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一模
化学
注意事项:1.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
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C-12N-140-16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广东习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雷州过火海B.松岗赛龙舟C.潮州剪纸术D.佛山舞醒狮
2.规范操作是安全的保障。下列操作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是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发生变化,其中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铁钉B.浓盐酸C.生石灰D.氯化钙
4.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拉瓦锡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波义耳提出了原子论
5.太空失重及较高的电离辐射易造成航天员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这里的“钙”是指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6.蜂蜜总含糖量达65%~75%,还含有丰高的酶类,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锌等。蜂蜜中缺乏的营养素是
A.无机盐B.蛋白质C.油脂D.水
7.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B.x的值是18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8.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来配制3%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A.药匙B.量筒C,玻璃棒D.烧杯
9.如图表示镭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化合价,
•C
-*-6'•D
+4-•B
+2-
0-•A
______II_______II_______►
X氧化物酸盐类别
A.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X为单质
B.图中B点物质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图中C点物质化学式为HMnCU
D.图中D点物质阴离子为MnC^^
10.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洗洁精修藐食款水>
B.金属的熔点:鸨同到高东>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空气中气体的含量:m由就小电>
11.化学与技术、能源、医药、生产都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医药:用氢氧化钙作补钙剂
B.化学与能源: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C.化学与技术:用钛镶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人造卫星天线
D.化学与生产: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12.香烟的烟气中含有CO和尼古丁(C10H14N2)等有害健康的物质。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O
B.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162g尼古丁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4g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3.下列选项中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以及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
项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具有可燃性
瓶中
反应遵守质量守恒
B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质量增加
定律
电解水,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电极中的正极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负极气体水由氢气和氧气组
C
气体燃烧成
D用嘴去吹蜡烛火焰蜡烛熄灭隔绝了空气
A.AB.BC.CD.D
14.如图为KN0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下的KNCh溶液65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溶
解
度
g
0tlt2
温度七
A.120c时,将M状态下65g溶液倒掉32.5g,能变成饱和溶液
B.t2℃时,M状态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KNO3,充分搅拌后得到65g溶液
D.将M状态下65g溶液的温度从12c降低到t「C,刚好变成饱和溶液
15.鉴别,除杂是重要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去除水中可溶性杂质向水中加入活性炭
B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C去除CaCb溶液中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钠
D鉴别碳粉与氧化铜分别滴加稀硫酸
A.AB.BC.CD.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
共55分。
16.中国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浣溪沙》中“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说明分子.
(2)《寄怀楚和尚二首》中有“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
①铁锅化雪快是因为金属铁性能好。
②“石炭”指的是煤炭(含少量的硫),它燃烧排放有害气体,会导致酸雨。化石燃
料包括煤、石油、。
(3)《念奴娇》中“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描写了雨后的植物。
①“山染修眉新绿”说明雷雨过后大自然为植物补充了肥。
②涉及化学反应如下:N2+O2=2NO;2NO+O2=2NO2;最后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
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o
18.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既是体育盛会,也是科技盛会。
材料1:冬奥会颁奖礼仪股装,不仅外观典雅大方,而且衣服内胆里添加了一块能够发热的“布”——石墨
烯发热材料。这一新材料在通电时,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热能通过远红外线以平面
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被人体接收,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
材料2:冬奥会火炬外壳采用的碳纤维材科,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强度却是钢的7~9倍。它具有高
刚度、高抗拉强度、低重量、高耐化学性、耐高温等特性,使用复合材料改善了冰凉的触感。研发团队用
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来做奥运火炬,堪称世界首创。
材料3:冬奥会制冰系统,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
同时还减少了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玻坏。
(1)石墨烯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属于(填“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或
“单质”);穿上冬奥会颁奖礼服不会感到寒冷,说明了石墨烯具有.性(写一点)。
(2)下列有关碳纤维的描述错误的是(填字母)。
a.强度高b.密度大c.不耐酸d.不易碎
(3)下列物质与奥运火炬外壳同属于复合材料的是。(填字母)
a.金属材料b.玻璃钢c.聚乙烯d.合成橡胶
(4)传统制冷剂使用氟利昂,虽能用来制冰,却也能催化臭氧转变为氧气,从而破坏臭氧层。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o选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保证了安全,不会发生爆炸,这利用了它的哪些
化学性质?。
20.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仪器或装置,请回客下列问题:
ABDEF
图1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镭混合物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
(2)在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盐酸反应来制取比,发生装置应选和C进行组合。除去H2中
混有的HC1气体杂质可选仪器和进行组合;从经济与高效等多方面
考虑,最好选用下列中的试剂。(均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通常选用装置F,将导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4)如图2为“微型”实验装置,用于某气体的制取和检验。微型塑料滴管的作用相当于“题18-1图”中
的(填仪器名称)。G、H处分别盛装的药品为。
22.小莉同学进行如图实验,充分反应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混合。等充分反应后再过滤,
结果得到滤渣A和无色滤液B。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无色滤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设计实验探究滤渣A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A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银、铜、铁、铝四种金属中,只有铝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作出猜想】滤渣A的成分为:
猜想I:银、铜;猜想II:银、铜、铁;猜想ni:。
【分析思考】猜想1一定不正确,原因是。
【进行实验】结合猜想H和in,只要证明物质是否存在即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取滤渣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溶液
【作出判断】如果,则猜想n成立。如果,则猜想m成立。
24.图1是工业制取纯碱的流程图,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C02
图1
(1)分储空气制取氮气,利用了液态氮气与氧气的不同进行分离。
(2)水煤气变换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①A-B体现了焦炭的性(填“还原”或“氧化”)。
②请结合图1中信息将C图中缺少的微粒补充完整
(3)氮气与氢气在合成氨塔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_o
(4)碳化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H,+CO2+H2O+NaCl=NaHCO3J+一。分离NaHCCh与母
液的操作名称为________o
(5)加热碳酸氢钠可得到纯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草酸亚铁晶体(FeC2O#2H2O,相对分子质量是180)是一种浅黄色固体,难溶于水,受热易分解,是
生产锂电池的原材料。称取54.0g草酸亚铁晶体(FeC2O#2H2O)用热重法对其进行加热使之分解,得到剩
余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请分析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剩余固体的质量也
(1)加热至_______________℃时,Fe2O3开始分解,生成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该气体为
;Fe2O3完全分解时产生该气体的质量为go
A
(2)根据草酸亚铁晶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FeC2O4^H20=FeC2O4+2H,0,计-算图1中x的值(写
出计算过程)。
(3)请在图2中画出产生(1)中气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f生成气体的质量g
°T1图、心T4T5温度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广东习俗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雷州过火海B.松岗赛龙舟C.潮州剪纸术D.佛山舞醒狮
【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火海有物质燃烧,产生新的物质,故A正确;
B、松岗赛龙舟,没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误;
C、潮州剪纸术,只是改变形状,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误;
D、佛山舞醒狮,没有新物质生成,故D错误。
故选A。
2.规范操作是安全的保障。下列操作不会引发安全问题的是
【2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释浓硫酸将水倒入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的热,造成液体飞溅,会引发安全问题。
B、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可能引燃酒精灯内酒精,发生爆炸或火灾,会引发安全问题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用手取用会腐蚀皮肤,会引发安全问题。
D、火炬传递中火炬之间引火不会引发安全问题。
故选D„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都会发生变化,其中与空气成分无关的是
A.铁钉B.浓盐酸C.生石灰D.氯化钙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铁钉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和水反应生锈,故A不符合题意;
B、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质量减少,与空气成分无关,故B符合题意;
C、生石灰与水反应,质量增加,故C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钙具有吸水性,质量增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4.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拉瓦锡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波义耳提出了原子论
【4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正确。
B、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锌、锦等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正确。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正确。
D、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错误。
故选Do
5.太空失重及较高的电离辐射易造成航天员骨钙丢失、骨质疏松。这里的“钙”是指
A.单质B.元素C.分子D.原子
【5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这里的“钙”是指的元素,不是具体的存在形式:
答案为:B。
6.蜂蜜总含糖量达65%~75%,还含有丰高的醐类,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锌等。蜂蜜中缺乏的营养素是
A.无机盐B.蛋白质C.油脂D.水
【6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蜂蜜总含糖量达65%~75%,故含有糖类,还含有丰高的酶类属于蛋白质,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
锌等属于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故不含的营养素是油脂,故选C。
7.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28X1
A.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
B.x的值是18
C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7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周期数=电子层数,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故A正确;
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x=29-2-8-l=18,故B正确;
C、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因此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故C正确;
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易失去电子,故D错误。
故选D。
8.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来配制3%的NaCl溶液,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A.药匙B.量筒C.玻璃棒D.烧杯
【8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药匙用来取粉末状固体药品,该实验是将浓溶液进行稀释,用不到药匙,故A符合题意;
B、量筒用来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和水,故B不符合题意;
C、稀释时,用玻璃棒搅拌,故C不符合题意;
D、在烧杯中稀释氯化钠溶液,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9.如图表示锦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化合价A
•c
+6-•D
+4-,B
+2-
0*,A
______III_______I_______►
X氧化物酸盐类别
A.图中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X为单质
B.图中B点物质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C.图中C点物质化学式为HMnO4
D.图中D点物质阴离子为MnCV-
【9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A点对应的物质中,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该物质的类别是单质,故选项A说法正确;
B、B点表示的物质是一种氧化物,其中镭元素显+4价,其化学式为MnCh,二氧化镭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
都是催化剂,如在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镐和氧气中,二氧化锌是生成物,不是催化剂,
故选项B说法错误;
C、C点表示的物质是一种酸,其中镒元素显+7价,故C点物质化学式为HMnCU,故选项C说法正确;
D、D点表示的物质是一种盐,其中镒元素显+6价,故D点物质阴离子为MnCM%,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Bo
10.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洗洁精苹果汁食盐水
A.溶液的pH:由大到小―
B.金属的熔点:电』乘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蒜少”>
D.空气中气体的含量:m由焉小出
【10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洗洁精显碱性,pH>7;苹果法显酸性,pH<7;食盐水显中性,pH=7,故A错误;
B、汞常温下为液体,熔点最低,故B错误;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是:0、Si、Al、Fe,故C正确;
D、空气中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二氧化碳约占0.03%,故D错误。
故选Co
11.化学与技术、能源、医药、生产都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医药:用氢氧化钙作补钙剂
B.化学与能源: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C.化学与技术:用钛银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人造卫星天线
D.化学与生产: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11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钙有腐蚀性,不能作补钙剂,作补钙剂的是碳酸钙,故A错误;
B、可燃冰储量丰富,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故B正确;
C、钛银形状记忆合金用来制成人造卫星天线,故C正确;
D、不同的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作霓虹灯,故D正确。
故选Ao
12.香烟的烟气中含有CO和尼古丁(G0H14N2)等有害健康的物质。下列有关尼古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B.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7:1
C.162g尼古丁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4g
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尼古丁中含有氮元素,生成物中也要含有氮元素,二氧化碳和水中不含氮元素,因此尼古丁完
全燃烧不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不正确;
B.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0):(1x14):(14x2)=120:14:28,故B不正确;
C.162g尼古丁中含氢元素的质量为162gx-----------------xl00%=14g,故C正确;
120+I4+28
D.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4:28,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D不正确。
故选:Co
13.下列选项中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以及结论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
实验操作现象或变化结论
项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具有可燃性
瓶中
反应遵守质量守恒
B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质量增加
定律
电解水,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电极中的正极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负极气体水由氢气和氧气组
C
气体燃烧成
D用嘴去吹蜡烛火焰蜡烛熄灭隔绝了空气
A.AB.BC.CD.D
【1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装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知氧气支持燃烧,
但不具有可燃性,=不符合题意;
B、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质量增加,是因为镁条燃烧后
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镁条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反应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C、电解水,用燃着的木条检验两电极中的气体,可观察到正极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负极气体燃烧,可
得出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也可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
D、用嘴去吹蜡烛火焰可观察到蜡烛熄灭,主要是因为嘴吹蜡烛时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
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14.如图为KN03的溶解度曲线图,现有M状态下的KNCh溶液65g,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0tlt2
温度七
A.120c时,将M状态下65g溶液倒掉32.5g,能变成饱和溶液
B.t2℃时,M状态下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30%
C.t2℃时,向50g水中加入15gKNO3,充分搅拌后得到65g溶液
D.将M状态下65g溶液的温度从t2°C降低到1C,刚好变成饱和溶液
【14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溶液是均一性的,将M状态下65g溶液倒掉32.5g,溶液的浓度不改变,从图像上可知,M点
在曲线下方,表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从图像上可看出,M状态下的溶液相当于100g水中溶解了30g硝酸钾,溶质质量分数为:
30g
xlOO%<30%,故B正确;
100g+30g
C、120c时-,硝酸钾溶解度为6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0g硝酸钾,因此50g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硝
酸钾,所以向50g水中加入15gKNO3,充分搅拌后得到65g溶液,故C正确;
D、从图像上可判断出,将M状态下65g溶液的温度从t2℃降低到t「C,刚好变成饱和溶液,故D正确。
故选Ao
15.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设计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A去除水中可溶性杂质向水中加入活性炭
B鉴别稀盐酸与稀硫酸分别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C去除CaCb溶液中盐酸加入过量碳酸钠
D鉴别碳粉与氧化铜分别滴加稀硫酸
A.AB.BC.CD.D
【15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不是所有可溶性杂质都能除去,故A错误;
B、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硫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银,都能观察到溶液变浑浊,
故B错误;
C、碳酸钠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化钙可以发生反应,故C错误;
D、碳与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能观察到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
为蓝色,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
共55分。
16.中国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浣溪沙》中“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说明分子。
(2)《寄怀楚和尚二首》中有“铁盂汤雪早,石炭煮茶迟”。
①铁锅化雪快是因为金属铁性能好。
②“石炭”指的是煤炭(含少量的硫),它燃烧排放有害气体,会导致酸雨。化石燃
料包括煤、石油、.
(3)《念奴娇》中“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描写了雨后的植物。
①“山染修眉新绿”说明雷雨过后大自然为植物补充了肥。
②涉及的化学反应如下:N2+O2=2NO;2NO+O2=2NO2;最后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
氮,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题答案】
【答案】(1)在不断运动
(2)①.导热②.二氧化硫##SCh③.天然气
(3)①.氮
HO=
②.3NO2+22HNO}+NO
【解析】
【小问1详解】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分子运动到衣服上时可以闻到香味;
【小问2详解】
①铁锅化雪快是因为金属铁导热性能好;
②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小问3详解】
①“山染修眉新绿”说明雷雨过后大自然为植物补充了氮肥,大雨后能生成硝酸盐;
②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NOQ
18.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既是体育盛会,也是科技盛会。
材料1:冬奥会颁奖礼仪股装,不仅外观典雅大方,而且衣服内胆里添加了一块能够发热的“布”——石墨
烯发热材料。这一新材料在通电时,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热能通过远红外线以平面
方式均匀地辐射出来,被人体接收,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
材料2:冬奥会火炬外壳采用的碳纤维材科,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强度却是钢的7~9倍。它具有高
刚度、高抗拉强度、低重量、高耐化学性、耐高温等特性,使用复合材料改善了冰凉的触感。研发团队用
碳纤维与树脂形成的复合材料来做奥运火炬,堪称世界首创。
材料3:冬奥会制冰系统,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技术,冰面温差控制在0.5℃以内,碳排量接近于零,
同时还减少了传统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玻坏。
(1)石墨烯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属于(填“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或
“单质”);穿上冬奥会颁奖礼服不会感到寒冷,说明了石墨烯具有性(写一点)。
(2)下列有关碳纤维的描述错误的是(填字母)。
a.强度高b.密度大c.不耐酸d.不易碎
(3)下列物质与奥运火炬外壳同属于复合材料的是。(填字母)
a.金属材料b.玻璃钢c.聚乙烯d.合成橡胶
(4)传统制冷剂使用氟利昂,虽能用来制冰,却也能催化臭氧转变为氧气,从而破坏臭氧层。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选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保证了安全,不会发生爆炸,这利用了它的哪些
化学性质?。
【18题答案】
【答案】⑴①.碳②・单质③.导热
(2)be(3)b
观利昂
(4)①.20,—3O2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析】
【小问1详解】
石墨烯是一种碳单质,碳分子团之间相互摩擦、碰撞而产生热能,热能通过远红外线以平面方式均匀地辐
射出来,被人体接收,产生一种由内而外的温暖,说明石墨烯的导热性好,故填:碳;单质;导热;
【小问2详解】
碳纤维材科,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强度却是钢的7~9倍。它具有高刚度、高抗拉强度、低重量、
高耐化学性、耐高温等特性,使用复合材料改善了冰凉的触感;说明碳纤维材科密度小、硬度大、耐酸碱
性强、耐高温、高刚度,故填:be;
【小问3详解】
a.金属材料不属于复合材料,故a不正确;
b.玻璃钢是以玻璃纤维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制成复合材料•,故b正确;
c.聚乙烯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的,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不是复合材料,故c不正确;
d.合成橡胶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d不正确。
故选:bo
小问4详解】
臭氧在氟利昂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转变为氧气,选用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保证了安全,不会发生爆炸,因为
氟利昂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液不支持燃烧,故填:20,—30,;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0.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室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仪器或装置,请回客下列问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镒混合物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在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盐酸反应来制取H2,发生装置应选和C进行组合。除去H2中
混有的HC1气体杂质可选仪器和进行组合;从经济与高效等多方面
考虑,最好选用下列中的试剂。(均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b.碳酸钠溶液c.硝酸银溶液
(3)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通常选用装置F,将导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4)如图2为“微型”实验装置,用于某气体的制取和检验。微型塑料滴管的作用相当于“题18-1图”中
的(填仪器名称)。G、H处分别盛装的药品为o
微退、(玻璃W管)
登清石灰水
图2
【20题答案】
A
【答案】⑴①.2KCIO3------2KC1+3O2t②.D
MnO2
(2)①.B②,A③.C©.a
(3)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空气与氢气混合而发生爆炸
(4)①.分液漏斗②.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并且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与固体,反应条件需要加
A
热,故选:D,故填:2KC1O,-----2KC1+3O2T;D:
MnO2
【小问2详解】
在实验室里用锌粒和盐酸反应来制取氢气,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进行,发生装置应选:BC,故
填:B;
除去混有HCI气体杂质可选用仪器A和C进行组合,故填:A;C;
a.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经济环保,故a正确;
b.碳酸钠溶液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会生成新杂质气体,故b不正确;
c.硝酸银溶液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硝酸银价格太贵,故c不正确。
故选:a;
【小问3详解】
用F装置,导管伸入试管底部原因是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空气与氢气混合而发生爆炸,故填:
排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空气与氢气混合而发生爆炸;
【小问4详解】
微型塑料滴管可以控制反应的速率,得到平稳的气流,相当于分液漏斗,由题意可知,W型装置右侧装澄
清石灰水,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则该装置用于制取二氧化碳,故G、H分别盛装药品为:稀盐酸、大理石或
石灰石,故填:分液漏斗;稀盐酸、大理石或石灰石。
22.小莉同学进行如图实验,充分反应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中混合。等充分反应后再过滤,
结果得到滤渣A和无色滤液Bo
(1)试管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无色滤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设计实验探究滤渣A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渣A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银、铜、铁、铝四种金属中,只有铝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O=2NaAlO2+3H2
【作出猜想】滤渣A的成分为:
猜想I:银、铜;猜想n:银、铜、铁;猜想in:。
【分析思考】猜想I一定不正确,原因是。
【进行实验】结合猜想n和ni,只要证明物质是否存在即可。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取滤渣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一溶液
【作出判断】如果,则猜想n成立。如果,则猜想ni成立。
【22题答案】
【答案】(1)Fe+2AgNO,=Fe(NO3)2+2Ag②.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2)A1(NO3)3
(3)①.银、铜、铁、铝②.滤液是无色的,说明硝酸亚铁中的铁被铝置换出来,滤渣中一定含
有铁③.铝④.氢氧化钠⑤.无气泡产生,固体不溶解⑥.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
【解析】
【小问1详解】
试管①中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AgNO3=Fe(NO3)2+2Ag;
试管②中铝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小问2详解】
无色滤液B中一定不含硝酸亚铁(浅绿色)、硝酸铜(蓝色),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硝酸铝,其化学式
为:A1(N0S)3;
【小问3详解】
提出猜想:滤渣A的成分为:
猜想一:银、铜;
猜想二:银、铜、铁;
猜想三:银、铜、铁、铝;
分析思考:猜想一不合理,理由是:滤液是无色的,说明硝酸亚铁中的铁被铝置换出来,因此滤渣中一定
含有铁,故填:否;滤渣中一定含有铁;
进行实验:结合猜想n和m,只要证明物质铝是否存在即可。
取滤渣样品放入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铝和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
作出判断:如果无气泡产生,固体不溶解,则猜想H成立;如果有气泡产生,固体部分溶解,则猜想w成
立。
24.图1是工业制取纯碱的流程图,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C01
图1
(1)分储空气制取氮气,利用了液态氮气与氧气的不同进行分离。
(2)水煤气变换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
①A-B体现了焦炭的性(填“还原”或“氧化”)。
②请结合图1中信息将C图中缺少的微粒补充完整
(3)氮气与氢气在合成氨塔内发生了化合反应,反应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
(4)碳化塔内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九年级上册月考数学试卷
- 哈尔滨六中数学试卷
- 红旗小学考试数学试卷
- 海门的数学试卷
- 哈市高考数学试卷
- 河北电商专接本数学试卷
- 合肥学校数学试卷
- 汉寿初二期末数学试卷
- 桂林高考二模数学试卷
- 荷塘中学九年级数学试卷
- 施工现场信息化管理方案
- DB11∕512-2017 建筑装饰工程石材应用技术规程
- 月嫂合同协议书电子版简单
- MMG-23600-半导体光刻机翻新市场调研报告全球行业规模展望2024-2030 Sample
- 沪科版(2024新版)八年级全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
- DL∕T 796-2012 风力发电场安全规程
- (正式版)JB∕T 11108-2024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筒式柴油打桩锤
- 高中数学课堂情景引入经典案例
- 小升初数学题型总结(8篇)
- 招标代理过程中与各方的沟通
- 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