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重庆市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期末质量检测初一历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全卷共4页,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共用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汉武帝两次派谁出使西域(

)A.霍去病 B.班超 C.张骞 D.张謇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四羊方尊 D.青铜树3.推动道教派别之一的五斗米道在民间兴起的主要人物是A.老子 B.庄子 C.张陵 D.汉明帝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爆发于公元前209年的(

)事件。A.盘庚迁都 B.商鞅变法 C.陈胜吴广起义 D.楚汉之争5.麻沸散是我国古代医学史上的创举。它问世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 C.西汉 D.东汉6.右图是商鞅方升,其周身刻有两组铭文。第一组交代了商鞅在变法期间为统一度量衡造此量器;第二组是加刻的秦始皇诏书,将商鞅制定的标准推行至全国。此文物见证了()​​​A.铁器的普遍性 B.西周的建立C.秦量的延续性 D.秦朝的暴政7.《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材料说明贾思勰(

)A.强调自然规律 B.主张爱惜民力 C.重视农业生产 D.倡导勤于实践8.下列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

)A.马陵之战 B.桂陵之战 C.牧野之战 D.长平之战9.“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是诗人李白写的《古风》诗句,描述了秦王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下列对秦朝统一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B.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C.巩固了我国大一统的局面,进入鼎盛时期D.促进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交融10.根据以下提示,可以判断出的著作是提示一:出自汉朝司马迁之手;提示二: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天工开物》 B.《史记》 C.《论语》 D.《本草纲目》11.小明同学在学习某一段历史时,研究了“秦统一中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光武中兴”等史实,现在他要写一篇关于这段历史的文章,请你为他选取一个合适的主题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12.“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长,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这表述的是商鞅变法的A.背景 B.内容 C.性质 D.作用13.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A.承上启下 B.繁荣昌盛 C.辉煌灿烂 D.成就突出14.“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这一古语出自于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15.如果你是汉武帝时期的刺史,你的职权范围是A.负责监督皇族 B.监督地方官员 C.负责州县的政务 D.负责地方军事防务二、非选择题(35分)16.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思想,孕育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道德经》(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老子的思想主张。(3分)材料二: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材料三:墨子:要互爱互利,不要互相攻伐和兼并。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生活要节俭。材料四:韩非:实行“法治”首先必须有法可依。君主应集中掌握主法权。法必须随时而立,令应顺应民心。(2)材料二、三、四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的什么局面?当时的时代特征是什么?(5分)(3)从材料二、三、四中选取一位思想家及他的思想学说,说明他的思想学说“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及文化发展起了促进作用”。(5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摘自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二:材料三: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剑桥中国秦汉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一统于周天子”有关的政治制度。(3分)(2)观察材料二的地图,简述春秋战国到秦朝中国疆域的变化。(3分)(3)依据材料三,概括“书同文”的作用。并结合所学指出秦统一使用的官方文字。(4分)(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4分)18.下列三幅地图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著名战役的形势图。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以“中国古代史上的著名战役”为题,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历史短文。(8分)

图一官渡之战

图二赤壁之战

图三淝水之战要求:(1)结合形势图,写出三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战役结局及影响,三次战役有何共同特点?同时谈谈你对战役有何认识。(2)史实准确,表达清晰流畅,成文。字数在200字左右。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期末质量检测初一历史答案及评分标准1.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曾经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选C。2.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商朝青铜器的代表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故A正确;BCD都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但不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青铜器,故BCD错误。故选A。3.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创立五斗米道的是张陵,因五斗米道又称天师道,故其人又被称为张天师,故选C;ABD均非五斗米教创始人,排除。4.C【详解】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时,遇雨误期,按秦律误期当斩,陈胜吴广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起义,起义军攻下陈,建立了张楚政权。C项正确;A项发生在西周时期,排除A项;商鞅变法是在公元前356年开始,排除B项;楚汉之争发生在秦朝灭亡,排除D项。故选C项。5.D【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麻沸散是东汉华佗创制的用于外科手术的麻醉药,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6.C【详解】根据题意,商鞅变法时期颁布的铜方升,作为一个标准量器,在秦统一六国之后,依然作为统一标准推行全国,体现了秦量的延续性,C项正确;铁器的普遍性,与材料反映的秦统一度量衡无关,排除A项;西周的建立,与材料反映的秦统一度量衡无关,排除B项;秦朝的暴政,与材料反映的秦统一度量衡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7.A【详解】根据材料“顺天时,量地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贾思勰强调农业生产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种植,不误农时,A项正确;由此可知,材料说明贾思勰强调自然规律,因此,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8.C【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可知中国古代的著名战役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是“牧野之战”,C项符合题意,选择C项;马陵之战,是战国时期魏、齐两国之间发生的一场战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桂陵之战是一场发生在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是齐国为了援救被魏国围困的赵国而发动的一次攻击魏国的军事行动,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持续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也是秦、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加速了秦国的统一进程,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9.B【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B符合题意;夏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A不符合题意;汉武帝时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C不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我国北方各民族的交融。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1.C【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结束了国家分裂状态,统一了全国,汉武帝采取措施巩固中央集权,实现了大一统,所以C项符合这一主题;A项是夏、商、周时期的历史;B项是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的情况;D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因此,题干表述的是商鞅变法的作用,故选D项,排除ABC项。13.A【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分裂时期,这一时期民族融合是主要特点,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化即接受了传统文化的内容,又融入了新的文化内容,为隋唐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所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显著特点是承上启下,A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14.C【详解】根据题干“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结合所学知识,墨子是墨家代表人,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民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残害生命,墨子代表作《墨子》,C正确;ABD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15.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为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以及皇族的不法行为。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即州部,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为专职监察官,对州部内所属各郡进行监督。负责州县的政务和地方军事防务不是刺史的职责。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16.(1)主张:顺应自然,主张“无为而治”。(2)时期及局面: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时代特征:由分裂走向统一,奴隶制瓦解和封建制建立。(3)示例一:孟子。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有利于当时社会变革,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繁荣。示例二:墨子。墨子主张“兼爱”“非攻”、互爱互利,反对兼并战争,提出选用贤人治国,提倡节俭,有利于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示例三:韩非。韩非主张变法,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统治,对当时商鞅变法等有一定启示作用,推动了秦国的历史发展。(答出一例即可)17.(1)分封制。(2)变化:由分裂走向统一。(3)作用:顺应时代的潮流;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文字:小篆。(4)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追求大一统(或国家统一、统一国家)。18.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军在官渡展开的战略决战,以曹操获胜告终。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官渡之战后,袁曹双方力量发生转变,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赤壁之战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孙权、刘备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