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合經濟中的市場與政府一.帕累托效率與市場效率的含義1.帕累托效率(1)帕累托最優:在既定的個人偏好、生產技術和資源總量下,社會資源配置如果達到如下狀態,則就是帕累托最優配置狀態,即不可能通過任何資源的重新配置,在不降低任何成員的福利水準的情況下,能增加其他一些成員的福利水平。(2)帕累托改善:在既定的個人偏好、生產技術和資源總量下,可以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在不降低任何成員福利水準的情況下,能增加其他一些成員的福利水準。當一個經濟體的資源配置達到這種狀態時,我們說該經濟體存在帕累托改善的機會。(3)將上述兩個定義結合,就可以用帕累托改善來界定帕累托最優:所謂帕累托最優狀態就是不存在帕累托改善機會的資源配置狀態。2.市場效率條件(一般均衡分析)(1)交換效率條件
交換經濟中的帕累托效率條件:消費者A和B的邊際替代率相等,即。
P1P2P3ghkP4P5OAOBYXA1A2A3A4A5B1B2B3B4B5YBXBYAXA●生產效率條件生產經濟中的帕累托效率條件是:企業A和B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相等,即。
E1E2E3wmnE4E5X(A)Y(B)KLL1L2L3L4L5I1I2I3I4I5●組合效率條件E1OYXY1X1p當二者邊際替代率相等,且等於兩種物品的邊際轉換律時,便實現了生產和交換的一般均衡,從而也是組合效率。m●競爭與效率上述組合效率條件:實際上,都可以表示為:
如果沒有達到上述條件,則雖然是生產有效率的,交換有效率的,但二者結合沒有效率,因為消費者偏好的物品的交換比率,與生產技術上兩個物品的交換律不相等(願意放棄的比率與可以放棄的比率不同)。
能否實現上述效率條件,前提是市場有價格(產品和要素市場),價格外生給定,且能夠自動調整,價格等資訊是對稱的,否則無法保證均衡的實現和效率的實現。因此,完全競爭的市場能夠確保效率:
福利經濟學基本定理(第一定理):理想的、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其市場均衡能夠實現資源的有效配置(帕累托最優)。二、混合經濟中的政府及其經濟行為的合法性1.混合經濟中的市場與政府現代市場經濟是一個混合經濟體。在混合經濟體中物品和服務的生產決策、消費決策以及收入的分配決策都是由私人部門(市場)和公共部門(政府)共同決定的。在現代混合經濟體系下,政府的作用是無處不在,西方有一個諺語“fromCradletoGrave”都離不開政府,離不開公共部門。2.政府的含義與架構政府是使用公共財產和公共資金,承擔公共職責、履行公共義務的組織機構。以中國為例:橫向分為3個層次:(1)狹義政府:行政機構(2)廣義政府:行政機構+事業單位+公共企業(3)公共部門:行政機構+事業單位+公共企業+NGO+國際組織3.政府與市場的區別(1)政府具有強制權力(2)政府中的主要決策者由選民選舉產生(3)政府是非盈利的(4)政府有義務為社會中的全體成員服務4.政府經濟行為的合法性(1)市場是實現資源配置效率的理想工具;(2)目前公認的應由政府提供的服務,曾經或正在由市場提供。貨幣、國防、安全、法律執行、基礎設施和教育等等;政府能夠做的大部分事情,私人部門也可以做,為什麼還需要政府呢?(3)市場能够发挥效率优势,需要满足一些严格的假
定條件:●存在數量眾多的消費者和廠商;●不存在集中和壟斷的市場權力;●價格外生給定,不存在對價格的控制;●經濟主體掌握完全資訊;●資源和產品自由流動;●生產和消費不存在外部性,即私人成本和收益完全是內部化的。當上述一個或多個條件得不到滿足時,就可能出現市場失靈,此時再由私人部門執行上述職能時,便無法獲得滿意的結果。(4)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在于市场失灵①政府只能做市場幹不了或幹不好的事;②市場失靈是政府干預的必要而非充分條件。三、市場失靈1.公共品共同消费,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和服务。非排他性导致定价不可能;非竞争性导致定价无效率存在公共品時,價格要麼不存在(純公共品),要麼只能部分反映消費者的偏好(混合公共品)。失去了價格的調整和引導作用,由市場提供公共品無法實現資源配置效率。
2.外部性
出現外部性时,个体边际收益(成本)与社会边际收益(成本)不一致;只考慮經濟行為的個體邊際收益和個體邊際成本,將導致消費量或產量與社會最優水準不一致;價格信息失真,无法实现有效引导和调整资源配置的作用。3.收入不平等如果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滿足前面的效率條件,從而可以實現資源配置效率,但卻有可能會帶來收入或財富分配的不平等;政府通過政策(稅收和支出)調整不平等,涉及對個體福利的比較,因此必需進行價值判斷;4.資訊不對稱當存在資訊不對稱時,交易一方可以通過自己擁有的資訊優勢(私人資訊)獲利,從而違背了市場效率條件中交易雙方資訊對稱的假定;道德風險:保險市場逆向選擇:“二手”商品市場5.自然壟斷
某些行業存在生產的規模收益遞增,大廠商通過兼併或競爭,可以成為壟斷企業;
壟斷企業可以通過控制價格,使價格高於邊際成本,獲取超額利潤,破壞了價格外生的假定,不符合帕累托最優條件;如果強行要求壟斷企業按邊際成本定價,則企業將無法彌補成本。DMACMCRNP3SLP4KP1JP2OMRq1q3q2EZ四、政府職能與政府失靈1.界定和實施產權在市場體系中,產權的界定和保護是交易的基礎;包括憲法、法律、法律的解釋、法院和行政管理機構;如果經濟主體違背了政府制定的規則,則會受到相應的處罰,由此保證產權和契約的有效執行。僅僅執行這一職能的政府:“最小政府”2.資源配置政府通過直接或間接途徑,介入資源配置過程,確保社會資源得到有效利用。(1)資源配置職能的基本要求:
公私部門之間資源的最佳配置。
公共部門內部資源的最佳配置。
市場效率損失最小化。
(2)政府資源配置的基本內容:
提供国防等公共服务;实施公共管理;建造公共工程和提供基础设施服务;干预外部性行為;管制自然垄断产业。3.收入分配
社會分配不公现象是市场自发运行的结果,依靠市场难以解决;政府通过再分配政策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的职能,即为政府的收入分配职能;政府干预应在确保机会平等的前提下,使收入分配达到绝对平等与市场公平之间的某种状态。政府進行再分配的主要手段:①征收个人所得稅;②徵收財產稅;③征收遗产和赠与税;④财政转移性支出;⑤政府社會保險支出;⑥干预自然垄断行业;⑦政府投资性支出4.宏觀經濟穩定政府的宏觀經濟穩定職能:政府通過稅收和公共支出等政策工具,熨平經濟波動,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國際收支狀況合理、經濟穩定增長等目標經濟波動和經濟危機的產生不是市場機制資源配置出了問題,而是市場有效運行的結果;
市場經濟可以在微觀層面達到資源最佳配置狀態,但在宏觀層面卻無力自我調節,達到穩定狀態;
政府可以通過財政或貨幣政策,對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失衡狀態進行調節,其中財政政策是主要手段。
經濟蕭條、經濟過熱:不同的政策進行調節。5.政府失靈(1)政府職能有效發揮的條件
:政府必需具有充分信息;政府以謀求社會福利最大化為目標(2)政府失靈的表現
資訊失靈
對私人市場反應的有限控制(英國的窗戶稅,1990美國的奢侈品稅)
對官僚的有限控制(自利、效果評價、合規性)
政治過程的內在缺陷公共品理論一、純公共品的特徵“純公共品是指這樣一種物品,即每個人消費這種物品不會導致其他人對該物品消費的減少為一人所用,即為所全部人所用!
1.共同消費性(1)私人品。商品的總量等於每一個消費者所消費的該商品數量的總和。(2)純公共品。對任何一個消費者而言,他所消費的公共品數量就是全社會的公共品總量。2.非競爭性
某人對純公共品的消費不會減少其他人對該物品的消費數量或品質,即在既定的公共品產出水準下,增加一個消費者的邊際成本為0。
邊際供給成本01200消費者數量邊際生產成本01200公共品數量以社區路燈為例3.非排他性
因技術或成本原因,無法將拒絕付費的消費者排除在純公共品的消費範圍之外;
同時,任何人也無法用拒絕付費的方法,將與其消費偏好不一致的純公共品排除在他的消費範圍之外。
●具有共同消費性、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物品為純公共品。
●純公共品的屬性暗示了市場可能存在的失靈;●由於排他性導致的自發價格機制的失靈,稱之為“搭便車”行為;●即使可以實現純公共品消費的排他,從效率角度看,這樣做也是不合理的。二、公共品的分類1.純公共品同時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2.准公共品消費上具有較高的非競爭性(消費超過某個臨界點後會出現一定的競爭性),但易於排他的物品。拒絕付費者很容易被排除在外;俱樂部物品、可變使用公共設施
3.共用資源消費上具有較高的競爭性,但無法有效排他;●競爭性和非排他性共存,導致消費者“個體理性導致集體非理性行為”;●由過度消費導致的擁擠外部性,與通常的外部性是不同的。4.政府提供的私人品也稱之為優效品(Meritgood)純公共品:同時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國防純私人品:同時具有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物品。電腦和麵包共用資源:消費上具有較高的競爭性,但無法有效排他。公共牧場、城市公路、免費橋樑混合公共品/准公共品/非純公共品:具有部分競爭性和排他性的物品。俱樂部物品:公共圖書館、有線電視可變使用的公用設施:公共汽車、收費橋樑、高速公路、自來水政府提供的私人品/優效品:義務教育、接種疫苗三、公共品屬性和分類的補充說明1.雖然具有共同消費性,但消費者對公共品的評價並不相同;2.公共品的分類不是絕對的,取決於消費情況和技術狀況;3.某些不屬於商品的東西也具有公共品的特徵;空氣、陽光4.公共品不一定都由公共部門提供;
5.公共品不一定都由公共部門生產。案例:李老師的一天週末到了,李老師難得清閒,一大早就來到公園鍛煉。從公園回來的路上,李老師看到中心小學的許多孩子週末還背著書包來學校補習,不由得感歎現在的學生負擔真重。吃過早飯,李老師決定去漢口看望朋友老陳,週末公共汽車竟然不算擁擠,他找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了下來。然而,公汽開到長江一橋時,碰到了堵車,而且一堵就是一個小時。老陳閑得無聊,就觀看長江兩邊的風景,發現遠處一個公共水庫裏好多漁船在打魚,正當李老師準備數數有多少只漁船時,車開了。當李老師到達老陳家時,已經疲憊不堪。於是,老陳請李老師去酒店好好款待了一番,不想剛從酒店出來,老陳錢包就被偷了,兩人急忙趕到公安局報案。就這樣,兩人忙乎了一天。晚上李老師趕回家時,為了節省時間,走了一條僻靜的公路,沒想到路燈被人打碎了,李老師不小心摔了一跤,鼻青臉腫地回到家裏。對他來說,這真是鬱悶的一天。
三、純公共品的有效供給(一般均衡分析)(一)分析背景●私人品總量等於個人消費量的加總,私人品是可分的;純公共品總量等於個人消費量,純公共品是共同消費。●公共品生產與私人品生產沒有區別。兩種物品的生產達到了生產效率條件;●A和B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偏好和支付意願;●給定B的效用水準,尋找使A效用最大化的資源配置方式,目的是為了推導出公共品供給的帕累托最優條件。(二)分析過程
兩個人:A和B
兩種物品:公共品G和私人品X
兩種物品的生產要素和技術給定I_BI_AXBG00GG0xBG1G*G2G*G1G2G*EI_BTTPQP’Q’XAxAFFXG1G2MH(三)分析結論純公共品供給的薩繆爾森條件:表明在最優點上:●邊際替代率之和表示人們為獲得一個單位的G願意放棄的X的總量;●邊際轉換率表示在資源約束下人們為多生產一個單位G而必須放棄的X的產量。四、純公共品與私人品供給均衡的區別●根據薩繆爾森條件和市場交換效率條件,分別獲得公私物品的市場需求曲線。(一般均衡到局部均衡)●假定消費者真實地表達對公共品的偏好和支付意願,通過構建一個公共品自願供給的市場,探討公私物品供需均衡條件的區別。
●通過一個簡單的數值例子來說明。
(一)分析背景●舉行一個派隊,邀請4個人參加,派隊提供2個服務:飲料和點唱歌曲。●4個人必須自己付費來獲得派隊提供的服務;●在這個小範圍中,飲料屬於私人品,歌曲屬於公共品。
(二)分析過程
1.私人品:飲料16532160飲料數量邊際受益/邊際支付意願私人品供需局部均衡模型2.公共品:歌曲0歌曲數量邊際受益/邊際支付意願公共品供需局部均衡模型123456
(三)分析結論(參看曲線)●私人品的社會需求曲線等於個人需求曲線的橫向加總,社會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邊際成本曲線)相交,確定整個社會私人品的均衡產量;
●公共品的社會需求曲線等於個人需求曲線的縱向加總,社會需求曲線與供給曲線(邊際成本曲線)相交,確定整個社會公共品的均衡產量;五、純公共品市場供給的失靈●上述均衡分析是一種擬市場的“林達爾方法”,公共品的需求曲線表明在不同的供給水準上,消費者為每額外消費一單位公共品所願意支付的代價。●公共品的屬性導致市場定價方式是失靈的,通過市場供給公共品是無效率的。●非排他性與由此導致的“搭便車”是如何導致私人供給無效率。數值例子:●假設有兩個逃兵A和B,在逃跑的路上,兩個人消費的物品有兩個:麵包和安全。
●麵包是私人品,安全是公共品。●假定兩人有兩個小時的時間來從事生產。每投入1個小時用於生產麵包,則為本人帶來3個單位的麵包,但不會給另一個人帶來任何效用;每投入1個小時站崗,則為本人帶來相當於2個單位麵包的效用,但也給另一個帶來同樣的效用(2個麵包)。●假定兩人不會將所有時間都投入到站崗中,都至少投入1個小時生產麵包。
他們會不會將另一個小時用於站崗呢?
●基於上述假設,得到兩人的支付矩陣:●非競爭性導致對公共品定價是無效率的。P>MC=0MC=0使用人數價格邊際收益曲線或公共品需求曲線QEM六、純公共品政府供給的失靈●因為共同消費性和非排他性,理想個人將不會在消費公共品中自願按價格付費,而是選擇成為“搭便車”者;●同樣的原因,如果按人們顯示的對公共品的偏好強制徵稅,則人們將不會自動披露自己的邊際偏好;●如果個人對公共品的偏好強度與其納稅沒有關聯,則人們又會誇大對公共品的偏好;公众不愿意真实披露对公共品的支付意愿,给政府决策带来了信息难题;既然不能依靠使用者自願披露偏好的手段,政府就必須運用一些非直接的手段,比如投票。七、混合公共品的最優供給1.混合公共品
也稱為准公共品。具有部分競爭性或排他性。額外增加一個人對上述物品消費,會降低,當不會消除他人對同一物品的消費水準。2.分析類別(1)俱樂部物品一般假定每種設施的使用人數是可以控制的,但是每個人的使用頻率無法控制。社區的娛樂休息室、社區的養老服務機構、消防服務。(2)可變使用的公共品可以排他,也可以是非排他的。但是如果可以排他,則使用的頻率而不是使用者人數是可以控制的。包括公園、道路、橋樑和地鐵等。3.俱樂部物品(1)背景假設①俱樂部成員規模為N;②在俱樂部內部每個成員對俱樂部公共品的偏好相同;不存在大部分人過於偏好或過於不偏好該物品;③俱樂部成員平等分攤物品的供給成本;④當N增加時,每個成員的偏好將發生改變;⑤當俱樂部物品的消費人數不變時,俱樂部物品的最優供給條件與純公共品相同,即當額外一單位公共品給每個成員帶來的邊際收益之和等於邊際成本時,便達到了最優供給量。(2)俱樂部物品的特徵(1)給定公共品供給量不變,當俱樂部物品的使用者增加時,原有使用者的消費收益將會降低。這種降低是俱樂部物品的擁擠性導致的。(2)給定公共品供給量不變,新成員的加入會原有成員的分攤公共品供給成本。(3)當降低收益抵消了成本分攤的好處時,增加新成員是不合意的。因此,存在一個俱樂部公共品的最優使用者數量。
(3)分析
TBC/NN0EMN*0N成本、收益(4)結論第一,存在依靠市場機制有效提供俱樂部公共品的潛在可能;第二,如果排他不可能、最優設施規模過大、缺乏競爭環境、公共設施供給成本遞減,則會導致混合公共品供給失效。外部性理論外部性的概念外部性的分類技術外部性V.S貨幣外部性正外部性V.S負外部性消費外部性V.S生產外部性總體外部性V.S個體外部性外部性與市場低效率正外部性產品消費和供給不足負外部性產品過度消費和供給市場低效率的表現
市場自願解:科斯定理
政府干預解:庀古稅和補貼一、外部性的概念和類別1.外部性的概念廣義上講,外部性就是一種第三方效應。
在標準的市場交易中,交易雙方的廠商和消費者獲得交易帶來的全部收益或承擔相應的全部成本。有的時候,交易雙方之外的第三方從中獲得了部分收益或承擔了部分成本。此時,市場經濟中便出現了低效率,因為直接的交易者沒有激勵去考慮第三方的收益或成本。所謂外部性,是指未在價格中得到反映的經濟成本或效益。
當一個人或企業的行為影響到另一個人或企業,而後者並沒有為此付費或收費,則外部性就會出現。2.外部性的類別(1)貨幣外部性和技術外部性考慮如下兩個例子:(1)汽油價格高於3美元1加侖時,你決定買一輛小點的、省油的汽車。不幸的是,數以百萬的人也跟你有同樣的想法,結果是,小車的價格平均提高了好幾百美元。其他人決定買一個小車導致你受到損害,因為他們的行為提高了你打算買的車的價格;(2)工廠排放的廢氣侵蝕了房屋和汽車上的油漆,並造成了呼吸及其他健康問題。廢氣還可能影響其他產業,比如商業捕魚業,該行業的漁業資源可能受到酸雨的損害。廢氣對居民和廠商都造成了損害,這種損害與他們是否與該廠發生交易行為無關。①貨幣外部性:完全通過消費者和廠商面對的價格來實現的第三方效應。它們影響的是消費者的預算約束和廠商的利潤。②技術外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和廠商,但市場體系又不會將它們考慮在內的第三方效應。
a.廢氣的排放直接影響到消費者和廠商,它進入或改變了消費者的效用函數和廠商的生產函數。
b.不管是排放廢氣的廠商還是他們的消費者,都沒有激勵去考慮污染的破壞。(2)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正外部性:對交易雙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帶來的未在價格中得到反映的經濟效益;義務教育、網路效應、研發活動、接種疫苗;負外部性:對交易雙方之外的第三者所帶來的未在價格中得到反映的經濟成本。高速路上的擁擠、飛機場的噪音(3)消費外部性和生產外部性根據外部性的來源將其分為消費外部性和生產外部性。前者是消費行為導致的,後者是生產行為導致的。(3)總體外部性和個體外部性①在總體外部性中,外部性的個體來源的身份是不重要的。對那些受外部性影響的主體來說,它們只關心外部性的總體行為或組合行為。②在個體外部性中,對那些受外部性影響的個體來說,外部性的個別來源的身份是重要的。③總體外部性和個體外部性的區別在總體外部性的情況下,政府對外部性的修正要比個體外部性的情況容易。總體外部性下實現效率解所需要的政策是簡單明瞭的,政府在此時有能力改善市場無效率的結果;個體外部性下實現效率解所需要的政策是複雜的,通常不可實行。政府甚至無法近似實現有效解。二、外部性與公共品的聯繫和區別
1.聯繫。外部性和公共品有很大共性。在外部性覆蓋的範圍內,也具有共同消費性和非排他性,不管外部性的受益者或受害者是否願意,外部性的影響是無法拒絕的。甚至可以說,公共品是外部性的極端特例。2.區別(1)公共品提供出來能使所有人同等受益,而外部性則不過是私人或企業活動的副產品,是提供私人產品過程中附帶產生的,對不同主體帶來的受益或成本是不同的。(2)公共品的提供是有目的的,而外部性產生者的活動目的是提供私人品,外部性的產生是非故意的。帶來外部性的人並不是故意損害他人或為他人造福,正外部性中沒有善意,負外部性中也沒有惡意。三、外部性對資源配置的影響市場機制配置純公共品將導致市場無效,而市場機制配置外部性產品時,市場是低效的。1.負外部性(1)由於負外部性的存在,導致負外部性的產品會被過度消費和生產,高於市場效率水準;(2)過度消費和生產帶來社會超額損失,導致市場的低效率。2.正外部性(1)由於正外部性的存在,導致正外部性的產品會消費和生產不足,低於市場效率水準;(2)消費和生產不足帶來社會超額損失,導致市場的低效率。四、外部性的市場解決辦法1.物與物之間的外部性(生產外部性)(1)共同所有通過共同所有制,將私人決策的後果內部化;(2)契約保持各自獨立的私人所有權,但通過簽訂契約來達到有效的常量。(3)比較哪種組織形式更有效率?①在共同所有制下,如果因為聯合導致企業規模擴大,需要進行更多的監督和協調以及內部管理,從而導致組織成本提高。此時,共同所有將比契約方式更為昂貴。②如果共同經營的兩項業務關聯度不高,導致聯合經營者不能專注於某個核心專業領域,不得不同時兼顧兩種生產和兩個市場,此時,共同所有制帶來的好處也要大打折扣。③契約關係下的獨立私人所有權中,契約可能是不完全的,在契約的執行中一旦產生分歧,法律成本可能非常高昂,甚至可能導致契約不可執行。④合併產生的共同所有權企業,將形成壟斷,擁有市場控制能力,由此帶來的福利損失可能會超過外部性消除的收益。2.人與人之間的外部性(消費外部性)例子:考慮教室中的兩個人。S(抽煙者)喜歡抽煙;N(不吸煙者)討厭抽煙行為。S如果要抽煙肯定會對N產生負外部性,而N消費清潔空氣也會對S產生負外部性。(1)如果初始權利界定給吸煙者S(2)如果初始權利界定給不吸煙者N3.科斯定理的一般陳述
在明確界定產權、資訊對稱、交易成本為0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外部性各方的自願談判,將外部性內部化,從而達到有效率的結果;有效結果的達成,與誰擁有初始權利無關。●科斯定理的含義:(1)只要產權能被清晰界定,不需要政府對外部性進行干預;(2)當發生外部性時,只要那些被外部性影響的主體,與外部性的施加者達成了私人協議,就能消除外部性導致的市場低效;(3)這些私人協議主要設定向產權受損者支付的補償數額;(4)補償的水準將確保對外部性的正確定價和帕累托改善的實現。4.科斯定理失效(1)存在收入效應
法定權利的分配決定了誰付費誰受益,因此它會影響人們的收入。由付費帶來的顯著收入效應會影響均衡的位置。(2)法定權利難以界定(3)外部性的主觀性
當需要主觀資訊才能進行談判時,交易成本可能相當高昂。(4)機會主義行為由於主觀資訊的不對稱,可能會造成機會主義行為。這種雙方可能存在的機會主義行為將會導致談判破裂,無法達成有效的結果。(5)個人不願意創建市場(6)集體行動的困境五、外部性的政府解決辦法1.“庀古稅”與財政補貼①“庀古稅”是一種矯正性稅收。通過徵稅調整私人邊際成本,達到市場效率水準。其操作方法:對帶有負外部性的物品、勞務或行為,徵收相當於其外部邊際成本大小的稅收,從而將私人邊際成本提高到與社會邊際成本相等,實現負外部性的內部化。MECMPCMSC=MPC+TL=MPC+MECMBQ價格0MPC′=MPC+TBABCHEFDQeQ*PeP*L(1)矯正性稅收導致負外部性產品的價格上升,使需求量下降到邊際社會成本等於邊際社會收益的效率水準;(2)矯正性稅收有助於控制負外部性行為,將污染等外部性行為降低至可容忍水準,但不能完全消除外部性;(3)將外部性加計到私人成本之上,會增加負外部性產品的生產成本和銷售價格,從而在產品生產者、消費者、外部性受害者之間形成不同的分配模式;(4)政府可以將稅收收入用於各種政策目標。②財政補貼是一種矯正性補貼。通過徵稅調整私人邊際收益,達到市場效率水準。其操作方法是:對帶有正外部性的物品、勞務或行為的主體,按外部邊際收益的大小發放補貼,從而將私人邊際收益提高到與社會邊際收益相等的水準,實現正外部性的內部化。MPCMEBQ價格0MPB′=MPB+SBABCHFDQeQ*PeP*LMPBMSB=MPB+MEB=MPB+SL(1)矯正性補貼也會提高外部性產品的價格,但卻會使產品消費量提高到效率水準;(2)矯正性補貼導致生產者、消費者、納稅人、外部性受益者之間形成不同的分配模式;2.管制管制是控制負外部性的有效辦法,目前國內外有大量的管制制度,比如規定企業的污水排放量、汽車的尾氣排放標準、有毒化學物品的生產標準、禁止在飛機上吸煙、對捕魚和狩獵的限制等等。管制與矯正性稅收的區別:如果排放量小於法定設立的標準,就不對排放造成的損害進行收費。排放污染物的數量小於標準數量的企業可以免費排放,超過標準的排放水準是違法的,嚴格禁止。MEC=MSCMPB1=MSB1Q0ABCHDQRQ1*10MPB2=MSB2Q2*Q1Q2不同企業邊際成本和收益(1)政府無法獲得稅收收入;(2)不同企業邊際收益不同的話,固定的排放標準得不到有效率的產量或消費量;(3)固定的排放標準導致企業污染消除數量達不到有效率的標準。MECa=MSCaQ0ABCHDQRQa*20Qb*不同地區5MECb=MSCb邊際成本和收益(1)政府無法獲得稅收收入;(2)不同地區邊際外部成本不同的話,固定的排放標準得不到有效率的產量或消費量;(3)固定的排放標準導致不同地區污染消除數量達不到有效率的標準。Q0三、外部性的政府與市場合作解決辦法最典型的是可交易許可證。比如,可交易排汙權制度。1.制度安排政府確定排放總量,企業可以對排放權進行交易。2.可交易許可證的優勢:總量控制、激勵效應3.可交易許可證的劣勢:制度設計的公平問題89中國排汙權交易制度的演進路徑90919293949596979899排汙權交易制度總結公共選擇理論一、公共選擇與公共選擇理論的內涵1.為什麼需要公共選擇(1)私人決策價格反映資源的稀缺性和消費者偏好,決定資源用於生產什麼、如何生產和為誰生產。(2)集體決策不存在市場價格體系去揭示個人的偏好時,通過政治程式將個人對公共品的偏好轉化為集體偏好的過程。(3)公共選擇
集體決策的一種。通過投票來取代價格機制,決定公共品的需求和供給,從而將個人偏好轉化為集體偏好的一種機制或過程,是一種資源配置的非市場決策機制。2.公共選擇理論的概念和特徵(1)概念公共選擇理論:運用經濟學分析工具,研究非市場決策的政治過程的理論(研究政治的經濟學)。(2)方法論堅持主流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個人主義方法論,利用經濟學分析工具對政治交易過程進行分析。①個人主義方法論:理性的個人是決策的基本單位②經濟人假設:個人在政治過程中也是自利的經濟人③交易政治觀:政治活動和經濟活動一樣,本質上也是個人出於自利動機而進行的交易活動,都是利益的交換。(3)公共選擇的難題①偏好顯示問題:如何通過有效的機制將個體對公共品的偏好真實地表達出來。投票作為普遍的偏好表達機制,未必能夠充分發揮作用。②偏好加總問題:當每個人對公共品給予不同的評價時(顯示出不同偏好),如何將這些偏好加總起來,形成集體決策。再有效的投票規則也無法實現將個人的偏好完全真實地顯示並無扭曲地加總。以上兩個難題,源於不完全資訊和個體的利益衝突。二、直接民主下的決策機制分析(一)投票規則1.一致同意規則決議須經全體投票人一致同意才能通過的投票規則。
(1)優點:能夠實現帕累托效率;參與者是平等的,能夠避免“搭便車”;(2)缺點:決策的交易成本過高;容易導致機會主義行為2.多數同意規則決議須經半數以上的投票人同意才能通過的投票規則。分為簡單多數(高於1/2)、比例多數(高於半數以上的比例:2/3、3/4)多數同意的比例取決於外部成本和決策成本的比較。(1)外部成本:決議獲得通過後對反對者造成的預期損失。(2)決策成本:為取得一致而耗費的時間和努力。隨著決策通過所要求的成員比例的提高,決策成本也逐漸增加。(3)當總成本(決策成本+外部成本)最小時,便確定了最優的投票規則。(4)多數同意規則的優缺點:優點:與一致同意相比,決策成本比較低,容易通過決議;缺點:①存在多數人對少數人的強制,即便達到最優的通過比例,也可能存在較大的外部成本;②當投票人規模很大時,單個投票人的選擇對投票結果的影響很小,有可能影響投票人的投票積極性;③可能存在投票悖論,無法得到明確的均衡結果;④無法表達偏好強度。一人一票,被否決的少數人往往對決議具有強烈的偏好,但卻無法表達。(二)多數同意規則下投票悖論
①3個投票人:甲、乙、丙;
②3個公共品供給方案:A(小規模)、B(中等規模)、C(大規模);
③3個人的偏好順序:1(最偏好)、2(中等偏好)、3(低偏好)。(1)一般情況下,多數同意規則會導致均衡結果出現(2)某些情況下,多數同意規則會導致“投票悖論”投票悖論:雖然個人的偏好是一致的,但多數票規則卻得不到一致的集體偏好。投票悖論構成了多數同意規則的重大缺陷:在多數投票規則下,操縱投票順序可以控制最終的投票結果。(三)阿羅不可能定理是否存在一種決策規則能夠完全消除“投票悖論”,能夠不受投票程式的影響,達到均衡結果並真實地反映個人的偏好。阿羅1951年提出了“阿羅不可能定理”。認為把個人偏好加總成社會偏好的理性方法,要麼是強加的,要麼是獨裁性的。換言之,最理想的投票規則是不存在的。
一個集體決策規則應該滿足以下條件,才能將個人偏好加總為理性和一致的社會偏好:1.理性條件。社會偏好應該是完備的和可傳遞的2.帕累托最優。3.無限制域(非強制性)。4.獨立性。5.非獨裁性。阿羅通過數學證明,在至少存在3個備選方案的情況下,任何一項投票規則都無法同時滿足上述5個條件,因此,在實踐中,任何投票規則都不是完美的。(四)單峰偏好和中位投票人定理
通過適當限制個人偏好順序(即放鬆無限制域假定),可以保證得到均衡的投票結果,避免孔多塞投票悖論。
1.單峰偏好如果將獲得總淨收益最大看作獲得了最大效用,我們可以給出如下幾個概念:②峰:投票人偏好順序中最受偏好,從而效用最高的一個點,該點所有相鄰點的效用都低於它;③單峰偏好:如果投票人離開這個最偏好的“峰”點後,其他方案的偏好程度都依次降低,則稱其偏好為單峰偏好。aTNB公立學校教師人數公立學校教師人數Q0Q0+1Q*Q1Q*Q100MBMCEMTNB1TNB2TNB*Q0Q0+1邊際收益總淨收益T2.多峰偏好多峰偏好:如果投票人的效用或偏好在離開某個峰點後,並沒有依次降低,而是先降後升,達到第二峰值,稱之為雙峰偏好。如果這個過程可以多次重複,則稱之為多峰偏好。Q*QaQaQ*00公立學校教師人數公立學校教師人數MBTMCEMNTNBTNB1TNB*3.中位投票人定理①單峰定理②中位投票人③中位投票人定理根據單峰偏好和中位投票人定理,對前面的例子作進一步的解釋:注意:(1)中位投票人偏好議案的勝出,並不是因為它是大多數投票人偏好的結果。(2)中位投票人定理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成立。4.單峰偏好下的多維選擇(1)兩種公共品供給量議案的投票人偏好(2)三個投票人,兩種公共品數量議案的均衡情況(五)投票交易1.在多數票準則下,每位投票人在決策過程中投票的權重無法反映個人偏好的強弱。2.議案的表決並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一項接一項地連續表決,由此容易導致投票交易的發生3.在多數票模型中,當所有人的偏好都假定為具有相同權重,多數票就表明多數人的總收益大於少數反對者的損失,多數票規則因此是帕累托最優的。4.當偏好強度不同時,多數票原則無法達到帕累托最優。5.完全的投票交易行為能夠使帕累托效率實現;6.互投贊成票行為:公共選擇過程中,或明或暗的投票交易行為。專案選民淨收益總和ABC醫院200-50-5595圖書館-40150-3080游泳池-120-604002201.互投贊成票的好處:能更好地顯示偏好強度,有助於建立穩定的投票均衡,推動公共品的有效供給專案選民淨收益總和ABC醫院200-110-105-15圖書館-40150-120-10游泳池-270-140400-102.互投贊成票的缺陷:導致公共品的過度供給,多數人獲得過度供給的好處,少數人承擔大部分成本。本章小結(1)在直接民主制下,投票規則的確定取決於外部成本和決策成本的權衡;(2)如果要滿足阿羅的5個條件,則投票程式將得不到唯一均衡的結果;(3)放鬆阿羅的1個條件(無限制域,只能放鬆這一個,因為其他幾個是必要的),在單維選擇下,單峰偏好的投票人將確保只有唯一均衡結果;(4)根據中位投票人定理,這一均衡結果就是中位投票人偏好的結果;(5)如果選擇是多維的,則單峰偏好也不能保證有唯一穩定的均衡結果。直接民主制下,公共選擇程式在偏好顯示和偏好加總,從而得到社會偏好上的功能是有限的。(6)投票交易行為有助於多數票規則實現帕累托最優,但也可能導致公共品供給過度。公共選擇理論三、間接民主制下的決策主體行為分析在間接民主制下,廣大選民選舉少數代表,由這些代表對備選方案進行表決,然後由官僚來執行,提供公共品。在這一制度下,存在較為複雜的主體行為及相互關係。行為主體包括:投票人(選民)、政黨和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團等。(一)選民行為1.理性選民假說
選民的理性並不僅僅限於去投能給他帶來最大收益的政治家一票,他還可能選擇不投票。選民選擇是否投票,以及投誰的票,都取決於他投票的預期收益與潛在成本的比較,並在此基礎上追求期望效用的最大化.選民的預期效用:選民得到所偏好結果時的預期效用(投票帶來的期望效用)x帶給選民的效用。選民從非x的結果中得到的效用為0
選民投票行為可對投票結果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概率選民的投票成本選民將根據EU是否大於0來決定是否參加投票。當他發現p*U(x)<C時,他就不會通過投票來表達對公共決策的需求。(1)當U(x)和C既定,選民的投票行為對結果的影響越小時,即p很小時,理性的選民不會參加投票。(2)當p和C既定時,選民發現,沒有哪一個政治家或政黨令他滿意,無論誰當選帶個他的預期效用都相當低,理性的選民不會參加投票。(3)當p和U(x)既定,投票成本C增加,理性的選民不會參加投票。隨著選民總數和候選人的增多,可能同時出現p和U(x)很低,C很高的情形,因此,選民的投票率不會太高。間接民主的第一個局限性:由於選民的理性無知和冷漠的存在,第一個階段選民的參選率不會太高,因此最終選出的代表不一定代表全體選民的利益,第二階段確定的公共決策就不一定是對選民偏好的有效加總。2.存在投票行為的解釋(1)政黨的存在,有助於節約選民的資訊成本;(2)選民可能從投票行為本身獲得額外的滿足或收益。(3)選民可能遵循另外一條不確定性下的決策原則:最小最大遺憾策略。(4)選民可能是利他主義的。(二)政治家和政黨行為1.政治家行為(1)唐斯認為:政治家也是理性的經濟人,追求的是政治支持最大化。這種政治支持最大化的具體體現就是追求選票的最大化。(2)佈雷頓提出政治家的效用函數公式。影響政治家效用的變數包括:再當選概率、個人貨幣收入、個人權勢、歷史形象、個人崇高理想的追求。(3)任何政治家追求差異很大的各種目標,但一個首要的前提是,必須實現再當選,即要提高自己再當選的概率,這是實現其他目標的前提,因此,唐斯把選票最大化作為政治家的目標仍然是可信的。2.政黨行為政黨的目標是獲得最大化的政治支持,以獲得當選執政。(1)兩黨制下政黨的行為考慮最簡單的情形:兩個政黨就一維問題表態,選民都參加投票,且都為單峰偏好,加總後的集體偏好也是單峰的且對稱分佈。這時,兩黨為得到多數選民的支持,將不約而同地迎合中間投票人的偏好,從而在政策主張上趨於一致,而不會走極端。①這一結論雖然簡潔,但需要滿足嚴格的條件,一旦破壞了某些條件,結論可能就不一樣。比如選民的偏好分佈不是單峰時,原來支持它的選民就會因該黨過分偏離自己的偏好而棄權,從而制約該黨迎合中位投票人的行動。②如果所表態的問題不是一維的,則政黨的政見並不會趨於一致。
考慮一個簡單的例子:有3位選民L、M、N;2黨A、B;兩維議案x、y。3位選民對x的偏好分佈為:L和M都贊同,但N強烈反對;3位選民對y的偏好分佈為:N和M都贊同,但L強烈反對;(2)多黨制下政黨的行為①不存在政綱的趨同。在多黨制下,各黨為了避免新黨出現侵奪自己的選票的“基本面”,不敢過於向中位投票人靠近。②組建最小獲勝聯盟。假定選舉獲勝者的收益是與失敗者的損失緊密相連的,那麼,勝者聯盟中人數越少越好,因為參與利益分享的人數就少;而敗者的人數越多越好,因為勝者從敗者那裏獲得的好處就越多。因此,多黨制下,存在一個最優的策略,讓對手的聯盟盡可能大,但自己保持一個最小的獲勝聯盟。③行為可能前後不一致。少數派政黨借聯盟之力獲勝後,為謀求再次獲勝,有可能會尋找新黨盟友,並調整它的政綱以迎合新盟友的偏好,這種行為的不一致性,可能會使某些選民的利益受損。(三)官僚行為
政府中另一具有重要偏好的群體是官僚,他們負責對政治家所選定的政策予以執行和實施。儘管官僚並不關心競選事情,但他們必須通過執行計畫方案來使政治家滿意。
1.官僚的行為特徵官僚個人的預算約束不同於普通民眾的預算約束,這種不同使得官僚天生就比非官僚偏好更大的預算規模。2.官僚的目標:預算規模最大化模型尼斯坎南認為:官僚的目標在於為自己及雇員爭取更高的薪金、津貼、舒適度、名望、權力和潛在的升遷機會。這些目標都與更大規模的部門和更大規模的預算相關。尼斯坎南進一步證明,官僚是目標是追求預算規模最大化。
收入不平等與財政再分配一.社會福利函數1.功利主義社會福利函數功利主義的基本論點:政府的正確目標應該是社會每一個人效用總和的最大化簡單功利主義社會福利函數一般功利主義社會福利函數2.貝爾努利—納什社會福利函數貝爾努利—納什社會福利函數用連乘法取代加法,更加突出加總規則的平等性質簡單貝爾努利—納什社會福利函數
廣義貝爾努利—納什社會福利函數3.羅爾斯社會福利函數羅尔斯社会福利函数依据一部分弱势群体的效用来判断社会福利,具有更强的平均主义倾向4.柏格森-薩繆爾森社會福利函數柏格森-薩繆爾森社會福利函數把社會福利看成是個體效用函數的函數,沒有給出社會福利函數的具體形式和形成機制,保持了社會福利函數選擇的靈活性二、收入不平等測度的規範方法
1.社會福利函數社會福利函數可以用來度量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因為社會福利函數體現了社會群體對可選擇資源配置狀態的偏好順序。社會福利函數的特徵:(1)社會福利函數是關於個人(收入)的、非減的(2)社會福利函數是對稱的(3)社會福利函數是可加的(4)社會福利函數是收入均等主義的(5)社會福利函數是常數彈性的2.阿特金森指數阿特金森定義了一個平均的等量水準的收入,定義為如果每個人享受到了這樣一個等價敏感收入時的社會總福利,相當於收入實際分佈時具有的社會總福利值。可由下式計算得出:在定義了後,阿特金森指數可以表示為:
3.道爾頓的測度方法道爾頓的测度方法直接来源于功利主义的框架,并把效用总和的实际水平与收入均等分配后的总数水平进行比较作为测度方法的基础測度的方法用公式表示為:三、收入不平等測度的實證方法1.極差係數極差係數測度指數是指利用最高收入與最低收入之間的極差與算術平均值之比作為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測度指數,用以說明變數的變動範圍和幅度。極差係數的計算公式如下:2.相對平均離差相對平均離差是考察整體分配特徵而不是簡單地比較兩個極值的測度方法,相對平均離差比較每個人的收入水準與平均值的差異,將全部差值的絕對值加總,再把這個總和與總收入相除.相對平均離差的計算公式:3.方差和變異係數方差是統計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標誌變動度指標,和相對平均離差一樣也是反映各樣本指標與算術平均值的偏離程度,但它是將離差絕對值平方以後再相加,其結果將更凸顯出對平均值的離散程度.方差的計算公式為:6.3.4對數標準差4.對數標準差統計學常用對數轉換來表現隨機變數的分散程度。並用隨機變數之間的方差來衡量分散程度。對數標準差是收入經過對數化以後的方差。計算公式如下:試比較極差係數、相對平均離差、方差和變異係數以及對數標準差的優缺點。5.洛倫茨曲線和基尼係數洛伦茨曲线是反映人口百分比占收入百分比的统计曲线。横轴表示收入从低到高的累积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百分比,纵轴表示累积收入的百分比,将累积人口百分比和累积收入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即得到洛伦茨曲线洛伦茨曲线的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越接近對角线(绝对公平线)表明收入分配越平等,越远离对角线,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等AB基尼係數是由洛倫茨曲線推導得來的,它克服了洛倫茨曲線不能確切給出收入不平等數值的缺點,基尼係數是以一個數值來反映收入不平等。從幾何圖形上看,基尼係數是絕對公平線和洛侖茲曲線之間的區域(即陰影區域A),與對角線下方的三區域(A+B)面積的比率,即:基尼係數越大,表示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基尼係數越小,表示收入不平等程度越小。
6.泰爾指數泰爾根據統資訊理論中熵的概念提出一種新的用以測度收入不平等的方法,用收入的對數值與平均收入的對數值來測度它們之間的差別,並用收入比重
加權:四、
稅收制度選擇的公平考慮1.最適商品課稅理論將公平考慮引入最優商品稅,不太具有政策上的吸引力,因為在稅收制度理論設計中兼顧公平原則和效率原則時,會產生兩大主要困難:考慮效率原則,一種商品的需求彈性越大,徵稅的潛在扭曲效應也就越大。一般來說,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彈性很小,而奢侈品的需求彈性相對較大,則有效率的稅收應該對生活必需品課以高稅率,而對奢侈品課以低稅率。
考慮縱向公平原則,奢侈品適用的稅率應該高於必需品適用的稅率。2.最適所得稅課稅理論商品稅對收入再分配的調節能力有限,因為它們無法運用累進的稅率結構。政府主要依靠累進的所得稅來實現收入的公平分配。對所得稅累進程度的決定取決於如何權衡公平和效率這兩種相互矛盾的傾向:一方面,隨著稅收累進程度的提高,收入分配越公平,效率損失也在增加。另一方面,如果收入要在社會全體成員之間以相等份額分配,它使所有人的邊際效用相同,社會總效用也因此達到最大化。3.稅收的累進程度與勞動力供給彈性(1)勞動力供給不變根據埃奇沃思模型,在勞動力供給完全無彈性的情況下,稅收累進程度的大小將完全取決於對公平的考慮。實現更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代價為零,所以該模型開出的政策處方是要實現完全均等的結果。(2)勞動力供給可變一次總付稅,採用最大最小化標準使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稅後效用相等,卻無法判斷兩人的平均稅率,即和究竟哪個更大,因此實踐價值小採用累進所得稅線性所得稅:注:虽然线性所得稅的边际税率是不变的,但个人收入越高,收入中交税的比例越高,從这个意义上说,線性所得税还是具有累進性的五、反貧困專案1.什麼是貧困絕對貧困用絕對量來定義貧困,如果一個家庭對一定“必需”品的消費低於公認的可接受的最低標準時,它就是貧困家庭。相對貧困
相對貧困和不公平是兩個緊密相連的概念。歐洲國家就是採取相對收入標準,即利用一個均等尺度來把家庭中地位同等的成年人數量定義為“消費單位”,如果每消費單位的淨家庭收入不到平均水準的一半,則這個家庭被稱為貧困家庭。2.貧困的衡量方法貧困發生率(反映貧困的廣度)貧困發生率測量的是人口中收入水準低於貧困線的人口比例貧困缺口(反映貧困的深度)貧困缺口测量的是为了使每个贫困家庭处于贫困线之上而应该支付给每个贫困家庭的平均货币量公理化方法研究貧困評價指標森指数給出了貧困度量的綜合性指標利用社會福利函數測度貧困。阿特金森(1970)
3.私人轉移支付和公共轉移支付私人轉移支付私人转移支付即家庭之间,亲朋之间甚至邻里之间的饋贈公共轉移支付公共轉移支付是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可以直接增加個人的可支配收入私人轉移支付:模型假設條件:個“窮人”和個“富人”。個“窮人”的總收人是,他們的效用函數是。其中,是他們的總消費,是一個遞增的凹函數。個“富人”的總收人是Y
,,C是一個富人的消費,是其利他指數,為每個窮人的社會權數利他的偏好由下式給出:目標函數:稀缺性約束:以上規劃的一階條件是:設為每個富人的贈予,上述方程式可以通過表示據定義這樣的贈予是自願的,富有者的自願捐獻額的納什均衡為:結論:通過比較定義和的兩個等式,可以得到說明富有者的自願捐獻額太少而不能實現帕累托最優公共轉移支付一次性轉移支付假定政府決定從富人那裏強制性地一次性轉移支付給窮人,每個富有捐贈者自願選擇自己的捐獻額為,此時,自願捐獻額的納什均衡為:
替代
結論:如果強制性轉移支付小於,富有者就會調整他們的自願捐獻以保持總轉移支付等於,即私人轉移支付完全被公共轉移支付擠出。如果大於,那麼自願捐獻
為零,並且總的轉移支付為
,這可在最優水準
上得到,這時就實現了帕累托最優。消費稅補貼通過從富人那裏徵收的消費稅來對其自願捐獻進行補貼。設對富人徵收的消費稅率是.而對他們捐贈的貼補率是,此時,富有者的自願捐獻額的納什均衡為:從而得到政府的預算平衡為:結論:政府通過稅收和補貼的平衡組合也可能實現帕累托最優4.主要救濟方式(1)最低收入保證政府采用这种制度的目标是保证每个家庭能够至少得到一个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保證每個家庭有一個最低收人。救濟金是總收入的函數,由下式定義:優點:達到再分配目標;降低制度成本。缺點:抑制效應(2)負所得稅負所得税计划的设计:一个家庭收入为零而获得的一次性转移支付为,受益家庭每增加一美元的收入将会减少政府给予的转移量美元,为受益家庭的总收入,于是人们建议的税收表就是:假設=4000美元,t
=0.5.
=0=4000=4000=2000=8000=08000美元即為损益臨界點(3)低工資補貼低工資補貼計畫通過對從事低報酬工作的個體進行補貼,從而使工作變得更加有吸引力。英國的工薪家庭減免退稅(workingfamilies'taxcredit,WFTC)辦法,美國的勞動所得稅收抵免(earnedincometaxcredit,EITC)計畫,以及法國的就業補助金(primepour1'emploi)制度美國的劳动所得税收抵免计划政府通过对满足一定条件的个人或家庭(一般为低收入个人或家庭)实行个人所得税抵免制度,允许劳动所得税中的一部分被抵免,从而使这些低收入个人或家庭增加税后收入,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EITC導入階段家庭收入小於6700美元補貼率34%EITC穩定階段
每年固定補貼2300美元
EITC退出階段
補貼隨工資的增加而減少(4)最低工資制最低工資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其雇主(或用人單位)支付的最低金額的勞動報酬。作為反貧困的一種手段能夠減少低技能者的就業六、我國財政收入再分配的制度和政策1.我國財政收入再分配的目標首先,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兩個方面的有機統一。其次,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這種普遍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現有財富的平均分配來實現最後,在走讓一部分地區和一部分成員先富,以先富帶動後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定要防止兩極分化。2.我國財政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原則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係,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我國財政進行收入再分配的基本原則是“在協調好效率與公平關係基礎上,更加注重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3.我國進行收入再分配的稅收制度(1)個人所得稅制度(2)與財產有關的稅收制度(3)具有調節收入分配功能的流轉稅4、准財政性質的社會保障制度(1)社會保險制度(2)社會福利制度(3)社會救助制度(4)社會優撫助制度5、財政轉移支付制度(1)稅收返還制度(2)財力性轉移支付制度(3)專項轉移支付制度公共支出理論第一節公共支出增長模型一、公共支出增長趨勢二、公共支出增長模型(一)發展模型
馬斯格雷夫根據羅斯托的“經濟發展階段論”來解釋公共支出增長的原因。
1.經濟發展的早期階段政府基礎設施投資是社會投資的主導
2.經濟發展的中期階段政府基礎設施投資成為私人部門投資的補充控制城市的負外部性成為公共支出的主要內容
3.經濟發展的發達階段高額的轉移性支出專案,比如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成為主要的公共支出專案。具有剛性,且隨人口老齡化而不斷增長的特徵。(二)瓦格納法則德國財政學家瓦格納1883年提出,後人總結為瓦格納法則。1.內容隨著人均收入的提高,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會不斷提高。2.解釋(1)工業化的發展導致市場關係日趨複雜,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和法治結構,從而導致司法支出的擴張。(2)工業化的發展,城市化進一步加速,由此導致的負外部性日趨嚴重,強化對外部性的干預,需要政府提高行政管理支出。(3)公共部門提供的物品具有高的需求收入彈性(教育、娛樂和醫療服務)。隨著經濟發展推動居民收入水準提高,對這些服務的需求會增加。3.缺陷(1)到底是收入決定了公共支出,還是公共支出決定收入?(2)僅僅從公共品的需求方面分析公共支出的增長,忽略了供給因素。(三)鮑默爾法則1.基本假設(1)與私人部門相比,公共部門的生產技術是勞動密集型的;(2)公共部門特殊的生產技術,使得其生產率提高的空間有限,難以用資本替代勞動;(3)勞動力市場充分競爭,公私部門勞動的工資差距不大。2.內容(1)在私人部門,勞動的相對成本是不斷提高的;(2)私人部門可以用資本替代勞動,技術進步提高了生產率;(3)生產率的提高提高了勞動的邊際產品,從而導致勞動報酬提高,工資提高。(4)私人部門工資提高,導致公共部門工資“水漲船高”,推動了公共部門成本的增加;(5)因此,為維持公共部門產出的不變,就必需增加公共部門支出。如果公私部門產出的比例保持不變,則公共支出將按總產出的一個比例增長,且比例會不斷提高。3.缺陷(1)只考慮了生產技術的變動,忽略了需求和其他供給因素;
(2)公共部門存在資本對勞動的替代,醫院和大學存在生產率的進步。(四)棘輪效應模型1.假設(1)政府偏好多花錢(2)公眾不願多納稅2.內容(1)再當選的目標下,政府對二者的權衡決定了公共支出的均衡水準。(2)非常時期,政府和納稅人的均衡被打破。非常時期促使政府提高支出,納稅人能夠理解和接受。(3)非常時期結束後,公共支出水準不會回落到此前的初始水準。原因:①棘輪效應第一,納稅人習慣了更高的支出,並將其視為正常;第二,非常時期政府舉借的債務此後一定時期要歸還,這要求保持較高的支出水準;第三,非常時期政府作出的承諾,要在此後一定時期內兌現。②審查效應非常時期政府和公眾都發現了社會問題的存在,此前被忽視的需求顯現出來,從而為更高的公共支出提供了進一步的理由。(公共衛生、水利設施、地震預報)棘輪效應理論的預測是:
除非受到明顯的外部事件的干擾,公共支出將會保持相對的穩定。非常事件的出現,會引起公共支出顯著增加,此後,棘輪效應和審查效應共同作用,確保在下一個非常時期帶來之前支出能夠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準上。
(五)政治模型
公共支出的政治模型反映了公共偏好的衝突,即更高公共服務和更低稅收負擔的矛盾。考慮由H個投票人(公共品消費者)組成的經濟體,收入區間為;政府提供公共品,公共品由比例所得稅融資,稅率為t。
收入為的第i個投票人效用為:
根據中位投票人定理,在簡單多數規則下,只有中位投票人偏好的公共品供給方案才會通過。中位投票人確定的政治均衡就是下式的解:(六)預算程式模型
追求預算最大化的官員提出本部門預算草案;政治家根據各個部門的預算要求和總預算約束,將總預算資金在各部門間進行分配。
(七)傑克遜的綜合模型1973年,Jackson運用一個四象限圖給出瞭解釋公共支出增長的綜合分析。可以將前述對公共支出增長的不同解釋整合在一個模型中,通過幾何圖形的分析更為簡明直觀。DD公共品產出公共支出投入時間稅收價格SSAE0●Q0ab0P(N1)P(N2)w1S1S1Bw2●●E1●c●●●defE2●●E3C●F●gQ1Q2Q3●D1D1
公共支出理論
公共支出成本收益分析是評估政府公共支出專案可行性和合意性的技術和方法;是測度居民從公共支出專案中獲得的整體收益和承擔的成本的系統方法。應用範圍:一般用於對使用期限很長的資本支出專案進行評估;基本原則:專案的收益超過成本;少數情況下,公共支出成本收益分析法簡單明瞭;大多數情況下,公共支出的成本收益分析相當複雜。一、成本-收益分析的基本步驟1.確定公共支出專案的主要目標,以及實現目標可能的不同方案;2.確定各個專案的(物理)投入和產出;3.利用影子價格,將物理投入和產出折算成貨幣收益和成本;(1)單位產出的影子價格就是消費者對該產出的邊際支付意願。(2)單位投入的影子價格就是消費者對投入的邊際機會成本。(3)當存在市場價格時,由於外部性的存在,需要根據外部性對投入和產出的市場價格進行調整,從而得到相應的影子價格。(4)當不存在市場價格時,通過間接方法評估影子價格。4.對未來發生的收益和成本進行折現;5.確定專案比較的標準,選擇最合意的專案。(1)淨現值標準。(2)收益成本現值比標準。(3)內部報酬率標準。二、現值分析現值的涵義:①將現在的錢折算成未來值:②將未來的錢折算成現值(折現):③現值計算公式:為什麼要折現:將來獲得的資金與當期獲得的資金不能同等估價,因為未來的資金包括了時間和不確定性因素,而今天的資金是確定的;其他條件相同下,你要獲得一筆錢而等待的時間越長,你現在願意為它支付的錢就越少;通過折現,可以將不同時期不可比的資金額折算成可比的現值。(一)確定單一公共支出專案的可行性1.基本原則:收益成本現值比>1
內部回報率>(採用的)折現率(專案生產率)(專案機會成本)2.淨現值與折現率的關係折現率越低,專案的淨現值越高;專案能否通過淨現值標準,取決於計算過程中折現率的大小。(二)比較多個公共支出專案的合意性三、折現率的確定(一)選擇合意的折現率的重要性
折現率將影響到總公共投資的水準。它還會影響到公私部門投資的組合,以及不同類型專案的組合(長期和短期專案)。最後,折現率的選擇還將影響到不同專案合意性的相對排序。(二)如何選擇合意的折現率要選擇折現率,必需同時考慮:1.社會對時間的偏好。最終影響人們福利的是消費。公共支出專案的實施改變了當期和未來時期的消費水準。因此,折現率的選擇應當反映人們對當期和未來時期消費的意願。2.私人投資的回報率公共支出專案佔用了社會資源,使之不能投入私人部門投資,因此,私人部門投資的回報率就是公共支出的機會成本。100ab10010398e901143.同時考慮邊際投資回報率和時間偏好率,確定理想的折現率必需注意的問題:(1)決策過程涉及多人(2)資本市場不完善,無法反映回報率(3)當考慮未出生一代人的福利時(4)政府對私人投資收益徵稅。四、衡量專案的經濟收益和成本(一)利用邊際支付意願對經濟收益進行測度1.一項公共產出的影子價格是消費這一產出的個體對它的邊際支付意願;2.邊際支付意願是消費者為獲取額外單位的產出而願意放棄的收入或其他物品價值;3.測度邊際支付意願,必需解決如下問題:(1)使消費者顯示邊際支付意願(通常通過投票實現);(2)當消費者邊際支付意願隨產出數量變化時,如何確定產出的收益(通常是根據消費者剩餘確定)。(二)利用邊際機會成本對經濟成本進行測度公共支出專案投入的影子價格由其邊際機會成本確定,一項投入的機會成本是其用於非政府專案時所能獲得的價值。比如被政府雇傭從事橋樑建造的工人,其邊際機會成本是他在私人部門能夠取得的最高工資。(三)不同居民收益和成本的加總1.補償原則所有人的成本和收益賦予相同的權重:1元錢就等於1元錢;2.分配權重賦予不同人不同的權重,一般賦予窮人的權重高於富人。案例:亞利桑那中心工程專案評估CBDEA3.912.9水消費量價格/供水對普通居民的價值18.5433016.872.06五、影子價格的確定
確定影子價格是公共支出成本-收益分析最重要的步驟。所評估的物品或服務不同,採用的方法也不一樣。(1)存在市場價格的物品或服務的影子價格(2)不存在市場價格的物品或服務的影子價格。(一)市場交易物品或服務的影子價格當市場不存在失靈時,市場價格就等於影子價格;因為市場價格既等於消費者的邊際支付意願,又等於生產者的邊際機會成本。當存在市場失靈時(市場扭曲和市場缺失),市場價格不等於影子價格,此時就需要對市場價格進行調整以獲得影子價格。1.調整市場價格扭曲(1)對外部性的調整(2)對壟斷加價的調整2.影子工資的確定對所得稅的調整對失業的調整(二)非市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伦理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黄山学院《报纸采编实战训练》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燕子课件图片教学课件
- 拖鞋黏土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师范学院《西方哲学史》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DB5104-T96-2024农产品监测抽样技术规范+畜禽产品
- 智能智能智能泡茶壶操作技巧分享考核试卷
- 煤炭加工工艺对造纸工业的影响考核试卷
- 玉石的社会历史与文化底蕴考核试卷
- 2023年江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原卷附解析
-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第1课 建筑艺术的美 ▏人美版 (共20张PPT)
- 零星劳务合同模板(精选7篇)
- 检验科报告双签字制度
- 北京市海淀区乡镇地图可编辑PPT行政区划边界高清(北京市)
- 2022-2023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滨江中学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教学课件中班数学《水果列车》课件
- 小学语文五年级读写大赛试卷
- 二年级(上)音乐第四单元 单元分析
-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概论
- 集团公司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暂行办法
- 挡墙施工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