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1页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2页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3页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4页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含答案解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类型∶B(部编版)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题上答卷;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一、积累和运用(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拜谒(yè)娉婷(pīng)广袤(mào)孜孜不倦(zī)B.聒噪(guō)侥幸(xiǎo)涵养(hán)抽丝剥茧(bō)C.旁骛(wù)心窍(qiào)篝火(gōu)间不容发(jiàn)D.摇曳(yì)冠冕(guān)遁词(dùn)山穷水尽(jìng)【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B.侥幸(xiǎo)——jiǎo;C.间不容发(jiàn)——jiān;D.摇曳(yì)——yè,山穷水尽(jìng)——jìn;故选A。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灌概折扣不攻自破一义孤行 B.驱除妖饶如雷贯耳根深蒂固C.筵席麻醉轻而易举大发雷霆 D.干系失礼自欺欺人富丽唐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A.灌概——灌溉,一义孤行——一意孤行;B.妖饶——妖娆;D.富丽唐皇——富丽堂皇;故选C。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1)美国发布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解密版报告,自以为在国际舆论圈点起了一把火,能达到_______(伤害中伤离间)中国的目的。事实上,国际社会一眼看穿了美国的把戏。(2)那些残疾人运动员没有感叹人生的不公,依旧逐梦赛场,他们没有在困境中____(自暴自弃自惭形秽自甘堕落),而是用每一次精彩表现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答案】①.中伤②.自暴自弃【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1)伤害:试图用冷嘲热讽去伤害他人,不法损害他人的身心健康。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离间:从中挑拨,造成分离;使疏远;使不和睦。根据“在国际舆论圈点起了一把火”的提示可知,此处指的是“诬蔑别人使受损害”,应使用“中伤”。(2)自暴自弃: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自惭形秽: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自甘堕落:自己甘心思想行为向坏的方向发展。根据“用每一次精彩表现诠释着自强不息的精神”的提示可知,此处指的是“自己甘心落后,不求上进”,应使用“自暴自弃”。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1)一上高城万里愁,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2)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3)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5)_______,燕儿舞,蝶儿忙。(秦观《行香子》)(6)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更有痴似相公者。”(张岱《湖心亭看雪》)(8)___,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欧阳修《醉翁亭记》)(9)日星隐曜,_________,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范仲淹《岳阳楼记》)(10)小时候/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余光中《乡愁》)【答案】①.蒹葭杨柳似汀洲②.忽复乘舟梦日边③.暂凭杯酒长精神④.月有阴晴圆缺⑤.正莺儿啼⑥.少年不识愁滋味⑦.莫说相公痴⑧.宴酣之乐⑨.山岳潜形⑩.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解析】【详解】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蒹葭、汀洲、莺、酣”等字词容易写错。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①科幻作品虽然不等于科学著作,却是对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②而网络文学因其传播的便利性,在众多文学品类中拥有数量优势。③所以,网络科幻作品的出现,让科幻作品更多传播渠道,更大的阅读群体,并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④如何让网络科幻作品更好承担起普及科学常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激发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值得深入研究。(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2)结合语境,请将下面的词语填写在第③句横线上。(只填序号)A.融入B.获得C.产生(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答案】5.科幻作品虽然不等于科学著作,却是科学普及的重要帮手。6.BAC7.问号改逗号。【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能力。第①句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应删去“对”。【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融入:融合、混入、混合。获得:取得;得到。产生: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第一空,结合“让科幻作品……更多传播渠道”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取得;得到”,应使用“获得”;故选B。第二空,结合“……更大的阅读群体”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融合、混入”,应使用“融入”;故选A。第三空,结合“并……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的内容可知,此处指的是“由已有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应使用“产生”;故选C。【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如何让网络科幻作品更好承担起普及科学常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功能,激发广大受众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值得深入研究”是陈述句,应把问号改为逗号。6.《水浒传》中许多情节矛盾冲突都很明显,请你联系原著,任意选取一例事件,简要分析其矛盾冲突的体现及作用。【答案】示例一:如“水寨大并火”这个情节,林冲刚进梁山泊,王伦怕本事高强的林冲抢了他第一头目的位置,推脱梁山泊“粮少房稀”,拒不收纳林冲。林冲忍受屈辱,才让王伦收留自己。这为后来王伦以同样的理由拒绝晁盖,林冲怒从心生火并王伦的情节做了铺垫。示例二:如“杨志卖刀”这个情节,杨志卖刀时遭遇牛二的无理取闹,二人的矛盾冲突由此产生,并不断升级,杨志一时性起杀了牛二,自首后被发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军。这为之后杨志被梁中书赏识被派去押送生辰纲做了铺垫,与智取生辰纲的情节环环相扣。【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小说情节的分析。题干要求联系原文,找出其中矛盾冲突明显的事件进行分析。示例:如“智取生辰纲”这个情节,文中有两种矛盾:一种是杨志与军健、虞候、老都管之间的内部矛盾,亦即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押送途中快与慢、走与停的矛盾,要喝酒与不准喝酒的矛盾。在整个故事中,这是次要矛盾。另一种矛盾是杨志押送与晁盖等好汉智取的矛盾,即压迫与反压迫的矛盾。这是整个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要矛盾,表现为在对生辰纲的态度上,杨志一方是明防,而晁盖一方要暗夺。结果由于明防的一方内部不和,给暗夺的一方以可乘之机,终致失败。作品先写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而发生、发展,以至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发生、发展、激化,提供了解决的条件。因此,前一部分之所以着重写次要矛盾,完全是为写后一部分的主要矛盾服务的。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连,互相影响,不断推动情节向前发展的。二、综合性学习(7分)7.请你参加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活动一:工整书写】请将下面的活动标语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中。读小说,观百态,品人生(2)【活动二:巧对对联】小明同学读完《水浒传》后写了一副对联,请你补全下联。(要求;运用《西游记》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情节补充)上联:神机妙算,吴用智取纲下联:_____(3)【活动三:思考讨论】同学们关注了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他们结合以下三个片段,围绕在小说中如何描写景物展开讨论。请你参与讨论,并补充两点意见。片段一: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故乡》)片段二: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我的叔叔于勒》)片段三: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又是那么的明亮。(《孤独之旅》)小张:我认为要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小王:我认为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描绘景物。你的补充:①______②______(4)【活动四:拟写聘书】学校将聘请作家丁立梅老师担任“新时代原创微小说”大赛评委,聘期三年。请你以三秦中学的名义拟写一份聘书。(落款日期为2021年12月30日)聘书【答案】7.读小说,观百态,品人生8.艺高胆大,悟空勇斗魔。9.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描绘景物特征。②.采用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使景物富有感染力。调动各种感官,多角度地描绘景物。10.聘请书兹聘请丁立梅老师为我校“新时代原创微小说”大赛评委,聘期三年。三秦中学2021年12月30日【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画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符号各占一格。注意“读、观、态、品”的间架结构和写法。【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要求: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联“神机妙算,吴用智取纲”中,“神机妙算”为并列短语,指的是吴用的形象特点。吴用表字学究,绰号智多星,道号“加亮先生”,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角色。吴用原本是山东济州郓城县东溪村私塾先生,但通晓文韬武略,足智多谋,与晁盖自幼结交,帮他智取了大名府梁中书给蔡京献寿的十万贯生辰纲,因此上梁山。“智取纲”为动宾短语,指的便是“智取生辰纲”。解答时,运用《西游记》中人物、性格特点、情节进行补充即可。如孙悟空,陪伴唐僧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降妖除魔,历尽艰辛,最后取得了真经。示例:南征北战,悟空勇除妖。【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环境描写的理解。结合要求“小说中如何描写景物”,然后综合其他同学的看法,结合自己的积累加以补充。示例:①选好写景的角度,写景不一定要写全景,要写好关键的一角才能抓住环境的特色。②需要直观、形象,你所描写环境语句的词汇最好是常见的,读者了解的,尽量避免一些生僻字与生僻词,这样的词汇才能引起读者的想象,才能有代入感,否则就会对牛弹琴,因为如果你写得太深奥,读者看不懂,那么就没有意义了。【小问4详解】本题考查聘请书的拟写。聘请书是聘请有关人员参加某种活动或担任某项工作的凭证。格式:标题。在正中写上标题“聘书”或“聘请书”字样;被聘请者的姓名、称呼,有的在开头写明,有的在正文中写明。正文。一般要交代聘请的原因和请去干什么事情,但也有的不交代聘请的原因,只说明聘请去干什么事情或担任什么工作。正文中还可写上对被聘者的希望。结语。一般要写上表示敬意和祝颂的话。署名。另起一行,在右下方写上聘请单位的名称,在署名下边书写年、月、日。标题:写“聘书”、”聘请书”。称谓:被聘人姓名、职务、职称等。正文:写任何职、任期等。结尾:要有“此聘”、“特聘”等敬语,最后落款、日期,加盖公章。本题注意“请你以三秦中学的名义拟写一份聘书。(落款日期为2021年12月30日)”的要求。三、阅读(46分)(一)(1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省,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②一个“省”字,意蕴很深。③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不幸的是,大败而回。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自己所属的国家,兵多地广,又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等优势,可是却强不敌弱,一定是个人德行和才能不够所致。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一年后,有扈氏闻知,顿时打消进犯之念,自缚其身,俯首请降。④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生践行者。据《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断炊,多亏颜回讨来一些米,才解燃眉之急。饭快要者熟时,孔子却无意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很不高兴。随后,颜回恭请老师吃饭,孔子却说:“我刚才梦见了先父,正好这饭洁净,我就用它先祭过父亲再吃吧。”颜回一听就急了:“使不得,这饭已经不干净了。刚才煮饭时,有炭灰掉进锅里,丢掉可惜,我就将脏的地方抓起来吃了。”孔子一听,不禁慨叹道:“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经意间犯下很多错误。⑤“自省”乃一剂良药。荀子靠它“日参省乎己”,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界;孔子靠它“见不贤而内自省”,进入“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自由王国。看来,“自省”的确很有必要。【材料二】①现实生活中,唯有自省,人才会变得克己谨慎,不断反思审视自身的过失,真正去纠正错误、解决问题,避免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②“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③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危险就会接踵而至。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自己排队时,不希望别人插队;自己插队时,要求别人闭嘴"。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只指责别人过错,而不找自己的问题,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④自省的力量,首先在于可以“立己”。古人云“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极言自省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的重要方法。今天,我们讲自省,对思想、工作、生活,点滴及细节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香找不足。其意义并非止于忏悔,更在于超越自我。促进自我认知、自我完善。不断唤醒善意良知,不断升华人格。⑤自省的力量,还在于能够“达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桐城六尺巷这一古今佳话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凡事首先反省自己的不足并付诸改正的行动,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对于一个社会来说,每个人都能唤醒自省意识,焕发自省力量,就会形成向上向善的良性循环,重品行、讲道德、守规矩就会蔚然成风。8.请简述材料一的论证思路。9.论证方法是证明论点的“和器”,请比较阅读两则材料的第③段,说说它们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有何异同?10.下列有关材料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名言“多有不自满的人的种族,永远前进,永远有希望。多有只知责人不知反省的人的种族。祸哉,祸哉”可以作为材料一第⑤段段首的道理论据。B.材料一第③段和第④段都写了历史人物反省的事件,两段中都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又连续运用短句子,使文章论述显得严谨有力。C.材料一的第②段独立成段,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阐明观点,领起后文的分段论述。D.两则材料的第⑤段都融入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增强文章的说服力。1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自省”本质上就是时刻警惕自己是否有别人身上不好的毛病,有则改之,没有就要提醒对方及时改正。B.孔子认为,了解一个人很不容易,如果自以为是就下判断是不“自省”的表现,很容易导致犯错误。C.遇到任何事情,只有我们先反省自己错误,才能将问题在无形中化解,从而营造一个向上向善的社会。D.材料二告诉我们要时时自省,事事自省,才可以避免把小过失发展成大错误。【答案】8.文章开头引用《弟子规》的句子,引出论题;然后列举伯启自省后兵强国盛、孔子误解颜回后自省明理的两个事例,有力地证明了自省的重要性;最后,在文章结尾得出本文论点“‘自省’的确很有必要”。9.同:两处都运用了举例论证。材料一第③段举“夏朝伯启勇于自省”的事例,证明了自省的必要性;材料二第③段举“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不检视自己”的例子,从反面论证了自省的力量。异:材料二第③段还运用了对比论证,而材料一第③段没有。材料二第③段把“危急时刻,人们反省自己”和“平常时候,人们容易失去警觉”两种表现进行对比,阐述自省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10.B11.D【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思路。分析论证思路,先要理解每段的内容,联系上下段,看是否存在内在关系,具体表述。根据第①段“《弟子规》在读书人当中拥有巨大影响,‘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一语,尤为彻透”“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身,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可知,文本一开篇引用《弟子规》中的话,作为道理论据,运用道理论证法,引出关于“内省”的论述,强调“内省”的重要性,引出论题;第②段“一个‘省’字,意蕴很深”,独句成段,再次强调“省”的意义深远;根据第③④段“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不幸的是,大败而回。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孔子带众弟子周游列国时,途中断炊,多亏颜回讨来一些米,才解了燃眉之急。饭快要煮熟时,孔子却无意间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心里很不高兴”“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自觉地犯错误”可知,第③④段分别列举了夏朝的伯启因失败反省如何治理国家,让国家不断强盛的事例与孔子开始误解颜回“偷饭”吃,后来了解到颜回是将饭里脏的地抓起来吃掉,孔子反省自身的事例,论述“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孔子是‘三省吾身’的终生践行者”,论证自省的重要性;第⑤段“看来,‘一日三省’的确很有必要”,最后得出结论得出论点——“自省”的确很有必要。【9题详解】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比喻证论、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是为论证内容,说明对象服务。在分析作用时从内容,如何突出观点的方面进行理解。提炼论证观点时注意画线句上下文,尤其是段落开头。同:根据【甲】段“夏朝的伯启,就是勇于‘自省’的典范。当时,诸侯有扈氏反叛,伯启受禹之命率军平叛。不幸的是,大败而回。事后,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诿过于人,而是进行了深刻的反省”“因此,他励精图治,兴利除弊,礼贤下士,体恤百姓。此后,国渐富,兵日强,政通人和,众志成城”孔子,本段列举了夏朝的伯启因失败反省如何治理国家,让国家不断强盛的事例,运用事实论据,运用举例论证法,论证了“‘自省’的确很有必要”的中心论点;根据【乙】段“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习惯于从自身利益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判断是非,而不是检视自己有无不足、缺点和失误。自己排队时,不希望别人插队;自己插队时,要求别人闭嘴”孔子,本段列举了日常生活中人们从自身利益出发思考问题的事例,“双标”看待问题,运用事实论据,运用举例论证法,从反面论证自省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两文都运用了举例论证。异:根据【乙】段“危急时刻,人们往往会警醒自己,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常时候,人们则容易失去警觉,自省机制失去效力,危险就会接踵而至”“凡事责人而不自省,只找别人毛病,而不找自己原因,只指责别人过错,而不找自己的问题,往往会使小纠纷酿成大事故”可知,本段将危急时刻人们的警醒与平常时候人们失去警醒的结果进行比较,将只指责别人过错,而不找自己的问题,对待他人与自己的态度进行对比,写两种不同的表现和做法,构成对比论证;;而【甲】段则没有体现。【10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B.根据【文本一】第④段“数千年来,孔子一直被奉为圣贤的化身和代表,他也是‘三省吾身’的终身践行者”“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自觉地犯错误”等语句可知,文章第④段用长句整句偏多,并未“大量使用四字短语,又连续运用短句”;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A.有误,由材料一第①段“一旦见到别人不好的地方,不是义正辞严地指斥他,而是反躬自省,看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毛病。倘若有,就要马上改过;如果没有,则要警醒自己时刻惕之、戒之,以免重蹈覆辙”可知,文章并没有提到“没有就要提醒对方及时改正”;B.有误,由材料一第④段“孔子一听,不禁慨叹道:‘了解一个人是多么不容易呀。’倘若人们自以为是,不能自觉地时时“自省”,就会不经意间犯下很多错误”可知,孔只是认为了解一个很不容易,后边“如果自以为是就下判断是不‘自省’的表现,很容易导致犯错误”是本文作者的观点;C.有误,材料二第⑤段“一事当前,我们首先反省自己的错误,对方多半就会有正向的反应,即便一时没有也报之以宽容,很多问题就会在无形中化解了”,本项说法过于绝对化;故选D。(二)(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英子的绝技余显斌①张叔的铺子,在小镇边上,面着湖。游人很多,来了,看湖,看小镇的粉墙黛瓦,还看那儿有名的戏剧。当然,还要去张叔的铺子,吃千层饼,千层饼掰碎,放在羊肉汤中,那味道,绝了。②羊肉汤,很多人会做。可是,千层饼咋做,大家不会。③有人想向张叔学,张叔就摇着头,说这是祖辈传下的绝技,不能外传。张叔祖辈,是北方迁来的,在北方,就做羊肉汤,做千层饼。后来,就将手艺带到了南方。④每次,当张叔这样向学艺的人推辞时,女儿英子若在旁边,就会白着眼睛道:“自私。”⑤张叔假装没听见,等人走了,问:“谁自私?”⑥英子说:“爹!”⑦张叔哼了一声,忙自己的事去了,熬羊肉汤,揉千层饼。他揉千层饼的时候,不许别人看,关上门,自己悄悄地揉。⑧英子说:“请我看都不看!”⑨说着,英子就走了。⑩英子在镇政府上班,是那儿的干部,离家不远。不过,最近英子很忙,小镇干部都有了扶贫任务,也都有了扶贫对象。那次,张叔让英子在铺子里帮一下忙,英子说:“不行,我要去扶贫。”⑪张叔生气道:“扶贫,扶贫,以后回家吃饭啊,还是在贫困户家吃饭?”⑫英子一笑,对娘说:“娘,爹不许我回来吃饭。”⑬张婶嗔道:“他敢,他可以藏着他的手艺,还敢不让我闺女回来?”⑭英子对着张叔一吐舌头,一路笑着跑了。⑮几天后,镇上的李三来了张叔家,拿着两瓶酒,还有茶叶,说知道张叔喜欢喝几杯喜欢茶叶,自己就送点来。张叔有点迷惑,这个李三,家里穷得叮当响,今儿个咋会给自己送这么多东西啊?⑯他就说算了,还是拿回去吧。⑰英子在旁边劝:“爹,人家一片好意就收下吧,又不是你要的。”张叔摇着头,坚决不收。⑱张叔知道,李三一定有所求。果然,李三接着说,自己想开个羊肉馆,也卖千层饼,让家里日子也过好一点儿,因此,就来求张叔想拜师。⑲张叔一听,连连摇手:“不行,祖辈手艺,不外传。”⑳英子噘着嘴:“爹,不外传,你想传谁啊?传我?”㉑张叔喝口茶,无声地点着头。㉒英子赌气一般地说:“我不学,你还是外传吧。”㉓张叔又气。又臊,说不出话来,连连对李三道:“不外传!说啥也不外传!”张叔说着,将酒和茶拿了,塞在李三怀中,将他推了出去。然后,他横了一眼英子。浑身的血如沸腾的水冲向喉头,沉声道:“白眼狼。”㉔英子知道气着了爹,便忙着给爹泡茶,捶背。眼睛又一转,告诉张叔,自己想通了,自己如果不学,将来老张家的绝技可能就要失传了,这样,自己就对不起祖宗,也对不起爹,就是不肖子孙了。因此,自己还是学吧,反正艺多不压身。㉕张婶听了,笑道:“女儿是爹的小棉袄,真没说错。”㉖听到英子愿意学,张叔嗯了一声,表示不生英子的气了,慢条斯理地说:“你啥时空了,我教给你。”英子说,今儿个周末,空着呢,自己跟着爹学吧。㉗张叔答应了,传授起英子绝技。㉘绝技就是一层窗户纸,说起来神秘,捅破了就不神秘了,千层饼就是在和面时,开始和少一点,放在面板上揉一会儿,加上一把面粉;再揉一会儿,再加一把;如此反复,感到差不多了,就擀开放在锅里烙得外焦内软就得了。这样的饼,吃起来一层一层的,很有嚼头。㉙英子试验了一个说:“容易的很啊!”㉚张叔点点头说:“不说出去,谁晓得?”㉛英子微笑,说:“我晓得,坚决保密。”㉜几天后,张婶去小镇那边去看英子,回来的时候,悄悄告诉张叔,那个李三,知道不?就是那天想拜师的人,开起了羊肉馆,卖起羊肉汤,卖起千层饼,那味道,和张叔做的一模一样。那生意,红火得不得了。㉝张叔哼了一声道:“我晓得,英子教的。”“你晓得?”张婶睁大了眼睛,不解地望着张叔。㉞张叔告诉她,那个李三,就是英子的扶贫对象。他慢条斯理地说:“孩子单位搞扶贫。她工作,我们不支持还像个爹妈?再说,大道理我是不懂,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别人受穷!”㉟张婶听了,连连点着头。12.根据小说内容,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张叔屡拒求艺,被英子奚落→①______→②______→张叔道明真相,得张婶认可13.小说第⑦段和㉝段中,张叔的两次“哼”分别表现了怎样的心理?1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然后,他横了一眼英子。浑身的血如沸腾的水冲向喉头,沉声道“白眼狼。”15.结合小说内容,谈谈文中的张叔是一个怎样的人?16.小说题目“英子的绝技”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2.①.张叔坚辞李三,被英子劝说(或与英子置气)②.张叔传艺英子,被英子外传13.⑦段中的“哼”,写出张权对女儿观点的不认同,但无需与之争期的不屑。③段中的“哼”,写出张叔对张婶所说事情的不屑,也有对手艺外传心中早已明了的自得。14.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张叔与英子争执后愤怒,不理解自己的不满。15.疼爱女儿:以默许女儿将祖传绝技传于李三的方式支持她搞扶贫工作。善良(或深明大义):不忍看李三受穷。16.一语双关,英子的绝技既指英子从父亲处习得的做千层饼技艺,也指她学艺是为了传艺给扶贫对象帮助其脱贫的用心良苦。绝技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情节皆围绕“绝技”展开。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绝技”一词暗示主题,表达了对像英子一样千方百计真诚地帮助扶贫对象的广大扶贫工作者的赞美。【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⑮段中“几天后,镇上的李三来了张叔家,拿着两瓶酒,还有茶叶,说知张叔喜欢喝几杯,喜欢茶叶,自己就送点来”,⑯段中“算了,还是拿回去吧”,⑰段中“英子在旁边劝:‘爹,人家一片好意就收下吧,又不是你要的’,张叔摇着头,坚决不收”;①概括为:张叔坚辞李三,被英子劝说(或与英子置气);结合㉗段中“张叔答应了,就传授起张英绝技”,㉜段中“几天后,张婶去小镇那边去看英子,回来的时候,悄悄告诉张叔,那个李三,知道不?就是那天想拜师的人,开起了羊肉馆,卖起羊肉汤,卖起千层饼,那味道,和张叔做的一模一样。那生意,红火得不得了”,②概括为:张叔传艺英子,被英子外传。【13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结合⑤段中“张叔假装没听见,等人走了,问:‘谁自私?’”,⑥段中“英子说:‘爹!’”可知,⑦段中的“哼”,写出张叔对孩子的误解很不认同,却不想过多地进行辩解。㉝段中的“哼”,根据下文㉞段中”张叔告诉她,那个李三,就是英子的扶贫对象。他慢条斯理地说:‘孩子单位搞扶贫。她工作,我们不支持还像个爹妈?再说,大道理我是不懂,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别人受穷!’”分析,“张叔哼了一声”表明张婶所说内容与自己所料不差。根据“张婶听了,笑着连连点头”分析,张叔还有一种告诉老伴,不要小看我的自得之意。【14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结合“然后,他横了一眼英子。浑身的血如沸腾的水冲向喉头,沉声道:‘白眼狼’”的内容可知,“浑身的血如沸腾的水冲向喉头”运用了夸张修辞,“白眼狼”运用了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张叔与英子争执后的愤怒,对英子不理解自己的用意而感到强烈的不满。【15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㉞段中“张叔告诉她,那个李三,就是英子的扶贫对象。他慢条斯理地说:‘孩子单位搞扶贫。她工作,我们不支持还像个爹妈?再说,大道理我是不懂,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别人受穷!’”可知,张叔不忍看李三受穷,以默许女儿将祖传绝技传于李三的方式支持她搞扶贫工作,可见张叔疼爱女儿,善良,深明大义。【16题详解】本题考查标题的赏析。文章通过张叔不肯外传千层饼绝技到传给英子,最后让英子扶贫成功的故事,表现了新时代扶贫干部的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品质。同时也赞扬了张叔等老一辈具有传统绝技的人们思想的解放,把传统绝技在新时代发扬光大的行为和精神。标题一语双关,文章虽然写了张叔不肯外传千层饼绝技,但这是“绝技”的表象,英子的“绝技”是借助自己的智慧和亲情的力量,让父亲改变了思想观念。这是“绝技”的深刻内涵。用“英子的绝技”作为标题能够体现新时代扶贫干部的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品质,能够更好的表现小说主旨。同时也启发人们去思考传统绝技如何才能在新时代更好地发挥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刘琨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谓温峤曰:“班彪识刘氏之复兴,马援知汉光之可辅。今晋祚虽衰,天命未改。吾欲立功于河北,使卿延誉于江南,子其行乎?”温曰:“峤虽不敏,才非昔人,明公以桓、文之姿,建匡立之功,岂敢辞命!”王含作庐江郡,贪浊狼藉。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节选自《世说新语》)注:①隔阂寇戎;公元316年,京城失陷,刘琨被入侵者隔绝在北方。②晋祚虽衰:晋朝的国运虽然衰微。③桓、文:齐桓公、晋文公。④狼藉:行为不检点。⑤过江诸人:西晋末年战乱不断,中原人士相率过江避难,这里实际却是指其中的朝廷官员。⑥王丞相:即王导。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1)使卿延誉于江南(2)岂敢辞命(3)庐江人士咸称之(4)旁人为之反侧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建匡立之功而不知人之乐B.故于众坐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旁人为之反侧或异二者之为D.周侯中坐而叹曰泉香而酒洌19.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此。(2)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20.短文中所写的刘琨、何充、王导,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答案】17.①扬名;②推辞;③全,都;④不安;18.A19.(1)我何充就是庐江人,我所听到的跟你说的不一样!(2)(大家)应当齐心为朝廷效力,攻克(敌人)恢复神州,怎么至于像亡国囚徒似的相对哭泣?20.示例:我喜欢王导。他批评悲观的众官员,并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收复神州,可见他是个爱国、胸怀大志的人。(任选一个,结合语段内容说明理由即可)【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让你在江南扬名。誉:扬名;(2)句意为:我怎么敢推辞呢。辞:推辞;(3)句意为: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咸:全,都;(4)句意为:在座的其他人都替何充感到不安。反侧:不安。【18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均为助词,的;B.介词,在/动词,到、给;C.介词,替/名词,行为;D.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即:就是;所闻:所听到的;异于此:跟你说的不一样。(2)句重点词语:当:应当;共:共同、齐心;戮力:效力;克复神州:攻克(敌人)恢复神州;何:怎么;至:至于;作:像。【20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开放性试题,任选一个,结合语段内容说明理由即可。示例一:我喜欢刘琨。他身在失陷的北方,仍心系晋朝,并想在黄河之北为晋朝立功,可见他是个忠君爱国的人。示例二:我喜欢何充。他身居下职却敢与庐江郡守王含的弟弟王敦当面对质,并神情自若,可见他是个正直、敢于直言、不攀附权贵的人。【点睛】参考译文:刘琨虽然被敌军隔绝(在北方),心里却只有晋朝。他对温峤说:“班彪意识到汉朝能够复兴,马援明白光武帝刘秀可以辅佐。现在晋朝的国运虽然衰微了,但是天命还没有改变。我想在黄河以北立功,而让你在江南扬名,你会(和我一起)行动吗?”温峤说:“温峤我虽然不够聪明,才能也比不上前辈们,可是明公您想凭借桓公、文公这样的品质,来建功立业,我怎么敢推辞呢!”王含担任庐江郡郡守的时候,贪污腐败、声名狼藉。王敦袒护他的哥哥,故意在与很多人坐在一起时称赞说:“我哥哥在庐江郡内一定管理得很好,庐江郡的人都称赞他!”当时何充担任王敦的文书,坐在那里,脸色严肃地说:“我何充就是庐江人,我所听到的跟你说的不一样!”王敦沉默了。在座的其他人都替何充感到不安,何充态度坦然自若,神色如常。渡江避难的士大夫们每到风和日丽的日子,就互相邀请来到新亭,坐在草地上饮酒宴乐。周颤在席中间的座位上叹息说:“风景(与故国)没有什么两样,只是山河有了变化!”席上的人)都互相看着流下了眼泪。唯独丞相王导脸色改变,说:“(大家)应当齐心为朝廷效力,攻克(敌人)恢复神州,怎么至于像亡国囚徒似的相对哭泣?”(四)(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写到了两个“难”,诗人想要突出的是哪一种难?22.请描写诗歌颈联所展现的画面。【答案】21.第一个是“困难”,第二个是“难受”。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达分别时的难舍难分。22.清晨照镜子,唯恐如云双鬓添了白色,夜晚对月吟诗,觉得夜凉如水,心情凄凉。(意思对即可)【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中重点字词的理解。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意思是: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是“困难”;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是“难受”。正因相见“困难”,才会在离别时格外“难受”,作者突出的是第二个“难”,第二个“难"字的出现,因重复而给人以轻微的突兀感,造成了诗句的绵连纤曲之势,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