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医学全套课件_第1页
核医学全套课件_第2页
核医学全套课件_第3页
核医学全套课件_第4页
核医学全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医学概论

甲状腺平面显像3min5min10min20min肾脏动态显像静态骨骼显像脑血流灌注显像心肌断层显像肝血池显像核医学概述66301009(o)Shtjnmd@163.com

放射性药物核仪器一、核医学的定义和内容定义:核医学(nuclearmedicine)又称核子医学或原子医学,旧称“同位素(Isotope)”,在我国属于一门独立医学学科。核医学就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进行临床诊断、治疗疾病和进行生物医学研究一门学科。内容:临床核医学定义:临床核医学是利用核素及其标记物诊断、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包括诊断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

任务:就是应用基础核医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与演变的过程,达到探索发病机理与诊治疾病的目的。临床核医学主要技术放射性核素显像(radio-nuclideimaging,RI)Scanner

-CameraSPECT、SPECT/CTPET、PET/CT非显像检查法核素内照射治疗体外检测:放射免疫分析(RIA)分子功能显像二、核医学影像技术特点66301009(o)Shtjnmd@163.com

影像技术特点:

分子功能显像定量显像化学或代谢显像。

X射线

探测器

γ射线核医学显像原理X光/CT思考题:核医学成像技术与US\CT\MR技术不同点?有什么发展优势?P1-2shtjnmd@163.com代谢和功能显像SPECT或PET

影像核医学的进展SPECT

SPECT/CTPET

PET/CT反应堆药物

发生器药物

加速器药物

131I99mTc18F功能显像

化学代谢显像

分子基因显像FunctionalMetabolicMolecular(gene)天文领域图像融合卫星遥感图像融合TM742与SPOT融合医学图像融合解剖显像功能显像

分子核医学是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和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用于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诊治)

1.代谢显像;

2.放射免疫显像和放射免疫治疗;

3.放射受体显像和受体介导治疗;

4.放射基因显像和放射基因治疗。

分子核医学分子核医学将会有巨大的发展……因为细胞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比大小和形状的变化都早三、核医学发展历史和现状66301009(o)Shtjnmd@163.com

伦琴(1845~1923)伦琴

1895年伦琴在这里发现了X射线

伦琴是第一个获诺贝尔物理奖的人核医学的发展史1896年-贝克勒尔发现铀『238U』的天然放射性,撩起了核物理学的神秘面纱。卢瑟福(1871~1937)

1897年卢瑟福发现,铀射线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是易被吸收的射线,他称之为α射线;另一种是穿透性强的射线,他称之为β射线.同时他还根据实验预言,可能存在一种穿透能力更强的射线,这就是后来发现的γ射线.

于1902年首先发现了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提出放射性是元素自发衰变现象1905年他应用放射性元素的含量及其半衰期,计算出太阳的寿命约为50亿年,开创了用放射性元素半衰期计算矿石、古物和天体年纪的先河.1908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898年居里提取钋[218Po]、镭[226Ra]。

玛丽·居里(1867~1934)玛丽·居里法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玛丽·居里是放射化学和放射物理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她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经过近10年的耐心试验,发现并分离了钋和镭两种新元素。玛丽·居里还把她发现的放射性元素用于医学,开创了放射性治疗的先河,从而拯救了千百万癌症患者的生命。她一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1903年的物理奖和1911年的化学奖,是女性科学家中唯一有此殊荣者。皮埃尔·居里(1859~1906)皮埃尔·居里著名的物理学家1903年他们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妇居里夫妇一生淡泊、谦虚,不喜欢世俗的恭维与赞扬,不关心个人的名利与地位。在发现镭元素他们不请求专利,认为应属于全人类。向全世界公开提镭方法。对他们花费十几年制备出来的、约值十万美元的一克镭,全部交给了镭学研究所。镭用于治疗癌症时,本可一夜之间成为富翁,但是他们不要发明带来的一切物质利益。他们辛勤劳动的目的,是为人类从新发现中获得幸福。劳伦斯(1901~1958)欧内斯特·劳伦斯美国物理学家1930年发明第一台高能粒子加速器--回旋加速器,193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他还发明彩色电视显像管

并获得专利核医学的发展史1934年发明核反应堆生产第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碘,1942年反应堆可生产出大量核素。1937年首先在兔进行碘[128I]半衰期(半衰期T1/225分)的甲状腺试验,以后被131I(8.4天)1838-1942:应用131I测定甲状腺功能和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943年至1946年用131I治疗甲状腺癌转移最早的摄碘试验核医学发展史1946年7月14日,美国宣布放射性同位素可以进行临床应用,开创了核医学的新纪元

1951年发明线性扫描机

(诺贝尔奖)1958年r照相机(诺贝尔奖)核医学发展史1959年发明放射免疫分析法(诺贝尔奖)50年代,钼[99Mo]-锝[99mTc](99Mo-99mTc)发生器的出现70年代单光子断层仪(SPECT)临床应用80年代正电子断层仪(PET)临床应用21世纪SPECT/CTPET/CT广泛临床应用医学诊断技术发展传统看病:望、闻、问、切(以定性为主)依赖于医生的经验现代医疗:定性(经验)到定量(知识)将人体信息数字化、可视化,由计算机辅助医生诊断,提高诊断的正确性。影像医学的发展:19-20世纪:看到病变结构成像

X-rayCT成像影像处理与分析系统机械化、电脑化-望、闻、问、切。拓展人体的感觉器官。膨胀电脑、萎缩人脑等-机器人时代。影像医学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看到功能功能成像

fMRI功能核磁共振成像

PET正电子断层成像

SPECT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双侧顶枕叶及颞叶FDG代谢减低AD

影像医学的发展与转变:每一种影像技术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互补影像技术增加的图片信息量,是影像医学发展的趋势和必然。图像融合技术出现

SPECT

SPECT/CTPET

PET/CT中国: 50年代起步, 60年代进步

70年代发展

80年代接轨世界核医学著名专家Wagner教授2、仪器:诊断:99mTc67Ga201TI111In

18F11C13N15O治疗:131I89Sr153Sm32P188Re90Y99Tc125I1、放射性药物:Scanner、

-Camera、SPECT、SPECT/CT、

PET、

PET/CT

我国

900台100台PET/PET-CT昨天PETMRCTDSASPECT今天PET/CTPET/MRDSA/CTSPECT/CT99mTcMAALungPerfusionSPECT•CTstudy

肾上腺肿瘤(三)临床核医学放射性核素显像:心脏、神经、肿瘤放射性核素治疗:甲亢、肿瘤体外发射分析:RIAELISACLIATrFIA核物理基础(复习)66301009(o)Shtjnmd@163.com

基本概念原子(质子+中子+电子)构成元素的最基本单位原子核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

基本概念(1):X—元素符号A—原子的质量数;Z—质子数;N—中子数元素基本概念(2):核素

每种元素有若干核素

稳定性核素放射性核素同位素同质异能素

同位素核衰变方式(放射性衰变)α衰变β衰变(β-β+)电子俘获衰变(EC)又称K俘获。γ衰变:激发态原子,通过放出γ光子而回到基态这个过程称γ辐射(诊断)。电子俘获质子抓到一个e释放中微子,Z少1,N多1,A不变特征X射线或俄歇电子;γ射线或内转换电子放射性衰变规律(1)物理半衰期(T1/2)生物半衰期(Tb)有效半衰期(Teff)放射性衰变规律(2)

放射性活度:衰变原子核数/单位时间国际制单位1Bq=每秒发生1次核衰变

1Ci=3.7X1010Bq1Bq=2.7X1011Ci比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浓度

常用放射性核素T1/2名称T1/2名称T1/2131碘

(131I)8.4天99m锝

(99mTc)6小时32磷

(32P)14.3天113m铟

(113mIn)1.6小时51铬

(51Cr)27天125碘

(125I)60小时18氟

(18F)110分67镓

(67Ga)78小时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以下内容自己复习,Email交流带电粒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电离、激发、韧致辐射、散射、湮灭辐射γ射线和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电效应康普顿-吴有训效应吸收作用电子对生成效应放射卫生防护66301009(o)Shtjnmd@163.com

一、天然和人工辐射

宇宙射线极光地球辐射军事核能和平利用(工业、医学)大气、土壤、水、建筑、动植物食物、工具利弊(3致、兴奋效应、物种多样)二、辐射生物效应辐射剂量单位:

照射量吸收剂量当量剂量一、放射卫生防护目的减少病人和医生辐射。内照射(病人—个别器官组织);外照射(医生)灯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限制随机效应的发生机率降低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二、基本原则

-⒈

实践的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的限制

三、放射卫生防护的基本标准

放射性工作人员剂量限值:

<50mSv/年

四、放射卫生的防护措施

技术措施

外照射:

时间防护

距离防护

屏蔽防护

屏蔽防护内照射:身、口、皮

预防性措施

安全操作技术

去污染技术

放射性废物的处理

预防性措施

——工作场所的合理设置清洁区活性区⒉

保健措施

定期体格检查等

组织措施

国家的严格管理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

放射事故的组织管理核医学科-快速发展学科,新的核技术和仪器不断涌现,近十年来核医学的规模和应用范畴连年成倍增加,今后十年将形成一个新的飞跃。就我国核医学科使用面积而言,由80年代的几十平方米、90年代的几百平方米到现在的几千平方米,临床项目由几项到现在的几百项……

大多高端医学科研离不开同位素……40年的历史有无尽的发展空间……PET/CT;核素治疗……怎样学习核医学书山有路—勤学海无涯—苦前言放射性核素治疗是核医学的重要组成分,它能治疗一些其他方法难以治疗的病种国际会议上有关治疗的论文渐趋增加慎重、认真地开展放射性核素治疗,将进一步增加对病人的服务面和提高核医学的地位。谁发现放射性可以用来

诊断和治疗?Roentgen1985年伦琴发现X线,可用于人体的骨骼显像Becqueral1896年贝克勒尔与居里夫人因发现放射性同时荣获诺贝尔物理奖Curie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Po、Ra是放射性核素治疗的创始者可用以治疗的有哪些放射性药物(核素)131I89Sr32P153Sm等等和它们的标记化合物放射性药物(核素)是如何进入到要治疗的病灶内?

生物代谢人工置放甲状腺疾病放射性胶体置入胸腹腔血液疾病(治疗和预防)骨骼疾病放射性关节滑膜内置入内分泌疾病放射性药物注入肿瘤组织内受体放射性支架的置入等放射性敷贴器的置放等放射性药物是如何起到治疗作用的?主要应用放射线对病灶组织辐射、电离、抑制和杀伤基本射线有:

α粒子

β粒子电子俘获释放的俄歇电子适合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基本粒子α粒子:

如同氦核,为正电荷能量在5~9MeV

射程为5~10个细胞的直径α粒子辐射直线轨迹沿线释放80~100KeV/um的能量,到轨迹末端可释放300KeV/um的能量。蜕变以后子核里少了4个电子和2个质子。α粒子的治疗效应1、靶细胞核与衰变原子间的距离。2、α粒子与靶细胞核DNA结合衰变的过程中,子原子与重离子的反冲力的贡献大。3、一个靶细胞内的放射性高低与达到附近细胞的交叉剂量的大小有关。代表性的放射性核素是211At(211砹)α粒子的治疗效应经过实验证明靶组织对211At的吸收剂量是131I54~

65倍。211At对细胞的毒性比131I高。211At具有较高的LET。β粒子的治疗效应如同电子,带负电荷,能量不同(0~

Max),在运行中呈旋转路径,沿途丧失动能,最后停止。它的质量小,子核的反冲力小。它的LET很低。治疗时要起到疗效,靶组织必须高度浓集,一些释放β粒子的放射性核素常同时释放γ线(如131I、153Sm)。γ线对治疗的作用很小。电子俘获(ElectronCapture,EC)

或内转换(InternalConversion,IC)

一些放射性原子蜕变时常形成原子外壳电子跃迁形成空穴(多见于K层),结果产生电子俘获或内转换。电子俘获示意图

K层空穴很快由外层的高能电子跃入K层填充,高能电子把多余的能量以特征性的X线释放,称为俄歇(Auger)电子,它的射程短,对被治疗的DNA以取得治疗效果。β射线与Auger电子

对细胞杀伤力的比较

β射线:组织内最大射程40-4000umLET:0.2-0.8Auger电子:组织内最大射程20nm-15umLET:1.1-1.7LET高,距细胞核内DNA近(数mm),对细胞杀伤力高关于LET传能线密度(LinearEnergyTransfer,LET)治疗中射线能效指标定义:射线粒子在单位距离内释放的能量其效能由两个因素决定粒子所载能量的高低粒子射程的长短高LET射线的电离能力强,能有效杀伤病变细胞低LET射线的电离能量弱,不能有效杀伤病变细胞治疗中要选用高LET适合射程的粒子辐射治疗的主要靶组织

—DNA细胞内的DNA受辐射后受损。不同的gene活跃起来,细胞等待修复DNA,再进行细胞分裂周期。另一情况是细胞被诱导死亡或凋亡。DNA经辐射后会产生不同的损伤DNA为双链,它的损伤可为:

单链断裂(SingleStrandBreak,SSB)

双链断裂(DoubleStrandBreak,DSB)

基底部断裂

繁殖部位损伤(MultiplyDamageSite,MDS)DSB和MDS以外,其余的损伤可以修复缺氧能增加对辐射的耐受性氧化能增加哺乳动物细胞对辐射的敏感性,提高辐射的破坏(治疗)作用。缺氧可提高对辐射耐受性3倍。肿瘤内缺氧区是放射治疗失败的原因。甲状腺疾病的核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功能自主性甲状腺瘤分化型甲状腺癌其他甲状腺的解剖131I治疗甲亢的适应证年龄、男女不限,初发或复发均可,病情轻、中、重均可抗甲药长期无效或对药过敏甲亢术后复发有手术禁忌或不愿手术治疗

另有相对适应证和禁忌证不同年龄的甲亢患者131I治疗甲亢《希氏内科学》1995年第16版在讨Grave’病用抗甲状腺药物、手术和131I治疗时谈到“总的说来,由于放射性碘无短期并发症以及它的有效性,它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31I治疗甲亢美国JAMA1998;280:375-376介绍了35593例甲亢,其中65%用131I,随访26~44年,认为131I可能是效应/成本最高的的治疗方法”现在131I治疗甲亢的指征有所扩展。131I治疗后甲减131I治疗约有少数患者发生甲减,应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可使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

西方国家认为使甲亢成为甲减是甲亢治愈的标志

我们则尽可能做到治疗好甲亢而少发生甲减

在国外有报告第一年“甲减”的发病率7%~25%,在美国和香港其治疗方法一般用8-10mCi。单纯性甲状腺肿(常为地方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呆小症国内的地方性缺碘引起的呆小症诊断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灶

甲状腺癌的原发病灶,在甲状腺显像中多呈冷区,而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转移灶可摄取131I,在临床上常见甲状腺癌患者颈部出现肿块,有时从肺部转移癌而发现来自甲状腺癌。甲状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头型和滤泡型:约占甲状腺癌90%转移癌能吸收131I

髓样癌:约占甲状腺癌5%~10%,不能吸收131I未分化癌:约占甲状腺癌5%以下,不能吸收131I诊断分化甲状腺癌复发

测定血清内Tg(只有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分泌,甲状腺完全清除后有价值)。

行全身131I扫描现在主张血清Tg不增高,不必再行131I扫描组织多肽抗原(TissuepolypeptideAntigen,TPA),是一种肿瘤广谱抗原,在分化甲状腺癌患者血清中增高。DTCdiagnoses——mainlyrelyon131I-WBS

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并不摄取131I,因此不属于可用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应用核医学可帮助作出诊断。甲状腺髓样癌患者血清降钙素(CT)升高,CEA升高;131I-MIBG甲状腺显像,髓样癌有30%可出现阳性结果;99mTc(Ⅴ)-DMSA甲状腺显像具有极高的灵敏度.其他检查方法的价值

应用18F-FDGPET能检出合并有甲状腺癌的病例,甲状腺癌能摄取18F-FDG而呈现阳性结果,良性腺瘤不摄取18F-FDG。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摄取18F-FDG的阳性率低.

FDGI-1315mCiDay2

甲状腺髓样癌99mTc(v)-DMSA显像甲状腺乳头状癌胸腔内多处转移MIBI显像呈多个浓集区,均为甲状腺癌转移灶。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已全消除131-I显像:甲状腺未见显影见前纵隔有多个吸收131-I的转移灶可采用131-I进行治疗患者,男性,50岁。CT发现左肺肿块,FDG-PET见左肺、双侧纵隔、锁骨处淋巴结、骨骼多发及双侧肾上腺FDG浓聚。RadiationshieldingbetweenthebedsTheEffectivenessof131ITherapyforDTC(354cases)

Generally,lymphnodeandpulmonarymetastaseshavefavorabletreatmentresponses,whilebonemetastasescanhardlybecured.EffectivenesscasesPercentageComplete“cure”13237.29Partial“cure”20758.47

Noteffective154.24临床应用

乳头状、滤泡状,间变的甲状腺癌,Hurthle细胞癌吸收放射性Octreotide,对这些肿瘤作Octreotide显像时不需停用L-T4。此外,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可以不摄取131I,但能浓集放射性Octreotide,这为这种病例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向。

Beforetreatment

甲狀腺癌肺轉移Aftertreatment

甲狀腺癌肺轉移放射性核素

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骨转移癌的放射性药物氯化锶89(89SrCl)钐-153-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EDTMP)铼-188-羟乙二膦酸盐(188Re-HEDP)其他云克(99Tc-MDP)

铼-186-HEDP

治疗骨转移癌的放射性药物

氯化锶89(89SrCl)

纯β射线T½50.6天,静脉注射后骨转移癌比正常骨吸收高2~25倍,有明显的镇痛效果。

一般成人用3-4mCi,可维持3-6个月的疗效什么情况下可以用89Sr已经确诊的骨肿瘤,且为多发性有剧烈骨痛,其他治疗无效者骨显像见病灶为异常浓聚区白细胞不低于3.5×109/L,血小板不低于80×109/L患者生存期大于3个月每次用量为3~4mCi,每3~6个月用一次89Sr治疗的目的主要是解除骨肿瘤引起的剧烈骨痛少数患者的骨肿瘤病灶可见缩小、部分消失延缓疾病的进展治疗骨转移癌的放射性药物钐-153-EDTMP主要为β射线,另有一支能显像的γ射线(103KeV)

T½46.3小时骨转移癌病灶比正常骨组织吸收高4.04倍一般成人用0.6~1.0mCi/KgIV常每月静注一次,连续5个月为一个疗程对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骨转移止痛有效率87%,疗效可持续4-40周治疗骨转移癌的放射性药物

铼-188-HEDP主要为β射线,另有一支能显像的γ射线(155KeV)可用钨-铼(W-Re)发生器得到淋洗液一般成人用0.4~0.6mCi/Kgiv,常每月静注一次,连续5个月为一个疗程此药国内尚少应用,国外介绍止痛率可达80%放射性核素的治疗原理

由于采用的放射性核素均有亲骨肿瘤性,而且均能发射β射线,放射性核素在肿瘤内产生辐射可使肿瘤内毛细血管扩张、水肿、细胞结构改变、核染色淡、固缩核消失,形成空泡,肿瘤组织坏死或纤维化。镇痛的原理

辐射使肿瘤缩小,减轻了骨膜的压力改变了神经末梢去极化的速度,影响疼痛在轴索的传导抑制缓激肽,前列腺素等物质的产生治疗的效果89Sr:对前列腺癌、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最好,止痛效果分别为80%和89%,疗效可持续3-12个月部分病例骨转移灶消失89Sr能预防新的骨转移灶的发生治疗后的毒副作用

治疗骨转移癌的放射性药物主要可能对血液系统引起毒副作用:89Sr的毒副作用小,相对安全。153Sm-EDTMP会引起外周血中的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一般在注射后3-4周降到最低点,6-8周可恢复,下降与剂量有关。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

——前列腺癌治疗前治疗后三个月治疗后六个月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

——乳腺癌治疗前治疗后五个月放射性胶体治疗恶性积液胸腹腔内恶性积液切除肿瘤后作预防性治疗腹内弥漫性转移的恶性肿瘤如卵巢癌腹内小的弥漫性转移血液疾病的治疗应用32P适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以往用于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由于化疗的发展,已很少应用131I-MIBG诊断和治疗恶性嗜铬细胞瘤嗜铬细胞瘤的特点嗜铬细胞瘤常称为10%疾病10%双侧肾上腺肿瘤10%肾上腺外肿瘤10%恶性嗜铬细胞瘤10%正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MEN2aMEN2b)

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临床表现:

阵发性或持续性高血压有家族史血清儿茶酚胺增高24小时尿儿茶酚胺增高

(药物引起假阳性结果,如labetalol,amphetamine.)131I-MIBG诊断其他肿瘤甲状腺髓样癌(1/3)类癌(50%)神经外胚层起源肿瘤神经节瘤化学感受器瘤神经鞘瘤视网膜神经胶质瘤胰岛细胞瘤不明起源的APUD肿瘤

左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131I-MIBG治疗嗜铬细胞瘤恶性嗜铬细胞瘤约占嗜铬细胞瘤的10%它具有侵润性,并可转移至胸腔、腹主动脉旁、膀胱、肝脏等多个脏器,这些转移灶常不能进行手术治疗由于嗜铬细胞瘤对放疗、化疗均无效果,80年代国内外开始应用131I-MIBG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恶性嗜铬细胞瘤,其疗效与肿瘤大小,摄取131I-MIBG的量有关。131I-MIBG治疗嗜铬细胞瘤疗效主要表现为患者血尿儿茶酚胺分泌减少,血压下降,所用酚苯苄明量减少或不用,肿瘤体积缩小(少数);疗效与病灶摄取131I-MIBG多少有关,骨转移或肿瘤较大,效果欠佳。131I-MIBG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主要侵犯儿童.以往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现在131I-MIBG已被视为是治疗神经母细胞瘤的重要药物之一,它不宜单独使用,可在手术前治疗,待肿瘤缩小后再手术,也可在术后应用,以消除微小的转移灶,131I-MIBG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能得到完全缓解者尚不多见。靶向内照射治疗靶向内照射治疗是由一种放射性药物特异性地浓集到有病的部位,则该放射性药物所释放的射线集中在靶内进行照射而起到治疗作用。一般首先是用同一放射性药物作显像诊断证明它在靶内的浓集,然后再用相当于显像用量的多倍剂量进行靶内照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适用于各种肿瘤,如前列腺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阴道癌、舌癌、鼻咽癌、腮腺癌、肝癌、胰腺癌等近距离治疗

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织间植入治疗的植入方法

模板植入B超和CT引导下植入术中植入前列腺粒子植入导航支架皮肤疾病的治疗β射线可抑制和破坏增生的组织制成敷贴器,计算好使用剂量,可适用于局限性毛细血管瘤局限性神经性皮炎(非广泛性)瘢痕疙瘩顽固性湿疹(非广泛性)翼状胬肉皮肤基底细胞癌其他如寻常疣、银屑病(局限性)、酒糟鼻、粘膜白斑病等也有一定疗效治疗皮肤病的放射性核素32P纯β发射体1.709MeV(Max)T1/214.26天组织内最大射程7~8mm90Sr-90Y敷贴器90Sr纯β发射体0.65MeV后转为子代90Y,发射β射线2.2MeVT1/228.1年组织内最大射程为11mm90Sr-90Y敷贴器治疗

额部毛细血管瘤32P敷贴器治疗

鼻唇部毛细血管瘤32P敷贴治疗

鼠蹊部毛细血管瘤90Sr-90Y敷贴器治疗

頬部巨大混合性血管瘤32P胶体治疗

鼻部海绵状血管瘤90Sr-90Y敷贴器治疗

烫伤后瘢痕疙瘩90Sr-90Y敷贴器治疗

自发瘢痕疙瘩90Sr-90Y敷贴器治疗

术后瘢痕疙瘩90Sr-90Y敷贴器治疗

顽固性慢性湿疹核医学治疗的优点

特异性(针对靶器官治疗)有效

低毒性

全身性或局灶性治疗

有良好的姑息作用

有长期效果

事先可示踪摄取和滞留量

可以多次重复治疗核医学治疗:肿瘤、甲亢等诊断体内——PET、SPECT、放射免疫成像等体外——放射免疫分析(RIA)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用标记示踪技术观察抗原抗体一级反应的分析方法特点:敏感性高,反应时间短,可用仪器检测结果三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放射免疫、荧光免疫、酶免疫检测方法检测范围生化、常规免疫mg~μg(10-3~10-6g)荧光免疫、酶免疫μg~ng(10-6~10-9g)放射免疫、发光免疫ng~pg(10-9~10-12g)PCRpg~fg(10-12~10-15g)一、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adioimmunoassay,RIA)

女科学家R.Yalow(美,1921~)1950’末发明(胰岛素),1977年获诺贝尔医学奖1.基本原理(1)竞争结合分析:Ag+AbAgAb*Ag+Ab*AgAb(2)IRMA(免疫放射分析):2.常用标记核素:(1)125I:γ射线,半衰期60天(2)3H:β射线,半衰期12.3年3.测量仪器(1)γ计数仪(2)β液闪仪4.基本试剂(1)标准品与质控品a.

意义:放射免疫定量分析的尺度、质量控制的依据b.

要求:化学结构上——与待测物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化学纯度上——对竞争反应有干扰的杂质的含量低含量准确注意不变质与降解:在运输、保存时尤应注意;注意有效期c.

种类: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2)标记物a.对标记物的要求比活度高:即单位物质的放射性强度高生物活性及免疫活性与标记前改变小放射化学纯度高:应>95%

稳定性好:标记的同位素不易脱落b.标记方法:

氯胺-T法:最常用的125I标记法,I与酪氨酸共价结合,方法简便,但易造成蛋白质的损伤乳过氧化酶法:

Iodogen(氯甘脲)法:固相法,标记率较高,损伤小,反应时间长置换法:3H最常用c.标记产物的纯化:常用Sephadex层析,也可用硅胶G薄板层析或HPLC分离d.标记产物的鉴定:常用RIA法最大结合百分率标准曲线比较法e.半抗原的标记:必须先连接载体,常用牛血清白蛋白(BSA),再对载体作标记(3)特异性结合抗体a.

对特异性结合抗体的要求:亲和力(affinity)高:指单个抗体分子与抗原决定簇特异结合的能力,用K值表示,反映灵敏度特异性高:与待测抗原的结合力高,而与待测抗原类似物的结合能力(交叉反应)低滴度(效价)高:指结合50%标记抗原时抗体的稀释度高稳定性好:能长期保存,化学性质、效价稳定b.

抗体的制备选择合适的免疫动物:兔、鼠、羊

应用佐剂:福氏完全佐剂与不完全佐剂(羊毛脂、石蜡油+卡介苗)选择合适的免疫方法:剂量、接种途径(腹股沟、腋窝、脊柱两侧皮内多点)、间隔时间(加强)与次数c.抗体的纯化

去除杂抗体:用抗原吸附法提取特异性IgG:先用盐析法粗提,再用离子交换层析或亲和层析纯化d.

抗体的鉴定鉴定内容:效价、亲和力、特异性鉴定方法:效价(琼脂单扩)、特异性(琼脂双扩)、RIA

e.单克隆抗体的使用:用于IRMA或RIA,特异性高不一定优于传统的多克隆抗体5.竞争性放射免疫分析法的建立(1)反应方式a.

平衡法:标记抗原与待测抗原、特异性抗体同时加入温育b.顺序法:先加入待测抗原、特异性抗体温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标记抗原。可提高反应灵敏度c.STAT法:反应未达平衡时即测定,较难控制反应条件(2)反应体系a.

缓冲液:常用0.05~0.1mol/LpH7.4~7.5磷酸或Tris-HCl缓冲液。根据需要定b.

反应体积:小体积可提高灵敏度,但增大了误差c.

反应时间:d.

反应温度:e.

反应物比例:减少抗体与标记的用量可提高灵敏度;增加抗体与标记的用量可扩大测定范围(3)分离方法a.

对分离方法的要求:使结合部分(B)与游离部分(F)尽可能分离完全分离后便于放射性测量分离效果不受外界干扰因素的影响操作简便、分离迅速、重复性好与游离标记物的非特异性结合尽可能小试剂来源广泛、价格低廉b.

常用的分离方法

二抗法:非特异性低,但沉淀较差

PEG法:沉淀较好,但非特异性高二抗-PEG法:较好,现常用磁化颗粒法:固相法:现较常用(4)添加剂的问题a.

防腐剂:低浓度NaN3

对分析的影响小b.

抗凝剂:EDTA、肝素对分析无影响c.

抑肽酶:对一般分析无影响6.放射免疫分析的数据处理(1)数据处理的基本步骤a.

作图法b.数学模型法(2)几种数学模型a.

一般多项式函数:普适性差,现基本不用b.

直线法:logit-lg转换c.

四参数Logistic模型:目前常用7.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1)放射免疫分析中的误差及引起误差的原因a.

系统误差: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造成的带有倾向性的误差试剂误差:标准品不准;标记物变质;抗体失效;分离剂的影响仪器误差:测量仪器不准;加样器不准分离误差:分离不完全或失误数据处理误差:选用数学模型不当b.随机误差: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同位素计数的统计涨落(2)放射免疫分析的质量控制指标a.

精密度:即重复性,是评价随机误差的指标,用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精密度图(PDP)表示b.

准确度:指测定值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偏离程度叫偏差,常以偏离真值的百分比表示,常用回收试验及平行性实验来评价c.灵敏度:指测定方法的最小可测值,即能与零剂量相区别的最小剂量,以零剂量点结合率的均数减两个标准差后的结合率的对应值作为最小可测值d.

特异性:常用交叉反应率来表示e.

稳定性:即批间的重复性,常以剂量反应曲线参数的稳定性来评价,主要有零管结合率(B0%)、非特异性结合率(NSB)、剂量反应曲线函数、相关系数f.

临床有效性:诊断符合率,假阴性率、假阳性率(3)日常检测工作中的内部质量控制a.

实验室内的批内质量控制b.实验室内的批间质量控制c.

实验室之间的外部质量控制:对同一样品在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作评判8.放射免疫分析的临床应用临床常用近200种(1)肿瘤相关抗原的测定:AFP、CEA、CA199、CA-125、CA153、CA724、CYFRA211、PSA等(2)激素的测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激素,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素,胃肠道激素,心血管激素,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生长激素等(3)非激素蛋白质的测定:铁蛋白、各种尿微量蛋白、铜蓝蛋白、肌红蛋白、血栓素、III型前胶原肽、层黏蛋白等(4)酶的测定:前列腺酸性磷酸酶、SOD、NSE等(5)药物及维生素的测定:地高辛、叶酸、VitB12等(6)免疫分子的测定:各种Ig、抗DNA、IL、CD、CIC(7)病原学研究:现已基本淘汰,但细菌代谢产物的测定仍有一定的价值(8)其它:甘胆酸、透明质酸等二、荧光免疫分析技术(Fluoroimmunoassay,FIA)1941年Coons等发明,最早建立的一种标记免疫技术用荧光素标记抗体或抗原,借助荧光检测仪察看荧光现象或测量荧光强度,从而判断抗原或抗体的分布或含量常用荧光免疫的类型(1)荧光免疫染色:主要用于抗原抗体的定位,用荧光显微镜观察(2)荧光免疫测定a.荧光偏振免疫测定(FPIA)b.荧光酶免疫测定(FEIA)(3)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TRFIA)三、酶免疫测定(EIA)1.均相酶免疫测定法:

主要用于测小分子抗原。酶标抗原与待测抗原竞争结合定量抗体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为固相、非均相酶免疫测定法,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定性标记免疫分析技术,也可用于定量分析。1971年vanWeeman(荷)等发明3.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免疫检测法生物素标记一抗或二抗,酶标记亲和素4.斑点免疫结合试验

用醋酸纤维素膜为固相载体(1)斑点酶免疫渗滤试验(2)斑点免疫金渗滤试验(3)斑点免疫金层析试验一.骨显像原理

Principal骨组织由无机盐和有机物组成,99mTc或113In标记的磷酸盐化合物通过化学吸附的方式与骨骼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发生作用,而沉积在骨骼内,使骨组织聚积放射性而显像。骨骼各部分聚集放射性核素的多少与其血流灌注量、代谢活跃程度及成骨过程的变化有关。只要局部骨骼发生病理性改变时影响了上述这些因素,就可导致局部骨骼影像异常。利用这一原理,就能很方便地为骨骼疾病提供诊断和定位依据。

方法Method1.常用的显像剂(ImagingAgent)是99mTc标记的焦磷酸盐(PYP)99mTc标记的亚甲基二膦酸盐(MDP)、亚甲基羟基二膦酸盐(MHDP)

方法Method2.显像方法①全身骨显像②局部平面与断层显像静注99mTc-MDP555~740MBq注射后2~3小时进行全身骨显像对于怀疑有病变的感兴趣区,可以加用局部显像平面影像蛀虫洞在苹果表面仅表现为二维影像提供不了深度信息蛀虫洞断层影像

③三相骨显像(骨动态显像)血流相:“弹丸”式静脉注射后即刻动态采集多幅图像。主要反映大血管的通畅和局部动脉灌注情况血池相:血流相采集结束后1~5min内静态采集一帧图像。主要反映骨骼与软组织血液分布情况延迟相:2~4h后采集的图像,主要反映局部骨骼的骨盐代谢活性方法Method适应证AdapativeDisease(1)早期寻找恶性肿瘤的骨转移灶,有助于疾病分期和确定治疗方案。(2)评价原发性骨肿瘤,判定病变手术范围,放疗照射野选择及放疗疗效评价。(3)

骨痛的筛选,排除骨肿瘤。(4)各种代谢性骨病的诊断(5)早期诊断骨髓炎适应症AdapativeDisease(6)观察移植骨的血供和成活情况(7)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8)判定X线摄片难以确定的隐匿性骨折,如肋骨,指骨等(9)关节炎的诊断(10)人工关节置换后随访(11)骨折愈合评价(12)骨活检定位

图像分析ImageAnalysis◎正常图像特点NormalCharacteristic全身骨骼呈对称性的放射性分布,但各部位的放射性并不均匀正常骨显像正常骨显像图像(全身、断层、局部静态)图像分析ImageAnalysis◎异常图象Abnormal

异常放射性浓聚:骨病变局部血流增加、代谢活跃

异常放射性浓聚“热区”常见原因:骨折、炎症、骨肿瘤、骨代谢性病变、血管性病变如股骨头坏死、关节及滑膜病变、其他非肿瘤性病变②

异常放射性缺损:局部病变以破骨过程为主或血供障碍早期

异常放射性缺损“冷区”常见原因:肿瘤、多发性骨髓瘤、血管病变、放疗、骨囊肿、手术切除后、体内外致密物阻挡

异常浓聚+缺损:病灶中心冷区,周围环绕放射性增高影

“炸面圈”征常见原因:肿瘤、血管病变、脓肿等④“超级骨显像”:全身骨骼放射性普遍、均匀性浓聚,显影异常增强,双肾不显影,软组织放射性低原因: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肿瘤广泛性骨转移⑤骨外异常放射性分布:一些软组织病变时可异常浓聚原因:伴有骨化或钙化成分的肿瘤和非肿瘤病变、局部组织坏死、放疗后改变、桨膜腔积液、骨化性肌炎等图像分析ImageAnalysis热区慢性骨髓炎(骨髓增生像)多发性骨结核骨显像表现左股骨软骨肉瘤右股骨颈巨细胞瘤肺癌多发性骨转移图多发性骨髓瘤Paget’s病纤维结构不良尿毒症肺癌引起的肥大性骨关节病乳腺肿块显影前列腺癌多发性骨转移肺癌骨转移(冷、热区并存)SuperScan临床应用

ClinicalUse早期诊断骨转移癌观察和判断原发性骨肿瘤的病变范围和疗效诊断骨髓炎和炎症性骨痛移植骨的监测骨折诊断发现骨质代谢异常性疾病监测股骨头血供状态关节疾病的诊断全身骨显像的优势

TheAdvantagesofSkeletalImaging

一次显像,可显示全身骨骼情况敏感度高,显示病变可比CT、X线片等早3~6月对患者的辐射剂量小正常骨组织由骨基质和骨细胞组成骨量是指骨基质含量,即骨有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骨密度)的总和人类骨量与年龄有密切相关(1)骨量增长期:出生到30岁;(2)骨量相对稳定期:30~40岁;(3)骨量丢失前期,女性40~49岁,男性40~64岁;(4)骨量快速丢失期:妇女绝经期后1~10年,年丢失率1.5~2.5%,男性无此期;(6)缓慢丢失期:65岁后女性丢失率降低至经前水平,男性有所加快,约0.5~1%/年二.骨密度测定常用骨密度测量方法及其原理*1.单光子吸收法(singlephotonabsorptiometry,SPA)1963年由美国Cameron首创,用于测量桡骨矿物质含量原理:利用

射线穿透骨组织时,其能量由于骨矿物质的吸收而衰减,衰减程度与骨矿物质含量成一定比例,由计算机处理衰减后的

射线能量而获得骨矿物质含量值。以125I或241Am作为辐射源,测量桡骨远端1/3点和1/10点,主要反映皮质的骨密度以水作为软组织的等效物2.双光子吸收法(dualphotonabsorptiometry,DPA)基本原理与SPA相似,但使用的放射性核素是153Gd,可同时放出两种能量的

射线。应用两种能量,可将骨骼及软组织对射线的吸收量进行校正而计算出骨骼的吸收量测量部位主要为腰椎、髋骨和一些躯干骨,也可测量桡骨优点为精确性和准确性较高,可消除软组织及骨髓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缺点为空间分辨率较差、费时、辐射剂量大3.双能X线吸收法(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EXA)原理:与SPA和DPA基本一直,都是利用射线在低能量状态通过骨和软组织而产生能量衰减进行测量;只是DEXA以两种不同能量的X线源代替核素源测量的理想部位是腰椎、股骨近端、髋骨等优点为照射剂量低、使用方便快捷、空间分辨率及精确度和灵敏度均高于DPA,认为是测量骨密度的金标准4.定量CT(quantitativeCT,QCT)可分别测量脊椎皮质骨和松质骨的矿物质含量,定量测定身体各部分的小梁骨和皮质骨的骨密度效价比低、辐射剂量大,主要用于研究性工作5.定量超声技术(QUS)原理是由换能器所发出的超声波穿过骨骼后,可被另一侧的换能器认知并转换为计数资料。由于骨的组成成分不同,它对超声波的反射和穿透衰减也有一定区别,就可利用计算得出的超声波在骨内的传导速度和衰减系数的变化来间接反映骨密度的情况测量跟骨、髌骨、胫骨、指骨等具有廉价、便携、简单、无辐射等优点其传导速度和衰减系数与骨量和骨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尚不明确,多限于研究领域正常骨矿含量或骨密度值(一)主要的技术指标1.线密度是扫描曲线与基底线所围成的区域,代表该扫描骨段的骨矿含量值(g/cm)2.面密度是用线密度骨矿含量除以扫描处的骨宽度(g/cm2),目前常用3.体密度是由CT进行三维立体扫描计算得出的骨密度值,表示单位体积中的骨灰质量(g/cm3)(二)正常人骨矿含量不同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多种因素均有影响,不同地区、不同仪器、不同方法所测的值均不相同。因此各实验室应有自己的标准临床应用1.骨质疏松的诊断骨质疏松可分三类,一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随年龄的增长必然发生的生理性退行性病变;二为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其他疾病或药物等因素诱发的;三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多半有家族史,妇女妊娠期、哺乳期骨质疏松也属此类无论哪类骨质疏松,主要病理改变都是骨基质和骨矿物质含量的减少骨密度测量是公认的评估和诊断骨质疏松的最主要方法2.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测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并发症就是骨折,骨密度降低是骨折的最重要因素骨密度值与骨强度有很高的正相关关系3.对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骨量测量许多全身或局部病变都可以影响钙的代谢和骨基质的形成,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引起的骨量丢失在进入老龄以前常常是可逆的,骨密度测定可作为检测疗效的指标4.随访及对治疗效果的估计监测药物对骨代谢的影响,指导临床合理用药确定适宜用雌激素治疗的人群检测药物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5.评估小儿的生长和营养状况评估母乳及不同配方奶喂养早产儿骨密度的增长率,获得小儿生长和营养状况的资料评价商品配方奶的营养价值6.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儿科的肾脏疾病、某些激素缺乏、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均可使小儿骨密度降低测量骨密度,有助于对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谢谢THANKYOU放射性核素治疗概况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医学科学“治疗核医学”在近年有了不少发展放射性核素可以治疗的疾病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I治疗甲状腺癌32P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53Sm-EDTMP(或89Sr)治疗骨转移癌放射性核素可以治疗的疾病188Re-硫化铼治疗骨关节炎及血友病性关节炎32P敷贴治疗皮肤病(局限性血管瘤等)131I-MIBG治疗嗜铬细胞瘤放射免疫导向治疗肿瘤介入内照射治疗其它疾病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理

利用131Iβ-射线的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对功能亢进的甲状腺组织产生抑制和破坏作用,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过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被称为“不开刀的手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