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篇1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理解同源染色体、四分体、减数的概念;能说明精子的
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能模拟出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改变;
2.通过视察图片、动画,提高识图、绘图实力以及比较分析和归纳
总结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通过减数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
律性改变,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减数的概念;
2.精子的形成过程。
难点:模拟减数过程中染色体的改变。
三、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忆有丝各时期的特点并播放有丝多媒体课件,
老师总结出有丝重要的特点是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安排到两个子细胞中。
的结果是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亲代细胞一样。
Ppt展示三口之家的图片,图示有性生殖的过程。设疑:正常人体
细胞中的染色体有46条(23对),由学生尝试把图中受精卵、精子、卵细
胞的染色体状况标出。
学生思索后回答,老师归纳:生物体是保证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
定,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必需削减一半,即通过减数而非有丝。
(二)动画演示,共同探究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初步了解减数的相关信息(以精子的生成
为例)。
问题:减数的概念,场所和结果;产生精子的原始细胞即特点。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之后接着设疑:精原细胞在减数过程中,染
色体是怎样削减一半的?又是削减了怎样的一半?学生依据有丝的学问发
表自己的猜想。
老师确定学生的猜想,动画演示精子形成的全过程。
设疑:减数是怎样进行的,染色体数目是如何削减的呢?减数过程
中,染色体发生了哪些行为改变呢?
1.动画演示: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过程。
学生视察分析减数次间期精原细胞变为初级精母细胞时染色体的
行为改变,了解染色体数量和DNA含量改变状况。
2.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的动态改变和四分体形成过程。
提问:减数次前期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最显著的改变是什么褶己
对的是怎样的染色体,图中有几个四分体?点拔学生总结出同源染色体联
会,四分体的特点。
3.动画演示:减中期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后期同源体分别。
提问:减中期和后期染色体发生了怎样的行为改变?同源染色体能
否有另一种分别状况?学生总结归纳表述。
4.动画演示:同源染色体分别,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老师点拔:一个精原细胞只能发生其中的一种形成二种类型的精子,
多个精原细胞,各种情形都能发生因而产生的精子具有多样性
5.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形成过程。
提问: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发生了怎样的
改变?改变的缘由是什么?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削减了怎样的一半?学生
分析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点(无同源染色体,
有染色单体)。
提问:次级精细胞会以怎样的方式进行减数其次次?染色体数还会
再减半吗?学生预料减数其次次。
6.动画演示:次级精母细胞到精子的过程。
提问:精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染色体特征与精原细胞相
比有什么改变?为什么精子寿命很短?精子还能再吗?
总结:精子形成须要经过变形,丢弃大量细胞质,仅保留了细胞核
和极少量细胞质,所以精子寿命短,精子不再,因此减数无细胞周期。
7.再完整播放一遍减数全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减数过程:提问:减
数两次各时期细胞名称是什么?染色体有哪些行为改变?
(三)动手体验,形成概念
引导学生用橡皮泥模拟减数全过程,加深对减数过程的理解。
之后提问:什么是减数?学生分析进行减数的生物、细胞、时期、
过程、结果,从而总结出减数的概念。
(四)小结作业,课外延长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所学。课下请学生归纳形成配子的细胞(减数)的
过程与特点。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篇2
一、教学目标:
1、举例说诞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
1、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
2、说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支配: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求同存异探讨教学、自学指导法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的心情
(二)、引入新课:
问题:
1、病毒是不是生物?
2、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么复制的呢?
3、冠状病毒在哪些细胞里面复制?
(三)、问题探讨:
1、阅读PPT上病毒的图片以及相关资料:
2、组织学生进行思索探讨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总结:小结上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诞
生命特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了细胞就
不具有独立生存的实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细胞是生
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问题:细胞能表现出哪些生命活动呢?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进行小
组探讨活动。
(四)、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学生自学资料并思索探讨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摄食、排泄、生长、应激;
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
分化有关系;
实例三:缩手反应的结构基础,强调多重分化细胞之间的协调合作;
小结:细胞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
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一切
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五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快速阅读并速记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找学生上黑板板书这九
个层次:
2、依次讲解生命系统的几个层次,尤其是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
的概念
3、强调单细胞生物,高等植物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与动物的区分
小结:生命系统的宏观结构层次为生物圈,微观层次为细胞,各层
次都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但彼此又相互依靠,相互制约,各层次之间
紧密联系相互协作成为一个整体。
七、本节小结:
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
本单位;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玲组织好器官系统玲个体今种群和群
落好生态系统T生物圈
八、教学反思:
1、内容熟识,能抓住重难点,条理清楚
2、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乐观性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篇3
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过程及自由组合定律。
2.分析子二代中各种性状的基因型种类,并总结规律。
3.运用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明一些遗传现象。
4.理解孟德尔获得胜利的缘由。
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说明,归纳自由组合定律。
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3.探讨孟德尔试验的胜利之处
结合教材"本节聚焦”有关问题,运用分析归纳法依据孟德尔的探究
过程依次来构建学问框架。由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化地分析总结,削枝强
干,突出重点,在探究过程中思索、领悟科学的方法。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
1.过程(用遗传图解表示)
2.现象
(1)F1全为。
(2)F2中出现了不同性状之间的。
(3)F2中四种表现型的分别比为。
3.分析
(1)孟德尔探讨限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是位于一对还是两对同
源染色体上?
(2)F2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各有哪些?数量比例如何?
(3)F2中的纯合子共占多少?每种表现型中纯合子又占多少?
(4)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与一对相对性状试验的数量关系有
联系吗?关系如何?
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分析
(-)说明
1.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遗传因子限制;
2.F1产生配子时,彼此分别,可以自由组合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
有种:,且数目相等。
3.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二)验证一一试验
1.过程:亲本:x
遗传图解:
预料结果:
试验结果:测交后代有四种性状,比例为1:1:1:1,符合预期设
想。
三自由组合定律及孟德尔获得胜利的缘由
(-)自由组合定律
1.限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别和组合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篇4
一、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能简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自主对比视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索探讨后得出氨基酸的
结构通式,提高视察分析实力。
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在获得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提高分
析和处理信息的实力。
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担当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过程。
难点:氨基酸形成蛋白质过程和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缘由。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电影《蜘蛛侠》的片段。设问:电影中的主子公是谁?
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接着,ppt展示两组图片:(1)黑寡妇蜘蛛的图片,黑寡妇蜘蛛因为
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它的蛛丝的强度异样的高。(2)荧光水母的图
片,荧光水母因为它体内的“荧光蛋白",使得它能发出漂亮的荧光。
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当不难发觉这些奇妙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
担当的?蛋白质有什么样的结构?它又有哪些功能呢?(引出课题)。
(过渡)探讨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困难的,可是这种困难的分子却是
由一些结构简洁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相识蛋白质的结
构,首先就必需了解氨基酸的结构。
(二)资料分析,探究氨基酸的通式
PPT上展示拥有4种氨基酸,让学生思索探讨如下问题:
(1)四种氨基酸都由哪些元素组成?有什么共同特点?区分是什么?
⑵假如将各氨基酸的不同部分用字母R表示(一R),尝试归纳氨基酸
的通式。
提示:每种氨基酸都由C、H、0、N四种元素组成,每个分子都含
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段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共同点);R基不同(不同点)。
老师邀请两位学生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并请
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老师最终总结,
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
(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
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
(三)动手操作,演示蛋白质的形成
用角色扮演法让一组学生代表不同的氨基酸,尝试怎样才能连接起
来。学生会很简洁想到“手拉手"。
提问:
(1)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
(2)有没有“左右手"和"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
⑶虽然和手牵手有相像的‘地方,但有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
"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
⑷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
⑸二肽还能接着进行"脱水缩合”吗?
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
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
系(用表格的形式)。
创设情景:观看蛋白质形成的flash动画。
课件展示:胰岛素的空间结构。
师生共同探讨归纳蛋白质的形成过程。
(过渡)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确
定的空间结构,并指诞生物界中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种,可是构
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这些氨基酸是怎样形成数量如此多
的蛋白质分子呢?
(四)合作探究,深度理解蛋白质多样性的缘由
活动:将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来扮演氨
基酸,其它组同学相互探讨,是什么缘由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
请2组学生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缘由。
评价并总结:结构多样性的缘由(氨基酸种类不同;氨基酸数目成百
上千;氨基酸排列依次改变多端;多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千
差万别。)
(五)巩固新知,归纳总结概念图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概念图。
(六)作业拓展
课后调查资料:科学上第一个人工蛋白质的诞生和"国际人类蛋白
质组支配”的探讨进展及成就。
四、板书设计
生命活动的主要担当者一一蛋白质
一、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和结构通式
二、蛋白质结构的形成
三、蛋白质多样性的缘由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篇5
一、教学目标:
学问方面
1、举例说诞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说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情感看法方面
1、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二、教学重难点:
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是重点;说诞生命系统的层次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
四、课前打算:
让学生收集关于冠装病毒相关的资料。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引入新课
2、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难点)
小结
课后练习老师活动
以“病毒是不是生物?”问题引入,简洁复习病毒的结构(没有细胞
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核心,但是能复制)。举引起SAS的冠状
病毒为例,提出问题,病毒在细胞外不具备很多生命的基本特征,它是怎
么复制的呢?……冠状病毒在那些细胞里面复制呢?
小结上面的内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在细胞外表现不诞生命的特
征,说明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为什么呢?)细胞的任何一部分脱离
了细胞就不具有独立生存的实力,大分子物质也不具有生命的特征。所以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提出问题:细胞能表现出那些生命活动呢?
指导学生阅读资料,并开展探讨。
小结:(幻灯片展示提纲)细胞为什么是生命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位。一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是在在细胞生命活动基础
上实现各种的生命功能。(举出一些实例)
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谓是恒河沙数,但是这些生物,小到组
成它们身体的细胞,大到一个生物个体,一个物种、甚至一个生态系统、
整个生物圈,都可以一个一个的生命系统(什么是系统呢),而且这些生
命系统之间还有层次的关系。(以一只龟为例分析)
单一个心肌细胞就是一个生命系统,(为什么呢?)因为细胞各个
部分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而使细胞能表现生命特征;心肌也是一个
系统(分析略)。引导学生分析心脏、循环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等也
是一个系统学生活动
探讨、思索问题:病毒是怎么样复制的?(在细胞内)
汇报冠状病毒的相关的资料
阅读资料并探讨:
(实例一:草履虫除了分裂和运动,还能锻食、排泄,生长,应激;
实例二:精子和卵细胞作为桥梁,胚胎发育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有
关系;实例4:例如疟疾、非典感冒等等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生物系统的层次性、以及尝试分析后面
几个层次作为生命系统的缘由。(着重引导说出多个组分相互协作影响成
为整体)
完成资料后的“思索与探讨”。
七、板书设计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
生物生物类型生命活动基本特征说明
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运动和分裂
人多细胞生物生殖和发育
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
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入人体的淋巴细胞
人人和高等动物免疫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结构
层次概念举例学生举例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胞5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学问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实力方面:进行有关的试验和探究,学会限制自变量,视察和检测因
变量的改变,以及设置对比组和重复试验。
3.情感看法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究”的资料,认同
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究和争辩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
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限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
问题探讨
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试验,探讨下列问题:
⑴这个试验要解决什么问题?
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逝了?
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需通过化学反应。细胞中每时每
刻都进行着很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
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
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
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
学生思索: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
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当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一一酶。
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试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试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
2、试验步骤及现象
3、探讨
(1)—⑷见教材P79o
⑸这个试验为什么要选用簇新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
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
4、试验结论
5、试验过程的理论分析
⑴在做该试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一一高效。
⑵限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试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试验:
[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简洁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须要的
能量称为活化能。
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mol;用伯作催化剂时,只需
活化能54kJ/mol;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kJ/mol以下。(结合教材P80
图讲解)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柔条件下快速进行。
二、酶的本质
[资料分析]老师设置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教材
P81——82相关内容。
1、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巴斯德和李比希的观点各有什么乐观意义?各有什么局限性?
3、科学进展过程中出现争辩是正常的。试分析巴斯德和李比希之
间出现争辩的缘由是什么,这一争辩对后人进一步探讨酶的本质起到了什
么作用?
4、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的争辩被哪位科学家的探讨成果平静了?
5、简述毕希纳试验的过程?
6、从毕希纳的试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7、要证明酵母细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细胞的作用一样还须要对试
验如何改进?
8、萨姆纳提取到了版酶,他是如何证明它的化学成分的?
9、萨姆纳历时9年才证明腺酶是蛋白质,并因此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你认为他胜利的主要缘由是什么?
10、请给酶下一个较完整的定义?
11、结合酶本质的探究历程谈谈你对马克思说的:"在科学上没有平
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探讨回答:
二、总结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
质。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篇7
一、教学目标:
:说明细胞的分化(理解水平)
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理解水平)
:收集有关干细胞探讨进展和应用的资料
:探讨干细胞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细胞全能性的概念;难点一细胞分
化的机理、细胞全能性的概念及实例。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有关植物组织培育的视频片断。
四、教学过程:
(-)引入及细胞分化的概念通过复习有丝分裂的意义一一保持了
遗传的稳定性。提出问题:有丝分裂后产生的两个子细胞应当在形态结构
上相同的,但事实上呢?例如组成人体的全部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进
行有丝分裂产生的,这些细胞的形态结构都一样吗?展示人体不同形态的
细胞。
引出细胞分化的概念,可以用板画的形式说明细胞分化的动态过程。
强调细胞分化的稳定性和分化的基础。思索老师的问题,依据初中学习过
的内容和实际的生活阅历作出回答。再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出同一生物体
内不同形态结构细胞的例子。
(二)细胞分化的意义与机理利用反向思维法,提出问题:假如组
成多细胞生物的那些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是一样的,会出现怎么样的现象
呢?引出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提出问题,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和代谢的限制中心,那么组成生物
体的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一样?假如是一样的话,为什么这些细胞会出
现这样的差异呢?说明细胞分化在分子水平上的缘由。思索、探讨问题,
作出回答:生物体各部分不出现功能的分化,生命活动的效率低
思索问题,作出回应
(三)细胞的全能性提出问题,既然分化后的细胞内遗传物质和受
精卵是一样的,受精卵能分裂发育为一个个体,那分化后的细胞可以吗?
讲解并描述斯图尔德所做的植物组织培育试验,证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引出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目前只能体现出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
能性。动物的干细胞概况。适当补充干细胞技术的探讨前沿以及引起的社
会问题。依据课外学问,对问题作出回应。
(四)课后练习略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设计篇8
一、教学目标:
: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了解)
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理解)
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了解)
:模拟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
缘由。
二、教学重难点:
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重点)。真
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改变,以及DNA
数量的改变(难点)。
三、教学用具:
PPT幻灯片、探究活动的VCD或者试验材料
四、课前打算:
五、教学过程
(-)引入:问题探讨问题探讨:展示图片,提出问题,不同生物
体体积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造成的,还是细胞体积造成的呢?引导:
假如大象的体积是老鼠的1万倍,大象的细胞也是老鼠的一万或者几千倍
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例外:人的神经系统的发育,主要是由于细胞体
积的改变)进行思索和探讨,发表观点。在老师引导下,得出结论,多细
胞生物个体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细胞数量的差异。
(二)探究活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缘由提出问题:为什么细胞
的体积不能无限增大?先从两方面引导,假如细胞体积过大,细胞内的物
质运输速度会减慢;细胞体积过大,细胞核的调控实力会减弱
进行探究活动。设定情景,设细胞为正方体,边长本别是3微米、
2微米、1微米,引导学生计算3种状况中,细胞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
进一步以试验的方式进行探究。以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氢氧化钠溶液
和含有酚酸的琼脂块之间的有什么关系,作用是什么?试验现象说明白什
么?
分析细胞为什么不会无限变小的缘由。培育学生批判性思维。思索
问题,师生进行谈论
学生进行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
学生进行试验,并得出结论
(三)细胞增殖:间期细胞周期概念:细胞分裂活动具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省德州市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物理试题仿真题含解析
-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数学试题含解析
- 安保服务合作合同
- 山东省济宁市2025年初三8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智慧农业技术与农民福祉提升研究
- 二手车交易与服务合同范本
- 信息技术服务购销合同2025
- 驾校车辆租赁合同
- 自愿离婚财产分配及赡养合同
-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期末综合素养测评A卷(含答案)
- 电气工程接地用铜覆钢技术条件
- 2.1碳排放与环境安全学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三
- 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指南
- 人事行政工作成功典范总结
- 三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综合模拟测试卷(人教版)
- (新版)制丝操作工(二级)理论考试复习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
- 会议室改造方案
- 丙烯酰胺生产工艺
- VDA6完整版本.3过程审核报告范例
- 电梯维保交接方案
- 通讯设备故障处理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