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你的两颗牙齿,揭开了中华大地人类活动的奥秘:那一块块粗糙的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智慧的闪烁;那遗留着的炭屑和烧骨啊,是不是告诉后人,你们是已经征服了火的精灵……”这里的“你们”发现的地点在()A.云南 B.北京 C.陕西 D.山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元谋人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他们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材料中所说的是正是云南的元谋人,A项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2.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到:“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华夏族是多民族融合而成的 B.华夏族是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而形成的C.华夏族就是汉族 D.华夏族交通便利,有很多的文明成就【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华夏民族,非一族形成……诸族错居……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可知,材料说明华夏族是由多民族融合而成的,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得出华夏族是黄帝和炎帝部落联盟而形成的、华夏族就是汉族,且B、C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材料没有涉及华夏族交通便利,有很多的文明成就,排除D项。故选A项。3.2022年9月9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其子查尔斯三世继位。中国历史上开启这种王位由一个家族世代承袭的制度是()A.西周 B.夏朝 C.秦朝 D.商朝【答案】B【解析】【详解】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家威杏MXSJ663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考古发现,可以用于研究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人面鱼纹彩陶盆”可知,这是半坡氏族的居住房屋和遗留文物,C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云南,距今170万年,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北京人生活在远古北京周口店,属于直立人,会使用天然火和打制工具(石器),是原始人群时期的典型代表,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5.文字对历史研究具有重要价值。1921年,胡适提出:“东周以前的历史,是没有一字可以信的。”推翻胡适这一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是()A.山顶洞人遗址的发掘 B.良渚遗址出土精美玉器C.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掘 D.殷墟遗址发现甲骨文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代刻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说明商代已经有文字,D项正确;山顶洞人遗址的发掘,在原始社会时期,还没有文字,排除A项;良渚遗址出土精美玉器,在原始社会时期,还没有文字,排除B项;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发掘,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排除C项。故选D项。6.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被称为百家争鸣。所以答案选B。7.商周时期,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有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和敬畏,象征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等作用。因之青铜器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了“明贵贱,辨等列”的主要器物。这段话描述的是()A.青铜器用途广泛 B.青铜器反映等级界限C.青铜器种类丰富 D.青铜器冶炼技术高超【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周时期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有明贵贱、辨等列的作用。由此可见,当时的青铜礼器可以反映等级界限。B项正确;材料中只涉及青铜礼器,没有体现其他的青铜器类型和用途,更没有青铜器铸造精良等能体现冶炼技术的相关信息,排除ACD项。故选B项。8.“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此观点认为百家争鸣A.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正统思想D.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可知,儒家思想、道家学说、法家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故材料认为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观点是认为百家争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ACD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CD项。故选B项。9.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C.战国时期经济发展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答案】B【解析】【详解】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当时统一趋势不断增强。春秋时期诸侯国众多,随着各国之间的战争,到战国时期主要的诸侯国是战国七雄,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实行统一,建立秦朝。B项正确;春秋时期大国争霸只是说的第一幅地图,排除A项;地图不能反映战国时期经济发展,排除C项;地图不能反映战争不止社会倒退,排除D项。故选B项。10.下列内容中最能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A.兵马俑 B.半坡彩陶 C.青铜面具 D.都江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利用地势和河道,在成都附近的闽江上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该水利工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是体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杰作,故选D;兵马俑、半坡彩陶和青铜面具都属于手工业作品,不能体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排除ABC。1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监察制度在我国有深厚的历史背景,秦始皇为加强对百官的监察,设置了()A.郡守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D项正确;郡守是地方行政长官,排除A项;丞相负责行政,排除B项;太尉负责军事,排除C项。故选D项。12.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上,一些人物的业绩与特定时空构成了永恒瞬间。下列“永恒瞬间”中,与“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这一评价最为符合的是()A.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 B.公元前221年,秦王灭齐C.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 D.公元前141年,汉武帝继位【答案】B【解析】【详解】与“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这一评价最为符合的是公元前221年,秦王灭齐。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B项正确;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与题干中的“吞战国”时间不符,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的“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指的是秦灭六国,秦朝建立,而不是商鞅变法,排除C项;汉武帝继位是在西汉时期与题干历史时期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13.关于秦朝灭亡,贾谊认为“仁义不施”;陆贾认为“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柳宗元则强调“秦之失,在政不在制”。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A.政治制度改革 B.农民起义频发C.统治者不行仁政 D.社会矛盾激化【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仁义不施”“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秦之失,在政不在制”可知,这三者都认为秦的速亡在于统治者不行仁政,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C项正确;AB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项。14.2020年12月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表面展开五星红旗,早在中国古代,就有科学家对天体运行展开探索,其中有一位科学家,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的人,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是()A.顾恺之 B.王羲之 C.司马睿 D.祖冲之【答案】D【解析】【详解】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D项正确;顾恺之是东晋画家,排除A项;王羲之是东晋书法家,排除B项;司马睿是东晋的开国皇帝,排除C项。故选D项。15.“我们一起打疫苗,一起苗苗苗苗苗”,被网友们评为“深圳最有趣的打疫苗标语”。早在东汉末年,一位名医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他是A.扁鹊 B.张仲景 C.孙思邈 D.李时珍【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伤寒杂病论》重点论述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以及如何辨别治疗的方法,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排除;C项是唐朝医药学家,排除;D项是明朝医药学家,排除。故选B。16.2016年3月,考古专家确认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墓主身份为“汉废帝”刘贺。据史书记载,刘贺在当皇帝的27天里做了1127件荒唐事,从而留下了“荒淫迷惑,失帝王礼谊”的罪名。但刘贺墓出土了编钟、琴瑟、大量的竹简和孔子圣贤像等文物,诸多学者据此认为刘贺是知书达理、情趣高雅的人。上述对刘贺的不同评价说明()A.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 B.历史研究需要注重史料互证C.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 D.历史记载可以还原历史真相【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史书记载与学者根据考古发现作出的推断得出的不同结论说明历史研究需要注重史料互证,有助于更加全面了解历史真相,B项正确;不能因为文献史料与考古发现得出的推断不同就得出“文献史料真伪难以辨别”的结论,排除A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通过多种手段,多种证据得出客观的结论,不能因为史书与考古发现有偏差就认定“历史人物评价难有定论”,排除C项;历史记载不属于第一手资料,不能直接还原历史真相,排除D项。故选B项。17.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A.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C.争霸战争激烈,呈分裂态势 D.周天子有力控制地方【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霸、礼崩乐坏,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各诸侯国不断进行争霸战争。B项正确;春秋时期霸主争霸,没有扶助弱小,排除A项;虽然争霸战争激烈,但是统一趋势加强,排除C项;诸侯力量强大而王室衰微,王命不行,周天子无力控制诸侯,排除D项。故选B项。18.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答案】A【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江南经济的开发原因的理解能力,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由于战乱,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大量南迁,不仅为南方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还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北方的生活方式,民族间的关系逐渐融合起来,其中把小麦等的种植方法也带去了南方,这样,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饭外,还有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故选A。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民族融合19.“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酗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一场景出自苏轼的名篇,它描述了()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出自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它描述了孙刘联军与曹操展开的赤壁之战情景,是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C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展开的战略决战,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大胜前秦军,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0.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后期,皇帝即位时大多年幼,以致大权旁落,造成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故图片反映的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项正确;图片信息未涉及诸侯,排除A项;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使得社会动荡不安,排除B项;母后主政皇帝无权仅仅反映了图片的一部分内容,不全面,排除C项。故选D项。2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春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C.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项正确;史前时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排除A项;夏商周时期属于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排除B项;秦汉时期属于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排除C项。故选D项。22.它是帝国时代君主集权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它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里的“第一个盛世”是指A.无为而治 B.文景之治 C.休养生息 D.光武中兴【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个盛世”是指文景之治,西汉建立后,汉高祖等几代统治者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治国思想,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到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也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一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B项正确;“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是文景之治时期统治者的治国思想或政策,排除AC项;光武中兴发生在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23.《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的故事,讲述了关羽被一枝带毒的冷箭射中右臂,神医华佗为他用刀刮骨去毒,旁观的人都面色如土,而关羽仍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而小明同学在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读到“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他发现:华佗死于建安13年(公元208年),而关羽中毒箭则是建安24年(公元219年)。这说明了()A.《三国演义》的内容更生动具体可信 B.历史史实与文学作品存在一定的区别C.《三国演义》的内容都是凭空杜撰的 D.《三国志》的描述单调乏味凭空杜撰【答案】B【解析】【详解】据题干《三国演义》中“刮骨疗伤”故事和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记载的内容不同可知,说明了关羽中箭是在华佗死后,历史事实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区别,文学作品是为了突出关羽的英雄气概,B项正确;《三国演义》是小说,内容不一定可信,排除A项;C项太绝对,排除C项;《三国志》并不是凭空杜撰的,排除D项。故选B项。24.“在我看起来,中国人在古代最重要的创造发明一定不在于那四项(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我认为,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益发明;一个人口最多的民族,中医中药肯定是它的第二发明。”作者重在强调A.中国四大发明比其他发明重要 B.中国古代发明的重要性在于实用C.天文与历法都比不上四大发明 D.中医中药的价值比不上四大发明【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古代中国是农业国家,因此科技发明也主要是为农业服务。材料中“一个精耕细作的农耕文明,天文历法肯定是它的第一发明”说明中国古代的重要发明均与农业经济有关,体现了发明的实用性,B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四大发明比其他重要,排除A项;材料也不是比较天文历法与四大发明,排除C项;材料也不比较中医学与四大发明,排除D项。故选B项。【点睛】25.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石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北魏的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创造出具有新的风格特色的石雕艺术。云冈石窟坐落在今天的山西大同,故C符合题意;都江堰、秦始皇陵兵马俑、长城不带有中外文明交汇融合特征,故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中外文明交汇融合”是解题的关键,窟艺术是随着佛教的传播而发展起来的,北魏的工匠在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创造出具有新的风格特色的石雕艺术。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经济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下列材料涉及不同时期的经济现象,阅读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和穿有鼻环的牛尊(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的主要原因?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自天子不能具钩驷(四匹同样颜色的号拉的车),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三:“京师之钱巨万,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史记》(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西汉前期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怎样的政策?材料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3)举出迁入中原的两个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五:(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与材料五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5)综上所述,你认为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们今天经济发展有何启示?【答案】(1)主要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2)变化:由西汉初年残破荒凉到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政策:休养生息政策。(3)少数民族名称: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任意两个即可)。(4)关系:北方人口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5)启示:保持稳定社会环境;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政府大力扶持等等。【解析】【小问1详解】主要原因:根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使用牛耕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显著提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的大变革。【小问2详解】变化:根据材料二“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困难,国家残破荒凉。根据材料三“京师之钱巨万,腐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因此,西汉前期经济状况经历了由西汉初年的残破荒凉到文景时期的经济发展,国家富足。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统治者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刘邦建立韩朝后,把恢复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作为治国之首要任务,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小问3详解】少数民族名称:根据材料“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徙示意图”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迁入中原,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小问4详解】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末起“汉人流亡南方”对南方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江南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东汉末年以来,许多北方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小问5详解】启示: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引进人才;引进先进技术;政府大力扶持等等。(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27.改革和创新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今年党的二十大也提出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改革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1)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内容?材料二:秦始皇说:“长期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老百姓饱受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凭借祖先的恩赐,如今完成统一。如果天下刚刚安定,又建立诸侯国,就是在制造战乱;再想让国家安定,就太难了。”——摘编自《史记·秦始皇本纪》(2)依据材料二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战乱不断,是因为实行了什么制度?接受这一教训,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材料三:“到武帝,又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解决。——[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武帝接受“主父偃之计”采取了什么措施?此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均不得照抄材料原文)材料四:汉武帝在开发利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傅乐成《中国通史》(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分别是什么措施?材料五: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5)材料五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中的哪一项内容?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答案】(1)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2)分封制;郡县制。(3)实行“推恩令”;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言之有理即可)(4)措施: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5)北魏孝文帝改革;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解析】【小问1详解】内容:根据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可知,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根据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可知,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小问2详解】制度:根据材料“长期以来,天下战乱不断,老百姓饱受苦难,就是因为有诸侯”和结合所学可知,秦始皇认为天下长期战乱不断,是因为实行了分封制;制度:根据所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相关知识可知,秦始皇实行了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小问3详解】措施:根据材料“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颁布推恩令;作用:根据材料“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和结合所学可知,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小问4详解】措施:根据材料“新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并结合汉武帝的经济措施可知,“新货币的发行”指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酒的专利”指设置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小问5详解】历史事件:根据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反映的事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根据材料“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可知,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种的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积极作用:根据所学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关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28.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1)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一诗中提到了“玉门关”。汉朝时曾把“玉门关”以西的地方称作什么?为加强对该地的经营,西汉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下图所示(2)写出材料二中A点代表的城市名称以及B点所代表的国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谁?材料三:丝绸之路开辟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游泳池电动吸污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中国电动三轮车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中国半流体膏状包装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宝宝玩具织布机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放射诊疗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
- 2025年中国当归补血丸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车船行驶记录系统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福建省2024中考道德与法治课前背本第15课时理解权利义务
-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病毒演变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工作规范
- ESD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正确认识民族与宗教的关系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
- 宜黄县二都镇高山饰面用花岗岩开采以及深加工项目环评报告
- 血液科护士的恶性肿瘤护理
- 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讲稿课件
- 土地纠纷调解简单协议书
- 服装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
- 《餐饮渠道开发方案》课件
- 架子工安全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一中师德考核评估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