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QCC品管圈PDCA持续改进案例合集_第1页
儿科QCC品管圈PDCA持续改进案例合集_第2页
儿科QCC品管圈PDCA持续改进案例合集_第3页
儿科QCC品管圈PDCA持续改进案例合集_第4页
儿科QCC品管圈PDCA持续改进案例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科室备用药品管理质量品管圈(QCC)活动成果报告儿内科关爱圈

自己要有所改变世界才会跟着改变

“youmustbethechangeyouwanttoseeintheworld”汇报内容选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圈介绍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与评价效果确认检讨与改进计划制定品管圈圈徽关爱圈寓意:母爱如斯、护士犹如母亲!儿科护士如母亲般,呵护每一位患者。秉承五心:爱心、耐心、细心、关心、责任心。用心工作,以爱呵护,真诚沟通,微笑服务,让孩子茁壮成长。

TZSLYYENK品管圈成员圈名:关爱圈成员人数:11人辅导员:

圈长:

所属单位:

医院儿科病房圈员:

主要工作:儿科病房管理及儿科护理活动期间: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儿内科品管圈岗位职责辅导员了解品管小组对活动的想法及做法教育训练提高活动能力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协助品管小组解决问题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使标准化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圈长带领及激励圈员参加活动统一全体圈员的意志、观念及做法圈活动计划的拟定与执行率先接受品管圈、品管改善手法等教育课程,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汇报活动进度及状况,配合辅导员参与活动发挥领导力及影响力,并具有荣誉心及责任心带领品管圈活动儿内科品管圈岗位职责副圈长协助带领圈员参加活动统一全体圈员的意志、观念及做法圈活动计划的拟定与执行率先接受品管圈、品管改善手法等教育课程,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汇报活动进度及状况,配合辅导员圈长参与活动并具有荣誉心及责任心带领品管圈活动圈员积极参与圈活动积极参与圈活动积极发言,发挥创意积极发言,发挥创意服从群体意见,从事改良活动服从群体意见,从事改良活动接受培训,提升能力接受培训,提升能力培养高度的使命感培养高度的使命感重视每个人潜力的无限

第一阶段主题选定

拟定主题一览1、提高科室备用药品管理质量2、提高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3、提高儿科护士手卫生实行率4、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5、提高儿科护士专科理论知识6、降低错发、漏发口服药的发生率主题评价表

主题

评价项目可

提高科室备用药品管理质量

46

48

42

40

176

1

提高儿科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

38

46

34

28

146

4

提高儿科护士手卫生实行率

36

44

38

38

156

3

降低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

40

30

46

46

162

2

提高儿科护士专科理论知识

36

34

34

42

146

4

降低错发、漏发口服药的发生率

40

38

42

40

125

5

分数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上级政策1不可行年后再说需多数单位配合没听说过3可行明天再说需一个单位配合偶尔告知5高度可行分秒必争能自行解决常常提醒一起动动脑,找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主题选定本期活动主题:提高科室备用药品管理质量对活动前科室备用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对科室备用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并采取有效的巩固措施,通过品管圈活动,使科室备用药品的质量管理有较大的提高。选题理由对医院而言:为提高患者满意度提供条件,更好的将医院管理延伸至科室,有利于医院的不断发展。对科室而言:加强护理团队凝聚力,增强护士药品管理知识和能力,减少药品浪费,便于管理。对病人而言:为患者用药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更进一步为患者提供高效的护理。

第二阶段拟定活动计划

拟定活动计划书

2015年7月2015年8月2015年9月2015年10月2015年11月2015年12月

负责人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4周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成果发表月份周数步骤计划进度实际进度辅导员:应春芬、林芝圈长:王旭

第三阶段现状把握

现状把握—流程图医生开具医嘱,电脑输入所需药物名称、数量、规格等护士将药品放回至备用药柜子护士与药房工作人员双人核对发药数量药房根据电脑信息,配送药品送至护士站护士核对医嘱,核对药品、名称、数量、规格等护士电脑校对医嘱,通知药房发药配药护士根据医嘱,先用备用药为患者进行配药、治疗专人定期对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如有无过期、标签模糊等现状把握—查检表2015年7.27~8.23科室药品存放问题查检表说明:2015年7月27日至2015年8月23日本科室总备用药300支,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率为21%

7.27~8.28.3~8.98.10~8.168.17~8.23合计百分比累计百分比医嘱输入错误

药房发药错误

药液配制错误

未认真清点

医嘱输入错误

药房发药错误

药液配制错误

未认真清点

医嘱输入错误

药房发药错误

药液配制错误

未认真清点

医嘱输入错误

药房发药错误

药液配制错误

未认真清点

药品数量增多6

3

1

1

3

1155%24%药品数量减少10

5

106

33

2

3

4214%91%药品过期

1

1

21%95%药品混放

1

1

1

31%100%合计16

82107

63312

46221%时间

原因频次药品存在问题分布改善前柏拉图

第四阶段设定改善目标

目标设定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

=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21%-(21%×91%×84%)=5%目标设定:在11月30日前,科室备用药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率由21%降低至5%。

第五阶段解析

解析—鱼骨图●人物事相互协作不够自身业务素质不够医嘱核对系统操作不熟练对备用药品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认真仔细、责任心不强对药品注意事项了解不够备用药品存在多规格备用药品数量多工作量大,没有时间核对先用备用药给病人使用后没有及时补上备用药品质量管理存在文员的因素

第六阶段对策拟定

对策拟定问题原因分析对策方案备用药品质量管理1.护士对备用药品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1.加强护士责任心,引起重视,药品质量管理责任到人2.主班接班前认真清点备用药品,班内药品数量有误及时排查2.医嘱核对系统操作不熟练1.要求每位护士数量掌握医嘱核对系统2.如遇医生电脑输入错误,及时纠正3.备用药品数量多、备用药品存在多规格1.适当减少备用药品数量、种类2.对规格药物贴上“多规格”标识,并分开放置对策拟定问题原因分析对策方案

备用药品质量管理4.药房发药错误,护士未发现1.按照药房发药单认真、仔细核对发药数量、规格等2.有误时当面与药房人员进行核对5.护士配药过程中,出现药液配置错误,导致药液浪费1.配药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2.严格三查七对、遵守无菌操作等对策拟定评分表原因分析对策方案评价总分采纳实施时间负责人协助者对策编号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1.护士对备用药品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认识不足1.加强护士责任心,引起重视,药品质量管理责任到人

24

26

40

84√9.23-11.20林芝金丹12.主班接班前认真清点备用药品,班内药品数量有误及时排查

34

36

32

102√9.23-11.20林芝胡丹丹22.医嘱核对系统操作不熟练1.要求每位护士数量掌握医嘱核对系统

34

38

24

96√9.23-11.20林芝金丹22.如遇医生电脑输入错误,及时纠正

30

37

24

91√9.23-11.20周洁金巧23.备用药品数量多、备用药品存在多规格1.适当减少备用药品数量、种类

32

26

28

86√9.23-11.20周洁金巧32.对规格药物贴上“多规格”标识,并分开放置

28

22

40

90√9.23-11.20周洁金巧3对策拟定评分表原因分析对策方案评价总分采纳实施时间负责人协助者对策编号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4.药房发药错误,护士未发现1.按照药房发药单认真、仔细核对发药数量、规格等

3230

3092

√9.23-11.2022.有误时当面与药房人员进行核对

3036

30

96√9.23-11.2025.护士配药过程中,出现药液配置错误,导致药液浪费1.配药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2436

32

92√9.23-11.2042.严格三查七对、遵守无菌操作等

2734

33

94√9.23-11.204改善中柏拉图改善后柏拉图

第八阶段效果确认

效果确认效果改善前改善中改善后频次百分比频次百分比频次百分比药品数量增多1524%1029%325%药品数量减少4328%2263%867%药品过期33%26%00%药品混放45%13%18%效果确认

第九阶段标准化

备用药品质量数量准确处置流程医生开具医嘱,电脑输入医嘱药物名称、规格、数量护士电脑校对医嘱,通知药房发药护士根据医嘱,先用备用药为患者进行配药药房根据电脑信息,配送药品送至护士站护士核对医嘱药物名称、数量、规格专人定期对备用药品进行检查,如有无过期、标签模糊护士将药品根据数量种类摆放护士与药房工作人员双人核对发药数量标准流程类别:流程改善作业名称主办部门:儿内科病区一、目的:提高科室备用药品管理质量二、适用范围:儿内科病房所有工作人员三、说明(流程图)四、附则(一)实施日期: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二)修订依据: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标准流程

第十阶段检讨与改进

无形成果编号评价项目活动前活动后活动成长趋势合计平均合计平均1解决问题能力3023444.41.4

2责任心333.3454.51.2

3沟通协调能力303464.61.6

4自信心252.5363.61.1

5团队精神303474.71.7

6积极性212.1383.81.6

7品管手法181.8323.21.4

8和谐度282.84041.2

总结提供充分的专科指引精细化管理品管圈人人都是质量责任人按专业标准培训护士

谢谢聆听!项目部门:普通儿科

汇报人:XX

运行时间:2019年2月—2019年5月科室简介XX市人民医院儿科是XX市成立最早,技术较全面的儿童专科,它包含普通儿科、新生儿科、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四个区域。环境方面:病区目前拥有50张病床,病区环境优美,走廊墙壁粉刷了各种卡通图案,给患儿营

造了一个和谐、温馨的环境。儿科病区 病区走廊 儿科门诊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科室简介Ø

人员配备:现有医护人员27人。医生16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6人,住院医师4人;护士11名,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6人,护士2人。获得海南省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的医师4名。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科室简介Ø

设备配备:德尔格呼吸机、斯蒂芬小儿CPAP持续正压通气系统、振动排痰仪、韩国设备“SPUS型

超声波骨密度仪”、中心供氧、除颤仪、心电监护仪、输液泵、儿童急救气囊、喉镜,很大程度保障危重病人及时救治。呼吸机CPAP仪持续正压通气仪振动排痰仪骨密度仪心电监护仪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科室简介Ø

服务能力:Ø

1.我科每年门急诊人数约35846人次

Ø

2.出院患儿约2500人次Ø

3.平均住院日为4天。Ø

5.各医师们能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疾病,如小儿肺炎、儿童哮喘、胃肠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手足口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Ø

6.能开展的业务技术有小儿气管插管术、常频通气技术、无创通气技术、除颤术、腰椎穿刺及胸腔穿刺术等技术,大大提升我们对急危重病人抢救水平。Ø

科室发展规划:科室计划完善儿童PICU病区,儿童保健门诊,儿童哮喘门诊的建设。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汇报内容

CONTENTSP 计划阶段DCA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同舟共济,真抓实干P

同舟共济,真抓实干计划阶段选题背景血气分析是支气管肺炎临床路径管理诊断

中必查检验项目之一,自规范临床路径管

理后,动脉血气标本采集例数明显增多。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动脉采血成功率低,重复穿刺频次高,经统计2019年1月份有78人次采集动脉血,成功采集53人次,动脉采血成功率仅68%。同舟共济,真抓实干选题依据u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是指导治疗的重要检验指标,特别是在抢救患者时,要求采血速度要

快,准确率高,从而判断病人氧合及酸碱平衡情况,为诊断、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而常

用动脉有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u

股动脉采血对于肥胖、哮喘、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不能平卧的患者,有一定的困难。而桡

动脉位置表浅,肥胖患者也容易触及,不受体位和操作地点限制,单人即可操作。因此将

提高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纳入本次改善主题。参考文献:[1]

陈华秋.桡动脉采血穿刺方法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1(8):1343-1344.

[2]李彬彬.提高儿科桡动脉采血成功率的品管圈实践。中国卫生产业,2013年第33期[3]

彭林敏

查夏琴.不同采血方法对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年第11期[4]

提高新生儿桡动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穿刺技巧探究.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年第17期同舟共济,真抓实干项目定义参考文献:(1)张晓霞,曲丽娟,张东玲,桡动脉穿刺术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12-113同舟共济,真抓实干主题提高桡动脉采血成功率名词定义桡动脉采血术系在桡动脉上用穿刺针穿刺以抽取动脉血用以化验的一种临床技术。(1)计算公式采血成功率=(A/B)×100%评判标准一针抽到动脉血1ml说明A:桡动脉采血成功人数B:桡动脉采血总人数CQI小组成立制表人:陈涵艺制表时间:2019.2.2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姓名职责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学历分工监督员3719主管护师大专监督管理活动组长329主管护师本科制定计划、组织培训组员3010护师大专整理数据,统计、分析组员308护师本科制作各类表格组员286护师大专记录、收集数据组员299护师大专整理数据,统计、分析活动计划黑虚线代表计划红实线代表实施制表人:XX制表时间:2019.2.5同舟共济,真抓实干项目日期2019年2月2019年3月2019年4月2019年5月负责人方法1周2周3周4周1周2周3周

4周1周

2周

3周4周5周1周2周3周4周主题选定

P30%

全员脑力风暴

活动计划表

为了数据的准确性,

甘特图

现况把握

提前收集数据

查检表

目标设定

柱状图

解析

D40%

鱼骨图

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

C20%

A10%5W1HPDCA查检表

标准化

标准流程

检讨与改进

推移图

成功发表

--

为了收集足够的样本量,延迟一周现状调查2019.2.1日-2.28日运用查检表进行数据调查,经统计桡动脉采血80人次,成功55人次。现况值为:68.75%同舟共济,真抓实干项目人数调查穿刺总人数80人成功人数55人成功率68.75%设定目标值桡动脉采血成功率100.00% 95%经查阅相关文献,设定桡动脉采血成功率为95%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0.00%68.75%现况值目标值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原因分析家属护士患儿 家属物 护士 护士患儿躁动不配合肥胖测不到脉搏疾病因素循环不良不会固定期望值高缺乏相关知识缺乏沟通实际操作少

技巧缺乏自信心压力大

骂不敢穿刺怕失败家属责学习力差缺乏操作技巧低年资解剖位置不清楚桡动病房嘈杂患儿哭闹脱水

血液粘稠陪人多病房人多环境缺乏培训材料

采血针不符合护士习惯采血针不合适材料未找到合适的穿刺方法缺乏实际经验积累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方法未系统培训缺乏专业培训人员未找到有效的培训方法领导不重视,

未深入研究制图人:XX2019.3.3脉采血失败的原因同舟共济,真抓实干要因选定注:圈员按照1分不重要,3分一般重要,5分非常重要进行评分,一共6名圈员参与打分,最高总分30分,制图人:XX2019.3.5依据二八法则,取排列前6名的原因作为要因。同舟共济,真抓实干要因选定Ø

针对以上要因再次进行现场验证,于2019年3月5日至3月18日,共调查78人次。Ø

依据二八法则,取排列前6名的原因作为要因,即:1、测不到脉搏2、未系统培训3、解剖位置不清楚4、缺乏实际经验5、采血针不合适6、缺乏专业人员指导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真因验证Ø

将查检表进行汇总并绘制柏拉图,按二八法则得出缺乏专业人员指导、未系统培训为真因。制图人;XX2019.4.12同舟共济,真抓实干真因验证汇总表项目数量百分比累计百分比未系统培训3337.93%37.93%缺乏专业人员指导3337.93%75.86%测不到脉搏910.34%86.21%解剖位置不清楚66.90%93.10%缺乏实际经验33.45%96.55%采血针不合适33.45%100.00%合计87100%--对策拟定制表人XX

2019.4.13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提高桡动脉采血成功率对策拟定whatwhyhowwhenwhowhere方法因素缺乏专业人员指导1.挑选2名技术娴熟的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包括桡动脉解剖的特点、评估要点、不同血管的定位方法、不同体质患儿的进针角度等。3.19-3.26XX儿科病房2对2名老师进行考核并实践操作记录桡动脉采血成功情况,总结操作技巧制订《儿科桡动脉采血操作技术》3.27-4.3XX儿科病房护士因素未系统培训1.全员培训,一对一指导现场考核成功后,方可独立操作4.3-4.15儿科病房2.制定培训计划,将桡动脉采血操作技术纳入岗前培训及层级培训。4.5-4.12儿科病房D

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实施阶段对策实施真因一:缺乏专业人员指导

对策实施1:u

挑选2名高年资且技术娴熟的护士担当动脉采血操作专业指导老师,由护士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有桡动脉解剖的特点、评估要点、不同血管的定位方法、不同体质患儿的进针角度等。桡动脉解剖的特点Allen试验评估桡动脉定位方法进针角度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对策实施2:对2位专业指导老师进行考核,并记录2位老师桡动脉采血实践情况,于3月27

日至4月3日,经数据统计,一位老师总共采血15例,另一位老师总共采血13例,成功率均

为100%。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③根据患儿情况采用定位法1)可触及动脉的患儿:“一字定位法”,即操作者左手握住患者

掌部,使患者掌面朝上并尽量背曲;右手示指指腹触摸桡动脉在搏

动最明显处的皮肤中央沿血管走向压“一”字形指甲印作为定位标

记,而“一”字形标记的下端与皮肤呈斜角刺入桡动脉。2)未能触及动脉的患儿:“十字定位法”:从桡骨茎突到前臂内侧中线(

可见一浅沟,为第二腕横纹)

作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即成

“十”字,于“十”字交叉点往掌根部即第一腕横纹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之间作为进针点。标记点下端为穿刺点“十”字交叉点为穿刺点(1)蓝西萍.强化质量改进对提高儿科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效果[J].当代护士,2016,3(3):172-173.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④根据不同体质患儿,如体重正常、肥胖或消瘦等采取不同的进针角度Ø

偏瘦患儿进针角度约10°~

15°

Ø

体重正常者约15°~

20°Ø

肥胖患者进针角度宜适度加大约

20°~

30°10°~

15° 15°~

20° 20°~

30°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u

⑤并绘制动脉采血操作流程1.解释操作目的及方法;并评估患儿配合程度、穿刺部位皮肤及动脉搏动情况。2.用物准备:安尔碘、棉签、动脉血气针、一次性头皮针、一次性无菌手套、无无菌治疗巾、条形码标签3.操作:核对病人身份、贴检验单条形码、选择

定位方法4.铺治疗巾、先去除水笔印记再皮肤消毒2遍8.观察病情及注射部位情况,整理用物及床单位、洗手7.注明吸氧浓度及体温,再次核对,按要求记录采集时间并送检6.采血成功后指导家属正确按压5-10min5.对准定位,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位进针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真因二:未系统培训对策实施1:专业指导老师对全员进行桡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培训,与家属做好沟通,实际

案例操作,现场一对一指导。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对策实施对策实施2:予现场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于4月7日至4月15日,9名护士考核平均分91.9分,共采血36例,成功例数35例,成功率97.2%。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桡动脉采血操作技术考核汇总表姓名考核分数采集例数成功例数

成功率9244100%9444100%9244100%9244100%9244100%9144100%9044100%9444100%904375%合计91.89363597.2%对策实施对策实施3:制定培训计划,将桡动脉采血操作技术纳入岗前培训及层级培训,并制订考

核标准考核。同舟共济,真抓实干C

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检查阶段检查阶段Ø

改善后,2019.4.20—5.20桡动脉采血共92人次,成功88人次,成功率95.65%。改善前后对比图95%95.65%100.00%

90.00%80.00%

70.00%

60.00%68.75%50.00%

40.00%目标达成!30.00%

20.00%

10.00%0.00%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后改善前

目标值

改善后制图人:

2019.5.20同舟共济,真抓实干A

同舟共济,真抓实干处理阶段标

化桡动脉采血操作技术 层级培训计划 新入职培训计划桡动脉采血操作考核标准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持续改进2019年桡动脉采血成功率2020年桡动脉采血成功率96.50%96.20%97.50%97.00%97.00%96.81%96.00%95.70%96.50% 96.20%95.50%95.13%95.00%95.20%96.00%95.80%96.52%95.00%95.50%95.13%95.30%95.20%95.10%95.00%94.50%94.00%94.50%

94.00%94.11%95.10%95.10%94.11%93.50%94.00%93.50%93.00%93.00% 92.50%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11月份

12月份 1月份

2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6月份

7月份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11月份12月份制图人:伍小姝2021.1.20同舟共济,真抓实干感谢聆听同舟共济,真抓实干QCC项目成果汇报减少输液外渗

提高护理质量市中心医院小儿内二科

QCC成果汇报改善主题:减少输液外渗,提高护理质量活动单位:市中心医院儿内二科活动期间:2012年5月~2012年8月汇报内容选题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圈介绍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实施与评价效果确认检讨与改进活动心得计划制定(二)圈名的意义

LBB圈

LBB,是“lovebaby”的缩写,标致着本品管圈所在的科室—儿科。爱护儿童,减少患儿痛苦,保证患儿安全是我们的宗旨,看到LBB就会充满爱心,我们用心为患儿创造一个安全的诊疗环境。(三)圈徽的意义

圈徽的意义:大手代表护士,小手代表患儿,大手和小手牵在一起构成了爱心,心型表示我们用真心、爱心、耐心、细心来真诚的对待每一位患儿。(四)圈活动特点圈员选拔:发扬民主,自愿报名圈徽设计:美丽大方,言简意赅品管过程:愉悦、团结、真实二、选题

围绕静脉输液安全讨论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共10人参与讨论、选题、投票,5分最高,3分普通,1分最低,第一为本次活动主题。主题题目上级关心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总分选定医嘱错误36323436138穿刺不成功32303034126输液外渗36363236140*输液器脱落30363034130输液反应32303034126输液故障36343034134(一)选题过程(二)本期活动主题

通过投票选举,本期活动主题定为:减少输液外渗,提高护理质量对患者而言:减少输液外渗,实现输液安全,顺利完善诊疗过程,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选题理由对院方而言:保证输液安全,减少输液外渗,必将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从而提升医院整体品牌形象。对同仁而言: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工作差错产生,减少护患纠纷,增加团队凝聚力,增强相互协作能力。三、计划制定

月份周期步骤5月份6月份7月份8月份1234123412341234课程介绍选出小组成员选出圈名圈徽选题计划制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改进资料整理及发表四、现状把握静脉输液外渗是儿科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新生儿因疾病因素致皮肤苍白、黄染或青紫等,全身有胎脂覆盖,可见的血管很少,穿刺难度大,固定后易脱落;给药时间长,药物酸碱度及渗透压的影响,易发生输液外渗。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皮下脂肪厚,且家长都很紧张,无形中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压力,给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

输液外渗案例(一)数据收集及结果分析不良项目不良数不良比率累计不良比率患儿与家长合作性欠缺1142%42%应用刺激性药物515%58%小儿解剖因素419%77%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28%85%拔针按压方法不当14%88%穿刺技术有待提高14%92%巡视不及时14%96%因输液材质因素14%100%合计26

100%

(二)改善前的柏拉图(三)结论患儿与家长合作性欠缺应用刺激性药物小儿解剖因素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拔针按压方法不当穿刺技术有待提高巡视不及时因输液材质因素输液外渗不良现象

根据80/20法则得出,主要的原因患儿与家长合作性欠缺,应用刺激性药物,小儿解剖因素,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拔针按压方法不当(占88%)因此本圈重点将改善上述五项主要原因。五、目标设定现况值:26/878≈3%目标值:1%设定理由:输液外渗给患儿带来痛苦,严重输液外渗更会引起不良后果,为儿科护理工作中应杜绝的问题,考虑到难度较大,我们暂将目标值设为1%。六、要因分析

人穿刺技术有待提高护士

新人合作性欠缺患儿与家长知识缺乏

事穿刺部位固定

不稳固

方法不当巡视不及时输液过程护理不当家属意识欠缺

输液结束处理不当按压方法不当留置针封管不当

输液外渗

地(环境)操作台设计不合理环境嘈杂灯光暗

时夜班连班工作量大人员少

物药物因素刺激性药物酸碱性药物

扩血管药物

材料留置针质量不合格血管因素小儿解剖因素反复穿刺的血管注:绿色字代表大要因;蓝色字代表中要因;红色字代表小要因;红色加粗部分为选出的重点要因。七、对策拟定

全体圈员依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项目进行对策选定,运用评价方式,以80/20定律共选出了七个对策。详见“实施与评价”八、对策实施与评价

(一)

对策一对策名称制作输液告知书,加强健康教育。主要原因患儿与家长合作性欠缺,患儿哭闹、好动;家属对护士不信任,对留置针使用知识缺乏,对输液过程中患儿的照顾知识欠缺改善前:患儿与家长合作所性欠缺对策内容:1、提高留置针使用率2、品管圈圈员输液时应做好健康教育,取得家长理解与合作。

对策实施:

负责人:

实施时间:2012年8月

实施地点:小儿内二科病房

对策处置:

经过实施确认,以上措施可行,并将考核

结果每月进行汇总并总结。

对策效果确认:

由原来的11例下降到现在的2例。PDAC八、实施与评价

(二)对策二对策名称应用刺激性药物时的对策主要原因刺激性、高渗性药物持续输入时易引起外渗,严重外渗时可以造成局部皮肤坏死等严重后果。改善前:多巴胺、高渗糖等药物连续24小时一条静脉通路输入。对策内容:1、建立2条静脉通路,每2~3小时更换一次输液部位2、甘露醇静推时局部热敷提高药物温度3、早产儿头皮静脉表浅、细小,可提高环境温度,为穿刺部位保暖。对策实施:负责人:实施时间:2012年8月实施地点:NICU

对策处置:经过实施确认,以上措施可行,并将考核结果每月进行汇总并总结;对于引起严重外渗的当班护士给予严惩,具体惩罚措施商议中。对策效果确认:由原来的5例下降到现在的1例。PDAC八、实施与评价

(三)对策三对策名称正确选择血管主要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水肿患儿四肢输液时易引起反向心性的输液外渗。改善前:早产儿、低体重儿、水肿患儿四肢输液时易引起反向心性的输液外渗。对策内容:1、四肢水肿患儿应避免四肢穿刺2、循环不良的患儿适当抬高输液侧肢体3、敷贴要松紧适宜对策实施:负责人:实施时间:2012年8月实施地点:小儿内二科病房

对策处置:经过实施确认,以上措施可行,并将考核结果每月进行汇总并总结。对策效果确认:由原来的4例下降到现在的1例。PDAC八、实施与评价(四)对策四对

策名

称规范固定方法主

要原

因患儿输液过程中好动、哭闹引起的出汗等,如固定不当易引起外渗改善前:患儿输液过程中好动、哭闹引起的出汗等,如固定不当易引起外渗对策内容:1、规范固定方法2、使用头套和弹力绷带辅助固定。对策实施:负责人:实施时间:2012年8月实施地点:小儿内二科病房

对策处置:经过实施确认,以上措施可行,并将考核结果每月进行汇总并总结。对于不使用头套、弹力绷带引起的外渗对穿刺护士进行惩罚,具体措施待定。对策效果确认:由原来的2例下降到现在的1例。PDAC八、实施与评价(五)对策五对策名称规范拔针按压方法主要原因按压不规范,造成血液外渗改善前:患儿或家属不能正确按压对策内容:规范按压标准,介绍新的按压方法。对策实施:正确指导患儿或家属按压方法负责人:实施时间:2012年8月实施地点:小儿内二科病房

对策处置:经过实施确认,以上措施可行,并将考核结果每月进行汇总并总结。对策效果确认:由原来的1例下降到现在的0例。PDAC八、实施与评价(六)对策六对策名称提高穿刺技术主要原因穿刺技术有待提高,穿刺不成功引起外渗改善前:穿刺技术有待提高,穿刺不成功引起外渗。对策内容:加强穿刺技术练习对策实施:选出穿刺标兵,传授穿刺经验负责人:实施时间:2012年8月实施地点:小儿内二科病房

对策处置:经过实施确认,以上措施可行,并将考核结果每月进行汇总并总结。对策效果确认:由原来的1例下降到现在的0例。PDAC八、实施与评价(七)对策七对策名称加强巡视,增强责任心主要原因留置针留置时间长,护士巡视不及时,发生外渗不能及时发现改善前:留置针时间长的患儿未给予特殊关注。对策内容:留置针时间长的患儿给予特殊关注,护士多巡视对策实施:留置针时间长或输液时发现有阻力的患儿床头悬挂提示牌,选出巡视标兵。负责人:实施时间:2012年8月实施地点:小儿内二科病房

对策处置:经过实施确认,以上措施可行,并将考核结果每月进行汇总并总结。对策效果确认:由原来的1例下降到现在的0例。PDAC九、效果确认(一)有形成果

1、改善前后数据项目改善前改善后备注调查日期2012年7月份2012年8月份数据资料26例5例资料来源输液外渗调查表附:改善后输液外渗统计表(8月份)不良项目不良数不良比率累计不良比率患儿与家长合作性欠缺240%40%应用刺激性药物120%60%小儿解剖因素120%80%穿刺部位固定方法不当120%100%拔针按压方法不当00%100%穿刺技术有待提高00%100%巡视不及时00%100%因输液材质因素00%100%合计52、改善后的柏拉图3、目标达标率设定的目标为1%实际达标为5/866≈0.58%达标率为100%(二)无形成果项目改善前改善后活动成长总分

平均

总分平均QCC手法运用605826.81.8穿刺技术96810891.0重视输液外渗968120102.0品管圈活动普遍被大家认可6051008.33.3圈员同心协力,感情融洽625.2988.23.0由学习中获得成就感6051048.73.7注:由圈员12人评分,每项每人最高10分,最低1分,总分为60分(二)无形成果系列1:活动前系列2:活动后十、检讨与改进活动项目优点缺点或改进方向选

能把握重点问题选题时要与当前工作重点及存在

护理问题相结合。计划制定活动计划清晰明确有时未能按时执行现状把握大多数圈员能够自觉收集资料少数圈员缺乏主动性目标设定设定的目标与工作要求达到的目标相一致应再接再厉达到更高目标活动项目优点缺点或今后努力方向要因分析通过鱼骨图的方式发现问题,解析重点问题不断加强品管工具的学习及运用对策拟定制定对策简单有效,可行某些对策因时间紧迫未能很好的施行实施与评价圈员认真执行,并带动圈外工作人员认真参与某些对策结果不理想,还需继续努力效果确认有数据显示,设定目标完成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不断改进第一次开展QCC活动,大家的经验和知识少之又少,这次活动能够顺利的完成,离不开大家的努力,这次活动中大家积极去读书,上网查资料,学习,认真执行每一个环节,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了我们的凝聚力。通过这次活动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认识,为以后QCC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得感想通过这次活动,很大幅度地降低了患儿输液外渗的发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患纠纷,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心得感想汇报完毕,敬请指正谢谢大家!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汇报人:儿内科高灵红名词解释手卫生: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其中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在外科手术前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常居菌的过程。依从性也称顺从性、顺应性,指医务人员按规定进行洗手。医务人员洗手、手消毒的总称。内容一、关爱圈简介(一)成立品管圈小组(二)制定圈成员职责(三)设定圈名及圈徽二、关爱圈活动过程P—D—C—A

、刘美蓉

一、关爱圈简介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缩写QCC)

关爱圈:

自己要有所改变,世界才会跟着改变

“youmustbethechangeyouwanttoseeintheworld”品管圈圈徽关爱圈寓意:母爱如斯、护士犹如母亲!儿科护士如母亲般,呵护每一位患者。秉承五心:爱心、耐心、细心、关心、责任心。用心工作,以爱呵护,真诚沟通,微笑服务,让孩子茁壮成长。TZSLYYENK

制定圈成员职责辅导员了解品管小组对活动的想法及做法教育训练提高活动能力帮助活动主题的选定协助品管小组解决问题教导正确品管手法的使用时机及技巧公正评价活动过程并促使标准化辅导活动推行的持续性圈长带领及激励圈员参加活动统一全体圈员的意志、观念及做法圈活动计划的拟定与执行率先接受品管圈、品管改善手法等教育课程,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汇报活动进度及状况,配合辅导员参与活动发挥领导力及影响力,并具有荣誉心及责任心带领品管圈活动圈员了解品管圈的精神、意义和做法积极参加圈会,踊跃发言,发挥创意,认真执行分派到的各项工作服从群体意见,从事圈内活动接受培训,提升能力,培养高度的使命感重视个人潜力的无限性工作时,遵守作业标准书,并督促其他工作人员发现标准不妥或认为有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一定向圈长或辅导员反映与其他圈员情感交流,互相合作二、关爱圈活动过程

(一)计划

1.主题选定

2016.07.16——2016.07.171.主题选定H:\QCC\1、主题选定\QCC主题选定多重投票法.docH:\QCC\1、主题选定\QCC主题选定排序法.docH:\QCC\1、主题选定\QCC主题迫切性评价表.docH:\QCC\1、主题选定\QCC主题可行性评价表.docH:\QCC\1、主题选定\QCC主题圈能力评价表.docH:\QCC\1、主题选定\QCC主题评价表汇总.doc1.主题选定(一)选题过程:主题评价题目上级政策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总分顺序选定如何减少药物外渗38463234361863

如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38384444442081

如何落实查对制度38443436401922

如何做好病人的催费30282626181284

评价说明分数/人数上级政策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1没听说过次重要不可行次迫切需多部门配合3偶尔告之重要较可行迫切需一个部门配合5常常提醒很重要可行很迫切自行能解决主题选定过程选题理由对患者而言加强并规范洗手,可以减少患者感染的机率,从而保护患者对病区而言避免交叉感染对护士而言保护自身,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对医院而言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

(一)计划2.活动计划拟定2016.08.01——2016.08.10计划书(甘特图)

小组会议主题一览表日期阶段主题2016-7--16主题选定主题:提高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总分第一确定主题2016-8-1计划拟定按照主题活动拟定相应的计划,附甘特图。阶段性完成计划对应的督促人员。2016-8-16现况把握1.对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现况进行分析,附流程图。2.确定主要从哪方面进行整改。2016-9-1目标设定科室人员洗手依从性:22.5%。目标设定:50.2%:2016-9-16解析提高科室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要因分析,附鱼骨图。2016-10-10对策拟定提高科室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策拟定2016-10-16对策实施与检讨护士长及品管圈成员监督全科室护士对拟定的对策进行实施反馈2016-10-22效果确认科室护士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确认与改善前、改善后进行比较2016-11-8标准化按照流程确认标准作业2016-12-1检讨改进通过对科室护士在科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检讨

(一)计划

3.现状把握2016.08.16——2016.09.01现状把握需要进行手卫生的操作洗手依从率现场考试得分接触患者前11%22.5%平均76.2分无菌操作前26%接触患者后12%接触体液后21%接触患者环境后23%时间医生护士月.周调查人次执行未执行依从性%调查人次执行未执行依从性%7.43062420%30102033.3%8.1352335.7%2581732%8.21541128.5%45103522.2%8.3251244%352336%8.42021810%40142635%合计1251511012%1754413125.2%要因统计300(总人次)-300×22.5%(依从率)=244(未执行人数)查检周时间月.周项目合计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认为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抢救时来不及洗手未设立奖惩制度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17.4121763304128.1161392214338.2292583016648.31317120004258.43215012252合计1028735974244每周期平均次数20.417.471.81.40.848.8累计百分比41.8%77.5%91.8%95.5%98.3%100%改善前圈能力调查编号评价项目活动前合计平均1解决问题能力232.62责任感293.23沟通能力242.74愉悦感202.25凝聚力222.46积极性232.67品管手法151.78和谐程度232.6改善前圈能力

(一)计划4.目标设定2016.09.01——2016.09.16目标设定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x改善重点x圈能力)

=22.5%+(1-22.5%)*75.01%*81.82%=50.2%提高55.2%

(一)计划5.解析2016.09.17——2016.09.30

要因分析:冰山图

未设立奖惩制度

抢救时来不及洗手

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认为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手

治标问题过渡问题治本问题

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

(一)计划6.对策拟定2016.10.01—2016.10.21对策拟定评价方式:优5分,可3分,差1分;共人参加评分,总分105分,根据80/20法则,98分以上为施行对策,共选定5个对策。问题点主要因素对策措施评价总分采纳提议人负责人执行时间对策编号地点经济性可行性圈能力人诊疗前觉得手是干净的可以不洗加大督导力度33182677提示标语35352999★10.16—10.21㈠儿科设立奖惩制度34221359认为戴手套可以代替洗手学习洗手指征31293393在职培训343531100★10.16—10.21㈡儿科接触同一患者污染到清洁部位认为是同一人没必要洗手床旁增设洗手设施29353498㈢儿科设立奖惩制度32343399★10.16—10.21设质控人员专职检查29332890洗手液造成皮肤粗糙更换洗手液牌子22191859提供护手霜20212970法未设立奖惩制度每周公布检查结果353334102★10.16—10.21㈣儿科实施质控记分24252675工作因素抢救时来不及洗手增人数减少工作量12111033加强监督353233100★10.16—10.21㈤儿科工作人员互相提醒35342190

(二)实施7.对策实施与检讨2016.10.16——2016.10.30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致9名新生儿发病,其中8名死亡。通报:感染控制工作薄弱,诸多环节存在隐患……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在一次次感染暴发的反思中认识手卫生医疗环境中的污染无处无时不在所有的医疗护理服务均离不开手的服务手的污染随时随地发生不卫生的手可能是“罪恶”之手手卫生不良的双重伤害——害人害己试问:我们能不保持“纯净”的双手吗?

实例2

用带手套来取代洗手这些实例你会觉得很熟悉手套是无菌的,所以摘除手套后不用洗手!

事实上,如果医护人员能仔细清洗双手,理论上没有绝对必要用手套因大部分的医护人员洗手都不是执行得很彻底,为预防手部的致病菌散播而带手套。

虽然手套有提供屏障之效,但并不能保证绝对没有穿透性。手套在隔绝细菌与病毒上的功能有限手套带给护理人员一种安全感的假象:

戴手套时间过长,手套内的双手温湿,更有利于细菌的滋长,且致病菌可能会经由手套缝隙或在脱手套时污染双手手易被细菌污染某位护士的手印

培养24小时后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每进行一个操作,可能增加100-1000个细菌操作前评估1.接触患者前,从污染部转移到清洁部2.穿脱隔离衣前3.无菌操作前,处理药物、配餐前洗手操作操作后评估1.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及黏膜后2.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3.穿脱隔离衣后、摘手套后.洗手完成未洗手.洗手不合格未洗手、洗手不合格洗手流程图七步洗手法

(三)确认

8.效果确认

2016.10.22——2016.11.6效果确认目标达成率目标达标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100%=【40.2%-22.5%)/(50.2%-22.5%)】*100%=63.89%进步率进步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改善前数据]*100%=【(40.2%-22.5%)/22.5%】*100%=78.66%有形成果:改善前后柏拉图对比改善前柏拉图改善后柏拉图

无形成果编号评价项目活动前活动后活动成长正/负向合计平均合计平均1解决问题能力232.6384.21.6↑2责任感293.2444.91.7↑3沟通能力242.7374.11.4↑4愉悦感202.2424.72.5↑5凝聚力222.4384.21.8↑6积极性232.6394.31.7↑7品管手法151.73642.3↑8和谐程度232.6414.62↑注:由圈员9人评分,每项最高5分,最低1分,总分45分。

活动前后雷达图

(三)确认

9.标准化

2016.11.8——2016.11.22标准化: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一)、定义洗手即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二)、设施1.流动水。2.非手接触式水龙头开关。3.清洁剂:含护肤成分和使用一次性包装。4.配备一次性干手纸。标准化: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三)、方法1.打湿:流动水打湿双手2.涂抹:足量皂液涂抹双手皮肤3.揉搓:揉搓双手至少15s,第一步: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第三步: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五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六步:将五个手指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第七步: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4.冲洗:流动水彻底冲洗双手5.干燥:一次性干手纸干燥双手6.关水:手接触式水龙头用一次性干手纸关闭水龙头。标准化: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一)、定义卫生手消毒即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二)、设施1.速干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2.速干手消毒剂宜含护肤成分,无异味、无刺激性,医务人员应有良好的接受性。3.速干手消毒剂宜使用一次性包装。(三)、方法1.取液:取足量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2.涂抹:涂抹双手,确保完全覆盖所有皮肤。3.揉搓:揉搓双手直至彻底干燥。具体揉搓方法与洗手的具体揉搓步骤相同。无形成果对患者而言: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可有效地预防感染,促进患者的康复。对同仁而言:从最基本的洗手做起,简单可行并可以有效地预防院内感染。对院方而言: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天数,预防院内感染,更大地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同时也隐性地增加经济效益。(四)处置

10.检讨与改进

2016.11.22——2016.2.16活动项目优点缺点或今后努力方向主题选定紧贴临床,从目前存在的问题中抓住重点从改善主题更深层次的把握医学工作的宗旨——“一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活动计划拟定详细、明确、科实施性强、及时把拟定任务计划能力运用到实践中现状把握客观、准确、认真查检继续加强所有工作人员手卫生管理目标设定设定目标与科室持续质量改进一致发挥圈员能力,挑战更高目标解析善用QCC各种手法详尽地进行分析头脑风暴与临床实际更好的结合对策拟定周密、可实施对策多对其他拟定可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