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评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评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评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评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课后习题第四单元第四单元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表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夷族的记载,这反映出司马迁()记述出处“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史记·匈奴列传》“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于会稽,以奉守禹之祀。”“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也。”《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史记·东越列传》“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楚之先祖出自帝颛顼高阳。高阳者,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史记·秦本纪》《史记·楚世家》“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史记·西南夷列传》A.认识到统一国家的特性 B.强调华夷有别的天下秩序C.主张对边地民族加强管控 D.构建华夷同源的历史叙事2.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招募了大批商人到西域各国经商,沿线设置关卡征税,并置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扼制匈奴的袭扰。这些举措()A.旨在攫取西域经济利益 B.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C.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 D.将西域纳入了郡国体制3.在7世纪的中国,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的风气从宫廷传播开来,广泛地流行于城市居民中。如男子头戴豹皮帽,妇女穿波斯风格的窄袖紧身服,一些贵族甚至在城市里搭起了突厥人的帐篷。这一现象()A.得益于开明开放的政策 B.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C.不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善 D.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4.清代在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和东北地区等地设置特别行政区,采取和内地不同的行政管理办法,例如对内蒙实行盟旗制度,在西南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这里特别行政区的设置()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B.进一步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C.解决了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 D.极大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5.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为维护本国利益,在经济上采取了一项重要政策,该政策实质是经济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是,国家的统治者同新兴的商业资本家结盟,从政治上加强对经济的全面控制。该经济政策()A.有利于为工业革命积累资金 B.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支持C.在工业革命过程中逐步确立 D.有助于缓和欧洲国家之间的关系6.1534年英国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英王是英国教会、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与罗马教廷决裂后,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将教产出售给支持者。由此可见,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是()A.典型地体现了世俗权力对教权的控制 B.极力维护国家主权和国民的经济利益C.确立了“政教合一”原则,国家政权基督教化 D.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新教取得合法地位7.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还消除了人们对跨国的天主教会的忠诚。它使各个国家都陷入内战和动乱,从而迫使世俗政府来维持秩序和决定信仰的条件。据此推知,宗教改革()A.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基本原则 B.实现了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C.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 D.削弱了欧洲民众对基督教的信仰8.《非战公约》规定:缔约各国谴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并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同时,美国宣称,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材料意在说明《非战公约》()A.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 B.能有效制止军备竞赛C.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 D.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9.1949年9月7日,周恩来向政协代表解释: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情况,需要采取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据此可知,周恩来()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 B.主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反对照搬照抄苏联模式 D.首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10.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条约废止;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了不结盟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表明()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 B.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C.中国致力于推动不结盟运动 D.世界形势发生根本改变11.右面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C.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D.中国得到了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12.1986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开展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广泛参加各种国际组织,努力增进各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突出特点是()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C.积极发展新型的国家关系 D.以民间交往促进官方外交13.2000年10月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指出,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国和非洲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集体对话框架,谋求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和非洲国家的共同目标;强调只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才能使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决策进程。该宣言()A.促进了亚非拉新兴民族国家的独立 B.改变了美苏共同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C.凝聚了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的愿景 D.推进了大国合作共赢新型关系的发展14.下表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一览表(部分)。时间事件外交谈话提要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015年巴基斯坦议会演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017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据此可知,习近平外交思想()A.倾向于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 B.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大国意识C.倾向于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 D.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15.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在他的访谈录中这样写道:邓小平无疑是一个智勇双全的人。……1979年我邀请邓小平访问美国,他立即回复下月就可成行。邓小平那次访美非常成功,一种好感和友谊很快在中国领导人和美国民众之间建立起来。促成“那次成功访问”的最重大因素是()A.中美关系解冻 B.美国总统正式访华C.中美正式建交 D.中国重返联合国16.2019年3月,中国外交部长在回答中外记者问题时指出:“一带一路”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给各方带来的是满满的发展机遇。这说明“一带一路”()A.首创了新型的国家关系 B.体现中国主导地区秩序C.致力于打造新区域集团 D.提倡“合作共赢”精神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2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朝时,周边各少数民族如突厥、回纥(两族均分布于阿尔泰山地区,今新疆及以北地区)、吐蕃(分布于今青藏高原地区)、靺鞨族(今东北地区)均迅速发展,唐先后平定各族,加强统治,设安西、北庭都护府加强对西域地区进行管理,派文成公主入藏通婚,并带去大批手工艺品及医药书籍等,封靺鞨族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唐太宗曾被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他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王朝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吸纳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构成大唐文化的繁盛气象。材料二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并提出“中华统绪,不绝如线”的观点。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和清初统治者的民族观及其采取的相应措施。(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和清初统治者采取上述措施的历史作用。(8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族主义最初是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种以反对封建专制、建立独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思想。自其产生之日起,就与战争有不解之缘分。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具有很大历史进步性……但是,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使它的“视野”无法越出本民族(利益)的范围,往往把本民族的利益和文化建立在践踏其他民族利益和文化的基础之上;同时,民族主义还具有潜在的、强烈的扩张性,一旦国家间有矛盾,民族主义便会膨胀为大民族主义。如泛日尔曼主义、泛斯拉夫主义等,帝国主义(包括殖民主义)、大国沙文主义、军国主义等,一定程度上是其衍生物。正因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民族主义逐渐蜕变为欧美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理论根据和精神动力。——摘编自赵文亮《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材料二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在处理国内各民族关系上,承认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二、继承中国酷爱统一的传统,始终将追求国家的统一作为民族主义的核心内涵;三、在处理与其他民族国家的关系上,反对以强凌弱,提倡济弱扶倾,寻求民族主义与世界大同理想的辩证统一。这些特点,最大限度地克服了民族主义思想往往具有的狂热情绪和各种不理性成分,避免了由信仰民族主义而走上大国沙文主义歧途以及民族国家建立后国内各民族之间的纠纷和冲突,不但有利于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和统一,亦有助于构建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不失为一份宝贵的人类的共同思想财富。——摘编自崔志海《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几个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史实,说明民族主义对欧洲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的主要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为了实现民族主义而做出的努力。(6分)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作为独立立法体系的国家之间的法律——国际法,是近代欧洲的产物。它是以独立主权的国家为基础的。在1648年三十年战争结束、《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订立之后,在欧洲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立主权国家。这个条约标志着近代国际法的产生,使国际法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摘编自杨和平《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法上的开创性之处。(6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格劳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影响?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6分)20.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不断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完整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同两国总理尼赫鲁、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在印尼万隆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进大会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摘编自黄安余《新中国外交史》材料二2015年,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各国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近年来,习近平在各种演说中多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摘编自代良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同点。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意义。(6分)参考答案第四单元测评1.D从材料信息来看,司马迁认为匈奴、越楚和西南夷均与中原华夏始祖存在血缘关系,从而构建华夷同源的历史叙事,故D项正确。材料内容并非司马迁认识到统一国家的特性,排除A项;材料不是强调华夷有别,而是认为华夷同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对边地民族采取的政策,排除C项。2.B根据材料可知,汉朝这些举措有利于丝路的繁荣有序,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的不是攫取西域经济利益,也不是汉朝抑商政策的延伸,排除A、C两项;西汉没有将西域纳入郡国体制,排除D项。3.A材料表明,7世纪的中国即唐朝,追求各种各样的外来奢侈品和奇珍异宝并形成风气,说明唐朝与外国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这得益于唐朝实行的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故A项正确;近代以后中国人逐步打破了传统的华夷观念,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社会风气不好,排除C项;D项表述太绝对,排除。4.A清代根据少数民族的情况而设定与内地不同的特别行政区,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同时也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选A项;特别行政区是地方行政区划,与加强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项;特别行政区并不能解决少数民族的叛乱问题,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特别行政区的行政效率问题,排除D项。5.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经济政策为重商主义,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发展迅速,国家统治者需要商业资本家的发展来增加税收,同时商业资产阶级也希望获得国家强有力的支持来获得更大的利益,进行资本积累,故A项正确。垄断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与题干材料所涉及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时间工业革命尚未进行,排除C项;重商主义主张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打击进口贸易、高筑贸易壁垒,这种做法并不利于缓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6.A材料中《至尊法案》强调国王的权威,体现了世俗权力对教权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王权而非国家主权,排除B项;英国宗教改革是将国家政权从基督教中剥离,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教随国定”原则,排除D项。7.C宗教改革最终消除了对王权的制约,世俗君主的权力得到加强,扩大了民族国家的势力,有利于欧洲民族国家意识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不能看出“西欧世俗王权的至高无上”,排除B项;宗教改革不反对对基督教的信仰,D项错误。8.A根据材料可知,《非战公约》使每个国家“有权决定情况是否需要诉诸战争以实行自卫”,这意味着各国为了本国利益,可以进行“自卫”战争,说明《非战公约》维护和平的实际作用大打折扣,因此A项正确。《非战公约》并未限制军备竞赛,B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地制止战争,并非主要说明《非战公约》明确废弃战争、维护和平的责任,C项错误;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非战公约》不能有效地制止战争,并非尊重各国的独立主权,D项错误。9.B根据材料可知周恩来认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国情,故B项正确;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政策与国情的适应性,苏联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项排除;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系统阐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项排除。10.A中国在1980年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束了中苏法律上的同盟关系,并于1982年确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表明中国不结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排除B项;这一政策调整并不能说明中国致力于推动不结盟运动,排除C项;这一时期世界形势未发生根本改变,仍处于冷战中,排除D项。11.B图示显示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建交国家迅速增多,主要是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12.B依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外交的突出成就是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没体现,排除A、C、D三项。13.C根据材料可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宣言》表达了中国与非洲共同发展的愿景,故选C项;材料没有反映关于非洲民族独立问题,排除A项;1991年苏联已经解体,排除B项;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合作并非大国合作关系,排除D项。14.D材料中习近平外交谈话多引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强调共存共赢,这说明习近平外交思想借助中国智慧推动世界共赢,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中国增强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共赢外交,而不是大国意识,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对外交政策的根本调整,排除C项。15.C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两国关系的发展,故C项正确,A项错误;美国总统正式访华始于1972年尼克松访华,排除B项;中国重返联合国是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排除D项。16.D材料“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精神,故D项正确;“一带一路”并非新型国家关系的首创,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一带一路”是区域合作平台,并非区域集团,排除C项。17.参考答案(1)民族观:民族平等,天下(华夷)一家。措施: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加强与各民族文化交流(通婚或传播文化技术);建立尊孔崇儒的文化传统;构建各族一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