负整数
指数基公式中,求一个数的负整数指数募,一定要先把它化为正整数指数事后再计算,千万
不可想当然.如许多人认为(-1)T=1,2.2=-4或一;等等都是想当然造成的错误,如
果根据公式按部就班,先把负整数指数幕化为正整数指数幕再计算,就可以杜绝这种错误.另
一方面,把公式。-“二-1-(aW0)变形为丫(aWO),用它来计算分数的负整
ap\a)
数指数嘉比原公式要简便得多.如(―I)=[一胃=一得
《零次募负整数指数嘉》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
本次学习效果评测主要从学生课堂表现、学习效果评价两个方面展开,就评测结果进行
了如下分析:
一、评测结果
评测项II评测内容评测结果
项目序号优良中差
1课堂学习氛围活跃,踊跃发言、
75%15%10%0%
学生课积极参与、形成师生良好互动。
堂表现2能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认真参
90%10%0%0%
与学习、完成课堂内容。
3完成探究一:零次基。90%5%5%0%
4完成探究二:负整数指数哥85%10%5%0%
学习效5完成探究三:科学记数法表示绝95%5%0%0%
果评价
对值较小的数。
6自我检测的完成情况80%13%7%0%
二、评测分析
1、学生课堂表现:
第1项是评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否能较好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
【评测结果】有75%的学生能较好的投入课堂学习中来,有近10%的学生课堂投入不够。
【结果分析】课堂上应进一步通过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参
与到课堂学习中。
第2项是评测学生的听课专注程度:是否能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完成课堂内容
【评测结果】有90%的学生在整堂课中能跟随教师的思路、认真参与学习、完成课堂内
容。
【结果分析】学生的听课专注程度较高。
2、学习效果评价:
第3项是评测学生对探究一:零次基的学习完成情况。
【评测结果】班级中共32位同学,通过小组交流、全班展示,只有1位同学答错,正
确率为97.4%,
【结果分析】通过评测结果不难看出:学生对“零次暴的意义”这一知识点掌握的非常
好。
第4项是评测学生对模块二:负整数指数幕的学习完成情况。
【评测结果】共有3位同学做错
【结果分析】通过评测结果不难看出:
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由特殊到一般,论证猜想,最后引导学生归纳负整数指
数基方法。因为学生在此过程中理解了知识的来龙去脉,所以这一模块的知识掌握情况很好。
第5项是评测学生对探究三: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学习的情况。
【评测结果】这部分内容是有了科学计数法表示整数的基础,掌握起来比较容易,但是
有的学生对-n次方不是很理解,n如何去确定理解上可能存在盲点。需要重点突破•注意的
问题就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有几个零就是10的负几次方。
【结果分析】完成效果很好。
第6项是评测学生达标检测的完成情况
【评测结果】学生完成情况良好
【结果分析】通过评测结果不难看出:本节课重点知识学生掌握很好,所以在以后的教
学中,应该多注重方法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果分析
(-)打造具有个人教学特色的教学
把教学设计的具有“启发性”,让学生在自我预习的知识基础上,主动利用已有知识构
建新的知识体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留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教给学生学习的
方法。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
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三)对待后进生,要有耐心,持之以恒
从课上回答问题可以看出,有个别学生没有掌握好课堂教学内容,这些学生基础薄弱,
教师要做好课后辅导,促其进步。
《零次塞负整数指数塞》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初中数学六年级下第六章的内容,是初中数学中较为重要知识点之一。这节
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整数指数幕的性质的基础上,对整数的指数幕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另
一方面,也为学习科学记数法等知识起到了铺垫作用。此外,零次塞和负整数指数基是通过
规定来明确其定义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做出这样的规定的自然性和合理性。有利
于让学生了解两个基本事实:一是数学符号的语言是可以规定的:二是这种规定是合理的不
是任意的。合理性包括两方面:一是不能与原有的概念定理相矛盾,二是规定的做出有利于
解决问题,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2、不同教材版本对教学内容的处理
鲁科版:
(1)从特殊出发:填空
32
3=3*=
手
£
515=5、
104
10=10,=
To7
32
(2)思考:和片+g的意义相同吗?因此它们的结果应该有什么关系?依据上面的
学习方法,小组交流,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湘教版:湘教版当中,零次第负整数指数基,是初三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学习的分式之后,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推导出:不等于零的数的零次暴是1。因此,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
时,让学生尽量处于思考一体会一总结一一明确的循环中,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加深
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3、课程教学资源的取舍
新课程把课程资源的内涵伸展到社会、教师和每一个学生。教材将学习内容与社会生
活、学生经验相结合,并设计相应的拓展性课题,引导、启发教师、学生把眼光转向身边,
转向社会,在实践中学习、运用。通过负整数指数嘉概念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数的
概念往往是由于运算的需要而扩展,概念扩展的结果又往往带来运算法则、性质在更大的范
围内适用;加深对找规律、类比等数学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归纳能力。
充分利用已有的课程资源
文本资源:认真深入地研究课标,钻研教材和教参及相关辅助资料。
努力开发新的课程资源
(1)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到数据的变化。分析、
发现等式变化的规律,猜想零次事等于1。
(2)注重课堂上的生成资源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弹性”预设,准备生成。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预设是基础,生成是预设的深化、拓展和升华。
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随意的,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然而,再好
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所以教学中我追求多维的、灵活的、开
放的、动态的“弹性”设计。
4、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能灵活运用零指数暴与负整数指数基运算法则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0=1,哈(aWO/是正整数)公式规定的合理性
5、课时:1课时
6、课型:新授课
《零次募负整数指数塞》评测练习
1、计算:(-3)。+(;)-2-\,q的结果是()
3
A-5C3D2
2、a=2-2b=(V'3-l)°c=(-l):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Aa>b>cBb>a>cCc>a>bDb>c>a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0.1)-2=100B(-10)-3=l/1000
11
C-^=-1/25D2a3="
5-22a3
4、用小数表示:2.61X10-5=
5、(3x-2)°=l成立的条件是
6、x+x4=3,求x2+x_2=
7、若(a+b)m=3,(a+b)n=4,则(a+b)3m-2n=
8、2X=—,那么x=
9、3—93二
131
1。、G产x(-产
11、若X2x,=l贝!Ix=
12、(-)。+(-)•'=
77--------
学生自主完成,采用师友互查互评的方式进行。以上练习,旨在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
上灵活运用,学会思考,形成能力。
零次募负整数指数幕教学反思
教材解读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本阶段的学生,应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综合实践等
数学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初步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
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因此,这节课的学习将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意识。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
学习了正指数幕,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
我的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了再加工,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索过程。
在本节课的准备与实际授课过程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与体会:
一、反思教学设计
本节课较好地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整个学习过程都是以学生的主动参与、
积极思考、师友互助来实现的,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设计
中,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三个探究:
探究一:数学教学论指出,数学概念要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为了让学生理解零指数基的意义,
在设计时,首先通过观察细胞分裂的过程,分析、发现等式变化的规律,猜想零次累等于1,
那么如何论证刚猜想合理呢?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探
究意识和归纳能力,通过论证猜想,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零次基法则的重要意义。过程中使学
生体会到数学中某些规定获得的思维过程,以及其自然性和合理性,同时对负整数指数塞的
规定产生了正迁移效应。
探究二:本环节主要研究负整数指数累,明确负整数指数塞的意义,理解法则和灵活运用法
则进行计算。类比前面零指数幕法则的推导过程,在设计时,首先通过学生观察分析,类比
找出等式的变化规律,根据规律猜想负整数指数幕法则,然后通过师友交流,小组总结等活
动,从特殊到一般,论证猜想;通过负整数指数幕概念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体验了数的概
念往往是由于运算的需要而扩展,概念扩展的结果又往往带来运算法则、性质在更大的范围
内适用;加深对找规律、类比等数学思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归纳能力。
探究三:零次基和负指数次嘉的补充,使得科学记数法得以完善。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
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来龙去脉,探究10n以及10-n中n的个数与0的个数的关系,让学生自
己揭示知识形成过程。提高了学生的探索能力,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情况,激发出其浓厚的
学习兴趣。
总之,每个环节都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的学生自主活动,学生始终是课堂的主角,是
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最终的收获都是他们的真实体验和感悟,是他们自主学习和能动汲
取的结果,而绝非教师一厢情愿地灌输。学习过程中,师友互动,在一个个闯关练习中他们
很投入,也很快乐,从他们最后的检测与小结中不难看出,他们的收获也是很丰厚的
二、反思教学过程
优点:
1、本节课包括“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合作交流,探索新知;例题解析,发现规律;
课堂反馈,巩固提高;回顾总结,自我评价;课后作业,拓展延伸"六个环节。这六个环节,
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初步体验到列举实例,顺
利解决难题,这无疑是学生从感观认识到理性理解的一个提升与升华。
2、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环节一理解零指数、负整数指数慕的意义时,我设计了自主探究
与师友互助、合作交流的环节,这样做旨在锻炼师友之间的合作意识,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
力。可以充分发挥小师傅的作用,让其在为其他同学解决难题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骄傲与自
豪。
不足:
1、教学最理想的结果是让学生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住宅认购定金合同范本
- 仓储保管填写合同范本
- 2025年四川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技巧
- 一房三卖买卖合同范本
- 停息挂账律师委托合同范本
- 个人外汇贷款合同范本
- 助资合同范本
- 个人买房购房合同范本
- 公司税贷合同范本
- 个人店面整体装修合同范本
- 2025年太仓市文化旅游发展集团限公司及子公司公开招聘12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装承包合同(2025年)
- 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4
- 马桶采购合同范例
- 护理技能培训师竞聘
- 《世界各国简介》课件
- 北京市矢量地图-可改颜色
- 新质生产力与产品创新
- 2024年河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安保服务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吉林大学《微积分AⅠ》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