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设计报告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1D/wKhkGWWbdKOANIzTAABU22avAUg011.jpg)
![印染废水设计报告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1D/wKhkGWWbdKOANIzTAABU22avAUg0112.jpg)
![印染废水设计报告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1D/wKhkGWWbdKOANIzTAABU22avAUg0113.jpg)
![印染废水设计报告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1D/wKhkGWWbdKOANIzTAABU22avAUg0114.jpg)
![印染废水设计报告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0/2B/1D/wKhkGWWbdKOANIzTAABU22avAUg0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丝绸废水处理工艺设计PAGEPAGE1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丝绸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环境工程设计课程论文丝绸废水处理工艺设计丝绸废水属于印染废水中的一种,而印染行业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印染废水每天排放量为3×106~4×106m3。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近年来由于化学纤维织物的发展,仿真丝的兴起和印染后整理技术的进步,使PVA浆料、人造丝碱解物(主要是邻苯二甲酸类物质)、新型助剂等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大量进入印染废水,其COD浓度也由原来的数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从而使原有的生物处理系统COD去除率从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已受到严重挑战;传统的化学沉淀和气浮法对这类印染废水的COD去除率也仅为30%左右。因此如何提高和改进印染废水处理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工艺技术路线组合,切实解决印染废水治理问题,不仅仅是对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的影响,对整个行业发展乃至国家经济都影响深远。1设计思想和设计原则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以《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标准为依据,根据废水的各项参数,选择丝绸废水的最优处理工艺,使其达到污水排放的标准。2设计参数2.1丝绸废水水质丝绸废水水质如下:Q=1450m3/h,COD=700mg/L,BOD5=200mg/L,SS=300mg/L,色度=40倍,pH=8.0。2.2处理要求4.4生物接触氧化池印染废水中通常含有一部分普通微生物并不熟悉的化学物质,往往需要世代期较长的微生物才能进行降解。为此,印染废水宜采用能保持较长污泥龄的生物膜法进行处理。两级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污泥量少、运行稳定、易于管理等特点。4.4.1设计参数(1)参数选取设计流量Q=1450m3/d;填料容积负荷qv=1000gBOD5/(m3.d)进水BOD5浓度L0=200mg/L;出水BOD5浓度Le=20mg/L;填料层高度H=3m;填料层数m=2;滤池格数n=7;滤池超高h1=0.5m;填料以上水深h2=0.4m;填料段之间高度h3=0.3m;填料下方水深h4=0.5m;计算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有效容积V=Q(Le—Lo)/qv=261m3滤池总面积A=V/H=70.0m2每格滤池的面积为Ao=A/n=10.0m2氧化池横截面积为L×B=4.6×4.6(m2)氧化池总高度H0=H+h1+h2+(m-1)·h3+h4=4.7m则水解酸化池的尺寸为L×B×H=4.6×4.6×4.7(m3)4.5二沉池接触氧化池脱落的生物膜和其它生物絮体在其后设置的沉淀池中予以去除。一般情况下,沉淀的污泥直接送去浓缩和脱水。当接触氧化池出现生物膜严重脱落时,也可回流一部分污泥至接触氧化池,促使生物膜重新形成。4.5.1设计计算(1)选取参数设计流量Q=1450m3/d=60.4m3/h,总变化系数为1.36,固体悬浮物浓度为200mg/L,污泥产率0.1kgMLSS/kgCOD,污泥回流比50%。(2)计算沉淀池部分水面面积F最大设计流量Q0=1.36×=90.7(m3/h)采用一座向心流辐流沉淀池,表面负荷取1.4m3/(m2·h)则F===64.8(m2)池子直径D===8.7(m),取D=9m。校核堰口负荷q===0.82<4.34[L/(s·m)]沉淀池高度设沉淀池沉淀时间t=2.5h。==qt==3.5(m)污泥区高度设污泥停留时间2h===0.56(m)池边水深=++0.3=3.5+0.56+0.3=4.36(m)污泥斗高设污泥斗底直径D2=1.0m,上口直径D1=2.0m,斗壁与水平夹角60°则=()×tan60°=()×tan60°=0.87(m)池高度H池地坡度取0.01,排泥设备中心立柱的直径为1.5m。池中心与池边落差=×0.01=0.06(m),超高=0.3m;4.6过滤池为了确保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同时符合处理水的完全回用要求,在处理系统的末端设置了过滤池。生物处理后的过滤池有滋生有机体的危险,因此,宜定期观察,必要时采取灭菌和除藻措施。4.6.1设计参数1.设计参数滤速为v=10m/h,反冲洗强度q=40L/m2.s,反冲洗时间t=5min。过滤器面积过滤器处理能力Q=m3/h,滤速V=m/hF=Q/v=50.0/10=5.0(m2)过滤罐尺寸计算:采用两个过滤罐,n=2(1)每罐过滤面积F1=F/n=5.0/2=2.5(m2)(2)每罐半径R=(F1/3.14)1/2=(2.5/3.14)1/2=0.89(m)(3)每个过滤罐直径d=2*R=2*0.89=1.78m,取1.8m清水池计算清水池的调节容积按中水系统日用水量的35%计算V=Qd*0.35=66.7*0.35=23.3(m3)设清水池高为2.5m(其中超高保护高为0.5m)清水池面积为F=23.3/2=11.6(m2)清水池平面尺寸为:L*B=6m*2m清水池的尺寸为L×B×H=6×2×2(m3)4.7污泥浓缩池间歇式污泥浓缩池是一种圆形水池,底部有污泥斗。间歇式污泥浓缩池在工作时,先将污泥充满浓缩池,经静置沉降,浓缩压密后,池内形成上清液区,沉降区和污泥区。然后,从侧面分层排出上清液,浓缩后的污泥从底部泥斗排出。间歇污泥浓缩池用来污泥量较小的系统,浓缩池一般不小于两个,一个用于工作,另一个进入污泥,两池交替使用。1.设计参数剩余活性污泥量:;含水率:p1=99.4%;污泥浓度:c=6g/L;浓缩后含水率:p2=97%;污泥浓度:c2=30g/L;2.设计计算(1)浓缩池直径浓缩污泥的固体通量M取。浓缩池面积:采用两个污泥浓缩池,则浓缩池直径:,取5.4m。则(2)浓缩池总高度H浓缩池工作部分高度h1:取污泥浓缩时间T=12h,;超高h2:h2取0.3m;缓冲层高h3:h3取0.3m。浓缩池的尺寸为A×H=22.96×2.8(m3)5.结语(1)“混凝沉淀-厌氧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过滤”工艺对印染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出水全符合《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4287-92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且处理水可以完全回用。(2)该工艺具有简单、经济、有效等优点,不仅彻底解决印染废水的污染难题,为该厂的生产工序实清洁生产创造良好条件,最大限度地防止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又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具环境、经济的双重效益。6、附图参考文献:[1]杨书铭,黄长盾.纺织印染工业废水治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01~311.[2]郑冀鲁等.印染废水混凝脱色技术的分子结构基础[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131(1):23~25.[3]唐受印,汪大等.废水处理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22~35.[4]胡万里,混凝·混凝剂·混凝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5~114.[5]曾科,卜秋平,陆少鸣.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J].北京:化学化工出版社,2001.[6]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J].北京水环境技术与设备中心等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7]伊士君,李亚峰等.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M].1994.[8]韩洪军.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55~56.[9]张希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