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测试(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综合测试(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综合测试(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综合测试(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综合测试(二)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测试二

1.[2023长春外国语学校段考]殷商时期,统治者崇拜鬼神,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西周统治者则认为天命不是固定不变的,上天并不永远保佑某一个王朝的统治,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上天的佑护。这一变化(

)A.反映了等级秩序崩溃

B.体现了治国思想进步C.确立了宗法分封制度

D.开启了民主主义先河单项选择题答案1.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西周时期治国思想的进步。根据材料“认为鬼神可以主宰世间一切”“只有怀保小民,才能得到上天的佑护”等可知,与商朝相比,西周更加注重对百姓民生的关注,这体现了治国思想的进步,故选B项。商和西周时期,等级秩序森严,排除A项;材料并未体现宗法分封制度,排除C项;材料中的变化体现了西周时期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不能等同于民主主义,排除D项。2.[2023苏州中学高一期末]春秋初期的战争情况是“结日定地,各居一面,鸣鼓而战,不相诈”;春秋末年的《孙子兵法》确立“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合为变”的战争基本原则;战国时孙膑提出“必攻不守”,持久战和歼灭战思想逐步萌芽并发展。这些转变反映了(

)A.兼并战争初露端倪 B.中央集权受到挑战C.礼乐制度走向崩溃 D.宗法制度开始解体单项选择题答案2.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的崩溃。根据材料“鸣鼓而战,不相诈”“兵以诈立,以利动”“必攻不守”可知,春秋初期的战争注重仪式和诚信,而春秋末年的战争主要以谋略来取得成功,以利益作为行动的目的;到战国时期的孙膑主张必须要进攻敌人无法防守的地方。这些转变反映了礼乐制度走向崩溃,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礼乐制度在军事战争中的消失,未涉及战争的性质,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制度在秦朝才正式建立,排除B项;材料中军事思想的转变与宗法制度无关,排除D项。3.[2023北京四中高一期中]史学家钱穆指出:“两汉人才皆从地方自治出。而地方自治则注重学校教育与乡邑清议,宜乎两汉吏治之美,冠绝后世。而汉代国力之隆,治化之蒸,亦皆本于此矣。”该论述意在(

)A.肯定世卿世禄制度的政治影响

B.强调察举制对两汉兴盛的时代价值C.描述九品中正制度的历史意义

D.突出科举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单项选择题答案3.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汉代的察举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根据材料“两汉人才皆从地方自治出……亦皆本于此矣”可知,两汉察举制从地方选拔优秀人才,有效充实和加强了封建统治机构,促进了国家强盛,故选B项。西周至春秋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隋唐开始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4.(阶段特征)[2023天津市耀华中学月考]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以齐竟陵王萧子良为首的佛门信徒与无神论者范缜的大论战、佛道围绕“老子化胡”问题的争论及佛儒关于“沙门是否拜王者”和“沙门袒服之争”等争论。据此可知,当时(

)A.思想领域较为活跃开放

B.三教合一的趋势已凸显C.儒家思想主导地位动摇

D.佛教思想占据优势地位单项选择题答案4.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政局动荡,政府对思想的控制减弱,思想领域呈现活跃开放的局面,因此出现材料中的各种辩论的现象,故A项正确。材料与三教合一的趋势无关,排除B项;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没有改变,排除C项;当时仍然是儒家思想占据优势地位,排除D项。5.[2023福州一中期末]下表所示为唐太宗时御史大夫任职变化情况。据此推知,该现象有利于(

)单项选择题姓名任御史大夫时间任御史大夫后所任最高官职及时间是否任相杜淹武德九年贞观元年九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有温彦博贞观二年贞观四年二月为中书令,贞观十年为尚书右仆射有萧瑀贞观四年贞观四年二月为御史大夫,参议朝政有张亮贞观五年贞观十七年八月为刑部尚书,参议朝政有韦挺贞观六年后因贻误军机,除名无马周贞观十七年贞观十八年八月升任中书令有A.削弱士族特权

B.三省六部制产生C.提高监察效能

D.中央集权的强化答案5.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唐朝的政治制度。唐太宗时期的御史大夫最后大多担任宰相,参议朝政,这有助于提升御史大夫的地位,提高监察效能,故C项正确。御史大夫任职情况和士族特权无关,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产生于隋朝,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唐太宗时期御史大夫的任职情况,与中央集权的强化无关,排除D项。6.(设题创新)[2023海门中学高一段考]学者吴钩认为,宋朝在很多方面具有近代社会的特征。古代社会是固态的,每个人都被束缚在固定的户籍地,限制在固定的社会等级中;而近代社会则是液态的、流动的。下列最能体现宋朝“流动”特征的是(

)A.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B.区域间长途贸易繁荣C.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D.程朱理学受官方推崇单项选择题答案6.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宋代社会的流动性。“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流动性,故A项符合题意。“区域间长途贸易繁荣”也体现了社会流动,但它主要是明清时期出现的经济现象,排除B项;“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反映了民众对当兵所持的态度,无法体现社会的流动性,排除C项;程朱理学强调社会秩序,强调君臣父子天道不变的关系,不利于社会流动,排除D项。7.[2023芜湖一中高一月考]下图所示是宋代画家李唐在不同时期的作品。《万壑松风图》采用“全景式”构图,凸显侧面主峰,是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品。南渡后,李唐逐步开创了“一角式”构图,《清溪渔隐图》境域的视觉表现相应地小中见大、以少喻多。李唐绘画风格的变化(

)A.体现出宋代文人高洁典雅的意趣B.源于宋代理学的兴起与发展C.说明艺术的创作受时代环境影响D.反映了风俗绘画的家国之殇单项选择题答案7.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宋代绘画特点的变化。根据材料中不同时期李唐绘画风格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期南北方主要地区统一,故其绘画特点采用“全景式”构图;而南宋时期山河破碎,统治者偏安江南,当时的文人多感悲愤,进而也影响到了南宋山水画的特点,即采用“一角式”构图。这说明艺术创作受时代环境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艺术创作受时代环境影响,并非强调宋代文人的意趣,排除A项;李唐绘画风格的变化受到时代环境影响,并非源于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排除B项;材料中的绘画作品是文人画,而非风俗画,排除D项。《万壑松风图》《清溪渔隐图》(局部)8.[2023石家庄二中月考]有学者指出,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相当于自隋朝始第三个“正—反—合”阶段的“合”。据此推断,所谓的“合”是指(

)A.铲除了唐后期以来的地方割据势力

B.延续了两宋时削弱地方权力的传统C.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D.加强了对地方军事和政治上的控制单项选择题答案8.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元代的行省制。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正”指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反”指藩镇割据下地方的自主权过大,“合”为既发挥中央集权又照顾地方分权的行省制,这一制度实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C项正确。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与两宋相比,行省制加强了地方权力,排除B项;D项与元代的行省制不符,排除。9.1598年,给事中郝敬就感叹,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已经普遍使用银两,“今海内行钱,惟北地一隅”,即便是北方省份,官方出纳也是用银,铜钱所占比重很小。这一现象的影响是(

)A.江南工商业市镇的兴起

B.中国传统经济关系受冲击C.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D.中国与世界建立密切联系单项选择题答案9.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明朝时期的白银货币化。分析材料可知,明朝后期民间使用银多于铜钱,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冲击,故B项正确。工商业市镇的兴起推动了白银货币化,A项说法因果关系颠倒,排除;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10.[2023南通中学高一期末]清朝规定奏折由具奏人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然后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中间不必经过任何机构或个人转手。这一做法(

)A.使中枢秘书机构发生变化B.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C.杜绝了官场营私舞弊现象D.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单项选择题答案10.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清代的奏折制度。根据材料“奏折由具奏人派遣专人或通过驿站直接送入内宫……再交来人或通过驿站发回原奏人遵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制度实现了皇帝同大臣之间的直接联系,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加强了皇权,故选B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清代的奏折制度,无法得出其使中枢秘书机构发生变化,排除A项;C项中的“杜绝了”表述绝对,排除;材料“奏折……由皇帝亲自拆阅并用朱笔批示”表明皇帝亲自批示奏折,这并未减轻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排除D项。11.[2023烟台一中高一期末]康熙时期,开始期望农民不再拘泥于种地,开展畜牧等他种经营;继之以雍正,土地增垦、“竭力耕耘”之外,提倡“山泽园圃之利,鸡豚狗彘之畜”,展宽农业经营方向;完成于乾隆,“不独以农事为先务,而兼修园圃、虞衡、薮牧之政”。这些措施(

)A.利于农业生产商品化 B.强化了对耕地的依赖C.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 D.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单项选择题答案11.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清代的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依据材料“开展畜牧等他种经营”“山泽园圃之利,鸡豚狗彘之畜”“不独以农事为先务,而兼修园圃、虞衡、薮牧之政”等可知,康雍乾时期出现开展多种农业经营的现象,比如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园林业、畜牧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农业商品化程度,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发展畜牧业等措施减轻了农民对耕地的依赖,而非强化,排除B项;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对外贸易,而且清代前期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排除C项;放弃重农抑商政策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2.[2023南京一中高一期末]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它为整顿西藏吏治,治理西藏政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对驻藏大臣职权、官吏制度、军事防务、外事交涉、宗教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作出了详细规定。该章程的颁行(

)A.确立了驻藏大臣在西藏的独尊地位

B.形成了较独特的灵童转世继承方式C.密切了西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D.以法律形式落实了中央对西藏管辖单项选择题答案12.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清朝的边疆治理。据材料可知,清政府颁布的《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为整顿西藏吏治、治理西藏政务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故选D项。A项中的“独尊”说法错误,驻藏大臣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排除;金瓶掣签制度形成了较独特的灵童转世继承方式,排除B项;该章程的颁布是在法律层面上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与密切西藏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无关,排除C项。13.[2023广元中学模拟]1840年8月,英国向清政府投送的官方文书,不再使用传统的“禀帖”格式,而用“咨会”字眼。琦善的复函也放弃了“谕”“批”等回复夷书定例,改用相对平等的“照会”样式,成为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这反映了当时(

)A.天朝观念受到冲击

B.闭关锁国政策破产C.宗藩秩序基本瓦解

D.外交体制开始转型单项选择题答案13.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中中英外交文书的变化。根据材料“改用相对平等的‘照会’样式,成为外交文书的重要范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中英官方文书中使用了相对平等的文书范式,说明“天朝上国”观念受到了鸦片战争的冲击,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外交文书的变化,并未体现闭关锁国政策破产,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标志着宗藩秩序基本瓦解,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交体制开始转型是在《南京条约》签订后,排除D项。14.[2023长沙一中期末]1885年,清政府决定“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常川(经常地、连续不断地)驻扎(台湾地区)。福建巡抚事,即著(命令、差使)闽浙总督兼管。所有一切改设事宜,该督详细筹议,奏明办理……”这则谕旨从侧面表明当时(

)A.洋务派在地方上威胁中央集权 B.光绪帝对福建倭患警惕性提高C.反割台斗争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D.清政府的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单项选择题答案14.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边疆危机。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将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并令其长期驻扎台湾,这大大加强了清政府对台湾的管理和保护,但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边疆危机进一步加深,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洋务派,排除A项;当时对台湾威胁更大的是西方列强,日本侵略势力暂未波及福建一带,排除B项;反割台斗争兴起于1895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15.[2023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一期末]梁启超说:“清初几位大师——实即残明遗老——黄梨洲、顾亭林、朱舜水、王船山之流,他们很多话,在过去二百多年间,大家熟视无睹,到这时忽然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这反映出当时(

)A.反对君主政体成为共识

B.变法思想源于传统文化C.侧重动员民众参与变法

D.救亡图存成为社会主题单项选择题答案15.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清末救亡图存的社会思潮。根据材料“到这时忽然像电气一般把许多青年的心弦震得直跳”可知,明末清初,黄宗羲等思想家提出了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具有民主启蒙的色彩,这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适应了近代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故D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强调明末清初进步思潮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与“变法思想源于传统文化”无关,排除B项;以梁启超为主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没有动员民众参与变法,排除C项。16.[2023如皋一中高一期末]漫画可以通过夸张、变形、象征等手法有效地描绘特定的生活或时事。如图漫画题为《疮痍满目》,选自1911年11月9日出版的《盛京时报》(日本人创办于沈阳)。该漫画创作的背景是(

)A.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B.北洋时期军阀割据混战C.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单项选择题答案16.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漫画题为《疮痍满目》”“选自1911年11月9日出版的《盛京时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多地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故A项正确。北洋时期军阀割据混战是在1916~192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是在1928年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17.[2023启东中学高一期末]商会是近代工商业者自发建立的联合组织,积极活跃在近代舞台上。下表是1915年部分商会的活动。这些活动表明(

)A.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B.商界积极参与反帝爱国斗争C.北洋军阀统治腐败导致民心尽失D.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兴起单项选择题答案17.B

列表解析·逐项解疑惑本题考查近代商界的反帝爱国斗争。3月中旬上海总商会议董虞洽卿发起成立“劝用国货会”3月中下旬上海商界首先集会讨论抵制日货之事4月初上海总商会开始筹议发起“储金救国”运动5月12日北京总商会向全国各商会发出通电:“政府让步讲和,权利丧失,国几不国”A“公车上书”标志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根据材料“1915年”“上海总商会议董虞洽卿发起成立‘劝用国货会’”“上海商界首先集会讨论抵制日货之事”“上海总商会开始筹议发起‘储金救国’运动”等可知,商界通过各种措施积极参与反帝爱国斗争√C材料信息仅反映了1915年部分商会的活动,未涉及北洋军阀统治腐败的内容,无法得出C项结论×D1919年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18.[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解释]1912~1926年,中国社会最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对传统家庭权威的质疑,以及争取妇女独立自主的权利。很多受过教育的女性,也有自己的职业,更有大批的女工进入工厂工作。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B.辛亥革命和土地革命推进妇女解放C.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 D.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奠定经济基础单项选择题答案18.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2~1926年,受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了解放,质疑“传统家庭权威”,争取妇女独立自主权利,大量女性接受教育,有自己的职业,很多女工进入工厂工作,故C项正确。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不是国人思想解放和材料中的现象出现的原因,A项错误;1912~1926年,中国尚未开始土地革命,B项错误;导致这一时期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经济基础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D项错误。19.(设问创新)下面信件可以直接用来研究(

)A.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斗争 B.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单项选择题答案19.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民革命运动。由材料中的“铲除国内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等信息可知,这是研究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重要史料,故B项正确。“代表全省同志谨祝政府诸公”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史实,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都与材料“铲除国内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不符,故C、D两项错误。代表全省同志谨祝政府诸公,在党之指挥之下……于最短期内,铲除国内军阀,打倒外国帝国主义,实现我党主张,而使中国民族得以自由平等。中华民族解放万岁!全世界被压迫民族解放万岁!江西省党部叩20.[2023天津一中月考]《中国的1936年:两种命运的决战》一文指出,说起1936年的中国,发生了很多重大的事情,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处于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中国的大西北就先后发生了两件几乎堪称“扭转时局”的政治事件。这两个政治事件的共同点是(

)A.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

B.结束了国共十年对峙局面C.积聚了民族救亡力量

D.推翻了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单项选择题答案20.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长征和西安事变的共同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为中国的革命和抗战保留了基干力量;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此两个政治事件的共同影响是都积聚了民族救亡的力量,故选C项。红军长征并没有为中国革命开辟新的道路,排除A项;结束国共十年对峙局面的是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排除B项;推翻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是国民革命,排除D项。21.[2023蚌埠二中模拟]如图是“东北财经委员会调查统计处”编制的《敌伪时期东北产业分布图》。此图的绘制背景是(

)A.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心已由乡村转移到城市B.南京国民政府为扩大内战而攫取更多的资源C.中国共产党欲掌握更多的资源支持辽沈战役D.中国共产党为加强财经领导以应对形势变化单项选择题答案21.D

批注解析·精准读史料本题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是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敌伪时期东北产业分布图》”说明其是中国共产党绘制的,不是国民党,并且此时三大战役已结束,基本摧毁了国民党的主要军事力量,排除B项;辽沈战役在1948年11月已经结束,排除C项。22.[2023枣庄三中月考]1961年5月至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减少城镇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决定在1960年底1.29亿城镇人口的基数上,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并要求1961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这种逆城市化的举措(

)A.提升了企业经营管理效益B.促进了人口的自然流动C.缓解经济过热带来的压力D.推动了产业布局的调整单项选择题答案22.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民经济的调整。根据材料“1961年5月至6月”“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要求1961年至少减少1000万人”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1年,面对“左”的错误所带来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材料内容体现了中共中央对八字方针的实施,缓解了经济过热带来的压力,故选C项。材料主旨是减少城镇人口,没有涉及企业的经营管理,无法得出A项结论,排除;材料反映了政府利用行政力量减少城镇人口,并不是人口的自然流动,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对城镇人口数量的调整,缓解粮食压力,没有涉及产业布局的调整,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23.[2023洛阳一高高一月考]2022年6月17日,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成功下水命名,实现了我国自“辽宁舰”后五年下水一艘航空母舰的傲人成就。这一成就(

)A.反映了我国海权意识的觉醒 B.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C.源于中国对外交往现实需要 D.得益于我国坚实的工业基础单项选择题答案23.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根据材料可知,“福建舰”成功下水,彰显了我国的综合实力,这得益于我国坚实的工业基础,故D项正确。我国海权意识的觉醒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排除A项;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促进了我国的航母建设,B项因果关系颠倒,排除;材料描述的是中国工业的发展促进航母的建设,与中国对外交往的现实需要无关,排除C项。24.[2023北京市西城区期末]下表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政府开展一系列外交活动(

)A.致力于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B.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C.拓宽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D.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单项选择题答案24.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根据材料可知,21世纪以来,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外交活动,向世界传达了中国声音,表明中国参与并引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完善,为世界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故D项正确。二十国集团中的大多数国家不是我国的周边国家,排除A项;材料与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无关,排除B项;C项说法无法由材料得出,排除。年份外交活动2013年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6年主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2017年主办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2022年举办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5.(15分)[名师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朝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材料二受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从1928年到1930年,南京国民政府从外国列强手中收回了自《南京条约》签订就丧失了的关税自主权,以国定关税代替协定关税。新税则提高了进口税率,进口关税平均税率从3.8%提高到29.7%,增加了财政收入,减少了外国货品输入,贸易逆差额由1931年入超1.78亿美元,到1936年降为0.7亿美元。国定关税对一些大宗出口物品予以减税或免税,从而鼓励了出口。——摘编自虞宝棠《国民政府与民国经济》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已经出现一些转型迹象,而且越来越明显。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摘编自刘胜湘《中国外交的周期性、波动性和趋势性与外交转型》(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的新问题,并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收回关税自主权的主要因素,并谈谈你对南京国民政府收回关税自主权非选择题的认识。(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外交“转型”的时代背景及外交建树。(6分)答案25.【审题指导】

本题考查中国的民族关系和外交关系。第(1)问,第一小问“新问题”,根据材料一“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朝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因俗而治”“设立盟、旗两级单位……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等概括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因素”,根据材料二“受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从外国列强手中收回……关税自主权”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小问“认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作答,言之成理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时代背景”,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政治、经济、外部环境等方面作答;第二小问“外交建树”,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参考答案】

(1)新问题:沙俄等西方列强的入侵。(1分)特点:因俗而治;设置行政机构管辖。(2分)(2)主要因素: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南京国民政府的努力。(2分)认识:收回关税自主权是国民革命运动的成果;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缩小贸易逆差;有利于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南京国民政府和帝国主义国家的干预,它的实际作用有限。(4分,任答4点即可)(3)时代背景:改革开放的深化;综合国力的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加强。(3分)外交建树: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加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3分)26.(13分)[2023如皋中学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时表示,要以中华民国国民的身份致力于两件事,一是享中华民国“国民之自由”,一是尽中华民国“国民之本分”,即发展实业,为实现全民共享幸福和安乐打基础。1923年,他在演讲中指出,在辛亥革命以后十二年之中,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年年都是受痛苦,“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摘编自胡雪莲、邱捷《孙中山对辛亥革命的回顾与反思》材料二抗战时期国民党认为纪念辛亥革命就应“完成辛亥革命之目标,发扬辛亥革命之精神”,因此“吾人必驱逐日寇收复失地……始可谓完成先烈(指辛亥先烈)之志事”。有人认为国民党要完成中国革命应从辛亥革命中汲取教训,“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战争视为辛亥革命事业的继续,认为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把各方革命力量组织联合在一起并能互相尊重、互相策勉,“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目前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极端需要的”。辛亥革命的惨痛教训,却可以为中国的民族抗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必须发动广大民众起来参加战争”,不能因为日军暂时优势而发生动摇的妥协倾向。——摘编自夏卫东《政治符号:辛亥革命与近代国共关系》非选择题(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思想认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对中国革命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抗战时期国共两党在“纪念辛亥革命”认识上的异同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两党形成一定共识的意义。(7分)答案26.【审题指导】本题考查孙中山思想、辛亥革命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1)问,第一小问“变化”,材料一变化“享中华民国‘国民之自由’”“人民不但是没有享民国的幸福,并且年年都是受痛苦”“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从认为辛亥革命已经成功变为认识到革命没有成功,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尽中华民国‘国民之本分’”“就是由于革命没有成功”“军阀之专横,列强之侵蚀,日益加厉,令中国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狱”从以发展实业为主要任务变为认识到要反对军阀专制和列强侵略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异同点”,材料二同“国民党认为纪念辛亥革命就应‘完成辛亥革命之目标,发扬辛亥革命之精神’”“中国共产党把抗日战争视为辛亥革命事业的继续……‘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目前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极端需要的’”都认为抗日战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继承辛亥革命的精神“认为国民党要完成中国革命应从辛亥革命中汲取教训,‘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辛亥革命的惨痛教训,却可以为中国的民族抗战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吸取辛亥革命的教训“异”,根据材料二“必须发动广大民众起来参加战争”可得,中国共产党强调发动人民进行斗争;根据材料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时期……‘这种伟大的革命精神,正是目前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极端需要的’”可得,中国共产党强调继承辛亥革命的联合斗争精神。第二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巩固国共合作关系,有利于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树立持久抗战、不妥协的理念等方面分析作答。【参考答案】

(1)变化:从认为辛亥革命已经成功变为认识到革命没有成功,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以发展实业为主要任务变为认识到要反对军阀专制和列强侵略。(4分)

影响:推动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兴起。(2分)

(2)同:都认为抗日战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继承辛亥革命的精神;吸取辛亥革命的教训。(2分,任答2点即可)异:中国共产党强调发动人民进行斗争,继承辛亥革命的联合斗争精神。(2分)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共合作关系;有利于巩固和壮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利于树立持久抗战、不妥协的理念。(3分)27.(12分)[2023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一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根据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经验,可以就现代化问题提出如下一组命题:

(1)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就愈不可能从传统政治体制向现代民主体制直接过渡,而需要通过若干中介阶段;

(2)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国权问题(民族解放)而不是民权问题(个人解放),是民族的生存权而不是个人的人权;

(3)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就愈需要强调权力集中;

(4)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工业化的启动就愈需要强大的国家导向与政治推动力;

(5)一个国家经济愈落后,农村势力(上层地主阶级、下层农民阶级)在社会变革中就愈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根据材料,围绕“中国现代化”提取一个或多个关键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非选择题答案27.【审题指导】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有理即可。第一步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