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西城区156中学2024届化学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聚丙烯酸脂类涂料是目前市场流行的涂料之一,它具有不易老化、耐擦洗,色泽亮丽等优点。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则下列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它的结构属于体型结构B.它的单体是CH2=CHCOORC.它能做防火衣服D.它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2、下列反应过程中不能引入醇羟基的是A.醛的氧化反应B.卤代烃的取代反应C.烯烃的加成反应D.酯的水解反应3、一种制备高效漂白剂NaClO2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反应I中发生的反应为3NaClO3+4SO2+3H2O====2ClO2+Na2SO4+3H2SO4+NaC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Ⅱ中H2O2做还原剂B.产品中含有SO42-、Cl-C.NaClO2的漂白原理与SO2相同D.实验室进行结晶操作通常在坩埚中进行4、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的大的是()A.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B.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D.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5、有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3g钠与97.7g水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4%B.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出现暗斑,这是析出了金属铜C.将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适量的氯气后,溶液中含有两种盐D.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与其在空气中点燃的产物一样6、金属钠是体心立方堆积,关于钠晶体,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其熔点比金属铝的熔点高B.一个钠的晶胞中,平均含有4个钠原子C.该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D.该晶体中的钠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指6.02×1023B.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分子C.3.01×1023个Na+的物质的量是0.5molD.2molSO42-约含有1.204×1023个SO42-8、下列微粒的表示方法能确定为氧离子的是A.168X2- B. C. D.9、下列反应属于人工固氮的是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B.雷雨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D.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D.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11、下列各种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电解熔融氧化铝的过程B.加热胆矾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D..向蛋清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钠溶液,盐析出白色沉淀12、某无色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则该溶液中肯定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H4+、Na+、Ba2+、Cl-B.Na+、I-、HCO3-、SO42-C.K+、Cl-、SO32-、[Al(OH)4]-D.Na+、Mg2+、SO42-、Cl-13、某溶液中含有NH4+、Na+、Mg2+、NO3-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少量过氧化钠固体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A.Mg2+ B.Na+ C.NH4+ D.NO3-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B.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电子数相同C.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D.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15、运用化学知识对以下事例进行分析,不合理的是()A.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B.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四千余年前用谷物酿造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16、下列有关NA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1mo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3NAB.25℃时,pH=11的氨水中含有的OH-数目为0.001NAC.标准状况下,22.4LHCl中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8NAD.649SO2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的SO3数目为NA17、一定条件下合成乙烯:6H2(g)+2CO2(g)CH2=CH2(g)+4H2O(g);已知温度对CO2的平衡转化率和催化剂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B.平衡常数:KM>KNC.生成乙烯的速率:v(N)一定大于v(M)D.当温度高于250℃,升高温度,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18、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Na+的结构示意图 B.水分子的结构式:C.乙烯的球棍模型 D.CO2的电子式1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B.FeCl3溶液有酸性,常用于蚀刻电路板C.炭具有强还原性,常用于冶炼钠、钾等金属D.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20、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蔗糖B.NH3C.CH3COOHD.Fe2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物质的性质应用A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B纯碱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C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D晶体硅的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A.A B.B C.C D.D22、生活中的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食醋除去暖瓶内的水垢B.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后析出白色沉淀C.碘单质遇淀粉变蓝D.用75%的乙醇溶液进行皮肤消毒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A是石油裂解气的主要成份,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由A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F,F可用于工业合成塑料,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G,以A为原料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D、G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3)写出与G分子式相同的所有羧酸类的同分异构体:_________________(4)写出由C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4、(12分)环氧树脂因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绝缘性能以及与各种材料的粘结性能,已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下面是制备一种新型环氧树脂G的合成路线:已知以下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A是一种烯烃,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2)由B生成C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3)由C生成D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4)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5)E的二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能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6)假设化合物D、F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mol单一聚合度的G,若生成的NaCl和H2O的总质量为765g,则G的n值理论上应等于__________。25、(12分)工业以浓缩海水为原料提取溴的部分过程如下:某课外小组在实验室模拟上述过程设计以下装置进行实验(所有橡胶制品均已被保护,夹持装置已略去):(1)实验开始时,A装置中不通热空气,先通入a气体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2)A装置中通入a气体一段时间后,停止通入,改通热空气。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3)反应过程中,B装置中Br2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4)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5)该小组同学向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通入氯气,充分反应得到混合液。①一位同学根据溴的沸点是59℃,提出采用______方法从该混合液中分离出溴单质。②另一位同学向该混合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放出下层液体,这种方法是________。(6)某同学提出证明反应后B装置的溶液中含有溴离子的实验方案是:取出少量溶液,先加入过量新制氯水,再加入KI淀粉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蓝色。该方案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_______。26、(10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气体,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NO、NO2能与NaOH溶液反应):(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12分)无水AlCl3可用作有机合成的催化剂、食品膨松剂等。已知:①AlCl3、FeCl3分别在183℃、315℃时升华;②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变质。Ⅰ.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无水AlCl3。(1)组装好仪器后,首先应_____________,具体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中盛放饱和NaCl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F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若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和G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3)将所制得的无水AlCl3配制溶液时需加入盐酸的目的是_________Ⅱ.工业上可由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和Fe2O3)和焦炭制备,流程如下:(1)氯化炉中Al2O3、Cl2和焦炭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700℃时,升华器中物质充分反应后降温实现FeCl3和AlCl3的分离。温度范围应为_______a.低于183℃b.介于183℃和315℃之间c.高于315℃(3)样品(含少量FeCl3)中AlCl3含量可通过下列操作测得(部分物质略去)。计算该样品中AlCl3的质量分数________(结果用m、n表示,不必化简)。28、(14分)2017年1月9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青嵩家专家屠呦呦研究员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奖。青蒿素为烃的含氧衍生物,无色针状晶体,在甲醇、乙醇、乙醚、石油醚中可溶解,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为156~157℃,热稳定性差,青蒿素是高效的抗疟药。某学习小组模拟从青嵩中提取青嵩素,并设计实验测定青嵩素的分子结构。(1)青嵩素的提取从青嵩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主要有乙醚浸取法和汽油浸取法。乙醚浸取法的主要工艺为:已知:乙醚沸点为35℃。①操作I的名称为______。②操作III的主要过程可能是_____________。A.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B.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C.加入乙醚进行萃取分液(2)青蒿素分子式的测定可用燃烧法测定青蒿素的实验式,所需装置如下:①产生的氧气按以左到右流向,所选装置各导管的连接顺序是g→c→_______→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装置不能重复使用)。②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③E装置中CuO的作用是_______。④称取28.2g样品(只含C、H、O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经充分燃烧后,A装置质量增加66g,C装置质量增加19.8g,则该有机物的最简式为_______。⑤若把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装置去掉,所测得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会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⑥要确定该有机物的分子式,还需要调定的物理量为_______。⑦将青蒿素加入滴有酚酞NaOH溶液中,溶被颜色无明显变化,加热并搅拌,溶液红色变浅,说明青蒿素可能与_____(填字母)具有相同的性质。A.乙醇B.苯酚C.丙酸D.油脂29、(10分)某小组同学为探究加热条件下固体的分解反应,将一定量固体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充分加热,最终得到固体A。(1)甲同学认为分解会产生气体,于是用________试纸检验反应后容器内气体,试纸颜色不变。(2)他们通过比较反应前后固体的水溶液在常温下的pH不同,初步证明了Na2SO3固体发生了分解:①取agNa2SO3固体配成100mL溶液,测溶液的pH1>7,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②_________(填操作),测得溶液的pH2>pH1。(3)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并继续实验。资料显示:Na2SO3固体在隔绝空气加热时能分解得到两种盐;H2S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二元弱酸。实验如下:①加入氯水后的现象表明有硫单质生成,则说明固体A中含有_______离子。②结合资料和实验,写出Na2SO3固体受热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4)同学们根据(2)中pH2>pH1还得出结论:相同条件下HSO3-的电离能力强于HS-,理由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题分析】分析:A、碳链与碳链间没有形成化学键,线型结构;B、凡链节的主碳链为两个碳原子,其单体必为一种,将链节的两个半键闭全即为单体;C、聚丙烯酸酯易燃;D、是合成纤维。详解:A、碳链与碳链间没有形成化学键,线型结构,故A错误;B、它的单体是CH2=CHCOOR,故B正确;C、聚丙烯酸酯易燃,不能做防火衣服,故C错误;D、它是人工合成的,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B。2、A【解题分析】

A.醛的氧化反应引入的是羧基,故A符合题意;B.卤代烃取代反应能够引入羟基官能团,如溴乙烷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中加热情况下,水解得到乙醇,故B不符合题意;C.烯烃的加成反应能够引入羟基,如烯烃和水加成生成乙醇,引入了羟基,故C不符合题意;D.酯的水解反应能够引入羟基,如乙酸乙酯水解,能生成乙醇和乙酸,故D不符合题意;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题目点拨】根据官能团的性质和各种反应类型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A【解题分析】

A.反应I中发生的反应为3NaClO3+4SO2+3H2O=2ClO2+Na2SO4+3H2SO4+NaCl,反应产生的ClO2气体进入反应II装置,发生反应:2ClO2+2H2O2+2NaOH=2NaClO2+O2+2H2O,H2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1变为反应后中O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H2O2作还原剂,A正确;B.反应II是在NaOH溶液中进行,操作过程没有经过洗涤步骤,因此得到的NaClO2中可能混有NaOH引入杂质离子OH-,不可能含SO42-、Cl-,B错误;C.NaClO2中Cl元素化合价为+3价,该物质具有强的氧化性,因而具有漂白性,NaClO2的漂白是氧化漂白;而SO2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结合,产生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因此二者的漂白原理不相同,C错误;D.实验室进行结晶操作通常在蒸发皿中进行,坩埚是灼烧使用的仪器,D错误;故本题合理选项是A。【题目点拨】本题以高效漂白剂NaClO2制备为线索,考查了物质的作用、混合物的引入、仪器的使用等知识。掌握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本题解答的关键。4、C【解题分析】

A项,与H2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则X的非金属性强于Y,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大;B项,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则X的非金属性强于Y,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大;C项,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大,如Si的电负性比H小;D项,X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则X的非金属性强于Y,元素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大;答案选C。5、C【解题分析】分析:A.根据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的方程式算出反应后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再算出氢气质量,再计算出溶液质量,根据计算公式再算出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

B.钠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铜受热分解;

C.金属钠与H2O反应得到NaOH溶液,通入适量的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

D.钠与氧气反应温度不同产物不同.详解:A.2.3g钠与97.7g水反应,根据2Na+2H2O=2NaOH+H2↑,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4g,但是因为反应消耗了水,同时生成氢气,所以溶液的质量小于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4%,故A错误;

B.Na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2+反应生成Cu(OH)2,因Na与H2O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导致生成的Cu(OH)2表面部分分解为CuO(黑色)而非Cu,故B错误;

C.金属钠与H2O反应得到NaOH溶液,通入适量的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所以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生成氧化钠,与其在空气中点燃生成过氧化钠,故D错误;

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6、C【解题分析】

A.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小,金属离子所带电荷越多,金属键越强,金属熔化时破坏金属键,所以Al的金属键强度大于Na,所以Na的熔点比金属铝的熔点低,选项A错误;B.晶胞中Na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体心,则一个钠的晶胞中,平均含有钠原子数为×1+1=2,选项B错误;C.自由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金属晶体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该晶体中的自由电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可发生定向移动,选项C正确;D.晶体中的钠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不能定向移动,选项D错误。答案选C。7、C【解题分析】

A、阿伏加德罗常数指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故A错误;B、分子错误,应为粒子数,像NaCl就不存在分子,故B错误;C.3.01×1023个Na+的物质的量是0.5mol,故C正确;D,2molSO42-约含有1.204×1024个SO42-,故D错误。答案选C。8、A【解题分析】

A.168X2-表示质子数为8,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为氧离子,A正确;B.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可能为硫离子,B错误;C.可能为Ne原子,或氧离子,C错误;D.表示为硫离子,D错误;答案为A9、A【解题分析】

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氮的过程是氮的固定,据此解答。【题目详解】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A正确;B.雷雨闪电时空气中的N2和O2化合生成NO属于自然固氮,B错误;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不属于固氮,C错误;D.用硫酸吸收氨气得到硫酸铵不属于固氮,D错误;答案选A。10、C【解题分析】

A、疫苗中的主要成分是用于诱导人体产生相应抗体的抗原,抗原是蛋白质,蛋白质受热易变性,失去活性,因此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故A说法正确;B、血液为胶体,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即渗析,属于胶体的性质,故B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但不具有杀菌作用,故C说法错误;D、碘酒是游离状态的碘和酒精的混合物,其消毒作用的原理是游离态的碘的超强氧化作用,可以破坏病原体的细胞膜结构及蛋白质分子,因此碘酒可用于皮肤外用消毒,故D说法正确;答案选C。11、D【解题分析】A.电解熔融氧化铝的过程生成新物质单质铝和氧气,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加热胆矾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生成新物质无水硫酸铜,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生成新物质氢氧化铁胶体,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向鸡蛋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钠溶液,盐析出白色沉淀,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故D正确;故选D。点睛: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物理变化指物质间固,液,气三态之间的转化。12、B【解题分析】分析:某无色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则该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结合离子的性质分析判断。详解:A.如果溶液显酸性,则NH4+、Na+、Ba2+、Cl-可以大量共存,A错误;B.HCO3-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B正确;C.如果溶液显碱性,则K+、Cl-、SO32-、[Al(OH)4]-可以大量共存,C错误;D.如果溶液显酸性,则Na+、Mg2+、SO42-、Cl-可以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B。点睛:明确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常见离子的性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另外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例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具体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加入铝粉产生氢气”;尤其要注意是“可能”共存,还是“一定”共存等。13、D【解题分析】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溶液中Na+浓度增大;镁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导致镁离子浓度减小;铵根离子结合氢氧根离子生成一水合氨,铵根离子浓度减小,因此浓度几乎不变的是硝酸根离子,答案选D。14、B【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结构,需要先分析该物质中含有的微观粒子或组成的情况,再结合题目说明进行计算。【题目详解】A.1个Mg原子中有12个质子,1个Al原子中有13个质子。24g镁和27g铝各自的物质的量都是1mol,所以24g镁含有的质子数为12mol,27g铝含有的质子的物质的量为13mol,选项A错误。B.设氧气和臭氧的质量都是Xg,则氧气(O2)的物质的量为mol,臭氧(O3)的物质的量为mol,所以两者含有的氧原子分别为×2=mol和×3=mol,即此时氧气和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是一样多的,而每个氧原子都含有8个电子,所以同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中一定含有相同的电子数,选项B正确。C.重水为,其中含有1个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重水分子含有10个中子,1mol重水含有10mol中子。水为,其中没有中子,含有8个中子,所以1个水分子含有8个中子,1mol水含有8mol中子。两者的中子数之比为10:8=5:4,选项C错误。D.乙烷(C2H6)分子中有6个C-H键和1个C-C键,所以1mol乙烷有7mol共价键。乙烯(C2H4)分子中有4个C-H键和1个C=C,所以1mol乙烯有6mol共价键,选项D错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物质中含有的各种粒子或微观结构的问题,一般来说先计算物质基本微粒中含有多少个需要计算的粒子或微观结构,再乘以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就可以计算出相应结果。15、C【解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化学知识在具体的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判断时,应该先考虑清楚对应化学物质的成分,再结合题目说明判断该过程的化学反应或对应物质的性质即可解答。详解:A、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因此可以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选项A正确;B、疫苗是指用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由于疫苗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较高时,会因为蛋白质变性,而失去活性,所以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选项B正确;C、谷物中的淀粉在酿造中发生水解反应只能得到葡萄糖,葡萄糖要在酒化酶用途下分解,得到酒精和二氧化碳,酒中含有酒精,醋中含有醋酸,显然都不是只水解就可以的,选项C错误;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是利用青蒿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较大的原理,将青蒿素提取到乙醚中,所以属于萃取操作。选项D正确。答案选C。点睛:萃取操作有很多形式,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液液萃取,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萃取形式是固液萃取,即:用液体溶剂萃取固体物质中的某种成分,例如:用烈酒浸泡某些药材。本题的选项D就是一种固液萃取。16、C【解题分析】分析:A.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B、题中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故A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HCl为1mol,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8NA;D、SO2与氧气反应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详解:A.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B、题中缺少溶液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数目,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22.4LHCl为1mol,含有的电子数目为(1+17)NA=18NA,故C正确;D、SO2与氧气反应生成SO3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故生成的SO3数目小于NA,故D错误;故选C。17、C【解题分析】

A、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低,则升温平衡逆向移动,则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故A正确;B、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低,则升温平衡逆向移动,所以M点化学平衡常数大于N点,故B正确;C、化学反应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所以v(N)有可能小于v(M),故C错误;D、根据图象,当温度高于250℃,升高温度二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减低,则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故D正确;故选C。18、A【解题分析】

A.Na+的核外电子数是10,结构示意图为,A错误;B.水是V形结构,水分子的结构式为,B正确;C.球棍模型是用来表现化学分子的三维空间分布,棍代表共价键,球表示构成有机物分子的原子,乙烯的球棍模型为,C正确;D.CO2是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为,D正确;答案选A。19、D【解题分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A错误;B.FeCl3溶液中的铁离子具有氧化性,常用于蚀刻电路板,B错误;C.钠、钾等均是活泼金属,炭虽然具有强还原性,不能用于冶炼钠、钾等金属,C错误;D.碳酸氢钠溶液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D正确,答案选D。点睛:注意浓硫酸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浓H2SO4夺取的水在原物质中以H2O分子形式存在时浓H2SO4表现吸水性,不以H2O分子形式而以H和O原子形式存在时,而浓H2SO4表现脱水性。20、C【解题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解质的判断,掌握电解质的定义是关键。详解: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通常包括酸碱盐和氧化物水等物质。A.蔗糖是非电解质,故错误;B.氨气是非电解质,故错误;C.醋酸是电解质,故正确;D.铁是单质,不是电解质。故选C。点睛:注意电解质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能是电解质。还要注意在水溶液中导电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电解质,如氨气或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等,导电是因为这些物质与水反应生成了新的化合物,新的化合物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新的化合物为电解质。而氨气或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都属于非电解质。21、C【解题分析】

A、次氯酸的漂白性和杀菌消毒,利用次氯酸的氧化性,故错误;B、纯碱水溶液碱性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C、液氨之所以作制冷剂,利用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正确;D、晶体硅作半导体,利用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处,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不是利用熔点高、硬度大的特点,故错误;答案选C。22、B【解题分析】

A项,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用醋酸除水垢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O3+2CH3COOH=Ca(CH3COO)2+CO2↑+H2O,故不选A项;B项,鸡蛋白溶液中加入硫酸铵饱和溶液,发生盐析,是物理变化,故选B项;C项,碘单质与淀粉反应生成的络合物显蓝色,是化学变化,故不选C项;D项,75%的乙醇溶液能使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是化学变化,故不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羧基酯基①④⑤CH3CH2CH2COOH;CH3CH(CH3)COOH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解题分析】

由条件“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可知,A为乙烯;乙烯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即聚乙烯;乙烯也可以与水加成得到B乙醇,乙醇经过连续氧化后得到D乙酸,二者可以酯化生成G乙酸乙酯,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乙醇和E乙酸钠。【题目详解】(1)D乙酸,G乙酸乙酯中官能团分别为羧基和酯基;(2)上述转化关系中,反应①即乙烯和水的反应为加成反应;反应④和⑤即酯化和酯的水解反应为取代反应;(3)G为乙酸乙酯,其属于羧酸的同分异构体有正丁酸(CH3CH2CH2COOH)和异丁酸(CH3CH(CH3)COOH);(4)C为乙醛,其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即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题目点拨】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一是反应条件,二是题干中描述的物质的名称、应用等信息,三是题干中提供的计算有关的信息;要灵活整合推断题中的信息加以推断。24、丙烯氯原子羟基加成反应或8【解题分析】

根据D的分子结构可知A为链状结构,故A为CH3CH=CH2;A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CH2=CHCH2Cl,B和HO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为,C在碱性条件下脱去HCl生成D;由F结构可知苯酚和E发生信息①的反应生成F,则E为;D和F聚合生成G,据此分析解答。【题目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A为CH3CH=CH2,化学名称为丙烯;C为,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氯原子、羟基,故答案为丙烯;氯原子、羟基;(2)B和HO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故答案为加成反应;(3)C在碱性条件下脱去HCl生成D,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E的结构简式为。(5)E的二氯代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芳香化合物: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②核磁共振氢谱有三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1,说明分子中有3种类型的氢原子,且个数比为3:2:1。则符合条件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根据信息②和③,每消耗1molD,反应生成1molNaCl和H2O,若生成的NaCl和H2O的总质量为765g,生成NaCl和H2O的总物质的量为=10mol,由G的结构可知,要生成1mol单一聚合度的G,需要(n+2)molD,则(n+2)=10,解得n=8,即G的n值理论上应等于8,故答案为8。25、Cl2+2Br-=2Cl-+Br2将溴从蒸馏烧瓶A中吹出SO2+2H2O+Br2=H2SO4+2HBr吸收未反应完的Cl2、Br2、SO2等有毒气体,防止污染空气蒸馏萃取分液不合理,氯水可能过量【解题分析】

(1)要想使溴离子变成溴单质,则加入的a能和溴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溴单质,氯气能和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溴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Br-=2Cl-+Br2,故答案为Cl2+2Br-=2Cl-+Br2;(2)溴易挥发,升高温度促进其挥发,所以通入热空气的目的是吹出Br2,故答案为将溴从蒸馏烧瓶A中吹出;(3)使溴蒸气转化为氢溴酸以达到富集的目的,可知气体b为SO2,发生的反应为Br2+SO2+2H2O=2HBr+H2SO4,故答案为Br2+SO2+2H2O=2HBr+H2SO4;(4)氯气不可能完全反应,氯气和溴离子反应生成溴单质,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氯气和溴都有毒,不能直接排空,且这几种物质都能和碱反应,所以C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可知C的作用为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Cl2、Br2和SO2,防止污染空气;(5)①根据溴的沸点是59℃,水溶液的沸点相差较大,可以采用蒸馏方法从该混合液中分离出溴单质,故答案为蒸馏;②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向混合液中加入四氯化碳,充分振荡、静置后放出下层液体,这种方法叫萃取和分液,故答案为萃取分液;(6)过量的氯水也能够将碘化钾氧化生成碘单质,导致溶液变蓝,不能证明溶液中含有溴离子,故答案为不合理;过量氯水也能氧化碘化钾。26、利用生成的CO2将整套装置内的空气赶尽,以排除对气体产物观察的干扰铜丝上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仍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Cu+8H++2NO3-=3Cu2++2NO↑+4H2O验证无色气体为NO吸收NO、NO2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解题分析】

由实验装置及流程可知,A中发生硝酸与碳酸钙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赶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一氧化氮气体检验的干扰;B中发生Cu与硝酸的反应生成NO、硝酸铜,E中收集到无色气体NO,利用F充入空气,可检验NO的生成;C装置可检验二氧化碳充满B、E装置;D装置为尾气处理装置,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以此来解答。【题目详解】(1)因烧瓶中有空气,则生成的NO能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利用A装置反应生成的CO2气体赶净装置中的空气,避免对一氧化氮气体检验的干扰;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使分液漏斗的凹槽对准小孔,打开K,当装置C中产生白色沉淀时,关闭K;(2)因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u(NO3)2、NO和H2O,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Cu+2NO3-+8H+=3Cu2++2NO↑+4H2O,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稀硝酸液面上气体为无色,溶液变为蓝色;(3)B反应产生的NO无色气体进入到E装置,因此E的作用是检验无色NO气体的产生,将F中的空气推入E中,发生2NO+O2=2NO2,看到E中无色气体变为红棕色,证明NO存在,则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E中的无色气体为NO;(4)NO、NO2都是有毒气体,能污染环境,氮的氧化物能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产生的物质均为可溶性物质,故装置D的作用为吸收NO、NO2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的知识,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弄清各个实验装置的作用、发生的反应及NO易被氧化为解答的关键。27、检查装置气密性关闭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G中加入蒸馏水没过导管,微热A,一段时间后若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有水柱,则气密性良好;除HCl浓硫酸吸收水,防止无水AlCl3遇潮湿空气变质碱石灰抑制铝离子水解Al2O3+3Cl2+3C2AlCl3+3COb×100%或×100%【解题分析】

I.(1)此实验中有气体的参与,因此实验之前首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检验气密性的方法,一般采用加热法和液差法两种;(2)利用题中信息,可以完成;(3)从水解的应用角度进行分析;II.(1)根据流程的目的,焦炭在高温下转化成CO,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降法进行配平;(2)利用AlCl3和FeCl3升华的温度,进行分析;(3)根据元素守恒进行计算。【题目详解】I.(1)装置A制备氯气,因此需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本实验的气密性的检验方法是:关闭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向G中加入蒸馏水没过导管,微热A,一段时间后若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导管内有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A中制备的氯气中混有HCl和H2O,HCl能与Al发生反应,AlCl3遇水易变质,因此必须除去HCl和H2O,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水蒸气,即盛放的是浓硫酸。因为AlCl3遇水易变质,因此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G中水蒸气进去E装置,使AlCl3变质;氯气有毒,需要吸收尾气,因此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如果G和F改为一个装置,应用干燥管,盛放试剂为碱石灰;(3)AlCl3属于强酸弱碱盐,Al3+发生水解:Al3++3H2OAl(OH)3+3H+,加入盐酸的目的是抑制Al3+的水解;II.(1)流程的目的是制备AlCl3,因此氯化炉中得到产物是AlCl3,焦炭在高温下,生成CO,因此反应方程式为Al2O3+3Cl2+3C2AlCl3+3CO;(2)AlCl3、FeCl3分别在183℃、315℃时升华,因此进行分离,需要控制温度在183℃到315℃之间,故选项b正确;(3)根据铝元素守恒,AlCl3的物质的量为n×2/102mol,则AlCl3的质量为133.5×2×n/102g,即AlCl3的质量分数为×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