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发展质量监测2023年春季学期测评试题七年级语文(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3.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答在区域外或试卷上均不得分。一、积累与运用(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宛转的浊流,怒吼的狂澜,流淌着黄河儿女的坚强不屈;[1]“之字形”的火把,山路上的酣梦,见证着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艰难与乐观。_____(气冲斗牛/气宇轩昂)地“说”,昂首挺胸地“做”,诠释着民主战士——闻一多的勇敢无畏;[2]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聆听过黑土地赤子——端木蕻良的峥峥誓言;[3]神秘的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曾记载邓稼先和同事们呕心沥血的每一个日夜,浩瀚的太空,_____(广大/广袤)的宇宙,留下了杨利伟和同伴们探索的身影……[4]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他们都是“最可爱的人”。那么,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又是什么呢?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宛(wán)转流淌昂首挺胸B.聆(líng)听酣梦峥峥誓言C.罗布泊(bō)斑斓马革裹尸D.浩瀚(hàn)奔驰呕心沥血2.依次选用括号内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气宇轩昂广袤 B.气冲斗牛广大C.气冲斗牛广袤 D.气宇轩昂广大3.下列对文段中4句话标点符号使用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句,使用不当 B.第[2]句,使用正确C.第[3]句,使用正确 D.第[4]句,使用不当【答案】1.D2.C3.A【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宛(wán)转——wǎn;B.峥峥誓言——铮铮誓言;C.罗布泊(bō)——pō;故选D。
【2题详解】本题考查词义辨析。气宇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结合“红军战士翻越老山界的艰难与乐观”可知,用“气冲斗牛”。广袤:①(名)土地的长和宽。②(形)广阔;宽广。广大:(面积、空间)宽阔。结合“宇宙”可知,用“广袤”。
故选C。
【3题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1]句上下两句是两个并列的分句,用分号正确;故选A。
4.下列各项,有语病一项是()A.周末的科技馆之行,既让同学们了解了前沿科技发展态势,又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B.调查发现,近来健康知识传播受到更多欢迎,居民的健康消费意识明显增长。C.大型图书《美术经典中的党史》,以宝贵的学术价值、典雅的艺术魅力而受到关注。D.香港首次举办小学生普通话水平考级,来自30所小学的百余名学生参加了首场考试。【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病句。B.搭配不当。“增长”改为“提升”。故选B。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阅读有些像搏斗,这种搏斗给予我们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蓬勃了自身,积蓄着从未有过的力量。①在阅读中,我们征服或被征服②但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变强③我们极力想寻出破绽,作者则千方百计把读者思想纳入它的模具④阅读的时候,我们不断同作者争辩⑤在这种智力的争斗中,我们往往败下阵来A.①③④⑤② B.①②⑤③④ C.④③⑤②① D.⑤①④③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衔接与排序。④承接上句“搏斗”,引出话题“同作者争辩”,③“在争执中变强”承接上句“争辩”,⑤“在这种智力的争斗中”承接上句“在争执中”,②写虽然败下阵来,但是思维的力度却在争执中变强,①写结果“在阅读中,我们征服或被征服”。故选C。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如“孤”“鄙人”“在下”等;有对他人的爱称、敬称,如“卿”“大兄”等。B.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陋室铭》便是此种文体的代表性作品。C.《驿路梨花》一文,题目借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名句。“驿路”又叫“驿道”,为古时传递政府文书等用的道路。D.《梦溪笔谈》一书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活板》选自其中,介绍了我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技术。【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D.《梦溪笔谈》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技成就;故选D。二、综合性学习(7分)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育英中学开展“与经典同行”系列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活动任务。【活动一:读有所选】7.活动启动仪式上,校长在致辞中以如下三段话启发同学们阅读时要选择合适的书籍。从中你发现,阅读时应如何选择书籍?请简要概括。书如同食物一样,“营养+美味”是比较理想的状态,对于书籍来说,“营养”就是思想性。思想性既体现知识性,又体现作品的教育意义,承载着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思想性是读物的“盐”和“魂”,是好书的第一属性。“美味”是指趣味性。趣味性不单纯是纯粹的娱乐和消闲,而是有吸引人的厚实内容,有能够为读者补钙的精神元素。书籍没有趣味性,难以吸引读者;只有所谓的趣味性,可能会影响书籍的品位、境界;而真正的趣味性一定是以深刻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打底的适配性指要尊重和按照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来选择书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一般不能超越年龄,认知和接受能力去“拔苗助长”。这正如同丰子恺先生所说的,不要把孩子培养成“小大人”一样。选择书籍时适合自己也很重要。【答案】选择书籍时思想性第一,同时看其是否有真正的趣味性,并注意是否适合自己阅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提炼与概括能力。第一段“思想性是读物的‘盐’和‘魂’,是好书的第一属性”写选择书籍时思想性第一,第二段“书籍没有趣味性,难以吸引读者;只有所谓的趣味性,可能会影响书籍的品位、境界;而真正的趣味性一定是以深刻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打底的”写同时看其是否有真正的趣味性,“选择书籍时适合自己也很重要”写注意是否适合自己阅读。【活动二:笔有所记】8.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过程中,你摘抄了下面一段文字,并对选段进行精读,制作成了一张读书卡片。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一点风也没有。他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我的发现:“他”指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作品下文看,选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祥子(骆驼祥子)②.①极力描写天气酷热、烈日暴晒,将祥子出车置于恶劣环境之中,衬托其不辞辛苦、勤劳能干;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其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感受和暴雨来临、雨中拉车的艰难作铺垫。【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结合“他在院子里看了看那灰红的天,喝了瓢凉水就走出去”可知,选文出自《骆驼祥子》,“他”指祥子。本题考查文段赏析。“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发着白光”等句子运用夸张的手法,极力描写天气酷热、烈日暴晒,交代了祥子出车环境之恶劣,衬托其不辞辛苦、勤劳能干的形象;结构上,结合下文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的情节可知,“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小贩们不敢吆喝,柏油路晒化了,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写其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感受和暴雨来临、雨中拉车的艰难作铺垫。
三、古代诗文阅读(29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2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出淤泥而不染结友而别(《孙权劝学》)B.濯清涟而不妖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春秋战国时期民歌)C.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D.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成语)10.下列相关理解与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将画线句[1]译成现代汉语:内部贯通,外部笔直,没有藤蔓,没有枝茎。B.将画线句[2]译成现代汉语: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C.文章侧重写三种花的品格,以牡丹反衬,用菊花正衬,意在突出莲的高洁。D.选文写莲,旨在托物言志,借以表达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答案】9.B10.A【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A.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B.都是动词,洗涤;C.副词,更加/名词,好处;D.形容词,少/形容词,新鲜;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A.“不蔓不枝”的意思是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故选A。【点睛】参考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陆子①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客有问曰:“子幸有屋以居,牖户②墙垣,而谓之巢,何邪?”陆子曰:“子之辞辩矣,顾③未入吾室。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④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客去,陆子叹曰:“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⑤未造⑥道之堂奥⑦,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因书以自警。(选自《书巢记》,有改动)[注释]:①陆子:陆游自称。②牖户:指窗户和门。③顾:看。④觌(dì):相见。⑤济:同辈,同类人。⑥造,到,去。⑦道之堂奥:指道的精微之处。堂奥,房屋正中偏前的厅堂之中,此处借指道的精微之处。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B.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C.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D.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与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此非吾所谓巢者邪”的“邪”,与《孙权劝学》“……为博士邪”的“邪”用法不同。B.“未尝不与书俱”中的“尝”,与《卖油翁》一文中“尝射于家圃”的“尝”意思不同。C.“信乎其似巢也”中的“信”,与“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句中的“信”意思相同。D.“因书以自警”中的“以”,与《活板》中“以各一板内有重复者”的“以”用法相同。1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陆子既老且病,犹不置读书,名其室曰“书巢”。14.这个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答案】11.D12.D13.我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14.凡事身居其中了解得最为详尽,若没有亲自考察、研究,不可胡乱议论。【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的前提是对文意的领会。首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依据语境断句。可借助标志性词语断开比较明显的地方,分清谓语动词的界限,注意对称句式,常见虚词的位置及词性,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本句意思是: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因此断句为: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一词多义。A.“邪”用法相同,语气词,吗;B.“尝”意思相同,副词,曾经;C.“信”意思不同。“信乎其似巢也”中的“信”:副词,确实;“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的“信”:名词,诚信;D.“以”用法相同,连词,来;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重点的词有“犹(仍)”“置(放弃)”“名(取名)”等。【14题详解】本题考查谈启示。结合主旨句分析,结合“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吾侪未造道之堂奥,自藩篱之外而妄议之,可乎?”可知,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如果没有到道的精微之处去考察、研究,不可胡乱议论。我们在生活中,遇事不可妄加评论,要去亲身实践,学会研究、调查,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
【点睛】参考译文:我已经年老而且多病,仍不放弃读书,我把自己的居室取名叫书巢。有客人问我说:“您有幸有屋子居住,屋室有门窗墙壁,还可以连接其他的屋室,可是你却称它为巢,这是为什么呢?”陆子说:“您的话很有道理,只是您没进过我的屋子。我屋子里(的书),有的藏在木箱里,有的陈列在眼前,有的排列在床头,俯仰观看,环顾四周,没有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伤忧虑,愤激感叹,没有不和书在一起的。客人不来,妻子和儿女都不相见,连天气风雨雷雹的变化,也都不知道。偶尔想站起身,可乱书围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甚至到了不能走路的地步,于是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巢吗?’”于是带领客人进屋观看。客人开始不能进来,进来了又不能出去,于是也大笑说:“确实是像巢一样啊。”客人离去之后,我叹息说:“天下的事,听说的不如看到的了解得详细,见到的不如身居其中的了解得详尽。我们这些人如果没有到道的精微之处去考察、研究,却在藩篱之外胡乱议论,那可以吗?”于是写下这篇文章来自警。(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①,风吹一夜满关山。[注释]:①《梅花落》,汉乐府横吹曲,抒离情。15.下列关于两首诗歌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抒写感受,第二首则从“听”字入笔并扣其抒情达意。B.第一首中的“玉笛”是对笛子的美称;第二首中的羌笛音色清脆高亢并有悲凉之感。C.第一首中笛子吹奏的是《折杨柳》曲,第二首中暗点笛子吹奏的乐曲为《梅花落》。D.第一首中的“何人”首先指诗人自己,第二首中的“胡天”点诗题中“塞上”二字。16.第二首诗中的哪两句与第一首诗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写出并赏析这两句诗。【答案】15.A16.诗句: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赏析:运用虚写与夸张手法,以落梅花瓣飘落的虚景写风传《梅花落》笛曲、一夜之间传遍关山,突出笛声的吸引人和夜的安静,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意。A.第二首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月光下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从‘听’字入笔并扣其抒情达意”错误。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意思是试问那《梅花》会落向何处,它随风吹拂一夜落满了关山。用设问由听曲想到故乡的梅花,想象梅花落下的情景,委婉地表达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两句都借用笛声,来表达思乡之情。都将无形声音形象化。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2)宣室求贤访逐臣,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木兰诗》)(4)《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乡土风俗,反映淳朴民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古诗词中不乏登高抒怀名作。请写出你积累的其中相对完整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弹琴复长啸②.贾生才调更无伦③.万里赴戎机④.关山度若飞⑤.箫鼓追随春社近⑥.衣冠简朴古风存⑦.苔痕上阶绿⑧.草色入帘青⑨.示例一:不畏浮云遮望眼⑩.自缘身在最高层示例二: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示例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示例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啸、戎、箫、冠”等字词容易写错。登高抒怀的诗句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现代文阅读(22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在“致敬中国航天员首飞太空20周年”主题阅读中,小组同学读到下面的文字。请你一起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汇报阅读所得。文本一:①地球真的太漂亮了,漂亮得无可比拟,以前不知道文学描写中“美得让人窒息”是什么情形,而此时我真的是屏住呼吸,久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激动得不得了。②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明亮而夺人心魄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和倾慕,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您太完美了!我仔细端详这美丽的星球,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而这唯一的机会幸运地降临到我身上,我一定要替所有中国人好好看看她,我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按动相机的快门,我要留下所有我见到的奇异景色。(节选自《天地九重》,杨利伟,有改动)文本二: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火箭发动机焊接车间班长高凤林在一次演讲中分享了一组数据:火箭燃料输送管厚度仅0.08毫米,比一张普通的A4打印纸还薄,焊点宽度0.16毫米,要在这毫发之间完成焊接,误差时间必须控制在0.01秒以内,且一组发动机3万次的焊接过程中,不允许一丝一毫的不严谨,更不允许失败一次。②2004年“嫦娥工程”正式启动,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升空,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开通,2021年“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神舟”入空,“嫦娥”问月,“天宫”揽胜,“北斗”指路,“祝融”探火……大国工程被赋予一个个诗意的名字,大国重器被刻上一个个诗意的符号,把属于中国人民的特有浪漫写在了太空。(根据相关报道选编》文本三:①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员开启预计5个月的“太空出差”。②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与胸怀。2018年,当戴眼镜的博导桂海潮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当即报了名。“我曾经梦想着,有一天能把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搬到太空去。得知国家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今年,他成为首位登上太空的载荷专家。以梦为舟,在这之前我已无数次在想象中遨游太空,这就是中国航天人。③本次三人组中,57岁的指令长景海鹏第四次问鼎太空。为了能第四次圆梦,7年里,景海鹏没有耽误过训练。每天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已成为他的标配;飞行手册、操作指南70多本,指令成千上万条,一切都已烂熟于他的心。从神舟一号顺利升空,为中国航天“破题发端”,到如今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开启“太空之旅”,以奋进筑梦,擦亮每一次旅程,这就是中国航天人。④此次,两位首次飞天的航天员朱杨柱、桂海潮都仅37岁,他们年轻的脸庞上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作为指令长和老大哥的景海鹏与两位战友年龄相差20岁,在这个“跨代组合”的乘组中,他曾坦言彼此之间并没有陌生感,也没有距离感,更没有代沟:“我们在一起已经训练了一年多,配合得非常默契,三个人团结得就像一家人、像一个人,因为我们的目标是1+1+1=1。”(根据相关报道选编)18.文本一第②段中加点的“端详”一词蕴含着“我”欣赏美丽地球时怎样的情感?19.文本二告诉我们,中国航天是严谨的,也是浪漫的。你如何理解这份浪漫?20.阅读文本三,小组同学被航天员身上的优秀品质深深吸引。请写出你的发现。【答案】18.①惊叹于地球之美,心情激动;②充满喜悦、倾慕和赞美之情;③怀着珍惜与感恩之情。19.这份浪漫承载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星空的丰富想象,包含着对美好的期盼和梦想逐步变成现实的自豪,见证着中国人星空探索的接续奋斗,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20.①有远大梦想并积极行动;②长久坚持,勇于奋进,不断超越自己;③默契配合,团结一致。【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本段“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明亮而夺人心魄的光芒,她披着浅蓝色的纱裙和白色的飘带,如同天上的仙女缓缓飞行”可得:惊叹于地球之美,心情激动;结合“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和倾慕,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您太完美了!”可得:充满喜悦、倾慕和赞美之情;结合“生怕错过一处风景,我深知这是亿万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美景,而这唯一的机会幸运地降临到我身上”可得:怀着珍惜与感恩之情。【19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神舟”“嫦娥”“天宫”“北斗”“祝融”等神话故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天文学和宇宙探索。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天象、星座、行星等有着浓厚的兴趣,对于宇宙的未知也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因此,这份浪漫承载着中国人几千年来对星空的丰富想象。结合“‘神舟’入空,‘嫦娥’问月,‘天宫’揽胜,‘北斗’指路,‘祝融’探火……大国工程被赋予一个个诗意的名字,大国重器被刻上一个个诗意的符号”可知,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背景使得中国航天人在工作中有一种独特的浪漫情怀,包含着对美好的期盼和梦想逐步变成现实的自豪,见证着中国人星空探索的接续奋斗,体现着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20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第②段“比天空更加广阔的,是中国航天人的梦想与胸怀。2018年,当戴眼镜的博导桂海潮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当即报了名”可知,有远大梦想并积极行动;结合第③段“本次三人组中,57岁的指令长景海鹏第四次问鼎太空。为了能第四次圆梦,7年里,景海鹏没有耽误过训练。每天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已成为他的标配;飞行手册、操作指南70多本,指令成千上万条,一切都已烂熟于他的心”可知,长久坚持,勇于奋进,不断超越自己;结合第④段“我们在一起已经训练了一年多,配合得非常默契,三个人团结得就像一家人、像一个人,因为我们的目标是1+1+1=1”可知,默契配合,团结一致。(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接过铜旋子华明玥①去年深秋,去濮阳老山村行走,在孙家庄上见到绿豆粉皮的非遗传承人——一个14岁的青年。庄上人都亲切地叫他“旋王”,夸赞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比做了40年粉皮的孙老爹还要出神入化。②一进作坊,就见正在忙碌的一家三口:老母亲负责调糊,不停地搅动瓦缸里的绿豆糊浆,防止沉淀。小孙立于大灶边,一大锅沸水正在微微冒泡,他手持的旋子,看上去就像武侠片中的金属盾牌一样,平底,溜圆,寸把高的浅边,散发着幽幽的红铜色。只见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轻轻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③小孙往左边一递,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铜的导热性很强,灼热迅速散去,熟粉皮已经与铜旋子分离,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片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接着被轻轻挤出水分。不,也许我的比喻并不确切。老孙说:“粉皮子可不像白丝巾,你来感受下它的调皮。”我洗净手,戴上白帽子,尝试从铜旋子里“捉”粉皮,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扎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透亮而有仙气的水母。④小孙笑道:“一心一意做上两年,你也一样能应付自如,就像卖油翁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旁边的小孙妈妈心疼地说:“做咱这一行的,盼儿孙接手,又巴不得儿孙不肯接手。只因做这件事实在辛苦,只要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一家人凌晨5点就要起身做粉皮,一到晌午就要收手;再做下去,当天的粉皮会晾不干,这批货就算废了。”她扳过儿子的手给我看——小孙戴露指手套的左手指尖是一层厚厚的茧,再一看,右手也是。铜旋子导热快,沸水之上,赤手触之很难不烫出血泡。⑤老孙慢悠悠地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谣,将一张张薄如蝉翼却又饶有筋力的绿豆粉皮移到长竹帘上,这些竹帘子一只只斜靠在院墙上,或平搁在长凳上,场院中像同时升起了几百枚皎洁的圆月。⑥太阳到了天心,一家人做完600张粉皮,连屋顶都被竹帘子占满了。小孙说:“跟我们一起吃拌粉皮吧,想来你也看饿了。”才从铜旋子上捉下来的粉皮,与那些晒干后又泡发的粉皮口感不太一样,口感更糯,弹性也更好,进入喉咙后像一条滑跳的游鱼。与此同时,刚从田园中摘下来的香、酸、辣、凉等诸般滋味,都与那玉带般的粉皮纠缠在一起,在舌尖唱起了大开大阖的豫剧,那么恢宏,那么醇厚深沉,又那么鲜爽痛快,⑦我问小孙:“回来做粉皮,也是为了在爹娘的膝头,吃一份这样的美味吧?”小孙答:“就是家里的手工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2019年深秋,妈给我翻好了冬天的新被胎,让我回家拿。我进门发现我爹在灶台旁站久了,膝盖竟然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我很心疼他,也想着,终归是舍不得这些铜旋子敲扁了去换糖吃吧。归来接班,就这么定了。”⑧此时,秋风平稳安详,农家场院安静得听得见野蜂的飞舞声。院墙上的野菊开得那么鲜活,更鲜活的,可能还有小孙爹娘欣慰的笑容。(选自《南通日报》,有删改)2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与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第④段中小孙的一番话告诉我们,他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只不过是熟能生巧而已。B.第④段中小孙妈妈的一番话,反映了她为了家传手艺不失传只好让儿子小孙接班的无奈。C.第⑤段写老孙慢慢悠悠地唱起老祖宗留下的歌谣,是为了说明晾粉皮工作是非常轻松的。D.第⑥段画线句,以“滑跳的游鱼”喻刚捉下即凉拌入口的粉皮,突出其软糯而富有弹性。22.请赏析第②段中“轻轻一摇”“微微一荡”两处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3.第③段为什么要写尝试从铜旋子里“捉”粉皮的体验和发现?24.在外的小孙为什么选择接过铜旋子做起了粉皮?请结合全文内容作答。【答案】21.D22.准确地写出小孙使铜旋子时动作幅度小、力道均匀,肩与左、右手配合默契,突出其技艺精湛。23.①借“我”捉粉皮的体验和发现,写出粉皮活、滑而又有韧性的特点;②侧面突出小孙使铜旋子出神入化、一家人制作粉皮技艺高超;③自然引出下文小孙对自己使铜旋子的评价。24.①发现父亲做粉皮时体力不支,心疼父亲,不忍心让父母继续辛劳;②舍不得家传四代的手艺失传,觉得自己有责任传承下去。【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根据第④段小孙所说的话“一心一意做上两年,你也一样能应付自如,就像卖油翁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将铜旋子使得轻盈快适,除了选项中所说的“熟能生巧”之外,还需要忍受得住辛苦,一心意义的坚持下去,选项表述不准确;B.根据第④段小孙妈妈说的话“做咱这一行的,盼儿孙接手,又巴不得儿孙不肯接手。只因做这件事实在辛苦……”可知,小孙妈妈除了有为了家传手艺不失传只好让儿子小孙接班的无奈,还有对希望孩子尽快学会使铜旋子,把非遗手艺传承下去的“期盼”,选项表述不准确;C.根据第④段“只因做这件事实在辛苦,只要第二天是个大晴天,一家人凌晨5点就要起身做粉皮,一到晌午就要收手;再做下去,当天的粉皮会晾不干,这批货就算废了”以及第⑤段中描述的粉皮数量之多“场院中像同时升起了几百枚皎洁的圆月”可知,做粉皮和晾粉皮工作是非常辛苦的,老孙边唱歌边工作,体现出他工作时的熟练和游刃有余,也体现出手艺人的技术高超,选项表述不准确;故选D【22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语句。“轻轻”指使用的力量很少,温和地;“微微”的意思是稍微,表示数量不多或程度不深。这句话用“轻轻”和“微微”来分别形容“摇”和“荡”这两个动词,具体准确地写出小孙使铜旋子时动作幅度之小;根据“只见小孙舀了一勺粉浆,注入铜旋子中,肩头轻轻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可知,小孙在制作粉浆时,“肩头”“左手”“右手”配合默契,使用轻微的动作就能将粉浆制作完成,力道均匀;再根据“粉浆就借着一股太极之力,在铜旋子的底部迅速凝结,并长出雪花般晶莹剔透的放射纹”可知,用如此这般动作制作好的粉皮快速凝结,晶莹剔透,突出小孙的技艺精湛。【23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句段的作用。根据第③段“没错,它活泛得很,捉之滑手,挤之有韧性回弹,放入扎手的凉水中能迅速漂游,犹如一朵透亮而有仙气的水母”可知,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熟粉皮比作“水母”,比喻新颖,形象生动,借“我”捉粉皮的体验和发现,写出粉皮又圆又白、活、滑而又有韧性的特点;通过描述“我”尝试去“捉”又滑又圆的粉皮,粉皮“捉之滑手”“迅速漂游”,过程十分不易;再结合上文第③段描写小孙使铜旋子时的轻松熟练“肩头轻轻一摇,右手顺时针接,左手逆时针微微一荡”和第④段老孙制作粉皮时的游刃有余“父亲接过铜旋子,在冷水缸里轻轻一按”“老孙轻轻一拨,粉皮像一片透亮的丝绸浸入凉水中”可知,这里运用对比,侧面突出小孙使铜旋子出神入化、一家人制作粉皮技艺高超;因为“我”尝试从铜旋子里“捉”粉皮,觉得十分不易,自然对小孙小小年纪就能将铜旋子使用的如此熟练感到惊讶和好奇,再根据第④段小孙所说的话“一心一意做上两年,你也一样能应付自如,就像卖油翁说的——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可知,自然引出下文小孙对自己使铜旋子的评价。据此作答即可。【2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根据第⑦段“我进门发现我爹在灶台旁站久了,膝盖竟然不会打弯,要扶着墙才能把竹帘子扛出去,用他的话说,就是想唱戏都亮不出霹雳嗓门了。我很心疼他”可知,当归家的小孙看到年老的父亲在做粉皮已经体力不支时,感到心疼,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小孙决定替代父亲,接过铜旋子做粉皮;根据第⑦段“小孙答:家里的手工凉皮,养活了四代人呢,到我这代要是断了根,有点可惜”可知,“接过铜旋子”的深层含义是指小孙舍不得家传四代的手艺失传,所以从父亲手中接过铜旋子这个手艺,将制作绿豆粉皮的非遗手艺传承下去,同时也接过像父亲那般传统手艺人身上吃苦耐劳的精神;据此概括作答即可。五、写作(50分)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鱼儿不会因为看见鸟儿会走就试着走在岸上大象不会试着飞翔野猪也不会爬到树上老虎有条纹,豹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技能拓展培训合同(2篇)
- 抵押变更合同(2篇)
- 承包的合同范本(2篇)
- 2025版农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合同4篇
- 2025年度智能建筑项目搭建委托合同4篇
- 2025年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恋爱双方知识产权共创共享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合作合同4篇
- 2025年度旅行社旅游目的地推广合作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LED路灯租赁与节能改造合同4篇
- 慈溪高一期末数学试卷
- 天津市武清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徐霞客传正版》课件
- 江西硅博化工有限公司年产5000吨硅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 高端民用航空复材智能制造交付中心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贵州省黔东南州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 量子医学成像学行业研究报告
- DB22T 3268-2021 粮食收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规范
- 办事居间协议合同范例
- 正念减压疗法详解课件
- 学校校本课程《英文电影鉴赏》文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