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经济学环境与经济发展——甘地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思想保护环境的行动环境及自然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什么是环境什么是自然资源环境是各种天然因素以及人工创造的人类生活的多种客观条件的总体自然资源是最重要的环境要素自然资源包括:生存地、可再生性自然资源与非再生性自然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环境的经济价值环境对人类生存提供了空间和生命支持系统环境为经济过程和生产过程提供了物质和能源投入环境吸收生产和生活过程产生的废物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净化优美的环境能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环境如遭到破坏或承载过限,也会约束、制约经济发展“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实证检验发展中国家必须吸取教训通过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有些学者提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即环境破坏与经济发展之间有“倒U型”关系经济发展初期,由于经济规模扩大,废弃物排放增加,对资源利用过度,导致环境恶化(第119页)*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在许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环境质量将改善*美国出现这个拐点是在人均GDP1万美元左右另一些国家是在人均GDP6000美元时就出现了拐点世界银行(1992)年研究发现环境的三个方面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三种不同的关系饮用水清洁程度、卫生设施的改善等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城市空气中颗粒物浓度、二氧化硫浓度等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由于城市人均废弃物、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等随经济增长而增加,温室效应则在恶化“先污染,后治理”成本巨大发达国家环境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是以发展中国家环境恶化为代价的(PollutionHeavenornot)*有些环境指标一旦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是无法再逆转的*可再生资源的利用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可再生资源可以想象成为一个既有水流出又有水流入的水池生物学家关注的是如何从再生资源中获得最大的可持续产量*而经济学家考虑的是使长期资源的存量的社会价值最大以渔业为例,如果允许鱼的存量增加一单位,第二时期的边际社会价值的现值增加了,社会福利的增加就可以通过减少资源的利用来实现经济学上的最优不等于生物学上的最优:F’(x*)=0那些边际生产率很低,价值也不随存量减少而明显增加的物种,灭绝是经济的结果非再生资源可以被想象为初始量既定,只能流出不能流入的水池经济学家研究的是在一系列的约束条件下,如何使经济租最大*图示*推论:优先开采成本较低的资源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与进口国,美国每年石油消费量为9亿多吨,占全球石油消费量的l/4以上。但为何美国经济能够在持续一年的原油价格飞升中屹立不动,直到70美元以上美国政府才释放石油储备平抑市场呢?
经过20世纪70-8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的美国,已经为高油价做了大量准备:国会通过法案在高速公路上实行限速;白天的用电时间被限制;提高汽车用油效率;对那些采用其他能源比如太阳能或风能的公司免税;创建石油储备以备不时之需美国已经完成了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美国经济早已转向以高技术、服务业为主,大多数高耗能产业已经转移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对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已经大为减弱,根据美国能源部统计,美国单位GDP产出能耗在1971年-2003年间降低近50%,由此减弱了高油价引发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从消费者角度看,目前美国人均年收入为2.27万美元,而20年前则是1.68万美元。能源在美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也从1981年的14%,下降到今天的7%。在美国,与石油有关的能源消耗占美国家庭总开支更是大幅下降。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9.6%跌至2004年的4.4%,这意味高油价对美国人生活的冲击,并没有传媒渲染的那么严重。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由于石油出口国将利润投资到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参与所谓的“石油-美元循环”,使美国政府和金融机构都从油价上涨中得到了好处油价上涨已经使美国石油商和投机商们的财富成倍扩张,这个巨大的利益集团在政府能源政策制定和调整中从来就不缺少代言人。正因如此,面对油价从34美元一路涨到70美元,美国乐观其变,迟迟不肯运用其战略石油储备来平抑市场。美国1975年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以来,已囤积了多达7亿桶的原油。如果美国总统决定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最快的释放速度可达每天400万桶,虽然这一数量只相当于美国日原油进口量的三分之一,但最少可使国际市场上的原油期货价格下降15美元左右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2003年人均石油消费量还很低(见下图3),但处于缓慢上升阶段。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石油消费总量还会有较大增长,因此人均石油消费水平会有所提高
什么是自然资本自然资本的估算方法绿色GDP环境的其他价值环境经济价值的总公式自然资本是一国或地区现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经济价值通过自然资源或环境带来的净收益来估算对于不可交易的自然资源或环境,则采用间接的估算方法以森林为例,先计算出每年砍伐的净收益,再将砍伐期内每年的净收益折现加总即可估算森林的经济价值*类似的方法也可用于渔场、矿山等局限:仅限用于可交易的有市场价格的自然资源预防性支出间接估价(MaintenanceValuation)*以失去自然资源和良好环境的损失来间接估价*重置成本间接估价*以意愿支付给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来间接估价(ContingentValuation,Willingness-to-pay,WTP)*上海师范大学课题组2006年3、4月进行了CVM(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调查发现74.2%的被访者愿意支付,25.8%的被访者不愿支付平均年支付意愿为160.24元,乘以区域内家庭数,未来三年漕河泾生态恢复价值1830万元影响支付意愿的因素包括:收入、户籍、沿河居住年限、对政府环境部门的信任度、河流生态恢复对居民生活的重要性、居住地距河边距离、受教育程度等绿色GDP指从GDP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损耗而得到的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GDP能够体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弥补传统GDP统计方法高估经济规模和增长,忽视环境的缺陷橙色GDP,与绿色GDP相对而言,是以破坏环境、甚至牺牲生命为代价换取的GDP增长皮尔斯和特纳1990年提出环境还有其他四种价值值得考虑:选择价值准选择价值存在价值遗赠价值对未来利用环境的选择如生物的多样性在未来知识增加的情况下选择的可能如铀与现实或未来的使用无关只希望其存在有责任将资源和环境维持原样遗传给后代,即所谓的代际公平环境的经济价值=私人成本+外部成本+租金+选择价值+准选择价值+存在价值+遗赠价值主要的环境问题原因滥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生产和生活过程对环境的破坏*与发达国家同样的原因发展中国家特有的原因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外部性共同产权无市场或市场竞争不足什么是外部性及举例(尼泊尔的放牧与孟加拉的洪水)*外部性产生的原因:生产的联合性*个人财产权的缺失*图示边际社会成本
边际私人成本外部成本需求曲线突出的例子是公地的悲剧私人的理性行为将导致公共资源的掠夺性利用(尼泊尔高原的过度放牧)*有些资源或环境的市场根本不存在或没有发育,价格为零,因而被过度利用(地下水、排污)*即使存在市场,由于垄断、各种进入障碍等,市场参与者很少,竞争不足,价格也不能有效反映市场需求,也会导致资源利用过度*环境政策失灵环境管理失灵主要指那些扭曲了环境资源利用私人成本的规章制度和政策等*集中体现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给予生态和环境足够的重视例如对伐木、垦荒、围湖造田等的补贴*管理部门缺乏足够的信息、手段、权力,或部门之间协调不足等(如藏羚羊的保护)*环境管理中的寻租行为(或地方保护主义)*贫困工业化世界经济一体化市场发育不足制度安排不足发展中国家大量的贫困人口的生活直接依赖于自然资源*贫困也导致环境保护的资金和技术不足*贫困引发的人口增长将进一步加重环境恶化*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虽然一方面提高了人均收入,但另一方面不可避免的降低了环境质量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倒U型曲线的拐点出现在工业化以后,即产业结构优化以后工业化进程中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吸取发达国家的教训,仍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相对多的污染密度较高的产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为吸引外资,不提或提出很低的环境标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由于产权、价格、成本等原因,一些资源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反而向资源丰富的发达国家出口资源产品(如森林资源并不充裕的洪都拉斯向森林资源充裕的美国出口木材;中国向森林资源充裕的日本出口一次性的筷子)*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发达国家以每年5000万吨的规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有毒或有害的垃圾美国、日本和欧盟纸制品消费占世界的2/3,但所有原材料几户都来自发展中国家虽然存在市场失灵,但市场机制还是可以在相对多的情况下解决资源和环境的有效利用问题。但在发展中国家,市场发育程度是很低的,价格的扭曲加剧了资源的滥用甚至浪费,造成了环境保护的激励不足*发展中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常常是不完整或落后的,寻租行为盛行麦克赛尔(R.F.Mikesell)提出在非洲许多国家,如加纳,完全没有与环境有关的法律、监管机构和机制;在土耳其等国家,虽然有“谁污染,谁治理”的法律,但无人执行和管理;在巴基斯坦等国家,有法律也有执行机构,但无法有效执法历史沿革定义和原则政策含义测度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1980年“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首次提出1987年“布伦特兰报告”中首次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详细阐述1992年“可持续发展”概念进入“全球21世纪议程”1980年由自然和自然资源保护国际联盟在其《世界保护战略》报告中提出1987年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合国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CommonFuture)》中首次详细阐述又称“布伦特兰报告(BrundtlandReport)”,以该委员会主席、前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命名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1988年的阿拉斯加石油污染事件、全球气候异常等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问题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高峰会议通过了《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和《全球21世纪议程》,可持续发展纳入全球的共同行动纲领定义原则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从环境、经济、生态、社会、科技等角度,都有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布伦特兰报告”提出的“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公平原则(Fairness)可持续原则(Sustainability)*共同性原则(Common)*国家范围内同代人的公平国际间公平利用有限资源代际公平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给予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更好生活的愿望各国拥有其本国的环境及开发自然资源的主权各国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根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1998年的报告,世界已经失去近1/3的自然财富,而其中的80%为占世界人口20%的发达国家消耗占全球5%人口的美国,消耗着全世界25%的商业能源,人均消费量相对于147个孟加拉国人或422个埃塞俄比亚人美国每年增加的300万人口若按照能源消耗,相当于第三世界每年增加9000万-1.2亿人口,从这个角度,美国是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遗赠价值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忽视后代对环境及资源要求的权利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使其具有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又可进一步分为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及环境可持续等其中,资源的永续利用与生态可持续是首要条件地球整体资源的有限性及相互依存性要求人类采取共同的努力总的要求:实行一整套完整的、相互协调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经济发展政策方面的要求社会发展政策方面的要求环境发展政策方面的要求兼顾眼前和长远的经济利益选择效益型的经济增长路径,而不是粗放式、资源消耗型的增长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分享资源对社会的贡献能都到公平的补偿消除法律、制度、文化、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对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对生物圈的基础结构不断投入使其可持续防止不可逆的环境破坏“明智的利用就是保护”——罗斯福国民生产净值国家财富综合指标体系国民生产净值=消费+在物质资本上的净投资+人力资本变化的净投资+自然资本存量变动的净投资-当前环境退化的损失类似于绿色GDP发展的可持续要求我们留给后代的国家财富,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总和不少于我们世界银行提出的弱、中性和强可持续性总量不变,不同资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总量不变,资本结构合理,不同资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但不能低于下限不允许资本之间的替代如消耗石油的收益必须全部用于能源的可持续开发(如核能、太阳能的研发)UNCSD的指标体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提出了25个指标的指标体系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UNCSD)1996年提出包括驱动力指标(造成发展不可持续的人类活动及消费模式等,如失业率、人均耗水量、温室气体排放等)状态指标(各系统的状态,如基尼系数、贫困指数、大气污染指数等)响应指标(人类的对策及努力等)认为UNCSD提出的指标太多提出了25个指标,包括人均GDP、失业率、居住指数、人力资本、混合污染等政府干预非政府组织的努力国际环境公约环境管制市场经济手段什么是环境管制优点缺点政府通过设立环境质量指标、立法执法等非市场途径对环境资源利用的直接干预形式多种多样:如对数量的规定(捕杀数量、休渔、砍伐量等)、制定环境污染的标准、对生产过程进行环境监管(三废处理等)等*优点简单易行成效迅速有政府确定的环境水平往往不是经济最优的环境水平(第126页图,主要原因是信息有限)*政府制定的环境标准往往是“一刀切”(而企业处理污染的成本与收益是不一样的)*政府失灵(信息不足、寻租等)从影响成本-收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选择,以达到最终有利于环境的结果包括产权界定、发放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庇古手段等及其优化组合科斯定理及其含义政策建议难度科斯定理:当存在外部性时,只要交易成本为零,而且产权是清晰的,那么无论谁拥有产权,都可以通过市场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举例:化工厂与周边农民产权界定清楚,外部成本就可以通过谈判和协商“内部化”而达成均衡私有化以界定产权对于水、空气等无法确定产权的,政府可以通过授权、配额、利用许可、开业许可等建立对公共资源的有限私人使用权*对产权必须立法加以长期保护,并允许转让界定难、交易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等从理论到运用主要步骤优点1960s,戴尔斯(J.H.Dales)首先提出了可以设定排污许可量,并准许排污者之间就排污许可证进行交易*1986年,美国环境保护署颁布了排污许可贸易制度,随后在有些地区,污水和废气的排放也实施了许可贸易中国环境保护局1988年制定了排污许可登记制度,但尚未涉及许可贸易问题政府设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政府制定排放许可份额,制定许可证,并向排污企业分配这些份额政府允许排污企业进行许可证的贸易*优点避免了统一的环境标准造成的效率损失,以最小的社会成本实现污染控制的最优水平(MC=MR)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发放或购回排污许可证,节约了管理成本源于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的政策措施对负外部性征税,提高污染的私人成本,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对正外部性(如植树造林)进行补贴,以激励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难点在于确定税率实际上,市场经济手段单独运用的例子很少,在多数情况下,具体的市场经济手段总是与其他手段组合使用的,见下表国家排污费使用者收费产品收费行政收费(执照等)税收区别补贴预付金返还排污证交易市场干预美国*****英国****瑞典******日本**德国******芬兰******荷兰*******意大利****法国*****瑞士***什么是NGO特征优点NGO是指以某种社会福利目标为宗旨,从事非赢利性活动的社会团体有组织性(负责人、规章等)*民间性*非利润分配性*自治性*志愿性*团结,成员具有奉献精神,官僚习气较少*收放自如*有外在的压力,透明有效*跨国界优势*目前缔约国在3个或以上的多边国际环境公约有200多个主要有:《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维也纳公约》、《巴塞尔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与《京都议定书》、《鹿特丹公约》、《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等(第130页)“中国能源威胁论”的缘起“中国能源威胁论”的辨析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能源战略随着2003年世界石油价格的上涨而出现2003年12月3日,《华尔街日报》在“权力平衡:中国需求重塑世界石油市场”一文首先提出对中国石油需求的关注加上地缘政治色彩:中国与伊朗、委内瑞拉及中亚国家的石油合作中海油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被美国国会干预世界石油价格上升主要不是因为中国中国也是世界石油价格上涨的受害者中国是能源生产大国中国的能源合作是广泛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整体复苏(2004年5.1%,30年来最好;2005年4.3%)石油输出地区政治动荡(伊拉克、沙特、伊朗、委内瑞拉、俄罗斯等)石油期货投机炼油能力不足天气灾害美元大幅贬值(2001年以来美元贬值40%),再加上通货膨胀,1979年的39美元的油价相当于现在的106美元2004年,中国进口石油1.227亿吨,占世界石油进口的6.6%,美国和日本同期为27%和11.3%2004年和2005年,中国因为油价上涨多支出至少270亿美元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大国2004年中国的能源自给率高达94%,主要是煤炭在进口1.227亿吨石油的同时,中国出口了9千万吨煤炭以及大量的焦炭,焦炭出口占世界的56%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6%,美国的13.4%,日本的26.7%人均石油消耗是美国的1/10,日本的1/8,欧盟的1/5中国与俄罗斯、独联体、中东、非洲、拉美等进行能源合作中国与欧盟一直在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节能等方面合作美国和欧洲能源的跨国公司大量在中国投资把节约能源放在首位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能源合理布局国际能源合作“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十五”降低20%倡导节约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展循环经济等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提高天然气、水电、核电和气电等的比重)研究能源开发和提高能效的重大技术加快发展节约资源的高新技术产业将能源发展与区域协调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有机结合(西电东输、西气东输等)中国最早的能源合作开始于1993年中石油中标秘鲁塔拉拉油田6/7区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到2005年,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企业已经在非洲、中亚、大洋洲和拉丁美洲投资超过70亿美元,在30余个国家开展60多个项目,海外油田剩余可采储量超过6亿吨,海外份额油由1999年的300万吨提高到2005年的1500万吨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和韩国(45.5%消费量)正酝酿协调石油政策,稳定石油价格循环经济是基于生态经济原理和系统集成战略的减物质化经济增长模式;核心思想: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基本特征:低消耗、高效率、低排放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3R原则输入端-Reduce(减量化)过程中-Reuse(再利用)输出端-Recycle:(再循环/再生利用)生产制造、服务消费废弃最终处置(填埋)处理(再生利用、焚烧)投入天然资源第一步:减量化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一步:减量化(Reduce)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二步:再利用(Reuse)产品反复多次使用,延长使用周期第三步:再循环(能源再利用)Recycling对无其他再循环模式只有焚烧处理的废弃物进行能源再利用第三步:再循环(资源再生利用)Recycling废弃物变废为宝、化害为利1、社会经济增长模式传统经济增长模式时期:农业社会、早期工业社会目标:征服自然、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模式:产品制造物品消费废物排放资源开采自然界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发生于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发生于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生病在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
3、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于1948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镇,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一天有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发生于1952年英国伦敦,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和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5、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发生于1961年前后的日本四日市,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病症剧增,尤其是使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多人。
6、水俣病事件发生于1953~1956年日本熊本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83人,其中60多人死亡。
7、富山痛痛病事件发生一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因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河水和稻米,居民食用后而中毒,1972年患病者达258人,死亡128人。
8、爱知米糠油事件发生于1968年日本北九州市、爱知县一带,因食用油厂在生产米糠油时,使用多氯联苯作脱臭工艺中的热载体,这种毒物混入米糠油中被人食用后中毒,患病者超过10000人,16人死亡。
时期:工业化中后期目标: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对自然界的危害模式:产品制造物品消费废弃物排放资源开采自然界直接排放技术治理低危害废弃物治理技术难度大,治理成本较高,很难平衡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难以调动企业积极性能源与资源不能有效利用,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污染排放标准往往只注重浓度控制而忽视总量控制,使实际污染物排放量超出环境承载能力20世纪60年代,循环经济思想萌芽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出版了《寂静的春天》一书,用触目惊心的案例阐述了大量使用杀虫剂对人类的危害,敲响了工业社会环境危机的警钟。同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从经济的角度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他将人类生活的地球比做太空中的宇宙飞船,提出如果不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当超过地球承载能力时就会走向毁灭,只有循环利用资源,才能持续发展下去1、循环经济在资源短缺型国家尤其得到重视。欧盟中的德国是最早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家;其他国家如瑞典、芬兰、法国、丹麦、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也相继开始发展循环经济;资源高度稀缺的日本对循环经济更是高度重视,已将其作为基本国策,随着推进不断加强和深化,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建设方面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一些资源大国、石油富国对此重视不够。
德国在1996年颁布了《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该法规定,每年排放2000吨以上垃圾的生产企业有义务事先提交垃圾处理方案。在此法律框架下,德国还根据各个行业的不同情况,制定促进该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比如《饮料包装押金制度》、《废旧汽车处理规定》、《废旧电池处理规定》、《废木料处理办法》等。日本政府也于2000年6月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确定了实现循环型社会的基本大纲。与此相关的法律有:《废弃物处理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循环利用法》、《容器和包装材料循环利用法》、《家用电器回收利用法》、《汽车循环使用法》等德国,1990年9月,95家包装公司和工厂企业及零售贸易商建立了公益性私营企业德国双元回收系统(DSD),形成民间回收网络。DSD是一个专门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政府组织。它接受企业的委托,对于付费的企业在其包装物上打上“绿点”标志,组织收运者对他们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分布在全国的367个中转站进行分拣打包,再分类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瑞典,1994年瑞典工商界各行业协会和一些大包装公司经过协调,根据包装的不同种类成立了4家包装回收企业:瑞典纸和纸板回收公司、瑞典塑料循环公司、瑞典波纹纸板回收公司和瑞典金属循环公司。加上早在1986年就成立的瑞典玻璃回收公司,五大公司的业务涵盖了一切可能的包装材料的回收再利用。瑞典将“生产者责任制”作为建设一个生态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所特别制定的法规。瑞典议会于1994年确立了“生产者责任制”的原则方法,即生产者应对其产品在被最终消费后继续承担有关环境责任,而消费者则有义务对废弃产品及包装按要求进行分类并把它们送回到有关回收处。同年,瑞典议会通过了关于产品包装、轮胎和废纸的“生产者责任制”法规。其后,汽车和电子电器的生产者责任制法规也都在《环境法》基础上相继出台。生产者对其产品被消费后要继续承担环境责任,污染者必须付费。英国1995年《环境法》规定了企业回收符合标准的义务、经济代价义务等。德国1998年的包装法令也作了类似的规定。在回收的经济义务,即处理费用方面,由制造商和政府共同承担。一是在企业的层面上建立小循环模式,最著名的是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在原料的替代上,该公司寻找到一种对环境危害最小的原料来控制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他们让这个车间的废物到下一车间变成它的原料,废物通过梯形利用越来越少,最终形成“零排放”。二是在区域的层面上建立中循环,例如丹麦的卡伦堡模式。卡伦堡工业区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把发电厂的热供给炼油厂和制药厂,同时解决周围居民的供热。发电厂脱硫产生的硫酸钙是石膏板厂的原料,同时硫酸可以被制成稀硫酸;发电厂用燃煤产生的粉煤灰来铺设公路,并供给小型的水泥厂。炼油厂的废水又可以供给发电厂用来冷却。这样在发电厂、石膏板厂、炼油厂、制药厂之间形成了一种循环关系;企业之间形成了共生,保证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三是在社会层面上建立大循环,在生产部门和消费领域,在不同园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根据废弃物和原料的投入产出先后次序形成循环。做得比较好的是日本。日本资源有限,所以特别注重资源的再利用,尤其强调建立循环型社会。日本的资源再生系统由3个子系统构成:废物回收系统,废物拆解、利用系统以及无害化处理系统。1、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方面达到较高水平生活垃圾,自2000年6月以来,上海推行垃圾分类收集,形成多种手段处理生活垃圾。到2004年6月底,全市中心城区分类覆盖小区达到2130个,约占中心城区的57.5%,焚烧厂服务地区分类覆盖率普遍超过90%;郊区城镇地区分类覆盖率超过40%。上海产生的585万吨生活垃圾中焚烧32.84万吨,堆肥13.55万吨,其余采用填埋处理。生产废弃物:上海工业固体废弃物在综合利用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2003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已达到97%。2003年,全市废水排放总量为18.22亿吨,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4.94%。2003年粉煤灰产生总量为464万吨,综合利用率为100%,主要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墙体、砼、筑路、回填和水泥生产等方面。从1996年到2002年上海市各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共投入约1.1亿元,当年收益约1.2亿元,当年的产出与投入比达到1.09;根据上海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要求,在2003—2005年期间,上海将完成50家清洁生产试点示范项目。结合“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EMCP)”在生态工业园区试点项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会同市经委和环保局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和漕河泾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试点。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上海化工区,原料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可使在上海化工区设厂的企业减少三成投资。按照规划,上海化工区还将和金山石化连成一片,通过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最终将形成一个世界一流的“绿色化工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节能折合标准煤140万吨,万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已降至1.07吨标准煤,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6吨标准煤)。综合能源消耗比1990年下降了近75%,实现了总能耗增长速度低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的目标。上海是我国首批“节水型城市”,2002年万元GDP用水量仅为184立方米,其它一系列城市节水指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来,上海市政府加大力度制定法规和政策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例如制定和实施了《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推进清洁生产实施办法》、《一次性塑料饭盒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规定》等地方法规和政策,以及正在制定适度包装管理条例。通过市场调查研究,组织编制了规范高钙粉煤灰品质的上海地方标准和规范。上海市政府也在资金方面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其中财力总投资约7000万元用于畜禽粪便处理和支持有机化肥厂家的发展;市财力投入1000万元试点资金用于清洁生产。1、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资源生产率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表一上海资源产出率国际比较自上海市开展废电池专项回收以来,共收集废电池300多吨。由于废电池回收利用的技术不成熟造成处理成本非常高,经济效益难以平衡,至今还未有效处理。畜禽粪便大部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了农村面源污染。桔杆还只是简单还田做有机肥处理。大卖场普遍使用塑料袋,造成白色污染严重。农贸市场使用的以废塑料为原料的塑料袋对食品造成严重污染等。一是回收网络不够规范,企业主体成长慢、能力弱、规模小,加上受包装运输、技术标准和场地等因素制约,造成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不够。二是回收利用企业信息获取相对有限,信息资源未能共享,不能形成覆盖广、有规模、合理有序的流通网络。三是行业协会发育不够,覆盖范围有限,在信息引导、标准制定等方面作用不强。现在政府各部门各自在推进循环经济,如市经委在工业领域做推行清洁生产的工作,农委在做推进生态农业的工作,环卫局在做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等。这些都是在分类操作,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筹布置。宣传教育的程度还不够,市民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不足和参与意识不强。另外,缺乏建立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来指导循环经济的实践。上海全面推进循环经济有重要意义的法律还只有《环保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在具体行业或领域中,缺少节能、节水等方面的标准。如在能耗上,缺乏空调、电冰箱等商品的耗能标准;在用地方面缺乏用地标准;在节水方面缺乏行业用水等水耗上的标准。对其他方面也同样需要制定标准。例如缺乏节能性建筑的节能标准;缺乏包装物减量化的具体标准;缺乏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的技术标准。对以废弃物为原料的厂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补贴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不够。例如利用建筑垃圾制砖企业,其购买渣土价格所能承受的范围为120元/车,而市场上的价格为180元/车,造成环保制砖厂家产品打不开市场销路,难以和生产实心粘土砖的企业竞争,生存状况是举步维艰。在发展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费用方面支持力度不大。如垃圾焚烧发电和风力发电,由于成本高,上网电价也高,电网对清洁电力上网的积极性不高。1、三管齐下:要结构性降耗、技术性降耗和制度性降耗三管齐下,探索资源节约的治本之策。
2、三个层面推进:要从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三个层面加以推进,构建从单体到系统的物质闭路循环体系。
3、抓好三个环节:要实行输入端、过程中、输出端三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有机结合。
4、三方联动:要形成市场、社会、政府三方联动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格局。5、三省市联手:加强与江苏、浙江等周边省市的紧密合作,构建区域循环经济体系。1、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
2、推进全社会节约能源,控制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
3、提高土地集约化利用水平,减少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对土地的消耗。
4、合理开发、高效利用,加快建设节水型城市。
5、推进清洁生产,减少工业污染排放。6、发展生态型循环农业,控制农业的面源污染。7、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提高输出端的资源化利用水平。8、推进产品适度包装,减少包装废弃物。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自然资本、绿色GDP外部性公地的悲剧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与原则环境管制排污许可证庇古手段非政府组织选择价值、准选择价值、存在价值、遗赠价值环境对经济发展有哪些贡献自然资本有哪些估算方法环境经济价值的总公式是什么造成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哪些是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政府有哪些保护环境的干预手段NGO参与环境保护有哪些优势第四章市场
第一节市场结构第二节市场行为
第三节
市场绩效第四节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关系:
1.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2.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3.买卖双方的关系;
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二)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也称为“纯粹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很低。(2)产品同一性很高。(3)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4)完备信息。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其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2)没有替代产品。(3)进入壁垒非常高。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高。(2)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较低。(2)产品有差别。(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集中度市场结构C4值[1](%)C8值(%)寡占Ⅰ型85≤C4—寡占Ⅱ型75<C4≤85或85≤C8寡占Ⅲ型50≤C4<7575≤C8<85寡占Ⅳ型35≤C4<5045≤C8<75寡占Ⅴ型30≤C4<35或40≤C8<45竞争型C4<30或C8<40植草益的分类方法
市场结构C8值(%)产业规模状况(亿日元)粗分细分大规模小规模寡占型极高寡占型70<C8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高、中寡占型40<C8<7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竞争型低集中竞争型20<C8<4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分散竞争型C8<2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市场集中度
涵义: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衡量指标:(1)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ratio)。行业集中度是最常用、最简单易行的绝对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它是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可以是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衡量指标:(2)洛伦兹曲线(Lorenzcurve)。洛伦兹曲线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市场占有率(%)企业累计百分比(从最小到最大排列)0100100909080807070606050504040303020201010衡量指标:(3)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基尼系数也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图4-1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衡量指标:(4)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简称H指数,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X——产业市场的总规模;
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
S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产业内的企业数。
衡量指标:(5)熵指数(Entropyindex)。熵指数借用了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其定义公式为:式中:S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n——产业内的企业数。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企业规模企业自身追求规模扩展的动机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会对企业规模产业影响市场容量产品差别化涵义:所谓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
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市场集中度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产品差异化基本度量方法:(1)需求的交叉弹性:式中:θij——i产品需求量对j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
dqi/qi——i产品的需求变化率;
dpj/pj——j产品的价格变化率。(2)广告密度:
广告密度=AD/SL
式中: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产品差异化决策
产品主体差异化
品牌差异化
价格差异化
渠道差异化
促销差异化
服务差异化
产品差异的传播与沟通广告:
(1)如果消费者能够通过检查在购买之前确定产品质量,说明该产品具有“搜寻性品质”,比如家具和服装,我们称这种产品为“先验品”;如果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产品后才能确定它的品质,说明该产品具有“经验性品质”,比如食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后验品”。研究表明,提供后验品的企业应该多做一些广告,而先验品则不必,因为消费者很容易鉴别它的质量。(2)广告与绝对成本优势。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行业中现有企业做广告会给新企业进入市场造成进入壁垒。原有企业通过广告进行的产品差异化沟通,构筑了一种进入障碍,而产品差异化本身确实是可以使原有企业保持并运用市场力量的基础之一。当然,这种绝对成本优势的大小,或者说是进入壁垒的高低程度,主要取决于广告效果的持续时间。尽管产业组织学者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经济计量的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不同产业市场的产品差异程度:
根据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可以对产业进行分类,即高度产品差别化产业、中度产品差别化产业、轻度产品差别化产业和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忽略的产业。
(1)消费品产业。包括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两个产业市场。对于耐用消费品而言,除了部分低价产品外,产品差别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到高等水平之间。对于非耐用消费品而言,多数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在中等水平和高水平之间,尤其是价格较高的消费品,其产品差别化程度更高,广告宣传对于非耐用消费品的顾客作用非常显著。
(2)工业品产业。根据植草益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工业品产业分为中间品产业和投资品产业两大类。中间品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都较小。投资品产业的产品差别化程度高于中间品产业。但是,从总体上看,工业品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要比消费品产业低很多。进入和退出壁垒进入壁垒的两种定义:一是贝恩提出的,进入壁垒(barrierstoentry)是“和潜在的进入者相比,市场中现有企业所享有的优势。这些优势是通过现有企业可以持久地维持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而没有导致新企业的进入反映出来的”。二是施蒂格勒提出的,他认为进入壁垒是新厂商比老厂商多承担的成本。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制度、阻止进入策略行为。市场进入壁垒程度的度量:描述性指标、阻止进入价格指标。退出壁垒(barrierstoexit)定义:就是企业在退出某个行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
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解雇费用、政策法律的限制。
第二节
市场行为一、市场行为的定义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上为实现其目标(如利润最大化、更高的市场占有率等)而采取的适应市场要求不断调整其行为的行为。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寡头垄断(亦称寡占)型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
二、市场竞争行为定价行为、广告行为和兼并行为。
古诺模型:法国经济学家古诺在1838年提出了一个寡头模型。这个模型的基本结构是各企业生产同一产品。
前提假定:假定各企业(通常使用双头模型)生产同一产品,并都以产量为决策变量。并且假定,某企业在选择其产量时假定其他企业的产量不会因它的决策而变化。需求函数为P=a-bQ,A、B两个企业的边际成本是常数C1和C2,两个企业的固定成本为0。寡头垄断市场的模型结论:①对于双头垄断的古诺模型而言,古诺均衡产量为:q*=(a-c)/3b②如果推广到有n个相同企业的产业,该产业的古诺均衡产量为:
q*=(a-c)/(n+1)b
伯特兰德模型:在伯特兰德模型里,企业以价格为决策变量,它们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前提假定:伯特兰德模型假定,当企业制定其价格时,认为其他企业的价格不会因它的决策而改变,并且n个(为简化,取n=2)寡头企业的产品是完全替代品。A、B两个企业的价格分别为P1和P2,边际成本都等于C。结论:只要有一个竞争对手存在,企业的行为就同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一样,价格等于边际成本。斯塔克尔伯格模型:假定是主导企业知道跟随企业一定会对它的产量作出反应,因而当它在确定产量时,把跟随企业的反应也考虑进去了。因此这个模型也被称为“主导企业模型”。
掠夺性定价又称驱逐对手定价,意思是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的策略。
掠夺性定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在掠夺性定价中出现的价格下降,一般是暂时性的;在掠夺性定价中企业发动暂时性降价,实质目的是要缩减供给量;一般情况下,采用掠夺性定价策略的都是市场上势力雄厚的大企业。
掠夺性定价行为后果和影响: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手,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警告。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限制性定价又被称为“阻止进入定价”,它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卖主将价格定在足以获得经济利润、但又不致于引起新企业进入的水平上。
如果一个企业在长期内确定价格(或产量)来减少或消除招致新企业进入它所在市场的动因,那么这个企业采取的就是动态限制性定价策略。
影响限制性定价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进入壁垒的高低、经济规模。
广告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非价格竞争的方式。
先验品:就是消费者能够通过检查在购买之前确定产品质量,我们就说这种商品具有“搜寻性品质”,因此先验品也被称为“搜寻商品”,例如家具、服装以及其他主要性质可通过视觉或触觉检查而确定的商品。后验品:就是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产品之后才能确定它的质量,这种商品具有“经验性品质”,因此也被称为“经验商品”,例如加工食品、软件设计和心理治疗。
企业的广告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广告本身也可以被看成是产品差异的一个组成部分;广告会增强进入壁垒。广告在不同产业市场上的作用与特点:在非耐用消费品行业,广告对消费者形成的主观偏好影响很大,有利于形成产品差异。在耐用消费品行业,广告活动影响的程度相对非耐用消费品小。在工业品行业市场上,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很少。广告的福利效果:广告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价格广告能够增进社会福利;非价格广告能够克服劣质品问题;广告过度问题;广告导致市场集中度提高。企业兼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在自愿基础上依据法律通过订立契约而结合成一个企业的组织调整行为。
企业兼并有三种类型:纵向兼并(垂直兼并)混合兼并(复合兼并)横向兼并(水平兼并)企业兼并的动机:
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入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企业兼并是一把“双刃刀”,它所产生的效应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三、市场协调行为
市场协调行为,是指同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为了某些共同的目标而采取相互协调的市场行为。
市场协调行为可以分为两大类:价格协调行为和非价格协调行为。
价格协调,就是企业间关于价格调整的协定和共同行为。最基本的价格协调形式是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某一企业的利润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决策和行为,而且受到其他企业决策和行为的影响。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使得追求企业利润的企业认识到他们可以通过结成同盟来避免竞争。若干个企业为达到稳固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结成联盟,这样的组织就是卡特尔。
卡特尔的经济学分析——合作型的寡头垄断模型:
MR(q1+q2)=MC1(q1)=MC2(q2)
卡特尔成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一个稳定的卡特尔组织必须要在其成员对价格和生产水平达成协定并遵守该协定的基础上形成。第二,取决于垄断势力的潜在可能。
价格领导制,是指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
价格领导的形式有三种模式: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串谋领导定价模式、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
市场结构对企业之间的价格协调行为有很大程度的影响:一般而言,集中度越高的市场上企业之间价格协调就越容易。第三节
市场绩效一、市场绩效的定义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中,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二、绩效指标
(一)利润率(收益率)指标:
R=(π-T)/E
式中:R——税后资本收益率;
π——税前利润;
T——税收总额;
E——自有资本。(二)勒纳指数(Lernerindex)和贝恩指数(Bainindex)
勒纳指数:
L=(P-MC)/P
式中:L——勒纳指数;P——价格;MC——边际成本贝恩指数会计利润:πa=(R-C-D)式中:πa——会计利润;R——总收益;C——当期总成本;D——折旧。
贝恩指数经济利润:πe=πa-iV
式中:πe——经济利润;i——正常投资收益率;V——投资总额。三、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
(一)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1.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指标:利润率。2.产业的市场结构和资源配置效率。3.X非效率。所谓X非效率,是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状态。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X非效率的主要原因是:(1)企业内不同集团的利益目标的不一致。(2)企业规模扩大导致组织层次增加、信息沟通的速度和质量下降,从而使企业的管理成本上升、效率下降。(3)垄断企业在没有竞争压力的条件下,缺乏成本最小化的动机。这样,就很难避免产生低效率的选择和行为。(二)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1.企业规模经济和行业规模经济。企业规模经济是指企业自身通过横向一体化或纵向一体化所实现的规模效益。行业规模经济是指,当某个行业总产量扩张时,该行业内部的企业能提高专业化程度,降低单位成本,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向下倾斜的,即该行业是一个规模报酬递增的行业。行业的规模效益与行业内企业的外部经济和不经济相关。
2.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衡量。(1)用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的产量占整个产业产量的比例来反映产业内经济规模的实现程度;(2)用实现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的产量占流程各阶段产量的比例来反映经济规模的纵向实现程度;(3)通过考察产业内是否存在企业生产能力的剩余来反映产业内规模能力的利用程度。
3.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三种状态。
(1)低效率状态。(2)过度集中状态。(3)理想状态。有一部分产业尽管长期处于产业规模结构的低效率状态,但市场中的企业却仍然能够获得一定的利润。日本学者越后和典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1)产品差别化。(2)廉价劳动力。
4.影响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主要因素。(1)产业内的企业规模结构。(2)市场结构。(三)产业技术进步
技术进步的三个阶段——发明、创新和技术转移。
企业规模与技术进步:熊彼特等人认为,大企业对技术进步的作用最大;谢勒等人的观点完全相反,他们认为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的作用更大。
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完全竞争企业比完全垄断企业有更强的创新动力。新技术在产业市场上的扩散有三个阶段:初期、中期、晚期。
专利与技术进步:专利是政府依法授予企业或个人的在一定时限内生产或销售某种产品,或者使用某种生产过程或工艺的排他性的权利。
第四节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分析框架(SCP框架)。这一理论模式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贝恩于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中提出从市场结构推断竞争效果的“结构—绩效”模式。第二阶段是谢勒在1970年出版的《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中,提出了完整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模式。
SCP模式的形成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已趋于完善。但是到目前为止,产业组织学者并不简单地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第五章竞争第一节静态竞争策略第二节动态竞争策略第三节竞争的人为为人观第一节静态竞争策略产量决策——古诺模型;价格决策——伯特兰德模型;产品决策——豪泰林模型。静态竞争,是指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各竞争参与人只竞争一次,同时作出决策且对各参与人可能有的策略和相应的得益都完全了解的竞争模式。对本章中所分析的模型先作五个比较强的假设:1.消费者是价格接受者。2.所有厂商生产同质的(完全相同的)产品,消费者从中察觉不任何差异。3.没有其他厂商进入该行业,这样在观察期内厂商数目保持不变。在本章分析中一般假设市场上只有两个厂商。4.厂商集体地拥有市场力量,它们能将价格设定于边际成本之上。5.每一厂商仅设定其价格或产量。在特定的具体模型中,我们将放松其中的某些假定。产量决策——古诺模型问题的提出:
设在市场上有代号为1、2的两个寡头垄断厂商,他们生产相同的产品,消费者从中察觉不出任何差异。市场出清价格由两家厂商的总产量决定。设厂商1的产量为q1,厂商2的产量为q2,则市场的总产量Q=q1+q2。设P为市场出清价格,则P是市场总产量Q的函数,即反需求函数。在本例中,我们假定反需求函数为:P=P(Q)=8-Q
。再假设两厂商的生产都无固定成本,且每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生产成本相等,C1=C2=2,即他们分别生产q1和
q2产量的成本为2q1和2q2。最后,这两个厂商是同时决定各自的产量以达到各自的利润最大化,即在决策前是不知道另一方的产量的。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u1=q1p(Q)-c1q1=q1[8-(q1+q2)]-2q1=6q1-q1q2-q21
u2=q2p(Q)-c2q2=q2[8-(q1+q2)]-2q2=6q2-q1q2-q22模型的规范数学表示及其解法:两博弈方的得益:maxu1(q1,q2)=max(6q1-q1q2-q12)q1maxu2(q1,q2)=max(6q2-q1q2-q22)q1q2q2约束条件q1≥0,q2≥0得到反应函数:q1*
=R1(q2)=3-q2/2q1*q2(0,3)R1(q2)0(6,0)q1*与q2的关系曲线q2*q1(0,3)(6,0)0R2(q1)q2*的反应曲线古诺模型的纳什均衡:(0,3)(3,0)(0,6)(6,0)q1q1*q2q2*R1(q2)R2(q1)两厂商同时决策都生产2个单位产量,是这个博弈中的最佳策略。
结果分析:
这是两厂商根据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同时独立作出产量决策的古诺模型均衡结果。这个结果有没有使两厂商真正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社会总体的角度来看效率又如何?
我们首先来看古诺模型的结果。在上述例子中,社会的总产量Q=4;此时两家厂商的利润u1=u2=4,两厂商利润总和为8;市场出清价格P=4。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察这个问题。如果两家厂商联合起来像一个垄断者一样在市场上行动,以总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考虑市场的最佳产量,容易求出使得总得益最大的总产量Q*=3,最大总得益u*=9。将此结果与两厂商独立决策、只追求自身利益时的博弈结果相比,总产量较少,而总利润较高。尽管双方都了解这种合作的好处,但如没有足够强制力,这种合作是不可能实现的,即这个合作是不能自动实施的。
这里再次呈现集体非理性。但这个不合作的结果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有效率的,因为其增加了产量,降低了价格。这也就是为什么传统的西方国家的产业规制政策要严格限制垄断的原因。
古诺模型在现实中有很多例子。如在一个偏远的农产品市场上的两大西瓜垄断种植商之间的产量竞争。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的限额被突破。价格决策——伯特兰德模型
在伯特兰德模型中,厂商选择的是价格而不是产量。为使讨论有意义,这里我们考虑产品有一定差别的伯特兰德价格博弈,即消费者能够感受到产品的微小差别而且有一定的特殊偏好,不会将两种产品当作完全替代品,从而不会当两种产品的价格稍有差异时便会造成价格稍高的产品完全销售不出去。除此以外基本上还是假定两产品是大致可替代的,比如两家厂商在品牌、质量、包装等方面有所不同的同类产品。两博弈方的得益:u1=u1(p1,p2)=p1q1-c1q1=(p1-c1)q1=(p1-c1)(a1-b1p1+d1p2)u2=u2(p1,p2)=p2q2-c2q2=(p2-c2)q2=(p2-c2)(a2-b2p2+d2p1)设在一个市场上,厂商1和厂商2的产品标价分别为p1和p2,此时,他们各自的需求函数分别为:q1=q1(p1,p2)=a1-b1p1+d1p2
q2=q2(p1,p2)=a2-b2p2+d2p1
其中d1,d2>0表示两厂商产品有一定替代性的替代系数。我们同样假定两厂商无固定成本,边际生产成本分别为c1和c2,两厂商是同时决策的。伯特兰德博弈的唯一纳什均衡解:p1*=d1(a2+b2c2)+2b2(a1+b1c1)4b1b2-d1d2p2*=d2(a1+b1c1)+2b1(a2+b2c2)4b1b2-d1d2
这种价格决策与古诺模型中的产量决策一样,其纳什均衡也不如各博弈方通过协商、合作所达到的最佳结果,不过这种合作同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纳实操培训
- 《除尘装置李丹》课件
- 《吉尔吉斯课件JUNE》课件
- 企业安全教育知识培训教案课件
- 《光合作用主要考点》课件
- GPT4专题报告:构建模型理解能力
- 单位常用应用文写作培训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比较法
- 《线路种类及线间距》课件
- 外贸安全培训课件
- 2023中国智慧手术室发展与实践白皮书
- 大数据建模与应用课程设计
- 联系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 医院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重点及难点(含指标清单、费用明细、选材清单)
- 体育概论 第五章体育科学课件
- 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
-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工序卡
- 第4章无人机-气象
- 2023年4月自考00020高等数学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九年级期中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
- 员工能力评价表(全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